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13年全国公务员申论热点问题热点一:农民增收问题一、存在问题1.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足。2.市场体系不健全,存在城乡二元化体制。3.农业科技落后和农业服务体系缺乏。4.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足。5.农业经营体制不完善。2009年2月1日,正式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即《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再一次锁定“三农”问题,文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重视。国家统计局2006年7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2006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实际增长11.9%,增速回落O.6个百分点。而在第一季度,农民增收增幅同比回落是0.4个百分点。农民增收的这种逐渐下滑趋势令人担心。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另一个数据,城乡居民收入比在今年上半年又创新高,达到了3.337:1,高于去年底的3.224:1。这里面当然也有个参照物的因素,2005年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农民增收黄金年,一系列惠农政策在这一年陆续出台,如免除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对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两免一补”,都在农民增收上直接显示出来。在今年上半年,虽然原有惠农政策有了进一步加强,但由于基数的提高,政策效应在统计数字上的反映就没有去年明显,何况,政策本身也还有个效率递减问题。另外,作为农民增收一大亮点的畜牧业,由于消费的疲软,对增收的贡献也呈明显下滑趋势。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二、原因分析1.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疏于维护。2.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和手段太少,缺乏长效机制,应对市场能力偏弱,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3.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和交通水电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设施落后。4.由于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导致耕地季节性抛荒,耕地资源隐性流失。5.农村农民的“无组织”状态,缺乏专业性的农业经营性组织和农业服务组织。影响农民增收的七个因素第一,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由于目前我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加入wT0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会逐步增加,这必然会造成国内粮食等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回落。今后,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潜力越来越有限。第二,农业结构不合理。在告别短缺之后,我国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第三,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自1996年以来,由于乡镇企业所处的整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自身也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因此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初步匡算,我国三分之一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极不充分状态,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在1.5亿人左右。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这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本原因。第四,不合理负担过重。由于中西部大多数县乡财政存在着严重的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各种公共开支缺少相应的税收来源,这就迫使地方政府想方设法从农民那里多征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的“平摊”非常普遍,加重了农民的税收负担;或借各种名义向农民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使农民税外负担恶性增长。对农民增收效果最明显、最直接的措施是减轻农民负担,减负就是增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始改革农村税费制度。从试点情况看,税费改革后,对农民减负确实有一定作用。但税费改革进一步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堵死了地方政府通过非规范手段从农民身上征收收入的渠道,因而,这项改革在实践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农村税费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配套改革,特别是需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贫困地区基本公共需要。能够用于转移支付办法的中央财政资金,尽管逐年有较大的增长,但绝对数量十分有限。第五,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总量严重不足,欠账较多。自1998年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农业基本建设投人,1998~2001年,共计安排农林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国债1400多亿元,约占同期国债投资总规模的28%。第六,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当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要素日益稀缺。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是我国农村资金净流出的重要渠道。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发放权过于集中,制约了基层行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不适应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贷需要急、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风险大的特点,加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失衡,严重制约了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三是国有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支农资金严重不足。四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第七,深层次的体制问题阻碍发展。如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仍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如何与国内外市场衔接仍然亟待解决等。三、对策建议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2.稳定发展农业生产。3.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4.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5.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必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归根结底是真正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已有的经验教训表明,如果再不建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强化农民对征地的谈判权,让农民切实享受到土地在市场增值中的实惠,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将会遭受巨大损失,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也同样会受损;另一个问题同样不能忽视,那就是进城农民的土地和,要确保他们进可在城市务工,退还可回乡务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全体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财产权和处置权。推进农村金融改革,通过建立农村资本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也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农村处于资金净外流的困局,本来资金就严重不足的农村,却一直在对城市进行资金“输血”。很显然,农村需要一个政策性金融机构,它不以赢利为惟一目标,而以保障农民和扶持农业为己任;并且让民间金融有一个规范发展的空间,从而改善和提高对棚户和农村企业的金融服务。一、促进农民增收,要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农产品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要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效引导市场走势,促进粮食价格合理回升。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二、促进农民增收,要逐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农业补贴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三、促进农民增收,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要内外联动,多种措施并举,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扩大农业产业链的就业容量,发展精深加工,在生产的广度深度中增加就业容量。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就业渠道,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四、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增强县域经济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重点支持成长性好、就业容量大的企业做大做强。农民增收难是个老大难问题,惠农政策的效应下降再次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也说明,建设新农村,必须从促进农民增收开始;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就不会有真正的新农村。(1)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市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并且要把这种重视体现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坚决把主要精力从处理一般事务性工作当中解脱出来,真正投入到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当中去,多谋促进农民增收的门路和渠道,切实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力为民所使、智为民所谋。(2)要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做到在逐级贯彻落实过程中政策精神实质不折损、不走样,特别是国家安排的支农专项资金,要切实做到用途不变、金额不少,把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真正落到农民手中。(3)把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在转变干部作风上实现新突破。抓好当前的农村工作,首要的就是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解决好农村干部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应把干部职能和工作方式方法转到服务上来,让干部当好“三种人”。一是当好引路人。进一步强化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门路,通过信息指导,及时向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产销动态、价格行情等方面的信息,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克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二是当好明白人。新形势下的农村干部不仅要全面掌握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工作的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工业基本常识,还要善于让农民掌握科学致富的本领,通过典型宣传、教育培训、进村人户指导等多种形式,让农民也具有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较高的农业科技素质。三是当好带头人。新时期的农村干部首先要会干、能干,会富、能富,才能领导和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因此,应倡导乡村干部直接领办、参办项目,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为有项目的干部创造条件,出台专项政策,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4)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使其树立起三种意识。一是树立市场主导意识。调整农业结构必须面对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不仅要以当前市场行情为导向,还要以未来市场变动趋势为导向,要重视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二是树立竞争风险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又要增加抗御市场风险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三是树立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5)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做到新增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财政支农预算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分别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并且要把绝大部分的投入主要用于培训农民,用于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用于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用于扶持经济薄弱的村民小组和贫困户。(6)用城乡统筹的思路促进农民增收。城乡统筹是考虑和解决所有“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城乡统筹实质上是统筹城乡生产要素。首先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村人多地少,要想致富,必须鼓励农民“走出去”。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覆盖面广的劳务输出网络,广泛开展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转业技能培训,搞好农民工外出的信息服务,多渠道组织劳务输出。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其次是统筹城乡信贷。目前农村全部贷款所占比例很低,与农村对GDP的贡献率不相称,信贷资金不足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货币信贷政策,建立健全融资体系,逐步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贷款的比重,切实解决好农民发展资金极缺的实际困难问题。(7)大力发展种养业。调研发现,蔬菜如番茄等之类的农产品在乡村一级还很有市场,目前上市的绝大部分是从县里批来卖的。同时,乡村一级的肉类市场潜力也很大,因此,大力发展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促使农民在短期内实现增收的一条门路。但也要做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8)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负担是实现农民生产成本最低化、变相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举。因此,当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首要的是要切实减轻农民的各种负担。一是要切实解决好农家子弟上学难的问题。供一名初中学生读书,每年得交杂费好几百元,供一名高中生读书就更难了,如此负重,我们的农民怎么富得起来。二是要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做到农民应保尽保。同时要严控定点医院的药价,简化药费报销手续,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农民的住院和购药费用支出。三是要严格控制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坚决避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从而抵消农民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等现象的发生。热点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一、主要问题及成因1.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2.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3.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在“推进城乡改革”部分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这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户籍附带福利,这是中国式户籍制度最为特别之处。各地政府之所以要求农民用土地交换户籍,是因为当地政府认定,农民户籍转成市民户籍之后,就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与公共品。然而,政府让农民拿土地来交换户籍、交换户籍背后的福利,是不公平的。按照现代国家的宪法原则———平等原则,农村居民作为公民,本来就应当享受与同一区域内城市居民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让农民用其手里唯一的财产———土地———来交易,在把农民转成城镇户籍的时候,也把他们转成无财产者。这种交换显然是不合适的。农民是因为权利遭到限制、福利遭到剥夺而让城镇户籍形成溢价的,让农民拿土地再来购买各种权利和福利,这不是在矫正先前的不正义,而是在进行第二次剥夺,制造第二次不正义。二、对策建议1.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2.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3.加大农村基本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4.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5.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具体的从八个方面推动工作的开展。一要统筹城乡规划的编制,建立城乡一体、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编制程序和管理体制。二要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由城市延伸到农村。三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四要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五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更加规范的社会救济制度。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全市统筹。把进城务工农民和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并统一发放标准。六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七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推进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的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八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规划上融合,构筑城乡发展一体化蓝图。按照“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格局。建设上融合,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共用。着眼于节约成本、促进融合,在加快城乡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城镇和农村的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实现城镇建设与新民居建设的资源共享。产业上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农产品加工方向转变、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思路,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上融合,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眼于逐步让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各种福利保障,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大城镇教师服务农村教育工作的力度,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热点三:社会保障问题一、存在问题和主要原因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2.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3.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所需的资金缺口还比较大。4.社保资金的筹集缺乏强制性。社会保障,经常被人形象地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阀”、“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为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其成员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助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进入新世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越来越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相继建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是我们党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二、主要原因: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范围小,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2.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各地都分别制定并统筹安排仅适用于本地的政策、标准、措施,导致社会保障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接续、转移阻碍重重。这与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使得大量流动就业人员难以正常享受养老和医疗待遇。三、对策建议一是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要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改革。三是要在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的基础上,多方扩大社保筹资渠道。四是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法治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机制。五是要加强执法,加强监督。第一,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依法办事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运行、管理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第二,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社会保险法立法步伐,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与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的法律体系。第三,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情与国力,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第四,要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热点四:环境保护问题一、存在问题1.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2.生态破坏严重。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存在问题如下:(一)环境破坏在有些地方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近些年来,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有的地方不执行环境标准,违法违规批准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有的地方对应该关闭的污染企业下不了决心,动不了手,甚至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还有的地方环境执法受到阻碍,使一些园区和企业环境监管处于失控状态。(二)环境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缺少原创性的开发,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三)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薄弱。我国大部分农村缺乏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废水、废气、固废(含危废)没有相应的处理设施或管理措施,污染环境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二、主要原因1.一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2.环保管理与监管体系不健全。3.环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4.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环保执法的现象依然存在。5.粗放式生产经营还相当普遍,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一)、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只顾当前,不计长远,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和整体利益少。(二)、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科研、设计力量薄弱,尚未形成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著名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骨干企业队伍。(三)、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未健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管理措施、机制和手段不足。(四)、监管、处理、打击、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三、对策建议一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要建立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三是要严格执法,强化监督。四是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五是要依靠科技进步,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六是要建立全面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七是要加强宣传教育。(一)加强对环境执法的监督。形成群众、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以及新闻媒体等多渠道的、多层次的监管机制,使监督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二)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创建多元化的产业投资环境。加大各级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完善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三)促进环境科技创新,提升环保技术水平。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四)做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建立“三废”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五)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和监督工作。热点五:就业问题一、存在问题第一、城市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状况。第二、再就业更加困难。第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增加,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峰。第四、农村劳动力失业情况比较严峻。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就业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问题,这几年,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是党和政府最为关注、最为操心的一件大事。经过艰苦的努力,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700万人,50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出现了下降趋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一些人的感受中,就业的压力仍很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益严重,但是同时也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用工荒”与“就业难”在中国矛盾地存在着。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有些地方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已低于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彰显。首先,从用工方来讲,主要是低端产业的用工荒,用工需求比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产业上;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在国际上还没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大学生就业难。这无疑折射出目前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不足。其次,从对求职者的要求看,不少企业需要的是掌握熟练技能的技工,而这恰恰是目前农民工欠缺的,也是大学生们所不具备的。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悖论,而将两者联系起来剖析,实质上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整个趋势是供大于求,就业难将长期存在。而用工荒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二、主要原因1.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2.我国长期以来人口多,就业矛盾突出。3.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4.促进就业资金投入不足。5.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6.缺乏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在会上介绍了2008年全国劳动就业总体形势的三大特点。第一,就业形势总体比较平稳。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全年目标任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第二,劳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没有改变。与2007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求职人数和用人市场有所下降,各下降5.5%和2.6%。
第三,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地域差异。东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求职人数在减少,中部地区呈现两增长趋势,即需求率增长3%和求职率增长5%,而西部地区则出现反向的增长变化,即整个劳动力市场都在增长,需求增长率为9%,供应率为6%。
“高校毕业生从2006年的413万人增长至2009年的611万人,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压力。”陈光金分析,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第二,2007年部分未能如期就业的毕业生将对2008年的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第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就业形势越发严峻。三、对策建议第一,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第二,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拓宽居民就业渠道。第三,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要注重发展第三产业。第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就业信息网络。第五,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六,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规模。(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科研专项可吸收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及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七)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成才观。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切实解决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热点六:食品安全问题一、存在问题1.直接使用假冒有毒品物品生产食品。2.有害农药、化肥、激素等残留于食品中。3.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4.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5.食品生产和制造中使用差、劣质原料。1.生产加工企业少、规模小、产值和营业额较低。2.流通销售企业比例过大、档次低、竞争力弱。3.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较为严重。4.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仍然存在。5.一些生产经营者为了获得非法利益,不顾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不择手段地制假售假,危害人民群众。6.农村牧区成了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灾区”。7.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也较常见8.食品安全问题较多,监管形势严峻。二、主要原因1、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部分食品经营者由于自身素质低下、社会责任感缺乏以及受经济利益驱使等原因,造假售假,以图获取丰厚利润。2、食品行业门槛过低,造成我国食品行业的“多、小、散、乱”。3、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着明显差距4、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落后。5、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维权。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对较高,农村牧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作为食品生产者,尤其是生产蔬菜、瓜果的农民,他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大多不知道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所以,就更谈不上如何去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了。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由于无公害食品科技含量高、生产成本大,加之人民群众对其认同度的不高,致使无公害食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优质得不到优价,多数生产者及经营者没有见到明显的实惠。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贩便利用农村牧区市场信息闭塞、农牧民消费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问题,将城区市场已经过期或者将要过期的食品通过“商品展销会”、“送货下乡”等形式,低价倾销到农村牧区市场,致使农村牧区市场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非法食品加工厂家也由城市转向农村,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继续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农村牧区消费者。这些生产加工点普遍存在着“小、乱、散”的现象,大多以租赁房屋和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业为主,经营者食品质量意识不强,基本没有检测设备及手段,房屋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5.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链分属工商、卫生、质监、农牧等多个部门监管,由于这些部门管理体制不同,人、财、物的主管部门各有其主,有的在该唱主角时却当了配角,有的在该当配角时却唱了主角。6.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近年来,我国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经费少,一些检测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另外还缺少一些必备的检测设备;抽检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及时检验食品质量的真伪,检查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法认定的质量问题,大大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以工商部门为例,如果想检测,只有委托外地相关部门。对于涉嫌不合格的食品,因不能及时进行检验,如果要扣留又没有法定的依据,使监管执法陷于被动状态。7.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度较大。某些经营者在不办理任何证照的情况下,就理直气壮地开业,而且又不懂法律和政策,因此在执法时常常遭到他们的阻挠和抵触,有时还出现“暴力抗法”;有些经营户流动性大,加之所售食品来源不明,进货渠道乱,索证索票难,而且极易反弹,执法难度较大,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特别是私屠乱宰等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三、对策建议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2.制定强制性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3.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控制技术。4.加强监管,开展食品安全治理工作。5.建立食品召回制度,保护消费者权益。6.加强舆论监督,提高食品安全意识。7.建立食品安全监测制度和安全预警系统。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3.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食品行业协会,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培养自律精神。协会要定期组织会员学习,组织会员互相检查、参观、评议,相互监督。5.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不但精于检测工作,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食品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6.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为排除技术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的阻碍,保障食品的出口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必须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要注重引进与创新并举,开展标准技术创新研究,为保证食品安全和为政府部门制定符合我国利益的进出口监督检验策略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撑。培养一批懂专业、外语好、能在标准化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级人才,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为建立能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打下基础。7.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建立和完善食品与营养监测系统,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结合,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加强食品信息建设,建立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保障全民食品消费安全。
热点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一、存在问题1.医疗保障覆盖面过低,医疗保障程度有限。2.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卫生管理需求不适应。5.医疗机构救死扶伤的积极性遭遇空前危机。1.卫生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速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开销已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一方面,从1997年到2002年6年期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33849亿元上涨到2002年的51503亿元,上涨幅度为52.16%;在卫生总费用中,居民个人承担的卫生费用支出从1997年的19251亿元上涨至31133亿元,个人承担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1997年的56.87%上升到2002年的60.45%,其绝对额上涨幅度为61.72%。另一方面,在这六年间,我国居民工资总收入从1997年的94053亿元上涨到2002年的131611亿元,上涨幅度仅为39.93%;其中国有单位的工资总额从1997年的7211亿元上涨到2002年89486亿元,上涨幅度仅为24.10%。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个人卫生费用支出无论是从总额还是从相对额角度来说,其上涨幅度都高于卫生总费用支出的指标,同时,个人卫生费用支出上涨幅度也远远超过职工工资收入上涨幅度。其结果是正如卫生部高强部长在《关于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报告》中列举的那样:“群众有病时,有48.9%的居民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的居民应住院而不住院”。这也是造成社会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产生不满的因素之一。2.在我国的医院医疗收入中,药费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少数中小医院高达70%-80%。同国际比较,我国药费收入在医疗费用收入中所占比重过高。另外,药品定价越高越好卖。3.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卫生统计表明,虽然我国人口还在增长,但全国医疗机构的总门诊量却在下降。2004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门诊量为22.03亿人次,比1994年减少了0.41亿人次。但同期城乡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却从140.1‰提高到143.0‰。这说明,并非健康改善减少了城乡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4.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合理,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待遇有很大的差别。5.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二、主要原因一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够合理。二是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总体不足。三是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小。四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有所淡化,五是政府对医疗机构监管不严。1.“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机制不合理。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方式有三种,即财政补助、医疗服务价格收入和药品批零差价收入。但是国家对医疗卫生拨款相对额逐年下降,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又不能弥补成本。在这两种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又允许医疗机构在业务范围内向患者零售药品,按药品批发价,西药加成15%、中药加成25%-30%销售,并免征流转税和所得税,售药收益全部归医院,这样,医院销售的药品越多、越贵,医院的发展和医务人员的收入就越有保障。据调查,医院等级越低,诊疗手段越缺乏,对药品的依赖程度越高,药品收入比重越大。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利用“以药养医”政策把医院作为创收单位,迫使公立医疗机构扭曲的商业化,逐利行为不断强化。攀升不止的医疗费用负担不断地压到了居民个人身上,中低收入人群医疗费用负担的日益加重。2.药厂低水平重复生产,药品“高定价、高回扣”导致药价虚高。3.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医疗卫生资源浪费严重。(2)医疗卫生资源没有用于成本效益好的项目。(3)多层次办医格局不完善,未能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服务。4.指导思想不明确,导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1)我国计划经济下原有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致使行政管理机构重叠。(2)鉴于我国的国情并考虑到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对医疗服务机构进行分类改革是合理的选择。但是在抓什么、放什么的问题上,有关改革的基本导向是“抓大放小”。(3)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5.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医疗保险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健全。(1)90年代之前,我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享受全面的公费医疗,企业和集体所有制的城镇职工由所在单位共同集资形成劳保医疗,而农村居民依靠农村合作社提供合作医疗。(2)2003年,政府在农村开始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制度的推行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由于试点运行时间较短,目前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覆盖比例不足40%。(3)医疗保障具有充当保险者和第三方购买者的功能。三、对策建议1.提高认识,努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3.建设完善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4.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5.推进卫生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建设。1.坚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在理顺政府职能的前提下,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因此,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时,必须坚持以下三条基本原则:(1)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2)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3)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2.整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市场秩序,建立高效的医药监管机制。(1)政府应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等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药品流通领域监管机制。(2)完善药品价格管理机制,从有代表性的制药企业中筛选部分药品进行严格审查,确定出厂价格。同时,政府定价应经过专家论证和公开听证两道程序,合理确定药品价格。(3)进一步完善医药集中招标采购办法。公立医院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需求由医院报计划,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直接向生产厂家统一采购。另外,定期对医疗机构的用药情况进行检查,防范随意扩大药品使用范围的行为,严厉处罚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4)要成立专业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依法对医疗机构的从医人员执业资格、执业范围、执业行为、广告宣传内容和收费价格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3.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我们要明确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责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逐步改变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做法,不仅是投入的绝对数量加大,投入的比例也应加大,以此确保医院经费正常运转,确保群众能够享受最低医保待遇。4.加快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医院分离、医药分离和营办分离。(1)实行公益性医院与营利性医院分离。(2)推行收支两条线的机制,最终实现“医药分离”。(3)实行营办分离。5.实现医疗改革方案的公众参与和透明化。6.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应根据中国的国情:(1)在城镇社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2)在农村建立以农村卫生院为主体,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7.全方位,多渠道的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1)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需要,建立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商业医疗保险制度。(2)建立多渠道的医疗保障基金投入机制:医疗保障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投入不足。(3)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的监管机制,国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督促检查雇主的交费、对商业保险机构理赔行为进行监管,加强保险基金的运作的监管。热点九:重大疾病防控与突发卫生事件一、存在问题首先,病预防控制工作形势日趋严峻。其次,重大疾病的流行蔓延仍在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第三,“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国卫生部副部长高强日前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目前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卫生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基本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上严重不足,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不完善,疾病防治工作不扎实,一些重大传染病仍在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协调,卫生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绝大多数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有些大医院还出现了盲目扩大规模、增加床位和购置高精尖设备,忽视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倾向。而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和社区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很差,城乡、区域之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距拉大,农民和城市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突出。
———卫生行政部门职能定位不准确,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够有力,在制订和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严格行业监管、维护医疗秩序、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等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
———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不够强,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和卫生行风建设抓得不够紧,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损害人民利益的不正之风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高强指出,提出这些问题不是否定卫生战线取得的巨大成绩,更不是否定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做出的突出贡献,而是为了解决阻碍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中国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二、原因分析1.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实得不够好。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不健全。3.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强。4.卫生法制建设滞后。5.农村卫生工作相当薄弱。6.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卫生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赞誉我国用最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但是,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卫生事业,认真进行反思,就会发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2003年的非典疫情,使人们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差距。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是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国家,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滋生和蔓延,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将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局面。目前,我国在中央、省、市、县四级都设立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约20万。但不少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高水平的人才;设备不齐全,缺乏必要的检测检验设施;乡村两级缺乏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约有一半的经费靠机构自己创收。这种状况难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流行,传染病患病人数仍居高位,结核病、肝炎等传统型传染病仍在威胁人民的健康。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结核病患者人数约450万,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200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估计占全世界三分之一。血吸虫病患者约有85万人。在不少农村地区,肠道传染病、微量营养素缺乏病、妇女孕产期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艾滋病、非典、人间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又加重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与此同时,由于居民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种。根据调查,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为2.6%。因患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已经列在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全国现有精神障碍者约1600万人,患病率达13.47‰。我国出现了急性传染病和慢性严重疾病同时并存的多重疾病负担的况。
第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显著特点,一是突然发生,猝不及防;二是涉及面广,影响巨大,极易引起社会恐慌,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除了重大传染病传播蔓延以外,还有突发自然灾害、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车祸、矿难,以及重大刑事案件、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带来的人员伤害。生物武器、有毒化学武器以及恐怖活动等也存在着潜在的公共卫生安全威胁。这些都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提高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能力,尽最大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人员伤亡损失。2003年非典疫情的蔓延,就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健全,重大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不完善,卫生部门敏感性不强,应急救治能力不足等问题。非典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制订了应急预案,在应对机制、人员队伍、技术力量、物质准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有效应对局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有效应对更大范围的突发事件,还需要不断完善。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责,也是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
第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有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充分说明了群众看病难的基本状况。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卫生资源不足,特别是优质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国的卫生事业走的是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但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这是以影响群众利益和加重医疗卫生人员,特别是优秀医务人员负担为代价的。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加快发展壮大医疗卫生资源。
三、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3.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4.加强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5.进一步加强卫生法制建设。6.加大投入,保证物资供应。7.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一、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机制。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的社会责任。(一)借助媒体及时准确通报事件进展,避免因信息闭塞而出现无谓的恐慌;(二)开设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公众热线,24小时为公众答疑解惑;(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收集国内外疫情动态、防治经验及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指导防治工作;(四)加快疫情监控信息网络建设,依靠各级组织,形成灵敏、畅通、准确的信息反馈体系;(五)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必须适应全球化要求,寻求国际援助,实现疫情防控和治疗的信息共享;(六)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监管,严防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传播谣言。二、长效的危机预警机制。这种机制是指由国家职能部门分不同等级发出警报,以中央政府的名义提出有预见的建议和防治方案。这要求社会成员对危机有清晰的认识,对危机感受敏锐,不放过蛛丝马迹。政府管理的目标应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在我国防疫体系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必须在“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上入手,构建长效预警机制。目前建立这样一种机制须依赖政府,同时吸纳社会各界参加,确保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和客观性。三、快速的应急机制。(一)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实行治疗与预防相结合,建立有权威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设置处理城市安全应急运作机构,明确管理部门职责,提高政府对危机管理的能力;(三)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四)开展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战演习,加强公众的危机教育;(五)组建专家智囊团,推进城市应急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有序化。四、高效的行政指挥系统。公共安全事务以条为主的体制必须改革,应把一部分决策权下放到以块为主的地方政府手中,让他们能迅速反应,控制灾害的影响范围。各级政府要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总要求下,以一套完备的行政指挥系统去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使我们在现代化管理上更加成熟,不至一遇到问题就手忙脚乱。五、有效的防治机制。SARS危机警示我们,在未来危机到来之前,如何强化第三部门,培育民间各种功能的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是建立社会危机应急机制、实现治理与善治的重要手段。救治体系是建设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机制的重要环节,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救治体系可把突发事件带来的灾害降低到最小限度。成立城市紧急救援应急队伍,合理整合医疗资源,保证在第一时间处理疫情。六、完善的后勤保障机制。SARS危机让我们看到,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准备不足,防疫体系薄弱,主要与医疗保健救助机制不健全和医疗资源稀缺及分布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医疗卫生是社会公共产品,政府责无旁贷必须加大投入。七、健全的法律机制。市场经济要求法治政府,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目前我国已有一套对付疫情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重点解决了《传染病防治法》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准确、反应不及时、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置纳入法制化的管理。八、完善的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要真正落实到政府的管理体制中,建设一个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政府。要完成这个任务,健全完善的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是关键。必须尽快改革只对上负责,过于看重GDP等政绩考核标准,不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僵化干部体制;通过公正严格的司法程序,严厉惩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扩散负有直接重大责任的相关人员,以消除民众中的不满情绪;认真做好上级抽查、本级检查、群众监督三方面的督促检查工作,在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斗争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热点十:低碳问题一、存在问题1.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2.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能源产业发展。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利于环境保护。4.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我国产业能耗过高,能源浪费严重。5.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对我国能源供应的影响较大。200年来地球上CO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25%,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2度多,主要诱因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快速工业化的高碳排放。据测地表温度目前还在以每年0.2摄氏度的速度快速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低碳”概念随之进入人们视野,各种“低碳”提法应运而生,尽快建设“低碳社会”成为了人们梦想。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必然有合理增长。我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当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与美国相当,均占全世界排放量的20%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排放国之一。就人均排放而言,1990年我国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2000年为60%,当前已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趋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此,我们必须积极作为,大力构建低碳社会,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主要原因1.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储备量有限,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短缺的现象将长期存在。2.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调整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3.我国利用资源的技术能力低下,粗放型生产严重,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资源浪费严重4.能源管理体制不完善,在能源、资源、环保方面没有提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与制度,对高能耗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没有实行强制淘汰。5.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由此带来的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个别地方政府对资源过度开发,吃子孙饭,不算大帐,不算长远帐。强化节能减排、注重能效提高,全面促进全民的低碳消费和生活意识。要继续深化高能耗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力度实施“关闭五小企业、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循环经济示范、治理污染排放”等综合性整治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行动。同时,要科学引导居民建筑和生活用能。建议对居民取暖采用分户计量收费、地热取暖、太阳能蓄热、补贴双层玻璃窗用户等措施;装修时使用纤维板等节能性材料;建房使用隔热空心保温砖等,努力推行民众低碳生活方式。突出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低碳经济建设。要重视能源规划的制定与落实,要尽快制定和完善能源总体规划和不可再生、可再生及新能源等各类专项规划,把能源开发的区域和时限进行有序安排,适时微调和修正,严格按规划稳步推进,以综合提高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应充分发挥国家工业生态园示范作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开展科技创新、加大新能源开发,积极发展低碳技术。要依托现有实用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包括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等,要在理论、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求得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加快发展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技术。不单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可燃冰、水电、核电等清洁和新能源本身,也包括能源传输方式如超高压、智能电网等。走低碳道路,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既有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履行减排义务的现现实考虑,更有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开拓经济发展空间的长远打算,当前,我们应在政府主导下,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更新以及对外合作,将我国的低碳社会计划稳步推进。三、对策建议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开展能源节约运动。2.努力增加国内能源供应,进一步扩大国际能源合作。3.不断提高能源技术水平。4.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5.大力加强能源法制建设。6.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方向有四点:第一,推行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要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第二,提倡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以节能降耗为抓手,推进低碳消费,着力构建低碳型社会。第三,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扭转我国环境形势日益恶化的趋势,必须降低高碳产业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另外,在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要对我国现行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作出必要调整,限制高碳产品的出口,努力扩大低碳产品出口。第四,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物外套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登山杖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电话听筒产品供应链分析
- 头发拉直制剂产品供应链分析
- 婴儿床床单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信息和数据的临时电子存储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纺车产品供应链分析
- 电动吸痰器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应收账款融资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15《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DL∕T 1687-2017 六氟化硫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价导则
- 小学三年级周长应用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 2024年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数字教育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构
- 保密及知识产权归属协议范本(2024版)
- 南京2024年江苏南京市审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评分表
- 现场翻译合同范本
- 技术买断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