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学 课件_第1页
经济伦理学 课件_第2页
经济伦理学 课件_第3页
经济伦理学 课件_第4页
经济伦理学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伦理学

目录导论冲撞与整合第一章

历史的探源

第二章利己与利他第三章自律与他律

第四章

公平交易第五章

公平分配第六章消费伦理第七章企业伦理第八章效益与美德附录导论冲撞与整合一、经济与伦理的冲撞二、整合的新学科三、经济伦理学的方法四、价值与功能BACK一、经济与伦理的冲撞

1、德行与幸福的古老对立苏格拉底对哲学有一个骇人听闻的观点:哲学就是练习死亡。苏格拉底揭示了一个古老的人生难题——肉体与灵魂的二律背反。人们在肉体和灵魂之间只能作非此即彼的价值选择,因为沉溺于肉体享受便会导致道德的堕落,追求道德完善就必须牺牲肉体享受。肉体与灵魂之所以陷入这样的二律背反,原因就是因为在肉体与灵魂的关系后面,隐藏着幸福与德行的二律背反。幸福与德行的二律背反又是一个古老的人生难题。

肉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德行与幸福之间的分裂、对抗和冲撞,最终还导致了世界的分裂、对抗与冲撞。肉体与灵魂、感性和理性的二律背反,是发生在人自身内部的自我分裂,引起人自身内部的痛苦对抗。

一、经济与伦理的冲撞2、经济与伦理的别离什么是经济?经济指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物质生产和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活动形式。什么又是伦理?伦理就是人伦道德之理。经济与伦理是人的正常生活、以及统一的社会生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但它们在人类历史上也曾处在分裂和对立之中。经济与伦理的分裂、对抗和肉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幸福与德行的分裂、对抗具有同等的意义。经济活动属于感性世界、事实世界中的追求肉体感性幸福的活动,伦理活动属于理性世界、价值世界中的追求崇高德行的活动。既然肉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幸福与德行处在分裂、对抗之中,那么经济与伦理也必然会处在分裂、对抗之中。经济与伦理的分裂、对抗,甚至也导致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裂、对抗。一、经济与伦理的冲撞3、康德实践理性的美好期盼这是一个奇迹,身材瘦弱的德国哲学家康德,在把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传统分裂以典型化的形式展示给世人的同时,竟然要以巨人的勇气和力量把分裂的世界统一起来,把分裂的人统一起来,同时也把德行和幸福统一起来。康德沿用了传统的观点,认为伦理学或者说实践理性、道德法那么所追求的全部对象和最高目的就是“至善〞。“至善〞就是德性和幸福的统一,就个人而言,只有把德性和幸福结合起来,才算到达了至善;就世界而言,只有幸福精确比照道德分配,才构成一个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认为,在现实中,在有限的理性的存在者那里,要完全到达至善是不可能的,要设想这种可能性,就必须假设一定的条件,为此,康德提出了实践理性的三个必要假设:①至善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德性,它是至善的至上条件;②德性这个至善的至上条件要求的是意志和道德法那么的完全契合;③必须把德性的实现和获得幸福结合起来,才能使“至上的善〞上升到“圆满的善〞。一、经济与伦理的冲撞4、割不断的纽带在肉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幸福与德行、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之间,以及在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割不断的纽带。从理论上、逻辑上说,人毕竟是完整的人,他既需要感性幸福,也需要道德完善;从实践上、生活上说,除了极为特殊的例外情况,人们都既在追求感性幸福,也在追求道德完善。在人类历史上,经济与伦理的“纠缠〞和“结合〞,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纠缠〞和“结合〞,都还是外在的,形式的“纠缠〞和“结合〞,只有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们才可以创立一门新的学科——经济伦理学。经济伦理学要打通分隔德行与幸福,以及相关的肉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之墙,并且打通分隔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之墙。康德的美好期盼不应该只属于此岸世界,它是一种预示,预示着一门新学科——经济伦理学的诞生。二、整合的新学科1、经济伦理学的对象经济伦理学旨在打通隔离感性的事实世界和理性的价值世界之墙。在宽泛的意义上,经济伦理学早已有之,而在严格的意义上,它是当代正在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面对这一新兴学科,我们首先应该界定它的研究对象。经济伦理学所研究的是经济与伦理趋向统一的内在过程,并以此为根底研究伦理对经济活动过程和经济行为的调节作用〔包含调节的方式、途径、作用等〕,实现促进经济开展和伦理建设的双重目标。二、整合的新学科2、关于对象的阐释〔1〕学科建立的根底:经济与伦理的内在趋向。①学科由雏形到完备〔宽泛与严格的经济伦理学;两种伦理学的三点区别〕。②学科由外在的形式化到内在的形式与内容统一〔形式的伦理学、统一的伦理学及其区别〕。〔2〕学科的调节作用:调节范围及其调节形式。①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及其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②经济活动的三个地带〔失灵地带的三个领域〕。③三个地带与伦理调节。〔3〕学科的调节核心:公平交易。①商品社会本质上是交换社会。②经济运行过程本质上是交换过程。〔4〕学科的目标与评价:效率与美德〔联系教材中的“苏格拉底〞和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二、整合的新学科3、伦理学的应用学科经济伦理学是一般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般伦理学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应用。关于应用伦理学的特点,我国学者甘绍平的观点很有启发性。他从所设问题、形式、内容、论证方法四个方面探讨了应用伦理学区别于传统〔一般〕伦理学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应用伦理学由于面对大量不断涌现的紧迫现实的问题,需要形成普遍的可操作的社会行为模式,涉及到整个社会的行为关联,因而它不应该像一般伦理学〔传统伦理学〕那样,只片面强调伦理原那么对人们各种行为的制约和标准,而应该同时考虑伦理原那么〔或表现在特定应用领域中的伦理原那么〕和特定应用领域的具体要求〔如经济领域中的经济要求〕。经济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种,主要目的是要解决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中的具体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和利益冲突问题,面对各种经济问题,特别是面对大量不断涌现的紧迫的经济问题,形成普遍的可操作的行为模式,并通过平衡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进而到达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整合的新学科4、后工业社会的学科经济伦理学〔严格的经济伦理学〕是一门在工业社会后期和向后工业社会过渡时期兴起的新兴学科,本质上属于后工业社会的学科。〔1〕后工业社会〔三重社会、两个现代化、时空多样性〕。〔2〕经济开展的两面性导致新学科——有所开展又开展缺乏的产物、经济开展反道德的一面、经济开展趋向伦理的一面。二、整合的新学科5、中国社会与经济伦理中国能否建立经济伦理学,如果中国建立了经济伦理学,这种经济伦理学对国际水平的经济伦理学有何奉献,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开展有何奉献?〔1〕中国社会的两种过渡。〔2〕建立学科的主、客观条件。〔3〕中国经济伦理学面对的特殊问题。三、经济伦理学的方法

1.工程师模式〔1〕三个程序:把普遍原那么公式化并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经验地描述特定的社会和制度背景,包含表达在个人动机和目的之中的习惯结构、把道德原那么应用于此背景下可能的行为选择过程。〔2〕麦金太尔关于模式的评价:反对“价值中立论〞和“非检验论〞。〔3〕作者关于模式的评价:①从理论与应用的角度〔作为理论伦理学的逻辑、实际困难〕;②从伦理学与经济学的角度〔作为外在关系的悖论选择,例如诚信〕;③从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角度〔作为理想性的不切实际,例如无私奉献〕。2.应用方法〔1〕三个条件的有机运用——依据应用对象的歧异特征——①简单运用式;②修正运用式;③重新开展式。〔2〕具体方法:①定性的方法〔思辨的方法〕;②定量的方法〔结果的方法〕;③理性对话的方法〔伦理妥协的方法〕。3.原那么:三种结合〔1〕事实与价值;〔2〕经济方法与伦理方法;〔3〕依据理论与修正、检验理论。四、价值与功能1、经济与伦理同步开展经济利益是人类以及每一个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伦理道德那么是人类和每一个人具有高尚人格的必要条件。经济学就是人类或个人最强的动力的结果,它使人类或个人在自身利益的根底上建立社会公共机构以及行为规那么;伦理学那么是人类或个人最好的动力的结果,它使人类或个人建立能使最好动力实现的社会公共机构以及行为标准。经济伦理学那么力图要满足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共同要求,统一最强的动力和最好的动力,因此它是经济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最正确学说。在经济伦理学中,经济和伦理内在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济的开展最终导向了伦理,并引起伦理道德的实质性进步,伦理对经济的调节和制约弥补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的缺乏,经济与伦理终于统一起来,一方面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的开展,另一方面促进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伦理化,促进伦理的建设。四、价值与功能2、社会和谐与人格完善〔1〕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①社会和谐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应该指各种社会矛盾的泯灭,而应该指各种社会矛盾到达最大的平衡,并在最大限度上趋向一致。②社会进步主要表现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开展上。③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方面,并且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实现。〔2〕人的生活与人的完善①经济伦理学不仅具有使人享有一种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根底上的符合人性的和谐生活的价值和功能,而且还具有使人在自己的平凡生活中走向完善人格的价值和功能。②经济伦理学所理解的完善的人格不一定是无比高尚的伟人,也不一定是永远无私奉献的圣人,而是符合经济伦理学要求的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之人。正是这种人,直接指向了“人是目的〞这个根本目标。四、价值与功能3、利益最大化原理经济伦理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和功能就是通过“利益最大化原理〞来实现经济开展与伦理建设的双重目标。“利益最大化原理〞同时包含了经济伦理学的经济目标和伦理目标,使利己和利他到达统一,经济伦理学不同于经济学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要把利益最大化作为他律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把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律的结果。第一章

历史的探源一、文化背景与经济伦理差异

二、在中国的探源三、西方的探源

BACK一、文化背景与经济伦理差异经济伦理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人类文化的一致性,又有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特征的经济伦理文化雏形。1、地理与社会地理环境在人类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文化的形成中起着决定的作用。中国社会文化发源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特征:围绕着土地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经济形式,并围绕农业社会形成以家庭为根本单位的、由小家最终构成国家的社会结构。西方社会及其文化传统,从其渊源来说,应该是从古希腊走来的,古希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古希腊社会的主要特征。一、文化背景与经济伦理差异2、社会与文化我们主张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界定。广义的文化概念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长期的人类历史中对群众心理的积淀所形成的群众〔或民族〕心理与基于这种心理的行为表现。狭义的文化概念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社会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换句话说,狭义的文化就是精神文化,它构成了广义的文化概念的核心。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对宽泛的经济伦理学的影响重点表现在几个方面:〔1〕真与善的差异。①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更侧重于善,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是一个纯粹的农业社会,这种社会主要依靠伦理力量来进行维持。②在古希腊人看来,真是根底,善的东西之所以善,一般来说它本身就是真。从情感上说,善具有最高权威,而从理论上看,真却是最重要的。求真和求善是统一的。〔2〕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差异。相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整体主义精神,而西方文化那么更强调个体主义精神。一、文化背景与经济伦理差异3、经济伦理差异中西方社会结构和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宽泛的经济伦理学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处理经济和伦理、利益和道德的关系时,相对地说,中国古代虽然也重视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但更强调经济与伦理的矛盾,利益和道德的对立。西方古代社会和西方的思想家虽然也普遍蔑视经济生活,强调利益与道德的矛盾和对立,但从整体而言其程度还是稍逊于中国古代的文化;〔2〕在涉及到如何具体管理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时,西方更重视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而中国虽然也强调科学的方法,但其中渗透了更多人文的因素;〔3〕在具体谈到利益的问题时,中国古代更重视的是整体的利益;西方古代更重视个体的利益。一、文化背景与经济伦理差异4、历史探源的侧重点中西方古代宽泛的经济伦理学的不同之处实际上很多也都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同中之异,它们的同也是异中之同。

二、在中国的探源我们在中国的探源主要是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探源,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探源。1、重义轻利问题“义〞就是要求在行为中遵循礼的标准。所谓“利〞,就是功利,利益。义与利的问题就是道德与功利的问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伦理与经济的问题。在义与利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义利双弃论〞、“义利并重〞、“重利轻义〞,占有绝对优势的观点还是重义轻利乃至重义非利的观点。重义轻利这种观点主要是儒家的观点,儒家往往从重义轻利得出重义非利的结论。过度地追逐物质利益,可能会导致物欲横流的不道德现象,但过度的或者说虚伪的道德有时候却可能更加不道德。二、在中国的探源2、重农抑商问题“农〞是生产行为,“商〞那么是交换行为,重本抑末、重农抑商便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根本经济国策,也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根本经济伦理价值取向。重本抑末、重农抑商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开展史中,既是思想家著书立说、宣传教化的根本价值观,也是统治者进行统治和经济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还是广阔老百姓共同接受的根本价值取向。重农抑商本身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商业随时可能衍生出不道德,因而必须加以抑制。重农抑商作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产物,既是统治者的主张,又是被统治者的要求,既是当权者进行经济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又是思想家〔伦理学家〕对不同行业经济活动的评价标准。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经济伦理学问题。二、在中国的探源3、经济过程的伦理标准在重义轻利、重农抑商这两个前提下,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诸环节也提出过一些伦理要求,这些要求也正是经济伦理学在中国古代的雏形。〔1〕在生产方面,勤劳是最大的道德要求。〔2〕在交换方面,诚信不欺是重要的伦理要求。〔3〕在分配方面,平均主义是根本伦理要求。〔4〕在消费方面,节俭是最大的伦理要求。我们应该注意到两种例外情况:第一,社会是分成等级的;二,中国的伦理主要根源于古典的农业社会结构。二、在中国的探源4、形式化的经济伦理学雏形中国古代宽泛的经济伦理学,强调的只是对于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的伦理制约和道德要求,但是,伦理道德对于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中国古代宽泛的经济伦理学是如何具体答复“伦理标准和制约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呢?归纳起来,大约有三种观点:一种是把伦理本身就看成是目的;第二种观点是不让经济活动走上“邪路〞,始终以伦理道德制约和标准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方向。第三种观点是“以义生利〞,这种观点不仅为一些思想家所提倡,也为一起有远见的经济主体所遵循。对于经济伦理学来说,伦理要求是一种道德目标,它要求经济活动符合道德律令,符合道德规那么;同时,符合道德律令和道德规那么的经济活动一方面是出自经济活动自身的理性要求,并通过道德把这种要求变为人的内在自律,另一方面客观上应该带来功利性的结果,产生经济效益。BACK三、西方的探源

西方近代工业社会属于商品经济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一切都商品化了,社会也经济化了,交换成了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我们围绕着交换问题来探讨西方近代工业社会宽泛的、逐步向严格的经济伦理学过渡的经济伦理学。1、合理利己主义〔1〕利己主义①西方从近代工业社会〔包含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利己主义显然在当时社会中占了上风,并成了当时社会的时代价值观。②近代社会一开始就在理论上探讨人的利己本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探讨如何征服自然、寻求向自然索取财富的方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探讨如何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2〕社会契约论①社会契约论是当时协调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著名理论,其根底是自然状态和自然法那么的思想。②不同的社会契约论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差异,但其根本精神都是一致的,而且在利益协调方面最终都走向了一种合理的利己主义。三、西方的探源2、功利主义伦理学〔1〕功利主义概说所谓功利主义伦理学,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重视功利,并肯定功利在伦理学中的正当性的伦理学,而我们现在要研究的那么是一个特定的伦理学学派,它分为古典〔近代〕功利主义伦理学和现代功利主义伦理学。〔2〕功利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先驱功利主义理论从其渊源上可以追溯到霍布斯、昆布兰、洛克、孟德维尔、莎甫慈伯利、休谟、斯密等一系列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的伦理思想。〔3〕葛德文、边沁与密尔古典功利主义理论在葛德文和边沁那里开始系统建立起来,密尔将其推向顶峰。根据边沁的观点,最大的功利是社会的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社会利益。英国伦理学家约翰.密尔自称是首先在伦理学的意义上使用功利主义这个概念的人。密尔认为人性首先是追求幸福和获得幸福的手段,也是个人和人类连成一体的社会感情和欲望。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协调需要法律和良心两个杠杆。密尔是一个唯效果论者,这是功利主义开展的必然结果和彻底化。三、西方的探源3、理性主义道德论康德的理性主义伦理学正是稍后于功利主义伦理学,并与其对立的一种重要的伦理学理论。康德的伦理学的几个根本观点:〔1〕康德提出了道德原那么的来源问题。〔2〕康德提出了先天的道德法那么〔道德原那么〕的几种形式。〔3〕康德提出了道德评价的观点,这也就是康德关于道德对象和道德情感的讨论。康德伦理学的形式主义特征就是道德评价上的唯动机主义。这种唯动机主义使道德缺乏实实在在的感性内容。三、西方的探源4、内容与形式在宽泛的经济伦理学那里,由于缺乏某种客观条件,人们还没有把经济与伦理真正地统一起来,经济伦理学表现出一种形式主义的特征,即只强调用伦理道德去制约和标准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而没有研究伦理道德如何调节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没有研究在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中遵循伦理标准有什么经济利益,从而导致经济伦理学缺乏必要的经济利益内容。形式主义伦理学逐渐走向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经济伦理学。BACK第二章

利己与利他一、功利与交易二、从利己到利他的条件三、从利“人〞到利“自然〞BACK一、功利与交易当人们抱着利己的动机步入近代工业社会以后,工业社会的辩证法却会带着我们走向利己的反面——利他。1、功利理论概论〔1〕功利概念及其多维性功利就是实际的成效、利益。功利的多维性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从承受功利的主体说,功利可以是个人功利,也可以是群体功利;从功利自身的性质来说,功利可以表现为物质形式,也可以表现为精神、政治、军事等形式。〔2〕功利论和非功利论一般来说,唯物主义伦理学家、感性主义伦理学家、幸福论者、性恶论者,都是功利主义者,或者大多数都成认功利在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地位;唯心主义伦理学家、理性主义伦理学家、道德论者、性善论者,更多地是非功利主义者,或者更多地反对功利在伦理道德中的地位,甚至反对功利。一般而言,中国的传统伦理学表现出更多的非功利主义特征,西方的传统伦理学〔相对于中国传统伦理学而言〕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特征。〔3〕利己与利他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在中国伦理学中,也表现为“公〞与“私〞的关系。利己与利他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呈现出诸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一方面表现为利己与利他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表现为利己与利他的相互转化。一、功利与交易2、利益与交易〔1〕交易的永恒杠杆无论交易处在什么样的开展状态,交易永远是基于需要的功利的互换,功利是交易的永恒杠杆。利益交易是交易的本质,这种利益首先是物质利益,也就是经济利益。〔2〕“商品拜物教〞及其他“商品拜物教〞的出现“商品拜物教〞的深化形式是马克思所说的“货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说明: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经济利益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迫,更加露骨。因而,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便更可能不择手段,经济活动过程和经济行为中会更多地产生不道德的行为。一、功利与交易3、从利己到利他利己和利他只要具有了某种条件便具有转化的可能。我们看一个由利己转化为利他的典型事例——关于销售的事例。经过由利己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再由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到利己、利他、利于社会三者的统一,实现利己、利他、利于社会三个根底的和谐一致。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初期的那种赤裸裸的利己主义开始转向合理的利己主义,转向利己和利他的统一,并由理论的层面转向操作的层面。在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中存在着经济对伦理的内在呼唤。经济伦理学正是在这种呼唤中开始诞生。二、从利己到利他的条件1、生产的高度开展生产的高度开展是从利己到利他〔即利己和利他相统一〕转化的根底条件。生产高度开展的直接结果→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经济的高度商品化和市场化。高度开展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经济就是充分成熟的市场经济,充分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最接近全面竞争的经济,也是充分法制化的经济。二、从利己到利他的条件2、市场经济的充分成熟所谓成熟的市场经济,我们是指建立在生产高度开展和商品极大丰富根底上的、具备完善法制的、全面竞争的市场经济。在这种市场经济中,经济行为完全围绕交易而产生,交易完全在〔或尽可能地在〕全面的公平竞争的状态中进行,全面的公平竞争的状态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1〕从商品经济到全面竞争所谓全面竞争,不应该机械地理解,全面竞争也只能是相对的全面竞争。〔2〕从全面竞争到伦理化交易第一,竞争蕴涵着公平。第二,全面竞争实现公平。二、从利己到利他的条件3、交易关系的透明化现代社会是一个交易异常透明的社会,这种透明决定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生产的高度开展。第二个方面是充分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形成。第三个方面是地球村的形成。4、经营理性确实立〔1〕经营理性的理解我们便大体上把“经营理性〞解说为表达在经营中的理性原那么,经营理性所追求的应该是利益最大化。〔2〕经营理性:利己向利他转化经济主体要在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中实现由利己到利他的转变必须确立经营理性,经营理性成为由利己转变为利他的关键因素。三、从利“人〞到利“自然〞当人们抱着利己的动机步入近代工业社会以后,工业社会的辩证法却会带着我们走向利己的反面——利他。1、人与自然的交易关系交换不仅应该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应该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2、不“道德〞的交易与人类生存危机〔1〕人对自然的拷问自从人类诞生以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两次转换,呈现出三种状态。造成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两次转换〞和“三种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尽管这个原因后面还隐藏着人类追求物质财富的原因〕。〔2〕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是大面积的、消灭性的“报复〞,已经引起了人类的生存危机。三、从利“人〞到利“自然〞3、“资本的逻辑〞日本学者岩佐茂用“资本的逻辑〞来概括造成环境破坏的经济动因。资本的逻辑是从功利主义出发的,生活的逻辑是从人的价值出发的。岩佐茂主张“生态的社会主义〞。4、由人的利益到自然的“利益〞我们要建立一种经济〔环境〕伦理学来调节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到达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开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交易,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开展等。我们必须首先研究由利己到利他的客观机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BACK第三章自律与他律

一、律、自律与伦理

二、他律转变为自律的条件

三、经济伦理学建立的两个条件

BACK一、律、自律与伦理

在这一章中,我们研究如何把存在于经济活动、经济行为本身的由利己转变为利他的倾向,由市场经济规律或者说市场竞争规律的外在强制变成内在的自愿,换句话说,由他律变为自律。1、律之理论概说律是一种规那么、一种规律。它起着一种约束的作用,对于所约束的对象强制其必须这样而不能那样。〔1〕主观之律与客观之律社会中的一系列“律〞分为一般的社会规律和其他的人为律两类。〔2〕自律与他律自律和他律一般是对行为个体而言的,经济伦理学所说的自律和他律既是对经济行为个体而言的,也是对企业而言的。康德关于自律和他律的思想具有代表性。一、律、自律与伦理2、自律与伦理在康德看来,自律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伦理学的规律,自律就是先天的道德法那么。〔1〕康德的自律理论在康德看来自律就是按照意志自身所颁定的“法〞而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道德的。康德说:“个个有理性的意志都是颁定普遍律的意志〞。“所以意志不特要服从规律,并且因为一定要认意志自己为颁定这个规律而服从,意志也只为这个理由,才服从这个规律〞。

〔2〕自由与自律康德认为自律就是自由。自律作为道德法那么的根据和来源也就是自由作为道德法那么的根据和来源,道德律由于自律而可能也就是由于自由而可能。自由是自律的根底,也是真正的道德的根底。〔3〕自律在伦理学中的地位自律是伦理学的核心概念,真正表达了伦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表达了伦理学的标准〔作为一种“律〞〕区别于其他规律的本质。一、律、自律与伦理3、动机与效果伦理学在进行道德评价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行为的效果,还要考虑行为的动机。〔1〕道德评价的不同观点一般来说,伦理学中关于道德评价的观点有以下几类:①强调只从行为的动机来进行道德评价;②强调只从行为的效果来进行道德评价;③强调把行为的动机和行为的效果结合起来来进行道德评价。动机论和效果论在中西方伦理学史上都是十分重要的派别。我们究竟如何评价?①我们站在效果论的立场上来看待动机论。②我们站在动机论的立场上来看待效果论。〔2〕道德评价的完善性和多样性完善的道德行为应该是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行为。完善的符合经济伦理学要求的道德行为,也必须同时兼有动机与效果两个方面。一、律、自律与伦理4、从他律到自律〔1〕他律——经济伦理行为的不完善性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等条件下产生的经济伦理行为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现两个方面:①这里的经济伦理行为是在无形的市场之手,以及政府规定、市场法律等的强制性下产生的,它只说明行为自身、行为效果是符合道德的,但并不说明行为者的行为动机是符合道德的。②不稳定性和动摇性,或者称为“伦理学的动摇性〞。〔2〕自律——经济伦理行为的完善性一般伦理学以自律为根底,经济伦理学也应该以自律为根底。只有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换,经济伦理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二、他律转变为自律的条件他律转变为自律所需要的条件主要是主观条件,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局部:首先是必须建立一种人是目的的哲学观点;其次是培养经济伦理习惯;再次是把经济伦理习惯上升为一种信念。1、人是目的的哲学观点“人是目的〞这个观点是人对自己的最真切的定位。这个命题首先是由康德提出来并进行论证的。这个命题对人类来说,既是一个最根本的、最切近经验的普通命题,也是一个崇高的、远离经验的最高深命题。在“人是目的〞这个命题下,所有的个体都是目的,我们不能强调某些人是目的,而牺牲同样应该是目的的其他人。经济伦理学以人是目的为根底,它不是经济的工具,同样它也不是伦理的工具。二、他律转变为自律的条件2、经济伦理习惯的培养要建立一门经济伦理学,塑造一种经济伦理行为,把经济伦理行为变成一种自律的行为,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将其变为经济伦理习惯。经济伦理习惯的培养包含内外两个方面。“内〞的方面就是经济伦理修养,“外〞的方面就是经济伦理观教育。经济伦理学的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教育和培养经营理性。其次是要灌输经济伦理的价值观、经济伦理的规那么、责任、义务、目标等。经济伦理学中的经济伦理修养的核心就是使经济主体在内心深处接受人是目的的观点,使我们的经济活动和伦理活动都为人效劳,把它们变为人的幸福和人格完善的手段,变为提高人的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的手段,而不要把人变为经济的工具或者伦理的工具。3、信念的提升在经济伦理学中,如何把经济伦理习惯提升为一种信念呢?这需要在培养道德习惯的根底上,进一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并进一步通过教育灌输和道德修养,使它们逐步上升为一种理想,上升为一种信念。

三、经济伦理学建立的两个条件本节主要讨论经济伦理学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如何形成。1、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这两方面的条件对于经济伦理学的建设必不可少,面对经济与伦理的古老对立,客观条件使经济行为内在地呼唤伦理学,主观条件那么把这种内在的呼唤内化为人的习惯与信念,使经济伦理学不仅具有客观根底,同时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伦理学。客观条件使经济主体在他律的前提下把追求经济利益的利己活动,变为利己和利他相统一的活动,主观条件那么进一步把这种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让其在失去客观条件的情况下仍旧起作用。只有同时具有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只有把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结合起来,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这就是现代经济伦理学。三、经济伦理学建立的两个条件2、义务与风险,上帝与经济要探讨经济伦理学所说的道德义务、道德职责,就必须考虑履行这种道德义务、道德职责是否会影响正当的经济利益,是否具有经济风险。假设一种情景。当伦理学要求在交易中不准欺骗时,面临着四种情况:①大家都不欺骗;②大家都欺骗;③大多数人都不欺骗,只有极少数人欺骗;④大多数人都欺骗,只有极少数人不欺骗。我们就来讨论在以上四种情况中,人们最可能持什么态度,以及一般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各作出什么要求。3、动态化的经济伦理学经济伦理学作为一个同时具有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新兴学科,应该也必然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无论现在的探讨赋予它以什么样的形式,而且在赋予它的形式时无论怎样力图超前,它都仍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展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不断地向前开展。有几个因素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未来社会经济伦理学的开展:第一,财富的快速增长。第二,科技的快速开展。第三,环境的日益恶化。

BACK第四章公平交易一、公平交易阐释二、公平交易理论

三、公平交易与伦理调节四、公平交易与经济伦理学实现

BACK一、公平交易阐释

在经济伦理学中,我们首先会碰到公平交易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最集中也最普遍地表达了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中的伦理问题,因而公平交易概念,以及由这个概念所引发的公平交易理论也构成了经济伦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1、公平概念〔1〕公平与公正“公平〞和“公正〞是两个相互接近,相互包容的概念。“公平〞的伦理意味更浓,“公正〞那么带有法律意味。〔2〕公平是适中的品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一些观点,我们可以总起来说:公平是一种适中的品质。公平是一个以客观为根底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概念。〔3〕公平潜含着交易公平和公正的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分配和交易的意思。一、公平交易阐释2、交易概念〔1〕内涵和外延交易的内涵虽然被我们限制在经济领域,但它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交易本身,不是狭义的交易本身。〔2〕交易与非交易在经济问题方面,也就是说涉及到经济活动和经济利益方面,除了交易活动外,还存在着非交易活动。经济学家历以宁认为非交易活动领域占据着社会经济生活的相当大的份额。我们认为,非交易领域不应该是经济伦理学研究的领域,至少不应该是经济伦理学重点研究的领域。〔3〕交易潜含着公平正如公平本身潜在地包含着交易一样,交易本身也潜在地包含着公平。这种潜在地包含着的公平维持着人类交易活动的存在、延续和开展。二、公平交易理论经济伦理学要求公平交易,其标准就是被交换商品相互之间必须等值。1、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是一个客观标准,把价值标准作为商品交换的标准,应该是公平合理的标准。通过历史上的不同价值形态加以探讨。经济伦理学所讨论的公平交易实际上也主要是价格标准的公平合理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价格标准。2、价格标准我们认为,能够作为标准的价格必须是客观上最接近商品的价值,主观上最能够被广阔交易者所接受的价格。这种价格在市场经济中,就应该是市场价格。〔1〕市场价格〔2〕市场价格的客观性〔3〕价格公平在中国

三、公平交易与伦理调节人们到达公平交易便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我们认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到达公平交易,也必须有伦理学的参加,经济伦理学是完全必要的。1、对机械市场理论的驳斥机械的市场理论认为在全面竞争的状态下,竞争机制作为无形的市场之手操纵着市场,调节着资源配置,一切过程都是客观的,并且可以“客观〞地走向公平交易。克斯洛夫斯基从两个方面驳斥了这种机械论的市场观点:第一方面是,到达机械论所说的这种情况,只有在假设了具有全面竞争的情况时,或者说只有在市场完全透明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第二方面是,即使存在全面竞争,存在市场完全透明的情况,也就是说存在普遍平衡的情况,又会出现一种悖论:完全排除竞争。

三、公平交易与伦理调节2、波动的市场价格价值标准本身是有问题的。在价值本身就难以准确确定和折算的情况,特别是价格由于供求关系,以及决定价格体系的其他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既不与〔也不可能与〕价值保持绝对的一致、又不能远离价值、因而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的情况,使现行价格或市场价格只能“逼近〞商品价值,只能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3、波动的实际价格实际价格受现行价格的制约和指导,应该并可以与现行价格相一致,但实际上又往往不一致的情形,使实际价格总是围绕着现行价格上下波动,这种上下波动的情形说明了伦理学调节的必要性,说明了经济伦理学在调节交易问题上的必要性。

三、公平交易与伦理调节4、其他领域在形成公平交易方面,还有许多需要通过伦理学来进行调节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不仅存在着市场失灵,往往也存在着政府失灵,它们都需要进行伦理学调节。5、人与自然的伦理调节〔1〕伦理调节的必要性〔2〕经济环境伦理学

四、公平交易与经济伦理学实现公平交易是经济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一方面,公平交易是经济伦理学进行伦理调节〔当然不排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的结果,另一方面,公平交易实现着经济伦理学的目标,即公平交易实现交易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利益最大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同时到达经济开展和伦理建设双重目标。1、公平交易与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伦理学通过公平交易产生的结果,也是通过公平交易所实现的经济伦理学的目标,即同时实现了经济开展和伦理建设的双重目标。2、公平交易与可持续开展所谓可持续开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就是指,在满足未来人类需要的同时,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开发。

第五章公平分配如何看待分配公平分配的标准公平分配与伦理调节公平分配的实现一、如何看待分配1.关于分配的三种观点:〔1〕生产是经济活动,分配是政治活动;〔2〕分配也是经济活动,但是仅仅作为结果;〔3〕分配是贯穿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的经济活动,例如分配与生产的相互作用。2.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1〕按劳分配:A含义〔数量和质量〕;B区别资本主义;C区别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分析〕。〔2〕按要素分配:A含义;B分析:合理地说明了对于经济的各种奉献〔任何产品都不可能仅仅是劳动的3.现实中的分配形式:〔1〕从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的历程;〔2〕现实中的三种分配形式;〔3〕对于三种分配形式的理解;〔4〕目前资金来源不合理的问题大于贫富悬殊的问题。4.批判平均主义:〔1〕从社会关系到比较关系〔财富作为根本比较的两个理由:最为强大的动力与所有人共同具有〕;〔2〕抽象之人的比较根据;〔3〕劳动奉献的比较根据;〔4〕两种根据的比较分析:只要后者表征着客观的因果关系。二、公平分配的标准1.一点说明:〔1〕交易关系与分配关系的共同之处〔标准〕;〔2〕交易关系与分配关系的不同之处〔标准〕。2.经济基准与社会基准:引言:合理差异。〔1〕经济基准〔效率〕;〔2〕社会基准〔感觉,客观表征是社会稳定〕;〔3〕公平的完整含义〔即两个基准刚好表达了公平的两个方面〕;〔4〕社会基准的模糊特征:A社会稳定的度量困难;B社会稳定的多重原因;C滞后分析代替提前预期。3.经济基准〔客观标准〕:〔1〕劳动的等值问题;〔2〕劳动力的市场价格;〔3〕劳动力的实际价格。4.社会基准〔主观标准〕:〔1〕标准的重要性;〔2〕标准的主观性;〔3〕标准的必要性〔准客观性〕——时机均等决定因素:A社会制度与体制〔自由〕;B社会地位与财富;C个人状况〔体力、智力、性别、知识〕:以及当代社会的表现〕;D偶然情况〔出生、机遇等等〕。5.标准之间:〔1〕标准特征的比较:明确、量化、主客、结果〔促进经济增长与导致贫富悬殊,保持社会稳定与限制经济增长〕;〔2〕运用:两端滑动;〔3〕更为重视客观标准。三、公平分配与伦理调节1.伦理调节的必要性:〔1〕市场失灵〔第一次分配〕:A市场不失灵的条件:个别价格等于市场价格再等于劳动价值;B但是,a从价值来说,价值确定和折算存在困难;b从市场价格来说,难以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2〕政府失灵〔第二次分配〕:政府不失灵的条件:信息完全和价值公正;但是,a从公平来说,政府存在信息限制与价值限制;从调节尺度来说,政府存在两端陷阱。〔3〕两种调节的相互悖论。〔4〕伦理调节的必要:A市场存在两种围绕波动;B政府存在主客限制;C两种调节存在相互悖论。2.公平分配的实现:〔1〕中国市场参与权的现状:A方案经济劳动参与状况回忆:方案排除市场及劳动力市场,因此,劳动力成为固定的“螺丝钉〞;B市场经济劳动参与状况回忆:市场建构市场及劳动力市场,因此,劳动力具有出卖劳动的自由——分析:剥削与自由。C现实社会劳动参与状况分析:过渡性质。第六章消费伦理一、消费的伦理问题二、消费的伦理调节一、消费的伦理问题1.从生产者主权到消费者主权:〔1〕消费分类与消费概念〔分类:生产性与生活性、集团与个人;概念:个人生活性消费即人们为满足自身生活〔生命存在和身心健康开展〕需要而对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2〕生产者主权转变为消费者主权:A概念:经济活动中生产与消费关系方面,谁占有主导地位并决定另一方,潜台词即商品数量的多寡;B转变: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3〕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的实质和形式关系。〔4〕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的伦理意义:前者的资本逻辑的两重性;后者生活逻辑的两重性〔不能过度〕。〔5〕中国生产者主权和消费者主权的复杂性。2.消费效用与消费尺度:〔1〕消费效用:A概念: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一个环节,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具有什么具体积极作用〔价值〕。B分类:道德方面,即消费作为人类生存和更好地生存的方式,直接效劳于人类的美好生活——具体表现:随着从农业社会〔生产主权〕向工业社会〔消费主权〕的过渡,消费出现了精神化趋向,出现了需要精神和道德感悟能力的消费:其一,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倾向于精神化;其二,产品的生产越来越趋向于精神化;纯粹的生产精神产品的行业〔电影、电视、体育、旅游、咨询、出版、计算机网站等〕越来越多。经济方面,即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环节之一,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具体表现:随着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消费由一个经济运行环节的结束转变为经济运行环节中一个承上启下的扭结。〔2〕消费尺度:A现实中消费出地的混乱分析〔节俭与大量消费〕。B确立消费尺度的困难:静态分析——a事实与价值〔经济与伦理〕的冲突,例如在婚姻、丧葬问题上。b局限于经济标准究竟依据个人收入与支出比例还是依据社会平均收入与支出比例,前者导致多元标准,后者导致确定困难以及操作困难;c局限于伦理标准究竟应该以个人价值标准来判断消费的合理性还是应该以社会价值标准来判断消费的合理性问题,前者与后者相互矛盾,前者内部和后者内部也相互矛盾。动态分析——经济处于不断增长之中,价值处于不断变迁之中,因此,即使确定了某种标准,也会面临已经确定的标准因经济增长和价值变迁而遭遇挑战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尤甚。3.消费蕴涵的伦理问题:〔1〕消费首先蕴涵的伦理问题是人〔作为消费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最终都是以使用、摄取与扔弃和、排泄自然对象为归依——消费者主权加重了滥用、污染。〔2〕消费其次蕴涵的伦理问题是人〔作为消费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消费不仅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属于公共事情,而且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也属于公共事务:例如抽烟等等。不仅如此,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其实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3〕消费最后蕴涵的伦理问题是人〔作为消费者〕与自己之间的关系问题:人必须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必须具有独立自主性〔例如屈从消费〕。二、消费的伦理调节1.确定合理的消费标准:〔1〕消费标准:A确立个人合理消费的标准应该符合的三个根本原那么:其一,个人合理消费的标准不仅必须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的静态特征,而且必须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的动态开展;其二,个人合理消费的标准不仅必须包含经济标准,而且必须包含价值〔主要是伦理〕标准;其三,个人合理消费的标准不仅必须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必须能够促进道德建设〔有利于人类的美好生活〕。B作为多层次体系的个人合理消费标准:其一,从个体层次出发确立个人合理消费的标准。个人消费目标作为合理的消费目标,应该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经济要素,即个人收入〔包含现期收入、预期收入、财产转化的收入等等〕与支出的合理比例;二是价值要素,即他们生活于其他的社会文化背景、受教育状况、社会对于生活方式的评价等等影响。其二,从社会层次出发确立个人合理消费的标准。个人消费目标作为合理的消费目标,必须符合社会标准〔不能损害其他利益〕,并且这样也有利于消费争议的判断与协调。其三,从经济目标和伦理目标出发确立个人合理消费的标准。所谓经济目标,就是个人的合理消费必须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消费;所谓伦理目标,就是个人的合理消费必须是能够促进道德建设〔人类美好生活〕的消费。经济目标有两个限制条件:其一,不伤害。其二,适度〔不能浪费〕。——反对“早熟消费〞,即消费水平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B吝啬性消费:其一,概念: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的消费:具体地说,从消费的根本目标来说,就是“远远达不到保障消费者自身生命存在和身心健康开展〞;从消费者个人收入的角度说,就是“远远达不到同样收入水平的平均消费支出〞;从社会经济增长水平来说,就是“远远达不到经济增长水平的消费水平〞。其二,具体要求:假设某个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到达或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水平,那么,对他来说,“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意味着必须满足上述三层含义;假设某个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没有到达社会经济增长水平,那么,对他来说,“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那么意味着只须满足上述三层含义的前面两层含义。其三道德判断:首先,面对市场经济,客观上不利于经济增长;其次,面对消费的根本目的,客观上不利于人类的美好生活。其三,道德评价:从消费先驱的角度看,消费先驱的消费往往是炫耀性消费,常常违背个人合理消费的标准,超越个人合理的消费尺度,导致许多个人消费超越实际需要,形成不好的社会风气,甚至滥用社会资源;从生产企业的角度看,生产者一般控制的消费者的需求方式,影响了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那么,他就可以用自己的新产品或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求偏好〕,从而获得巨大利润。所以,生产者总是立足于筹划,并通过媒体有意识地培养消费先驱,引领消费时尚,赚取超额利润。既然消费先驱、消费时尚都成为企业有组织的创造利润的手段,那么,消费就完全偏离了消费的本性,偏离了理性的轨道。——附录:“消费陋俗〞:即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开展过程中沉淀下来并已成为陈旧过时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风俗,例如中国当代社会仍然存在的结婚和丧葬过程中的大操大办,以及人情送礼。2.建构和谐的消费伦理:〔1〕目的: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的消费环境,建立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建构人与他人和谐的消费环境,建立人与他人的伦理责任;建构人与自身和谐的消费环境,建立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2〕用“生活逻辑〞的消费方式代替“资本逻辑〞消费方式〔3〕用积极的消费代替消极的消费。消极消费指纯粹通过外部刺激、并且屈从于外部刺激〔常常是物质方面〕的被动消费方式,其实只是娱乐,导致依赖并缺乏持久。积极消费指有意识地将精神能量注入外部刺激之中、并且从被动的激磁之中寻求满足的主动消费。主动消费常常借助物质有形产品〔以及效劳〕的消费,但却将主动将精神能量注入外部刺激之中,它确立自主并能够持久。第七章: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梳理二、效率与公平的张力关系三、效率与公平的伦理张力一、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梳理〔2〕效率概念与相关概念:①效益。效益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意味着获得利润。一般来说,效率与效益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效率与效益之间又不具有正相关关系,即效益的提高并不是效率提高的结果,甚至是效率下降的结果。例如不正当竞争和垄断。②效用〔Utility〕概念。效用原本指一件物品的〔具有附属性的〕本质特征;英国早期功利主义者抛弃了效用对于物品的附属性,将效用变成可以单独追求的对象,并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结合起来;现代经济学理论起先也接受同样基于享乐主义之上、既符合个人效用预期也适合集体效用预期的效用概念,不过开始排除效用概念中的伦理学成分;帕累托把效用的测定从基数测定改为序数测定,认为只要一个人状况的改变至少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人因此而状况变的更糟,那么这一状况就是资源最正确配置状态。可见,帕累托标准就是效率标准。〔3〕效率概念的伦理意义:①效率作为获得结果的手段〔资源合理配置〕,具有伦理意义;②效率作为手段获得的结果〔财富〕,也具有伦理意义。2.公平及其伦理含义前面我们将公平理解为公平行为主动方不偏不倚的品质以及公平行为受动方对公平行为主动方不偏不倚行为的主观感受。然而,同样是“不偏不倚〞在收入和财富分配方面却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1〕经济公平:①概念:经济公平即按照经济标准理解的不偏不倚。经济标准,这里指按照对于生产要素奉献程度的标准,也可以理解为按照绩效的标准。经济公平的特征是一种作为结果的客观公平,因而是一种真实的公平。②经济公平的伦理意义:其一,批判了平均主义。从理论上分析,平均主义常常包含对于他人劳动的无偿占有。从实践上分析,平均主义鼓励了不劳而获的社会风气。其二,提高效率以增加财富。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辨析〔1〕两种公平的差异:结果与起点;关注效率与关注成员;财富创造与社会公正。关键:与效率内在一致和相互矛盾。〔2〕现有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讨论的三种观点〔例如哈耶克和罗尔斯〕。——其实只能通过张力关系来加以解决二、效率与公平的张力关系1.效率与公平的极端关系〔1〕极端关系说明:效率与公平的极端关系,就是效率与公平一方处于极端状态而导致的效率与公平的正相关关系,即没有效率就无所谓公平的问题,以及没有公平也就无所谓效率的问题。〔2〕效率与公平在极端关系中的相互关系〔可以联系社会制度〕。〔3〕极端关系是一种非常态关系。2.效率与公平的张力关系〔1〕张力关系解释:①定义:张力本意是矛盾两端的拉拽力量〔此消彼长式或彼消此长式的动态平衡〕。②张力关系的四个规定:对于社会开展来说——1〕不可或缺的两端;2〕不可别离的两端;3〕相互矛盾的两端;4〕相互拉拽的两端。〔2〕效率与公平的张力关系:即从上述四个规定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学指责伦理学在经济领域麻木和脱离现实生活,伦理学指责经济学是沉闷学科,在社会制度中支持利己主义和私有制〕。三、效率与公平的伦理张力1.效率与公平伦理张力的理论分析——确保效率与公平的张力关系成为伦理张力关系〔1〕贯彻美好生活的原那么〔根本原那么〕:超越时空的抽象原那么:①无论何时何地,人类通过效率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最终都必须有利于人类的美好生活。“最终〞即:其一,通过效率提高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时,在“不阻碍公平分配〞的前提下,直接效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美好生活;其二,通过效率提高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时,即使局部“阻碍〔甚至非常阻碍〕公平分配〞,最后还须能够更好地效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美好生活,即对于公平分配的阻碍最终不是损害而是更好地有利于人类的美好生活。②无论何时何地,人类依赖通过美德实现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公平分配最终都必须有利于人类的美好生活。“最终〞即:其一,通过美德实现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公平分配,在“不阻碍效率〞的前提下,直接效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美好生活;其二,通过美德实现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公平分配,即使“局部阻碍〔甚至非常阻碍〕效率〞,最终还必须能够更好地效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美好生活,即对于效率的阻碍最终不是损害而是更好地有利于人类的美好生活,因而最终不能牺牲效率。〔2〕贯彻历史主题的原那么〔历史原那么〕:寓于时空的具体原那么,即:什么优先必须符合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历史任务。〔3〕贯彻具体运用的原那么:①妥协原那么:相互牺牲或妥协。②正义原那么:妥协必须真正有利对方。③适度原那么:妥协必须设置底线。2.效率与公平伦理张力的制度解决〔1〕确立一种人性化的社会制度:①贯彻根本原那么;②贯彻历史原那么:其一,宏观来看,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微观来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2〕确立一种相互妥协的社会制度〔贯彻三个应用原那么〕:①推动效率时防止社会不稳定其一,社会收入综合平均满意度:个人层次:1〕个人绝对收入满意度:个人作为生产要素供给者对于自己提供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同期望值的对应程度;2〕个人相对收入满意度:个人作为生产要素供给者对于自己提供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在同他人因提供生产要素而得到的收入的实际比率同期望值比率的对应程度。社会层次:1〕社会平均绝对收入满意度: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作为生产要素供给者对于他们提供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同期望值的对应程度;2〕社会平均相对收入满意度: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作为生产要素供给者对于他们提供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在同他人因提供生产要素而得到的收入的实际比率同期望值比率的对应程度——社会收入综合平均合度。其二,收入满意度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1〕前提,绝对大于相对。2〕四种情况:绝对相对不满;绝对不满相对满意;相对不满绝对满意;绝对相对皆满。3〕两个临界值——防范社会突然出现不稳定的局面:为了,根据社会成员不满意的增长和社会不稳定的增长都是一个累积过程的实际,分别确立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临界值Ⅰ和社会平均收入满意度临界值Ⅱ。临界值Ⅰ即当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低于这一数值〔临界值Ⅰ〕的时候,社会将出现轻度或局部不稳定;临界值Ⅱ即当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低于这一数值〔临界值Ⅱ〕的时候,社会将出现严重或全局不稳定。这样,临界值Ⅰ就成为有效地控制社会不稳定风险的有效尺度。其三,综合收入差距与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1〕将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的关系变为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和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的关系。并且基尼系数由小到大,收入分配差距由均等到悬殊。2〕排除了收入差距不会较大影响社会稳定的两种情况:或者,基尼系数小,无论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如何都不会存在收入差距较大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或者,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较高,无论基尼系数如何都不会存在收入差距较大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3〕解决基尼系数较大而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又较低时收入差距较大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一方面,将基尼系数分为假设干等级,并且等级越高,基尼系数越大;另一方面,将较低的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也分为假设干等级,并且等级越高,满意度越低;最后将综合二者判断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但基尼系数为1级,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为1级时,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安定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最大,这时可以把收入分配差距看成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社会动乱的主要原因,造成社会不安定、社会动乱的其它原因相形之下退居于不重要的位置。〞“……当基尼系数为3级,社会平均综合收入满意度为3级时,收入分配差距固然对社会安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但这时的社会不安定也可能主要由其它因素所引起,至少由其它因素与收入分配差距共同引起。对于这种情况,目前是难以从数量上进行分析的。〞附录:西方经济学与西方伦理学一、从实证经济学到福利经济学二、从功利伦理学到道义伦理学一、从实证经济学到福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