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中高三语文试题第一次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全球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不会区分种族民族的差异,不会遵守国界和
文明的规范,也不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面对疫情,全球唯有团结一致,秉持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精神,摒弃“”的狭隘冷漠,才能够尽快在全球更广范围内疫情给更多人民带来巨大
伤害。
这一次,中国又走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面。中国发挥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防止疫情蔓延。
中国不仅加强与世卫组织和有关国家的疫情通报和信息共享,而且把自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努力向世界各国表
明,只要正确措施,疫情可以遏制,为人类最终战胜新冠病毒疫情注入了信心。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
区制定了“全方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展示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或成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顾忌各人自扫门前雪终止同病相怜
B.顾虑各人自扫门前雪中止同舟共济
C.顾忌哪管他人瓦上霜终止同舟共济
D.顾虑哪管他人瓦上霜中止同病相怜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且以自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努力向世界各国表明,只要正确措施,疫情可以遏制
B.而且向世界各国表明,只要以自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努力,措施正确,疫情可以遏制
C.而且把自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努力向世界各国表明,只要正确措施,疫情可以遏制
D.而且以自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努力向世界各国表明,只要措施正确,疫情可以遏制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窑汉
刘洸
路大理坐在窑前忙活。土窑从日军打进来开始歇窑,已废弃好几年。昨晚乍一启用,好像贫困潦倒的汉子肩上勒
负了一辆重车,不是咳嗽就是喘,弱不禁风。乌鸦乱飞,让暮色染上几缕凄迷。乌鸦、暮色和浓烟滚滚袭来,铜台沟
的天空泛滥着污浊的气息。窑前荒芜的空场,堆满他准备的一垛垛榛柴、一捆捆干草、一摞摞劈柴,还有几堆牛粪,
一堆黑褐色的煤炭。窑塘里,烈焰熊熊、烟雾纵横,累累的砖坯高耸至窑口,接受着火舌灼热的烧制。路大理有一千
条理由拒绝烧制青砖。因为日军的枪炮声在村外一响,他们猫腰撅腕呼扇着猪耳朵一样的帽子在村里一转,他豢养的
两匹雪青马就被粗暴地赶走了。他于是起誓发愿说,过日子,没有青转不成,但日军来了,还过什么日子呀?这帮小
个子不滚蛋,老子是不会烧窑的!
但儿子路小虎的一条理由就让他的一千条理由如同纸糊的大厦,在飓风中轰然坍塌。路小虎的理由是,有个姑娘
答应当我新娘子,但人家要咱盖新房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就这么一个快四十的儿子,儿子不娶媳妇,就得打
光棍儿啦!路大理是铜台沟乃至周围十里八村的窑汉,被誉为“窑把式”。他烧一窑转,或烧一窑瓦,掐头去尾,满
打满算,皆是十天。什么兑沙子,和泥、踹泥、醒泥,扣砖坯子,或上瓦轮盘;什么晒砖坏、瓦坯,码窑、烧窑,歇
火、降温,出窑……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当然,窑汉的手艺在于烧窑时对火候的把控上。他会根据阴晴、光照、温度、湿度乃至柴禾、炭火的状态,决定
屯水与封窑、出窑时间。而且,每每出窑,无论砖瓦,其色泽、形体、软硬度,都是恰好,绝对没有欠火疲沓或过火
焦化的现象发生。村里竟流行这样一句歌后语,路大理的砖瓦——正好!
终于,整整十天,一窑青砖烧制好了,一垛一垛码在山坡的平地上,上面缥缈着袅袅的青霭。远远看去,宛如一
个个精致的积木,在春天紫蓝色的豌豆花中,肃立。
当天傍晚,正当路大理好酒好菜请人准备动工盖新房时,一溜日军的军车闯进铜台沟。日军和伪军荷枪实弹,胁
迫着村里百姓,将新出窑的青砖,全部拉走了。此时,偏偏路大理和那些工匠皆醉倒在火炕上,东倒西歪,力不能支。
翌日,路大理在土窑前的山坡上,一遍遍转圈。他红着眼睛、跳着脚,高声骂道,你抢我的青砖,去垒坟墓吧!
日军真的在铜台沟外的牛头沟门,竖起了一座青砖松木的坚固炮楼。不久,路小虎竟然骑着一匹铁青色的骡子,一身
玄色如锅底的军服,带领几个歪戴帽子打着绑腿的伪军,耀武扬威,回到了铜台沟。他笑嘻嘻地对路大理说,爹,你
烧的青砖,值!小虎我如今是牛头沟门炮楼的小队长啦!
路大理坐在木椅上问,这些都是你一手策划的?你把青砖给了日军?
路小虎很得意地说,是我!路大理跳了起来,又坐了下去。他卷了一根喇叭口旱烟,用火镰点着,闷闷地说,你……
你真是我的好儿子!路小虎走了。路大理对着老伴喊,扫,把屋子、院子都给我扫一遍!
路大理的脸色整日阴着,黑云压城。秋天,传来消息,三名从热河潜入锡伯河川的抗日武工队员在过炮楼时被捉,
括牲在炮楼里。路大理大病了一场。他让老伴关闭大门,再不愿意在村里露面。
临近年关,路大理居然将土窑打扫一新,还将库存于仓房的砖坯搬运至窑前。别人问他,他说,烧转,修坟!每
个字都像铜豆子,硬邦邦。烧烤的火是在除夕半夜燃起来的。当时,村子的人纷纷出屋烧纸祭祖,蓦地看见路大理的
土窑烈焰腾腾,烧红了半边天。正月初一,他竟然将土窑封了。这次,一反常态,他不是屯水,而是用土,将整个土
窑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后来,还在窑顶竖了一个坟头。
坟头凸起,他老伴的哭声也突兀地响起来。哭声呜呜,喑哑,像黄牛在抵着泥土哀号。
从此,村民再也没见到路小虎。
从此,路大理再没烧过转。
(选自2019年第4期《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日本侵入中国为背景讲述窑汉的故事,生活在民族危亡时期的路大理路小虎父子二人对待侵略者的态度对
比鲜明。
B.小说构思精巧,路大理烧砖的情节安排了明暗两条线:明线是路大理为娶儿媳妇烧砖,破被掠;暗线则是路小虎
与日本侵略者勾结设计,欺骗大理烧砖建炮楼。
C.路小虎勾结侵略者,欺骗自己的父亲,抢走父亲烧的砖,出任伪军小队长,还亲手残害了三名抗日武工队队员,
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
D.路大理这位民族义士,开始采取不与日本侵略者合作的态度,侵略者、汉奸的罪恶行径,让他义愤填膺,他最终
选择了反抗,做到了大义灭亲。
2.小说重视环境描写,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从此,村民再也没见到路小虎”这句话的作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个体而言,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
人格魅力的美丽呈现。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
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
明努力的方向。
个人品德是公民个人在修养身心、规范举止方面的道德依循,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形成了由全体
到个体、由外在到身心的完整道德链条。“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执着于爱国奉献,"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
不言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几十年奋斗不止带领老百姓践出脱贫新路;“小巷总理”武
荷香,把社区当成自己家,把社区居民当亲人……一个个榜样楷模,让人们感动于爱国奉献的家国大义,知晓了明礼
遵规的文明法则,读懂了勤劳善良的奋斗之美,领略了宽厚正直的德性纯真,感受到自强自律的人格光辉。“美德好
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加美丽。”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足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发乎真心地讲道
德、遵道德、守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人说得好:“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
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这提醒人们,
锤炼个人品德,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一两件事上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
践行道义更值得敬佩。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蔚然成风。
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实践表明,放任自流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演进,往往都是依
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醉驾入刑”,推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蔚然成风;立法强制垃圾分类,节约资
源渐成文明时尚;以法治破解高铁''霸座",无赖行径受到严惩……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体主动作为,也需要
榜样引领示范,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
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
程度达到新高度。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道德建设能否成风化人,有赖于多做细致入微的实功,不务大而空泛的虚名。每
一个小我点亮一盏明德惟馨的心灯,辗起一团崇德向善之火,成就以德兴国的中国力量,必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摘编自《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及今,中华民族一直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其精髓一脉相承,其要求基本一致。
B.个人品德事关公民个人修养身心、规范举止,是完整道德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C.修养个人品德任重而道远,须严格自律,应发自真心,持久不懈,积累于点滴之中。
D.由好品行到好风尚,进而社会整体文明素养得以演进,这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促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引证法,从道德的重要性谈起,引出“个人品德修养”这一中心论题。
B.文章从自律和他律两方面论述了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采用了对比式结构。
C.引证和例证是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经典语句和列举典型事例证明观点。
D.文末把个人品德上升到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有力地深化了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因此,以德治国就是我们国家今后奋斗的主要方向。
B.黄旭华、朱彦夫、武荷香等人成为时代楷模,与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密切相关。
C.只要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崇德向善、践行道义,就能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D.法治对道德建设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我们在进行道德建没之前首先要强化法治。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弋阳,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弋阳腔被为中国古代戏曲“活化石”、高腔戏曲的“鼻祖”,o雨的声音
不时从门外传来,场内的观众却全然进入了戏中。
①听弋阳腔的演唱,强烈地感受到它超越地域文化的艺术穿透力和亲和力
②弋阳腔因弋阳而立身,弋阳亦因弋阳腔而扬名
③让人一接触即被那激越清雅的气质所打动
④那响脆的锣鼓和昂厉的哦呐,无不动魄惊心
⑤那或高亢狂放或抑郁婉转的曲调
⑥你看,一个演员在台上唱,幕后数人接腔相伴,如回声般美妙
A.②①③⑥⑤④B.②⑥⑤④③①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⑥③②①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注]词人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毕生坚持抗战,为主和派所不容。催科:官府催交的租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云烟”二字给人轻淡之感,其实轻淡中包含着词人对往事如烟的感叹。
B.上阕次句将自己比作入秋蒲柳,意思是说自己身体非常孱弱,过早地衰老了。
C.“早趁催科了纳”既照应题中“以家事付之”,同时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
D.结尾两句词人以“乃翁”自称,说自己依然还可以管管竹林、青山、绿水。
2.词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6、(1)三山半落青天外,。(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黄沙百战穿金甲,o(王昌龄《从军行》)
(3)?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4)落花水香茅舍晚,»(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5),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忧劳可以兴国,o(欧阳修《伶官传序》)
(7)予谓菊」_____o(周敦颐《爱莲说》)
(8)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7、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2019年7月6日召开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②良渚古城建造于约公元前3300-2300年间,距今五千年左右。除了世界遗产的光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
功令人振奋的另一层意义是,中国五千年前文明史终于得到国际承认。
③良渚申遗成功的意义,第一是古城,这个良渚王城,是中国文化的早期中心,第二是神话,形成了神话叙事的
核心话语系统。良渚文化的价值最高的是早期神话,国为王城废弃了,神话流传下来。所以神话远比王城重要。良渚
遗址中发掘出的大量玉器物象和祭祀遗址中,有大量天地日月崇拜、龙凤崇拜的物象叙事,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中华
民族的象征。这些神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与统一性。
④德国哲学家谢林曾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在华夏民族
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文化认同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文化的认同、至上神灵的认
同。
⑤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其实有文字记载的不过三千多年,之前还有一两千年的历史如何确认?“神话”是重
要的确认方式,这里的“神话”当然不是语言的传说,而是O
⑥神话流传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用语言文字记载下来的神话,如大家熟悉的“盘古开天地”、“女锅造人”等
神话传说,既有古老的典籍文字记载,也有民间口头传承,我们称为神话的语言叙事;第二种是和信仰结合,比如祭
祀仪式、以仪式演述故事,比如端午竞渡,这些行为传述着古老神话,我们叫神话的行为叙事;第三种是和物质形式
和图像景观结合起来的叙事,如特定的器物、塑像、绘画,以及建筑等,我们叫神话的物象叙事。
⑦良渚文化时期还没有文字,无法靠语言记录,古老的祭祀仪式现在也无法完全重视,其文化特质主要只能通过
墓葬文物来推断,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物质图像部分所表现出来的神话故事。
⑧良渚文化出土了大量玉器,如玉璧、玉琼等等,都是重要的礼器,这些玉器对稍晚的龙山时代诸文化产生了极
大的影响,分布范围达到大半个中国。玉文化的传统一直延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周札•春官•大宗伯》
中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也就是说用璧祭天,用琮祭地。两千年前的文字记载,与五千年前的考古文物契
合一致。天地神话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创世神话,良渚王城考古遗址成为中国最高王权掌握主流信仰神话的有力证据,
是成熟的中华文明精神体现,具有文化源头的深刻意义。
⑨良渚文化出土的“十二节玉琮”,是关于天地自然崇拜的礼器,内圆外方的形制,暗合“天圆地方”的神话观,
十二节和天文历法上的十二个月应该有关联,是古人对天地日月的时间记录。天圆地方的观念,这和后来中华文化的
天地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⑩良渚文化最重要的遗产是它奠定了中国统一的神话文化基础。“天圆地方”的概念从良渚文化到夏商周文化,
再到清代天坛、社稷坛,以及现代的中华世圮坛,有一条清晰的传承线索。五千年的不间断的中华文明,良渚文化就
是源头的直观呈现。
⑪良渚文化时期,龙凤两大文化文汇,也是中国创世神话发展的大事。上海福泉山的良渚文化陶器上的龙纹,成
为后来龙文化最典型的纹饰之一,这是良渚文化后期,夏禹龙文化东进南下的标志性事件,中华文化从此走向了龙凤
呈祥的新时代。
⑫良渚文化构建了中国创世神话的基本谱系。中国神话的多元发生,在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的龙纹,七千年前的
河姆渡凤纹就已经出现了。经过数千年的演进和交流,这些主流的多元文化于五千年前在良渚交汇整合,形成的关于
天地神话、关于龙凤神话叙事,以及至上神的叙事和崇拜,形成了早期中国统一神话文化的源头,关于天地日月神话、
关于龙凤呈祥神话、关于至上神像的崇拜,是民族的共同的神话叙事,成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前提。神话是
良渚文化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1.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
2.根据上下文语境,在第⑤段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句子。
3.下列对有关良渚出土的“十二节玉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二节玉琮”内圆外方的形制象征天圆地方的观念。
B.“十二节玉琮”印证了《周礼》中关于天地崇拜的记载。
C.“十二节玉琮”的十二节意味着古人对日月的时间记录。
D.“十二节玉琮”是良渚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祭天礼仪用器。
4.下列推断与文意不一致的一项是()»
A.良渚文化申遗过程中,神话所起的作用比王城大。
B.考古文物是确认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
C.中华文化中神话流传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
D.良渚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
5.作者认为良渚文化形成了中华神话的核心话语系统,综览全文,概述其理由。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覆盖面的广阔
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印度的《华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
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圣典”或“元典”。在中华
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是“六经”,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
文化元典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产物,当以历史文献视之,“六经皆史”即此之谓也。同时,元典的某些基本精
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被后人重新刻勒,对该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造成深远而又长
期的影响。元典的这种超越性并非某种神秘因子所造成,乃是由其基本特质所致: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
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各个时代的人类所始终关心的,也就是说,元典讨论的是不朽的主题,同时,元典在回答这些
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并非实证性的结论;是一种开放式的原型,而并非封闭
式的教条,这使元典不致因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局限沦为明日黄花,而以一种灵感的清泉,赢得不朽性,一再发挥巨大的启
迪功能。
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既是对中世纪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世纪某些束缚社会进步的制度和精神
的否定。近代文明实现这种对中世纪的否定,往往借助于对古代文明某些因素的“复归”。当然,这种复归并非复古,
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程。这种向“哲学原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西方出现
过,在东方也多次出现。中国哲人对此早有领悟。考之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返其初”的现象可谓俯拾即是。即以
龚自珍为例,便有相当精辟的识见。稍后的经史学家皮锡瑞在论及清学演变时曾概括道: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
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19世纪中后叶活跃在中国思想界的先进文化人,从徐继畲、魏源到郭嵩族、薛福成进而
到康有为、梁启超继之到孙中山、章太炎,其具体见解虽各有差异,但菲薄“近古”崇尚“远古”并以此求新、求变,
却是他们共同遵循的一条思维路向。
20世纪以降,工业文明在全球范围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工业化的轨道上突飞猛
进,文明的器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都发生着愈益深刻的现代化转型。然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单一
式的进步,而是善恶并进、苦乐同行的矛盾过程,正所谓“省忧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城”。不论与自然交互关系这一
面,单就人与人的关系这一面而论,工业文明取得了社会契约化、法治化、民主化的重要进程,却又带来社会的失衡和人
的异化,物欲主义的泛滥、道德的沉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等令人困扰的问题,显示了个人失调以至社会失衡
的危险趋向。
面对当今形势,人类正在寻找解决途径。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元典精神可以给予我们以启示。中华元典所贯穿的一
天人、合知行、同真善、兼内外的融通精神,行健不息、生生不已的好勤乐生主义、人道亲亲的人文传统,以及德业日
新意识、社会改革意识、文化包容意识、守中和谐意识等等,经过创造性的转化,无疑会成为现代人克服“现代病”的
良药。这便是在“退却与重回”中获得民族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之路,用新见变化元典的革故鼎新之路。这
种双向性的辩证发展进程,正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的近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元典精神体现在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中,这些典籍具有“元典”性质。
B.文化元典提供永恒的精神因子,能产生不朽而深远的影响,以解决困扰人的问题。
C.近代文明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选择以“尚古”作为前进的基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D.工业文明利弊参半,只有走上用新见变化元典的道路才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展开论证,既有对历史发展的深刻剖析,也有对当下现实的冷峻思考。
B.文章围绕论题,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进行论证,从多个角度充分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C.文章论述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时,将国外史料与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材料作了对比。
D.文章末段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指出面对当今形势,人类特别是中国正在寻找解决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必有其原创性的元典精神,这种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该民族的社会与生活之中。
B.元典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因为元典超越现实关照久远,摒弃实证亲近哲理,具有开放的气度和终极关怀的胸襟。
C.东西方文化共同遵循一条借助“复归”来谋求现实变革的思路,以至“返其初”的现象深刻影响了近代文明的进
程。
D.中华元典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而今要发展现代中国,还需要开辟来自中华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
之路。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向后看”也很美
当今世界,技术的指数级增长让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追逐流行与新潮似乎已成为人类的本能。在这种趋势下,
一些传统手工艺受到冷落,甚至面临存亡挑战。如何让“慢工出细活”的匠人技艺不被“快节奏”的时代浪潮所淹没?
人工智能为传统技艺的延续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据报道,日本总务省自2019财年启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和保存传统手工艺的试点研究。通过在匠人手腕上安
装传感器,对手指和手腕等动作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利用摄像机拍摄作业过程等方式提取必要信息,匠人的手工制作
实现数据化,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整理成影像资料和教材。该项研究有望为匠人技艺的传承留下希望的
“火种”。
先进技术与传统技艺的融合,带来的是更美好的未来。每一种技艺都承载着特定的时代记忆,凝萃着人类智慧的
结晶。每一项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技艺的传承不仅让“术”继续造
福后代,更令文化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在传统基础上的创造,人类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攀登高峰。突破未来技术奇点
的灵感,很有可能就蕴藏在不甚起眼的传统经验中。
从古老卷轴设计中汲取灵感,加拿大女王大学的科学家制造出了世界首款可卷曲触屏平板电脑,把柔性设备技术
推向了全新领域;受千变万化的折纸启发,哈佛大学威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旋转驱动十二面体海洋生物采样器,
解决了软体动物不易安全捕捉的难题。当前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更是与基于海量数据之上的“深度学习”分不开。
韩国棋手李世石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围棋大战还没有从大众的记忆里褪去,但“深度思维”公司新研发的人工
智能“阿尔法零”,在自学8小时后即可击败“阿尔法狗”。人工智能与传承几千年的围棋技巧结合,其轰动世界的
效应引发深刻思考。
美国斯坦福大学2016年9月发布《人工智能100年》报告指出,未来15年,人工智能长足大发展将取决于能否
促进人文关怀、增强社会理解并获得政府信任。在这些方面,向后看,关注人类传统文化精髓,人工智能有着得天独
厚的优势。庞大的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功能,图像识别、语音交互、全息影像等一系列前沿技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
间的维度,甚至跨越因地域、语言、民族等限制而造成的理解与交流的鸿沟。
被大火付之一炬的巴西国家博物馆有望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得到数字化复原;通过智能聊天机器人“敦煌小冰”,
历史迷们能实时收到定制推送的敦煌文化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科学家内罗♦克里
斯蒂亚尼尼分析了1800年至1950年间的3500万篇英国地区新闻报道中的286亿词汇,发现了历史学家用传统方法无
法找到的历史事件。
“向前看”的技术革新固然重要,“向后看”的人文情怀同样可贵。与历史和传统相碰撞、相融合,不仅能让人
工智能闪橇人文的光泽,也能为其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的生活因技术的指数级增长而日新月异,在追逐流行与新潮似乎已成为人类的本能的趋势下,传统手工艺受
到冷落,甚至面临存亡挑战。
B.日本总务省自2019财年启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和保存传统手工艺的试点研究,该研究通过安装传感器、收集
数据、提取信息、分析数据的方式,最后整理成影像资料和教材。
C.正是因为在传统基础上的创造,人类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攀登高峰。突破未来技术奇点的灵感,就蕴藏在不甚起
眼的传统经验中。
D.利用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科学家内罗•克里斯蒂亚尼尼分析了1800年至1950年间的3500
万篇英国地区新闻报道中的286亿词汇,发现了历史学家无法找到的历史事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简明扼要地提出人工智能与传统技艺的话题。后文核心观点先进技术与传统技艺相融合带来的是更美好
的未来,照应了标题。
B.加拿大女王大学的科学家制造出了世界首款可卷曲触屏平板电脑,哈佛大学威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旋转驱动
十二面体海洋生物采样器,是“向前看”和“向后看”融合的有力例证。
C.全文有明确的紧扣中心的意识,文章善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说理充分,有利于深入闸述中心话题,
增强文章说服力。
D.文章运用“深度思维”公司新研发的人工智能“阿尔法零”,在自学8小时后即可击败“阿尔法狗”的例子是为
了说明人工智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总务省的试点研究有望为匠人技艺的传承留下希望的“火种”,有可能让“慢工出细活”的匠人技艺不被“快
节奏”的时代浪潮淹没。
B.但凡技艺都承载着特定的时代记忆,凝萃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项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都闪耀着人文精神
的底色。
C.美国斯坦福大学2016年发布的《人工智能100年》报告指出,未来15年,能否促进人文关怀、增强社会理解并
获得政府信任是人工智能获得长足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向前看”和“向后看”相辅相成,人工智能与历史传统融合碰撞,不仅能让人工智能闪耀人文的光泽,也能为
传统经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范字法言,会稽出万人也。父岱,历职清显。范少好学,博涉书史。陈太建中,位宣惠江夏王长史。后主即位,
为都官时我与江总等,并为狎客。范容止都雅,文聿赡丽,又善五言诗,尤见亲爱。后主性愚狠,恶闻过失,每有
恶事,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时孔贵人绝爱幸,范与孔氏结为兄妹,宠遇优渥,言听计从。朝廷公卿成畏范,范
因骄矜,以篇文武才能举朝莫及。从容白后主目:“外间诸将,起自行伍,匹夫敌耳。深见远虑,岂其所知。''后主
以问施文庆,文庆畏范,益以为然。自是将帅微有过失,即夺其兵,分配文史。
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文庆沮坏之,后主未决。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度?边将欲
作功劳,妄言事急。臣自恨位卑,虏若能来,定作太尉公矣。”或妄言北军马死,范日:“此是我马,何因死去。”
后主笑以为然,故不深备。
寻而隋将贺若弼陷南徐州,执城主庄元始,韩擒虎陷南豫州,败水军都督高文泰。范与中领军鲁广达顿于白塔寺。
后主多出金帛,募人立功,范素于武士不接,莫有至者,唯负贩轻薄多从之,高丽、百济、昆仑诸夷并受督。时任蛮
奴请不战,而己度江攻其大军。又司马消难言于后主曰:“弼若登高举烽与韩擒虎相应鼓声交震人情必离请急遣兵北
据蒋山南断淮水质其妻子重其赏赐。陛下以精兵万人,守城莫出。不过十日,食尽,二将之头可致阙下。“范冀欲立
功,志在于战,乃日:“司马消难狼子野心,任蛮奴淮南伦士,语并不可信。”事遂不行。
隋军既逼,蛮奴又欲为持久计,范又奏:”请作一决,当为官勤不承捺。”后主从之。明日,范以其徒居中,以
抗隋师,未阵而北,范脱身遁免。寻与后主俱入长安。
初,晋王广所我陈五佞人,范与散骑常侍王理、王仪、御史中丞沈雍,过恶未彰,故免。及至长安,事并露。隋
乎*以其奸佞谄惑,并暴其过恶,名为四罪人,流之远裔,以谢吴、越之人。
(节选自《南史•孔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弼若登高举烽/与韩擒虎相应/鼓声交震/人情必离/请急遣兵/北据蒋山/南断淮水/质其妻子/重其赏赐
B.弼若登高举烽与韩擒虎/相应鼓声交震/人情必离/请急遣兵北据/蒋山南断淮水/质其妻子/重其赏赐
C.弼若登高举烽/与韩擒虎相应/鼓声交震/人情必离/请急遣兵北据/蒋山南断淮水/质其妻子重其赏赐
D.弼若登高举烽与韩擒虎/相应鼓声交震/人情必离/请急遣兵/北据蒋山/南断淮水/质其妻子/重其赏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阴,会稽郡二十六县之一。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和《过秦论》
“山东豪俊遂并起”中“山东”都指靖山以东。
B.尚书,战国始置,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
以尚书、仆射为正副长官。
C.勒石燕然,典故,出自《后汉书》。东汉将军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后人用此词
表示建立或成就功勋。
D.文帝,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种称号以寓褒贬善恶。古代学
者、士大夫死后由亲友或门生给予的谥号称为“私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范仪表出众,举止高雅,他写的文章丰沛华丽,又善作五言诗。南陈后主每做什么坏事,孔范必定为他曲意文
饰,称扬赞美。
B.孔范结交权贵,宠遇优渥,朝廷公卿都怕他,他因此便骄矜自大,认为整个朝廷的文臣武将无人能比得上自己。
C.孔范谗言惑主,自以为是。他怂恿后主,诸将领稍有过失,就夺取其兵权;敌人来袭,他妄言守边将领谎报军情。
后主都听从了他的意见。
D.孔范恶有恶报,罪有应得。隋军逼近,他罔顾诸将的建议,决意出战,结果大败;陈国灭亡,他被俘至长安,坏
事败露,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文庆沮坏之,后主未决。
(2)范素于武士不接,莫有至者,唯负贩轻薄多从之,高丽、百济、昆仑诸夷并受督。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洁说
李贽
予性好高,好高则倨傲而不能下。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势仗富之人耳。否则稍有片长寸善,虽隶卒人
奴,无不拜也。予性好洁,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趋势谄富之人耳。否则果有片善寸长,
纵身为大人王公,无不宾也。能下人,故心虚;其心虚,故所取广;所取广,故其人愈高。然则言天下之能下人者,固
言天下之极好高人者也。予之好高,不亦宜乎!能取人,必无遗人;无遗人,则无人不容;无人不容,则无不洁之行
矣。然则言天下之能容者,堵言天下之极好洁人者也。予之好洁,不亦宜乎!
今世量龊者,皆以予狷隘而不能容,倨傲而不能下,谓予自至黄安,终日锁门,而使方丹山有好个四方求友之讥;
自住龙湖,虽不锁门,然至门而不得见,或见而不接礼者,纵有一二加礼之人,亦不久即厌弃。是世俗之论我如此也。
殊不知我终日闭门,终日有欲见胜己之心也;终年独坐,终年有不见知己之供也。此难与尔辈道也。
夫空谷足音,见似人犹喜,而谓我不欲见人,有是理乎!第恐尚未似人耳。苟即略似人形,当即下拜,而忘其人
之贱也;奔走,而忘其人之贵也。是以往往见人之长,而遂忘其短。非但忘其短也,方且隆礼而师事之,而况知吾之
为偏爱耶!何也?好友难遇,若非吾礼敬之至,师事之诚,则彼聪明才贤之士,又曷肯为我友乎!必欲与之为友.则不
得不致吾礼数之隆。然天下之真才真聪明者实少也,往往吾尽敬事之诚,而彼聪明者有才者,终非其真,则其势又不
得而不与之疏。且不但不真也,又且有奸邪焉,则其势又不得而不日与之远。是故众人咸谓我为无目耳。夫使我而果
无目也,则必不能以终远;便我果偏爱不公也,则必护短以终身。故为偏爱无目之论者,皆似之而非也。
今黄安二上人到此,人又必且以我为偏爱矣。二上人其争与我始终之,无使我受无目之名也。然二上人实知余之
苦心也,实知余之孤单莫可告语也,实知余之求人甚于人之求余也。余又非以二上人之才,实以二上人之德也;非以
其聪明,实以其笃实也。故有德者必笃实,笃实者则必有德。二上人吾何患乎!故作好高好洁之说以贻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下人,故心虚下:在...之下
B.终年有不见知己之恨也恨:仇怨
C.方且隆礼而师事之事:侍奉,对待
D.二上人其务与我始终之务:务必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己“所不能下者”,在于其心性高洁,爱好高雅。
B.作者住在龙湖后,整天锁着门,让方丹山有“好一个四方访友不遇”的讥笑。
C.作者之所以闭门谢客,原因之一在于无可见之客,其实内心是孤独寂寞有苦难言。
D.文章最后一段列举黄安二上人的例子,目的在于反驳众人对“我”的误解,同时也表现出对两位上人的赞誉之情。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言天下之能容者,固言天下之极好洁人者也。予之好洁,不亦宜乎!
(2)好友难遇,若非吾礼敬之至,师事之诚,则彼聪明才贤之士,又曷肯为我友乎!
4.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试概括作者的性格特征。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电视台“平凡英雄”栏目编导准备近期以抗击新冠疫情为题材做一期节目。在确定本期内容时,对其中三则材
料都很感兴趣,但究竟选择哪一则材料有些左右为难。这三则材料是:
①湖南一30岁的女护士主动报名支援武汉方舱医院。她说:“我是单身我先上。”她还开玩笑地说:“疫情结束
后,希望国家给我分配一个男朋友。”
②五位山东农民速筑工听说武汉要速火神山医院的消息,立即报名自愿支援医院建设,他们有的告诉家人,得到
家人的支持;有的选择了隐瞒;有的还写下了遗书。他们开着私家车赶赴武汉,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
③某社区负责人对小区进行例行检查时常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她总是微笑面对,耐心沟通。有时登门检
查,还会顺便捎走居民的垃圾。居民们亲切地称她为“社区的好管家”。
如果你是这个栏目的工作人员,你觉得哪则材料应该成为这期栏目的内容?请你给出理由说服编导。要求:自拟标题,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C
2.D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平时多积累词语成语,多练习辨析近义词和成语。辨
析时从适用对象、褒贬情感、结构搭配、语意轻重、范围大小等角度进行判定。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顾虑:恐怕对自己、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不敢照自己本意说话或行动;因
担心对自己、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产生的顾忌和忧虑。句中指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不会考虑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故两个词语均可,无法排出选项。
各人自扫门前雪:比喻明哲保身。哪管他人瓦上霜:指不要多管闲事。句中指面对疫情,全球摒弃不顾及他人的狭隘
冷漠,团结一致,命运与共。故用“哪管他人瓦上霜”更好,故排除AB。
终止:意思是停止,不再继续。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使中途停止。句中指尽快停止疫情给更多人民带去伤害,
不再继续,故用“终止”才符合语境,故排除BD。
同病相怜: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同舟共济:同坐一条船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也比喻利害相同。句中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同心互助,故用“同舟共济”符合语境,故排除
ADo
故选C。
2.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依据语感推断法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用提取主干法,按照
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是否有问题。
划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而且把自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努力向世界各国表明”介词误用,应将“把”改为
“以”,据此排除C;
二是“只要正确措施,疫情可以遏制"语序不当,改为“只要措施正确,疫情可以遏制”,据此排除AC;
B项语句不通畅,语意混乱,故排除B。
故选D。
【题目点拨】
病句题中常见的六种类型为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学生平时要注意归纳
这几种病句类型,同时还要多做题,熟悉各种病句的特点,做到熟能生巧,形成解答病句题的能力。
2、1.C
2.(1)渲染环境氛围,暗示社会背景。“乌鸦、暮色和浓烟滚滚袭来,铜台沟的天空泛滥着污浊的气息”等,渲染压
抑沉闷的环境氛围,暗示日军侵扰社会。
(2)映衬人物心理,引出相关情节。“一垛一垛码在山坡的平地上,上面缥缈着袅袅的青霭”,映衬路大理烧砖成功
的兴奋心理,引出下文醉酒、砖被日军的掠去等情节。
(3)象征人物情感,暗示情节发展。“土窑烈焰腾腾,烧红了半边天”,这熊熊烈焰象征路大理对日、伪残害抗日武
工队员的愤怒情感,也暗示将有不同寻常的事件发生。
3.(1)释除前文悬念。照应上文路大理“烧砖,修坟,老伴哀号”等情节,读者明白,路小虎已经伴着土窑的烈焰命
归西天。
(2)彰显人物性格。路小虎的死,表现了路大理大义灭亲、赤诚厚实的民族情怀。
(3)表达作者爱憎。“村民再没见到路小虎”与“路大理再没烧过砖”,一死一生,表达作者对父子二人爱憎分明的
情感。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
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
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C项,“亲手残害了三名抗日武工队队员”于文无据,原文只说“三名从热河潜入锡伯河川的抗日武工队员在过炮楼
时被捉,牺牲在炮楼里”,但不能说明是路小虎亲手残害的。
故选C。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一般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渲染气氛,为主人公出场作铺垫,烘托主人公
形象,深化主旨等。
第一处环境描写是烧窑前的景象,“乌鸦乱飞,让暮色染上几缕凄迷。乌鸦、暮色和浓烟滚滚袭来,铜台沟的天空泛
滥着污浊的气息”,“乌鸦”“暮色”“浓烟”“污浊的气息”,渲染出一种萧瑟、压抑的气氛,暗示铜台沟遭受到
日军侵扰后的沉闷;第二处环境描写在砖烧好后,“一窑青砖烧制好了,一垛一垛码在山坡的平地上,上面缥缈着袅
袅的青霭”,对整齐青砖的描写,既展现出路大理高超的烧砖技术,也透露出路大理内心对自己烧出好砖的兴奋喜悦
之情,正因为他烧出了一窑好砖,才引出下文盖新房请工人喝醉酒,以至于砖被日本人拉走的情节;第三处环境描写
是他最后一次烧窑,“烧砖的火是在除夕半夜燃起来的。当时,村子的人纷纷出屋烧纸祭祖,蓦地看见路大理的土窑
烈焰腾腾,烧红了半边天”,这是烘托出他“烧砖,修坟”时愤怒而痛苦的心情,为儿子投靠日本人和抗日队员被害
而而愤怒,也有自己不得不亲手杀死儿子的痛苦。这不同寻常的火光同时也反映出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暗示故事
结局。
3.本题考查赏析情节安排和分析文本结尾艺术特色的能力。一般包括结构、内容、表达三个要点。内容重点把握交代
了什么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展现有什么作用,抒发什么情感三方面。结尾部分的常见结构作用有照应(照应题目、
照应开头、照应文中某些内容)和层层深入,总结全文等。表达方面则主要指在交代内容时所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和
结构安排产生的效果等。
“从此,村民再也没见到路小虎”一句,暗示了路小虎已经被路大理大义灭亲,亲手杀死的结局,与前文“他说,烧
砖,修坟”“用土,将整个土窑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后来,还在窑顶竖了一个坟头”相照应,让读者明白,路小虎
已经被永远埋葬在砖窑之中;这句话不但揭示了路小虎的结局,同时也衬托出路大理的人物形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和民族情怀,为此强忍痛苦,大义灭亲;这句话与最后一句“从此,路大理再没烧过砖”相照应,写出作者对路小虎
的憎恨,对路大理的崇敬赞美之情。
【题目点拨】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暗示社会环
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展示世态或民俗风情;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的命运;4.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的情感和思想;5.奠定情感基调;6.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7.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
3^7.A
8.B
9.B
【解题分析】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
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A项,“其要求基本一致”表述错误。原文中说“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更高”,而非
基本一致。
故选A。
8.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
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
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采用了对比式结构”判断错误。“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可见,二
者是并列关系,文中没有对比之意。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
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A项,”奋斗的主要方向”于文无据,于实不符,文中提及道德与法治并行:“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
律。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
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C项,“只要……就……”表述绝对。原文说“一两件事上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
更值得敬佩。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蔚然成风”“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
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可见,至少还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
D项,“在进行道德建设之前首先要强化法治”于文无据。原文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发挥法
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
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故选Bo
【题目点拨】
做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阅读试题,要掌握大体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7.先通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铅笔标记重要符号的信息。这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在阅读中,通过把握文
章的关键处,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价值趋向。一般来说,论述类文章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
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价值取向。整
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
定向作用。
8.审析题干,吃透选项。有了对全文的整体把握,不难迅速找准区域。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
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然后按照要求
吃透各选项的含意,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试题。但是有的选项涉及的信息
不止一处,考生常常择其一点而丢掉其他。这就要求考生在实际阅读中要培养自己的“多点意识”,力求找准找全对
应点,也就是答题的区间。
9.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
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考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
题,用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阅读题解题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亦即筛选,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
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7.在辨析过程中,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把题中每一选项的表述与文中相关内容仔细比较,
看有无变化。从句式、陈述对象、句意侧重点、范围大小、程度轻重等方面辨析异同,认清命题者设题常用的干扰方
法,避免误入陷阱。其中,有的变化可能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并无改变;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偷换概念、张
冠李戴、以偏概全等,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选项在文中找不到相关语句,这就需要仔细辨别其
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分析。
8.阅读题的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
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①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的语言形式。②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
语句,一般是考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考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③
弃含蓄为直接,弃分说为概括。④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9.要认真分析题干中的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如“意义”“解释”“作用”“原因”“证据”“主要的”“根本
的”“属于”“不属于”等。特别注意文中某些虚词,如“可能、大概、也许、将会”等,甄别正误。
4、A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
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
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根据引句,首句应阐明弋阳腔与弋阳的关系,所以选②。接着总写“弋阳腔”的艺术效果,故选①,因为“穿透力和亲
和力”,所以能一下子打动人,应接③。下面是具体举例,“你看”是领句,所以先选⑥,再看④⑤两句,“无不动
魄惊心”是总结句,故④应在⑤后面。
故选Ao
5、1.C
2.此词上阕写作者晚年的身体状况及闲适的心境,下阕表示自己将不再掌管家事,今后要寄情山水,感受自然。全词
反映了作者的退居生活和心境,表面上看是显示自然恬淡、看破红尘、超然物外的达观思想和风度,实际在词中激荡
着未能为国家统一大业出力的压抑不平之气。
【解题分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
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
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
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同时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错误,选项曲解诗词
的意思,“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词中意思是词人嘱咐儿孙及早交纳赋税,家中的收入支出要做到心中有数,
妥善安排,与“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无关。故选C项。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词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考生要关注诗歌标题、注释、词中所
写的景、事以及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第一句
说过去的事如烟云一样地过去了,说得极为轻松,而辛弃疾的一生极其丰富。他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
但也因为他毕生坚持抗战,所以也为主和派所不容。风风雨雨四十年,历尽诬罔屈辱之艰辛,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试题库
- 国家自然基金简介(1)-资助研究项目属性(2)-资助研培训课件
- 2024年泥水工项目协议模板下载
- 2024年除雪作业协议细则
- 2024汽车购贷担保协议样本全文参阅
- 2024年办公室装修施工协议样本
- 2024年斗殴双方和解赔偿协议样式
- 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岗位保密条款:2024劳动协议增补篇
- 2024年全职收银员劳动协议范本
- 二年级珍惜时间发奋学习主题班会课件
- 平行与垂直(公开课)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及电力技术分析
- 建筑行业会计基本处理课件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4课 连环画 ▏人美版 (共15张PPT)
- 光州事件与韩国的民主化课件
- 新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9课 正确认识广告 第2课时 教学课件
- 收取执行款银行账户确认书
- 初中艺术鄂教七年级上册(2022年新编) 漫步艺术长廊舞剧欣赏《永不消逝的电波》教学设计
- 水电厂检修标准化作业流程图
- GB 18384-2020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