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分析及其优化建议分析9000字(论文)】_第1页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分析及其优化建议分析9000字(论文)】_第2页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分析及其优化建议分析9000字(论文)】_第3页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分析及其优化建议分析9000字(论文)】_第4页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分析及其优化建议分析9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一律称为《课程标准》)强调,读与写的根基是识字和写字,这是培养学生们综合素养的基础,同时,还是义务教育的核心内容[1]。所以,为了完成这一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需全面落实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尽管国内学者对识字、写字课程教学的优化展开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但学生的错别字问题依旧十分普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错别字的类型各异、范围广泛等,导致识字写字教学变成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与关键。所以,对小学生出现的错别字现象进行探讨,对基层语文教师了解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和主要特点十分有利,可显著优化识字与写字教学方式。(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关于错别字类型的研究从错别字的种类来看,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例如,李培根通过自己撰写在《常见错别字词鉴析》,把错别字划分成多个类型,包括形近字、缺笔划、基本笔画和基本构件的变体以及同音字等[2];杜维东在自己创作的《错别字辨析手册》中描述了多个种类的错别字,并将其划分成:生造字、多笔画、多加偏旁部首、不合规的简化字以及笔画写错等多个类型[3];宋华在自己撰写的《基于语料库的中小学生错别字类型多元解析》中,将错别字划分成:别字、笔画写错、不规范字和偏方部首错误等类型[4]。2.关于错别字成因的研究汉字的特点十分繁琐,这是大部分人都认可的、造成错别字出现的一个主要因素。例如,聂丽(2019)通过分析发现,汉字的形近字与同音字甚多,导致学生无法清晰了解汉字的意思,并且还有不重视书写、写字敷衍了事等问题存在[5];司爽(2019)在汉字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学生出现别字、错别字等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导致学生书写错误的原因还包括自身的心理因素。比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有效管控自身的知觉,尤其是无法准确、合理辨别相似度高的事物;在识字教学活动中,通常只记得住汉字的大概结构,不重视细节部分[6]。例如,刁延江(2019)通过分析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出现错别字现象的原因是:思维定势、观察不认真和不了解字的意思以及辨别出现错误等[7];单琪雅(2019)通过学生的心理定势、理解能力和想象水平以及观察能力等多个层面,具体分析了错别字出现的主要原因[8];谢巧鸿(2019)根据分析学生的思维、感知与记忆等层面,细致探讨了影响学生写错字的心理方面的原因[9];王洪夏(2020)主要对学生写错别字的心理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字形方面,学生还未进行科学分化,他们对一些字只有模糊或者歪曲的印象;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主要有态度敷衍了事、疏忽等表现[10];刘志军(2022)对学生出现错别字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他主要从意志力方面、理解汉字层面、学生粗略的感知和自控能力等多个领域展开分析[11]。3.关于纠正错别字的研究因为义务教育阶段错别字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有许多人深入探究了错别字改正这一层面。例如,吴娟(2020)主要从汉字层面、教师教学方面、社会层面和学生等方面,制定了纠正错别字问题的方式;从教师层面来看,应当优化评价学生的模式、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素养,通过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识字、写字的教学,并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从学生方面来看,应当让学生了解错别字的危害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汉字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应当按照汉字的特征对形声字、象形字和会意字进行重点讲解;此外,还需逐步优化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最大限度构建对书写汉字有利的环境氛围[12];李璐(2022)通过分析指出,教师应当合理引导学生,尽量不要写错别字,应用有效、科学的方式,从根本上杜绝错别字现象。同时创建多元评价体系,家校进行良性互动合作,让小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为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打造良好的环境[13];王果凤(2022)通过错别字问题出现的主客观因素,指出需从字义和字音等层面对错别字现象进行改善[14]。通过上文内容可知,一部分学者深入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同时,获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现阶段在探讨错别字方面,研究对象主要是民众日常见到的汉字,因此研究对象的范围十分广泛。故而,确立的应对策略没有突出的针对性,还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本篇文章以A小学学生作为立足点,对错别字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有效的方案进行解决。(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篇文章与该小学的现状有机融合,将该学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分析作文和课后作业等内容中出现的错别。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现象进行探讨,同时,制定有效的应对决策。从而对写字相关教学理论进行拓展,引导任课教师改进、优化识字与写字课程教学,为学生规范写字、减少错别字提供有利支撑。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知网与图书馆等方式,对识字教学、错别字有关的文献资料、论文期刊等进行阅览,对错别字的定义进行明确。同时对相关研究者的成果进行梳理汇总,作为此次研究的有利依据,为此次研究奠定基础。文本调查法:本文梳理、归纳了2022年8月——9月广州市A小学学生的作文、课后作业等共计657份资料,对其中的错别字状况进行深入探讨。二、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一)错别字《汉语知识词典》这样阐述错别字:称其是别字与错字的集合。换言之,错别字指的是在字典中没有收录、查不到、民众不认识的字;例如,将愿这个字的下半部分写成“必”等;别字,即将一个字写成另外一个字,例如,将诲这个字的偏旁错写成写成“忄”等董绍克,阎俊杰等.汉语知识词典[K].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董绍克,阎俊杰等.汉语知识词典[K].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我国的周祖谟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写过如下词条:与正字不一样的字,将一个字错写成读音相近或者相同的字,即为别字。别字即其他字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S].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23.。错字即为写错的字,例如,将摘这个字的后半边写作“商”,将烧这个字的右半边多加一个点等。别字则是用错的字,例如,将进去这个词写作“近去”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S].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23.李宇明.汉字规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综上所述,此次研究主要借鉴了廖序东等人在《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说法,对错别字的概念进行界定。错别字指的是人们在书写、应用汉字时将一个字写成其他字或者多一笔少一笔写成一个错字、不规范的字等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二)理论基础1.汉字构形学理论研究汉字形成规则与发展的理论是汉字构形理论,根据研究汉字形成的特定规律,为识字、写字教学带来了合理的导向。汉字构形理论指出,构成汉字的元素主要包括构件和形素。其中,形素即将汉字划分成单位最小时的部分,构件即拼接形素而形成的部分,其突出显示了汉字的形态意义。教师往往会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此方式。比如,已与己这两个字的讲解,教师通过分析这两个字的构形,为学生学习、掌握这两个字提供有利借鉴。认知汉字相关知识的根基是了解汉字表意意义,这可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有效助力。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分类上,认为其主要包括这些阶段:0—2岁是感觉过程阶段;2—7岁是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为7—11岁,超过11岁后是形式运算阶段

蔡梦彤,霍生玉.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认知心理因素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0:41-42.。想要全面落实汉字优化教学与错别字改正策略,需要准确认知第二阶段的认知特点和第三阶段的认知特

蔡梦彤,霍生玉.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认知心理因素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0:41-42.在以上两个阶段中,儿童逐步展现了符号认知功能;然而在这些阶段中,直觉思维依旧会对研判思维造成一定影响,思维依旧会受限,可能存在相应的认知障碍。比如,低年段儿童认识一个字,对将其作为偏旁的字进行学习时,极易将其写成最初认识的那个字。三、小学生错别字现象调查分析(一)调查对象将A学校1年级到6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从各个年级分别选择两个班,共240人涉及12个班,共收集657份试卷与作业等资料进行调查解析。(二)调查结果和分析1.总体情况(1)错别字现象十分突出表3-1资料中的错别字状况资料数量错别字的数量比例65759089.8%表3-1资料中的错别字状况书写字数错别字的数量比99%通过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发现,在这些资料中,有错别字的资料占比89.8%,说明错别字问题十分突出。同时,总的错别字数量占比0.99%,说明每100个字中就有1个错别字,故而错别字问题十分严重。(2)重复性错误率高通过调查显示,在某个学生的各种资料中,有相同的错别字现象。老师指出了上一个资料中的错别字,在下一次写时依旧会出现,且这种现象很普遍。由此可见,纠正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多次改过的字还是写错。(3)常用汉字错误的频率高通过定量统计的方式梳理错别字,得出学生没有明确“的、地、得”这几个字的用法,有乱用的现象。同时,该现象十分突出,具体见下图3.1所示:图3.1“的”字的错用“答”是动作,因此应当使用“地”,在实际写的过程中,学生却写成了“的”,有助词混用的现象。在“敲得非常好”中,表达的是敲得程度状况,形容词是非常好,因此应当用“得”,而“的”是修辞名词的,因此不能混用。小学生大多分不清这些助词的用法。在分析的1392个错别字中,以上助词用错的错别字就达到了263个,占比18.9%。因此,大部分学生还分不清这些助词。2.错别字类型情况表3-3错别字类型情况错字别字不规范字总计笔画错误部件错误结构错误音形义别字语境影响别字笔画增加笔画减少笔画错误少写部件多写部件写错部件部件异位结构错误音同/近形近音形相近顺序错位其他数量1671392984372521463991607028341392占比(%)12102.16.02.718.11.00.428.711.55.02.00.20.3100总计(%)24.126.81.445.22.20.310052.347.40.3100通过以上表格,可找到的问题主要包括:(1)整体而言,错字的比例要比别字高,比例最小的是不规范字。在以上类型中,部首与笔画以及结构错误的字数共占比52.3%,从别字类型来看,被语境影响的别字与音形义别字类比例共有47.4%,错字类占比比比别字高,但并不显著。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关注写错别字现象,还需重视应用现象。(2)从错字类错误方面来看,占比较低的是结构类错误,但该问题依旧不容忽视。学生分析某个汉字,会先关注其大致轮廓,然后才会关注具体笔画。大部分学生没有结构类的错误,能够整体、准确把握汉字。但也不能掉以轻心。(3)从错字类错误来看,占比最高的是部件错误类。从部首类错误来看,错误率最高的是部件写错,并且比少写、多写部首的比例还高。原因可能是学生只记得住大致轮廓,忽视了汉字的细节所致。(4)从别字错误来看,有关音形义的别字比重要比受语境制约的别字高出许多。在音形义类的别字中,占比最高的是音近的别字,为29.76%;说明一音多字或者一字多音可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而占比最低的是受语境影响的别字类型,但也有一定数量。如,写葡萄这个词时,经常搞不清楚顺序,会写成萄葡。从别字错误来看,有关音形义的别字比重要比受语境制约的别字高出许多。在音形义类的别字中,占比最高的是音近的别字,为29.76%;说明一音多字或者一字多音可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而占比最低的是受语境影响的别字类型,但也有一定数量。如,写葡萄这个词时,经常搞不清楚顺序,会写成萄葡。四、小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分析(一)一些汉字结构复杂,音形义相似且不易区分一些汉字的结构很复杂,且笔画较多,学生很难熟练掌握,经常出现书写错误。比如,赢和嚼等字,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极易少写或者多写笔画,或者写错某一笔使之成为错别字。一些汉字的读音相似,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极易出现错误,经常出现混用的现象。在识字时首先学习拼音,因此,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大脑的第一印象就是改字的读音。由于年龄的增加,学习的汉字不断增加,当一个读音有多个汉字相对应时,学生就容易出现写错现象。比如,功、工这两个字,均能与夫组合,依次组成功夫、工夫,故而,学生极易搞错,对这两个字分辨不清。还有一些汉字存在字形相似的现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因没有熟练掌握形近字,因此,极易混淆应用,导致错别字泛滥。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而言,在辨识形近字方面有相应难度。比如,钩、钓,由于字形十分相似,并且经常在生活中应用,故而,学生辨识不清而出现错别字。与此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写部分特殊的义近字过程中,也极易出现错误。比如,泄、泻这两个字,都表示流出的意思,但这二者还有各自不同的意思,前者可代表情绪的宣泄、后者则包含腹泻的含义等。学生倘若无法正确认知这二者的意思,辨识二者含义的不同点,就极易出现错误。(二)不良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汉字造成一定影响因小学生的年龄小,在认知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在学习汉字时主要关注的是汉字的大致轮廓,故而,不能全面、准确认知汉字代表的意义。同时,由于学生年龄的增加,要学习的汉字越来越多,汉字的复杂性也会不断增加,多种音形义相似的汉字凑在一起对学生的记忆、书写、朗读造成了相应阻碍[15]。因良好记忆方式与习惯的缺乏,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通过单纯的记忆学习生字新词。在课余时间,学生倘若未对识字进行加强深化,那么时间越长,学生遗忘的就越多、越快,以往记忆深刻的字、词也会逐步淡化,对其正确书写造成负面影响。学习良好的学生,其学习习惯一定不差,例如,会积极改正自己写错的字、学习态度端正,碰到难写或者不会写的字会向其他人请教、亦或积极查字典解决问题、在写字的时候努力做到整洁等。然而,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良,在写作业时敷衍了事、书写太过随意;并且对于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没有及时改正,使这一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化解,于是其提笔错字的状况时有发生。(三)教师对识字教学的重视度不足且教学方法不当部分高年段教师指出,写字相关教学是低年段教师的职责,他们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不够重视,认为高年段学习的核心内容应当是写作与阅读。同时,这也是高年段学生错别字比重依旧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因素。并且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会对学生学习汉字的成效形成一定影响。倘若教师未科学分析汉字的基本特征与学生日常学习习惯,提出准确、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极易存在机械认读的状况。同时,大部分教师通常把生字分开进行教学,并未关注汉字之间的关联。这样不但无法合理认知汉字的特征,而且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教学,如此不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还会让学生一知半解,导致错别字更加现象更加严重。(四)社会中的不规范用语现象误导学生认知由于信息技术的蓬勃推进,学生周围的网络信息更加复杂繁琐,部分不良的网络用语与相关信息会对学生学习汉字造成负面影响。比较著名的实例是:部分流行用语滥用汉字,例如,小火汁代指小伙子、将小公主说成小公举等。以上网络用语尽管是为了标新立异而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刚刚识字写字、辨别能力较低的小学生而言,会形成消极影响,误导他们乱用汉字,从而导致错别字泛滥。并且部分商家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会借助谐音词做广告进行宣传,例如,口香糖广告一箭钟情,该成语的正确写法应是一见钟情;还有服装店的名称衣衣不舍,正确写法应当是依依不舍等。社会上的不规范用字会对学生造成误导,出现错别字。同时广告中并未标注准确的使用方式,使学生分不清这些汉字与词语的正确写法与用法,往往将广告上的词当做正确的来应用。五、减少错别字的对策(一)增强教师对汉字构字特点的了解小学生不了解汉字构字基本特点,这是错别字存在的一个主要因素。故而,教师应当了解构字规律并掌握汉字相关知识,助力学生有效纠正错别字。对那些极易混淆的形近字、音近字等,教师可通过讲解其形义主要特征,为学生准确了解汉字提供助益,有效规避错别字;对那些形象的汉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图片等资源,协助学生科学认知汉字的深层意义。比如,对挎、跨这两个字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借助偏旁对字义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记忆、学习:前者的偏旁是扌,与手有紧密的关联;后者的偏旁部首是足,即“脚”,在实际应用时通常和脚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学习同音字犁与梨时,教师可通过展示图片等方法,使小学生明白,前者通常是用牛进行牵引的耕地工具,与牛关系密切,因此下半年是牛;后者是树上的一种果实,与木头有一定关联,故而,下半部为木。形象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字规律十分吻合,对学生学习汉字有积极地作用。(二)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汉字学习习惯第一,教师应当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与动力。借助练字与开设写字课等方法,可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学生在描摹字帖时,既可以准确认知汉字的结构,又可以对其写字进行规范,从而改正错别字,减少不规范字出现的频次。第二,教师还需勉励学生抽出时间多阅读课外书籍。借助阅读量的增加,学生更加熟悉汉字的使用,以此规避错别字问题[16]。因为低年级学生认识的字很少,教师可引导他们阅读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或神话故事、有拼音标注的书籍。第三,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积极查字典的意识。在阅读、书写时,碰到字形、字音混淆不清的状况时,学生需有主动查字典的习惯。查字典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凭借自身知识认字、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加深记忆;同时,在减少错别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三)按照错别字的学段特征,改进识字教学方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出现错别字的现象有相应的学段特点。出现错字这一现象会因年级的升高而逐步缓解,而别字问题则会因年级的增加而不断提升。低年级的识字课应注重解决怎样减少错字这一层面,而高年段的识字教学要重点解决怎样减少别字这一问题。第一,学生错字的成因大致是笔画的增减与偏旁部首的错误。由于低年段学生因认知方面的限制等因素,在教授识字课时需重点夯筑拼音根基,为后续的识字做好铺垫。第二,识字教学需以独体字讲授为核心,通过形象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汉字的部件等,借助读写并举这一方式助力学生记忆、学习汉字笔画。第三,识字教学还需关注课后引导与训练。学生别字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形近字与音近字分辨不清等。对于高年段学生识字量增加、不容易辨别形近字等现象,教师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书写与识字的热情,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积极识字的意识。同时,教师还应全面、正确认知汉字的深层含义,引领学生科学、合理的对比与分辨音近字与形近字。比如,对晌、响进行比较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偏旁部首为切入点,使学生认识到,前者的偏旁是日,和时间密切相连;后者为口,和声音有相应关联。然后,引导学生查字典,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二者各自包含的意思。借助查字典,学生明白响这个字的意义主要和声音有一定关系,而我们的嘴巴即口能够发出声音,故而,响这个字的偏旁为口;但晌这个字的意思是一天之内的某段时间,古时人们主要根据太阳的方位来估测时间,因此这个字主要和时间具有紧密关系,其偏旁为日。学生可强化认知汉字的内涵,从而科学、快速学习汉字。(四)严格规范网络用语与广告用语对于那些不合规的网络用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中的错别字都收集起来,再安排所有学生共同分析这些语言的不合规现象,引领他们全面认知汉字的正确应用方式。同时,对于商铺广告出现的不规范用语问题,政府职能部门需进行检查改正。在不合规的广告用语方面,教师可安排一系列实践活动,对周围的不规范用语现象进行调研、梳理,并进行拍照记录,在班会上共同讨论。通过以上模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与动力,又能够为学生观察日常生活提供良好契机,指引其科学、正确学习与应用汉字,积极改正错别字。结论针对学生错别字越来越突出这一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分析研讨,并获得了大量成果。但错别字现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其具有相应分布规律与学段特征。本篇文章以A小学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