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河南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河南省焦作市一般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寒食李山甫①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②澹澹③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注】①李山甫,晚唐诗人,累举不第。②春阴:春日的时间。③澹澹:广袤无边的样子。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条在春风的吹拂下偏斜,诗中却说“柳带东风”,形象地描绘出柳条的温柔软情态美。B.颔联巧用数量词来写寒食景物的特色,春雨稀疏,也有花儿绽放,给人以丰富的想象。C.颈联运用比方修辞,描写远望时看到楼台锦绣如画、各处珠翠如烟霞绚烂的景象。D.前两联分别写柳斜、春阴、疏雨和春花等自然景物,后两联均是对长安社会图景的描写。15.这首诗的尾联和前三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①杜工部:即杜甫。因杜甫被授有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衔,因此人称杜工部。这首诗是李商隐离开成都,在饯别宴席上所写。这首诗是仿照杜诗风格,因而以“杜工部蜀中离席”为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先以问句表达无尽的慨叹,再转到“世路干戈”的背景上,自然引出下文的伤时感世之情。
B.诗人描写了剑拔弩张的斗争场景,交代西北边疆多年动荡、战乱不断的局势,饱含作者的深忧。
C.第三联从时事转入眼前:宴席上,醉客不断地向醒客敬酒:远处的江面上,晴云夹杂着雨云。
D.尾联紧扣“蜀中离席”的诗题,仍回到饯别,以“美酒”“卓文君”的美妙生活衬托忧时情怀。
15.“沉郁”,指诗歌内容深广,情感深厚;“顿挫”,指表情达意起伏改变。有人评价李商隐此诗仿照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请从“沉郁”“顿挫”两方面简要分析。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忆放鹤李绅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闲整素仪三岛①近,回飘清唳九霄闻。好风顺举应摩②日,逸翮③将成莫恋群。凌励坐看空碧外,更怜凫鹭老江濆④。【注】:①三岛:传闻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②摩:接近。③逸翮:强健善飞的鸟的翅膀。④濆:水边,岸边。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鹤的羽毛如雪一样雪白无瑕,白鹤在池水里与白云的倒影共舞,顾影自怜,自由逍遥。B.颔联从仪态和鸣声两方面干脆写白鹤,并借仙境和云天来烘托出白鹤的俊逸神采,不同凡俗。C.诗人认为白鹤应乘风展翅高飞,呈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孤傲岸世,不应贪恋安逸的群居生活。D.本诗回忆当时放鹤的情形,前两联凸显了白鹤的超凡脱俗,后两联表达对白鹤的期许和宠爱。15.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2024-2025学年其次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识愧①陆游几年羸疾卧家山,牧竖樵夫日往还。至论本求编简上,忠言乃在里闾间。私忧骄虏心常折,念报明时涕每潸。寸禄不沾能及此,细听只益厚吾颜。【注】①本诗原有题注:“路逢野老共语,归舍赋此诗。”野老:村野的老百姓,农夫。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题注平实质朴,交代了诗歌写作的详细背景,即诗人路遇野老,听其言有感而作。B.诗歌从日常家居生活聊起,说这几年诗人体弱多病、闲居在家,时常与田夫野老来往。C.“骄”既刻画了敌人的骄横,也透露出朝廷的昏庸;“虏”流露出野老对敌人的蔑视。D.尾联表达了对具有家国情怀、对敌有斗争精神但不能获得“寸禄”的野老的缺憾之情。15.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颔联的丰富意蕴。(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崔邠登鹳雀楼①
(唐)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②空流水,魏国山河③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注释】①同:犹“和”,酬和。此诗应是李益读崔邠《登鹳雀楼》诗后追和之作。据《全唐文》记载,崔邠《登鹤雀楼》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当时的鹳雀楼集会李益并没有参与。②汉家箫鼓:汉武帝巡察河东,作《秋风辞》,有“箫鼓鸣兮发棹歌”之句。③魏国山河:魏武侯黄河泛舟西下,对吴起说:“美哉山河之固,此魏之宝也。”这里指大好河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作者想象登楼后看到的景象,百尺桅樯、汀洲云树,形成居高临下的气概,所写之景苍茫旷远,意境浑成厚重。
B.颔联将汉家乐奏、黄昏落日和遐想深思熔铸一体,不仅有对汉武帝、魏武侯等英雄的回望,也有对当朝国力的影射。
C.颈联“千年犹恨速”指若从历史来看,千年亦短暂,但对个人“愁来一日即为长”,好像冲突,却又统一于人的感受。
D.尾联由历史深思转入到现实感慨,此时风卷烟尘,引起了作者的思归之意;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2)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李诗则写出了不同于盛唐时期的时代气象和心境,请结合两首诗歌详细分析。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夜思中原
刘过①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②衣冠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③。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线。
【注】①刘过:南宋词人。②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统称。③天阊:天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诗题“思”字,叙写了北方尽入金人之手,诗人远离礼乐典章制度、世家大族所在的中原。
B.颔联感情激越,诗人感叹朝廷上没有为国挥洒血泪的奇杰人物,也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萎靡不振。
C.尾联用龙泉剑典故,以宝剑自比,虽被沉埋而精光不灭,仍可上插于天,表现其坚毅性格。
D.本诗风格沉郁悲壮。以悲语起笔,然后追忆当年事迹,再回到眼前景象,营造了凄凉的氛围。
15.“思中原”之情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突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③,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快哉亭:在黄州长江边,张偓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②平山堂:位于江苏扬州,宋仁宗庆历八年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③兰台公子:指战国楚辞赋家宋玉,曾作《风赋》,认为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之分。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君为我新作”两句,反客为主地将亭子说成特意为自己所建,点明白与亭主的亲密关系。
B.“长记平山堂上”三句实写高远空濛的江南山色,传达出作者当日在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C.“突然”一词由静景突变为动景,写出了江面倏忽变化、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丽场面。
D.下片巧用典故争论抒情,否定了宋玉将风分为雌雄的错误做法,认为风本身并无贵贱之分。
15.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乐游园歌(节选)①杜甫乐游古园宰②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圣朝亦知贱士③丑,一物④自荷皇天慈。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注]①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中和节,贺兰杨长史邀请生活困顿的杜甫参与宴饮,他乘醉写下此诗。②翠,险峻。③贱士,杜甫自称。④一物,指酒。也说一草一木,万事万物。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老的乐游园地势高峻,树木高耸,烟雾覆盖,连绵的碧草生长得很茂密。B.杨长史的筵席设在园中最高处,对饮美酒,俯视秦川,秦川平坦得像手掌。C.本诗的前四句由远而近写景,描写了乐游园上的景色和乐游园四周的景色。D.生活困顿的诗人写下此诗,借陪宴所见之景等抒发胸中的感慨,意蕴深远。15.诗歌最终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河南省豫西名校2024-2025学年下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①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注:①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清泉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下临兰溪,溪水西流。②黄鸡:黄羽毛土鸡。白居易《醉歌》中有“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曰。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句,感慨人就是在黄鸡的叫声、白曰的流淌中变老。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下兰芽短浸溪”写山下的兰草刚刚抽出嫩芽,有的浸润在溪水中。“短”说明白兰身的幼小,“浸”示意出兰芽的扩散。B.“松间沙路净无泥”写松林间的沙路经过水的冲刷,变得一尘不染,异样干净。此句写“路净”也反衬出官场的污浊不堪。C.上阕写暮春清泉寺幽雅美妙的风光,“潇潇暮雨子规啼”写傍晚潇潇细雨中,林间杜鹃在啼叫,也表现出景色自然清美。D.下阕抒发人生感悟,“谁道人生无再少”以“谁道”反诘,说明词人对“青春只有一次”的质疑,渴望得到重用,建功立业。15.这首词最终两句是如何表现词人情怀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古诗阅读专题河南省焦作市一般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寒食李山甫①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②澹澹③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注】①李山甫,晚唐诗人,累举不第。②春阴:春日的时间。③澹澹:广袤无边的样子。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条在春风的吹拂下偏斜,诗中却说“柳带东风”,形象地描绘出柳条的温柔软情态美。B.颔联巧用数量词来写寒食景物的特色,春雨稀疏,也有花儿绽放,给人以丰富的想象。C.颈联运用比方修辞,描写远望时看到楼台锦绣如画、各处珠翠如烟霞绚烂的景象。D.前两联分别写柳斜、春阴、疏雨和春花等自然景物,后两联均是对长安社会图景的描写。15.这首诗的尾联和前三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4.D15.诗歌的前三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最终一联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第一联主要写春风、柳条、春阴等,表达春日的美妙;颔联巧用数量词写寒食景物,春雨稀疏,几朵花儿绽放,把盎盎春意、融融春色描写出了;颈联运用比方,远望时看到楼台锦绣如画、各处珠翠如烟霞绚烂的景象。尾联中“泣”字干脆表达出诗人因无人问而孤独孤独的愁苦之情。【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实力。D.“后两联均是对长安的社会图景的描写”错,因为最终一联写的是诗人,而非社会图景。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实力。题干要求分析诗歌前三联与最终一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一般抒情方式有两种:一是干脆抒情(直抒胸臆),二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主要有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和用典抒情等。通过分析诗歌,前三联均为写景,第一联涉及到的意象主要有:柳、东风、春阴等;其次联主要有:雨和花;第三联主要有:万井楼台和九原珠翠。由此可以推断为借景抒情。第四联有“泣”则干脆推断为直抒胸臆。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①杜工部:即杜甫。因杜甫被授有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衔,因此人称杜工部。这首诗是李商隐离开成都,在饯别宴席上所写。这首诗是仿照杜诗风格,因而以“杜工部蜀中离席”为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先以问句表达无尽的慨叹,再转到“世路干戈”的背景上,自然引出下文的伤时感世之情。
B.诗人描写了剑拔弩张的斗争场景,交代西北边疆多年动荡、战乱不断的局势,饱含作者的深忧。
C.第三联从时事转入眼前:宴席上,醉客不断地向醒客敬酒:远处的江面上,晴云夹杂着雨云。
D.尾联紧扣“蜀中离席”的诗题,仍回到饯别,以“美酒”“卓文君”的美妙生活衬托忧时情怀。
15.“沉郁”,指诗歌内容深广,情感深厚;“顿挫”,指表情达意起伏改变。有人评价李商隐此诗仿照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请从“沉郁”“顿挫”两方面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全部内容,留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精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留意细致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诗歌风格的鉴赏实力。一个诗人的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家庭背景、特性气质、人生际遇、宦游经验等等休戚相关。【解答】(1)B.“描写了剑拔弩张的斗争场景”的说法错误。细读颔联可知:诗人并未将剑拔弩张的斗争场景白描出来,而是从侧面含蓄地指出时局的纷乱,即使者久久未得回来,可见冲突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局势特别不稳定,而边疆处有大军驻扎,也足以想象局势的不堪一击。
(2)杜甫的诗歌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与其时代背景、个人气质亲密相关。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日俱增,看着家国衰败,山河破裂,不由得用自己的笔写成老辣苍劲、沉郁顿挫的诗歌来。颔联紧承“世路干戈”,以“未归”“犹驻”简洁醒目地勾画出西北边疆历年战乱的惊慌局面,气象阔大,感慨深厚,深得杜诗“沉郁”之精髓:以“挚友离别、世路干戈”总起,颔联承“干戈”而感伤时势,颈联写“离群”而感伤别离,结尾以“美酒”“卓文君”的美妙生活衬托浓重的忧时情怀,超脱了个人的离群之悲。全诗结构上参差错落,富于改变,颇合杜诗“顿挫”之美;把时事引入传统的离别酬酢之中,将个人的身世漂泊之感与时局的动荡担心结合起来,表现出诗人无限的忧国伤时之情,与杜诗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精神相一样。
答案:
(1)B
(2)①表情达意顿挫跌宕。如首联第一句是反诘句,泛言人生离别,在所难免,其次句笔锋一转,转到“世路干戈”这个大背景上,道出了离别的沉重感伤。②情感深厚悲慨。“雪岭”两句,紧承“世路干戈”,写出了当时的动荡局势,简洁醒目地勾画出边疆历年战乱的惊慌局面,更饱含着诗人无限的忧国伤时之情。
译文:
人生在世,哪里没有与挚友的离别?在战乱年头,短暂的分别也让人依依惜别。
远处雪岭那边朝廷的使臣还稽留天外未归,近处松州一带也还驻扎着朝廷的军队。
座中的醉客们邀请我这醒悟的人喝酒,而江水上空光明的云夹杂着浓黑的雨云,变化不定,就像现今的社会局势动荡担心。
已经老大无成了,在这成都里面的美酒还真可以用来度过晚年,更何况有像卓文君这样的美女当垆卖酒。
赏析:
李商隐此诗继承了杜甫诗的风格,把时事引入传统的酬赠之作,复原并发展了杜甫七律感时伤世和忧国忧民这种诗歌风格。
诗歌一开头就是一个反诘句:“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这句的前半句泛言人生离别的普遍和平常,让读者在诘问中有所思索:人生有多少悲欢离合,个人的命运又是怎样身不由己。诗人虽然有着无尽的感叹,但是调子并不哀痛。细细体会,诗中还隐含着这样的意思:既然人生离别在所难免,不如以旷达处之。后半句笔锋一转,转到“世路干戈”这个大背景上,道出在干戈中离别的沉重感伤,思路跳动奔腾,“大开大合,矫捷绝伦”。如此读来,不仅曲折顿挫、气概雄放,而且自然地引出下文的伤时感世之情,可谓落笔不凡。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这两句紧承上文的“世路干戈”,写出了当前的动荡局势。当时唐王朝和吐蕃、党项常常发生边疆争夺斗争,朝廷屡派使者处理边疆事宜,局势惊慌,动荡担心。然而诗人并未将剑拔弩张的斗争场景白描出来,而是从侧面含蓄地指出时局的纷乱:使者久久未得回来,可见冲突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局势特别不稳定;而边疆处有大军驻扎,也足以想象局势的不堪一击。这两句诗气象阔大,感慨深厚,不仅简洁醒目地勾画出西北边疆历年战乱的惊慌局面,更饱含着诗人无限忧国伤时之情。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这两句从时事转入眼前:宴席上,醉客不断地向醒客敬酒;远处的江面上,晴云夹杂着雨云,也不知道天气会如何。看着人们只顾相互劝酒,诗人不免感慨万端。诗人用“醉客“来指饯行席上的醉者,同时暗喻其为浑浑噩噩、不关切国事的庸碌之辈。此处是暗用了《楚辞•渔父》屈原的诗句:“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此时此刻,有谁能够理解自己忧国伤乱的心情呢,这些忧虑只能自己渐渐地咀嚼了。“晴云”“雨云”也不仅仅是指天气的变化不定,更是比方社会局势的动荡担心,透露出诗人的无限忧虑。该句中“醉客”对“醒客”,“晴云”对“雨云”,不仅造句工整奇妙,富有音韵之美,更是运用了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因此显得意义丰厚。除此以外,这还是“当句对”,即不但上下句相互对仗,而且每句当中又自为对仗。这种手法始创于杜甫,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但成熟、定型却在李商隐,他的诗歌中有大量的类似之作,如“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等,都用了这种手法。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末联紧扣“蜀中离席”的诗题,话题仍回到饯别。有人说这是主子留客之语,如此美妙的成都生活,何忍远离。但是实则“美酒”“卓文君”这些陈述,看似宽慰或憧憬美妙的生活,却是反衬诗人生活漂泊,家国无依的沉重心情。同时又暗指时事堪悲,一些人却沉迷于于酒色,流连忘返,着实让人不齿。从表面看是赞美,但事实上蕴含着诗人对“醉客”的婉讽。另外,在最终一句中用上卓文君这个典故,也隐隐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仕途上被重用的思想感情。
全诗看来,诗歌体现了李商隐关怀国事,忧虑时局的政治热忱。诗人以矫捷凄婉的笔力表达了一种深厚凝重的思想。诗歌的艺术也颇显精密,世路干戈,挚友离别是总起,下面写“干戈”而感伤时势,接着写“离群”而感伤别离,结尾却因浓重的忧时情怀而超越了个人的离群之别。全诗脉络精细,改变重重,颇具韵味。这也是李商隐极意学习杜诗的地方。
王安石曾指出,唐朝人学习杜甫而真正得到杜诗神韵的就只有李商隐一人而已。李商隐在该诗中把时事之感融入酬答唱和之中,将抒情、叙事紧紧融合在一起,气概宏大,情韵深厚,笔力雄健,结构上参差错落,富于改变。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苍劲雄迈,与杜甫晚年的七律,如《恨别》《登楼》《秋兴八首》等诗很相近,而与诗人描写爱情的《无题》那种隐微幽深、凄婉动情的风格大有不同。不过,李商隐此诗,并非单纯的模拟,更有自己的特色,诗歌中融入了较多的个人身世之感。其体情之入骨,用情之深挚,是他一以贯之的风格。【点评】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来诗歌,找寻答题点;最终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能否合理地推断表述是否精确。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忆放鹤李绅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闲整素仪三岛①近,回飘清唳九霄闻。好风顺举应摩②日,逸翮③将成莫恋群。凌励坐看空碧外,更怜凫鹭老江濆④。【注】:①三岛:传闻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②摩:接近。③逸翮:强健善飞的鸟的翅膀。④濆:水边,岸边。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鹤的羽毛如雪一样雪白无瑕,白鹤在池水里与白云的倒影共舞,顾影自怜,自由逍遥。B.颔联从仪态和鸣声两方面干脆写白鹤,并借仙境和云天来烘托出白鹤的俊逸神采,不同凡俗。C.诗人认为白鹤应乘风展翅高飞,呈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孤傲岸世,不应贪恋安逸的群居生活。D.本诗回忆当时放鹤的情形,前两联凸显了白鹤的超凡脱俗,后两联表达对白鹤的期许和宠爱。15.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以翱翔碧空的白鹤与老死江边的凫鹭对比,表达了对志存高远的白鹤的宠爱和赞美,对贪图安逸(没有追求)的生命的鄙视。②以展翅凌云的白鹤来托物言志,寄寓诗人高远的志向(不甘平凡)和主动进取的精神。【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实力。C.“呈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孤傲岸世”分析错误,应是“呈现自己的高远志向,奋勇向上”。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及其表现手法的实力。“凌励坐看空碧外,更怜凫鹭老江濆”,作者以白鹤与凫鹭进行对比,一个翱翔碧空,一个老死江边,“凌励”“坐看”,表明作者白鹤的宠爱和赞美,“更怜”“老”,表现了作者对对贪图安逸(没有追求)的生命的鄙视。“凌励坐看空碧外”,白鹤乘风展翅高飞,作者托物言志,寄寓了诗人自己特立独行、孤傲岸世,志存高远和主动进取的精神。河南省平顶山市2024-2025学年其次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识愧①陆游几年羸疾卧家山,牧竖樵夫日往还。至论本求编简上,忠言乃在里闾间。私忧骄虏心常折,念报明时涕每潸。寸禄不沾能及此,细听只益厚吾颜。【注】①本诗原有题注:“路逢野老共语,归舍赋此诗。”野老:村野的老百姓,农夫。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题注平实质朴,交代了诗歌写作的详细背景,即诗人路遇野老,听其言有感而作。B.诗歌从日常家居生活聊起,说这几年诗人体弱多病、闲居在家,时常与田夫野老来往。C.“骄”既刻画了敌人的骄横,也透露出朝廷的昏庸;“虏”流露出野老对敌人的蔑视。D.尾联表达了对具有家国情怀、对敌有斗争精神但不能获得“寸禄”的野老的缺憾之情。15.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颔联的丰富意蕴。(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实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涵,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实力。首先理解颔联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理解其丰富意蕴以及流露出的情感。【解答】(1)D.“对……的缺憾”错误,诗人在尾联感慨,一个不享丝毫利禄的一般百姓,竟有这样忧国忧时、尽心报国的忠心和襟怀,我们这些当官享用俸禄的人,实在应当特别感到羞愧和惭愧。故选D。
(2)“至论本求编简上,忠言乃在里闾间”,“至论”是指超群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编简”,指书籍,史册;“里闾”指田间里巷;由此可知,前一句是说自己原来认为超群精确的言论都来自书本,后一句是说没有想到忠言竟然在田间里巷。由注释和全篇可知,诗人与田间野老交谈,田间野老的话让诗人深有感慨,颈联交代了所说的详细内容,也是对颔联“忠言”的详细解说,“私忧骄虏心常折,念报明时涕每潸”,野老说看到敌虏的傲慢嚣张而朝廷竟无力反抗,虽为一般百姓,也为国家为民族感到既担忧又羞辱,恨不能亲自奔赴战场、尽忠报国、效力朝廷,以至常常激烈地落泪。“忠言”对“至论”“里闾”对“编简”“乃在”对“本求”,工整的对仗,形成显明尖锐的比照,以“乃在”作一转折,顿挫有力,精警醒人,突出其出乎诗人平常的相识,也异乎凡庸之见,由此呈现其宏大,表达了对平凡又宏大的一般百姓的赞美之情。
答案:
(1)D
(2)①过去总认为高言至论都该从书本上去找寻,哪里知道至诚的忠言存在于田间里巷、一般百姓家里。②从与农夫的对话中感受到劳动者特别高尚、宏大,表达了对平凡又宏大的一般百姓的赞美之情。
译文:
这几年来体弱多病,所以闲居家乡山间,常常跟放牛砍柴的田夫野老来往。过去总以为高言至论都该从书本上去找寻,哪知道至诚的忠言却存在于田间里巷、一般百姓家里。私下里暗自担忧,看到敌虏的傲慢嚣张而朝廷竟无力反抗,虽为一般百姓,也为国家为民族感到既担忧又羞辱,恨不能亲自奔赴战场、尽忠报国、效力朝廷,以至常常激烈地落泪。享丝毫利禄的一般百姓,竟有如此忧国之心,而当官享用俸禄的人,实在应当感到羞愧和惭愧。
赏析:
陆游八十四岁在山阴时,路中遇到一位野老对他说了两句话,受感动而写此诗。
诗首平平地从日常家居生活聊起,说这几年来体弱多病,所以闲居家乡山间,常常跟放牛砍柴的田夫野老来往。这是为下文张本。因为交往多了,也就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过去总以为高言至论都该从书本上去找寻,哪知道至诚的忠言却存在于田间里巷、一般百姓家里。“忠言”对“至论”、“里闾”对“编简”、“乃在”对“本求”,工整的对仗,形成显明尖锐的比照,以“乃在”作一转折,顿挫有力,精警醒人,突出其出乎诗人平常的相识,也异乎凡庸之见。诗情作一跌宕,拗折而富有内蕴。
“私忧”二句紧承上而来,是详细承述“里闾”所讲的“忠言”。“骄虏”指当时气焰日益嚣张的侵略者——女真族。由于南宋朝廷的妥协倒戈政策,助长了侵略者的傲慢野心和骄横跋扈的气概。“骄”字既刻划敌人之骄妄,内里也透露出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虏”字流露闾里百姓对敌人的蔑视。“心常折”化用江淹《别赋》之语“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形容感到羞辱。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无华,却给人以双重的感动。
“至论本求编简上,忠言乃在里闾间。”揭示了一个平凡而宏大的真理:卑贱者最聪慧,劳动人民最高尚、最宏大。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子。他们不仅以一锄一耙的劳动创建了社会的物质文明,以血肉生命抗击一切侵略者,捍卫了华夏民族的生存,也是他们,用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写下了无书的“至论”。鲁迅先生曾说过:“诚然,老百姓虽然不读诗书,不明史法,不解在瑜中求瑕,屎里觅道,但能从也许上看,明黑白,辨是非,往往有决非清高通达的士大夫所可几及之处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鲁迅与陆游,可谓“英雄所见略同”。【点评】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来诗歌,找寻答题点;最终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能否合理地推断表述是否精确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崔邠登鹳雀楼①
(唐)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②空流水,魏国山河③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注释】①同:犹“和”,酬和。此诗应是李益读崔邠《登鹳雀楼》诗后追和之作。据《全唐文》记载,崔邠《登鹤雀楼》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当时的鹳雀楼集会李益并没有参与。②汉家箫鼓:汉武帝巡察河东,作《秋风辞》,有“箫鼓鸣兮发棹歌”之句。③魏国山河:魏武侯黄河泛舟西下,对吴起说:“美哉山河之固,此魏之宝也。”这里指大好河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作者想象登楼后看到的景象,百尺桅樯、汀洲云树,形成居高临下的气概,所写之景苍茫旷远,意境浑成厚重。
B.颔联将汉家乐奏、黄昏落日和遐想深思熔铸一体,不仅有对汉武帝、魏武侯等英雄的回望,也有对当朝国力的影射。
C.颈联“千年犹恨速”指若从历史来看,千年亦短暂,但对个人“愁来一日即为长”,好像冲突,却又统一于人的感受。
D.尾联由历史深思转入到现实感慨,此时风卷烟尘,引起了作者的思归之意;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2)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李诗则写出了不同于盛唐时期的时代气象和心境,请结合两首诗歌详细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实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实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D.“此时风卷烟尘”错误。“风烟”在这里是借代用法,指斗争。故选D。
(2)时代气象:王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终点冉冉而没。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理想,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主动向上的进取精神。
李诗开头四句“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由傍晚登临纵目所见,引起对历史及现实的感慨。人们在登高临远的时候,面对寥廓江天,往往会勾起对时间长河的联想,从而产生古今茫茫之感。诗人面对汀洲云树,夕阳流水,怀古之幽情如洪波涌起。“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一联,将黄昏落日景色和遐想深思溶铸一体。李益生经战乱,时逢藩镇割据,唐王朝出现日薄西山的衰败景象,“今日山川对垂泪”,不单因怀古而兴,其中亦应有几分伤时之情。后四句“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由抚今追昔,转入归思。反映了唐王朝繁华不再、江河日下的衰颓之势。
心境:王诗“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全诗充盈着无限进取与探究的精神,展示出豪迈旷达的乐观心境。李诗“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往事过千年尚缺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表达了作者在国力衰颓、战事又起之际愁不自胜的心情,展示出感时伤世的悲难过境。
答案:
(1)D
(2)时代气象:王诗通过写黄河奔腾入海的气概,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不凡的胸襟理想,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主动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时代的宏大气象;
李诗将历史深思与流水、夕阳的孤独景象结合起来,怀古而兴,抚今追昔,反映了唐王朝繁华不再、江河日下的衰颓之势。
心境:王诗表达出作者的不满意于现状,对将来的憧憬,全诗充盈着无限进取与探究的精神,展示出豪迈旷达的乐观心境;
李诗表达了作者在国力衰颓、战事又起之际愁不自胜的心情,展示出感时伤世的悲难过境。
译文: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汉家乐奏如同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往事过千年尚缺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赏析:
此诗开头四句由傍晚登临纵目所见,引起对历史及现实的感慨。人们在登高临远的时候,面对寥廓江天,往往会勾起对时间长河的联想,从而产生古今茫茫之感。这首诗写登楼对景,开篇便写河中百尺危樯,与“蜂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王昌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等写法异曲同工。以“高标出苍穹”(杜甫)的景物,形成一种居高临下、先声夺人之感,起得气概不凡。此句写站得高,下句则写看得远:“汀洲云树共茫茫。”苍茫大地遂引起登览者“谁主沉浮”之叹。遥想汉武帝刘彻“行幸河东,祀后土”,曾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之句。(《汉武故事》)所祭后土祠在汾阴县,唐代即属河中府。上溯到更远的战国,河中府属魏国地界,靠近魏都安邑。诗人面对汀洲云树,夕阳流水,怀古之幽情如洪波涌起。“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一联,将黄昏落日景色和遐想深思溶铸一体,精警含蓄。李益生经战乱,时逢藩镇割据,唐王朝出现日薄西山的衰败景象,“今日山川对垂泪”(李益《上汝州郡楼》),不单因怀古而兴,其中亦应有几分伤时之情。
后四句由抚今追昔,转入归思。其前后过渡脉络,为金圣叹所拈出:“当时何等汉魏,已剩流水夕阳,人生世间,大抵如斯,迟迟不归我为何事耶?”“事去千年犹恨速”一句挽结前两句,一弹指间,已成古今,站在历史高度看,千年也是短暂的,然而就个人而言,则又不然,应是“愁来一日即为长”。“千年犹速”、“一日为长”好像冲突,却又统一于人的心理感觉,此联因而成为精警名言。北宋词人贺铸名作《小梅花》末云:“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就将其隐括入词。至此,倦游思归之意已水到渠成。“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非春已可伤,何况春至。无怪乎满目风烟,俱是归思。盖“人见是春色,我见是风烟,即俗言不知天好天暗也。唐人思归诗甚多,乃更无急于此者”(金圣叹语)。【点评】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来诗歌,找寻答题点;最终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能否合理地推断表述是否精确。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夜思中原
刘过①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②衣冠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③。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线。
【注】①刘过:南宋词人。②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统称。③天阊:天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诗题“思”字,叙写了北方尽入金人之手,诗人远离礼乐典章制度、世家大族所在的中原。
B.颔联感情激越,诗人感叹朝廷上没有为国挥洒血泪的奇杰人物,也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萎靡不振。
C.尾联用龙泉剑典故,以宝剑自比,虽被沉埋而精光不灭,仍可上插于天,表现其坚毅性格。
D.本诗风格沉郁悲壮。以悲语起笔,然后追忆当年事迹,再回到眼前景象,营造了凄凉的氛围。
15.“思中原”之情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实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全部内容,留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精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留意细致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实力。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作分析。【解答】(1)A.“诗人远离礼乐典章制度、世家大族所在的中原”错误。首联的意思是:中原邈远,道路绵长;礼乐典制、世家大族所聚的汴京,天各一方。世家大族所在的是“汴京”,而不是“中原”。故选:A。
(2)这是一首沉郁悲壮的爱国诗篇。首联破题,诗人遥望中原,怀念汴京,思绪绵长,感慨深厚。“路何长”,“天一方”尤其令人黯然销魂。颔联追怀当年自己以及辛弃疾、陈亮上书陈述复原之策不被接受,于今“万马齐喑究可哀”,更令人感到悲愤。颈联借景抒情,以“冰霜重”含无力复原中原的感慨,以“草木荒”写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凄凉景象。尾联表现出诗人“忠君”“报主”的精神始终没有泯灭,气壮神完。
答案:
(1)A
(2)①首联紧扣题中的“思”,以沉痛的笔调写出了对中原对汴京的怀念之情,中原渺远,道路绵长,礼乐典制、世家大族聚居的汴京天各一方。
②颔联作者遥想当年曾为国家“挥过血泪”,他的“孤忠”并没有受到赏识,才略并未得到施展,空落得四处流浪,表现了明珠暗投的哀怨。
③虽然曾经的“孤忠”没有受到赏识,但现在报主之志仍旧未衰,运用典故,以剑自比,虽被沉埋而精光不灭,仍旧可以上插于天,表达了对国家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酷爱。
译文:
中原邈远呵,道路多么漫长!大宋的珍贵文物衣冠已被敌人劫掠到北方。
独有我这样的孤臣挥拭血泪,更无奇人豪杰叩击宫门大声叫嚷。
中原的山河冷月映照浓重冰霜,汴京故宫春风吹拂着野草桔树满眼荒芜。
而我依旧怀着一腔孤忠日夜想着报效君皇,就像那冲天剑气夜夜放射出夺目的光线!
赏析:
诗的起首两句紧扣题目中的“思”字,把笔势绽开:“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衣冠天一方。”以沉痛的笔调写出了对中原、汴京的怀念:中原邈远,道路绵长;礼乐典制、世家大族所聚的汴京,天各一方。这两句为下边的抒写拓广了领域。所谓“路何长”,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事实上从南宋的都城临安(杭州)到淮河南岸重镇淮阴,不过千里路程;从淮阴渡淮河,进入中原,可以朝发夕至;如从荆州、襄阳一带北上中原,轻骑兼日可达。可见“文物衣冠天一方”的距离,不是空间辽远所造成,而是人为的政治因素所造成。从隆兴议和之后,宋廷畏金如虎,“恪守”协议,即使近在咫尺之地,也不敢轻越雷池一步,至于复原中原,更非所想,年复一年,而形势如故,志士怎能不为之凄然伤怀!
颔联“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转到了自己方面,追想当年曾为国家挥洒过血泪。这里指他早年向朝廷上书陈述复原方略而言。他的孤忠并没有受到赏识,他的才略没有得到施展,空落得四处流浪。下句慨叹当时没有奇杰的人物象他那样上书朝廷,力陈复原大计。这一联诗句反映了当时朝政萎弱不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朝廷仍抱有幻想,认为多几个奇杰人物把天门叫开,据理力争,就会振动“宸衷”,幡然醒悟,使国家兴复。在隆兴议和之后,最早叫天门的奇杰人物是辛稼轩,他曾向孝宗皇帝上《美芹十论》,全面论述兴复方略,洋洋洒洒达数万言,结果呢,只不过叫他当个小小的朝官司农寺主簿,一个很有军事韬略的人物,却安排去管理农业生产。孝宗末年又一个叫天门的人物是陈亮,曾向孝宗连上三书,力倡复原,不仅没有受到重视,反而激怒了一批官僚,交相攻击,斥之为“狂怪之士”。事实证明,隆兴和议之后,宋廷君臣已被吓破了胆,根本不会振作起来,不管有多少奇杰人物齐集天门叫喊也是枉然。这一联诗句感情激越,忠愤之气溢于言外,有振聋发聩之力。
尾联“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线。”再转到自己方面。上句承第三句,表明过去挥洒过血泪,现报主之志仍旧未衰。下句用的是龙泉剑的典故。这里诗人用来自比,虽被沉埋而精光不灭,仍旧可以上插于天。这是壮语,也是真情语,表现出诗人的坚毅性格,它的思想感情的基础是对国家人民的忠诚和酷爱,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是通过“报主”“忠君”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巨大的精神力气。这是不应以其人的事业成败,或是否有实际行动来论的。
七律难在发端和结句,发端要放得开,要气象宏远;结语要收得住,要辞尽而意不尽。这首诗以悲语起,先把视线伸到中原,伸到汴京,颔联倒插,追忆当年挥洒血泪,颈联再推拓开去,把视线伸到边疆,再伸到汴京,最终以壮语作结,全诗开阖改变神完气足,过接自然,在七言律诗中是一首形式完备、情感动人的佳作。【点评】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依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依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留意找寻这些硬伤。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突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③,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快哉亭:在黄州长江边,张偓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②平山堂:位于江苏扬州,宋仁宗庆历八年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③兰台公子:指战国楚辞赋家宋玉,曾作《风赋》,认为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之分。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君为我新作”两句,反客为主地将亭子说成特意为自己所建,点明白与亭主的亲密关系。
B.“长记平山堂上”三句实写高远空濛的江南山色,传达出作者当日在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C.“突然”一词由静景突变为动景,写出了江面倏忽变化、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丽场面。
D.下片巧用典故争论抒情,否定了宋玉将风分为雌雄的错误做法,认为风本身并无贵贱之分。
15.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实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全部内容,留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精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留意细致辨析。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实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擅长抓住带感情色调的关键词语,还应当联系作者的生平遭受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要“知人论世”。【解答】(1)B.“实写”错。此句是作者对往日在平山堂所见景色的回忆,是虚写。
(2)《水》中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呈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借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来昭告世人:人要有浩然正气。《念》上阕咏赤壁,写出了它的雄奇壮美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下阕怀周瑜,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主动进取,奋勉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答案:
(1)B
(2)相同点:两词都表达了贬谪境遇中苏轼豪迈旷达的情怀。不同点:①《念》词借古抒怀,借周瑜卓越不凡、青年功成来反衬自己壮怀难酬、功业未成的忧愤与失意。②《水》词借景抒情,借白头渔翁搏击风浪的壮伟之举,来表达自己虽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正气浩然的精神。
译文:
落日中卷起绣帘远眺,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调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观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日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广袤的水面特别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突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行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赏析:
这首词又名《快哉亭作》,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四周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四周的广袤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美丽图景,呈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溢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亲密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调犹新。“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会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妙回忆。平山堂是作者的恩师欧阳修所建,其景色“壮美为淮南第一”(叶梦得《避暑录话》)。在当时的状况下,平山堂的文化内蕴的丰富和文化层次的高雅,是文化人群体中所共同认可的。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美丽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奇新颖,引人入胜,通过作者从前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当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下片换头以下五句,又用超群的艺术手法呈现亭前广袤江面倏忽改变、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丽场面。词人并由此生发开来,抒发其江湖豪兴和人生追求。“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袤明净的江面,澄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安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突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改变,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争论。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特别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看法,明显具有主动的社会意义。【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白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白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肯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说明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示意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示意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留意象寄予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予,古人写诗宠爱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示意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擅长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乐游园歌(节选)①杜甫乐游古园宰②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圣朝亦知贱士③丑,一物④自荷皇天慈。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注]①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中和节,贺兰杨长史邀请生活困顿的杜甫参与宴饮,他乘醉写下此诗。②翠,险峻。③贱士,杜甫自称。④一物,指酒。也说一草一木,万事万物。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老的乐游园地势高峻,树木高耸,烟雾覆盖,连绵的碧草生长得很茂密。B.杨长史的筵席设在园中最高处,对饮美酒,俯视秦川,秦川平坦得像手掌。C.本诗的前四句由远而近写景,描写了乐游园上的景色和乐游园四周的景色。D.生活困顿的诗人写下此诗,借陪宴所见之景等抒发胸中的感慨,意蕴深远。15.诗歌最终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实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全部内容,留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精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留意细致辨析。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实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擅长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解答】(1)C.“由远而近”错,前两句写乐游园上的景色,后两句写乐游园四周的景色,由近及远。故选C。
(2)“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身居圣朝,长期贫贱,我自知丑陋,请看眼前一草一木尚且蒙受皇天的恩慈。作者自嘲“贱士丑”,说自己丑陋无才,这是反语,带有悲愤,自己虽然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用反语抒发自己明珠暗投、境况窘况的悲愤。“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酒宴已散众人皆去只有我无处可归,独自站在苍茫的暮色中吟出了这首诗。“无归处”“独立”表明作者无处归依,结合注释①可知,当时的作者生活困顿,被邀请参与宴饮,独立园中吟诗抒怀,想到自身际遇,深感前途渺茫。
答案:
(1)C
(2)①明珠暗投的悲愤。值此圣明之朝而许久贫贱,可知自己丑陋无才,用反语抒发自己明珠暗投、境况窘况的悲愤。②徙倚无依的慨叹。宴罢,暮色苍茫,诗人独立园中吟诗抒怀,深感徙倚无依,前途渺茫。
译文:
古老的乐游园地势高出林森气爽,连绵的碧草茂密地生长。公子的华筵设在园中最高处,对着美酒府看秦川秦川如手掌。身居圣朝却长期贫贱我已自知丑陋,请看眼前一草一木尚且蒙受皇天的恩慈。酒宴已散众人皆去只有我无处可归,独自站在苍茫的暮色中吟出了这首诗。
赏析:
这诗先叙杨长史设宴于地势高敞的乐游园,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次述因远眺所见而生出种种有关皇帝游幸情事的想象,并以含混的言辞加以表现。因为相隔很远,虽见到一些动静,究竟只能凭想象揣度,并非亲眼得见,难能坐实皇帝肯定在内,就是明明知道皇帝正在南苑寻欢作乐,即使不像王维那样找出堂而皇之的理由来为他辩护,说这只是“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也不能大肆张扬他跟爱宠们在吃喝玩乐啊,想说又不敢说,这就不免支吾其词,含混不清了。一想到了皇帝,势必会勾引起应诏、召试以来的无穷心事,倾泻出来,便是末段中那深厚的慨叹和徙倚无依的身世之感。诗人的思路是清楚的,前后段诗意的过渡也很自然,只是前人未能悟透,讲解起来,不是这里就是那里,显得疙疙瘩瘩了。此诗画面的繁复和跳动、情感的郁结与改变,造成了纵深横阔的效果,显示了杜甫独特诗风的渐渐形成。旅食京华的十年,杜甫留下了一百一十多首诗,包括《前出塞》《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既具有广袤深厚的生活内容又充溢杰出想象力的作品,所以《乐游园歌》并不能代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这首诗在杜甫七古长篇中第一次呈现出了“沉郁顿挫”的特征,在许多方面显现出诗人诗艺渐渐成熟的痕迹。【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白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白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肯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说明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示意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示意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留意象寄予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予,古人写诗宠爱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示意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擅长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河南省豫西名校2024-2025学年下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①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注:①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清泉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下临兰溪,溪水西流。②黄鸡:黄羽毛土鸡。白居易《醉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医院科室承包合同协议书
- 2024装修公司合伙合同范本
- 2024珠宝销售员工合同
- 2024范文合同补充协议书
- 2024脚手架租赁合同(样本)
- 深圳大学《游泳》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大学《新媒体概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居房建设合同(2篇)
- 初一开学季家长对孩子的寄语(85句)
- 关于酒驾的心得体会(9篇)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跨境电商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
- 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
- 2024年深圳市优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考聘用综合网格员(派遣至吉华街道)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 湖北省襄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医学课件血管性痴呆
- 2024年国家基本公卫培训考核试题
-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个人分析报告论文4200字】
- 2024年自然资源部直属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笔试(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