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中外文学史论_第1页
2011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中外文学史论_第2页
2011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中外文学史论_第3页
2011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中外文学史论_第4页
2011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中外文学史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7月浙江自考真题:中外文学史论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文学史论试题课程代码:0114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国别史是()A.《左传》B.《战国策》C.《吕氏春秋》D.《国语》2.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人是()A.苏轼B.文天祥C.陆游D.王安石3.诗集《女神》的作者是()A.郭沫若B.郁达夫C.成仿吾D.胡适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A.1928年3月B.1930年3月C.1932年3月D.1935年3月5.新秧歌剧的奠基作是贺敬之等创作的()A.《兄妹开荒》B.《夫妻识字》C.《白毛女》D.《刘胡兰》6.开改革文学先河的作品是蒋子龙的()A.《乔厂长上任记》B.《春之声》C.《李顺大造屋》D.《班主任》7.下列作品中作者不是金庸的是()A.《越女传》B.《七剑下天山》C.《神雕侠侣》D.《鹿鼎记》8.在《神曲》中维吉尔象征的是()A.智慧B.信仰C.神学D.理性9.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A.民间故事集B.长篇传奇C.框形结构的短篇小说集D.抒情诗集10.代表古典主义悲剧最高成就的作品是()A.《伪君子》B.《熙德》C.《安德洛玛克》D.《悭吝人》11.被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杰作”的作品是()A.《波斯人信札》B.《老实人》C.《天真汉》D.《拉摩的侄儿》12.《猎人笔记》的作者是()A.普希金B.莱蒙托夫C.果戈理D.屠格涅夫13.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的突出特点是()A.采取“心灵的辩证法”B.注重人物的肖像描写C.喜欢描写人物的病态心理和潜意识活动D.通过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心理14.被奉为表现主义的先驱和楷模的作家是()A.卡夫卡B.奥尼尔C.恰佩克D.斯特林堡15.夏目漱石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A.《哥儿》B.《我是猫》C.《其后》D.《路边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6.下列文学家中属于“竹林七贤”的是()A.阮籍B.嵇康C.王戎D.山涛E.刘伶17.关汉卿的著名杂剧有()A.《梧桐雨》B.《汉宫秋》C.《救风尘》D.《望江亭》E.《蝴蝶梦》18.“文革”时期的著名样板戏有()A.《红灯记》B.《沙家浜》C.《智取威虎山》D.《闪闪的红星》E.《奇袭白虎团》19.《俄瑞斯忒亚》三部曲包括()A.《普罗米修斯》B.《阿伽门农》C.《奠酒人》D.《复仇神》E.《美狄亚》20.《唐璜》的艺术特点有()A.辛辣的讽刺B.插话C.体裁和风格的无穷变化D.格律和诗歌语言的创新E.完美的结构设置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初唐四杰”22.创造社23.教会文学24.拜伦式英雄25.俄国“自然派”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6.汉代文学繁荣的标志是什么?27.余光中诗歌创作的特点有哪些?28.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9.简述《源氏物语》的思想意义。五、诗句释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0.蒹葭采采,白露未已。3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3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33.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34.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六、论述题(本大题15分)35.论述《浮士德》的思想内容及其意义。温馨提示:由于很多试题(主要是主观题),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开放的,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是多种多样的,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该鼓励自考生用多样的思路解题。正是因为如此,在评卷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考生的作答情况,对评分标准进行调整,也正因如此,教育部把国家教育考试靠后的评分标准仍然列为秘密材料。因此教育部不在网上公布答案,请考生谅解。一、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二、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三、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3)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苦奉。四、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2)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五、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区别。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六、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文化概论课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在中国文化领域里,它不仅要关注一切上层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要研究吸取底层民俗文化的诸多成果。它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人门课程。七、简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国文化概论在文化的外延问题上与大文化的概念一致,但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本课程所阐述的地理环境,是就曾经影响中华文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而言,不是某一个历史时期具体地理环境的描述。(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文化发展本当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于文化发展与中国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本课程阐述历史发展脉络仍按朝代分期。(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八、简述我国历史上复杂的人口分布。(1)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吐藩和羌人。靠近青海地区羌族人居住较多,一部分居住在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吐藩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2)西南地区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3)四川盆地,盆地的周围是林立的高山,居民成分复杂。南面大体属于西南夷;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4)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居住过蒙古人等。(5)东北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地域。(6)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是两个较大的水系。这一带是秦汉时“百越”民族居住地,后来还有溪、俚、僚等族,此外还有台湾岛、海南岛及漫长的海疆领土。九、简述河套地区的要冲地位。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这是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特别是今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十、简述关中地区的地理条件。关中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是黄河及泾、渭流过的地区,沃野千里,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养育过辉煌的古代文化。这一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他的西北东三个方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备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真可谓表里山河!而且南接巴蜀汉中,东联伊洛地区,有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