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收贮准则_第1页
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收贮准则_第2页
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收贮准则_第3页
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收贮准则_第4页
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收贮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CCS51radioactivesourcefrom(本草案完成时间:2024年6月)IDB51/TXXXX—XXXX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5送贮基本要求 6送贮前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整备要求 7送贮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包装要求 8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运输要求 9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接收要求 10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运行要求 11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清洁解控与转移要求 附录A(资料性)废物(源)包的编号、标志和标牌规定 附录B(资料性)废物包收贮报告单 附录C(资料性)废源包收贮报告单表 DB51/TXXXX—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毕朝文、唐辉、陈立、谷洪、周兆宇、李景林、徐飞、姜森、刘佩、徐彬、杨强、缪尔康、王琦标、覃锐、许书河等。1DB51/TXXXX—XXXX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收贮准则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核技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处理、整备、包装、接收、运输、贮存、清洁解控和转移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仅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单位、运输单位以及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管理单位对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4569.1-2011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水泥固化体GB27742可免于辐射防护监管的物料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GB41930-2022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包的特性鉴定—水泥固化体GB9132-2018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安全规定EJ1042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容器—钢桶EJ1186—2005放射性废物体和废物包的特性鉴定EJ/T1190废镭源整备方法HJ1258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和建造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废放射源spentradioactivesource核技术利用活动中预期不再使用或者因其他原因而废弃的密封放射源。3.2放射性废物radioactivewaste来自实践或干预的、预期不会再使用的废弃物(不管其物理形态如何它含有放射性物质或被放射性物质所污染,其活度或活度浓度大于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3.3密封源sealedsource密封在包壳内或与某种材料紧密结合的放射性物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正常磨损下,这种包壳或结合材料能足以保持源的密封性。注:此处所指为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所强调的固体,不包含液体。2DB51/TXXXX—XXXX3.4废物包wastepackage废物整备后的产品,包括废物体和容器,也包括可能存在的吸收材料和衬里,以便符合搬运、运输、贮存和(或)处置的要求。本文件中装废放射源的产品称废源包,包括废放射源和容器。3.5废物处理wastetreatment为安全和(或)经济目的而改变废物特性的操作,其三个基本目标是:减容、去除放射性核素和改变组份。3.6废物整备wasteconditioning为形成适于搬运(装卸)、运输、贮存和(或)处置的废物包而进行的操作。整备包括将废物转变为固体形态、封装在容器内,还包括必要时进行外包装。3.7水泥固化cementsolidification把放射性废物掺合在水泥基料中形成固化体的一种技术。3.8废物固化体solidifiedwasteform用水泥、沥青、塑料或玻璃等固化基质把液体、泥浆、焚烧灰或离子交换树脂等废物固结成的均匀废物体。3.9固定immobilization通过固化、埋置或封装等手段,把废物转化为在搬运、运输、贮存和处置过程中,放射性核素迁移或弥散可能性小的废物体。3.10核技术利用nucleartechnologyapplication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4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分类4.1废放射源的分类4.1.1按射线种类分类b)其他放射源。4.1.2按放射源活度(A)分类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Ⅴ类放射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放射源的活度分类应符合《放射源分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62号)要求。4.1.3按核素半衰期(T1/2)分类见表1。3DB51/TXXXX—XXXX表1废放射源按核素半衰期分类表1T≤100天23T>5年注:本分类仅应用于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废放射源的收贮。4.2放射性废物的分类4.2.1分类原则根据各类废物的潜在危害以及处置时所需的包容和隔离程度进行分类,符合《放射性废物分类》(原环境保护部2017第65号)要求。4.2.2按核素半衰期分类a)所含核素半衰期小于或等于60天的放射性废物;b)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60天且小于或等于5年(包括钴-60)的放射性废物;c)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5年的放射性废物;对于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放射性核素的废物,应按半衰期最长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分类。4.2.3按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分类a)可焚烧处理废物;b)可固化处理废物1)废液;2)粉末状或颗粒状废物;3)湿废物;c)可压实处理固体废物;d)金属废物;e)其他需特殊处理废物1)植株、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2)带病原体的废物;3)含易挥发、易燃、易爆等不稳定物质的固体废物;4)含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的固体废物;5)其他废物。5送贮基本要求5.1废放射源的基本要求5.1.1送贮的废放射源应为密封源。5.1.2单个废放射源活度应不超过Ⅳ类放射源活度上限值。4DB51/TXXXX—XXXX5.1.3确实无法交回生产单位或者返回原出口方的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应通过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审批。5.1.4不明放射源或无主放射源,应分析核实核素种类、活度水平等参数;无编码的废旧放射源送贮前,应取得放射源编码。5.2放射性废物的基本要求5.2.1送贮放射性废物应为固体废物,符合以下要求:a)其游离液体体积百分率不大于1%;b)不应含未经处理的动物尸体;c)不应含病原体物质、易挥发、易燃、易爆等不稳定物质;d)不应含酸、碱等腐蚀性物质;e)不得产生有毒气体等。5.2.2放射性废物的活度浓度不应超过《放射性废物分类》规定的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活度浓度上限值。活度浓度超过接收上限值的应送交其他有收贮或处置资质的单位接收。6送贮前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整备要求6.1废放射源的处理、整备要求6.1.1破损(泄漏)的固体密封源、密封的液体源和粉末源可按ET/T1190规定的要求进行封装整备处理。6.1.2非密封液体源和粉末源应进行固化密封处理。6.2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整备要求6.2.1原则拟送贮的放射性废物送贮前应按4.2.3分类收集。6.2.2可焚烧处理废物大量可焚烧的放射性废物宜先做焚烧处理,将残渣水泥固化处理和整备。6.2.3可固化处理废物对于易发生污染扩散的放射性废物,如放射性废液、泥浆、粉末状或颗粒状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树脂等,应采用水泥固化技术固化处理。水泥固化体质量应符合GB14569.1-2011要求。5DB51/TXXXX—XXXX6.2.4可压实处理固体废物劳保用品、塑料等可压实固体废物可经压实处理后再装入废物容器。6.2.5其他需特殊处理废物A.植株、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放射性废物必须经脱水、干化或灰化后水泥固化处理和整备。B.带病原体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必须经无害化灭菌处理。C.含易挥发、易燃、易爆等不稳定物质的放射性废物,必须经稳定化处理。D.含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的放射性废物,应先消除其腐蚀性。E.其他废物根据其特性采取相应方法处理。7送贮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包装要求7.1容器要求7.1.1送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应采用符合EJ1042要求的50L桶或放射性废物收贮单位(部门)规定的容器。7.1.2废物容器材质应选用碳钢或不锈钢。对碳钢容器,应涂敷符合EJ1042性能要求的防锈蚀涂料。7.1.3废物容器表面涂层应为黄色,并在醒目位置用耐水、能长久保存的涂料喷涂废物包编号和电离辐射标志,具体要求见附录A。7.2包装要求7.2.1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应分开包装。7.2.2放射性废物应按本4.2.2条要求分类包装。7.2.3零散放射性废物应先装塑料袋密封,再装入废物容器内并压实。7.2.4放射性固体废物应装入废物容器进行固化或固定。7.2.5废放射源可先将核素和活度相同或活度相近的装入同一屏蔽容器。7.2.66DB51/TXXXX—XXXX对于体积较大的源容器,如果原有防止放射源脱落的锁闭装置完好,结构与材质不会因挤压而发生变形、破损的,可直接作为贮存货包。7.2.7对于体积较小的源容器,为了保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应装入统一规格的集装容器中。7.2.8对于尺寸较大无法放入标准集装容器的源容器且不便于吊装、运输、贮存的,宜根据源容器尺寸定制的特殊集装容器。7.2.9集装容器应满足以下要求a)集装容器的设计应考虑方便搬运、栓系、运输、堆码、回取、检查和去污,并在可能的工作条件下保持包装及其各组件(如垫圈和密封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b)集装容器为具有足够的强度的碳钢箱,焊缝应确保包装箱在各种工况(搬运、运输和贮存)和设计基准事故下包装体的完整性;c)集装容器上盖具有闭锁装置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即使运输过程中颠覆包装体盖也不会打开;d)集装容器应有提吊部件;e)集装容器内、外表面需涂防锈底漆,面漆采用黄色,喷涂电离辐射标志,外包装箱应进行统一编号,并清晰地喷涂于集装容器的顶盖上,且编号清晰程度不能因长期贮存而明显下降。7.2.107.2.11固定处理应按EJ1186—2005中固定体要求进行。7.2.12放射性废物装入废物容器后,应加盖密封并紧固。7.3废物(源)包要求7.3.1重量不得超过容器的额定承载重量。7.3.2容器应无损伤,闭锁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固定,确保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被打开。7.3.3表面任意一点的剂量率不大于0.1mSv/h,且距表面1m处任意一点的剂量率不大于0.01mSv/h,表面污染水平α不大于0.4Bq/cm2,β不大于4Bq/cm2。7.3.47DB51/TXXXX—XXXX表面剂量率水平大于0.1mSv/h且小于或等于2.0mSv/h的废物包,应按收贮单位认可的方案处理。7.3.5编号、电离辐射标志和标牌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8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运输要求8.1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运输应符合GB11806的要求。8.2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起运前和运输中应测量车内、外辐射水平,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8.3应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和应急措施。9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接收要求9.1废放射源接收要求9.1.1送贮废源包应填写内容完整的《废源包收贮报告单》,格式见附录C。9.1.2废放射源应符合5.1条要求。9.1.3废源包应符合7.3条要求。9.1.4除6.2条规定之外固化处理的废放射源,不予接收。9.2放射性废物接收要求9.2.1送贮废物包应填写内容完整的《废物包收贮报告单》,格式见附录B。9.2.2放射性废物应符合5.2条要求。9.2.3废物包应符合7.3条要求。8DB51/TXXXX—XXXX9.3接收入库防护要求9.3.1装卸作业前,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用品(包括衣服、手套、工作鞋等),佩戴个人剂量计,携带辐射监测仪表。入坑操作完成后,将鞋套放入专用收集箱,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手套放入专门工作柜,并用表面污染检测仪对体表进行检测,若体表受到污染,需经淋浴并再次检测确认体表无污染后方可经卫生通道离开库房。9.3.2装卸作业结束后,应对收贮车的货箱内部进行表面污染检测,如有污染,需对收贮车去污,确认货厢内无污染(满足GB18871表面污染限值要求)后方可驶离库区。9.3.3收贮工作人员和库区辐射工作人员应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体检档案。10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运行要求10.1贮存要求10.1.1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应按4.2条类别分区分类存放,应尽可能根据废物的放射性比活度、半衰期、毒性及废物的可处理特点进行分类。10.1.2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入库后应建立台帐,并将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信息录入计算机。10.2监测要求10.2.1应定期对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及周边环境进行常规辐射监测,应符合HJ61相关要求。10.2.2废物库管理应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10.2.3监测内容应包括γ辐射剂量(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气溶胶(总α、总β),土壤、生物(γ核素分析),地下水、地表水、废水(总α、总β)等。10.2.4应对所有收贮人员和库区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10.3安全保卫要求9DB51/TXXXX—XXXX10.3.1安全防范系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HJ1258的要求。10.3.2应建立健全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运行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保卫或保安值班制度。10.3.3应设置完备的实体保卫系统,包括围墙隔离、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10.3.4应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10.4事故应急要求10.4.1应建立健全城市放射性废物库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应急响应体系。10.4.2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或再培训。10.4.3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演习。10.5档案要求10.5.1所有与废物库运行有关的记录和文件都应及时收集、分类汇总,按国家档案管理要求建档并妥善保存。11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清洁解控与转移要求11.1清洁解控处理要求11.1.1基本要求11.1.1.1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贮存的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经贮存衰变达到GB18871和GB27742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时,经监测验证和审管部门认可后应进行清洁解控处理。11.1.1.2达到清洁解控水平的废物可分为无回收利用价值废物和有回收利用价值废物,分别进行处理。11.1.2无回收利用价值废物的处理11.1.2.1DB51/TXXXX—XXXX送指定的生活垃圾场或工业垃圾场处置。11.1.2.2有特殊处理要求的无回收利用价值废物,按照相关要求处置。11.1.3有回收利用价值废物的处理11.1.3.1有回收利用价值废物应进一步去污处理后有限制使用。11.2转移要求11.2.1放射性废物贮存达不到清洁解控水平的,应送近地表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处置。送处置的放射性废物应符合处置场接收要求。11.2.2废放射源具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优先选择回收再利用。11.2.3废放射源经贮存管理达不到清洁解控水平的,应送至国家废放射源贮存设施贮存。DB51/TXXXX—XXXX(资料性)废物(源)包的编号、标志和标牌规定废物(源)包的编号、标志和标牌的目的是便于对收贮的废物(源)包在废物库贮存期间进行查询统计等贮存管理。A.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收贮的废物(源)包。A.3编号废物(源)包编号为8位,用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4位为年号,后4位为送贮流水号,每个废物(源)包编号应与废物(源)包一一对应。A.4标志废物(源)包的编号、电离辐射标志应喷涂在废物(源)包上半部居中位置。标志必须醒目、清楚、耐水、能长久保存。电离辐射标志应符合GB18871规定。A.5标牌A.5.1标牌规格和材料标牌应采用350g/m2的白色铜版纸制作,长90mm,宽60mm,外套透明塑料袋,塑料袋长110mm,宽(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