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甲、乙两地略图,完成「2题

1.从自然条件看,两地的差异是()

A.甲比乙土壤肥沃

B.甲比乙矿产资源丰富

C.甲海洋面积比乙广阔

D.甲比乙热量条件差

2.利用各自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两地都发展了()

A.钢铁和造船业

B.甘蔗种植业

C.淡水养殖业

D.造纸和化工工业

画笫1题,从自然条件看,由于两地纬度不同,因此热量条件不同。乙图所示为珠江三角洲L纬度

较低,因此热量条件较好。第2题,两地地势低平,降水多,因此都发展了淡水养殖业。

答案|1.D2.C

下图是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B.光热、水源

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4.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沙尘暴

C.土壤盐碱化D.洪涝灾害

丽笫3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

年温和多雨,由于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乙地位于中亚,地处内陆,距海洋较远,故水源

不足制约其种植业发展。第4题,乙地位于中亚,地处内陆,距海远,降水少,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

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

答案]3.B4.C

海南省东部潭门镇居民,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他们曾是帆船时代的

英雄,如今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冲击。读潭门镇人部分活动路线图,完成5'6题。

5.根据材料,推测古代潭门镇人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A.种植水稻B.远洋捕鱼

C.出海经商D.潜水采贝

6.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原因主要是()

A.政府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

B.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缩小

C.周边地区竞相模仿,竞争力变弱

D.捕捞技术落后

丽第5题,据材料可知,古代潭门镇人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所以从

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潜水采贝;种植水稻、出海经商不属于渔民的主要活动。第6题,近年来,我国

政府加强了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并限制开发规模,使其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所产的产品市场

需求量大;周边地区竞相模仿,会使传统生产方式得到发展;捕捞技术会不断提高,不会造成传统生

产方式迅速没落。

答案|5.D6.A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的发展,而

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矿产资源丰富程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示意图,完成7~8

题。

GDP增幅,

♦♦擘建

广东

♦江苏

♦河南河北

安徽云南♦

全国平

均水平北京♦江明喘南♦湖北

♦♦♦

♦♦山西四川

贵州

V♦辽宁

_♦黑龙江

♦甘

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程度

7.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

①四川②河北③福建④辽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③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④

关停高污染、高耗能企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丽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辽宁、四川两个省级行政区资源丰富,但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第8题,山西省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大

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答案k.D8.B

下表是两个不同年份甘肃省荒漠化土地分析结果表。据表完成9~10题。

2004年2009年

忧漠年变

土地土地

化化

面积面积

类型率/%

/lO'hm2/lO'hm'

风仙1560.471549.83-10.64

0.14

水蚀289.11284.91-4.20

0.29

盐渍

68.9170.261.350.39

冻融16.2816.290.010.01

9.关于甘肃省荒漠化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最主要的类型是风蚀荒漠化,是因为当地多大风②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远小于风蚀荒漠化,是

因为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地面径流少③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小与人为因素关系较小④

甘肃省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10.甘肃省盐渍荒漠化土地面积呈上升趋势,下列治理措施可行的有()

①实行排灌结合②大力发展灌溉农业③种植耐盐碱的作物④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丽第9题,由表可知,风蚀荒漠化和水蚀荒漠化面积在减小。甘肃省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这是因

为甘肃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多大风天气。该省气候干旱,水蚀荒漠化面积远小于风蚀荒漠

化。冻融荒漠化与气温有关,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小。第10题,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

业,实行排灌结合均可使地表盐分减少;种植耐盐碱作物是生物治盐的方式,有利于遏制盐渍化的发

展。

|答案|9.C10.D

西北牧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畜牧区。下图为西北牧区某区域1996-2005年和2006-2015年不同植

被面积动态变化图。据此完成1「13题。

001996—2005年2006—2015年

C1^100

运75

出75n

50i=

烝出50nninD

I

25=i

国0烝25=

晅0

草草草高灌荒阔栽沼混针草草草高灌荒阔栽沼混针

丛何原山丛漠叶培泽交叶丛甸原山丛漠叶培泽交叶

植林植林林植林植林林

被被被被

■明显恶化□轻微恶化团稳定目轻微恢复口明显恢复

11.1996—2005年该区域()

A.草丛退化面积最大

B.沼泽变化幅度最小

C.森林退化严重

D.阔叶林分布面积较广

12.与1996—2005年相比,2006—2015年该区域植被面积动态变化说明()

A.人类活动加剧B.保护力度加大

C.全球变暖D.区域人口锐减

13.进一步改善该牧区生态环境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B.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牧

C.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

D.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

丽第11题,据图可知,草丛退化面积的比例较大,但退化面积无法确定,A错误;荒漠稳定的比例最

大,轻微恢复和轻微恶化的比例相当,所以荒漠变化幅度最小,B错误;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明显

恶化和轻微恶化的比例很大,说明森林退化严重,C正确;无法确定阔叶林分布面积,D错误。第12

题,读2006-2015年不同植被面积动态变化图可知,各种植被轻微恢复和明显恢复的比例大幅度增

加,说明保护力度加大,B正确。第13题,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势必会过度放牧,不可取,A错误;调整

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牧,可进一步改善牧区的生态环境,B正确;牧区的自然条件适合草类植被的生

长,不利于森林植被生长,C错误;本地河流少,水量小,蒸发量大,不适合跨流域调水,D错误。

答案|1LC12.B13.B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度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

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

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4~16题。

降水序降水历降水量汾川河洪峰情

号时/d/mm况

1253.0无明显洪峰

2480.3无明显洪峰

35100.1无明显洪峰

4273.2无明显洪峰

洪峰流量

5290.7

346m7s

洪峰流量

6254.4

1750m7s

14.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流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D.增大河流径流量

15.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

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的坡面

画第14题,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度无关,A错误;植被覆盖度高,水土保持能力强,可以减少

河水含沙量,B正确;降水量的多少与植被覆盖度关系不大,C错误;植被覆盖度提高,涵养水源能力

提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错误。第15题,第5次降水时间只有两天,历时不长,①错误;第5

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较大,降水强度大,②正确;前面连续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增多,接近饱和,

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正确;植被截流作用对每次降水相差不大,④错误。

第16题,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低,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低,A、B错误;裸露坡面植

被覆盖度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多,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低,

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C错误;经过连续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枯

枝落叶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含

沙量,故D正确。

答案|14.B15.B16.D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17~18题。

7

O%

O

—资源年开采量一一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重:

17.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18.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一繁荣一衰退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

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资源开采

解析第17题,注意多轴坐标的准确读图,图示70%所在的纵坐标是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

反映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超过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衰退期;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时,资源总开采量还在增加;衰退期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故C正确。第18题,节约资源、实现

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

一般做法,而停止开采资源显然不符合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7.C18.D

玉门老城(老君庙)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至20世纪80年代,玉门市总面积扩张到1.35万平

方千米,人口13万余人,但是到了2001年玉门老城却出现了人走楼空、弃楼遍地的现象。目前,玉

门市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据此完成19~20题。

98°E城市

铁路

公路

40°N

^4J-300(L„

<L3500j^

z4000-x

19.2001年玉门老城出现弃楼遍地的原因是()

A.房地产过度开发B.石油资源枯竭

C.生态环境恶化D.城市新区建设

20.玉门老城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A.增加资金、技术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争取国家贫困资金,延长化工产业链

C.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

D.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建设新能源城市

丽第19题,玉门老城出现弃楼遍地主要是由于石油资源枯竭,属于因资源枯竭而衰落的城市;弃

楼遍地并不是房地产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也不会导致出现弃楼遍地现象;城市新区的建设

不会导致老城区弃楼遍地。第20题,玉门老城科技水平低,不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由第19题分

析可知,玉门老城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石油资源的枯竭,当地已不再适宜发展化工产业;建设商品粮基

地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紧缺;开发新能源,建设新能源城市利于促进玉门市的复兴。

答案|19.B20.D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阳光花城”转型,现已成为

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20年超过15万人来此过冬养老。据此完成2广22题。

21.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

A.工业化阶段完成

B.城镇化水平进入后期阶段

C.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2.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的积极意义是()

A.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B.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

C.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解丽笫21题,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进行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代表城镇化水平进入后期阶段,该地工业化还在继续。

该地钢铁产业没有全部转移。第22题,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优化了产业结

构,促进了宜居城市建设,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作用较小;城市产业结构调

整,有利于城市合理布局,对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意义不大;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

转型,属于产业转型,并没有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答案|21.D22.C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重表,完成23~25题。

矿产种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

类的比重/%

能源矿

92.17

(主要是

煤)

金属矿

3.95

非金属

3.88

矿产

合计100

2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24.下面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黄土高原煤炭资源储量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比重

B.它是黄土高原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能源矿产总储量的比重

C.它是黄土高原能源矿产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比重

D.它是黄土高原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比重

2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

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生产基地

丽第23题,表中数据显示,黄土高原的矿产资源主要是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第24题,

根据表中数据及表头即可得出。第25题,本着发挥地区优势的发展方针,黄土高原适宜建成我国的

能源基地。

答案|23.D24.C25.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2019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

周年,进一步缩小区域差异,谋求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对两个省级行政区的了解,完成以下表格。(4分)

省级行政区

比较项目广东

青海省

高原、山地

地形

为主

城镇化水

较高

对外开放

较低

程度

人口密度大

(2)分析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判断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2分)

(3)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工业不发达,广东省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较发达,请分析原因。(4分)

麻丽第(1)题,比较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青海省和广东省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自然地理特征存在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青海省位于

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活动以畜牧业为主,在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气温高,可

以发展种植业;而广东省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第(3)题,从

工业的发展条件分析即可。

称⑴

省级行政区

比较项目青海

广东省

丘陵、平原

地形

为主

城镇化水

较低

对外开放

较高

程度

人口密度小

(2)青海省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广东省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影响其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

是地形和气候。

(3)青海省虽矿产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广东省虽矿产资源贫

乏,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又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省级行政区,因此工业较发达。

2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

地区沙源丰富、大风日数多、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

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

1140116°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4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4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6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丽第(1)题,M处沙源较丰富的原因:一是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二是该地处于温带

季风气候区,河水汛期与枯水期明显,河床裸露提供沙源,风沙在此沉积。第(2)题,H县城附近是著

名的风口且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河谷的走向与风向一致,对风阻挡作用小,两条河流在H县城附

近交汇,且该地峡谷较窄,形成风口。第(3)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都可以,但论据必须与

所选观点一致。

霹⑴(M处附近)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

期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导

致狭管效应,形成风口。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

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变长;西北季风在M处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位于半湿润地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

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效果较为显著(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河

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

择一种观点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

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广西壮族自治区1000多万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严峻的生存

挑战。截至2016年年底,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2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

广西石漠化土地相对集中于河池和百色两市,面积分别为57.91万公顷和35.07万公顷,分别占全

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的37.8%和22.9%«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

须跨越的鸿沟。

⑴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区域自然条件试分析石漠化的成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