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曙区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2023八下·海曙期末)阅读下面的内容简介,完成任务。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zhuàn)①____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宇》《周易》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全书见解精(pì)②____,通俗流畅。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希望给中学生做个向导,教授经典阅读的方法,亦授人以(yú)③____,让他们面对____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无数年轻人通过这本书,使他们走入那些中华民族凝聚着文化结晶的典籍。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huànpìyú;
(2)填入文中横线处恰当的成语是()
A.浩如烟海B.汗牛充栋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加以修改。
【答案】(1)撰;辟;渔
(2)A
(3)无数年轻人通过这本书,走入那些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结晶的典籍。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语序不当;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字词。“zhuàn"应为“撰”。“pì"应为“辟”。“yú"应为“渔"。
(2)本题考查成语和熟语。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文中横线处填“浩如烟海”更恰当。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①成分残缺。“通过"和“使”连用,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使"。②语序不当。“凝聚”应修饰“中华民族”,故将“凝聚”调至“中华民族"前。
故答案为:(1)撰;辟;渔;(2)A;(3)无数年轻人通过这本书,走入那些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结晶的典籍。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2023八下·海曙期末)根据《第一》的相关知识,完成任务。
“典"字字体演变
“经典”的“典"字,上部是“册”字,意为编连在一起的竹简;下部是一双手,表示用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书册。由此可知“典"字的造字法为(象形/指示/形声/会意),本义是指____________。
【答案】会意;本义是指重要的书籍或有价值的书籍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造字法和词义。“典”表示用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书册,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由此可知“典"是会意字。“典”的本义是:重要的文献、书籍。
故答案为:会意;本义是指重要的书籍或有价值的书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3.(2023八下·海曙期末)根据《经典常谈》的梳理,请你帮助补全诗歌发展脉络图的内容。
【答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示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窈、逑、厦、躬
故答案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示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2023八下·海曙期末)阅读
最好的诗句
刘成章
《诗经》里有一句诗,越数千年而不衰,似今天的幼儿所写:“羊牛下来"。好简单好明白的话!在这里,那数千年间不见了沧桑,那秦汉唐宋元明清,是一片虚无了。历史,好像从孔子的脚下,一步就跳到了今天。语言的演化,有时候就像原地未动。
“羊牛下来”是什么样子《诗经》在另外一首里,还有具象描写:“济济跄跄"。只这四个字,你脑子里马上就会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牛羊众多,步调一致,美得就像一支仪仗队。这时候,你不能不想到,翻开我们现代的种种名著,它们在描写群牛群羊的时候,所用的语言,为什么显得那么寒砂这反证了我们祖先的语言实在厉害。
《诗经》,不愧是我们民族的诗性开端。
后来写牛羊最好的诗篇,英过于我们兄弟民族的《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它的意象,它的概括力,世难有二。
在唐朝,诗人李白也在《将进酒》中写了牛羊,月光剑气和满腔豪情回荡其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盛唐之盛,诗人的放浪无羁,写得何等狂猬忘情,淋漓尽致!那一边烹羊宰牛,酒也备下一坛一坛的富足和豪放,到今天也依然撩拔人的味蕾和情怀。羊肉一锅,牛肉一锅,美酒一坛接一坛,活画出盛唐的辉煌气象。
陕北民歌云:“大羊叫唤羊羔跳,拦羊的哥哥回来了。”仅仅两句话,就把牧归的情景,描写得何其温馨。我们陕北自古羊多,我自幼常常见羊,羊的形象、羊的叫声,使我感到美好和幸运。因此我对羊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大概正是由于这样,那年出散文集时,我神使鬼差地将集子名定为“羊想云彩"。那集子后来获得鲁迅文学奖。这里的羊,已通了人性,是有思想、会思考问题的。而它又脱俗了,想的不是羊群的事,也不是人间烟火,而是云彩,很有些浪漫气质。
关于羊,有一个东晋留下来的神奇成语:叱石成羊。它出自一个神话,说的是弟兄俩,弟弟上山去放羊,可是再也没有回来。四十年后,哥哥终于在一个石洞里找到弟弟。原来弟弟一直在此修炼。哥问,那群羊呢弟弟出门喊一声:“叱!叱!羊起!”满山的石头都应声而起,成了数万好羊。
世界上的畜类,再美不过羊了。“羊"字底下加个“大”字,就是“美"字了嘛。我希望读者对着我书,喊一声:“叱!叱!羊起!”我的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能摇动双耳,发出咩咩之声。
(选自《散文》杂志,有删改)
注:①出自《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易其至哉鸡栖于場。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何时。至:归家:鸡舍。
4.请根据《经典常谈》的相关解说,揣摩女主人面对“羊牛下来”,唱出《君子于役》时的心理活动。
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就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
(选自《经典常谈·第四》)
5.请分点说明作者将文中提及的《诗经》《敕勒歌》《将进酒》和陕北民歌中写羊的诗句称作“最好的诗句"的原因。
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末画线句的理解。
7.刘成章说“我想让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拢,我的散文就成功了”。参考链接材料,请结合本文的特点,说说作者的目标达成的表现。
链接材料:信天游在内容上,多描绘自然景象、人情、风俗等,是生活的再现;创作手法上,多采用比兴手法,叙事与抒情结合,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衷肠;句式自由灵动,曲调淳朴,高亢悠长,情深味浓。
【答案】4.女主人公看到牛羊在暮色中归家,不禁想到远行服役的丈夫,为他的远行而感到担忧,为他的长期离家而思念,对他久未归来而心怀哀怨。
5.牛羊等意象都来源于生活,具有生活气息;语言概括力强,《敕勒歌》寥寥几句就把草原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情感都朴素自然,让人感到亲切。
6.这是作者的创作追求,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文字、标点都是鲜活的,带领读者走进广袤的历史时空,领略盛世之音的豪情,苦乐悲喜,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7.内容上,既有陕北的生活经历也有基于现实的神话传说;创作手法上,采用托物起兴,借“羊"这一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对于诗句之美的感受;语言娓娓道来,“越数千年而不衰”、“世难有二"等遣词用语,闪烁着诗意的美,令人回味绵长。
【知识点】哲理散文(含议论散文);文章结尾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4)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四个方面。然后根据文章的特点抓住一点或几点完成做答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能力。根据《经典常谈》的相关解说,“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就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当女主人公看到牛羊在暮色中归家,她不禁想到远行服役的丈夫。她为他的远行而感到担忧,为他的长期离家而思念,对他久未归来而心怀哀怨。这种深深的情感,日常的言语难以表达,于是她唱出了《君子于役》,用歌唱的方式来传达她的内心感受。
故答案为:女主人公看到牛羊在暮色中归家,不禁想到远行服役的丈夫,为他的远行而感到担忧,为他的长期离家而思念,对他久未归来而心怀哀怨。
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作者将文中提及的《诗经》《敕勒歌》《将进酒》和陕北民歌中写羊的诗句称作“最好的诗句”,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这些诗句中的牛羊等意象都来源于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②这些诗句的语言概括力极强,如《敕勒歌》寥寥几句就把草原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功力;③这些诗句的情感都朴素自然,让人感到亲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感动。
故答案为:牛羊等意象都来源于生活,具有生活气息;语言概括力强,《敕勒歌》寥寥几句就把草原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情感都朴素自然,让人感到亲切。
6.本题考查对文本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文末画线句“都能摇动双耳,发出咩咩之声”是作者的创作追求。他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文字、标点都是鲜活的,能够带领读者走进广袤的历史时空,领略盛世之音的豪情、苦乐悲喜,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故答案为:这是作者的创作追求,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文字、标点都是鲜活的,带领读者走进广袤的历史时空,领略盛世之音的豪情,苦乐悲喜,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7.本题考查对文本与链接材料的分析与比较能力。刘成章说“我想让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拢,我的散文就成功了"。参考链接材料,结合本文的特点,作者的目标达成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上,本文既有陕北的生活经历也有基于现实的神话传说,与信天游多描绘自然景象、人情、风俗等生活再现的特点相吻合;创作手法上,本文采用托物起兴,借“羊”这一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对于诗句之美的感受,与信天游多采用比兴手法、叙事与抒情结合的特点相呼应;语言上,本文娓娓道来,“越数千年而不衰"世难有二”等遣词用语,闪烁着诗意的美,令人回味绵长,与信天游句式自由灵动、曲调淳朴、高亢悠长、情深味浓的特点相契合。
故答案为:内容上,既有陕北的生活经历也有基于现实的神话传说;创作手法上,采用托物起兴,借“羊"这一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对于诗句之美的感受;语言娓娓道来,“越数千年而不衰”、“世难有二"等遣词用语,闪烁着诗意的美,令人回味绵长。
(2023八下·海曙期末)阅读
材料一:
二十岁以后,司马迁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当时的“大汉帝国”,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写的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可是他却看到了好些古代的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些都是活史料,他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他作《史记》,叙述和描写往往特别亲切有味,便是为此。(选自《经典常谈·第九》)
材料二:
地理界众所周知,我国有一条看不见的“胡焕庸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突变线。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司马迁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提出“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裤裘、筋角”。龙门在黄土高原,碣石在华北平原东北部,二者之间还有燕山、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等山脉,因此,“龙门一碣石"并不是一条天然存在的线。司马迁是依照什么标准将它提出来的呢答案是物产。司马迁通过对物产的考察,找到了二者的分界。所以,龙门、碣石以北地区的主要物产是马、牛、羊、旗裘、筋角这些畜牧业产品。他用生动的文字描述了各区的特色物产,做出了一部那个时代的“全国特产购物指南”:巴蜀地区盛产姜、朱砂、石、铜、铁、竹木;关中秦地种植业发达,出产五谷;河北中山地区手工艺强大,多出“美物";河北燕地既有海滨又有山区,出产鱼、盐以及枣、栗;三楚之地盛产稻米和淡水鱼……
按照“胡焕庸线”的命名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将“龙门一碣石"线称为“司马迁线”。材料三:
如果生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司马迁的言论一定会被视为“地图炮":____。如:边陲的焚地人,多出侍者和仆人;三晋地区的人,喜欢见义勇为,性格剽悍,不愿从事农商;中山地区的人,性格暴躁,喜欢投机取巧,很多人擅长盗墓、造假,不过多出美男美女,在娱乐圈做歌舞艺人的很多;燕地区的人,迅捷凶悍,不爱思考问题;西楚地区的人,民俗剽悍轻捷,人容易发怒,不爱存钱;南楚地区人,擅长演说辩论,但不太守信用……跟网络键盘侠不同的是,他是一个特别重视“大数据”的人,他对各个区域的信息统计了然于胸。
在“大数据"支撑下,司马迁的《货殖列传》还做出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发布历史上首个富豪榜。秦汉以来的主旋律是“重农抑商”,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但司马迁与后来其他史家不同,在正史中专门为这些经济人物立传。他在《太史公自序》中道出了写作动机,说只要不妨碍国家政体,不坑害百姓,通过各种渠道经商致富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在国家推行“重农抑商"的大背景下,司马迁能有这样的主张,十分可贵——纵观两千多年的史书,也只有司马迁这一例。
(材料来自网络,有删改)
8.如果我们跟着司马迁去旅游,下面最不可能体验的场景是()
A.在三楚之地捕捞淡水鱼。
B.在燕地食栗,在江陵品橘。
C.在中山地区买手工艺品买到了赝品。
D.在龙门、碣石以南地区购买了大量畜牧业产品。
9.请阅读材料三,根据上下文,概括“地图炮”的特点,填写在横线上。
10.明代卜大有在《史学要义》中强调“博学多识"公心直笔”是史家的修养。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说明司马迁“公心直笔"的表现。
【答案】8.D
9.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地人习性特点,特别是缺点。
10.在长期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当地人习性上的特征;不对商人持有偏见,专门为经济人物立传;鼓励商人用正当的渠道经商致富。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8.ABC.都有可能体验。
D.不可能体验,材料二提到“龙门、碣石以北地区的主要物产是马、牛、羊、旃裘、筋角这些畜牧业产品”,选项“以南地区"说法与原文不符。
故答案为:D
9.互联网时代,“地图炮”引申含义为对某个区域地方群体进行言语攻击的行为。结合材料一第①段“边陲的僰地人,多出僮侍者和仆人;三晋地区的人,喜欢见义勇为,性格剽悍,不愿从事农商;中山地区的人,性格暴躁,喜欢投机取巧,很多人擅长盗墓、造假,不过多出美男美女,在娱乐圈做歌舞艺人的很多;燕地区的人,迅捷凶悍,不爱思考问题;西楚地区的人,民俗剽悍轻捷,人容易发怒,不爱存钱;南楚地区人,擅长演说辩论,但不太守信用"可以看出,这里说司马迁的言论会被视为“地图炮”,是因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地人习性特点,特别是缺点。
故答案为: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地人习性特点,特别是缺点。
10.结合材料三“边陲的僰地人,多出僮侍者和仆人;三晋地区的人,喜欢见义勇为,性格剽悍,不愿从事农商;中山地区的人,性格暴躁,喜欢投机取巧,很多人擅长盗墓、造假,不过多出美男美女,在娱乐圈做歌舞艺人的很多;燕地区的人,迅捷凶悍,不爱思考问题;西楚地区的人,民俗剽悍轻捷,人容易发怒,不爱存钱;南楚地区人,擅长演说辩论,但不太守信用"跟网络键盘侠不同的是,他是一个特别重视‘大数据’的人,他对各个区域的信息统计了然于胸”可以看出,司马迁在长期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当地人习性上的特征。结合材料三“在‘大数据’支撑下,司马迁的《货殖列传》还做出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发布历史上首个富豪榜。秦汉以来的主旋律是‘重农抑商’,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但司马迁与后来其他史家不同,在正史中专门为这些经济人物立传"可以看出,司马迁不对商人持有偏见,专门为经济人物立传。结合材料三“他在《太史公自序》中道出了写作动机,说只要不妨碍国家政体,不坑害百姓,通过各种渠道经商致富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在国家推行“重农抑商”的大背景下,司马迁能有这样的主张,十分可贵——纵观两千多年的史书,也只有司马迁这一例"可以看出,司马迁鼓励商人用正当的渠道经商致富。
故答案为:在长期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当地人习性上的特征;不对商人持有偏见,专门为经济人物立传;鼓励商人用正当的渠道经商致富。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2023八下·海曙期末)阅读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乙
故以法治国,举措①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②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选自《韩非子·有度》)
丙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④,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选自《老子·小国寡民》)
注:①举措:制定出来,推行下去。②挠:弯曲。③什伯之器:效率十倍百倍的器械。④舆:车子。
11.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推断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推断方法解释
选贤与能通假字___
盗窃乱贼而不作语境推断法:是故谋闭而不兴
赏善不遗匹夫查阅词典法:A.丢失;B.遗漏;C.留下;D.抛弃。(序号)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课内迁移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
12.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13.请根据选文内容和图片,补全对话。
小海:我认为该图描画的是甲文的场景,因为我从画中感知到了“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句话,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曙:我觉得这幅图画更像对丙文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描绘,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小海:是的,“大同"社会和“小国寡民”有着共同的特征,____________。
小曙:可不同之处也有,你看,在人与人的关系____________。
14.结合原文,概述儒、道、法三家达成各自的理想社会的方式。
【答案】11.①同“举”,推选;②兴起;③B;④以……为重(珍惜)
12.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13.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或用课本注释: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使百姓认为(他们)吃得香甜,服装漂亮,住的舒适,满意(他们的)风俗;(两种社会)都很稳定,没有战争,人民都安居乐业;“大同”社会人与人亲密无间,“小国寡民"社会人与人关系冷漠。
14.①儒家“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以礼治的方式建立起社会秩序,最终实现大同社会;②道家主张回归到最原始的美好中来,物质自足,没有战争劫掠,实现社会安定;③法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主张用法律约束人性,实现社会清明。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断句;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参考译文】
【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乙】所以用法度治理国家,不过是制定出来、推行下去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贵,墨线不迁就弯曲的木材。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争辩。惩罚罪过不回避大臣,奖赏功劳不漏掉平民。
【丙】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1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释义。①句意: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与:同“举”,选举。②句意: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兴:兴起。③句意:奖赏功劳不漏掉平民。遗:遗漏。④句意: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重:使·……重视。
故答案为:①同“举”,推选;②兴起;③B;④以……为重(珍惜)
1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法律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抗争。“法之所加”表示“法令施加的地方”,意思完整,其后断开;“智者弗能辞”意思是“聪明的人不能逃避”,“勇者弗敢争”意思是“勇敢的人不敢争辩”,二者句式对称,中间断开。
故答案为: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1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以及对内容的理解。①重点词:恶,厌恶;为己,谋私利。②重点词:其,代词,他的。“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③由“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知,从两文所描绘的场景看,社会都很平定,没有战争,人民都各安其业。甲文所展现的社会,追求进步,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乙文相对闭塞,人与人之间,不相往来。④由“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知,从两文所描绘的场景看,社会都很平定,没有战争,人民都各安其业。甲文所展现的社会,追求进步,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乙文相对闭塞,人与人之间,不相往来。
故答案为: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或用课本注释: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使百姓认为(他们)吃得香甜,服装漂亮,住的舒适,满意(他们的)风俗;(两种社会)都很稳定,没有战争,人民都安居乐业;“大同”社会人与人亲密无间,“小国寡民"社会人与人关系冷漠。
14.本题考查比较性阅读能力。【甲】段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思是: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这种观点,体现了一种博爱思想,这种思想,也是当今时代应该提倡的。【乙】段中分析了亡国的原因,主要阐明了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治国理念。【丙】段中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这种观点是希望过一种封闭安静的生活,但是在今天国际化交往与融合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故答案为:①儒家“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以礼治的方式建立起社会秩序,最终实现大同社会;②道家主张回归到最原始的美好中来,物质自足,没有战争劫掠,实现社会安定;③法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主张用法律约束人性,实现社会清明。
(2023八下·海曙期末)阅读
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
谢灵运
其一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其二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15.这两首情歌赠答的诗是谢灵运摹仿民歌的作品,诗歌运用的意象如、___等皆明丽净洁。
16.《经典常谈·第十二》说谢灵运是一个发现“自然”的诗人。结合两诗,谈谈你对“自然"一词的理解。
【答案】15.江水;素足、明月、素舸
16.指诗歌对自然山水的生动描绘,如“缘流”“素舸"等,写出了山水秀美清丽;指诗歌中感人情愫的自然流露,女子天真自然,毫不做作;男子大胆倾吐心意,不涉轻薄。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寄情山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解答此题,要结合意象在现实生活中的特点,联系作者诗歌的情感,进行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15.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意象。结合诗句“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缘流乘素舸”等可得意象。
故答案为:江水;素足、明月、素舸
16.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特点。在《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直接刻画,展现了山水之美。如“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一句,不仅描绘了溪水边女子洗脚的日常场景,更通过“缘流”二字,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生动呈现。这里的“自然"指的是未经人工雕琢、纯粹天然的山水景观,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融。谢灵运用诗意的语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澈见底、流水潺潺的东阳溪畔,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在《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的第二首中,“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一句,以问句形式引出对年轻男子的关注,而“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则通过天上的月亮似乎因人间情感而堕落的夸张想象,表达了男女之间纯真而热烈的情感。这里的“自然”指的是人性中真挚、直接、不加掩饰的情感表达。谢灵运通过诗歌,让读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纯粹与自然,以及这种情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微妙联系。在《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中,无论是山水景物的描绘,还是人物情感的抒发,都显得那么自然流畅,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不加雕饰。这种自然与情感的交融,不仅展现了谢灵运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他通过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追求。所以说谢灵运诗歌中的“自然"既指山水自然之美,也指人本性的自然流露,更是指自然与情感之间的和谐交融。
故答案为:指诗歌对自然山水的生动描绘,如“缘流”“素舸"等,写出了山水秀美清丽;指诗歌中感人情愫的自然流露,女子天真自然,毫不做作;男子大胆倾吐心意,不涉轻薄。
四、名著阅读(6分)
17.(2023八下·海曙期末)经典作品不可胜数,学会选择也会事半功倍。请根据不同的阅读需求,分别推荐《经典常谈》中相关阅读篇目。
《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阅读需求最佳推荐篇目
小海学习《三章》后,想了解《孟子》一书。
小曙对庄子与惠子在梁之上的论辩产生兴趣,想要进一步钻研。
小真读完《马说》后,想了解“古文运动"的发展过程及代表人物。
小美对虞夏商周四代的历史感兴趣。《尚书》第三
【答案】“四书”第七;诸子第十;文第十三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经典常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把握。根据“想了解《孟子》一书”,因为《孟子》属于“四书”,可以判断出:这是“四书"第七。根据“对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的论辩产生兴趣”,因为“庄子"属于诸子百家,可以判断出:这是诸子第十。根据“想了解‘古文运动’的发展过程及代表人物”,可以判断出:这是文第十三。
故答案为:“四书"第七;诸子第十;文第十三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18.(2023八下·海曙期末)经典作品,就是人生航海之旅的摆渡者。请在下面两个任务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情节作答。
A.纵观孙少平的人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带给他怎样的影响
B.《名人传》中的米开朗琪罗充满了弱点,作者为什么还称其为英雄
【答案】A示例:孙少平走出双水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经历种种磨难、生离死别,正是由于在书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孙少平才得以微笑地面对种种苦难。B示例:米开朗琪罗优柔寡断,使得他一生都在受人摆布,然而即使面对各种困苦,他始终坚守着自我实现的理想,成为毫不畏惧的英雄,留给后世不朽的杰作。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及对内容的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孙少平深受鼓舞。他从保尔·柯察金身上汲取了力量,坚定了面对生活苦难的勇气和决心。书中主人公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激励着孙少平走出农村,勇敢地去闯荡世界,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做揽工汉,他也不放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尽管米开朗琪罗充满弱点,如优柔寡断、胆小怯懦等,但他是英雄。他在艺术创作上有着非凡天赋和执着追求,为后世留下了众多伟大作品。而且,面对权贵的压迫和生活的折磨,他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信念,展现出坚韧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英雄。
故答案为:A示例:孙少平走出双水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经历种种磨难、生离死别,正是由于在书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孙少平才得以微笑地面对种种苦难。
B示例:米开朗琪罗优柔寡断,使得他一生都在受人摆布,然而即使面对各种困苦,他始终坚守着自我实现的理想,成为毫不畏惧的英雄,留给后世不朽的杰作。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五、写作(47分)
19.(2023八下·海曙期末)按要求完成小作文。
“世界读书日”来临,小组同学围绕这次经典阅读活动制作了海报(左图)。请你说明这份海报的构图要素及创作内涵,120字左右。
【答案】海报整体造型呈现为一本线装古籍,翻开的书页中印有“4.23世界读书日"字样,并配有一盏灯,封面左上角印有“读经典书做书香人”等字。该海报设计与世界读书日和班级的经典阅读主题相符,书页翻开意味着要阅读,只有去阅读经典才能内蕴书香,照亮人生。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分析海报可知,海报的整体设计采用了线装古籍的形态,这是一种传统书籍的装帧方式,象征着经典与文化的传承。这一设计要素体现了海报与经典阅读活动的紧密联系。翻开的书页中印有‘4.23世界读书日’字样表明海报明确标注了活动的日期和主题,即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这一设计要素使得海报的主题和活动日期一目了然,便于观众快速了解海报的核心内容。翻开的书页配有一盏灯,封面左上角印有‘读经典书做书香人’等字描述了海报中的其他视觉元素。灯的形象常常象征着智慧、启迪和照亮前路,与阅读带来的精神启迪相呼应。而“读经典书做书香人"的字样则直接传达了活动的核心理念,即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来提升个人素养和气质。海报设计与活动主题非常契合,能够展现阅读经典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即阅读经典能够丰富人的内心世界,为人生带来智慧和启迪。这份海报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要素和富有深意的创作内涵,成功地传达了世界读书日和班级经典阅读活动的主题和精神。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海报整体造型呈现为一本线装古籍,翻开的书页中印有“4.23世界读书日”字样,并配有一盏灯,封面左上角印有“读经典书做书香人"等字。该海报设计与世界读书日和班级的经典阅读主题相符,书页翻开意味着要阅读,只有去阅读经典才能内蕴书香,照亮人生。
【点评】本题考查微写作。片段作文就是在练习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之前,就人、事、物的某个断面或局部进行的单项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的写作要做到几点要求:①要把内容写具体;②叙事要做到条理清楚;③围绕中心展开段落。
20.(2023八下·海曙期末)个性化表达。
以“和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补全题目,不少于500字。
写作助手:1丰富细节,增加情节的波折,使故事更吸引人;2赋予人物一些突出的特点,围绕特点展开情节;3努力让故事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的深入思考。
【答案】例文:
我和书的故事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书一直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和书之间的故事,就像一部部精彩的电影,充满了曲折和惊喜。
小时候,我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对书毫无兴趣。直到有一天,我在家中无聊地翻箱倒柜,偶然间发现了一本被遗忘在角落的《安徒生童话》。那精美的封面和五彩的插画瞬间吸引了我,我好奇地翻开书页,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那以后,我开始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放学后,我都会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捧起那本童话书,沉浸在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中。然而,好景不长,妈妈发现我因为看书而忽略了作业,一怒之下,她把我的书藏了起来。
我心急如焚,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在家里四处寻找。终于,在一个隐秘的柜子里,我找到了被妈妈“囚禁"的书。但此时,书已经变得有些破旧,我心疼不已。为了能继续看书,我开始偷偷地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虽然眼睛常常感到酸涩,但我却乐在其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满足于童话故事,开始涉猎各种文学名著。有一次,我在书店看到了一本心仪已久的《简·爱》,可是价格昂贵,我囊中羞涩。于是,我决定节省零花钱,每天少吃一点零食,少买一些玩具,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攒够了钱,把书买回了家。
那本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简·爱那不卑不亢、追求平等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从那以后,我更加坚信,书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我感到迷茫或困惑时,我都会从书中寻找答案;每当我感到疲惫或沮丧时,我都会从书中获得力量。
我和书的故事还在继续,我相信,它将永远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篇章,引领我不断探索未知,思考人生的真谛。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围绕“和书的故事”进行写作,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故事展现与书的特殊情感和经历。
【题干分析】①材料意义:写作助手1强调通过丰富细节和情节波折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这意味着在叙述过程中要注重描绘具体的场景、人物的心理变化等,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写作助手2指出赋予人物突出特点并围绕特点展开情节,这有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故事更具个性和特色。写作助手3要求故事能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的深入思考,这就需要在故事中融入一定的哲理和深度。关键词含义:“书"是知识的载体,是文化的传承;“故事”则是与书相关的一系列经历和情感体验。写作思路:开头可以设置悬念,比如“我从未想过,一本书会彻底改变我的人生轨迹。"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中间详细叙述与书的故事,比如先讲述对书的厌恶,然后因为某个特殊事件转变态度,爱上读书,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挫折,如找不到想看的书、被他人嘲笑读书无用等,但仍然坚持。重点在于展现情节的波折和自己的内心变化。结尾总结与书相伴的收获和感悟,如“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心灵的导师,它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引发读者思考。写作误区:可能会出现情节平淡,没有波折;人物特点不突出,形象模糊;或者结尾缺乏深度,只是简单叙述经历,没有升华主题。
【立意提取】
1.爷爷和书的坚守:讲述爷爷对书的热爱和坚守,传承文化的故事,引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2.我和书的冒险之旅:描述在寻找一本珍贵书籍过程中的曲折经历,体现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该题目很考验学生的语言提炼表达能力,学生在补充题目时可选取一些新颖简洁的词汇。在写作时,可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入手,降低写作时的难度,选材时避免选一些老生常谈的材料,尽可能新颖且贴近实际,如若引用旧材料也应注意从其他角度切入,做到旧材新用。
1/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2023八下·海曙期末)阅读下面的内容简介,完成任务。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zhuàn)①____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宇》《周易》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全书见解精(pì)②____,通俗流畅。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希望给中学生做个向导,教授经典阅读的方法,亦授人以(yú)③____,让他们面对____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无数年轻人通过这本书,使他们走入那些中华民族凝聚着文化结晶的典籍。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huànpìyú;
(2)填入文中横线处恰当的成语是()
A.浩如烟海B.汗牛充栋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加以修改。
2.(2023八下·海曙期末)根据《第一》的相关知识,完成任务。
“典"字字体演变
“经典”的“典"字,上部是“册”字,意为编连在一起的竹简;下部是一双手,表示用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书册。由此可知“典"字的造字法为(象形/指示/形声/会意),本义是指____________。
3.(2023八下·海曙期末)根据《经典常谈》的梳理,请你帮助补全诗歌发展脉络图的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2023八下·海曙期末)阅读
最好的诗句
刘成章
《诗经》里有一句诗,越数千年而不衰,似今天的幼儿所写:“羊牛下来”。好简单好明白的话!在这里,那数千年间不见了沧桑,那秦汉唐宋元明清,是一片虚无了。历史,好像从孔子的脚下,一步就跳到了今天。语言的演化,有时候就像原地未动。
“羊牛下来"是什么样子《诗经》在另外一首里,还有具象描写:“济济跄跄”。只这四个字,你脑子里马上就会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牛羊众多,步调一致,美得就像一支仪仗队。这时候,你不能不想到,翻开我们现代的种种名著,它们在描写群牛群羊的时候,所用的语言,为什么显得那么寒砂这反证了我们祖先的语言实在厉害。
《诗经》,不愧是我们民族的诗性开端。
后来写牛羊最好的诗篇,英过于我们兄弟民族的《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它的意象,它的概括力,世难有二。
在唐朝,诗人李白也在《将进酒》中写了牛羊,月光剑气和满腔豪情回荡其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盛唐之盛,诗人的放浪无羁,写得何等狂猬忘情,淋漓尽致!那一边烹羊宰牛,酒也备下一坛一坛的富足和豪放,到今天也依然撩拔人的味蕾和情怀。羊肉一锅,牛肉一锅,美酒一坛接一坛,活画出盛唐的辉煌气象。
陕北民歌云:“大羊叫唤羊羔跳,拦羊的哥哥回来了。"仅仅两句话,就把牧归的情景,描写得何其温馨。我们陕北自古羊多,我自幼常常见羊,羊的形象、羊的叫声,使我感到美好和幸运。因此我对羊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大概正是由于这样,那年出散文集时,我神使鬼差地将集子名定为“羊想云彩”。那集子后来获得鲁迅文学奖。这里的羊,已通了人性,是有思想、会思考问题的。而它又脱俗了,想的不是羊群的事,也不是人间烟火,而是云彩,很有些浪漫气质。
关于羊,有一个东晋留下来的神奇成语:叱石成羊。它出自一个神话,说的是弟兄俩,弟弟上山去放羊,可是再也没有回来。四十年后,哥哥终于在一个石洞里找到弟弟。原来弟弟一直在此修炼。哥问,那群羊呢弟弟出门喊一声:“叱!叱!羊起!"满山的石头都应声而起,成了数万好羊。
世界上的畜类,再美不过羊了。“羊”字底下加个“大"字,就是“美”字了嘛。我希望读者对着我书,喊一声:“叱!叱!羊起!"我的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能摇动双耳,发出咩咩之声。
(选自《散文》杂志,有删改)
注:①出自《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易其至哉鸡栖于場。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何时。至:归家:鸡舍。
4.请根据《经典常谈》的相关解说,揣摩女主人面对“羊牛下来”,唱出《君子于役》时的心理活动。
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就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
(选自《经典常谈·第四》)
5.请分点说明作者将文中提及的《诗经》《敕勒歌》《将进酒》和陕北民歌中写羊的诗句称作“最好的诗句”的原因。
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末画线句的理解。
7.刘成章说“我想让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拢,我的散文就成功了"。参考链接材料,请结合本文的特点,说说作者的目标达成的表现。
链接材料:信天游在内容上,多描绘自然景象、人情、风俗等,是生活的再现;创作手法上,多采用比兴手法,叙事与抒情结合,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衷肠;句式自由灵动,曲调淳朴,高亢悠长,情深味浓。
(2023八下·海曙期末)阅读
材料一:
二十岁以后,司马迁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当时的“大汉帝国”,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写的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可是他却看到了好些古代的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些都是活史料,他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他作《史记》,叙述和描写往往特别亲切有味,便是为此。(选自《经典常谈·第九》)
材料二:
地理界众所周知,我国有一条看不见的“胡焕庸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突变线。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司马迁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提出“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裤裘、筋角”。龙门在黄土高原,碣石在华北平原东北部,二者之间还有燕山、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等山脉,因此,“龙门一碣石"并不是一条天然存在的线。司马迁是依照什么标准将它提出来的呢答案是物产。司马迁通过对物产的考察,找到了二者的分界。所以,龙门、碣石以北地区的主要物产是马、牛、羊、旗裘、筋角这些畜牧业产品。他用生动的文字描述了各区的特色物产,做出了一部那个时代的“全国特产购物指南”:巴蜀地区盛产姜、朱砂、石、铜、铁、竹木;关中秦地种植业发达,出产五谷;河北中山地区手工艺强大,多出“美物";河北燕地既有海滨又有山区,出产鱼、盐以及枣、栗;三楚之地盛产稻米和淡水鱼……
按照“胡焕庸线”的命名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将“龙门一碣石"线称为“司马迁线”。材料三:
如果生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司马迁的言论一定会被视为“地图炮":____。如:边陲的焚地人,多出侍者和仆人;三晋地区的人,喜欢见义勇为,性格剽悍,不愿从事农商;中山地区的人,性格暴躁,喜欢投机取巧,很多人擅长盗墓、造假,不过多出美男美女,在娱乐圈做歌舞艺人的很多;燕地区的人,迅捷凶悍,不爱思考问题;西楚地区的人,民俗剽悍轻捷,人容易发怒,不爱存钱;南楚地区人,擅长演说辩论,但不太守信用……跟网络键盘侠不同的是,他是一个特别重视“大数据”的人,他对各个区域的信息统计了然于胸。
在“大数据"支撑下,司马迁的《货殖列传》还做出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发布历史上首个富豪榜。秦汉以来的主旋律是“重农抑商”,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但司马迁与后来其他史家不同,在正史中专门为这些经济人物立传。他在《太史公自序》中道出了写作动机,说只要不妨碍国家政体,不坑害百姓,通过各种渠道经商致富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在国家推行“重农抑商"的大背景下,司马迁能有这样的主张,十分可贵——纵观两千多年的史书,也只有司马迁这一例。
(材料来自网络,有删改)
8.如果我们跟着司马迁去旅游,下面最不可能体验的场景是()
A.在三楚之地捕捞淡水鱼。
B.在燕地食栗,在江陵品橘。
C.在中山地区买手工艺品买到了赝品。
D.在龙门、碣石以南地区购买了大量畜牧业产品。
9.请阅读材料三,根据上下文,概括“地图炮”的特点,填写在横线上。
10.明代卜大有在《史学要义》中强调“博学多识"公心直笔”是史家的修养。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说明司马迁“公心直笔"的表现。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2023八下·海曙期末)阅读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乙
故以法治国,举措①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②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选自《韩非子·有度》)
丙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④,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选自《老子·小国寡民》)
注:①举措:制定出来,推行下去。②挠:弯曲。③什伯之器:效率十倍百倍的器械。④舆:车子。
11.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推断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推断方法解释
选贤与能通假字___
盗窃乱贼而不作语境推断法:是故谋闭而不兴
赏善不遗匹夫查阅词典法:A.丢失;B.遗漏;C.留下;D.抛弃。(序号)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课内迁移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
12.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13.请根据选文内容和图片,补全对话。
小海:我认为该图描画的是甲文的场景,因为我从画中感知到了“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句话,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曙:我觉得这幅图画更像对丙文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描绘,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小海:是的,“大同"社会和“小国寡民”有着共同的特征,____________。
小曙:可不同之处也有,你看,在人与人的关系____________。
14.结合原文,概述儒、道、法三家达成各自的理想社会的方式。
(2023八下·海曙期末)阅读
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
谢灵运
其一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其二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15.这两首情歌赠答的诗是谢灵运摹仿民歌的作品,诗歌运用的意象如、___等皆明丽净洁。
16.《经典常谈·第十二》说谢灵运是一个发现“自然"的诗人。结合两诗,谈谈你对“自然”一词的理解。
四、名著阅读(6分)
17.(2023八下·海曙期末)经典作品不可胜数,学会选择也会事半功倍。请根据不同的阅读需求,分别推荐《经典常谈》中相关阅读篇目。
《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阅读需求最佳推荐篇目
小海学习《三章》后,想了解《孟子》一书。
小曙对庄子与惠子在梁之上的论辩产生兴趣,想要进一步钻研。
小真读完《马说》后,想了解“古文运动”的发展过程及代表人物。
小美对虞夏商周四代的历史感兴趣。《尚书》第三
18.(2023八下·海曙期末)经典作品,就是人生航海之旅的摆渡者。请在下面两个任务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情节作答。
A.纵观孙少平的人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带给他怎样的影响
B.《名人传》中的米开朗琪罗充满了弱点,作者为什么还称其为英雄
五、写作(47分)
19.(2023八下·海曙期末)按要求完成小作文。
“世界读书日"来临,小组同学围绕这次经典阅读活动制作了海报(左图)。请你说明这份海报的构图要素及创作内涵,120字左右。
20.(2023八下·海曙期末)个性化表达。
以“和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补全题目,不少于500字。
写作助手:1丰富细节,增加情节的波折,使故事更吸引人;2赋予人物一些突出的特点,围绕特点展开情节;3努力让故事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的深入思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撰;辟;渔
(2)A
(3)无数年轻人通过这本书,走入那些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结晶的典籍。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语序不当;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字词。“zhuàn"应为“撰”。“pì"应为“辟”。“yú"应为“渔"。
(2)本题考查成语和熟语。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文中横线处填“浩如烟海”更恰当。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①成分残缺。“通过"和“使”连用,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使"。②语序不当。“凝聚”应修饰“中华民族”,故将“凝聚”调至“中华民族"前。
故答案为:(1)撰;辟;渔;(2)A;(3)无数年轻人通过这本书,走入那些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结晶的典籍。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答案】会意;本义是指重要的书籍或有价值的书籍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造字法和词义。“典"表示用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书册,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由此可知“典”是会意字。“典"的本义是:重要的文献、书籍。
故答案为:会意;本义是指重要的书籍或有价值的书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3.【答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示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窈、逑、厦、躬
故答案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示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答案】4.女主人公看到牛羊在暮色中归家,不禁想到远行服役的丈夫,为他的远行而感到担忧,为他的长期离家而思念,对他久未归来而心怀哀怨。
5.牛羊等意象都来源于生活,具有生活气息;语言概括力强,《敕勒歌》寥寥几句就把草原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情感都朴素自然,让人感到亲切。
6.这是作者的创作追求,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文字、标点都是鲜活的,带领读者走进广袤的历史时空,领略盛世之音的豪情,苦乐悲喜,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7.内容上,既有陕北的生活经历也有基于现实的神话传说;创作手法上,采用托物起兴,借“羊”这一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对于诗句之美的感受;语言娓娓道来,“越数千年而不衰"、“世难有二”等遣词用语,闪烁着诗意的美,令人回味绵长。
【知识点】哲理散文(含议论散文);文章结尾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4)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四个方面。然后根据文章的特点抓住一点或几点完成做答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能力。根据《经典常谈》的相关解说,“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就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当女主人公看到牛羊在暮色中归家,她不禁想到远行服役的丈夫。她为他的远行而感到担忧,为他的长期离家而思念,对他久未归来而心怀哀怨。这种深深的情感,日常的言语难以表达,于是她唱出了《君子于役》,用歌唱的方式来传达她的内心感受。
故答案为:女主人公看到牛羊在暮色中归家,不禁想到远行服役的丈夫,为他的远行而感到担忧,为他的长期离家而思念,对他久未归来而心怀哀怨。
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作者将文中提及的《诗经》《敕勒歌》《将进酒》和陕北民歌中写羊的诗句称作“最好的诗句”,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这些诗句中的牛羊等意象都来源于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②这些诗句的语言概括力极强,如《敕勒歌》寥寥几句就把草原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功力;③这些诗句的情感都朴素自然,让人感到亲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感动。
故答案为:牛羊等意象都来源于生活,具有生活气息;语言概括力强,《敕勒歌》寥寥几句就把草原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情感都朴素自然,让人感到亲切。
6.本题考查对文本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文末画线句“都能摇动双耳,发出咩咩之声"是作者的创作追求。他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文字、标点都是鲜活的,能够带领读者走进广袤的历史时空,领略盛世之音的豪情、苦乐悲喜,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故答案为:这是作者的创作追求,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文字、标点都是鲜活的,带领读者走进广袤的历史时空,领略盛世之音的豪情,苦乐悲喜,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7.本题考查对文本与链接材料的分析与比较能力。刘成章说“我想让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拢,我的散文就成功了”。参考链接材料,结合本文的特点,作者的目标达成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上,本文既有陕北的生活经历也有基于现实的神话传说,与信天游多描绘自然景象、人情、风俗等生活再现的特点相吻合;创作手法上,本文采用托物起兴,借“羊"这一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对于诗句之美的感受,与信天游多采用比兴手法、叙事与抒情结合的特点相呼应;语言上,本文娓娓道来,“越数千年而不衰”“世难有二"等遣词用语,闪烁着诗意的美,令人回味绵长,与信天游句式自由灵动、曲调淳朴、高亢悠长、情深味浓的特点相契合。
故答案为:内容上,既有陕北的生活经历也有基于现实的神话传说;创作手法上,采用托物起兴,借“羊”这一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对于诗句之美的感受;语言娓娓道来,“越数千年而不衰"、“世难有二”等遣词用语,闪烁着诗意的美,令人回味绵长。
【答案】8.D
9.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地人习性特点,特别是缺点。
10.在长期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当地人习性上的特征;不对商人持有偏见,专门为经济人物立传;鼓励商人用正当的渠道经商致富。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8.ABC.都有可能体验。
D.不可能体验,材料二提到“龙门、碣石以北地区的主要物产是马、牛、羊、旃裘、筋角这些畜牧业产品”,选项“以南地区”说法与原文不符。
故答案为:D
9.互联网时代,“地图炮"引申含义为对某个区域地方群体进行言语攻击的行为。结合材料一第①段“边陲的僰地人,多出僮侍者和仆人;三晋地区的人,喜欢见义勇为,性格剽悍,不愿从事农商;中山地区的人,性格暴躁,喜欢投机取巧,很多人擅长盗墓、造假,不过多出美男美女,在娱乐圈做歌舞艺人的很多;燕地区的人,迅捷凶悍,不爱思考问题;西楚地区的人,民俗剽悍轻捷,人容易发怒,不爱存钱;南楚地区人,擅长演说辩论,但不太守信用”可以看出,这里说司马迁的言论会被视为“地图炮”,是因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地人习性特点,特别是缺点。
故答案为: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地人习性特点,特别是缺点。
10.结合材料三“边陲的僰地人,多出僮侍者和仆人;三晋地区的人,喜欢见义勇为,性格剽悍,不愿从事农商;中山地区的人,性格暴躁,喜欢投机取巧,很多人擅长盗墓、造假,不过多出美男美女,在娱乐圈做歌舞艺人的很多;燕地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佳木斯彩钢翻新施工方案
- 2024幼儿园中班第二学期班务工作计划
- 《DRUGS系统概况》课件
- 养猪创业项目计划书
- 个人202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024年个人工作计划
- 8总厂办公室个人某年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提醒
- 公司财务2024年工作工作计划
-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计划
- 2024年月中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范文
- 2021城乡远程教育季度工作计划安排
- 化工安全生产实务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老年人能力、综合征评估量表、综合评估基本信息表、护理服务项目清单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店主与房东对赌协议书范文范本
-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复习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 供应链安全培训教材课件
- 人工智能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2025年
- 失血性休克抢救与护理
- 苹果电脑macOS效率手册
-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B 2a-2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广东省春季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