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期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2017年秋期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2017年秋期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2017年秋期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2017年秋期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秋期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

上册第3单元教案设计

第4课《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7个。积累词语5个,积累句子1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问题要善于动脑筋,敢于突破常规,才能用学

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懂得思考问题要善于动脑筋,敢于突破常规。

分层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后进生)

2、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中

等生)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明白曹冲称象办法的基础上懂得

思考问题要善于动脑筋,敢于突破常规,才能用学到的知识去

解决实际问题。(优秀生)

教学过程:

一•、认知冲突

1、出示:曹冲有谁能介绍一下曹冲?

2、师介绍曹操其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他小时候的一

件事。

3、出示课题:35称象

4、读题后你有什么问题?

二、主动探究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2、自学反馈:

1)出示词语:官员议论秤杆宰船舷注意“船舷”的读音。

查字典理解“秤杆”。

2)齐读,开火车读。

(二)再读课文,深入了解。

1、为什么要称象呢?出示有关语句,读好疑问句。

2、可是在古代大磅秤还未发明,要称一头大象的重量,怎

么办?

课文中有哪些人在称象?

他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办法?

曹操为什么只摇头?

当曹操看了曹冲的办法后是点头微笑,为什么呢?

3、重点学习第4节。

(1)默读第四节,想一想曹冲的称象办法是什么?

(2)称象的步骤你了解了吗?

(3)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曹操看到曹冲的称象办法是微笑点

头呢?

三、实践运用

认读生字

积累词语

听写句子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儿童的故事?

在小组里交流。

部编2017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教

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

词语。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

更加具体、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

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二、讲读课文。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议论、

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师:“像……像……”这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

动又形象。

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

师: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

师: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

称这头大象。

③指名读三段。

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

的……也有的……”句式说。)

板书:造秤称象秤称象肉

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

个动作看看)

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

板书:称不出伤害象

指导朗读。

④指名读四段。

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

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

为止?

默读四段。

读、画:把曹冲说的话画出来。

提问:共有几句话?1句和后4句是什么关系?

指名逐句朗读。

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

板书:赶、沉、画、赶、装、沉、称

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师:作者用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称象步骤和方法。

三、练习。

1.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

2.出示幻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到船上,看船身下0多少,就沿着水面,

在船舷上0一条线。再把大象()上岸,往船上()石头,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减去0船上的石

头。最后把几次称得的石头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指名读五段。

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

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

岁?“才”什么意思?

3.观察插图o

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与课文哪段内容

相符合?

4.口述画面内容。

四、朗读全文。

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板书:动脑筋、想办法

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

第二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二、练习。

1.读一读,说说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①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②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③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2.把下面句子意思写具体。

①大象又高又大。()

②教室真整洁。()

3.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段话。

4.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部编2017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教

学设计三: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

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

却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

个什么好办法来称大象的重量。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

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

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

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

部编2017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教

学设计四:

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讲曹操得到一头大象,想知道它的重

量,在官员们手足无出措的情况下,只有七岁的曹冲,想出了

称象的办法,解决了难题。文章第一节写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

去看一头大象。第二、三节写围绕称象,展开议论。第四节写

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课文告诉我

们:做事要善于将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联想,灵活运用

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本课生字7个,积累词语7个,积累句子1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将曹冲称象的过程讲清

楚。学习围绕曹冲称象的办法提出问题。

3.感受曹冲的智慧,了解我国的一些有名的历史人物的小

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

能根据提示将曹冲称象的过程讲清楚。学习围绕曹冲称象

的办法提出问题。

教学媒体:

演示文稿

教学准备:

教师:2个透明容器、石头、水、录音、小黑板、生字卡。

学生:探究要知道一样东西有多重,有哪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知道哪种动物是世界上最笨重的动物吗?

2.[出示大象的图片]

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呢?

[出示句子]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今天我们学的故事就和这头象有关,让我们来看看!

[出示第示2小节]

边读边思考,官员们想做什么?

4.揭示课题:称象。

5.要知道一样东西的重量,习惯的做法是用磅称这些度量

工具。然而在古代,大磅秤还没有发明,要称一头大象的重

量,怎么办呢?

6.你能不能为他们想想办法呢?

那你们的办法可行吗?还会有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去读

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的3-5小节,思考课文中是用什么方法称象的?

课文的第几小节向我们做了介绍?

2,出示课文的第4小节。

(1)读第4小节,找找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是不理解的请

你划出来,

理解:沿着、船舷。

(2)读第4小节,知道曹冲称象的先后顺序。

(3)边操作边读第4小节。

(4)上前操作,发现错误,矫正。

(5)看媒体演示。

(6)齐读。

3.是谁想到了这个方法?

4.曹操对其他官员想的方法态度是怎样的呢?

[出示第3小节]

想想如果你是曹操,为什么听了官员们的方法直摇头呢?

拓展阅读:杀鸡取卵。

5.曹冲称象的方法,把船当作秤,把石头代替象,你觉得

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6.是啊,曹冲善于动脑筋,没有用常规的方法称出了大象

的重量。

(三)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

官:与“宫”比较进行识记。

“杆”与“称”要进行字形比较。

宰:加部首识记。

舷:与“弦”比较,换部首识记。

2.复习巩固。

3.读读词语。

4.指导练习。

造句指导。

(1)……才……

(“才”句中是刚刚的意思,说明曹操的儿子曹冲人

小。)

(2)一边....一边....

(一边……一边……连接的应该是两个并列的,同时进行

的动作。)

(四)课堂练习

1.比一比,组词

称0议()杆0柱0

秤()蚁()竿0住()

2.把句子补充完整。

(1)这头象又高又大,身体像(),腿像0

(2)松鼠的尾巴像0o

第5课《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

样的东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

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

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学生

一定会很喜欢的。

教学目标:

1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习运

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

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

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注意“帮”的结构;“待”是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

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难点:

学习冒号的用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

容。

2了解小作者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

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课件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

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

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B扩词。

含苞待放滑稽自由一片叶瓣一只苍蝇一头牛一匹马

C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

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

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师范写以下几个字:故、级、粉、板、事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事”字的横要注意有

变化。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

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用“事”组词。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

1、平常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为什么?

2、读了红马的故事,说说文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3、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仅你们喜欢,他

的学生们更喜欢?

4、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

三、朗读指导,读中品文。

1、引导学生读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试用不同的

语气读出来。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感激,

为我大胆创作得到肯定而惊喜、自豪。

四:引导学生说出冒号的作用

出示句子:

1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表

示提起下文)

2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

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用于总说后面,表示分说。)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学看到了我的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部编人教版2017秋小学二年

级上册语文第5课《红马的故

事》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其中待为多音字)。结

合上下文或运用工具书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

语。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

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1-3自然段,学习生字:故、事、

级、粉、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红马的故事》谁来读一读课题?点

读、齐读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故、事”书写,事的笔画。

二、预习交流(15分钟)

师: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都读了几遍课文了,也都认读

了字词了,那老师再给你一个时间大家再去把课文读一读,准

备准备,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的预习收获。老师想听你们读课

文,听你们怎么教大家字词。(预习准备:我会认会写,自己学

习字词,在家勾画勾画,你要嘱咐大家哪些字音、哪些字形,

教一教大家。我会读会说,提问: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美术课

啊?老师的画妙在哪里啊?规定课文读几遍,读熟,读流畅,最

后一遍读给家长听)

1、你们想嘱咐同学们什么字需要注意什么啊?

我想提醒大家...........(学生读字)

教师强调重难点

2、这篇课文大家都预习了,都读了几遍,你们读懂了什么

啊?你预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我们讲一讲吗?(学生自由讲)

3、读这篇课文时,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吗?(学生自由讲)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拢一拢。

师: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喜欢上美术课呢?老师的画画得很

妙,画得非常好,那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第1-3自然

段。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

师:老师的画画得怎么妙?为什么我们都这么喜欢上她的课?

他的画到底画得有多好啊?大家先自学,先去找一找关键的词

句。学生寻找圈画,

3、小组交流: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上美术课啊?老师的

画画得有多妙啊?妙在哪里啊?小组里面读一读,说一说,分享

一下自己找到的句子。

4、全班交流,小组自由起来说。

师:你们本小组还有没有人补充啊?你们都说得这么好,小

组里有没有人愿意读一读啊?其它组有没有为他们补充的啊?其

它组有没有也想读一读的啊?(评: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其

他组也要加油啊!)

最佳状态:小组全体汇报,我们觉得老师的画画得非常的

妙,我们是这样讨论的,我先读一读“一头浸在水里洗澡的

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老师竟然把尾巴上的苍蝇都画出

来了,我们觉得......,我现在想请某某同学来读一读。乙:

我觉得还有一个地方也很妙......(平时要加大训练,如果有孩

子结结巴巴,师就可以说:你们小组还有谁来为他补充补充的?

帮一帮他)

5、呈现学生说的句群(课件出示)

“一头侵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

有叁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

桌面上。”

师:哎呀,这真是画得妙啊,谁来读一读啊?

学生读时,教师推波助澜:哎呀,这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

蝇,怎么会画到尾巴上的苍蝇去了呢,观察的多仔细啊!看这百

合每一朵都有每一朵的姿态啊!各个时期的百合花的样子都画出

来了,完全盛开了,还将要盛开,还有的都已经要谢了。

6、比较句子(课件出示,改后的句子)

(一只在水里洗澡的牛;花瓶里有叁朵百合花)

师:同学们读一读,如果句子这样写,你觉得他精彩吗?你

觉得老师画得妙吗?(学生回答)哦,那还是因为他这样写,写出

了细节,观察的仔细,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样,生活中本是

如此啊,本来他们就是这个样子的,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观

察的眼睛。作者这样写就写出了他的妙,老师是这样画的,作

者是这样写的,老师画得真妙啊。

7、学生想象回答

师:如果你就是这个故事里的学生,你看到了这么妙的

画,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呢?(学生自由说)作者和你们一样发出这

样的感概(课件出示:他画得真妙啊!)学生点读“他画得真妙

啊!”(读出赞叹的语气)

8、进行总分教学(出示第2自然段3、4句)

“他画得真妙啊!”这一句总的写了老师画得真妙,下面就

分别的写了怎么妙,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句,男同学读画牛的句

子,女同学读画百合花的句子,看有没有同学能发现这是一种

什么写法?是一种什么结构?(学生回答)我们叁年级开始就要越

来越多的学到这样的段落结构,它叫总分结构,先总的讲一句

我们可以叫它“总起句”也可以叫它“中心句”,下面就分别

的说,分两个方面说也好,分叁个方面说也好,就是为了围绕

着“他画得真妙”写出它说怎么妙,要具体的写了,我们把它

叫做“总分结构”,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再来体会一下。

9、课件出现“花瓶里有叁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

放,一朵掉了一

片叶瓣在桌面上。”师:说到这个总分结构啊,“花瓶里

有……一”谀~聪明的孩子肯定已经发现了这也是什么写法

啊?(先总起后分说)

10、冒号的教学

师:你看这个总起句,它要起个头,它要引出下文,它就

用上了什么标点啊?对,冒号,冒号就是引起下文,来我们一起

读这一句“我瓶里有…”

教师可以引读“一朵~一朵~一朵~

”。我们把这样的写法叫做?总分结构。那说到冒号的用

法,说到总分的结构,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老师画的很妙

的,你找到了吗?

11、第叁自然段教学(课件出示)

师:引读“老师还画漫画。画~(女生读)画~(男生读)画

~(大家一

起读)

师:椅子会走路吗?看来老师画画有个什么特点啊?(想怎么

画就怎么

画,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非常自由的画,很有想象力,

怎么好玩怎么

画)

12、小结

师:怪不得同学们喜欢上这位美术老师的课了,因为他的

画画得?妙!

四、学生作业

1、总分仿写:下课十分钟真热闹:有的…….,有

的....•,有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4—14自然段,学习生字:尾、标、

帮、补、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六课《红马的故事》谁来读读课

题?点读,齐读。

师:

生字词还记得吗?我们来复习复习吧

课件出示“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二、回顾上节课内容

师: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1-3自然段,知道同学们喜欢上美术

课是因为(课件出示“第二叁段的内容”)老师的画画得?妙!我

们再一起读读课文第二叁段体会老师画画得妙。能读就读,能

背就背。

师:看着老师的画大家都兴奋极了,吵着,嚷着?(课件出

示,学生读):“老师画,老师画!”

学习4-6自然段

1.师:欣赏完老师的画,现在该学生画了。请同学们读读

4-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这么喜欢上这

位美术老师的课呢?把你觉得是堀因的地方划出来,然后到小组

里跟同学们一起去讨论讨论,一起读一读,说到哪里你就读给

大家听。

2、全班交流

预设:因为老师让我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我们用眼睛

看….

师:你们说的真好啊,还有其他小组有补充的吗?老师让同

学们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呢?(鼓

励学生自由创新)老师不但画得妙,还是个大胆创新鼓励学生自

由画画的好老师啊!哪个小组想来读一读,老师和我们的对话?

(加上第叁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3、分角色朗读,男生女生读,师生读,读出语气的不同。

(同桌读)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跟我一起读,我来读学生的话,谁

来当我的老师?

咱们来看看这段对话的写法,也有学问呢!有提示语在话前

的,有提示语在话中,还有提示语在话后,甚至有没有提示语

直接说话这都是对话的写作手法,写好对话可是写好习作的首

要条件哦!

师:看这里也有小冒号呢!除了上节课我们说的提示下文,

这里还用在了说

话的时候,引出说话人要说的话。咱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

话好吗?注意提示

语和小冒号的位置哦!

4、小结

师:怪不得我们都喜欢上美术课,嫄来是老师让我们自由

画,自由多宝贵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课件出示课文第

一自然段、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用脑筋想用眼睛看)

师:通过学习4-6自然段,我们梳理出,大家喜欢上美术

课的城因:老师给我们自由(课件出示)板书:自由的画

四、学习7-14自然段(红马)

1、师:同学们开始自由画画啦,两匹红马就此诞生了,老

师想请一个女生一起来来读读第7自然段。(女生齐读第7段)

2、师:老师画得牛,我却画马,这说明什么?(我喜欢画

画,我在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也开始自由画画啦,开始自己的

创作啦。

3、师:同学们开始画画了,老师又在干嘛呢?老师想请男

生一起来读读第8段。(男生齐读第8段)

4、师:“巡逻”什么意思啊?巡逻一般都用在警察和士兵

身上,这儿的巡逻说明老师真得是像警察一样严厉的监督同学

们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你还从哪些词语看出老师对学生的关

心?(一面笑一面点头,帮学生补上一两笔)在老师的关心下,同

学们继续大胆创作,我的两匹红马已经完成了,这时老师走到

了她的身边。

5、小组学习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773自然段边读边想:我画的是

全身通红的红马,哪里有这种红马呢?可是老师为什么要说很好

很好呢?把你的想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吧。板书:画得好

6、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找读说读。(我在自由的画画,我在想象中画

画,我在创新的画)

师:“我”觉得自己画得是两个怪物,可老师怎么一眼就

看出这是马呢?(学生回答)说明老师很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

画的画了如指掌。

师:我为什么要画红马呢?因为?你们跑完步了会不会也全

身发热,小脸通红呢?难怪我要画红马了,堀来是这样啊。

师:老师给同学自由画画得空间,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大

胆想象,多么和谐的课堂啊!哪个小组老读读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7、小结师:哦,堀来老师说就是要这样画,这样画就是指

的:自由的画、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用脑筋想,用眼睛

看,大胆的创新。板书:创新的画

师:为什么我们喜欢上老师的课呢?老师不断的鼓励我们,

不断的夸赞我们,欣赏我们,所以我们喜欢上老师的课。

五、思维拓展

如果你是这个小朋友,你想画什么颜色的马呢?(学生自由

说,说出堀因)评:你也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也是高兴怎么

画就怎么画,你也有你的创意,你的胆子也挺大的,你真有想

象力,老师就是鼓励你们的这种精神。

六、思维拓展

你还想画什么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有意思的画啊?

评:你的想象真大胆,你这个也很有创意你真是自由的

画,老师就是喜欢你们这样有创新精神。

七、大胆想象,有创新精神,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得学习画

画。认真书写,新学生字,也可以帮你们更好的学习语文哦!

学习生字“帮”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部编人教版2017秋小学二年

级上册语文第5课《红马的故

事》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习

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

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

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注意“帮”的结构;“待”是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

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难点:

学习冒号的用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

容。

2了解小作者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

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课件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

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

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B扩词。

含苞待放滑稽自由一片叶瓣一只苍蝇一头牛一匹马

C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

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

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师范写以下几个字:故、级、粉、板、事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事”字的横要注意有

变化。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

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用“事”组词。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

1、平常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为什么?

2、读了红马的故事,说说文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3、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仅你们喜欢,他

的学生们更喜欢?

4、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

三、朗读指导,读中品文。

1、引导学生读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试用不同的

语气读出来。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感激,

为我大胆创作得到肯定而惊喜、自豪。

四:引导学生说出冒号的作用

出示句子:

1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

(表示提起下文)

2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

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用于总说后面,表示分说。)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学看到了我的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部编入教版2017秋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红马的故

事》教学设计四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

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

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

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B.扩词。

含苞待放滑稽自由一片叶瓣一只苍蝇一头牛一匹马

C.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

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

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师范写以下几个字:故、级、粉、板、事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事”字的横要注意有

变化。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我们最喜欢上美术课,

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13自然段,找出我们喜欢上

美术课的理由,并做上记号。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渎课文2—13自然段,想想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

课。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我们喜欢上美术课,有哪些理由呢?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

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如果都读完了互相议一

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

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

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开展教学。根据学生

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

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大家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老师的画画得妙。我是从课

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教师相机板书:老师画得妙

(2)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画画得妙

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

面句子,指导朗读。

A.“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漫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

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

一朵掉了一片叶辫在桌面上。”

B.“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全走路

的椅子。”

(4)瞧!老师的画的确画得妙!谁还想读。

(5)读得好!花瓶中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全班女生一

起读。

我听出来了,三朵百合真是很美。你瞧:在三朵百合的后

面加上一个小冒号,我们就知道后面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

势,是不一样。多神奇的小冒号。再读这两个句子,看看你能

不能发现和这相类似的小冒号。

(6)第2句中小冒号和这个冒号相类似。

(7)你来读读这句。是啊,老师的画真是画得好,滑稽的小

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都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

(8)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恰当地运用冒号?教师着重指

出:有的,有的,有的。

(9)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

2.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

(1)老师还讲得好。我是从课文的第4一6自然段中读到

的。

教师相机板书:老师讲得好。

(2)把老师讲的话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

子:

A.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B.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

大家自由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句子。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同学们知道了可画的东西真多啊!天上跑的、地下爬的、水

里游的都可以画。

多有耐心的老师啊!不会画不要紧,只要动动脑筋,就会把

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脑袋里所想到的画下来。

读得好!我和大家来分角色读,看谁读得好。

师生读。男女生读。

3.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

(1)老师还夸同学们的画画得好。

(2)教师相机板书:老师评得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

听。

(3)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教师相机出示下面老师的评语:

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4)指导学牛朗读,读出老师此时的喜悦心情。

(5)老师为什么说“我”画的小红马“很好,很好”?

(6)学生自由读课文。

(7)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读好第7、10、12自然段,读出

我的天真可爱。在读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

由画画,而且想象既纯朴又丰富大胆,还很有创意。

(8)同桌互相练读师生的对话。

(9)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的对话。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

和感激;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和惊喜。

四、小结全文,作业练习

1、我画小红马得了90分,大家真高兴。美术课上老师画

得妙,讲得好,评得好,他把他的爱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我们

也深深爱着他。板书:爱心

2、作业:

①根据课后第三题冒号的提示,照样子,写两个含有冒号

的句子。

②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听。

6.《一封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

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

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

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

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

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

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

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

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

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

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

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

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

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

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磁带、二类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