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语文选修下册

说明: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从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古史辨运动兴起后,中国古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事迹是“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这一问题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

所谓“神话的历史化”,就是认为黄帝本为天神,而后有一个被历史化的过程。持此观点的古史辨派学者使用的关键词是“神话"和“历史”,并兼及“传说"。

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神话是否可以为古史研究采用,取决于其是否包含史实。从逻辑学角度来说,在文字记录没有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①。同时,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有些神话中有历史真实。随着文字记录的出现(文本时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历史内容开始转化为文本。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历史记录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产生,文字使用者还有可能直接创造新的神话。这时候,传说和历史、神话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历史的神话化”,就是认为黄帝传说有历史的根基,其后进入神话,这是历史与神话互渗的结果。从持此观点的学者一方来看,批评古史辨派阵营使用的关键词则是“传说"和“历史”,而兼及“神话”,代表作品是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在徐旭生著作中,与古史辨派相比,“历史”的用法无别,“神话"的用法略有区别,“传说”的用法则差别极大。就内涵而言,神话不含史实成分,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这一阵营,更多的站在西方“传说"的传统上。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如下图),试图以此证明古史辨派的观点缺乏科学性。

“传说"这一概念,折射着东西文化的碰撞。从语源来看,徐旭生使用的“传说”对应着英语的legend,在西方文献中,legend多用于讲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义与今天我们说的“传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相近。然而,汉语文献固有的“传说”一词若要译作英文,其译称则因语境差异而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用汉语“传说"来翻译legend时,也势必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这种窘况即翻译界所称的“不可通约性"。当徐氏成为史学界批评古史辨派疑古倾向的旗帜性人物时,学者们如果不能站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高度指出徐氏著作中的问题,便难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要同时解决“黄帝是人是神”的问题和神话学在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关键就在于重新确定神话、传说和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学者处理神话、传说、历史这三个概念关系的方法,同时吸纳徐旭生对传说概念的处理,以上两个问题便有望初步得到解决。总之,近代史上的这场“黄帝人神之争”,无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观点存在多少瑕疵,我们都应该向这些在黑夜中摸索的前辈致以敬意。

(摘编自郭放《黑夜中的探索:近代学术史上的“黄帝人神之争”与中西文化碰撞》)

材料二: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神像、神树以及黄金制品等,考古人员测定出六个祭祀坑的碳十四考古学年代数据均集中于距今3200—3000年间。这些考古新发现带给世人强烈的冲击。然而,如何看待三星堆考古与古史传承体系?三星堆在既往的历史文献中有无线索可寻?这首先涉及一个争议多年而至今仍存歧义的基本立场,即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古史传说。

长期以来,对于古史辨派提出的疑古主张,学术界有过很多讨论。有学者认为,疑古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冲破以儒家经典为“正统"的封建思想的罗网、提倡科学与民主、重建古史均起到了推动作用。自顾颉刚发起古史大讨论后,再也没有人糊里糊涂地将“盘古氏,开天地”的传说作为真实的历史。但“古史辨派"早期代表人物胡适1921年提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对此,李学勤先生早已提出过批评,认为其“怀疑过度”,如此一来,“过去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一下子缩短了一半,以上部分统统成了空白”。

以今天考古学和古文献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似乎可以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我们在重建古史过程中,应在对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古代口头或书本文献进行去伪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学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原初“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因为无论是考古实物,还是古史传说,前者虽然真实、客观,但却只是历史零散的局部、片段甚至点滴:后者虽然貌似全面、周到,却是真伪杂陈的。

事实上,自1928年安阳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甲骨文和《史记·殷本纪》所记商代帝王世系的高度契合,便已经以确切的证据印证了殷墟为商代晚期都邑,证明《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可为信史,也显示出古史传说的史料价值。和中原王朝的古史传说相比较,三星堆考古文化的主体为夏商周时期的遗存,在古史传承体系中也曾留下不少有关“古蜀"的传说和记载,有些古史传说还包含大量未经儒家经典“整束”之前不那么“雅驯"的朴素内涵,恰可与三星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因此,我们赞同当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当中所主张的观点:“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通过探索古史传说中的这些“质素"与“核心”,从传说中去寻找“史实"的线索,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从而也重新估量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考古与中国古史传承体系》)

【注】①属概念:亦称“上位概念”,与种概念(下位概念)相对,属概念包含种概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神话的历史化"观点者认为,黄帝本来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但在他的故事中可能包含了史实。

B.持“历史的神话化”观点者认为,黄帝的传说可作为历史研究的内容,但要剔除后来神化的部分。

C.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徐旭生及其作品《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并涉及了其观点,但各自具体用意不同。

D.材料二通过探究古史辨派及其批评者争论的问题,解决了三星堆在历史文献中无线索可寻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史学界围绕着“黄帝大神之争"爆发的学术争论旷日持久,其焦点之一在于将黄帝传说优先视为神话还是历史。

B.翻译时可能会出现“不可通约”的情况,若将汉语“传说"一词译作英文legend,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

C.郭放认为应该对那些针对近代史上“黄帝人神之争"发表过看法的学者致以敬意,是因为他们的观点瑕不掩瑜。

D.安阳殷墟考古发现和《史记》相关记载高度契合,有力地推翻了胡适“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说法。

3.下列选项能够支撑材料一中“神话含有史实成分"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三星堆考古中,出土了大量迄今为止在中原青铜文化体系中所不见器物群,对于古蜀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B.良渚遗址中,王城废弃,神话流传下来,发掘的玉器有大量天地日月崇拜、龙凤崇拜的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

C.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这双重证据使传说中的夏朝走向历史真实。

D.《大戴礼记·帝系》:“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4.根据材料一中古史辨派的观点,下列对“文本时代"传说、神话、历史之间的关系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A.B.C.D.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对“传说”与“史实"关系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古史传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2.C3.B4.A

5.(1)两位作者都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

(2)①科学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注重对古代口头传说或书本文献的科学分析,寻求原初的历史信息和线索。②探索古史传说中历史方面的质素和核心,寻找史实线索,为重建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提供有力证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解决了三星堆在历史文献中无线索可寻的问题”错误,原文说“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是因为他们的观点瑕不掩瑜”错,根据原文“应该向这些在黑暗中摸索的前辈……"可知,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是从无到有,填补空白式的,因此无论得出的结论有多少瑕疵,这份探索精神值得敬佩。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是考古队历史研究的作用。

B.“……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表明“神话含有史实成分"。

C.是传说中有史实成分。

D.是书籍记载的传说内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的能力。

A.结合“文本时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历史内容开始转化为文本。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历史记录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产生,文字使用者还有可能直接创造新的神话”分析,三者是互相包含的,“神话"历史”既有属于“传说"中的,也有“传说”之外的。此项关系标示正确。

B.错误。

C.为西方概念关系。

D.为口传时代概念关系。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1)材料一,“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在徐旭生著作中……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我们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学者处理神话、传说、历史这三个概念关系的方法,同时吸纳徐旭生对传说概念的处理”,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材料二有“我们赞同当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当中所主张的观点:‘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可见两位作者都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

(2)结合“我们在重建古史过程中,应在对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古代口头或书本文献进行去伪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学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原初‘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可知,应科学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注重对古代口头传说或书本文献的科学分析,寻求原初的历史信息和线索;

结合“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通过探索古史传说中的这些‘质素’与‘核心’,从传说中去寻找‘史实’的线索,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从而也重新估量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价值和意义"可知,应探索古史传说中历史方面的质素和核心,寻找史实线索,为重建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提供有力证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7.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8.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6.B7.C

8.①放牛生活给了作者一个自由、放松的少年时代,贴近了自然,拥有了一段无忧无虑快乐美好的回忆;②实现了“我”的少年英雄梦。

9.观点一:做到了。①文章以少年视角来写,紧贴少年的心理,写放牛的快乐,也写放牛的烦恼,都写得真实而生动;②文章就事论事,只记录当年的悲欢忧乐,拒绝拔高放牛的意义,也不对当年生活刻意美化。

观点二:没做到。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已经被赋予了意义,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实有无等,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那样不合群的性格”错误。原文信息是“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结合第一段分析,是“我”自己想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不想站在他们(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选项曲解文意。

C.“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错误。原文信息是“大雨天……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可见并非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选项强加因果逻辑,“可见”的内容也是无中生有。

D.“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错误。原文信息是“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可见所谓的乱坟岗在“我"眼里、心里是美好的,并非刻意营造阴森怪异的环境,这里适合放牛,并引出“我”的读书乐趣。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C.“先抑后扬"错误。此段落并非先抑后扬,只是对锯木厂的描写及与买牛相关内容的回忆,段落开头就点明“我”的激动,没有“抑"。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这句话是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可以从表层、深层等方面思考,调动相关经验,比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一课布置的相关学习内容,从而把握这篇散文的神髓。

从表层看:文章详细描述了放牛的过程,包括训练牛、放牛的日常、与同伴的互动等。这些内容展示了放牛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自由自在。作者通过描述放牛的经历,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珍视。放牛不仅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实现少年英雄梦的途径。

从深层看: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放牛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如“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等,这些情感表达说明了放牛对作者的重要性。

结合文章内容(表层)和作者情感(深层),总结出放牛给作者带来的自由、放松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得这段经历成为他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的原因。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辨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文章结尾的句子表露出作者不无矛盾的写作心态,试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这种心态,还要据此对文章做出相应的判断与赏析。本试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鼓励考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做出能够体现个人思考的回答。

观点一认为文章做到了不为放牛赋予意义。

从本文的书写内容来看,的确都是从少年的视角、心理出发,记录了当年的放牛生活,有快乐,也有烦恼,“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就这么自由地放自己的牛,过自己的少年生活,是对少年经历的真实呈现;

从作者流露的写作态度来看,他“就事论事”,放牛就是放牛,放牛的悲欢忧乐是单纯的属于孩子的悲欢忧乐,是“意义”之外的悲欢忧乐,“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这一观点,是对“拔高意义”那种写作模式的警惕,包含着一种写作的自省意识。拒绝强行升华、寻找“意义”,这一点即便对于不从事写作的同学们来说,也很能共情。

观点二认为文章没有做到不为放牛赋予意义。

这可以是从《放牛记》所属散文类型即回忆性散文出发来思考的。同学们都学习过鲁迅的《朝花夕拾》,教材中也引导讨论过《朝花夕拾》中“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交错转换”。掌握了这一“朝花夕拾式"阅读方法,就可以将那些隐藏的“意义”从文本中读出来。那些在写作时被回忆筛选、过滤的少年往事,不正是“意义"的表达吗?书写回忆这种行为,不正是被“意义”所驱使的吗?在文中,作者已经或隐或显地说明了回忆中“放牛的意义”,就是“规整”生活中“旁逸斜出的机会”,上学、干农活、成为套车驾辕的“老把式”,无非都是“规整"的生活,只有放牛,才是从规整生活里暂时逃离,无拘无束地进入自己的自在“小宇宙”;再结合全文中多次出现的“现在"就算现在”“当然后来我就知道了"等表述,我们其实可以读出来,作者的叙述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在转:放牛往事之于“今日之我”的意义。

这些意义体现于作者议论抒情的文句中,比如: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意味着人生需要阅历,经历让人成长。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通过这段文字,作者启示我们人生要有梦想、要有个性化的追求,追求自然本真,不要模式化生活,痛苦和快乐是相伴而生的。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启示我们要乐观积极,释放天性,自在生活,团结友爱。

“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启示我们读书可以丰富精神世界,感悟人生哲理。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启示我们要热爱并亲近大自然,让青春自由、放松。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三年①,桓公将伐鲁,曰:“鲁与寡人近,于是其救宋也疾,寡人且诛焉。”管仲曰:“不可。臣闻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勤于兵,忌于辱,辅其过,则社稷危。"公不听。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桓公曰:“吾兵犹尚少,吾参围之,安能圉②我?”

四年,修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鲁。"管仲喟然叹曰:“齐国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不鲜矣,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内失吾众,诸侯设备,吾人设诈,国欲无危,得已乎?”公不听,果伐鲁。

鲁不敢战,去国五十里而为之关。鲁请比于关内,以从于齐,齐亦毋复侵鲁。桓公许诺。鲁人请盟,曰:“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于诸侯,君不如已。请去兵。"桓公曰:“诺。”乃令从者毋以兵。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退可。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桓公不听,果与之遇。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竞。”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桓公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自圉辟人,以过弭师。

(选自《管子》,有删改)

材料二: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③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苏洵《管仲论》,有删改)

[注]①三年:齐桓公三年。②圉:通“御”,抵御。③威公:齐桓公。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兴师A伐鲁B造C于长勺D鲁庄公E兴师F逆G之H大败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疾:文中指快速,与《荀子·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的“疾"意思不同。

B.既:文中指已经,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既自以心为形役”的“既"意思不同。

C.均:文中指皆,都,与《出师表》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的“均"意思相同。

D.固:文中指本来,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固"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公三年,齐桓公打算攻打鲁国,在制定决策上虽然有勇气和雄心,但是他不考量后果,不能听别人的意见,显得较为鲁莽,失败后仍然不甘心。

B.鲁国请求会盟,齐桓公不听劝阻前往会盟,结果中计,鲁庄公用剑威逼齐国割让边境地区的五十里土地给鲁国,管仲提议答应鲁国要求,齐桓公同意了。

C.管仲不少时候与齐桓公意见相左,结果证明管仲目光长远,心思缜密;材料二对管仲的评价与材料一管仲的表现不同,这是因为苏洵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D.材料一展现了齐桓公作为君主的复杂个性,他有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一面,但最终能反思自己的决策,并且精兵理政,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

(2)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

14.材料二中,苏洵为什么会发出“彼管仲者,何以死哉”的质问?请简要说明。

【答案】10.BDH

11.C12.B

13.(1)您真的借盟会削弱了鲁国,各诸侯国又会把“贪"名加在您头上,以后的事,小国愈加顽抗,大国也组织防备

(2)并且还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样在他的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

14.苏洵认为当时天下并不是没有贤者,但是管仲却没有在临死前举贤自代,没有选好接班人,从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兴兵伐鲁,兵到了长勺。鲁庄公出兵抵抗他,大败齐军。

“伐鲁”是“兴师"目的,二者联系紧密,不能断开,其后B处断开;

“造于长勺”是状语后置,其后D处断开;

“逆之"是动宾结构,“大败之”前省略主语“鲁庄公”,故H处断开。

故选BD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快速;强,疾劲。句意:所以他出兵救宋也快。/声音并没有更加疾劲。

B.正确。已经;既然。句意:我的战士已经训练。/既然自己使精神受到形体的役使。

C.错误。皆,都;公正,公平。句意:一同死了吧。/性情品行善良公正。

D.正确。句意:本来就应该如此啊。/(六国)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鲁庄公用剑威逼齐国割让边境地区的五十里土地给鲁国,管仲提议答应鲁国要求”错误,由原文“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竞。’桓公许诺"可知,鲁庄公只是想和齐桓公同归于尽,是管仲提出把土地归还给鲁国,以汶水为界的。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弱”,削弱;“弥”,更,愈加;“设备”,组织防备。

(2)“疏”,列出;“短”,短处,不足;“以为”,认为。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可知,苏洵认为当时天下并不是没有贤者,但是管仲却没有在临死前举贤自代,没有选好接班人,从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桓公三年,桓公将讨伐鲁国,说:“鲁国同我本来接近,所以他出兵救宋也快,我要讨伐他。”管仲说:“不可以。我听说有土之君,不勤于战争,不忌恨小辱,不重复过错,国家就能安定;勤于战争,忌恨小辱,重复过错,国家就是要危险的。"桓公不听,兴兵伐鲁,兵到了长勺。鲁庄公出兵抵抗他,大败齐军。桓公说:“我的兵还是太少,我若以三倍的兵力包围它,它还怎能阻挡我?”

四年,桓公继续修治军备,齐整的甲士有十万人,兵车有五千乘。桓公对管仲说:“我的战士已经训练,军队已经增多,我要征服鲁国了。"管仲深深叹惜说:“齐国危险了。因为您不努力于德政而努力于甲兵。天下各国拥兵十万的不少,我们要发动小的兵力征服大的兵力。国内脱离民众,国外诸侯戒备,我们自己也只好行诈,国家想不危险能办到么?”桓公不听,果然伐鲁。

鲁国不敢迎战,只在离国都五十里处,设关防守。鲁国请求以关内侯的依次,服从齐国,要求齐国也不再侵略鲁国。桓公许诺了。鲁国约请会盟说:“鲁是小国,当然不带兵器,若带兵器开会,就是以战争状态传闻于各国诸侯,您还不如作罢。这次会盟请都免带兵器。"桓公说:“可以。”于是命令随员不带兵器。管仲说:“不行。各诸侯国对您都很忌恨,您还是就此告退为好。您真的借盟会削弱了鲁国,各诸侯国又会把‘贪’名加在您头上,以后的事,小国愈加顽抗,大国也组织防备,对齐国都不利。"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止说:“您切不可去。鲁国人怎么能不带兵器?曹刿的为人,坚强而狠毒,不是能用盟约来解决问题的。”桓公不听,果然与鲁国相会。鲁庄公怀中带剑,曹判也怀中带剑。上台后,庄公从怀里抽出剑来说:“鲁国边境,离国都只五十里了,也不过一死而已。"左手举剑对着桓公,右手比着自己说:“一同死了吧,我死在您的面前。”管仲跑向桓公,曹刿抽举剑站在两个台阶之间说:“两位国君将改变原来计划,谁也不可进前。"管仲说:“君上请把土地归还给鲁国,以汶水为界好了。”桓公许诺了,确定以汶水为界而回国。桓公这次回来便努力整顿政治而不再增加军备,自守边境,不过问他人,停止过激行动并息兵罢战了。

材料二:

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实际上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齐桓公在世时,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了,我不相信。管仲的书《管子》里,有记载他将死的时候,谈论到了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且还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样在他的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但他又预料到自己将死,可见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汉代萧何临死前,推荐了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因一个人而灭亡。贤能的人不为自己的死而感到悲痛,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一定要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安心死去。那管仲,怎么可以说死就死了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汪水云诗卷

祖惟和①

北去南来策蹇驴,偶然过我古玄都。

虽无千树桃花赋,却有三秋桂子图。

贺老挂冠方赐剡,张翰命驾已归吴。

酒边说尽兴亡事,空羡陶朱据五湖。

[注]①祖惟和:宋遗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骑着一匹跛蹇驽弱的驴子南来北往,偶然来到玄都观,“古"字意蕴丰富。

B.颔联诗人化用刘禹锡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和柳永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C.颈联诗人连用贺知章年老病重,皇帝赐其剡川一曲和张翰思乡归吴的典故,耐人寻味。

D.本诗结构严谨,语言委婉含蓄,感情深沉而又真挚,结尾以景结情,极具艺术感染力。

16.这首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分析。

【答案】15.D16.①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叹。作为宋遗民,诗人无力改变大局,只能畅饮醇酒,谈论古往今来的盛衰兴亡。②对超脱世俗的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借用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无心过问时事,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期盼。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结尾以景结情”错误。本诗多用典故,结尾借用典故,而不是“以景结情”,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

首联写诗人骑着一匹跛蹇驽弱的驴子南来北往,偶然来到玄都观,个“古”道尽历史沧桑。随即诗人在玄都观想起了与之相关的历史往事:玄都观是唐代长安有名的道教庙宇,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写下“玄都观里桃千树”,曾经的千树桃花,如今再也无法看到。诗人由此想到柳永《望海潮》中写杭州的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此时作为南宋都城的杭州已经沦于敌人之手。亡国之痛的抒发,深沉而又内敛。

诗人不同于传统士大夫抒发亡国之痛的难以自拔,诗人深感国事无力回天,转而寻求个人的解脱。颈联连用典故以贺知章、张季鹰的典故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归隐生活的向往;尾联“酒边说尽兴亡事”,诗人只能在醇酒中感叹古往今来的盛衰兴亡,寄望于自己能像范蠡一样退居江湖,隐逸不问世事。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用“_,_”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只有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2)《项脊轩志》中,写作者在修葺之后的项脊轩中独自静默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声音的句子是“_,_"。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

(4)《归去来兮辞》中“_,_!"表现了陶渊明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

(5)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一句,运用比喻,感叹人世情味凉薄;“_"一句惊问,写出了这位长期宦海沉浮,命途坎坷的老人的悲叹。

【答案】①.茕茕孑立②.形影相吊③.冥然兀坐④.万籁有声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⑥.齐彭殇为妄作⑦.聊乘化以归尽⑧.乐夫天命复奚疑⑨.世味年来薄似纱⑩.谁令骑马客京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茕、孑、冥、兀、籁、虚诞、彭殇、妄作、薄。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冰山扔进火山会怎样,被划破的航天器如何自动“愈合”,海到底有多深……近年来,一些院士、专家走出实验室、大学教室,在网络平台上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讲授科普知识,广受好评。

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提升了科普的专业性,带火了年轻人对科学的热爱。有些科学家非常擅长讲故事,把科学知识讲得①,可以帮助大众理解专业化的科研成果。他们以②的形象、风趣幽默的谈吐、深厚渊博的知识,在网上收获大批粉丝。

科普是一门大学问。与教授科研领域学生相比,为大众做科普,需要额外下一番功夫,把专业科学知识讲得更简单明白。有人可能觉得,既然这么费劲,在培养科学人才方面也不能产生③的效果,何必大费周章。实际上,科普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科学事业中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如果说攻克一些科研难题就像“摘果子”,那么,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就是“播种子"。科学家们重视科普,就是为了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科学人才的培养、科研事业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18.下列句子中的“等”和文中加点处的“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方案明确了政策实施范围,包括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等六大领域。

B.某些“野生”景区的网络宣传为了吸引流量,往往突出旅游攻略和游玩分享等内容,而对于存在的风险和自然环境知识缺乏说明和告知。

C.面对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重任,我等新时代有志青年理应责无旁贷。

D.我依稀记得故乡的小河岸边有五颜六色、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B19.深入浅出②和蔼可亲③立竿见影

20.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攻克一些科研难题比作摘果子,将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比作播种子。②做好播种才能收获果实,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普及科学、点燃科学梦想的重要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中的“等"表示列举未尽。

A.“等”表示列举煞尾。

B.“等"表示列举未尽。

C.“等”用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

D.“等"表示程度或数量上相同。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由“可以帮助大众理解专业化的科研成果”可知语境说的是有些科学家把科学知识讲得浅显易懂,故填写“深入浅出"。深入浅出:指文章或言论内容深刻,使用的语言却浅显易懂。

第二处,语境是说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他们擅长讲故事,在网上收获大批粉丝,可见其形象容易亲近,故填写“和蔼可亲"。和蔼可亲:指人态度温和,性格善良容易接近。

第三处,语境说的是科普这么费劲,在培养科学人才方面不可能收效非常快,故填写“立竿见影”。立竿见影:把竹竿竖在太阳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影子。比喻收效非常迅速。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攻克一些科研难题就像‘摘果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攻克一些科研难题”是本体,“摘果子"是喻体,将攻克一些科研难题比作摘果子;

“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就是‘播种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是本体,“播种子”是喻体,将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比作播种子,做好播种才能收获果实。

这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普及科学、点燃科学梦想的重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急性发作性支气管哮喘,多发生在花粉季节。患有雷暴哮喘的病人会突然出现喘息、气促或咳嗽等症状。

为什么雷电天气易引发哮喘?雷雨天气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空气中花粉浓度快速升高,花粉会因巨大的湿度差而吸水、溶胀、崩裂,释放出大量具有变应原性且直径更小的颗粒或碎片,这些颗粒或碎片会随下降气流或雨滴返回地表,更易进入人的呼吸道,A。

①花粉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是雷暴哮喘的易感人群。②9月初是北方秋天高峰期的花粉季,③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蒿属、葎草属等杂草植物的花粉致敏。④秋季是这些植物的盛花期,⑤它们的花粉量大体轻,易于播散。

B,不必恐慌。雷暴哮喘与其他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式相似,包括口服抗过敏药、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患者经过正确治疗后,C。在明确患者过敏原后,可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的方法,采取少量递增法进行脱敏治疗,以提高患者对该过敏原的耐受力,使患者的过敏症状减轻甚至不再发病,这也可以有效预防雷暴哮喘的发生。

21.请在文段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材料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A.导致哮喘发作B.雷暴哮喘可防可治C.症状都可以很快缓解

22.②9月初是北方秋天花粉季的高峰期;

③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蒿属、葎草属等杂草植物的花粉。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前文提出问题“为什么雷电天气易引发哮喘?”,后面解析原因,“更易进入人的呼吸道”的结果就是会引发哮喘。应填:导致哮喘发作。

B前文分析了雷暴哮喘的发生情况,下文提出治疗方法,“不必恐慌"意味着这种病是可以防控和治疗的,应填:雷暴哮喘可防可治。

C前文说“雷暴哮喘可防可治”,“患者经过正确治疗"就能够缓解症状,应填:可以很快缓解症状。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9月初是……高峰期的花粉季”主宾不搭配,改为:9月初是北方秋天花粉季的高峰期;

③“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的花粉致敏"句式杂糅,删掉“致敏”,改为: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的花粉。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曰:“发而不中,不怨胜已者,反求诸已而已矣。”大意是,实行仁义的人好比射箭的人,箭射出去没有射中目标,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他人,而是反过来审察自己的不足罢了。其实我们立身处世,努力做成一项事情时以及最后事情不幸失败时,都应仔细思考孔子和孟子所说的这两句箴言。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以“己"为中心

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指明做仁义的事情得靠自己,而非依赖他人。孟子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矣。"一个“由己”,一个“求诸己”,二者在本质上相通的:均是“律己”“责己”,体现出自我鞭策、自我警省的意识。

这种意识放在今日,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行事都希望获得成功,但太多的人将成功的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梦想着机遇降临或是贵人相助;得之,则欣喜不己;不得则怨天尤人,愤恨世事的不公,却不自我反省,不从自身找原因。依赖他人成事的思想,究其实质仍是一种“奴性思维”——自己的人生不掌控在自己手里,却指望他人的帮助、提携。不管是“坐等”,还是“乞求”,奴性思维主宰的人永远做不成“主子”,终其一生都逃不脱“奴才”的命运。新的时代,新的社会,需要的是有“主人翁"意识的青年,能独立自主,能自力更生。这样的青年缔造的社会才有希望,这样的青年建设的国家才会有未来。

“由己”能够激发生命的潜力和拼搏的勇气。当我们知道,做任何事自己才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时,我们就会背水一战、全力以赴,即便真如孟子所言“发而不中”,我们亦可问心无愧。我们不“怨胜己者”,是因为环境氛围公平;而公平的环境氛围恰是由无数“由己"者于无形中共同营造而成。若非得要怨,那就只能怨自己。于是,我们还可以乐观地看到这样一条发展趋势:在“求诸己”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反秘躬自省,剖析自我,明了得失,汲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由己"不易,“求诸己”更难;因为敌视对手几乎成为部分国人根深蒂固的“陋习"。此类人盘算的是,既然不能战胜对手,那就干脆将对方毁掉,大不了“同归于尽”。在狭隘的“仇怨"心理、嫉妒心理的驱使下,人最容易泯灭良知,丧失道德,沦落为“非人”。

“不怨胜己者,反而求诸己”,是道德搝的自明,也是智慧的通达。新时代的青年恰好需要这种“德行”上的豁达明了。

做人如此,治国亦如是。强国“由己"不“由人”,一个极度依附于他国的国家,不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惟有自己掌控自己拿运的国家,才能通向兴旺发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们既畅览四海风云,又确保海晏河清。为何?正是因为我们走的发展之路是一条“由己"之路。在国际竞争中,我们“不怨胜己者”,而是反而“求诸己“__________________,“十年磨一剑”,“剑成霜雪明”。我们有自省的勇气,知耻而后勇,“大国崛起"遂不是梦。

“由己”方能“求诸己”,归根结底,“己”才是我们“为人"或“处事”的出发点。“己"的觉悟,关乎人生成败,亦关乎国家兴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孔子的话“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孔子明确指出成为一个有仁德之人,靠的是自己的自觉和努力,而不是别人的指引或帮助,道德应该是自觉而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规范或指引。孟子的话强调做事不如意或失败时,不应该去找客观原因,或者去埋怨对手,而应该自我反省,以求提升。两位圣人的观点都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强调了内因的重要性。两位圣人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做事应该更多的依靠自己,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做事,而不是被动的做事;如果面对失败时,多反思自己的问题,从自身角度总结做事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求完善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要总为失败找客观借口。对于我们立身处世也是如此,与人相处,出现了矛盾、误会等,也应少些埋怨,更多的反思自己的问题,以求找到相处之道。

如果写成议论文,应在文章开头简短引入主题,可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方法引入中心论点,如“做事发乎己,失败审于己";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论述积极主动做事的必要性;接着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从方面论证消极做事的弊端;最后可以论述做事出现问题多反思自己的问题,以求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把事情做好。行文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实有力地说理。

立意:

1.积极主动做事。

2.做事发乎己,失败审于己。

3.成功源于自己。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语文选修下册

说明: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从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古史辨运动兴起后,中国古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事迹是“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这一问题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

所谓“神话的历史化”,就是认为黄帝本为天神,而后有一个被历史化的过程。持此观点的古史辨派学者使用的关键词是“神话”和“历史”,并兼及“传说”。

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神话是否可以为古史研究采用,取决于其是否包含史实。从逻辑学角度来说,在文字记录没有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①。同时,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有些神话中有历史真实。随着文字记录的出现(文本时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历史内容开始转化为文本。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历史记录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产生,文字使用者还有可能直接创造新的神话。这时候,传说和历史、神话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历史的神话化”,就是认为黄帝传说有历史的根基,其后进入神话,这是历史与神话互渗的结果。从持此观点的学者一方来看,批评古史辨派阵营使用的关键词则是“传说”和“历史”,而兼及“神话”,代表作品是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在徐旭生著作中,与古史辨派相比,“历史"的用法无别,“神话”的用法略有区别,“传说"的用法则差别极大。就内涵而言,神话不含史实成分,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这一阵营,更多的站在西方“传说”的传统上。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如下图),试图以此证明古史辨派的观点缺乏科学性。

“传说”这一概念,折射着东西文化的碰撞。从语源来看,徐旭生使用的“传说"对应着英语的legend,在西方文献中,legend多用于讲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义与今天我们说的“传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相近。然而,汉语文献固有的“传说"一词若要译作英文,其译称则因语境差异而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用汉语“传说”来翻译legend时,也势必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这种窘况即翻译界所称的“不可通约性”。当徐氏成为史学界批评古史辨派疑古倾向的旗帜性人物时,学者们如果不能站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高度指出徐氏著作中的问题,便难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要同时解决“黄帝是人是神"的问题和神话学在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关键就在于重新确定神话、传说和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学者处理神话、传说、历史这三个概念关系的方法,同时吸纳徐旭生对传说概念的处理,以上两个问题便有望初步得到解决。总之,近代史上的这场“黄帝人神之争”,无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观点存在多少瑕疵,我们都应该向这些在黑夜中摸索的前辈致以敬意。

(摘编自郭放《黑夜中的探索:近代学术史上的“黄帝人神之争"与中西文化碰撞》)

材料二: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神像、神树以及黄金制品等,考古人员测定出六个祭祀坑的碳十四考古学年代数据均集中于距今3200—3000年间。这些考古新发现带给世人强烈的冲击。然而,如何看待三星堆考古与古史传承体系?三星堆在既往的历史文献中有无线索可寻?这首先涉及一个争议多年而至今仍存歧义的基本立场,即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古史传说。

长期以来,对于古史辨派提出的疑古主张,学术界有过很多讨论。有学者认为,疑古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冲破以儒家经典为“正统”的封建思想的罗网、提倡科学与民主、重建古史均起到了推动作用。自顾颉刚发起古史大讨论后,再也没有人糊里糊涂地将“盘古氏,开天地"的传说作为真实的历史。但“古史辨派”早期代表人物胡适1921年提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对此,李学勤先生早已提出过批评,认为其“怀疑过度”,如此一来,“过去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一下子缩短了一半,以上部分统统成了空白"。

以今天考古学和古文献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似乎可以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我们在重建古史过程中,应在对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古代口头或书本文献进行去伪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学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原初“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因为无论是考古实物,还是古史传说,前者虽然真实、客观,但却只是历史零散的局部、片段甚至点滴:后者虽然貌似全面、周到,却是真伪杂陈的。

事实上,自1928年安阳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甲骨文和《史记·殷本纪》所记商代帝王世系的高度契合,便已经以确切的证据印证了殷墟为商代晚期都邑,证明《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可为信史,也显示出古史传说的史料价值。和中原王朝的古史传说相比较,三星堆考古文化的主体为夏商周时期的遗存,在古史传承体系中也曾留下不少有关“古蜀”的传说和记载,有些古史传说还包含大量未经儒家经典“整束"之前不那么“雅驯”的朴素内涵,恰可与三星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因此,我们赞同当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当中所主张的观点:“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通过探索古史传说中的这些“质素”与“核心”,从传说中去寻找“史实”的线索,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从而也重新估量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考古与中国古史传承体系》)

【注】①属概念:亦称“上位概念”,与种概念(下位概念)相对,属概念包含种概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神话的历史化”观点者认为,黄帝本来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但在他的故事中可能包含了史实。

B.持“历史神话化"观点者认为,黄帝的传说可作为历史研究的内容,但要剔除后来神化的部分。

C.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徐旭生及其作品《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并涉及了其观点,但各自具体用意不同。

D.材料二通过探究古史辨派及其批评者争论的问题,解决了三星堆在历史文献中无线索可寻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史学界围绕着“黄帝大神之争”爆发的学术争论旷日持久,其焦点之一在于将黄帝传说优先视为神话还是历史。

B.翻译时可能会出现“不可通约"的情况,若将汉语“传说”一词译作英文legend,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

C.郭放认为应该对那些针对近代史上“黄帝人神之争”发表过看法的学者致以敬意,是因为他们的观点瑕不掩瑜。

D.安阳殷墟考古发现和《史记》相关记载高度契合,有力地推翻了胡适“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说法。

3.下列选项能够支撑材料一中“神话含有史实成分”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三星堆考古中,出土了大量迄今为止在中原青铜文化体系中所不见的器物群,对于古蜀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B.良渚遗址中,王城废弃,神话流传下来,发掘的玉器有大量天地日月崇拜、龙凤崇拜的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

C.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这双重证据使传说中的夏朝走向历史真实。

D.《大戴礼记·帝系》:“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4.根据材料一中古史辨派的观点,下列对“文本时代”传说、神话、历史之间的关系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A.B.C.D.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对“传说"与“史实”关系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古史传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7.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8.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三年①,桓公将伐鲁,曰:“鲁与寡人近,于是其救宋也疾,寡人且诛焉。"管仲曰:“不可。臣闻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勤于兵,忌于辱,辅其过,则社稷危。”公不听。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桓公曰:“吾兵犹尚少,吾参围之,安能圉②我?"

四年,修兵,同甲十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