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1.1杠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9/22/wKhkGWaxY6OATSOzAAGmstN9ZUQ222.jp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1.1杠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9/22/wKhkGWaxY6OATSOzAAGmstN9ZUQ2222.jp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1.1杠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9/22/wKhkGWaxY6OATSOzAAGmstN9ZUQ2223.jp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1.1杠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9/22/wKhkGWaxY6OATSOzAAGmstN9ZUQ2224.jp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1.1杠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9/22/wKhkGWaxY6OATSOzAAGmstN9ZUQ22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杠杆一、教学内容1.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2.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3.探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杠杆的五要素,理解杠杆的分类。2.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测量。2.教学重点: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杠杆模型、剪刀、尺子、钩码等。2.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实验报告表格等。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如剪刀、撬棍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定义和特点。2.理论讲解:介绍杠杆的五要素,讲解杠杆的分类,重点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杠杆模型进行实际操作,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4.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剪刀剪东西时如何用力等,引导学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5.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杠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杠杆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分类:1.一类杠杆:支点在动力和阻力之间2.二类杠杆:支点在动力一侧3.三类杠杆:支点在阻力一侧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七、作业设计1.题目:某学生用一把剪刀剪东西,剪刀的长度为30cm,学生剪东西时手离剪刀的距离为15cm,求学生剪东西时应该用多大的力?答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剪东西时应该用的力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5cm=30cm×F'F'=15cm×F/30cmF'=0.5×F2.题目:一根撬棍的长度为2m,用力一端离支点的距离为1m,另一端离支点的距离为0.5m,求用力端需要多大的力才能使撬棍平衡?答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用力端需要的力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m=0.5m×F'F'=1m×F/0.5mF'=2×F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杠杆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实验操作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测量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吊车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测量在杠杆的教学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关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对如何准确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感到困惑。因此,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测量成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一、为什么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测量重要?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直接影响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不准确,那么计算出的力的大小也会有误差。因此,准确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对于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至关重要。二、如何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1.测量工具:使用直尺或卷尺进行测量。确保测量工具的长度足够,以便能够准确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2.测量方法:a.动力臂的测量:将直尺或卷尺沿着力的方向放置,从支点开始量起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即为动力臂的长度。b.阻力臂的测量:将直尺或卷尺沿着阻力的方向放置,从支点开始量起到阻力作用点的长度,即为阻力臂的长度。三、测量时的注意事项:1.确保测量工具的放置方向正确,与力的方向平行,避免测量误差。2.在测量时,要尽量保持直尺或卷尺的垂直,避免因为倾斜导致的测量不准确。3.在读取测量结果时,要准确到最小刻度,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四、动手机制和阻力臂的测量实例:以使用杠杆撬起一块重物为例,解释如何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1.确定支点的位置,即杠杆的旋转中心。2.然后,测量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即为动力臂的长度。3.接着,测量从支点到重物的作用点的长度,即为阻力臂的长度。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所需的动力大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测量是杠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准确的测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并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测量准确性和理解能力。继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测量实践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测量方法,下面将提供一些详细的实践指导。一、测量前的准备:在开始测量之前,确保学生已经明确了支点的位置,并且了解力的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的位置。同时,检查学生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否完好,长度是否足够,以及最小刻度是否清晰可读。二、动力臂的测量:1.让学生将直尺或卷尺沿着力的方向放置,确保直尺或卷尺与力的方向平行。2.从支点开始量起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即为动力臂的长度。3.在测量时,要确保直尺或卷尺的垂直,避免因为倾斜导致的测量误差。4.读取测量结果时,要准确到最小刻度,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三、阻力臂的测量:1.让学生将直尺或卷尺沿着阻力的方向放置,确保直尺或卷尺与阻力的方向平行。2.从支点开始量起到阻力作用点的长度,即为阻力臂的长度。3.在测量时,要确保直尺或卷尺的垂直,避免因为倾斜导致的测量误差。4.读取测量结果时,要准确到最小刻度,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四、测量实例:以使用杠杆撬起一块重物为例,解释如何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1.确定支点的位置,即杠杆的旋转中心。2.测量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即为动力臂的长度。3.测量从支点到重物的作用点的长度,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英文租房合同范例
- 债权投资转让合同范本
- 乙方租屋合同范本
- 会计付款合同范本
- 课程培训合作合同范本
- 不过户购车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住宅小区车位租赁市场调查与分析合同
- 购房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兼职保姆聘用合同范本
- 公司策划服务合同范例
- 基础知识3500个常用汉字附拼音
- 中考英语必背单词
- 酒店财务部SOP(标准操作手册)4092
- JJF(纺织)072-2018纺织滚筒式烘干机校准规范
-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
- GB/T 32722-2016土壤质量土壤样品长期和短期保存指南
- 北京故宫作文600字
- FZ/T 51010-2014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切片(PTT)
- 羊水栓塞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餐饮服务保障措施、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方案
- 物业保洁及餐饮服务项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