光伏发电产业政策汇编_第1页
光伏发电产业政策汇编_第2页
光伏发电产业政策汇编_第3页
光伏发电产业政策汇编_第4页
光伏发电产业政策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3-光伏发电产业政策汇编目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财建[2009]1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建设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建设局:为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战略部署,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重要意义(一)推动光电建筑应用是促进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筑用能迅速增加。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太阳能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抓手。城乡建设领域是太阳能光电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解决建筑物、城市广场、道路及偏远地区的照明、景观等用能需求,对替代常规能源,促进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二)推动光电建筑应用是促进我国光电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国光电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的光电生产企业,已形成具有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的产业链条。但目前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加大了市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推动光电建筑应用,拓展国内应用市场,将创造稳定的市场需求,促进我国光电产业健康发展。(三)推动光电建筑应用是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推动光电在城乡建设领域的规模化、专业化应用,可以有效带动高新技术及节能环保领域的资金投入,可以促进建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电气、建筑安装、咨询服务等多个产业实现调整升级,对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为有效缓解光电产品国内应用不足的问题,在发展初期采取示范工程的方式,实施我国“太阳能屋顶计划”,加快光电在城乡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一)推进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启动国内市场。现阶段,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组织支持开展一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争取在示范工程的实践中突破与解决光电建筑一体化设计能力不足、光电产品与建筑结合程度不高、光电并网困难、市场认识低等问题,从而激活市场供求,启动国内应用市场。(二)突出重点领域,确保示范工程效果。综合考虑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等因素,现阶段在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积极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积极支持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离网式发电,实施送电下乡,落实国家惠民政策。(三)放大示范效应,为大规模推广创造条件。通过示范工程调动社会各方发展积极性,促进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强示范工程宣传,扩大影响,增强市场认知度,形成发展太阳能光电产品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落实上网分摊电价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放大政策效应;将光电建筑应用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在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市照明中积极推广使用。三、实施财政扶持政策国家财政支持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机制和模式,加快光电商业化发展。(一)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予以资金补助。中央财政安排专门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补助标准将综合考虑光电应用成本、规模效应、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并将根据产业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的情况逐年调整。(二)鼓励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为激励先进,将严格设定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标准与条件。财政优先支持技术先进、产品效率高、建筑一体化程度高、落实上网电价分摊政策的示范项目,从而不断促进提高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三)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将充分调动地方发展太阳能光电技术的积极性,出台相关财税扶持政策的地区将优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四、加强建设领域政策扶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作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技术标准,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能力建设,逐步提高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水平。(一)完善技术标准。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大力推动建筑领域中有关太阳能光电技术应用的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贯彻和执行,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研究制定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规程及工法、图集,促进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实现一体化、规范化。各光电企业也应要制定本单位产品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企业标准,提高应用水平。(二)加强质量管理。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太阳能光电技术应用项目的质量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强制性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对不符合现行有关标准或不能实现项目预期节能目标的要责令改正。(三)加强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能力建设。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依托相关机构,做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技术支撑工作;要积极为光电生产企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整合各方面力量,推动太阳能光电生产、设计、施工三者有效结合,提高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能力。各地应建立推进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推进光电建筑应用工作的领导。财政、建设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依托现有的建筑节能机构,由专门人员具体负责,抓紧制订光电建筑应用实施规划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协调项目实施工作,解决推进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关于印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1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战略部署,加快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我们制定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及《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460号)精神,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应用的示范推广。为加强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补助资金使用范围

(一)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农村及偏远地区建筑光电利用等给予定额补助。

(二)太阳能光电产品建筑安装技术标准规程的编制。

(三)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第三条

补助资金支持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单项工程应用太阳能光电产品装机容量应不小于50kWp;

(二)应用的太阳能光电产品发电效率应达到先进水平,其中单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6%,多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4%,非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6%;

(三)优先支持太阳能光伏组件应与建筑物实现构件化、一体化项目;

(四)优先支持并网式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项目;

(五)优先支持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应用光电项目。

第四条

鼓励地方出台与落实有关支持光电发展的扶持政策。满足以下条件的地区,其项目将优先获得支持。

(一)落实上网电价分摊政策;

(二)实施财政补贴等其他经济激励政策;

(三)制定出台相关技术标准、规程及工法、图集;

第五条

本通知发出之日前已完成的项目不予支持。

第六条

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具体标准将根据与建筑结合程度、光电产品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分类确定。以后年度补助标准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予以适当调整。

第七条

申请补助资金的单位应为太阳能光电应用项目业主单位或太阳能光电产品生产企业,申请补助资金单位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技术方案;

(三)太阳能光电产品生产企业与建筑项目等业主单位签署的中标协议;

(四)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八条

申请补助资金单位的申请材料按照属地原则,经当地财政、建设部门审核后,报省级财政、建设部门。

第九条

省级财政、建设部门对申请补助资金单位的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和核查,并于每年的4月30日、8月30日前联合上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附表)。

第十条

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各地上报的资金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与评估,确定示范项目及补助资金的额度。

第十一条

财政部将项目补贴总额预算的70%下达到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补助资金后,会同建设部门及时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

第十二条

示范项目完成后,财政部根据示范项目验收评估报告,达到预期效果的,通过地方财政部门将项目剩余补助资金拨付给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三条

补助资金支付管理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补助资金的管理,确保补助资金专款专用。对弄虚作假、冒领、截留、挪用补助资金的,一经查实,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建[2009]305号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建设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建设局:根据《可再生能源法》,为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建筑领域大规模应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为指导开展示范工作,我们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附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七月六日附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战略部署,深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建筑领域应用,将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以下简称城市示范),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充分认识开展城市示范的重要意义近年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实施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取得良好的政策效果,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应用面积迅速增加,部分地区已呈现规模化应用势头。为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更好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将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级示范。开展城市示范,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技术标准等配套能力建设,形成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有效模式;有助于拉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市场需求,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二、示范城市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及审核确认(一)申请示范城市应具备的条件。申请示范的城市是指地级市(包括区、州、盟)、副省级城市;直辖市可作为独立申报单位,也可组织本辖区地级市区申报示范城市。1.已对本地区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资源进行评估,具备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条件。2.已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3.已制定近2年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方案(编写提纲见附1),详细说明在今后2年可以实施的项目情况,做到项目落实,并说明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应用的技术类型、应用面积、实施期限等,并填写《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项目备案表》(详见附2)。4.在今后2年内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应具备一定规模,其中:地级市(包括区、州、盟)应用面积不低于200万平方米,或应用比例不低于30%;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应用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包括新增的新建(含改扩建)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面积以及既有建筑改造中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面积,具体将根据不同技术类型应用面积计算确定,计算公式为: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0.5+地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面积×1+太阳能供热制冷系统建筑应用面积×1.5+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结合系统建筑应用面积×1.5。地源热泵包括土壤源热泵、淡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指2年内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与新建(含改扩建)建筑面积之比。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等标准、规程或图集基本健全,具备一定的技术及产业基础。6.优先支持已出台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法规的城市。(二)示范城市申请程序。1.申请示范的城市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编写实施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送省级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2.省级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各市申报材料进行汇总和初审后,择优选择备选城市,并于每年5月31日前联合上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申报截止日期为8月31日)。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示范的地级市原则上不超过3个。(三)示范城市审核确认。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对各地上报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综合考虑项目落实程度、今后2年内推广应用面积、技术先进适用性、城市能力具备条件、机制创新实现程度等因素,选择确定纳入示范的城市。对于逾期上报的城市示范申请,将不予受理。三、中央财政支持城市示范的方式及有关要求(一)综合考量,切块下达。对纳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财政将予以专项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每个示范城市5000万元,具体根据2年内应用面积、推广技术类型、能源替代效果、能力建设情况等因素综合核定,切块到省。推广应用面积大,技术类型先进适用,能源替代效果好,能力建设突出,资金运用实现创新,将相应调增补助额度,每个示范城市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8000万元;相反,将相应调减补助额度。(二)创新机制,放大效应。各地应创新补助资金使用方式,立足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可综合采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资本金注入、设立种子基金等方式,放大资金使用效益。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及配套能力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用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项目的资金原则上不得低于总补助的90%,用于配套能力建设的资金,主要用于标准制订、能效检测等。(三)分批拨付,追踪问效。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分三年拨付,第一年,根据城市申报应用面积等因素测算补助资金总额,按测算资金的60%拨付补助资金;后两年根据示范城市完成的工作进度拨付补助资金。(四)加强考核,严格监管。各地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管理,建立考核机制,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对示范城市进行检查,对没有完成申报应用面积或节能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将相应扣减财政补助资金,对城市示范开展较好的省市,下一年度将予优先支持。四、城市示范技术及管理保障措施各地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实施城市示范作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技术标准,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能力建设,逐步扩大应用规模,提高应用水平。(一)加强规划引导。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地区太阳能及浅层地能资源分布和可利用情况进行充分论证或评估,制定专项发展规划,指导技术应用。对浅层地能热泵技术,要切实把握不同热泵技术推广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坚持适度发展,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性和对资源的非合理利用。各地在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工作中,应统筹考虑可再生能源应用。(二)完善技术标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大力推动有关太阳能光热技术及浅层地能热泵技术应用的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贯彻和执行。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研究制定相关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规程及工法、图集。各太阳能光热产品生产企业应积极开发标准化、通用的太阳能光热系统组件,提高建筑一体化应用水平。各浅层地能热泵设备生产企业应积极研发高效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泵设备。(三)加强产品设备质量监督。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规范太阳能光热及浅层地能产品、设备建筑应用市场,强化市场准入,研究建立相关应用产品、设备的认证标识体系,加大对产品、设备性能的检测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四)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太阳能光热技术及浅层地能热泵技术应用项目的质量管理,在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强制性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对不符合现行有关标准或不能实现项目预期节能目标的要责令改正。北方采暖区新建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项目,应同步推进分户供热计量。要建立项目评估机制,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负责组织对辖区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进行能效检测,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委托专门的能效测评机构进行抽检。要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指导项目加强运行管理,提高利用效率。(五)强化技术支撑服务。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依托相关机构,做好太阳能光热技术及浅层地能热泵技术应用项目的技术支撑工作,形成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技术、标准及产品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推动太阳能光热技术及浅层地能热泵技术生产、设计、施工三者有效结合,提高应用水平。要积极培育能源服务市场,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推进太阳能及浅层地能应用技术的推广。附: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编写提纲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项目备案表附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为了指导“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的实施,各申请城市应编制专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城市概况,包括面积、人口、自然环境条件、气候、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GDP、政府财政收入等。二、城市建筑概况,包括既有建筑面积、近两年年新增建筑面积(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新增节能建筑面积、近期建设规划等。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目标(此目标将作为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及考核的基本依据),包括预计实施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数量、技术类型、建筑面积、替代常规能源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配套能力建设目标。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计划,包括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项目年度实施计划、配套能力建设实施计划。五、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计划,包括使用方式、使用范围、资金支出计划、资金管理措施等。六、配套能力建设,包括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标准规范、科技进步、产业配套、行政监管、考核评价、宣传推广等方面。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

财建〔2009〕39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科技局、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

为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07〕2174号)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6〕237号),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光伏发电技术在各类领域的示范应用及关键技术产业化(以下简称金太阳示范工程)。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项目管理,我们制定了《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保证金太阳示范工程顺利实施,各省财政、科技、能源部门要加强领导,组织电网等有关单位,依据本通知及国家有关规定,抓紧制定金太阳示范工程(2009-2011年)实施方案(含按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9〕129号)享受财政补贴的项目),于2009年8月31日前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原则上每省(含计划单列市)示范工程总规模不超过20兆瓦。同时,各地区要跟踪金太阳示范工程示范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定期将示范运行情况、财政补助资金安排使用情况以及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报告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

附件: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六日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6〕237号),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项目管理,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金太阳示范工程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以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第三条财政补助资金按照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原则安排使用,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第二章支持范围第四条财政补助资金支持范围包括:(一)利用大型工矿、商业企业以及公益性事业单位现有条件建设的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二)提高偏远地区供电能力和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的光伏、风光互补、水光互补发电示范项目。(三)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建设的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四)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包括硅材料提纯、控制逆变器、并网运行等关键技术产业化。(五)光伏发电基础能力建设,包括太阳能资源评价、光伏发电产品及并网技术标准、规范制定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等。(六)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推广按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9〕129号)执行,享受该项财政补贴的项目不在本办法支持范围,但要纳入金太阳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汇总上报。(七)已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分摊政策支持的光伏发电应用项目不纳入本办法支持范围。第三章支持条件第五条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的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已纳入本地区金太阳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二)单个项目装机容量不低于300kWp。(三)建设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运行期不少于20年。(四)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业主单位总资产不少于1亿元,项目资本金不低于总投资的30%。独立光伏发电项目的业主单位,具有保障项目长期运行的能力。(五)项目必须达到以下技术要求:1.光伏发电产品及系统集成具有先进性;2.采用的光伏组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等主要设备必须通过国家批准认证机构的认证;3.并网项目满足电网接入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4.配置发电数据计量设备,并正常运行。第六条光伏发电项目的系统集成商和关键设备应通过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第四章补助标准和电网支持第七条由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根据技术先进程度、市场发展状况等确定各类示范项目的单位投资补助上限。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给予适当贴息或补助。第八条各地电网企业应积极支持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提供并网条件。用户侧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原则上自发自用,富余电量及并入公共电网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均按国家核定的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全额收购。第九条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一定资金给予支持。第五章资金的申报和下达第十条省级财政、科技、能源部门按要求编制金太阳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格式见附1),明确示范项目建设地区、建设内容、进度安排等,联合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备案。第十一条纳入实施方案的项目,完成立项和系统集成、关键设备招标,并由当地电网企业出具同意接入电网意见后,提出财政补助资金申请报告(格式见附2),按属地原则,报省级财政、科技、能源部门。第十二条省级财政、科技、能源部门负责组织对财政补助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查汇总后(格式见附3),于每年2月底和8月底前联合上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第十三条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对各省上报项目的技术方案、建设条件、资金筹措等材料进行审核。财政部根据项目的投资额和补助标准核定补助金额,并按70%下达预算。项目完工后,项目业主单位及时向省级财政、科技、能源部门提出项目审核及补助资金清算申请。财政部根据项目实际投资清算剩余补助资金。第十四条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拨付补助资金。第六章监督管理第十五条地方财政、科技、能源部门负责对示范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十六条项目完工后,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委托有关机构对项目进行评审。第十七条电网企业负责按期统计示范项目发电量,并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第十八条示范项目业主单位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单位,将扣回补助资金,并取消申请财政补助资金的资格。第十九条财政补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处理。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附2: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

申请报告编制大纲示范项目名称项目业主单位(盖章)实施起止年限申报时间二OO九年××月PAGE63项目基本情况表(见附表)项目概况地理位置、资源情况、采用的技术及产品类型、装机容量、总投资、预计发电量(上网电量)、电网接入方案等,1000字以内。工程方案项目设计方案。1.设计依据及说明。2.系统能效计算分析:包括系统效率、衰减率预测、发电量、费用效益比。3.技术经济分析。发电计量系统配置方案。1.发电计量仪表配置示意图、仪表类型。2.数据采集方案(记录频次、记录方式、上报)。运行、维护方案。建设条件分析。1.场址条件。2.电网接入。3.环境影响。进度计划与安排。技术示范方案技术示范内容。技术示范指标。技术示范步骤。技术示范的验收考核。附件(相关证明材料)项目审批文件(复印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并网发电项目还需提交电力部门准许并网的意见。光伏组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和跟踪设备等关键设备的检测认证报告。项目的详细融资方案,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资金落实证明材料。系统集成商或光伏发电主要产品供应商与业主单位签订的中标协议、购销合同、工程造价文件等可以证明光伏系统总投资的有关凭证。对于新建项目,须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建筑工程使用许可证及相应级别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批复等有关证明材料。项目建设地太阳能资源及气候条件等有关材料。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PAGE26-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8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制订的《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六月十九日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省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光伏发电既是发展和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最近,李克强副总理主持召开新能源与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制订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开展项目推广示范;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对建筑一体化(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给予投资补贴等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光伏发电企业竞争力,促进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推进我省光伏发电提出如下意见。

一、光伏发电基本情况

(一)资源概况。

我省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但利用城市建筑物发展光伏发电的潜力较大。一是光照资源较丰富。我省平均年日照数为1400小时-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年理论储量每平方米1130-1530千瓦时,每年每平方米地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140-190公斤标准煤热量,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前景较为广阔。二是有一定的土地资源。沿海及苏北地区有大面积滩涂资源和一定面积不适合农作物、树木生长的山坡荒地,适合发展地面光伏发电项目。三是屋顶及建筑物资源较大。我省城市建筑屋顶面积为2.363亿平方米,加上农村屋顶面积,按照20%的屋顶面积可用于光伏发电,2008年我省总计可用于光伏发电的屋顶面积达1.39亿平方米。此外,全省建筑物的南立面墙近6亿平方米可建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

(二)发展现状。

目前,我省企业已在国内建设光伏电站12个,容量2.856兆瓦;正在推进示范(试验)电站项目5个,容量4兆瓦。电站的形式有地面、屋顶、建筑一体化三种,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起步在国内较早。常州天合先后承建了我国第一座太阳能光电样板房、西藏40座独立光伏电站和江苏第一座10千瓦光伏电站——天合太阳能屋顶电站,为我省光伏发电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较好发挥了带动示范效应,推动了全省光伏企业、电力设计单位、电力投资运营商加快开展规模化光伏发电。二是形成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光伏电站建设企业。目前,我省已有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光伏电站建设单位,包括无锡尚德、常州天合、江苏新能源、江苏林洋、南通强生、中环工程、江苏百世德等,这批企业参与了省内和上海、浙江、北京等地的电站工程,能够承建地面、屋顶、建筑一体化等形式的光伏电站。三是建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光伏发电项目。由无锡尚德研发并安装在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建筑上的1兆瓦光伏电站,成为奥运会工程的亮点,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电站。江苏新能源正在淮安建设的1.5兆瓦电站,也是国内比较大的屋顶电站工程。

(三)面临问题。

当前,我省光伏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发电成本较高。现阶段我省光伏发电包括光伏电池本身、系统集成和安装工程技术等诸多环节成本均偏高,导致上网电价过高。据测算,目前我省光伏发电上网成本约在每千瓦时2.15元左右,制约了光伏发电的市场需求和推广应用。二是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我省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受利益因素驱动,一些地方对大规模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缺乏动力和积极性,持观望态度。三是建设和并网协调难度大。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并网涉及诸多方面,国家至今未出台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实施细则,协调难度较大,客观上制约了项目建设和并网。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示范先行,加快推广,积极实施光伏并网发电和屋顶计划,不断提升我省光伏发电综合竞争优势。在推进中,要坚持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调节结合。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参照国际通常做法和标准,积极扶持光伏发电项目,引导和保护企业投资光伏发电的积极性,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着力培育光伏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并重。集中力量做好示范试点,在试点成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规模化应用。运用现代技术,重点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高效、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

三是坚持光伏发电与整个产业发展互动。以光伏发电重大项目和重点光伏企业为依托,加快形成我省光伏产业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提升光伏开发应用水平,促进光伏发电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快速发展。

(二)主要目标。

以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契机,大力发展江苏光伏发电,形成整体规模优势和企业竞争力优势。

1.推广规模。

通过3年努力,力争在全省建成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400兆瓦,其中,屋顶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60兆瓦,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30兆瓦。2009年,省内建成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80兆瓦;2010年,省内新增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50兆瓦,装机达到230兆瓦;2011年,省内新增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70兆瓦,装机达到400兆瓦。

2.上网电价。

着眼实现地面光伏并网发电上网电价1元/千瓦时(含税)的目标,不断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2009-2011年分年度目标电价为:单位:元/千瓦时年份地面屋顶建筑一体化2009年2.153.74.32010年1.733.52011年1.42.42.9

3.产业竞争力。

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光伏发电企业,巩固和提升光伏产业整体优势。到2011年,全省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达10000兆瓦左右,光伏产业总产值达3500亿元,无锡尚德等投资建设太阳能发电规模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三、重点任务

实施“屋顶并网发电工程”、“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工程”和“地面并网电站工程”三大工程,不断提高光伏发电应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依托我省光伏产业现有优势,选择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重点实施一批屋顶及建筑一体化项目;选择沿海滩涂资源较丰富地区,建设一些地面并网示范工程。

(一)屋顶并网发电工程。

至2011年,建成屋顶并网发电工程260兆瓦。2009年建成80兆瓦;2010年建成150兆瓦;2011年建成30兆瓦。主要分布:常州(50兆瓦)、扬州(40兆瓦)、无锡(40兆瓦)、泰州(30兆瓦)等市。主要企业建设规模:尚德80兆瓦、常州天合30兆瓦、江苏林洋20兆瓦、扬州晶澳20兆瓦、中盛光电20兆瓦。

(二)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工程。

到2011年建成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示范工程10兆瓦,其中,2010年建成5兆瓦,2011年建成5兆瓦。分布在无锡(5兆瓦)、南通(3兆瓦)、泰州(2兆瓦)等市,主要由尚德、强生等企业投资建设。

(三)地面并网电站示范工程。

优先选择沿海滩涂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建设带有跟踪系统的地面并网电站工程,支持有关企业在连云港、盐城和句容规划建设地面电站。到2011年,建成地面并网电站示范工程130兆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省新能源暨光伏产业推进协调小组,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协调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农林厅、环保厅、海洋渔业局、物价局和省电力公司等为成员单位,研究确定全省光伏发展重大战略问题和主要任务,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具体承担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加强政策扶持。

在争取和落实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和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的同时,将政府扶持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通过向省级电网企业服务范围内除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以外的电力用户征收一定比例的电价附加,建立省光伏发电扶持专项资金,发挥政策激励作用。相对于国家财政补助资金主要对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给予补贴,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光伏并网发电电价补贴,补贴光伏发电项目目标电价与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差额。具体依据省物价局核定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目标,确定分年度补贴额度。2009、2010和2011年地面并网电站目标电价(含税)分别为2.15元/千瓦时、1.7元/千瓦时和1.4元/千瓦时,屋顶和建筑一体化并网电站将根据与建筑结合特点、产品技术先进性等分类确定。

同时,积极争取免征增值税和出口关税退税等扶持政策,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分摊统收统支的政策。运用风险投资、金融信贷、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建立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

(三)加强竞争优势。

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带动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升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主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光伏发电和光伏产品制造骨干企业。经过3年努力,使无锡尚德成为年销售收入过500亿的国际化企业,江苏新能源公司等一批企业成为著名品牌、有影响力的专业设计、建设和投资运营的骨干企业,南京中电、常州天合、苏州阿特斯、南通林洋、常州亿晶等10多家企业成为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在国内有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为契机,促进光伏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注重发展与光伏发电产业配套的服务业和相关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水平,拓展产业集聚空间,形成有江苏特色的光伏产业链及衍生的光伏产品生产与检测设备、原辅材料制造产业。

(四)加强创新驱动。

积极鼓励骨干企业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上下游协作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光伏产业基地公共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建设无锡尚德“江苏省太阳光伏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研发国际转移中心”。开展“光伏并网发电一元一千瓦时工程”科技攻关及其产业化示范项目,集中力量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建立光伏产业各链节技术创新体系,形成“降本增效”的倒逼机制,增强产业竞争力。建设装备制造和技术开发的创新发展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和交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光伏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向商业化应用的转化,并加速国产化进程。推进品牌战略计划,鼓励企业注册自己的商标,争创国际、国家品牌,努力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

(五)加强标准建设。

利用企业、科研院所与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装备检测中心和试验场等产业公共平台,做好企业质量、环境等方面认证工作,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品牌形象,并争取获得国际认证,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营造促进光伏发电推广的良好氛围,将屋顶和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建设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在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规范中,专门列出涉及屋顶电站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所需的技术标准和规定。研究制订《江苏省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在电网规划中将光伏并网发电作为重要规划内容,确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光伏企业要制订具体的发展规划,确立相应的发展目标、重点和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的具体措施,规范各环节管理,促进上网电价逐步下降。

(六)加强人才培养。

针对光伏发电综合性、多领域特点,把人才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创造良好环境,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实践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要围绕产业发展设立相关专业,培养光伏发电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特别是系统掌握太阳能开发利用理论并具备光伏发电工程设计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利用高等院校、职业学院、机电高等职业学校优势,确立一批培训基地。同时,要把光伏产业确定的重大工程所需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列入我省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相关计划,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园区订立产业人才培养协议,借助外力强化专门人才培养。江苏省宿迁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报批稿)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〇九年八月新能源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充分挖掘宿迁新能源产业特点,加快宿迁新能源健康发展,实现宿迁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年—2012年。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发展现状特点新能源产业刚刚起步,在全市工业经济结构中属于新兴培育产业,总体上总量规模较小、结构较为单一。2008年底新能源生产企业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近4.5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重点领域具有一定发展基础。我市在全省新能源产业培育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生物质资源,在生物质能产业、太阳能利用产业领域形成一定基础。目前,全市拥有生物质能发电厂3家,分别为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电厂、中节能(宿迁)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国信(泗阳)生物质发电厂;此外,市内秀强玻璃在原有家电玻璃和建筑玻璃的基础上拓展发展绒面透明导电玻璃、镀膜封装玻璃等薄膜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5亿元,出口创汇1586万美元。技术水平相对先进。尽管目前全市新能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从现有的秸秆发电项目和秀强玻璃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等项目来看,该项目技术水平先进。秸秆发电项目运用最新发展起来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集传统多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经验于一体,结构简单、布置紧凑、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好、总造价低,满足时代发展对项目提出的“节能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少投入,多产出”要求;秀强玻璃自主创新溅射沉积等离子体轰击核心技术先进,可解决先溅射沉积光面膜,再离线酸腐蚀工艺中存在的离线加工工序复杂、酸腐蚀污染,绒面不稳定等问题。产业集中布局趋势显著。从目前全市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布局在基础设施较完善、服务平台较好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已有的生物质能电厂布局在宿迁经济开发区、沭阳经济开发区以及泗阳经济开发区;秀强玻璃等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玻璃)的企业则布局在我市宿豫区范围内;其余项目则拟选择在新能源资源优势较明显的地区,如秸秆资源较丰富的郊区和风能资源较丰富的骆马湖畔。产业发展后劲较足。虽然我市新能源产业尚处于起步培育发展阶段,但凭借着良好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了众多新能源产业投资者的亲睐,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包括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拓展、太阳能利用产业新领域的新兴培育发展等方面均是未来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甚至在太阳能利用产业尤其是光热产业、薄膜太阳能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玻璃)等领域未来在全国将会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发展后劲较足。(二)存在问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全市新能源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产业以培育发展为主,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生物质能产业中的秸秆发电领域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玻璃)等领域。作为拥有丰富生物质能资源的区域,宿迁秸秆资源丰富,风能资源丰富,但是受制于我市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利用产业(光热)的深化发展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如秸秆气化、沼气资源开发、风力发电、太阳能光热等亟待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抓住国家新能源产业调整政策,实现产业特色亮点的塑造。企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我市现状新能源产业基础较弱,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企业数量较少。目前全市仅有利用秸秆资源发电企业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玻璃)的生产企业,仍然处于社会性、示范性的尝试阶段,其余包括风力发电、新能源装备等领域重点企业正在招商引进过程之中。生物质能源开发相对滞后。我市为农业大市,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如小麦、水稻、玉米、杂粮等各种类型秸秆,此外,城市化进程也形成了诸如垃圾等其它生物质能源。据统计,去除肥料、饲料、工业原料等秸秆利用量外,2008年全市还有约121万吨秸秆待用。但是,从生物质能源现状开发看,利用广度和深度均不够,诸如秸秆的固型燃料、沼气的综合利用等均没有形成基础,包括秸秆板材等深度利用还没有提升议事日程。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升全市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竟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壮大产业规模和优化产业布局,以“示范饮用带动产业化”为发展主线,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围绕太阳能光热产业和光伏产业的配料和辅料产品发展形成特色,积极推进风电示范应用带动风电装备产业发展。将新能源产业打造成宿迁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未来的支柱产业,成为引领宿迁市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二)主要目标借助于国家和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发展契机,结合全市产业调整优化的实际,以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利用及风力发电三大产业链条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内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加强自主创新,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新能源产品从研发、产业化到规模化发展的新格局,促使宿迁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之一。到2012年,培育建设一批在新能源装备以及生物质能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力较强的规模型企业。培育形成1家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企业(集团),5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集团)。全市新能源产业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左右。其中生物质能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太阳能利用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风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结构和创新方面重点突出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利用、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建成一批省级和市级的新能源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在生物质能、太阳能利用、风力发电等重点发展领域建成中小型企业科研成果研发孵化中心。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生物质能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拓展生物质能下游应用和产业化,重点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太阳能光热产业等太阳能利用产业的发展,尝试发展风力发电示范、风电装备(关键零配件)等产业,形成从生产、示范应用到产业化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特色体系。(一)生物质能源产业全面推进县域生物质能电厂项目布点。在中节能(宿迁)生物质能发电厂成功经验基础上,在市域范围内重点县如沭阳、泗阳、泗洪等地进行生物质能电厂的优化布局,重点推进泗阳、泗洪2×12MW发电机组生物质能发电厂项目、宿迁2×12MW热电机组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项目、2×12MW热电机组的沭阳生物质能发电厂等重点项目。强化生物质能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地方的相关资源,拓展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强化其发展广度。利用宿迁的酿酒产业的酒糟废料以及畜禽粪便等资源,实现生物质沼气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在秸秆电厂的发展基础上,深入发展秸秆的成型燃料,培育发展秸秆气化、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新领域应用的骨干企业,拓展生物质能产业的链条。优化产业布局。以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发电厂、生物质能产品制造装备生产与研发为重点,在宿迁市域范围内形成几大产业基地,实现生物质能产业的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宿迁市作为生物质能产品应用特色示范载体。(二)太阳能利用产业重点突出太阳能开发利用领域发展特色。与全省光伏产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遵循错位发展的原则,重点作为全省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区域,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将全省其它地区重点发展的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和平衡调度技术以及大功率并网发电系统集成设备等产品应用到宿迁太阳能光伏发电中去,使得宿迁地区作为全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示范区域,成为全省光伏产业链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培育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以财建[2009]128号、财建〔2009〕129号文件精神为依托,充分突出宿迁市的比较竞争优势,尝试性培育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引导培育新兴企业,重点引导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形成技术核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同时,引导发展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入驻宿迁,形成产业规模,积极推动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建筑在全市范围内的应用,整体上做大做强太阳那光热利用产业,形成全省的光热利用特色产业基地。尝试发展光伏产业配料和辅料产品。严格执行全省的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和新能源调整振兴规划中的相关规定以及产业的空间布局要求,利用现状秀强玻璃等重点企业的基础和优势,重点培育发展光伏产业的配料和辅料产品,如TCO导电膜玻璃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镀膜封装玻璃)等光伏产业的配料和辅料,在国内形成知名度和特色,成为全国太阳能电池组件(特种玻璃)的生产基地,在全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空间布局中形成特色。同时,根据我是电子电器的产业基础,引导向下游发展光伏电子设备和光伏照明设备等,使其成为宿迁市新能源产业的一大特色。大力推进光伏发电示范应用。在政府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中选择文化宫、体育场、健身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物中选择性采用太阳能光伏系统产品;在一些高尚居住小区内,按照政府主导和企业行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光伏并网发电设施,争取建设1-2个节能环保型光伏居民小区,示范实施“阳光屋顶计划”、“太阳能热水器计划”;在城市主要道路、公园和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点源路灯照明,建设一批以太阳能道路照明为主的示范工程,推进节能型社会建设。推进产业集中布局。围绕光伏并网发电试点示范、光伏产业配料和辅料产品发展以及城市内部的光伏发电示范应用等产业环节,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鼓励光伏并网发电试点示范和光伏产业链后道产品发展向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宿迁经济开发区以及下辖县经济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布局,促使其形成规模效应,形成宿迁市产业结构调整、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时,“阳光屋顶计划”以及道路、公园光伏照明等主要依托宿迁市主城区开展,可适当选择泗洪、沭阳等城区部分区域进行示范试点。(三)风力发电产业大力推进风力发电示范项目。大力推进风力发电示范项目,按照国家政策,争取新上60MW洪泽湖风力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作为全省风电产业链的重要延伸,促使其成为全省其它风电机组和关键零配件的应用区域,整体上改善全省以及宿迁市的能源利用结构。积极培育发展风电装备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风电装备产业,尤其是在风电产业链中较为紧缺的零部件领域大做文章。引导发展风力发电大功率齿轮箱、干涩变压器、底座、轮毂等产品,同时培育发展风电整机中主轴轴承、叶片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尝试性培育发展风力发电发电机等产品,形成江苏省宿迁特色风电设备零部件生产基地。四、政策措施(一)拓宽政策渠道强化融资服务。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构建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活动,加大金融机构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开展新能源生产企业融资洽谈活动,促进银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担保机构发展,重点发展非盈利性政策性担保机构,积极争取各级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鼓励其降低中小企业担保门槛。设立产业引导资金。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每年由宿迁市财政预算安排新能源产业引导专项资金,制定《宿迁市新能源产业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用于鼓励支持全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加大新能源产业重点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方面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对重点新能源生产企业从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创新项目、新产品产业化等全过程的扶持,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争取国家和省相关资金扶持。优先推荐并重点协助宿迁市新能源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申报国债计划以及省级补助专项资金,同时配合企业重点申报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家重点新产品等专项计划,争取相关引导资金;对列入省和国家各类专项计划的项目,根据国家和省规定,由市财政安排相应的配套贴息资金。突出产业政策倾斜。强化对全市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与倾斜,制定《宿迁市新能源产业重点政策扶持意见》等相关文件,从行业门类、企业规模、技术创新等方面对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上倾斜,明确企业发展过程中主要的财税、土地等倾斜政策,为新能源企业上马建设解决实际问题,从各个层面鼓励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培育发展。降低行业政策门槛。鼓励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简化新能源项目的立项、土地、规划、环保等方面的审批手续,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较大程度地降低行业规费等门槛条件,制定发布《宿迁市新能源产业政策目录及政策条件》,最大程度地促进中小型新能源生产企业入驻宿迁,快速提升宿迁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总量。(二)突出扶持重点鼓励发展重大新能源产业项目。围绕新能源产业的重点门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加大对重大新能源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根据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出台重大项目专项扶持政策,力争逐年突破,促进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在几年内有突破性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鼓励支持全市新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尤其是国内外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产业化项目。从资金、技术等多个方面重点支持企业加速新产品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实现新能源高新技术在宿迁的产学研一体化;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拥有新能源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到宿迁创业,培育拥有自主知识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企业。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针对中小型新能源生产企业,从降低行业政策门槛的角度出发,重点扶持中小型新能源民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研究制定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是以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为载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强化对中小型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服务功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矛盾。(三)优化扶持环境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宿迁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协调小组和定期交流制度,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市有关部门参加,统筹协调宿迁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事宜,定期组织政府和企业进行交流,以此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调整和振兴目标的实现。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成立以企业法人和高级主管为主,吸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管理、营销专家参加的新能源行业协会,将部分行政职能下放到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协调行业内外关系,避免行业内部出现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稳定,通过有效的宏观指导保证新能源健康快速发展;及时跟踪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动态,掌握企业的需求信息,积极提供信息服务,推动新能源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建立信息平台。依托不同行业门类的重点龙头企业,采取“政府+企业”的模式建设宿迁市新能源产业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向政府管理部门、企业以及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人员发布产业政策法规、行业管理政策、行业动态信息、办事指南等信息,同时利用信息平台采取互动的方式,与企业进行互动,帮企业在线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为广大新能源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使其成为沟通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的纽带。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新能源产业的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宿迁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增设或扩大生物质能源、光伏能源、风电设备等与新能源相关的学科和专业,扩大中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数量。组织企业多赴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联系合作,为企业招聘急需人才搭建好平台,争取为企业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引进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提倡院校(所)与企业挂钩,定向委托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种人才,强化企业人才支撑。附件1:关键技术生物质(秸秆)成型及成型燃料关键技术与设备。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及系统。生物质沼气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玻璃)生产制造的关键设备。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建筑应用。齿轮箱、变压器、底座、轮毂、主轴轴承、叶片等关键部件。小功率风力发电发电机关键部件。附件2:重点项目江苏国信尚德宿迁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形成3MWp晶体硅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沭阳太阳能发电项目,首期将形成40MWp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沭阳生物质能热电厂,建设规模为24MW,年烧秸秆20万吨;沭阳生物质发电厂,建设规模为15MW,年烧秸秆10万吨;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建设规模为24MW,年烧秸秆20万吨;泗阳生物质能发电厂,建设规模为24MW,年烧秸秆20万吨;宿迁市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厂,建设规模为30MW,每天燃烧城市生活垃圾600~800吨;洪泽湖风力发电项目,建设规模为60MW;单晶硅及多晶硅光伏镀膜封装玻璃项目,形成年产100万m2的生产能力;非晶硅薄膜光伏太阳能玻璃项目,形成年产80万m2生产能力;江苏昌盛钢业风力发电设备(风扇叶、机壳和涡轮机)生产项目,项目建成达到2亿元的产值;泗洪太风年产3000台1.5MW微风发电机组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约96亿元;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总投资10亿元;新型高效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项目;宿迁风电机组整机用变压器以及轮毂等零部件生产项目。宿迁市加快推进光伏发电的实施意见(报审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快推进光伏发电,是发展和利用新能源的关键着力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制订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开展项目推广示范。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明确对建筑一体化(屋顶)、地面光伏发电项目给予补贴等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光伏发电企业竞争力,促进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打造全国重点光伏发电示范基地,现就推进我市光伏发电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光伏发电基本情况(一)资源概况。我市日照资源丰富,利用城市建筑物、荒地、滩涂等发展光伏发电的潜力巨大。一是光照资源较丰富。我市年平均日照时间达到2291小时,太阳能资源年理论储量每平方米1130-1530千瓦时,每年每平方米地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140-190公斤标准煤热量,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前景较为广阔。二是有一定的土地资源。沿洪泽湖有60万亩左右的适宜开发滩涂资源,泗洪西南岗地区有中低产田50万亩,其中包括大片不适合农作物、树木生长的丘陵荒地,适合建设地面光伏发电项目。三是屋顶及建筑物资源较大。据统计,我市现拥有城市屋顶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加上农村屋顶面积,按照20%的屋顶面积可用于光伏发电,2009年我市总计可用于光伏发电的屋顶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此外,我市城市在未来几年内的大发展将为光伏发电提供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发展现状。目前,我市优良的光伏发电条件和潜在的发展空间已经吸引了苏州阿特斯、江西赛维LDK等省内外著名光伏发电企业前来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并将配套建设光伏组件制造、系统集成等项目,这些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光伏电站建设单位能够承建地面、屋顶、建筑一体化等形式的光伏电站。此外,我市本土光伏产业已经有一定基础。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自主创新的溅射沉积等离子体轰击核心技术,研发出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组件——绒面透明导电玻璃(TCO导电膜玻璃),突破了国外同类产品薄膜有毒、价格贵、生产过程污染大气等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已开展产业化应用。可见,通过走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子,将为发展我市光伏发电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面临问题。当前,我市光伏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光伏发电初期投资成本较高。据专家测算,当前,每兆瓦光伏发电系统需完成投资3000万元,光伏发电上网成本约为每千瓦时2.15元,制约了光伏发电的市场需求和推广应用。二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光伏发电作为一项清洁能源技术,其重要性、优越性还不为广大干群所熟知。三是建设和并网协调难度大。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并网涉及诸多方面,协调难度较大,客观上制约了项目建设和并网。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着眼“生态宿迁”建设,紧紧围绕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企业主导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换项目,以应用促产业的原则,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力推进,科学规划,示范带动,全面推广,不断提升我市光伏发电综合竞争优势,努力把宿迁建设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光伏发电示范基地。(二)主要目标任务。以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实施意见》、《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的通知》等为契机,大力发展宿迁光伏发电产业。1、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到2015年,力争在全市建成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50兆瓦。其中,市区50兆瓦,沭阳30兆瓦,泗阳30兆瓦,泗洪40兆瓦;屋顶光伏电站装机容量8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装机容量70兆瓦。2、光伏产业发展。通过光伏发电应用促动光伏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光伏组件生产、发电、系统集成企业,壮大光伏产业规模。到2015年,全市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达80兆瓦左右。三、重点工程重点发展“屋顶并网发电工程”,大力推进“地面并网电站工程”,积极开展“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示范工程”试点,不断提高光伏发电应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依托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开发区标准厂房等公共建筑,重点实施一批屋顶及建筑一体化项目;重点选择沿洪泽湖滩涂、泗洪西南岗荒地丘陵资源较丰富地区,建设一些地面并网示范工程。(一)屋顶并网发电工程。到2015年,建成屋顶并网发电工程60兆瓦。2010年建成5兆瓦;2011年至2015年每年建成11兆瓦。具体分布为:市区25兆瓦,沭阳13兆瓦,泗阳、泗洪各11兆瓦。(二)地面并网电站示范工程。支持有关企业优先选择沿洪泽湖滩涂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及泗洪县西南岗不适合农作物、树木生长的丘陵荒地建设带有跟踪系统的地面并网电站工程。到2015年,建成地面并网电站示范工程90兆瓦。2010年建成5兆瓦,2011年至2015年每年建成17兆瓦。具体分布为:市区20兆瓦,沭阳、泗阳各20兆瓦,泗洪30兆瓦。(三)积极推进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工程中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设,到2015年,示范工程建设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其中,市区、沭阳分别不少于1.5万平方米,泗阳、泗洪分别不少于1万平方米。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新能源暨光伏发电产业推进协调小组,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协调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科技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建设局、农业局、林业局、环保局、水务局、水产局、物价局和电力公司等为成员单位,研究确定全市光伏发展重大战略问题和主要任务,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具体承担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二)强化政策引导。在争取和落实国家、省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和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的同时,将政府扶持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建立市扶持光伏发电专项资金,发挥政策激励作用。从2010年起,市、区财政每年设立300万元的扶持光伏发电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光伏发电项目的前期工作经费,特别重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补助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确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委会财政局制定)。各县也要建立每年不少于200万元的扶持光伏发电专项资金。要积极争取免征增值税和出口关税退税等扶持政策,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分摊统收统支的政策。运用风险投资、金融信贷、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建立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三)落实规划配套。将屋顶和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建设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全市范围内屋顶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单体建筑,或屋顶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且楼间直线距离不超过200米的建筑群必须以适宜建设屋顶光伏电站作为规划许可的要件。今后,符合上述条件的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建设的建筑物(群)必须建设屋顶光伏电站,并作为规划许可的必备条件。鼓励私人资本建设的建筑物应用光伏发电技术,鼓励农村康居示范工程、城镇居民小区建设屋顶用户侧并网电站,鼓励光伏发电企业和建筑物业主探索多种形式合作建设各类光伏电站,专项资金予以定额补贴。(四)推进自主创新。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带动整个光伏产业实现突破,引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主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光伏发电和光伏产品制造骨干企业。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为契机,促进光伏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注重发展与光伏发电产业配套的服务业和相关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水平,拓展产业集聚空间,形成有特色的光伏产业链及衍生的光伏产品生产与检测设备、原辅材料制造产业。积极鼓励骨干企业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上下游协作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光伏产业基地公共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品牌战略计划,鼓励企业注册自己的商标,争创国际、国家品牌,努力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