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甘肃省地方标准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批准部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22年4月1日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项标准(见附件)为甘肃省地方标准。2021年12月10日3附件甘肃省地方标准发布信息实施日期1234564按照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8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甘建标〔2018〕511号)的要求,由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参考有关国内外技术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符号;3基本规定;4原材料;5机制砂混凝土性能;6配合比设计;7施工;本标准在《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试验方法、混凝土院有限公司《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编制组(地址:兰州市城关区民主东路365号,邮编:730000,E-mail:114458173主编单位: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甘肃建投绿色建材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5王保卫王军魏周斌桑百有朱兆荣赵守全余存伟吴和桂杨生发夏明昌罗志香刘海生宋学梁6 2 4 54.1机制砂 5 74.3粗骨料 74.4矿物掺合料 74.5外加剂 4.6混凝土拌合用水 8 9 6.1一般规定 6.2配合比计算与确定 7.1一般规定 7.2原材料计量 7.3混凝土搅拌 7.4拌合物运输 7.5混凝土浇筑 7.6拆模 7.7混凝土养护 8.1原材料质量检验 168.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 7 20附录A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试验方法 附录B精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28附录C机制砂球形度比测方法 33附录D混凝土表面渗透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用词说明 4181.0.1为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资源、保护环1.0.2本标准适用于甘肃地区建设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及1.0.3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14.75mm的岩石或卵石(不包括软质岩和风化岩)颗粒。2.0.2精品机制砂finemachine经整形后,Sro.g不小于80%且Sro.;不小于90%的机制砂。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2.0.4亚甲蓝(MB)值methylenebluevalue2.0.8等效投影圆面积直径equivalentprojectedcirclediame-2.0.10球形度比o.g(Sro.s)2指球形度不小于0.8的颗粒数占检测试样总颗粒数的百指球形度不小于0.7的颗粒数占检测试样总颗粒数的百2.0.15氯离子扩散系数diffu描述混凝土中氯离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过程的参2.0.16胶凝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系数sulfate-resistingindexofcementitiousmaterial33.0.1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精品机制砂,应严格控制其粒形,其3.0.2机制砂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3.0.3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3.0.4用于生产精品机制砂的母岩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0.5采用石灰岩制备的机制砂,在硫酸盐、碳酸盐及低温环3.0.6用于生产精品机制砂的设备除了配备破碎系统、筛分系44.1.1机制砂根据细度模数可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具体1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2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3细砂的细度模数为2.2~1.6。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技术1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宜使用I类机制砂;2强度等级不小于C30且小于C60的混凝土宜使用Ⅱ类及4.1.3精品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4.1.3的规定。级配区I区累计筛余)000注:精品机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除4.75mm和0.6m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各级累计筛余超出值总和不应大于5%。54.1.4精品机制砂的粒形检测指标球形度比0.8(Srog)及球形度比0.7(Sro.)应符合表4.1.2的规定。类别I类≥85且<90≥80且<85≥95且<98≥90且<954.1.5精品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压碎指标、吸水率应符合表4.1.5的规定。I类亚甲吸水率4.1.6精品机制砂的碱活性应符合各行业相关规定,无具体规定时,应先采用岩相法检测机制砂或母岩碱活性类别,再用岩石柱法或快速砂浆棒法检测机制砂或母岩碱活性,其快速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30%,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0.10%。4.1.7精品机制砂的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1.7的规定。I类64.1.8机制砂堆放应搭建雨棚、硬化场地、采取排水措施、符4.3.1机制砂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及有关要4.3.2粗骨料应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固、吸水率低、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无抗拉、抗疲劳要求的C40以下混凝土也可4.3.3机制砂混凝土用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当一种规格的其快速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30%,不得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粗骨料,其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0.10%。4.4.1机制砂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4.5.1机制砂混凝土用外加剂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74.5.2外加剂宜选用聚羧酸类的高性能减水剂,含气量要求大于或等于4.0%的混凝土,应同时掺加减水剂和引气剂,减水剂和引气剂的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的相关规定。4.6.1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用水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4.6.2混凝土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也可采用符合现行行业85.0.1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现行国家标准或行5.0.2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黏聚性、保水性和流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5.0.4机制砂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体积稳定性能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96.1.1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应按相6.1.2当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硫酸盐化学侵蚀环境时,水泥熟料中C₃A含量不应大于8%,且胶凝材料的抗蚀系数(56d)不应小于0.8,不应大于1.2。6.1.3当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氯盐环境时,水泥氯离子含量宜小于0.06%,不宜使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6.1.4当骨料具有碱-骨料反应活性时,水泥关行业标准规定,无具体规定时,不宜超过0.60%。6.1.5粗、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大于或等于0.20%且小于0.30%时,除混凝土总碱含量应符合相应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措施,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试验方6.1.6矿物掺合料可单独使用,亦可混合使用,并应符合现行6.1.7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强度等级、6.1.8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应按最小浆体体积原则,采用体积6.1.9当机制砂混凝土的原材料品种或质量有显著变化,或对6.2.1机制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试配、调整与确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6.2.2精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试配、调整与6.2.3精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也可按本标准附录6.2.4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7.1.1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施工环境、施工环境条件等特点,制定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7.1.2粗骨料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7.1.3机制砂、粗骨料含水率的检验每工作台班不应少于1次。7.1.5机制砂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7.1.6机制砂混凝土原材料计量、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规定时,应符合本标准第7.2节~第7.7节的规定。7.2.1机制砂混凝土生产应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系统,并按照施7.2.4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拌合用水每车(罐)称量允许偏差不应超出±1%,粗、细骨料每车(罐)称量允许偏差不应超出±2%。7.3.1混凝土搅拌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式搅拌土匀质性试验确定,但最短搅拌时间不宜少于90s,采用振动搅7.3.2在机制砂混凝土生产前,应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7.3.3机制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品质在合格基础上发整。调整时,外加剂的掺量变动为胶凝材料的0~0.20%,砂率可变动±2%,不同粒径粗骨料比例调整以符合连续级配和紧密7.4.3混凝土运输至浇筑现场时,不得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使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高速旋转20s~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7.4.4在运输过程中因受施工道路受阻或现场发生变化等因素影响,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间过长(夏季超过1.5h,冬季超过2h),应对温度、坍落度、含气量等指标进行检测,不符合要7.5.1机制砂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钢筋和模板工程,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7.5.2机制砂混凝土宜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宜控制在7.5.3机制砂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如下层混凝土已初凝,不得7.5.4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落高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7.5.5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5℃。冬期施工时,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采取相应保温措施。7.5.6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采取必要的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7.5.7机制砂混凝土浇筑时,应在平面内均匀布料,混凝土的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方式应采用点振,不得随意7.5.8振捣应保证混凝土密实、均匀,并应避免欠振、过振和7.5.10机制砂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观察模板支撑的稳定性7.6.1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确保其表面7.6.2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结构的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应大于20℃。7.6.3混凝土拆模后,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75%时,7.6.4混凝土拆模后,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不应7.7.1应根据结构物的类型、部位以及结构物所处环境气温、也可以根据结构部位和环境条件进行多种方式的组合养护,7.7.2除不溶物、可溶物含量可不作要求外,机制砂混凝土养7.7.4机制砂混凝土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采取洒水和潮湿覆盖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2对于采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复于14d;3掺用膨胀剂的机制砂混凝土,应采取保湿养护,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8.1.1机制砂的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4章的规定。进场检验应1机制砂使用单位应分别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检验,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机制砂分别按每400m³或2每验收批机制砂至少要进行颗粒级配、球形度比、石粉3对于重要工程、特殊工程或有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对于其他指标4检验(或复检)后,各项性能指标都符合本标准的相应5检验后,若有一项性能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则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时,可判该批产品合格,仍然不符合要求1)任何新选料源;2)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原材料达1年;3)甲方或监督机构要求检验时。7机制砂的取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的规定执行。8机制砂球形度比的具体检验方法见本标准附录C,其他2粗骨料至少应对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3粉煤灰至少应对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进行检验;粒4减水剂和引气剂至少应对减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差5拌合用水至少应对pH、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凝结时间差和抗压强度比进行6当工程设计有其他要求时,原材料还应增加相应检验2粗骨料应以400m³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一个检验3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应按200t为一个检验批,硅灰应按每3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一个检验批4外加剂应按每5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一个检验批时,6水泥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7粗骨料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本标准或现行国家标准《建8矿物掺合料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或《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9外加剂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10混凝土拌合用水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8.2.1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无具体规定时,应符合本标准第8.2.2条~第8.2.4条的规定。8.2.2应对首盘混凝土的稠度(坍落度、维勃稠度或扩展度)、8.2.3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应按表8.2.3的要求对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抽样检验,在两次检验过程检验项目稠度或扩展度)同一配合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每工作班或100m³混凝土取样检验1次续表8.2.3检验项目同一配合比在搅拌地点每工作班或100m³混凝土取出机温度同一配合比在浇筑地点每工作班或100m³混凝土取8.2.4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的规定执行。8.3.1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及体积稳具体规定时,应符合本标准第8.3.2条~第8.3.8条的规定。8.3.2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应按表8.3.2的要求对机制砂混检验项目同一配合比在浇筑地点每100m³混凝土或每台班至少取样检1次8.3.3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应按表8.3.3的要求对机制砂混检验项目电通量同标段、同配合比、同一结构部位混凝土至少取样检验1次其他长期性能和有设计要求时或处于相应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同标段、同配合比混凝土至少取样检验1次表8.3.4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能检验要求检验项目有设计要求时或处于相应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同标同配合比混凝土至少取样检验1次8.3.5混凝土工程完工后,应对混凝土的实体质量进行核查,验时,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扩散系数不应大于3.5×10-12m²/s,8.3.9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无具体规定时,应符合本标准第8.4.2条~第8.4.2机制砂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08.4.3机制砂混凝土工程验收时,应符合本标准对混凝土力学A.0.1本方法适用于评定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件,在8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养护28d,测定砂浆试件的长度膨胀率。若砂浆试件的长度膨胀率不大于0.10%,则判1水泥:42.5级P·I型硅酸盐水泥,碱含量为0.80%。当试验水泥的碱含量小于0.80%时,应通过外加氢氧化钠(化学纯或分析纯)的方式使水泥的碱含量达到0.80%;5比长仪:量程275mm~300mm,精度0.01mm;8方孔筛:包括孔径为4.75mm、2.36mm、1.18mm、9电子天平:最大称量1000g,分度值1g,1台;最大称22量500g,分度值0.01g,1台;10捣棒:截面尺寸为14mm×13mm、长度为120mm~A.0.4试验温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实验室温度为20℃±2℃(特别说明的除外),相对湿度大于50%。A.0.5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规定的取样方法分别取得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样品各不少于6kg,从与矿物掺合料对应的外加剂产品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外加剂样品不少于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规定的取样及缩分方法取得粗骨料样品不少于15kg;当工程所用的细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规定的取样及缩分方法取得细骨料样品不少于15kg,当工程所用的粗、细骨料均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规定的取样及缩分方法分别取得粗、细骨料样品各不少于15kg。当所取骨料为石子时,将石子全部破碎至5mm以下,用清水将破碎后的骨料冲洗干净,并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3h~4h)。将烘干的骨料进行筛分,并置于干燥器中备用;当所取骨料为砂子时,先将砂中大于5mm的颗粒筛出并破碎至5mm以下,再与5mm以下的颗粒混合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3h~4h)。将烘干的骨料进行筛3称料将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骨料和拌合水(饮用水)等放入20℃±2℃的恒温室中恒温24h。按工程配合比的要求分别称取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共计400g(精确至0.1g),按表A.0.5规定的级配要求称取各级骨料,骨料的总质量为900g(精确至0.1g)。用量筒量取拌合水。拌合水量以拌合物的跳桌流动度达到105mm~120mm时为准。跳桌的跳动次数为10次,频次为10次/6s。分级质量百分比4搅拌拌锅中,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5成型心孔内。将搅拌好的砂浆分两层装入试模内。第一层砂浆装入的深度约为试模高度的2/3。先用小刀来回划匀胶砂,尤其在测头两侧应多划几次,然后用捣棒在试模内顺序往返各捣压20次,当第二层胶砂装满试模后,仍用小刀将第二层胶砂来回划砂表面往返各捣压20次。捣压完毕,将剩余胶砂填满试模,并将胶砂表面抹平、编号,标明测定方向,每种作3条胶砂试件。当工程所用粗、细骨料均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按上述6试件养护液的配制称取40.00g氢氧化钠,溶于装有900mL蒸馏水的1000mL容量瓶中,再向瓶中滴加蒸馏水,使溶液体积达1.0L,由此配得1mol/L的氧氧化钠溶液。该溶液即为试件养护液。试件养护7试件预养护将成型好的试件带模放入温度为20℃±1℃、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箱内养护24h±2h。取出试模并小心脱模后,迅速将试件放入养护容器的试件架中。将预先加热至80℃±2℃的水器置于80℃±2℃的水浴或烘箱中放置24h±2h。8试件初长的测定表面擦干,并用测长仪测定试件的长度,此长度即为试件的初长。从水中取出试件到读完试件初长所经历的时间应控制在15s±5s内。每测完一个试件,均应用湿抹布将其盖好,直至全部测量前,测长仪应放置在20℃+2℃的恒温室内恒温24h。将装有足量养护液的养护容器置于80℃±2℃的水浴或烘箱中,至养护容器中的养护液温度达到80℃±2℃时为止。将测完初长的试件竖直放入养护容器的试件架中,护液内。养护容器中养护液的体积与试件的体积比为(4±0.5):1。盖好盖且密封后,再次将养护容器放回到80℃21d、28d时,采用与测定试件初长相同的方法测定试件在相应龄期时的长度,并且注意应将试件与测长仪的相对位置调整为与测初长时相同的位置。与此同时,应仔细观察每一试件表面的变化A.0.6试验结果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长度膨胀率试件长度膨胀率按公式(A.0.6)计算:式中:e₁——试件在第t天龄期时的长度膨胀率,用百分数表示(%),精确至0.01%;L,——试件在第t天龄期时的长度(mm);2结果处理当单个试件的长度膨胀率与同组3个试件长度膨胀率的算术平均值之差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时,取3个试件长度膨胀率的1)当3个试件长度膨胀率的平均值小于或等于0.05%时,单个试件长度膨胀率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均小于0.01%;2)当平均值大于0.05%时,单个试件长度膨胀率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均小于平均值的20%。当单个试件的长度膨胀率与3个试件长度膨胀率的算术平均值之差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去掉3个试件中的最小值,取剩余2A.0.7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工程所用的粗骨料具有碱-硅酸反试验测定的试件28d龄期长度膨胀率小于0.10%时,则评定相试验测定的试件28d龄期长度膨胀率小于0.10%时,则评定相本方法分别试验测定的试件28d龄期长度膨胀率均小于0.10%时,则评定相应的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硅酸反应附录B精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mm—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合料2用量pw——水的密度(kg/m³);P——掺合料1的密度(kg/m³);p,——掺合料2的密度(kg/m³);p:——砂子饱和面干的密度(kg/m³);B.1.3核算单方混凝土的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和三氧化硫含量1混凝土总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原材料的碱含量之和。其溶性碱量取粉煤灰总碱量的1/6,矿渣粉的可溶性碱量取矿渣粉总碱量的1/2,硅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硅灰总碱量的1/2;2混凝土的总氯离子含量是指各种混凝土原材料的氯离子3混凝土的总三氧化硫含量是指各种混凝土原材料的三氧B.1.4按上述确定的配合比拌合混凝土,测试混凝土的稠度(坍落度、维勃稠度或扩展度)、泌水率、凝结时间和含气量等。应在20L以上,且不少于搅拌机容量的1/3。B.1.5将上述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胶凝材料用量、矿物掺合3个符合设计要求或本标准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B.1.6对于采用相同原材料配制多个强度等级的配合比,将上述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胶凝材料用量、矿物掺合料掺量、砂率和水胶比按递增或递减调整,重新按上述步骤计算并调整出多个B.1.7按照工作性能优良、强度、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符合要B.1.8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和搅拌方式搅拌混凝土,测校正系数,以便对试验室理论配合比进行校正(以理论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乘以校正系数),即得到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校校正系数=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室理论配合比B.2.1根据混凝土工作性、设计强度、长期性能、耐久性能指标要求,结合工程上所选水泥和外加剂的性能以及相关规定,初步确定胶凝材料总用量、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及掺量、外加剂量、水胶比和砂率,并计算出单位体积混凝B.2.2采用质量法法按公式(B.2.2-1)、(B.2.2-2)mn—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合料1用量(kg/m³);mg——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合料2用量(kg/m²);B.2.3核算单方混凝土的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和三氧化硫含量B.2.4按上述确定的配合比拌合混凝土,测试混凝土的稠度(坍落度、维勃稠度或扩展度)、泌水率、凝结时间和含气量等。应在20L以上,且不少于搅拌机容量的1/3。B.2.5将上述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胶凝材料用量、矿物掺合3个符合设计要求或本标准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B.2.6对于采用相同原材料配制多个强度等级的配合比,将上B.2.7按照工作性能优良,强度、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符合要B.2.8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和搅拌方式搅拌混凝土,测校正系数,以便对试验室理论配合比进行校正(以理论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乘以校正系数),即得到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校配合比拌合物表观密度C.0.1本方法适用于机制砂粒形检测。C.0.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2天平:称重1000g,感量1g;3方孔筛:规格为0.15mm、0.3mm、0.6mm、1.18mm、2.36mm、4.75mm及9.5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4摇筛机;5粒度粒形检测仪。C.0.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按《建设用砂》GB/T14684-2011中第7.3节的规定进行颗粒级配试验,各级筛余颗粒备用;2分别称量0.6mm、1.18mm、2.36mm、4.75mm筛余质量,精确至1g,分别将各粒级试样放置于粒度粒形检测仪进料口,开动振动给料机,使得样品经过振动给料器后,能均匀下料,使颗粒均匀地经过粒度粒形成像室;3由计算机采集图像数据,待试样完全通过成像室后,用粒度粒形分析软件进行结果计算。C.0.4试验结果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球形度的计算按公式(C.0.4-1)计算,精确至0.1。Pa——颗粒投影图像的实际周长(mm);A——投影面积(mm²),见图C.0.4。至0.1%。式中:N₀g——试样中球形度不小于0.80的有效颗粒数;N₀₇——试样中球形度不小于0.70的有效颗粒数;N——有效试样总颗粒数。2)球形度比0.g(Sro.g)及球形度比7(Sro.)分别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精确至1%。3)单次试验单个砂样的球形度比og(Sro.g)及球形度比o.7(Sro.z)分别取各粒级总和的平均值,精确至1%(当某个粒级上的筛余量为0时,该粒级的Sro.g及Sro.₇均按100%计)。D.0.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实体结构表层混凝土抵抗氯离子和其1离子渗透性试验装置:应具备电子控制系统、阴极室(容积为425mL)、阳极室(容积为650mL)、温度传感器、电导3电源:220V交流电,当无交流电时;可采用12V蓄电20.55mol/L氯化钠溶液,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封保存在温度为20℃~25℃的环境中。1工作表面的选择:应选择表面平整的混凝土水平表面或2钻孔:将离子渗透性试验装置贴紧混凝土表面,用记号孔时应尽量避开结构内钢筋,钻孔的深度根据固定螺钉的长度固相应位置的螺钉(不宜过分用力以免损坏装置)至不漏水为上涂一层黄油;对于一般混凝土,饱水处理的时间为16h以上;4排水与加入氯化钠溶液:饱水完成后,将内、外室的水排尽,向外室注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向内室注入0.55mol/L5试验参数设置:正确连接电源线,将控制器的电压旋钮调至60V,打开电源,设置日期和采样时间间隔,开始进行6电迁移试验:试验开始后,应注意控制器显示屏上电流的前10次读数,并根据初始电流的平均值和表D.0.4的要求改间一般为6h~10h;7卸下试验装置,用蒸馏水清洗内、外室,必要时应使用D.0.5试验结果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作图,求出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率d、/d,稳态后外室中氯离子de/d₁=K×d₅/d₁d,/d——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率[S/(m·s)];K——经验常数,与所用仪器的电导率传感器有关。相关记录,应对K值进行预先测定,即从试验达到稳态后每隔一定时间t₀(如15min)至少三次从外室各取出5mL左右的溶液,测试试样中氯离子浓度c₁、c₂、c₃(mol/m³),同时记录外室溶液的电导率S₁、S₂、S₃,采用线性回归法分别计算出d₆/d₁和d、/d,代入式(D.0.5-1)即可求出K值。2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扩散系数Dmg的计算按公式(D.0.5-2)计算:T——稳态后外室溶液的平均温度的绝对温度(K);R——通用气体常数,8.31J/(K·mol);Z——离子的原子价(氯离子为一1);C——离子原溶液的浓度,0.55×10³mol/m³;F——法拉第常数,9.65×10'C/mol;E——正负极间的电势差,60V(或30V,15V);V——阳极电解液的体积,6.5×10-¹m³;L/A——流动长度与外部面积的比值,3.74m-'。本标准用词说明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引用标准名录甘肃省地方标准《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DB62/T3211-2021经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甘建公告〔2021〕255号)批准、发布。用技术研究》研究工作,通过调研国内外机制砂生产应用情况,土》TB/T327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等《机制砂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了精品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和机制砂耐久性混凝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等,而本标准也重点突出了机制砂的粒形质量控制指标、机制砂高性能为便于广大读者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本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 46 47 4.1机制砂 484.2水泥 504.3粗骨料 50 514.5外加剂 514.6混凝土拌合用水 5机制砂混凝土性能 536.1一般规定 536.2配合比计算与确定 7.1一般规定 557.2原材料计量 557.3混凝土搅拌 567.4拌合物运输 577.5混凝土浇筑 577.6拆模 587.7混凝土养护 588质量检验及验收 598.1原材料质量检验 8.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 598.3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 8.4混凝土工程验收 591.0.1近年来,天然砂的无序开采,造成了环境的极大破坏,念,强调粒形、石粉含量的控制,提出了“球形度比”的概念,有序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所以,用于1.0.3本标准是在《人工砂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结提炼,2.0.1本条列出的术语与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2.0.2本条列出的术语是在《人工砂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2.0.3本条列出的术语与国家现行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和《建设2.0.4、2.0.5本条列出的术语与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一致。2.0.6本条列出的术语与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2.0.7本条列出的术语与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2.0.8~2.0.11本条列出的术语是在《人工砂耐久性混凝土应2.0.12本条列出的术语与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3.0.1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影响机制砂混凝土各项性能3.0.2考虑到机制砂混凝土的匀质性及质量,建议采用预拌混3.0.3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长期性能、耐久性能首先应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混凝土结构耐久6566的规定。3.0.5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长期性能、耐久性能的生成一种无胶结作用的碳硫硅钙石晶体,直接导致C-S-H凝胶解体,水泥石逐渐丧失强度,最终导致混凝3.0.6能否生产出精品机制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设备,同时,还要兼顾“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4.1.1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划分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4.1.2精品机制砂的分类及应用范围参考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4.1.3精品机制砂的颗粒级配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一致。研究表明,精品机制砂的颗粒4.1.4粒形是精品机制砂关键技术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混凝土下均能达到98%以上,而球形度比o₇(Sro.z)及以上,开始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而球形度比o.g(Sro.g),无论是精品机制砂还是普通机制砂或石粉,均不足21%,综合比较球形度比o.g(Sr₀g)、球形度比。g(Sro.g)及球形度比o.7(Sro.)的试验数据,严格控制球形度比o.g(Sro.g)及球形度比.?(Sro.z),最能度比应符合表1的规定。验设备应配备基于图像分析法的机制砂粒度表1机制砂的球形度比类别I类≥85且<90≥80且<85≥95且<98≥90月<95注:1机制砂的Sro.g不小于80%且Sro.r不小于90%为合格。4.1.5石粉含量也是精品机制砂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对混凝研究表明,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破碎、整形、筛分、除尘等工艺流程,已无泥块含量,故在本标准中不再予以规定;对不同岩石、不同设备制备的机制开展研究的压碎指标与岩石强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与机制砂粒形关系密切,数据统计,粒形最差的压碎指标未超过21%,精品机制砂的压碎指标普遍在12%以下,《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规定机制砂压碎指标不超过25%,考虑到合表4.1.5的规定;吸水率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影响较大,应予4.1.6本条参考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制定。为了严格控制精品机制砂的碱活性,用0.30%,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0.10%。494.1.7本条坚固性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一致,其他指标与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4.1.8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4.2.1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一致,为满足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规定的水泥比表面积为大于或等于300m²/kg,水泥颗粒过细,水泥的水化速度过快,比表面积宜小于350m²/kg。4.3.2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准》TB10424,结合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接破碎的碎石和卵石一般均不能完全符合连4.3.4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4.4.1本条依据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结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制定,考虑到目前掺合料生产的广泛性和应用4.5.2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塑性好、对水泥的适应性强、增强效果好、收缩低和有害成分少等优点,为了更好地实现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性和耐久性目标,宜选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50119的相关规定。4.6.2混凝土拌合用水可直接采用饮用水,无须进行检验,采取其他水源的水,需经检验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机制砂混凝土养护用水,应参考拌合5.0.1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体积JGJ/T241一致,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C10~C100,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或相关5.0.4机制砂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体积稳定性能设计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或相关现行6.1.1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年限、环境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该标准更为系统和详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一致,主要考虑不同的腐蚀环境条JGJ/T241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6.1.7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一致,主要考虑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6.1.8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及方法。工程6.1.9当机制砂混凝土的原材料品种或质量有显著变化时,材料的变化会明显影响原配合比的各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金华市2024年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警官学院《现代舞基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技术基础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与主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CA课件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考物理总复习《磁场的性质》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快速建筑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加工安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粉体工程与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酒店一线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 全面设备管理(TPM)培训资料-课件
- 高中地理《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 车间生产管理流程图模板
- 河北省邢台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市场部绩效考核表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学霸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笔记全册(最终)
- 热棒的要点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