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GB/T2585—2007铁路用热轧钢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T2585—2021 Ⅲ 1 1 24订货内容 2 2 3 68试验方法 9检验规则 附录A(规范性附录)钢轨断面型式尺寸图 20附录B(规范性附录)钢轨尺寸检查样板图 附录C(规范性附录)钢轨低倍组织评级图 48附录D(规范性附录)轨底残余应力试验方法 附录E(规范性附录)钢轨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试验方法 Ⅲ 增加了分类(见第5章): 铁路用热轧钢轨GB/T223.9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GB/T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223.26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40钢铁及合金铌含量的测定氯碘酚S分光光度法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T223.6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GB/T223.6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223.67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223.69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GB/T223.72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223.7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量GB/T223.82钢铁氢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或红外法2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3075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4161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试验方法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639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疲劳裂纹扩展方法GB/T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11261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GB/T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GB/T20125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YB/T951钢轨超声波探伤方法在线热处理onlineheat-treatmc)轨型及速度等级;e)轨端状态(钻孔数量);g)其他特殊要求。3允许偏差75kg/m轨型样板图轨头宽度(WH)图B.3轨冠饱满度(C)图B.13轨腰厚度(WT)图B.6接头夹板安装面高度(HF)图B.5钢轨高度(H)图B.8轨底宽度(WF)图B.9图B.7断面不对称图B.4a)图B.4b)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端部弯曲(距轨端0m~1.5m内)垂直方向(向上)图B.11垂直方向(向下)水平方向端部弯曲(距轨端1m~2.5m内)垂直方向水平方向轨身(除两轨端各1.5m外)垂直方向图B.12水平方向上弯曲和下弯曲侧弯曲弯曲半径(R)4表1(续)允许偏差75kg/m轨型样板图当钢轨轨头向上立在检测台上能看见明显的扭曲时,用塞尺测量钢轨端部轨底面与检测台面的间隙应不大于2.5mm图B.12接头夹板安装斜度(以平行于接头夹板理论斜面的14mm一段的倾斜为基准)(IF)图B.5图B.10#50kg/m钢轨不要求。b钢轨腰厚在最小厚度点测量。以轨端断面为测量基准,用特制量规(扭曲尺,长1m)对轨底下表面的触点进行测量,触点中心与轨底边缘的距离为10mm,触点接触表面面积为150mm²~250mm²,见图B.12允许偏差60kg/m轨型样板图轨头宽度(WH)图B.3轨冠饱满度(C)图B.13轨腰厚度(WT)图B.6接头夹板安装面高度(HF)图B.5钢轨高度(H)图B.8轨底宽度(WF)图B.9轨底边缘厚度(TF)图B.7断面不对称图B.4a)图B.4b)垂直方向水平方向5表2(续)允许偏差60kg/m轨型样板图端部弯曲(距轨端0m~1.5m内)垂直方向(向上)图B.11垂直方向(向下)水平方向端部弯曲(距轨端1m~2.5m内)垂直方向水平方向轨身(除两轨端各1.5m外)垂直方向图B.12水平方向图B.12上弯曲和下弯曲侧弯曲当钢轨轨头向上立在检测台上能看见明显的扭曲时,用塞尺测量钢轨端部轨底面与检测台面的间隙应不大于2.5mm图B.12图B.10钢轨腰厚在最小厚度点测量。h以轨端断面为测量基准,用特制量规(扭曲尺,长1m)对轨底下表面的触点进行测量,触点中心与离为10mm,触点接触表面面积为150mm²~250mm²,见图B.12。6 表3长度允许偏差(环境温度20℃)长度(L)m允许偏差(环境温度20℃)7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PSV(加人量)U75V牌号生产的75kg/m热轧及在线热处理钢轨,P含量应不大于0.025%;b对于运营速度200km/h以下的AI,含量可不大于0.010%。表5残余元素上限(质量分数)%V7.2.2钢水氢含量应不大于2.5×10*¹%。钢水氢含量大于2.5×10-¹%时应对钢坯或钢轨进行缓冷处理。成品钢轨的氢含量应不大于2.0×10-¹%。7.2.3钢水或成品钢轨总氧含量应不大于30×10**%。对于200km/h及以上级别钢轨总氧含量应不大于20×10-%。允许有不大于供货总量10%的钢轨总氧含量大于20×10-4%,但不应大于30×10-4%。7.2.4对于200km/h以下钢轨,钢水或钢轨的氮含量应不大于90×10-4%;对于200km/h及以上钢轨,钢水或钢轨的氮含量应不大于80×10-4%。7.2.5如果需方要求对成品化学成分进行验证分析时,与表4规定的成分范围允许偏差值应符合8力学性能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若在热锯样轨上取样检验力学性能时,断后伸长率A的试验结果可比规定值降低1%(绝对值)。7.4.2热处理钢轨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在同一根钢轨上,其硬度变化范围应不大于力学性能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7.4.3按图1所示位置对热处理钢轨进行横断面硬度检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表8的规定。9A₁、B₁、C₁、D₁、E检测点A、B₅、C₅、D₃、E₃检测点钢轨的非金属夹杂物级别应符合表9的规定。夹杂物类型A类(硫化物)B类(氧化铝)C类(硅酸盐)D类(球状氧化物)(单颗粒球状类)粗系细系粗系细系粗系细系粗系细系级别7.9.1超声波探伤应符合YB/T951的规定。7.9.3被检验的钢轨的最小截面面积为:a)轨头部分不小于70%;b)轨腰部分不小于60%;c)轨底部分见图4。1)运营速度小于200km/h的钢轨:位于走行面的应不大于0.5mm;位于其他部位的应不2)运营速度大于或等于200km/h的钢轨:位于走行面的应不大于0.35mm;位于其他部位7.10.5应沿钢轨全长对轨底进行自动检测。所有设备应能检测到表10所规定大小的人工缺陷尺应力强度因子范围(△K)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钢轨按照附录D的要求在试验温度-20℃下测得的断裂韧性(K1c)的最小值及平均值应符合表12断裂韧性检验项目1熔炼分析按GB/T20066,成品第2章中GB/T223相关部2一炉为2次)3熔炼分析按GB/T20066,成品4熔炼分析按GB/T20066,成品5外形图B.4a)、图B.4b)样板6拉伸78显微组织热轧钢轨每个连浇1次,9见图2、图3非金属夹杂物随机取样断面尺寸附录B样板或激光自动检测目视残余应力表13(续)检验项目断裂韧性距轨端3000mm处按图8距轨端3000mm处按图7当对化学成分检验结果发生争议时,应以第2章中GB/T223相关化学分析方法结果作为仲裁依据。43kg/m热处理钢轨可不做序号为9、8.2成品化学成分分析根据需方要求,可进行成品化学分析。每批取一个试样,应在任一支钢轨上按图5所示的位置取样。图5成品化学成分、拉伸和显微组织试验取样位置8.3显微组织检验显微组织检验在轨头取样,取样位置见图5。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500倍,试验按GB/T13298规定的方法进行。8.4脱碳层检验在图2所规定的轨头表层任何部位测量连续封闭铁素体网深度(见图3),试验按GB/T224的方法进行。的任何连浇第一炉钢水中至少取两个样,其余炉中每炉取1个试样。一个连浇中第一炉的第一个试样应在氢含量最高的时候从中间包中测取。当钢水中氢含量不大于2.5×10-4%时个钢坯的最后部分切取。试样应该钢轨头部中心制取,在定氢仪上测定。试验按GB/T223.82规定的氧含量、氮含量测定在钢水中取样并使之凝固,或在钢轨头部取样,取样试验按GB/T10561—2005中方法A评定。轨底残余应力试验按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按GB/T3075的规定进行等幅疲劳试验,疲劳试验的取样部位及试样尺寸见图7,半径R26应与标准尺寸直径相切(基准直径A)不应有沟槽或台阶。每根钢轨上至少取2个试样,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试验温度:15℃~25℃;b)控制变量为轴向应变幅;4念从经过矫直的成品钢轨中取3根样轨,样轨应分别取自不同的炉号和不同的连铸流号。在每根样轨距轨端至少3000mm处取5个试样。试验方法应符合GB/T4161和附录E的规定。采用3点弯曲、单边缺口试样进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取样部位及试样尺寸见a)试验温度为15℃~25℃;b)最小循环载荷/最大循环载荷之比R=0.5;c)3点弯曲试样加载跨距为4W(见图8);d)循环加载频率为15Hz~40Hz;单位为毫米Ha)取样位置==导b)试样尺寸b)正常生产每隔5年; 第10位,表示连铸流号,由1位阿拉伯数字组成,5流连铸机为1~5,6流连铸机为1~6 数据见表A.1,钢轨的理论质量和金属分配见表A.2。图A.138钢轨形式尺寸图A.238钢轨断面过渡尺寸a)43钢轨断面图b)43钢轨螺栓孔布置图图A.343钢轨断面图8b)50钢轨螺栓孔布置图图A.550钢轨型式尺寸图A.650钢轨断面过渡尺寸单位为毫米R80R80Xa)60钢轨断面图b)60钢轨螺栓孔布置图8图A.860钢轨断面过渡尺寸螺栓孔中心线gfa)60N钢轨断面图轨头倒棱至R25处b)60N钢轨螺栓孔布置图导X中和轴X中心线螺栓孔中心线轨头倒棱至R17处图A.1175钢轨型式尺寸单位为毫米图A.1275钢轨断面过渡尺寸导a)75N钢轨断面图b)75N钢轨螺栓孔布置图图A.1375N钢轨型式尺寸5图A.1475N钢轨断面过渡尺寸横断面积/cm²对垂直轴线的惯性力矩/cm⁴上部断面系数/cm³底侧边断面系数/cm³每米理论重量/(kg/m)(各部分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注:钢轨理论重量按钢的密度为7.85g/cm³计算。(规范性附录)钢轨尺寸检查样板图B.1公差数据基准见图B.1。图B.1公差数据基准B.2样板判定数据基准见图B.2。图B.2样板判定数据基准B.3轨头宽度见图B.3。图B.3轨头宽度B.4钢轨断面不对称见图B.4。XXa)负量规图图B.4钢轨断面不对称单位为毫米Xb)正量规图b——钢轨轨顶到踏面圆弧与轨头侧面斜线交点的垂直距离;t——不对称值。十/2一/2十/2一/2十/2.十B.6轨腰厚度见图B.6。图B.6轨腰厚度B.7轨底边缘厚度见图B.7。f'f¹=fXn1b)图B.7轨底边缘厚度十十十B.10螺栓孔的直径和螺栓孔到轨端间的距离见图B.10。Weo——轨腰厚度;图B.10螺栓孔的直径和螺栓孔到轨端间的距离B.11钢轨平直度测量方法示意图见图B.11,钢轨端部扭转测量方法示意图见图B.12。图B.11钢轨平直度测量方法示意图2——量规(扭曲尺);图B.12钢轨端部扭转测量方法示意图B.12轨冠饱满度见图B.13。图B.13轨冠饱满度(规范性附录)钢轨低倍组织评级图C.1钢轨断面分成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钢轨横断面分区图见图C.1。轨腰轨腰图C.1钢轨横断面分区图C.2低倍组织不合格条件见表C.1。表C.1低倍组织不合格条件图C.2白点图C.3图C.4图C.5图C.6图C.7图C.8图C.9图C.10宽度大于6mm并延伸到轨头或轨底内13mm以上的正偏析或负偏析图C.11由放射状条纹、裂纹、中间裂纹以及转折裂纹发展的轨头大于3mm的条纹图C.12引起钢轨早期失效的其他缺陷(如炉渣、耐火材料)图C.3任何尺寸的缩孔ND.2应变片及其粘贴位置为了测定如图D.1所示位置的纵向应变,应将应变片粘贴到轨底表面。粘贴应变片的轨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房买卖合同发布点赞莫惊慌
- 家政服务三方合同
- 营销策划 -盒你·更新美好 -企业定制礼盒项目创意简报
- 汽水饮料售卖合同范本
- 腌制食品采购合同范本
- 街区爆破拆除合同范本
- 油漆承包协议合同范本
- 联系人合同范本
- 扩建猪棚合同范本
- 外贸合同范本实例框架
- 档案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建筑公司管理制度大全
- 2025-2030中国慢性腰痛治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演出经纪人与文化经济试题
- pcb抄板合同范例
- 药浴疗法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及临床应用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2025年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厂房装饰装修施工方案
- 物业管理之工程管理
- 生态农业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融合路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