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_第1页
2021年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_第2页
2021年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_第3页
2021年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_第4页
2021年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教案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四年级数学教案点击浏览该文件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51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及乘除运算被加减运算隔开,乘除可同时运算的道理。技能目标会根据运算顺序正确的运算。情感目标培养自己有序的思维能力和良好得计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明确在式题中,乘除运算被加减运算隔开,乘除可同时运算的算理。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2-8×2÷442×(13+57)×9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师小结。(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揭题展标上面着组题大家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以前学的四则混合运算自己来解答三步运算试题(出示课题),看谁能最快掌握运算技巧,正确计算。2、尝试出示例166×38-987÷21(1)独立思考(2)学生试做(3)反馈讨论(两种情况)66×38-987÷2166×38-987÷21=258-987÷21=258-47=258-47=2461=2461讨论两种算法结果相同吗?哪一种更为简洁?为什么两边可以同时脱式?(4试一试196÷4+56×1216×5-36÷4(5师生小结4.自学例2(73+65)÷(21-164)(1)学生试做(2)反馈讨论(3)试一试(13+47)×(52-18)(124+437)÷(24+38)(三)反馈练习1、“练一练”第1、2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2、“练一练”第3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3、“练一练”第4题。4、“练一练”第5题。(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解决了怎样的问题?运算顺序怎样?是怎样得到的?(五)布置作业《作业本》第22页习题精选1.读数练习(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平方千米。(2)1991年我国生产照像机473架。(3)1991年我国水果总产量是258吨。2.填空练习(1)一个数最高位是万位,它是()位数。(2)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万位,它是()位数。(3)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4)753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它是由()个十万()个万()个千组成的。(5)38534这个数要读出()个零,请标出所读的零。3.思考题用三个6和两个组成一个五位数,使它们分别符合下面的要求(1)一个都不读出来;(2)只读出一个零来;(3)读出两个零来;参考答案1.(1)九百六十万(2)四百七十三万(3)二千零五十八万2.(1)五(2)八(3)亿(4)6;十万;7;5;3(5)1385343.(1)666(2)666;666;666(3)666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过程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2、重点指导。(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绍()馆()段()厉()弛()招()管()断()历()驰()(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3、归纳多音字。4、理解词语的含义。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料理--办理,处理。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作业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教学过程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书塾”是什么意思?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关系。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1、小组学习(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小组自学。(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接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quot;这个坚ǖ男拍钍鞘裁矗浚ㄊquot;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六、总结全文课文通过介绍”早”字的来历,使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鲁迅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习了课文,应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从小把坚定的信念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板书设计习题精选一、把下面的字换个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再组词。投()()招()()驰()()二、读一读,区别下面的字,再组成词语。塾()绍()砚()毫()戒()熟()招()观()豪()成()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一()画一()古松一()梅花鹿一()八仙桌一()椅子一()戒尺一()火把一()信念一()花骨朵四、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坚定的松树严厉地奋斗古老的文学家默默地刻上没开放的信念深深地批评伟大的花骨朵毫不松弛地想着五、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参考答案一、段(段意)绍(绍兴)弛(松弛)二、私塾绍兴砚台毫米戒尺熟练招生观察自豪成立三、一幅画一棵古松一只梅花鹿一张八仙桌一把椅子一把戒尺一支火把一个信念一个花骨朵四、坚定的信念严厉地批评古老的松树默默地想着没开放的花骨朵深深地刻上伟大的文学家毫不松弛地奋斗三味书屋【题旨说明】1.第1题,培养仔细观察、认真阅读的习惯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让学生积累表示方位的词语。做题前要看图,弄清”画”、”先生的座位”、”学生的书桌”、”鲁迅的书桌”所在的位置,然后看书,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想象,可从画的内容、先生的座位、学生的书桌的样子展开,还可想到其他可能有的事物。2.第二题,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鲁迅先生的好品质,同时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理解词语要联系前后文,同时结合少年时代的鲁迅生活艰难的情境去思考。第1小题,要让学生想象小时候的鲁迅既要料理家务,又要去当铺、采药,还要上学,因而必须急急忙忙、焦虑万分地赶路的情形。第2小题,有三个问题。可先弄清”坚定的信念”指什么,然后再思考鲁迅为什么要刻”早”字,最后再从”坚定”、”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一生”去思考为什么要用”刻”而不用”印”。3.第3题,比较字形,不仅要弄清两个字的不同之处,而且要尽可能地联系字义去分析。写词语的括号要拉长一些,最好改成一条横线,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写一些词语。4.第4题,朗读第三自然段,要把鲁迅刻”早”字时的坚定决心表达出来。背诵第三自然段,先要理清段落的层次,然后逐层背诵。【自主性练习设计】1.按照课文原文填好前两空,然后展开联想,把句子补充完整。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还像______________。2.想象鲁迅”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的情形他怎么赶路的,他的神情是什么样的,他心里想些什么。想好后跟同学交流交流,然后扮演鲁迅,把具体情形表现出来。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点击浏览该文件作者:海安县南莫小学范强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修订本)第26页商不变的规律。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通过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商不变的规律。教学难点: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教具准备:投影片、卡片。教学过程一、以疑激趣,导人新课口算(投影片出示)(1)24÷12=(2)24÷12=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第(2)题的结果。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它与第(1)题有什么关系,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评析:提出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与新知联系密切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猜想,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二、探索发现规律观察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24÷12=2被除数除数商观察算式,分类整理。学生口算下列各题(卡片):(24×2)÷(12×2)=(24÷4)÷(12÷4)=(24÷3)÷(12÷3)=(24×1)÷(12×1)=(24-8)÷(12-8)=(24÷6)÷(12÷6)=(24×2)÷(12÷2)=(24×3)÷(12×2)=(24×5)÷(12×5)=思考:与24÷12=2相比,上面哪些算题的商没有变化再根据商的变化情况给这些题目分类。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商不变”的这组题目,再次提出问题:商不变,谁在变(被除数、除数在变)你能根据被除数、除数的变化情况,再一次把这组题目进行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类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分成下面两类:第一类:(24×2)÷(12×2)=2(24×5)÷(12×5)=2(24×1)÷(12×1)=2第二类:(24÷3)÷(12÷3)=2(24÷4)÷(12÷4)=2(24÷6)÷(12÷6)=2教师陈述:被除数、除数都乘几,可以说被除数、除数都扩大了几倍;被除数、除数都除以几,可以说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几倍。板书:扩大缩小观察算式,发现规律(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24÷12=2为标准,分别观察上面两组题目的被除数、除数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讨论汇报:生1:我发现被除数、除数都扩大2倍,商没有变。追问:”都”是什么意思生2:”都”的意思是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也扩大2倍。引导:被除数、除数都扩大2倍,可以这样说: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2倍。生3:我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倍,商不变。生4:我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3倍,商不变。组织学生用完整的话说出上面的规律,并与书上的规律比较。板书: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3)组织学生举例验证,并板书课题:”商不变规律”。(4)讨论:为什么(24一8)÷(12一8),(24×2)÷(12÷2),(24×3)÷(12×2)的商发生变化呢在“同时”、”相同的倍数”下面画着重号,引起学生重视。[评析:有目的地放手对一些算式进行各层次的分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从而概括得出商不变的规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步步深入、层层逼近,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讲一点而学很多”的教学策略。]三、反馈练习,深化认识以”故事”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师生一起欣一段录像故事《猴子分桃》。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儿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让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小猴子一听,连连摇头,心想每只小猴才分到2个桃子呀,”不行,太少了!太少了!”小猴子喊了起来。猴王缓了口气说:”那好吧,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怎么样啊”小猴子得寸进尺,挠了挠头试探地说:”大王请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呀?这时猴王一准桌子显出慷慨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个桃子去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引导:同学们也笑了,谁的笑是聪明的笑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24÷12等于多少根据是什么口算。根据312÷26=12很快说出下列各题的结果。312÷26=312÷26=156÷13=312÷26=156÷13=抢答。(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2)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1,要使商不变,除数()。(3)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已知48÷12=4,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怎样改一下就对了。(1)(48×5)÷(12×5)=4……()(2)(48×3)÷(12×4)=4……().(3)(48÷4)÷(12÷4)=4……()(4)(48÷6)÷(12×6)=4……()(5)(48×3)÷(12÷3)=4……()(6)(48÷4)÷(12÷4)=4……()(7)(48×2)÷(12×2)=4……()(8)(48÷2)÷(12÷2)=4……()填空,看谁填得又对又快。(1)9÷3=(9×口)÷(3×2)(2)(4×5)÷(2○5)=2(3)(12÷口)÷(45)=3(4)(124)÷(44)=3(5)(12口)÷(4口)=3小游戏找朋友。方法:一位同学手执32÷8=4的卡片,说:”愿意和我做朋友的请到台上来。对手执(32×4)÷(8÷4)的卡片反问:”你怎样改动一下,我们就可以成为好朋友还可以怎么改呢”在做过一些类似的活动后小结:祝贺你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好朋友,愿我们班成为一个团结协作的大集体。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总结: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思考、比较,在被除数、除数的变化申看到了商不变的规律,这种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评析:巩固练习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效果明显,既”实”又”活”。猴王分桃的故事,寓意深而颇有情趣,给数学内容赋予了情感色彩,让学生始终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判断练习,让学生说错在哪里,怎样改一下就对了,不仅加深了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善于表达的能力。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例三、练习十二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归纳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举行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那么一个班怎样才可以夺得流动红旗呢?(做好事)对,我们班的同学也做了不少的好事,夺得了许多次的流动红旗。老师把大家做好事的情况编成一道应用题(屏幕展示)我们班有68位同学,平均每人做5件好事,全班同学大约做多少件好事?指名口头解答。思想教育一个人做的好事很少,但很多人都做好事,那么好事就变多了。但如果做的是坏事呢(屏幕展示)我校有1825名同学,平均每人丢弃3件垃圾,全校同学大约丢弃多少件垃圾?指名口头解答。思想教育一个人丢的垃圾很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讲卫生,乱丢垃圾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生活在垃圾堆里了。二、尝试讨论屏幕出示一位下岗工人,播放一段录音我原是一名工人,下岗以后做起了生意,明天我打算购进52箱苹果,如果每箱苹果38元,那么我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呢?引出问题一箱苹果38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指名列式。比较算式与复习1、2算式的异同。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小组讨论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算法。三、交流归纳小组汇报。并指名上黑板板演本组的方法。把各组的方法与精确值相比较,选出最佳的一种,归纳算法(板书)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四、巩固练习象刚才的问题,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用到估算。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呢?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1、一套学生桌椅53元,学校要给四(3)班买68套,大约要花多少钱?2、我们学校有2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63人,全校大约有多少人?3、学校每月节约电费17元,一年大约可以节约电费多少元?4、小丽每分钟步行51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分小组完成,每组指定一个代表上黑板解答,本组同学可以帮助。最后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五、质疑提高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2、怎样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3、关于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你还有那些问题没弄明白?练习1、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47×52=341469×51=29922、一本书有5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3、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2)这辆公共汽车上大约有4人。(3)我们班有68名同学。(4)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下。(5)小红3分钟能写85个字。4、扩展题一箱苹果32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先估算,再算出精确值,把两个结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六、课堂作业练习十二1、2、3七、板书设计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四则混合式题。2、使学生能够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相遇问题,进一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2、列综合式解答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相遇问题。教具准备投影片二-[第1课时]教学内容式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云运算顺序,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四则混合式题。2、培养学生计算四则混合式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准备题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1)25-2+5(2)25×2÷5(3)25+2×5(4)25-2÷5提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如果只有乘除法,运算的顺序是什么?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怎么做?二、新课1、板书课题式题2、概括总结在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级运算时的运算顺序。出示例1(1)46-18+27-32(2)25×4÷125×8学生独立计算,订正。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什么顺序计算?师我们通常把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把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问(1)题里只有加减法,我们就说它只含有什么运算?(2)题呢?问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当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结论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的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3、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的运算顺序。出示例2(1)48-126×5÷21(2)136÷17+12×4问第(1)题中含有哪些运算?第(2)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总结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4、练一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76+24-31+19(3)26+125×8÷1(2)19÷5×1÷1(4)2÷25-2×45、出示例3(1)2÷(25-2)×4师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2)324÷[(23+19)×6]师“[]”叫中括号。这道题有哪几种括号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板书324÷[(23+19)×6]=324÷[42×6]=324÷252=12总结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练一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32÷[(2+12)÷32](2)[45-(13-7)]×6三、巩固练习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5-5+25-515×5-25×515÷5×25×515÷5+25÷515+5÷25+515-5+25×5四、作业p35-1、2、3五、板书设计数学教案-十进制计数法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教学难点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教师板书数的产生)二、探究新知.(一)教学数的产生.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学生回答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有了计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物体个数等,这样就产生了数.教师明确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是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2.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内容.(1)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若二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2)人手中的木棒,木棒上有好多道,这就是记录.人们出去打猎时,拿走的武器,每拿一件武器就在上面刻一道,等到人们打猎回来时,再看二者是否同样多,以此来判断武器的丢失.(3)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过去人们无论采取的哪种计数方式,都是要把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4)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符号也不同.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国家的数字?各是怎样的?(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5)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因进位制有很多种,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后来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方法,又逐渐发展成较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2.提问1个一是多少?1个十是多少?……1个一千万是多少?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我国人口十二亿就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请同学们拿出算盘.让学生在算盘上先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教师提问A、九亿再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样?十亿应写在什么位置?百亿、千亿呢?(教师同步板书)B、十亿、百亿、千亿也叫计数单位.我们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C、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明确A、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因不常用,暂时不学,所以在千亿的左面用……表示(板书……)B、“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三)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1.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十进制计数法,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数字?(1、2.3、4、5、6、7、8、9.)教师说明这些数字叫阿拉伯数字.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同.2.观察数位顺序表.教师提问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强化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3.数位分级(学生自学)自学题目从右边起几个数位为一级,各是什么数级?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异同点?(四)教学亿级的读法.1.下面的数该怎样读呢?(回忆读亿以内数的方法.)教师板书5164352.在上面三个数后各加4个,变成例1.(1)学生试读、互相读、小组讨论读.(2)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则.学生讨论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按什么顺序来读?怎样读亿级、万级的数?什么位置的“”不读?什么位置的读,读几个?学生总结法则(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零”.三、巩固练习.1.填空.(1)从右起第9位是()位.(2)十个一亿是()亿.(3)1个一百亿是()亿.(4)、、、是亿级,万级有、、、.2.判断.(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2)384读作三千八十亿四千万.()3.读出下面每组数.(1)656565(2)474747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十进制计数法,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五、布置作业.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1.到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止,我国总人口达到129533人2.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354796人3.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5千米六、板书设计.十进制计数法1、数的产生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步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3.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的思想.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数量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画线段图解应用题(1)编筐小组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5个人1天能编几个筐?(2)编筐小组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1个人4天能编几个筐?答案(1)(2)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刚才我们练习的这两道题都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2.教学例1.(1)出示例1编筐小组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5个人4天能编几个筐?(2)例1与两道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想求出5人4天能编多少个筐,我们应该先求出什么?(3)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教师在上图的基础上,画出线段图)第一种解法①5个人1天编多少个?16×5=8(个)②5个人4天编多少个?8×4=32(个)第二种解法①1个人4天编多少个?16×4=64(个)②5个人4天编多少个?64×5=32(个)(4)将上面两个分步列式改成综合算式.第一种解法16×5×4=8×4=32(个)答5个人4天一共编32个筐.第二种解法16×4×5=64×5=32(个)答5个人4天一共编32个筐.(5)师生共同总结.已知每人每天编几个筐,求5人4天编多少个,所求的结果既与人数有关,又与天数有关.解答时,可以先从人数入手求,也可以先从天数入手求,两种方法都正确,我们都应该掌握.三、巩固发展.1.补充条件或问题,并口头列两种算式.(投影出示)(1)每只母鸡每月下25个鸡蛋,照这样计算,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照这样计算,3只燕子5天能吃多少只害虫?2.照练习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编题,要求数目尽量小一些,能直接口算出结果.编完后请其他组同学口头列式解答,并当场给予评价.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总结,指明这节研究的是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五、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5、7和8三个数字自编一道连乘应用题,并用两种方法解.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质量、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加深对质量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和对非十进单位的时间单位进率的印象,使所学知识系统化.2.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常用的质量、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加深对1千克表象的认识,熟记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上一节课我们都复习和整理了哪些计量单位?(长度、面积)2.的长度和面积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1千米=1米1米=1分米1分米=1厘米1厘米=1毫米1平方千米=1公顷1公顷=1平方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3.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计量单位,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计量单位呢?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质量单位(1)教师提问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必须用质量单位来计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指名回答后教师板书吨、千克(公斤)、克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举例.教师举例1枚2分钱的硬币的质量约是1克.老师的体重是5千克,2个老师的体重就是1吨.教师出示物品,如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克的黄豆(7个)、等,让学生动手掂一掂,体会1千克、1克的物品到底有多重.教师归纳常用的质量单位间的进率1吨=1千克1千克=1克(2)练习完成书上的做一做.3吨=()千克6千克=()吨4千克=()克32克=()千克4千克=()吨一袋大米的重量是25千克,()袋大米的重量就是1吨.2.教学时间单位(1)教师提问时间单位是用来计量什么的?使学生明确要知道时间的长短,必须用时间单位来计量.启发学生思考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年、月、日、时、分、秒)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说说一年、一日到底有多长?教师指出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日.【演示动画“自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演示动画“公转”】(2)教师提问还有没有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教师强调说明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年说是一个世纪.教师提问你们对年、月、日的知识还有哪些了解?(一年有12个月.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都有31天.小月四六、九、十一月,每月都有3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3)教师介绍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早在2多年前,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就测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多一些,后来经过科学家的准确计算,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如果按照每年365天算,4年就会多出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了二月.我们把二月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二月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4)教师重点强调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的倍数才是闰年.教师指出歌诀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演示课件“时间单位的记忆”】左拳记忆法【继续演示课件课件“时间单位的记忆”】教师提问还有比年、月、日更小的时间单位吗?教师指出比日更小的单位有时、分、秒,1日=24时,1时=6分,1分=6秒.(教师板书)三、巩固练习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每节课间休息1().(2)一袋食盐的重量是1().(3)一头大象重4().(4)一袋饺子粉的重量是5().猜谜语(每个谜面打一个字)二十四小时.七十二小时.十五天.一张年历纸不小心被墨水弄污了,只看见这个月的6号是星期日,你能知道这个月的25号是星期几吗?冬冬的生日时5月9日.他翻看日历后高兴的说“妈妈,今年我的生日正好是星期天,可以痛痛快快的庆祝一下了.”妈妈看看日历后说“别美了,你看错了,这张日历是6月份的.”你知道冬冬的生日是星期几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1.一袋面粉是25千克,多少袋面粉是1吨?2.把调查到的数量填在下表里一封平信不得超过乘火车每位成年人可免费带行李解放牌卡车载重克千克吨板书设计探究活动活动内容估测5个熟人的身高和体重.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知识进行估测的能力.活动形式4人一个小组,合作进行.活动步骤1.分好小组,找好估测的目标.2.对目标进行估测,并在下表进行记录.3.对目标进行实际测量,同时进行记录.4.小组内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同学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最接近.5.在全班范围开展估测交流会,互相交流估测的方法.记录表教学内容:教材第126~127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六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不能去掉。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9865345874131254739811487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万47□5≈47万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教学例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教师谈话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2)出示例1。4.962保留整数、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教师提问保留整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使学生明确4.962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满5,向前一位进一,求得近似值数5.学生讨论4.962保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使学生明确4.962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满5,向十分位进1,求得近似数5..4.962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上不满5,舍去.分组讨论保留一位小数5.十分位上的“”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3)讨论分析5.和5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①教师出示线路图(投影出示)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5.,原来的长度在4.95与5.5之间.保留整数为5,原来的准确长度在4.5与5.5之间,所以5.比5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4)小结教师提出问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些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的,应当保留,不能丢掉.(5)“练一练”分组合作学习.(三)巩固发展1.填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2.填空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要比6精确.因为6.表示精确到了()位,6表示精确到了()位,所以6.后面的“”不能丢掉.3.练习二十六第1题.按照四舍五入法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3.82519.96741.4954.练习二十六第4、5题学生口答。(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合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六第2、3题.实际测量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直线和沿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沿直线测定指定的距离.教学难点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沿直线测定指定的距离.教学准备卷尺,标杆,测绳,教学软件教学过程一、认识测量工具.1、(播放农民在平整土地;工人在兴修水利、建造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2、教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一边说一边出示)二、利用工具实际测量.1.如果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可以怎样来测量?请同学来演示一下.2.教师小结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3.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应该如何来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4.组织学生讨论,汇报(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课件“实际测量”)(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2)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叫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根据测量距离的长短来确定分段测量的段数.)(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测定直线以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所要测量的距离了.三、步测和目测.1.步测.(1)(演示1步的长度)从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2)(演示步测的过程)先量出几十米的一段距离,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三、四次,记好每次走的步数,然后再算出平均每次走的步数,再算出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3)强调步子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要尽量沿直线行进.2.目测.(1)你现在能不能坐在座位上估算一下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2)这种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方法叫做目测.(3)出示图片“参照图”,帮助学生练习目测.(4)教师说明目测时容易受地形的影响,如在开阔地,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短,而在狭长的地方又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长.四、实践活动.全班分成三组,分别进行实践活动.1.测定直线.让学生分组按照课前分别指定的两点之间测定直线,在地面上画出直线,并量出两点间的距离.2.步测.(1)先测出自己的步长.5米的距离反复走3次求出平均步数,再算出平均步长.(2)步测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的距离.(3)公布工具测量的结果与自己步测的结果进行比较.3.目测.教师先测定5米的距离,每隔1米插上标杆,估计1米、2米、3米……各有多长,然后拔掉标杆,根据指定的目标练习目测.五、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步测和目测与利用工具测量有什么区别?(在缺乏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无需很精确时,可采用步测或目测.)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通过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初步渗透事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师我们掌握了面积、面积单位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请同学们回忆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叫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2.测量或计算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各有多大?然后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4.想一想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5.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长和宽各是多少)二、学习新课.1.看图列式计算长方形面积.投影出示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单位厘米)(逐步移动长方形的宽,直至使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长6厘米、宽2厘米6×2=12(平方厘米)长6厘米、宽3厘米6×3=18(平方厘米)长6厘米、宽4厘米6×4=24(平方厘米)长6厘米、宽5厘米6×5=3(平方厘米)长6厘米、宽6厘米6×6=36(平方厘米)师长6厘米、宽6厘米,这是一个什么图形?(正方形)2.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研究,讨论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老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师我们利用这个公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出示例题)例有一块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老师板书)5×5=25(平方分米)答它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三、巩固反馈.1.量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并计算它的面积.(请一个同学量一下,告诉大家,正方形手帕边长3分米)3×3=9(平方分米)答它的面积是9平方分米.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投影出示.(1)单位厘米2×2=4(平方厘米)(2)单位分米9×9=81(平方分米)答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厘米.答正方形面积是81平方分米.3.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8×8=64(平方分米)答这块玻璃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4.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2平方米.它的长是24米,它的宽是多少米?想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考虑.12÷24=5(米)答它的宽是5米.5.怎样验算?下面请同学们看一道思考题.(投影出示)用一根长4厘米的细铁丝,围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再围成一个正方形,算一算围成的图形中哪一种面积最大?分析首先计算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4÷2=2(厘米)(按长、宽都是整厘米计算)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面积19厘米1厘米19平方厘米18厘2厘米36平方厘米17厘米3厘米51平方厘米16厘米4厘米64平方厘米15厘米5厘米75平方厘米14厘米6厘米84平方厘米13厘米7厘米91平方厘米12厘米8厘米96平方厘米11厘米9厘米99平方厘米1厘米1厘米1平方厘米师从上面情况,清楚看出当长和宽相等时,也就是围成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1×1=1(平方厘米)答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有1平方厘米.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同学们掌握得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五、作业.1.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2.拿一张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剪下一个长1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教案点评本节课学习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首先对于所要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铺垫.复习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复习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引出新课的学习,这样考虑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自然,易于掌握.教学过程采用投影抽拉片,直观形象,通过长方形宽的变化,使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使学生体会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同时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巩固反馈安排了基本练习,为巩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思考题是让学生对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面积最大.有一感性的认识.探究活动面积变换活动目的1.使学生在变换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面积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计算能力.活动准备若干根12厘米长的细铁丝.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题目用一根长12厘米的细铁丝做一个正方形框架(如图),它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9平方厘米.请在不剪断铁丝的情况下,设法把所围的面积逐次变成8平方厘米、7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4平方厘米、3平方厘米、2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你能办到吗?2.学生分组,先讨论,然后动手操作.拼正方形活动目的通过拼摆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计算能力.活动准备若干组纸片,每组有如下三张纸片.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题目用这三张纸片能不能拼出一个正方形?为什么?2.学生分组,教师发给每组一组纸片.3.学生进行拼摆,然后选派代表说出理由.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简单的统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会制作会看简单的统计表。2、培养学生分类整理和初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3、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他们分别是……(多媒体展示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喜欢吗?二、引导探索1、设置情境老师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而且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课前老师收到一位印刷厂厂长的这样一封来信(出示)周老师我们厂想生产一批印有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的卡片,可又不知道同学们到底最喜欢什么,可以帮我在同学中调查一下吗?……老师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帮老师了解到每一位同学最喜欢哪一位卡通人物吗?有什么办法?2、小组讨论,交流方法师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