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真题1.【单项选择题】如果制作两极地区的地图,则适合采用( )。A.正轴方位投影B.横轴方位投影C.斜轴方位投影D.圆(江南博哥)锥投影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制作两极地区和南、北半球的地图适合采用正轴方位投影。制作赤道附近地区和东、西半球的地图适合采用横轴方位投影(更适宜圆形区域)。制作中纬度地区的地图适宜采用斜轴方位投影(更适宜圆形区域)。圆锥投影中通常采用的是正轴圆锥投影。正轴圆锥投影主要用于绘制中纬度较大范围地区(更适宜沿纬线延伸的地域,如中、俄、美、加等国家)的地图。材料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2-3题读图,回答2~3题。查看材料2.【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图的自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地区土壤肥沃B.乙图所示地区易发春旱C.丙图所示地区降水多,有冻土分布D.丁图所示地区日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甲图所示地区位于热带,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砖红壤呈酸性,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低,并不肥沃,A项错误。乙图所示地区位于亚热带,气候湿润,春季不易发生干旱,易发生春旱的是华北地区,B项错误。丙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偏少,C项错误。丁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日照丰富,白天日照强,升温快,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散热快,气温日较差大,D项正确。查看材料3.【单项选择题】从甲到丙表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经度地带性B.纬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从甲到丙,纬度增高,热量减少,所以表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性。材料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4-5题岩层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弯曲,形成褶皱。据此回答4~5题。查看材料4.【单项选择题】下面四图中为倒转褶皱的是( )。A.B.C.D.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成褶皱。褶皱岩层的两坡称为翼。使两翼呈近似对称状态的假想面即平分褶皱两翼的平面为轴面,如选项图片中虚线P所在的剖面。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而倾角相近者为直立褶皱,如选项A图中所示。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而倾角不同者为倾斜褶皱,如选项B图中所示。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同,其中一翼地层倒转者为倒转褶皱,如选项C图中所示。轴面近于水平,两翼上下重叠且一翼地层层序倒置者为平卧褶皱。轴面弯曲的平卧褶皱为翻卷褶皱,如选项D图中所示。查看材料5.【单项选择题】形成倒转褶皱的作用力是( )。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构造运动D.侵蚀作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岩层因地壳运动即构造运动受到挤压作用,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形成皱褶构造。背景材料材料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6-7题下图为不同工业企业的成本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9。l0题。查看材料6.【单项选择题】甲、乙分别代表的工业企业可能是( )企业。A.普通服装、电子装配B.奶制品加工、电子装配C.电子装配、高级服装D.电镀、奶制品加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甲企业的成本构成中,运费所占比重最大,说明原料或产品不易运输。分析选项可知,甲最可能是奶制品加工企业,其原料易腐败变质。乙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劳动力占比最大,其工业类型为劳动力导向型,故乙可能为电子装配企业。查看材料7.【单项选择题】下面关于甲、乙两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企业是原料导向型企业B.乙企业一般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C.甲企业可能受市场影响大D.乙企业的产品不易运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企业的原料或产品运费占比大,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或市场,故甲企业不一定是原料导向型企业,也可能是市场导向型企业,故A项错误,C项正确。乙企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一般分布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故一般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B项错误。乙企业的运费成本占比小,因此产品不易运输描述错误,D项错误。材料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8-9题查看材料8.【单项选择题】如果图中表示我国人口的增长情况,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快速增长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C.人口老龄化逐渐失控D.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由图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相对于1964年至l982年的人口增长来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趋缓,并非快速增长,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且下降程度比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的程度大,所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进入人口红利期,B项错误,D项正确。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但是并没处于失控的状态,C项错误。查看材料9.【单项选择题】如果图中表示我国沿海某地区的人口变化,则1980年以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但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 )。A.人口机械增长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出生率高D.老年人口增加快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l980年以后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快,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量大,为了改善生活,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青年人口大量向沿海地区迁移。1980年以后我国沿海地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是下降的,且高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会导致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增加,与题意不符,B、C两项错误。老年人口增加快不是人口迁移引起的,不会导致人口的增长,D项错误。所以人口迁移导致的人口机械增长使得沿海地区人口增长快,A项正确。背景材料材料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0-11题“一带一路”为全球均衡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提供了新平台。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查看材料10.【单项选择题】“一带”的运输方式与“一路”相比优势是( )。A.运量大B.连续性强C.机动灵活D.成本低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其运输方式为陆路运输,主要是铁路运输,而“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运输方式为海运。海运与铁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运量大、成本低,铁路运输的优势是连续性强、速度快。机动灵活是公路运输的主要优势。查看材料11.【单项选择题】新疆乌鲁木齐在“一带一路”中适合发展( )。A.物流业B.服装业C.木材加工业D.能源产业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地区,与多个国家接壤,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的通道和枢纽地位十分重要,可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的作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所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新疆的物流运输需求及规模会扩大,适合发展物流业。12.【单项选择题】一般情况下,普通话在城市普及程度高,在乡村普及程度低。这种文化扩散形式是( )。A.传染扩散B.刺激扩散C.等级扩散D.迁移扩散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文化扩散包括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扩展扩散又可进一步分为传染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传染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会自然地接受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等级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某种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刺激扩散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另一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摒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随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集团迁移而扩散。普通话先在城市普及,然后在乡村普及,说明普通话的传播在聚落空间上存在等级现象,因此题干所述文化扩散形式为等级扩散。材料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3-14题“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下图为杭州市郊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通过调节太阳能电池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提高“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读图完成20~21题。查看材料13.【单项选择题】“渔光互补”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A.增强地面辐射B.增强温室效应C.增加生物多样性D.降低水体温度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渔光互补”模式中覆盖在水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用来发电,阻挡了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导致水体温度降低,进而向外辐射的热量减少,即地面辐射减弱,A项错误,D项正确。地面辐射减弱导致大气吸收的热量减少,大气逆辐射降低,温室效应减弱,B项错误。“渔光互补”模式中太阳能电池板遮挡阳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喜阳藻类和鱼类的繁殖,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降低了生物多样性,C项错误。查看材料14.【单项选择题】“渔光互补”模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原因是( )。A.增加区域电能输出B.占用耕地少且当地湿地广布C.降低技术成本D.减少水旱灾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渔光互补”模式在水中养鱼,在水面发电,是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充分利用水面空间,实现“一地两用”,节约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获得养鱼、发电双重收益。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少但水域面积广,光照充足,因此适宜发展“渔光互补”模式,B项正确。发电是“渔光互补”模式的效益之一,并不决定该模式的分布,且本区域需电量大,电能主要用于本区域并不会输出,A项错误。发展“渔光互补”会提高技术成本,不会减少水旱灾害,C、D两项错误。材料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5-16题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22~23题。查看材料15.【单项选择题】图中河流的基本流向为( )。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北流向西南C.由东南流向西北D.由西南流向东北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和方向标可以判断,图中河流总体上是由西南流向东北,D项正确。查看材料16.【单项选择题】图中陡崖的高度范围是( )。A.0~50mB.50~100mC.100~200mD.200~300m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图中的陡崖有3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50米。根据陡崖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n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陡崖高度),可得陡崖的高度范围为100~200m,C项正确。背景材料17.【单项选择题】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和气候B.水文和气候C.地形和植被D.水文和植被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差异。青藏高寒区单独划分成一个自然区的原因是海拔高,依据是地形。18.【简答题】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对“在地理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地理信息载体”的理解。(10分)请查看答案解析后对本题进行判断:答对了答错了参考解析:地理图像及地理视频、计算机网络都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地理信息载体,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教师要重视地理图像的利用,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观察地理图像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利用图像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9.【简答题】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某教师利用该示意图带领学生学习长江的相关知识。(1)请在图中标注长江主要支流的名称,并注明长江上游与中游和中游与下游的分界。(5分)(2)请简述题目中涉及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步骤有哪些。(4分)(3)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是什么?(5分)请查看答案解析后对本题进行判断:答对了答错了参考解析:(1)标注如下:(2)题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地图法。运用地图法进行教学的教学步骤为:创设学习情境——展示地图、说明要求——学生读图、教师指导——师生问答——归纳总结。(3)①地理示意图等直观、形象,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有助于学生获取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丰富地理表象。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等知识。④能够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⑤可以使文字阐述具体形象化,便于教学。20.【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渝新欧”铁路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于2011年1月开通。这条铁路从重庆出发,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lll79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之一。内陆货物经该线出口欧洲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材料二下面的图为…渝新欧’铁路线运行示意图”及重庆和杜伊斯堡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问题:(1)重庆和杜伊斯堡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特点是什么?(4分)(2)铁路沿线依次经过了哪些自然带?影响自然带形成的因素有哪些?(6分)(3)简述“渝新欧”铁路的修建对乌鲁木齐的有利影响。(6分)请查看答案解析后对本题进行判断:答对了答错了参考解析:(1)重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杜伊斯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从重庆到杜伊斯堡铁路沿线经过的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一温带草原带一温带荒漠带一温带草原带一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影响因素:热量与水分。(3)①可推动乌鲁木齐与重庆的合作和交流,加强与西南地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区域联系,利于引入先进的经验、技术等,促进科教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乌鲁木齐的区域中心地位。②可推动商贸物流业等的发展,加强乌鲁木齐作为对外开放西部门户和中欧班列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乌鲁木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利于乌鲁木齐打造国际陆港。③加强乌鲁木齐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地区的开放程度。21.【材料分析题】材料:下面是李老师在“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一课中的教学片段。师:(展示课件)我们来看一下澳大利亚的位置和范围,大家会选择定居在哪里呢?生:我选择在东南沿海,因为沿海地区降水多。生:我选择在沙漠,因为矿产资源丰富。问题:(1)材料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好处?(8分)(2)如果改成合作探究法开展以上教学,在教学环节上需要做哪些调整?(8分)请查看答案解析后对本题进行判断:答对了答错了参考解析:(1)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式教学法。好处:①设计良好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②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2)如果改成合作探究法开展教学,在教学环节上需要做的调整如下。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后,需要提供与适宜居住的条件相关的资料,如澳大利亚地形、气温、降水、交通、矿产分布图等,同时提出相关问题加以启发引导。其次,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如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再次,学生分享探究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可联系实际等进行迁移与提高。22.【教学设计题】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认识大洲”的标准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亚洲及欧洲”的部分内容。“亚细亚”和“欧罗巴”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在当地语言中,“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后来,“亚细亚”和“欧罗巴”所指的范围不断扩大,并世代相传,分别成为亚、欧两大洲的名称。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也称欧亚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亚洲和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景观衔接过渡,经济与社会发展各有特色。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请查看答案解析后对本题进行判断:答对了答错了参考解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亚洲和欧洲名称的由来及亚欧大陆的概念。②认识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③能够利用地图说出亚洲和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利用地图学习,学会利用地图分析区域地理位置。②通过学习亚洲和欧洲,学会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认识到学习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角的初步认识(46)-苏教版
- Unit 5 Section B 3a - selfcheck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3-复式统计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折射仪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4年包装检测仪器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度教育行业资金监管账户委托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绿地经营权转让及生态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员工住宿安全与设施改造协议
-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附完整答案【全优】
-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作业设计
- 128个自然拼读口诀表打印
-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 认识颈动脉斑块护理课件
- 家庭教育学整套课件
- 智慧树知到《医学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
- 木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非结构化数据分析与应用 课件 第1章 非结构数据分析概述
- 《应收应付模块》课件
- 2024年新年新气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