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吕氏春秋》学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武王胜殷,入殷,未下舆,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舆,命封夏后之后于杞,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武王乃恐惧,太息流涕,命周公旦进殷之遗老,而问殷之亡故,又问众之所说、民之所欲。殷之遗老对曰:“欲复盘庚之政。”武王于是发巨桥之粟,赋鹿台之钱,以示民无私。出拘救罪,分财弃责,以振穷困。封比干之墓,靖箕子之宫,表商容之闾,士过者趋,车过者下。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施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衅鼓旗甲兵,藏之府库,终身不复用。此武王之德也。故周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武王胜殷,得二虏而问焉,曰:“若国有妖乎?”一虏对曰:“吾国有妖,昼见星而天雨血。”一虏对曰:“此则妖也,虽然,非其大者也。吾国之妖甚大者,子不听父,弟不听兄,君令不行。”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赵襄子攻翟,胜左人、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荆吴越,皆尝胜矣,而卒取亡,不达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节选自《吕氏春秋·览·慎大》)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B.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C.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D.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下舆”和“惠等哭,舆归营”(《苏武传》)中的“舆”含义相同B.“而问殷之亡故”和“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中的“故”含义不同。C.“欲复盘庚之政”和“复道行空”(《阿房宫赋》)中的“复”含义不同。D.“赵氏其昌乎”和“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中的“其”含义和用法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武王战胜了商,进入殷都,还没有来得及下车,就分封了黄帝、尧、舜的后代;下了车,就分封了大禹、成汤的后代,初步稳定了政权。B.周武王虚心听取意见,采取盘庚之法,实行宽缓之政,救济贫困者,释放挽救罪人,表彰尊重贤人,分封赏赐有功之臣,以满足民众欲求。C.周武王向商的两个俘虏询问商有无怪异之事,他们的回答一者关乎天象,一者关乎人事,周武王以后者言为贵,连拜两次以表示恭敬。D.赵襄子攻打翟国取得胜利却有所恐惧,认为赵氏品行蓄积得不厚,如此顺利恐怕遭遇祸殃,孔子听到这件事后打听赵氏昌盛了没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2)齐荆吴越,皆尝胜矣,而卒取亡,不达乎持胜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节选自《吕氏春秋·贵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B.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C.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D.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禅位,古代君王将首领之位禅让给贤人。文本中提到的尧、舜、禹依次禅让,传为佳话,体现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B.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C.西伯,爵位,周代的爵位依次分为公、伯、侯、子、男五等,均世袭。西伯一般指周文王姬昌,文中指的是周武王。D.甲子,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文中“甲子”用来计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运筹帷幄,善于利用敌方弱点,看准殷商混乱的时机,举兵伐纣,获得成功。B.武王重诺守信,告诉胶鬲到达殷都郊外的日子后,不顾劝阻,日夜兼程,准时到达。C.武王礼贤下士,虚心向长者询问殷商亡国的原因;长者在约定的时间内告诉了他。D.作者认为禹、舜、汤、武等先贤的成功,与他们善于凭借外物、因势行事等分不开。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2)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9.殷商灭亡的内部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东夏之命①,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天下之学者多辩,言利辞倒,不求其实,务以相毁,以胜为故。先王执法,虽可得,犹若不可法。②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③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④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②;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③。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⑤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⑥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取材《吕氏春秋·察今》)【注】①东夏:东夷和华夏,指中国境内的不同民族。②镆铘:古代的著名宝剑。③骥骜:古代千里马的名称。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其不可得而法
法:效法B.言异而典殊
殊:特别C.故释先王之成法
释:抛弃D.使人先表澭水
表:做标记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军惊而坏都舍
人非生而知之者B.若此论则无过务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荆国之为政
句读之不知D.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愿以十五城请易璧。12.下列对原文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关于法的事实被蒙蔽往往源于辩士因自以为是而相互辩论。B.荆人袭宋和刻舟求剑的寓言类似,都是说泥古不变,必然遭到失败。C.第四段告诫君主,要让庶民不敢议法,官员不敢违法,如此利于变法。D.第六段引婴投江之事抨击了不从实际情况出发,机械照搬经验之人。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还是无从取法它的。B.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C.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原本使民安康长寿,如今却戕害民众。D.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成就功名,这才是先王应该追求的千里马。14.本文前两段讨论了如何对待先王之法的问题,请根据文本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用自己的话说明作者持此观点的理由。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荆文王曰:“苋嘻数犯我以义,违我以礼,与处则不安,旷之而不谷得焉。不以吾身爵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谷。”于是爵之五大夫。“申侯伯善持养吾意,吾所欲则先我为之,与处则安,旷之而不谷丧焉。不以吾身远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谷。”于是送而行之。②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矣。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至于师涓而果知钟之不调也。是师旷欲善调钟,以为后世之知音者也。③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功。”周公旦曰:“亲亲上恩。”太公望曰:“鲁自此削矣。”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④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屣,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子不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先见而泣也。⑤魏公叔痤疾,惠王往问之,曰:“公叔之病,嗟!疾甚矣!将奈社稷何?”公叔对曰:“臣之中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听之也。为不能听,勿使出境。”王不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今谓寡人必以国听鞅,悖也夫!”公叔死,公孙鞅西游秦,秦孝公听之。秦果用强,魏果用弱,非公叔痤之悖也,魏王则悖也。夫悖者之患,固以不悖为悖。(节选自《吕氏春秋·仲冬纪第十一》)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B.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C.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D.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谷,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因周室衰落,渐被诸侯僭用。B.师旷,先秦著名音乐大师,古人称其为乐圣。“师”是乐师的意思,“旷”是他的名。C.西河,战国时魏国在今山西、陕西交界处的黄河以西地区常被称为西河,也叫河西。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谷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因此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文王有察人之明,无论是对于善于领会自己心意、凡事预先做好工作的申侯伯,还是屡次触犯他、对他无礼的苋嘻,他都能重用。B.晋平公铸了一口大钟,师旷认为此钟音色不够协调,请求重新铸造,但其他乐工都认为没有问题,所以晋平公没有采纳他的意见。C.太公望和周公旦分别被封于鲁与齐,但他们二人的治国方法不同,两国最终的命运也不同,而这结果与两人对对方的预测相符合。D.魏国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举荐了自己的中庶子公孙鞅,但遗憾的是魏惠王并没有重用他,公孙鞅被秦孝公重用,秦国因此强大。1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以吾身爵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谷。(2)秦果用强,魏果用弱,非公叔痤之悖也,魏王则悖也。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乙①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②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节选自《吕氏春秋》)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的。而耻学于师
耻:以……为耻。B.而以强教之
以:目的连词,相当于“来”。今之众人
众人:很多人。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于是。圣益圣
圣:圣明的人。D.择师而教之
而:连词,表顺承。学者师达而有材
达:通达。2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B.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C.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D.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21.下列对文中加点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读,同“逗”,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文中的“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B.《师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性文章。韩愈和白居易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C.名号,是指名称、别号。如《鹊桥仙》的作者秦少游,名观,号淮海居士。D.《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主持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成语“刻舟求剑”源于此书。2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23.甲文提到“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隐含着“从师而问才能成为圣人”的前提,乙文则做了明确阐述。乙文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圣人,请简析。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故使之者至,物无不为;使之者不至,物无可为。古之人审其所以使,故物莫不为用。②凡用民,太上以义,其次以赏罚,其义则不足以死,赏罚则不足以去就,若是而能用其民者,古今无有。赏罚之柄,此上之所以使也。其所以加者义,则忠信亲爱之道彰。久彰而愈长,民之安之若性,此之谓教成。教成,则虽有厚赏严威弗能禁。故善教者,不以赏罚而教成,教成而赏罚弗能禁。用赏罚不当亦然。奸伪贼乱贪戾之道兴,久兴而不息,民之雠之若性。戎夷胡貉巴越之民是以,虽有厚赏严罚弗能禁。郢人之以两版垣也,吴起变之而见恶,赏罚易而民安乐。氏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皆成乎邪也,且成而贼民,故赏罚之所加,不可不慎。③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文公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秦胜于戎而败乎崤,楚胜于诸夏而败乎柏举。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④赵襄子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赦为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中,赦无大功,赏而为首,何也?”襄子曰:“寡人之国危,社稷殆,身在忧约之中,与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礼者,惟赦。吾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襄子可谓善赏矣!赏一人而天下之为人臣莫敢失礼。”为六军则不可易,北取代,东迫齐,令张孟谈逾城潜行,与魏桓、韩康期而击智伯,断其头以为觞,遂定三家,岂非用赏罚当邪?(选自《吕氏春秋》之《义赏》《用民》有删改)2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虏也,不忧其系累
系:捆绑B.且成而贼民
贼:危害C.焚薮而田,岂不获得
田:种田D.身在忧约之中
约:困窘2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赏罚之柄/民之安之若性B.不以赏罚而教成/郢人之以两版垣也C.赏罚易而民安乐/而忧其死不焚也D.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民移之则成焉2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之谓教成这就叫做教化成功。B.吴起变之而见恶吴起改变这种方法用四版筑墙便成为恶人。C.反而尊贤,足以报德返回来尊崇贤人,足可报答贤人的恩德。D.吾是以先之我因此先赏赐他。27.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赏罚是统治者役使臣民的唯一手段。B.赏罚是否得当关系到教化能否成功。C.赏罚可鼓励人民去接近“义”之道。D.本文强调了赏罚的必要性及其做法。28.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29.“义赏”就是君王对臣民的赏赐要符合道义,请概括本文关于“义赏”的认识,并简要说明。七、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①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②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③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④凡说者,兑①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②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③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注】①兑:通“悦”。②硾(zhuì):系上重物使下沉。③堇(jǐn):野葛,可做毒药。3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理:治理B.圣人生于疾学
疾:奋力、用力C.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信:(被人)相信D.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
要:同“邀”,求,取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他自己又有才能,这样的人一般会成为圣人。B.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做到尊师就不会去计较老师是否富贵荣耀了。像这样做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名号就响亮了,德行就彰显于天下了。C.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D.作者认为老师要让自己尊贵起来,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②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①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无备召祸,专独位危,简士壅塞。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欲无召祸,必完备。三者,人君之大经也。②人主之患患在知能害人而不知害人之不当而反自及也是何也智短也。智短则不知化,不知化者举自危。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王。春居②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③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晩也?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箴谏不可不熟。莫敢谏若,非弗欲也。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不慎,此得失之本也。③赵简子沉鸾徼④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鸾徼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鸾徼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鸾徼来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鸾徼未尝进一人也。是长吾过而绌⑤善也。”故若简子者,能厚以礼督责于其臣矣。以礼督责于其臣,则人主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非;可与为直,而不可与为枉。此三代⑥之盛教。(《吕氏春秋•骄恣》)【注】①简:怠慢。②春居:齐宣王的臣子。③辟:同“避”。④鸾徼:赵简子的臣子。⑤绌:减损。⑥三代:指夏、商、周。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主之患/患在知能害人/而不知害人/之不当而反自及也是/何也/智短也B.人主之患/患在知能害人/而不知害人之不当而反自及也是/何也/智短也C.人主之患/患在知能害人/而不知害人/之不当而反自及也/是何也/智短也D.人主之患/患在知能害人/而不知害人之不当而反自及也/是何也/智短也3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诸侯谦称,寡德之人。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文中的“春子”“赵简子”中的“子”都是尊称。C.宣王,是齐国国君的庙号。古代对君王的称呼可以称庙号,如齐宣王;可以称谥号,如汉武帝;可以称年号,如乾隆帝。D.台榭,古代的台高而平,便于瞭望;榭是台上的木构建筑。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主治理国家需要礼遇士人,得到群众的拥护,并且要周密防备。以免闭目塞听,地位危险,招致祸患。B.春居劝谏齐宣王建造大宫室时用了楚国国君的事例类比,直接言明齐国也已没有直臣,让齐宣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C.面对骄恣的国君,聪明的大臣进谏时是非常讲究方式和方法的,春居的进谏方式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D.赵简子能认清鸾徼的谗佞并将其淹死,严厉惩罚了佞臣,他是能够分辨诤臣和佞臣的人,能够以义理督责自己的臣子。3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2)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37.这篇短文的标题是“骄恣”,请用现代汉语的短语形式概括君王骄恣的三种危害。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①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人员合同模板标准版
- 工序课件教学课件
- 《宝洁洗发水调查》课件
- 部队船艇安全报告范文
- 《高级汇编技术》课件
- 公共卫生村级卫生人员培训课件
- 《抗战回望》课件
- 《国际货物买卖实务》课件
- 《防辐射安全宣传栏》课件
- 高中数学必修2课件
- 语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 大国兵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北大学
- 不动产登记查询委托书范文
- 汽车行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及相关对策分析
- 妇科副高专题报告范文
- 矿山安全培训操作规程
- 2024-2029年中国数字农业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演讲稿
- MOOC 制药分离工程-郑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音乐鉴赏(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食品标准与法规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