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要素解读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它围绕“想象”这一人文主题进行编排,编者在这个单元安排了两项
语文要素:一项是读的要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另一项是写的要素“发挥想象
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读写之间的联结点很明显一一“感受”能力转化成“创造”能力。
小学阶段正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时期,发展学生“想象力”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长线目
标。本单元把握“想象”这一核心能力要素和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营造良好的课堂
氛围,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尝试写想象作文,最大限度降低学生对习作的畏
难心理:二是学会观察,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多问为,三是拓宽想象
力,本单元提供了“反着想”与“顺着想”不同的两种想象思路。'
一、要素解读。
(一)关于“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的理解
这里关键词有三个,“想象”、“感受”、“神奇”。
“想象”百度上有这样的解释: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
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
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象出它的具体形象。
从二年级到六年级共安排了五个关于“想象”学习的单元,随着年级的升高,该目标呈螺旋上
升的趋势。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是根据文字想象画面。到了三年
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想象”是指人在头脑里对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改完后的形象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不存在的形象,所以让人感到很新奇。
1.关于“走进想象的世界“,就是读课文,借助文字,先读懂作者所描绘的现实事物的特征,
再读懂想象出来的事物的特征,在头脑中形成作者想象出来的“新的形象”,学习的过程,也就是
读文字,读懂联系并进行想象。3
2.“感受想象的神奇”该如何理解呢?
“感受”,即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神奇”,词典中的理解为:神妙奇特,不可
思议。"想象的神奇”则表现为想象世界的无所不能、奇特经历,以及美好愿望的实现。
“感受想象的神奇”,就是在阅读、想象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现实基础上想象出来的事物与
现实中的事物发生的变化的奇特、不可思议。这得从“现实事物”经过想象以后变成“新的形象”
时所发生的形象变化、功能变化、生成的新的情趣来感受,感受“新的形象”的新鲜、奇异、美妙
的趣味与自然合理。这就是所谓既读懂内容又读懂情感思想和作者的态度。3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夯实“感受想象的大胆、神奇这一要素。”教学时,可以在引
导学生读书想象,头脑中形成了“新的形象”之后,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来体会原文中的想象。
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凡事发生必有因果。因此学习“想象”可以分三个方面去思考:
愿望一一为什么想象,行为一一怎么想象?结果一一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1)为什么要展开想象
初读感知,读懂想象出来的内容与前面想象的原因相对照,进而使学生明白想象出来的内容得
满足当时文中故事主角的某种需求,不能随意乱想,瞎想。3
比如《宇宙的另一边》从内心愿望出发,因为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宇宙的有哪些秘密?想象出
来的宇宙另一边的生活景象是这一边得倒影,自然界的景象和事物与生活中的景象和事物是相反的
等神奇有趣的现象”就满足了这个愿望。《我变成了一棵树》也是从“我”的愿望开始的想象,“我”
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抓住变换的角色,想象出:“我”
因为不想回家吃饭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以及“我”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之后的趣事。
(2)关于想象方法的学习
想象方法的学习要同步发生在“阅读想象,感受神奇”的过程之中。从形象思维的规律来分析
归纳,《宇宙的另一边》从我的愿望出发,抓住关键句“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展开想
象,把联想到的事物的功能特点“变异”到了宇宙的另一边的“颠倒村”。最后通过回顾前面的学
习,归纳出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就是运用“故错”的写作手法,把事情往反的说,产生神奇、
幽默、趣味的效果。这里也可以引入颠倒歌,如“小小鱼儿飞啊,飞在蓝天里;小鸟儿游啊,游在
大海里;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
《我变成了一棵树》也是从自己的希望开始的想象,主要运用了“变异”的方式。变异,就是
为了满足人物的内心需要,想象着自己变成了什么。首先是联想,想到自己希望变成的东西;然后
是“变异想象”,想象自己变成了所联想到的事物的样子;不但形体发生了变化,而且具有了所想
到事物的功能、本领,变成的事物同样具备自己原来的情感和思想。
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中,作者在这篇文章当中主要运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移植”-
把人的行为和思想情感特征“移植”铅笔的身上,让他有了人的行为语言和喜怒哀乐;而“梦”的
内容所运用的想象方法都是“变异”一一铅笔变成其他自己喜欢的事物形象,具备了所变成事物的
功能和本领。《尾巴它有一只猫》同样也先采用了“移植”的方法,使尾巴和同伴具有了人的特征,
然后又运用了“倒置”的方法,把事情倒过来,重新组成了新的形象“猫的尾巴”改变成“尾巴的
犯o
教材在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给学生的阅读提示中,还告诉了学生展开想象应该注意的问
题:“想象出来的事物”,一定要与原来的事物有一定的相似特点。编者在课文的旁批中写道:“豆
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铅笔想成为'长长豆角'、'嫩嫩的丝瓜’,我觉得这样的想象
自然合理”。这里的“自然合理”,指的就是有必然的联系、相似的相似。这篇例文后面提到的“船
篙、标枪”,也说明了这样的道理。想象的时候,考虑必然联系、相似联系,从而使想象“自然合
理”。当然,我们从四篇想象文章当中,还发现:想象出来的事物,其实,都是现实生活中作者感
兴趣、喜欢的,而且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只不过,经过了作者的“移植、伸缩、变异、逆向思维反
着想象”成为了新的形象而已。所以,要想很好的展开想象,得有日常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形成
的关于“大千世界的各种形象",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形象越多,我们能够想象出来的“奇妙形象”
也会越多,而且会让人感觉到很神奇。
本单元的四篇选文在“想象的方法”上有很多想同点。因此,在前面的课文或者段落学完之后,
感受后面新形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练习着自己来体会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写出奇妙的想象的。(具
体可以通过联系前面的学习,找出相同点)3
(二)关于“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的理解
“故事”是具体的文体要素。”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创造”意味着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
产生出来或者造出来,体现了“与别人不同”的个性目标。
习作单元围绕习作能力要素的教学全过程,要始终把培养核心能力作为目标,同时,不同年段
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如中年段的主要表达要求是“写清楚”,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
是“想象。”那么,如何把握这一核心能力要素和目标,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明白,学得有效呢?
二、单元全程指导教学建议
徐世赞在《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探究一一以三年级下册为例》中提到:教学时,从整
体上将方法的指导有机融合到整个单元教学的过程中。从精读课文的学习到习作成果的展示,都要
将方法指导贯穿始终,加强习作策略的迁移与运用,体现由认知到实践到运用的教学思路。教学的
关键是“让学”,即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亲自尝试中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形成言语能
力。5
本单元的核心任务是“写一个想象故事”。围绕核心任务,教材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习作五项内容。一个核心,五项安排,环环相扣,逐步推进。
1.研读单元导语,开启学习历程
理解“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一(美国)爱因斯坦”
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上册我们学过的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吗?“小蟋蟀
‘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二年级下册我们还学过《蜘蛛开店》,蜘蛛竟然也
开了一个小商店,这些童话故事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本单元的学习也与想象有关,我们来看单元导语要求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发挥想象,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怎样展开想象?会有一些方法。
教师激励:做好准备吧,看看能够学到哪些“想象”方法。
以前我们读童话,读故事,脑子里就会出现的相应的画面。之前我们已经学过想象了,本单元
又提出要求,要求我们想象什么呢?
看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奇妙的想象》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
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最好玩的国王》《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
《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工啦》《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假如人类可以冬眠》。选一个题目写
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国王怎么好玩了呢?书有什么魔法呢?小树有什么心思呢?手为什么要罢工啊?……
怎样才能把你的故事写清楚,写神奇?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想象的世界,开启本单元的学习,然
后大胆展开想象,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最后展示我们的“想象岛”,比一比看谁的想象故事最奇
妙,看谁的想象故事让你觉得也实现了你的美好希望。单元结束后,老师将把我们的作品收集在一
起,编成一本书《“奇思妙想”想象集》。
2.在精读课文学习中学习“想象”方法。
如何展开想象呢?
在读文章时,读想象作者想象的事物形象的时候,要一边读文章得一边思考,现实是怎样的?
联想到了什么?其他现实中的事物用怎样的方法来把两种不同的事物写成一个新的形象。具体读句
子、读段落时,也要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写出来的这些新形象把什么变换成了什么?把什么事物
的特点或功能安装到了其他什么事物上面?原来的事物发生了怎样的奇异的变化?能够用文中形象
及其形象的变化来具体说明,目的是随着阅读的进行,对想象的方法先有具体的感知。为了体会“大
胆、神奇”,充分感受想象的神奇魅力,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与“现实生活”对比的方
式,直观的感受课文想象的大胆、神奇。3
以两篇精读课文为例,从如何展开想象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归纳。通过交流,使学生
了解到两篇精读课文展开想象的方式,拓展思路,习得想象的策略。
如学习《宇宙的另一边》,“我”是晚上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想象,进入了宇宙另一
边的秘密世界,接着在课堂上想象宇宙另一边的神奇课堂;而后语文老师把“我”从“宇宙的另一
边”拉回来,“我”又给大家讲述了宇宙另一边的习作妙闻。
首先,作者想象的生活中简单的事物“城市、街道、房子、孩子,拿作业本、爬楼梯、四季的
变化、加法、乘法..."都源自于我们的生活,明确想象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平时要留心观察生活,
在头脑中为想象积累素材。其次,在理解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时,文中宇宙另一边的生活与现实的生
活都是反着呢,从而突破难点,理解逆向思维,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文章条理清晰、把想象写得
清楚的特点。
在学习第八九自然段时,宇宙另一边的数学时,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
象。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是怎样的,根据“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
的倒影”的特点,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想象,如,“我们周一到周五上学,宇宙的另一边是不是周一
到周五休息呢?这么长的休息时间里可以干什么?玩什么?”再如,“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宇宙的另
一边我是一个女孩吗?如果我是一个女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情境,
继续想象宇宙另一边的减法和除法,根据加法和乘法是大家喜欢的景物、喜欢的活动、喜欢的节日
等特点,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的体验想象宇宙另一边的减法和除法。
在学习第八九自然段时,重点感受作者大胆无拘的想象。然后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进
行描写:如期末考试前紧张复习的情境想象“加法”,孩子们可能会“触景生情”:男孩女孩子加
上一场考试等于老师的法定。期末到了,孩子都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复习备考,不许看电视、听音
乐、玩游戏、更不许打打闹闹。男孩女孩加上一场考试,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苦恼。还可以根据课文
的情境,想象“减法”和“除法”。最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根据“宇
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的特点,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是什么样子。6走进无拘无束的想象
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还可以指导学生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想象宇宙这一边的事物在宇宙的另
一边发生的故事,如“花生是长在空中的吗?长在空中的花生会不会更甜呢?它们挂在空中,就像一
辆辆小汽车。如果小汽车真的是用花生做的,该多有趣呀!开着花生汽车会有哪些奇遇呢?”在引导
想象时,要充分拓展学生想象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编故事,可以采用先小组交流,互相
补充,再集体汇报的形式,在交流评议中让学生感受大胆想象带来的快乐。4
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课后习题纳入教学内容,借助体育课堂情境,打开学生想象的
翅膀。
在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时,也可以在充分朗读感悟后,拓展想象,进行表达训练“如果你
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学生借助这样的支架,就比较容易把自己
的想象表达清楚。
2.结合交流平台”,进行观察方法的归纳
“交流平台”连接着精读文本的学习和后续的练习,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体现出了“在精读
课文中习得方法一一在交流平台中梳理里补充一一在习作中运用巩固”的编排思路和教学思路。教
学中要注意前后勾连整合,将学与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和后面的“初试身手”和“习作”联系起
来展开运用。教师要明确“交流平台”是学生的交流与发现,要通过话题引导学生从回顾课文到拓
展课外内容进行充分交流,把握交流的重点,关注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体验。
如:本单元的“交流平台”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交流让自己感到最
新奇有趣的内容;接着引导学生再次回顾课文,梳理进行大胆想象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
在其他书上读到过哪些有趣的想象故事。其中,感受想象的大胆有趣是交流的重点,通过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发现想象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别的事物,也可以联系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
3.在“初试身手”中练习把“想象”的写下来。
本单元“初试身手”的教学重在指导学生感受想象的奇妙和与众不同,第一题手指画。在纸上
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想的新奇。启发学生拓展思路,把它想象成别
的事物,并用生动有趣的画面表现出来。(1)可以借助交流平台提供的方法,根据手指印的形状、
纹路、色彩和方向等特点展开想象,可以想象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手指印全身长出
枝条,就变成了一棵树;手指印长出耳朵、翅膀等就能变成可爱的小动物。(2)围绕“自身”然后
引导学生思考手指印还可以长成什么别的有趣的事物呢?请大家续编故事,这样启发学生想象,让
他们掌握习作的方法。第二题是续编故事,续编故事的重点是“想象大胆吗?”“想象的内容说清
楚了吗?”如果学生的想象不够大胆,教师指导时就要联系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打开思
路;如果学生想象的内容说的不清楚,教师要用追问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把重要的内
容讲清楚,说明白,这样的指导强化了学生的意识,为单元最后的习作做好准备。
4.习作例文中学习把故事写清楚,写神奇
习作例文的作用是提供模仿的范例,重在用。他与略读课文不同。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学
生提供模仿范例的同时,也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受到影响。习作例文的课后题也直接指向表达
方法,因此,教学时可以将两篇文本集中教学,并借助课后题和旁批,聚焦表达技巧、策略,对学
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例如《一支铅笔的梦想》一文通过插图、旁批和课后练习,启发学生联系事物的特点,展开想
象。教学时,让学生借助第一个旁批自独例文思考“铅笔有了梦想,他会想些什么呢?”在找出铅
笔的五个梦想后,教师再启发学生联系后面的旁批“铅笔为什么会这么想”进行思考?然后引导学
生观察插图,发现铅笔和豆角、丝瓜等事物之间的联系,明晰例文想象的思路;最后,让学生仿照
例文发挥想象说说铅笔的其他梦想。
5.单元习作的教学建议
习作指导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要加强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大习
作内容之间的联系,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加强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比如,在全国
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巢庆泉老师在对《奇妙的想象》进行习作指导时,就特
别关注了单元各板块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前半部分中,先给学生搭建写作的支架,引导学生展开交
流分享,并互相评价。巢老师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大致理解“导语页”里爱因斯坦的名言;再展示“初
试身手”中学生创作的手指画,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随后,巧妙运用“交流平台”,让学生回顾
单元课文中大胆奇妙的想象,并归纳和梳理展开想象的策略。在学习两篇习作例文时,先利用教材
中的题目引导学生想象,再让学生自主展开一大胆想象。不管学生是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还
是运用反着想的策略来展现想象,老师都要及时鼓励。目的是让学生在彼此分享中互相启发,从而
打开他们的想象思路,开阔他们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真实、开放的实践中,锻炼想象能力。之后
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交流、练写、评价,更注重学生在具体语言实践中的引导和点拨。
这一单元的作文讲评要紧紧围绕是否能展开大胆想象写清楚进行评价,重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
一限制学生的思维对想象的合理性,不应提出过高的要求。要把习作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强调想写、
感写,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评价中重在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以增强
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三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习作,并在“自读、对读、共读中反复
修改。来提升作文能力。
习作单元是一个习作要素训练系统,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但各个部分又承载着相应的教学功能,
教师在具体教学时,既要明晰主目标,又要明确各部分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1+1大于
2的教学功效效。2
三、个教学环节任务具体的教学设计参考
16《宇宙的另一边》
一、读题置疑
1、读题目,说说自己对宇宙的了解?宇宙里都有什么呢?
幻灯片出示:
宇宙:①天地万物的总称。
②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我们所知道的所有事物都处于宇宙中,人类至今还无法确定宇宙的边界。除地球之外的宇宙还
没发现生物的存在。这就很奇怪了,在宇宙的另一边会有什么呢?请同学们开动大脑,好好想一想。
(学生交流)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看看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板
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交流对宇宙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
想象力,调动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宇宙的另一边真的非常有趣。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说说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哪些秘
密。在文中画出有关词语或句子,看谁画得又多又准确.
1.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梳理圈画的内容,并完成表格,了解宇宙这边与另一边的关系。(全班交流)
宇宙的这一边宇宙的另一边
我从书包拿出作业本从书包放回作业本
上楼梯下楼梯
出门向左走出门向右走
雪冬天下雪夏天下雪
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升起
石头没有生命有生命
3.这就是“宇宙另一边的秘密”。通过这个表格,我们了解了宇宙这一边与另一边的关系是
相反的,发生的现象也和我们不一样。。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表格中的内容吗?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的形式,梳理文章内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的叙述方式,发现“宇宙
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的秘密。
过渡:读了课文,你觉得宇宙的另一边怎么样?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有趣、好玩、神奇)接下
来我们一起去有趣、好玩、奇妙的宇宙遨游吧。
三、学习第2自然段,并联系课文理解“倒影”(学生接读第2自然段)。
1.“倒影”是什么意思
2.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发现“倒影”?
3.同学们仔细观察过“倒影”吗?它有趣吗?“倒影”和现实什么是一样的?什么是不一样的?
(4)宇宙的另一边和这一边一样的是什么?不一样的又是什么呢?学生再次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宇宙另一边的秘密的基础上,品读第2自然段,抓住本
文想象的关键词“倒影”,结合生活中实际观察到的倒影现象,感受想象的奇妙。
四、欣赏有趣神奇的事情。
(-)学习第3-5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第3-5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画下来;
2、学习第三自然段,组织学生交流,你觉得哪里神奇,说一说神奇在哪?
(1)说一说你觉得哪里神奇?
(2)比较一下宇宙这一边与宇宙另一边有什么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模拟做动作一一明白(是反过来的关系)
“拿出作业本一一把作业本放回书包”;
“爬楼梯一一正下楼”;
“我趴在窗台看星空一一他趴在窗台看星空”
(3)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明白了宇宙另一边的生活与宇宙这一边的生活是反过来的。任何想
象都源于生活,因此生活中我们要留心观察,为打开想象世界积累更多的素材。下面请同学们展开
想象,除了文中写的这些,你还想象到了什么?(全班交流)
当我.......他是不是.............?
这就是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作者就是在反着想象,这就是逆
向思维。是不是很神奇?作者的想象可真大胆。
(4)多种形式朗读,感受大胆想象带来的神奇。
【设计意图】:运用圈画关键词、交流讨论、模拟表演、多种形式朗读、展开想象等多种方法
明白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的思维方式,突破难点,重点感受想象的神奇以及想象带来的快乐。
3、学生自主学习第四、五自然段,全班交流。
在交流第五自然段“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石头是有生命的。”
这一句中的“大胆、神奇”时,可以与现实生活中四季的变化对比,进一步感受原来想象可以更加
大胆,可以打破传统的观念,没有对错。那么作者这么想到底合理吗?联系上文的“宇宙的另一边
是这一边得倒影"和“宇宙另一边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反的样子来理解,作者的想象是自然、合理的。”
4、多种形式朗读。
5、聚集表达,通过梳理三至五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先写想象中的另一边的“生活”,再
写另一边的“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条理清晰,把想象的内容写得很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明白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通过梳理段落内容,
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条理清晰、把想象的内容写得很清楚。
(-)学习第6-12自然段,重点感受有关数学的奇特想象。
1.学习第八自然段:
(1)宇宙另一边的加法是怎样的?
(2)为什么“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而“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
子的节日”。在学生表达阅读感受后,引导学生回忆或想象下雪时的情景,体会雪中活动的乐趣,
感受课文想象的奇妙,感悟童真童趣。
2.学习第九自然段,让学生说说宇宙另一边的乘法奇特在哪儿,猜测“我”怎么会想到乘法是
这样的?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适时用配图和相应的诗句帮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想象春
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忙趁东风放纸莺”的欢畅。
【设计意图】:运用圈画关键词、交流讨论、多种形式朗读、展开想象等重点感受想象的奇特,
感受奇思妙想离不开生活的观察和知识的积累。体会课文大胆无拘的想象。
3.、打开思路,进行大胆想象
(1).我们一起评价一下宇宙另一边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2).想象来面朗读8.9自然段,感受有趣。
数学课按照我们语文课的方式来上,丰富、有趣,孩子们学得很开心。作者的想象合情合理,
而且富有哲理。
(板书:富有哲理)
(3)读了8、9这两个自然段,你们是不是也想到了很多古诗句?那么接下来根据课文第9自然
段,选一个合适的季节,利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创作一段文字。
交流后,课件出示:
乘法是这样的:“孟夏四月”乘“小荷才露尖尖角”,再乘“水光激潮晴方好”,等于“接天
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等于“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4)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无数的孩子
会从家里冲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这样,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
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等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
放纸莺”。
【设计意图】:让学生反复诵读喜欢的段落,重点感受想象力的丰富,进而激发学生模仿创作
的欲望。
过渡:数学课上得这么有趣,那宇宙另一边的语文课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朗读第11自然段。
3.学习第十一自然段,请学生边默读边想象越飞越高的感觉。可以播放轻松的音乐,用语言把
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越飞越高,体验大胆想
象带来的奇异感受。还可以引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情境想象,如:“飞到中间,停一下,会怎样呢?”
“飞不动了,怎么办呢?”在此过程中深入体会课文大胆无拘的想象,感受想象世界的自由与畅快。
五、打开思路,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结合课后第二题)。
L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怎样才能知道更多呢?接下来,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的
机会•闭上眼睛,想着浩瀚的星空,穿越茫茫宇宙,飞到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找到宇宙另一边的
那个自己,说出你的秘密。
2、想象一下,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和同学交流,看谁的想象更奇妙。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是怎样的,根据“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
的倒影”的特点,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想象。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编写宇宙另一边的故事,创造自己的
想象世界。
六、课外阅读,拓展延伸。通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见识了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而正是因
为了解宇宙另一边的神奇,让我们爱上了书,爱上了阅读。《宇宙的另一边》是由陈诗哥创作的。
他的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体现了大胆地想象。他的作品还有:《国王宝藏》、《长翅膀的小龙》、
《会跳舞的房子》、《神奇的国家》、《小鬼考试》、《蔬菜总动员》等等.没有读过这些书的同
学抓紧时间读读,一定会让你爱不释手的。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2)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①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②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奇形怪状的。窝里住满了我的朋友,还有妈妈,们在一块吃
东西,馋得我口水直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抓住重点词句,整
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
过渡: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想象多么有趣,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再来和大家交流。
1.“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
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变成树、痒痒的、冒出来”等关键词,理解“想象”多么有趣、神奇。并
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读出“好玩、惊奇”的感情。
3.“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
椭圆形的、菱形的……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
(1)抓住“……”展开想象,“读了这段话,你觉得哪里有趣?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交
流更多不同的“鸟窝的形状”以及自己的感受。
提问:(2)通过交流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感受想
象的奇特。
(3)展开想象:“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出示句子“我变成了
一棵()树:()()
(4)更为神奇的还不是这个,最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到来,还带来了好吃和大家一起分享。而“我”一一这棵大树,又是有何反应?“咕噜噜……”
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
但是没有人理会“我”,没人会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要和他们一样吃东西,以至于一一
(我的口水流下来了),从哪里看出来?
“唉,变成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4.课文中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
通过深入交流探讨,学生明白了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许多美好事物和景象可以
通过在胆想象来创造,创造“美好”的世界,实现“美好”的愿望,并拥有一段奇异的经历。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课件,理解课文,并通过朗读,读出作者想象
的丰富,读出味道。层层推进,体会“我”想象力的丰富,体会到想象的魅力,热爱想象。
三、拓展想象,说话训练。
1.本文想象大胆,语言生动、有趣,让我们再来读读吧!
2.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想一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并写下来。
【设计意图】:拓展运用,学以致用,仿照课文,大胆想象,有效训练学生想象,提高想象力、
发散思维的能力。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9
一、回顾课文,启发想象
(-)感知想象的特点和作用。
1.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
《我变成了一棵树》.《宇宙的另一边》通过对宇宙另一边的“我”、另一边的生活与这一
边的世界的想象对比,表现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变成了一棵树》讲述了“我”变成一
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写出了想象的有趣。
2.大胆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感觉真有意思。哪位同学可以说
一说作者都是怎样大胆想象的。把文中你觉得有意思的想象和大家交流。
3.(1)出示《我变成了一棵树》课文插图句子,
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
1.导思:在写想象故事的过程中,作者的写法又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是作者想象自己身体是树的样子;不但身体发生了变化,而且有树的功能和本领;小动物们住
进各种形状的鸟窝,鸟妈妈坐在鸟窝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的直流口水。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
事情多么有趣,我的善于想象,我在想象的世界里面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
教师小结:《我变成了一棵树》让事物具有人的特征,有思想,会说话,有喜怒哀乐,这种拟人化
的写法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加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对话。用这
样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感觉真有意思。
2.这样有神奇的想象的片段还有吗?
1.在宇宙的另一边,想写关于风的习作,要先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
越高.....
2.导思:在写想象故事的过程中,作者的写法又有哪些特点呢?
这个句子选自《宇宙的另一边》这篇课文。课文写了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描绘
了宇宙的另一边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反的样子。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
慢的我们也变成风,越飞越高,我们的身体越来越轻,合着风的节拍上下舞动。飞得好高,
我的作文分数也越来越高……
3.小结:作者用自己的想象,描绘了宇宙的另一边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反的样子。
二、交流表达,初试身手
1.过渡:你瞧,只要我们留心生活,大胆想象,就会有很多奇妙有趣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
插上想象的翅膀,初试身手。
2.观察图片。
(1)导思:观察图片,发现了什么?
(2)对,上面的图片就是手指印创作图。你能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
吗?还记得《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吗?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从自己要实
现的希望开始的想象,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想,你最想看到什么?看谁画
得新奇。
看看这是老师设计的,把我的手印对在一起加上黑色的圆圈变成小螃蟹。大拇指印加小手指印加上
黑色的脚变成毛毛虫。果T,
(4)交流。:二:小三
出示要求:
①用几句话告诉大家你创作的是什么。
②认真聆听同学发言,评出最有趣、最与众不同的创作。
③学生介绍
(5)总结:你瞧,手指印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啊,只要我们大胆想象,可创作的东西还真不少呢!
三.选择开头,接龙故事。
(1)导学: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下面请同学们从下面的开头中任选一个你喜欢的,展开想
象,大家一起接龙编写故事。
☆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我的愿望是变成一棵树,实现愿望后就有了一段和树的特点相关的奇异经
历。那么瞌睡虫的特点是什么?瞌睡虫碰到自己的朋友,会怎样呢?
比如一只瞌睡虫来到学校,学校正在开运动会,瞌睡虫落到裁判头上,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那?
☆一阵大风过后,小牧童被吹到了颠倒村。他睁开眼睛,只见树枝和树叶长进土里,树根却张牙舞
爪地伸向天空。
我们这单元学习过的《宇宙的另一边》通过对宇宙另一边的“我”、另一边的生活与这一边的世
界的想象对比,表现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宇城市一样的城市
宙
“我”另一个“我”
的
冬天下雪夏天下善
另
大河东升太阳西升
一
石头没有生命石头有生命
边
第一节上播文课第一节上敦学承
小牧童来到颠倒村,周围的一切都是颠倒的,他会有哪些奇异的经历呢?
比如树是颠倒的,那么房子呢?大人和孩子呢?好人和坏人呢?我们展开大胆的想象吧。我们一起
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出示例文
一阵大风过后,小牧童被吹到了颠倒村,他睁开眼睛,只见树枝和树叶长进土里,树根却张牙
舞爪地伸向空中...........
小牧童走着,走着,看见了颠倒村的人走路居然是用手走路,脚来干活的。他们用脚关窗户,
怎么也勾不住把手,可真麻烦!
小牧童走着,走着。看见了街上上午汽车都是倒过来的,车身在地上摩擦着,车轮四脚朝天开
来开去,怎么也开不走,可真麻烦!
小牧童走着,走着,看见一个不可思议的东西,颠倒村的居然把白天变成的黑夜,把黑夜成了
白天。如果没到黑夜农民伯伯就不能耕田,白天的睡觉的时间,黑夜是干活的时间。虽然黑夜的人
想睡觉,可是又睡不着。因为光线太亮,还得一直干活,可真麻烦!
小牧童觉得,颠倒村可真神奇又很麻烦!
(2)选择开头,进行接龙编故事。
(3)选取好的故事汇报交流,师生点评。
5.总结。
小故事,大智慧。希望同学们掌握方法,走进想象的世界,创作出自己的精彩。
《习作例文》10
《一支铅笔的梦想》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之前,大家已经通过《宇宙的另一边》
和《我变成了--棵树》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感受到了大胆想象的乐趣,体会到了想象世界的奇特,
并且学到了一些想象的方法,今天我们要在习作例文旁批和课后思考题的提示下,进一步了解展开
想象的一些思路,并且学习例文中的表达方法把自己想象到的故事清楚地说出来。
我们先看第一篇习作例文一一《一支铅笔的梦想》。你一定发现了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分
别是“铅笔”和“梦想”,一支铅笔的梦想,那铅笔就是主人公;一支铅笔的梦想,这支铅笔就有
了人的感情。这是一篇关于铅笔的习作,那就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铅笔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
也变成一支铅笔,大胆想象一下铅笔的梦想吧一一
在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出现了一支支又细又长的铅笔?它们穿着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衣裳,
有的圆,有的扁,有三棱的,也有四棱的……可它们并不快乐,因为它们多数时间都闷在文具盒里,
或者闷在抽屉里。如果你真的是一支铅笔,你喜欢这样每天闷起来的日子吗?你是不是也想溜出教
室,去大自然中自由地玩耍呢?那你都想去哪儿呢?去干什么?你的心情会怎样?
先想一想这些问题,然后请你自由读课文,读完以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的这支铅笔都有
哪些梦想?然后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
主人公来到哪里?做什么?心情怎样?
............
这是老师填写的表格,看看你的关键词和老师填的一样吗?
主人公来到哪里?做什么?心情怎样?
山坡上萌芽开花(长成小树)哈,多么好玩!多
荷塘里为小鱼虾撑伞(撑起荷叶)么开心!
菜园里长成豆角,伪装成丝瓜
小溪边当船篙,当木筏
运动场上当撑杆,当标枪
......
首先,我们看主人公是一只铅笔,课文写到了它的五个梦想,分别是在山坡上萌芽开花,到荷
塘里为小鱼虾撑起荷叶伞,到菜园里伪装成豆角、丝瓜,到小溪边当船篙、当木筏,到运动场上为
小动物们当撑杆、当标枪,他的心情都是“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课本上的插图对应着铅笔的第三个梦想,(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铅笔和想象事物之
间的相似之处)图上的铅笔长在青青的藤上,成了豆角的样子,看它们的表情,你是不是体会到了
铅笔实现梦想后的开心与快乐?
再看下面这几幅图,每幅图中都有课文中提到的一些事物,我们看看都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
同的特点?
第一幅,是一棵开满鲜花的大树,它的树干是笔直的,第二幅里有撑起荷叶的茎,第三幅里有
船篙,木筏。想一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下面这幅图里有撑杆,还有标枪。那你有没有发现,这些
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呀?是的,都是像铅笔一样又细又长。
我们看,从山坡上到荷塘里,到菜园里,到小溪边,再到运动场上,铅笔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化,
可是无论怎样变化,想象始终围绕着铅笔的特点展开。课文的旁批引导我们关注铅笔与想象事物之
间的联系(出示旁边批),从而让我们明白展开想象要联系事物的特点,顺着事物的特点想象,这
是一种想象的思路,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想象的思路。
另外,大家一定也发现了,作者的想象在保留了铅笔原有的又细又长这个特点的基础上,也让
铅笔发生了变异,每一个梦想,铅笔都不再是铅笔,它们都具备了新的功能,成了其他的事物,这
就是变异,变异是一种想象的方法。
关于铅笔,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儿童诗一一《彩色的梦》,在那首诗中,作者把彩色铅笔想象成
了大森林中的精灵,把小朋友们用彩色铅笔画画想象成了彩色铅笔在跳舞,那是作者根据彩色铅笔
的功能展开的想象;今天这篇习作,作者把人的情感移植到铅笔身上,根据铅笔又细又长的特点展
开了一系列的想象,让铅笔“有”了一个又一个梦想移植也是一种想象的方法。你能仿照课文的样
子再想一想,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吗?接下来请你自己说一说,或者跟旁边的家长说一说。
课后练习题邀请我们仿照课文说说铅笔的其它梦想。那么课文在描述铅笔的梦想时有什么规
律?你发现了吗?请你大声朗读课文,重点关注二至六自然段,看看你能有发现什么?
你是不是发现了二至六自然段,每一段都有下面这样的句式一一
第一个梦想,是来到。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
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是的,这五个梦想都是按照统一的结构展开的,先写来到哪里?再写要做什么、最后表达心情
都以“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结尾。
下面请你也用这样句式来说一说铅笔的其它梦想吧。
(连麦请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尽量给予肯定评价)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借助《一支铅笔的梦想》这篇习作例文,进一步了解了“顺着事物
的特点想象”的想象思路,拓展了自己的想象空间,并且模仿习作例文的表达方式,描述了自己的
想象,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习作作中进一步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
世界。
《尾巴它有一只猫》
“尾巴它有一只猫”,孩子们,乍一看你是不是觉得这个题目写错了?是啊,猫和尾巴的关系
怎么说反了?我们不都是说“猫有一条尾巴”吗?怎么会是尾巴有一只猫呢?
其实,不光是你们,我觉得绝大多数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的人,都会产生同样的疑问。这一点
作者已经预料到了,他让课文里的尾巴——回答了这些疑问,并且用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把大家都说
服了。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有趣的文章,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完以后,尝试着
梳理文章的脉络,然后填写这个表格(出示表格),开始吧。
尾巴的观点模拟读者提出疑问尾巴应对
结局
尾巴的观点模拟读者提出疑问尾巴答辩
我把猫养在家里,或者关在笼子用不着关。出生就拥有。听我的话,跟在我
拥里……身边。
有尾巴那么小,他的猫应该特别特别这只猫特别乖。我天天骑着它满地跑。
小。小得就像跳蚤。
只是猫有你这条尾巴,而不是你这条我是猫的尾巴,我就有一只猫。就像小孩子
猫尾巴有一只猫。是爸爸妈妈的尾巴,他们就有爸爸妈妈一样。
O狗尾巴:原来我有一只狗狗哇,真好!
狗:对呀!原来我有一个人,真神奇。
我们首先来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尾巴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
接下来课文模拟了三组对话:
第一组是关于“有”(2、3自然段),一般人认为的“有”,就是要“养在家里或者关在笼子
里”:而尾巴却得意的说:“用不着关。我从出生开始就拥有这只猫。无论他干什么都听我的话,
都跟在我身边。
第二组是关于尾巴的大小(4、5自然段),常人以为我们只能拥有比自己弱小的东西:而尾巴却
认为,他骑着猫到处跑就是拥有了猫。
第三组是尾巴上的跳蚤直接反驳尾巴的话,(6、7自然段)作者干脆借助跳蚤的口,说出了我
们几乎每个读者心里的疑问一一是猫有你这条尾巴,而不是你这条尾巴有一只猫。理由是尾巴跟着
猫到处跑,完全听命于这只猫。可是尾巴并没有在意,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一一我就是有一只猫。
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尾巴说的话。(课件出示尾巴的话)
我就是有一只猫,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当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
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
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
读一读这段话,看看它说了几层意思?(稍停顿。)你是不是这样分的?(课件出示。)
我就是有一只猫,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当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
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
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
我们先看第一层,“我就是有一只猫,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尾巴坚持自己的观点,语
气很坚定。接下来它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一一小孩子就像爸爸妈妈的小尾巴,我们可以说爸爸妈妈有
小孩子,那也可以说小孩子有爸爸妈妈;以此类推,“猫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就不能说尾巴有一只
猫呢?”“为什么不能有",就是可以有啊。对呀!尾巴和猫,它们不分彼此,互相关爱,互相拥
有。到此为止,“尾巴它有一只猫”的观点是不是已经被你接受了?
我们来看故事的结局,狗的尾巴说“原来我有一只狗",狗说”原来我有一个人”,是的,它们
也接受了“尾巴它有一只猫”的观点。下面请你根据刚才咱们的梳理,再完善一下自己所填的表格
吧。
同学们,像文中这样反方向去想象,尾巴就能有一只猫了。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角
度,也是本文运用的一种想象的思路一一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这样的想象大胆、奇特、有趣。
例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展开故事情节,尾巴的得意、自豪、坚持等情绪都通过语言自然地传递了
出来。反着想的趣味在语言的描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受课文的启发,你还想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吧。
(出示课后题:“尾巴它有一只猫”,“喜欢睡觉的风”你还想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展开
想象说一说。)
在你自己想象之前,请先跟着老师看一篇绘本故事的节选一一《我带月亮去散步》(课件出示:),
自己读读这个题目,是不是跟“尾巴它有一只猫”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也是在“运用逆向思维反着
想象”,这个大胆的想象又会创造出怎样新奇、有趣的故事呢?听老师来读一下这个故事的片段一
昨天晚上,我带着月亮去散步,它就像一只夏天的风筝,静静地跟着我上了路。它没有风筝的
尾巴,却长着圆圆的脸,我不用牵着它的手,也没有长长的线。如果它怕黑,就会藏起它白白的脸,
所以我把蓝色的电筒一直带在身边。白云就像一条条丝带挂在天上,月亮害羞地从云彩后面向下张
望。
这个故事是不是也很有趣?那么,受这两篇文章的启发,你又能想出怎样新奇、有趣的故事呢?
请你先自己想一想,想好以后,请你连麦,把你想到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孩子们自由连麦,分享故事)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借助《尾巴它有一只猫》这篇习作例文,进一步了解了“运用逆向
思维反着想象”的想象方法,拓展了自己的想象空间,并且在课文的启发下,创造出了许多新鲜有
趣的说法,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进一步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
的想象世界。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活动设计7
教学目标:
1.让文章题目与想象故事建立联系,走进想象的世界,引发大胆想象的兴趣。
2.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感知方法,巧妙地借助例文学习如何发挥想象编故事。学习从不同的角
度展开自然的、合理的、大胆的想象,感受想象的奇妙,体会有意思的表达。
3.综合运用习得的表达方法,选择题目大胆地展开具体的想象,尝试有意思地表达,编写属于
自己的想象故事。运用提问的方式学着把故事情节写丰富。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形成互改互赏,
互学互享的习作好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建议第一课时完成板块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板块三;第三课时完成板块四、
五,也可在课余完成板块五)
教学过程:
板块一聚焦题目,引发遐想
1.聚焦课文题目,回顾故事。
每一个题目后面都藏着一个奇妙的故事,请学生回顾故事《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
的大概内容。
2.聚焦例文题目,提出问题。
请学生读读《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这两个题目,这两个题目后面肯定也藏着
奇妙的故事。引导学生提问:铅笔会有哪些梦想呢?尾巴它怎么会有一只猫呢?
板块二例文引路,发现秘密
1.聚焦《一支铅笔的梦想》拓展想象。
(1)默读思考:铅笔会有哪些梦想?
学生默读思考后引导展开交流:铅笔有5个梦想,第1个梦想是到山坡上萌芽开花:第2个梦想
是跳进荷塘里为小鱼虾撑伞;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废物处理安全管理制度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细则
- 医院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 医疗机构董事会对管理层的授权制度
- 农业合作社发展政策与制度
- 药品临床使用效果评估制度
- 金融行业客户经理奖励制度
- 社会服务机构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 职工假期休假管理制度
- 生产与质量管控制度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花卉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化学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手册》
- 对账函格式范本
- 婚礼流程准备安排表需要彩排的
- 晋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泵站质量检查表
- 新版atstudy系统测试计划
- 企业用工风险评估报告(实操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