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38949-2020 多孔膜孔径的测定 标准粒子法_第1页
(高清版)GB∕T 38949-2020 多孔膜孔径的测定 标准粒子法_第2页
(高清版)GB∕T 38949-2020 多孔膜孔径的测定 标准粒子法_第3页
(高清版)GB∕T 38949-2020 多孔膜孔径的测定 标准粒子法_第4页
(高清版)GB∕T 38949-2020 多孔膜孔径的测定 标准粒子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71.040.01多孔膜孔径的测定标准粒子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25试剂与仪器 2 2 3附录A(资料性附录)国家一级粒度标准物质 4附录B(资料性附录)国家二级粒度标准物质 5附录C(规范性附录)多孔膜测试装置 6附录D(资料性附录)标准粒子质量浓度测试方法 7附录E(资料性附录)多孔膜平均孔径的测试示例 8参考文献 9ⅢGB/T38949—2020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1GB/T38949—2020多孔膜孔径的测定标准粒子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20103—2006膜分离技术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20103—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20103—2006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3.1表面有一定物理或化学特性的薄的屏障物,它使相邻两个流体相之间构成了不连续区间并影响流体中各组分的透过速度。[GB/T20103—2006,定义2.1.1]具有多孔和开口结构的膜。[GB/T20103—2006,定义2.1.19]3.3膜孔直径的标称。[GB/T20103—2006,定义2.1.31]3.4平均孔径meanporesize膜表面孔径的平均值。[GB/T20103—2006,定义5.1.6]3.53.6压力推动给料平行于膜表面流动(切向流),而透过液垂直透过膜(垂直流)的分离过程。2GB/T38949—20203.7截留率retention表示脱除特定组分的能力。4测试原理配制一系列不同粒径的标准粒子测试液,测试多孔膜对不同粒径标准粒子的截留率,绘制粒径-截留率关系曲线,取截留率为90%所对应的标准粒子粒径作为该多孔膜的平均孔径。5试剂与仪器主要试剂如下:——水:应采用GB/T6682中三级或三级以上纯度的水;-—标准粒子:应选用具有标物编号的粒度标准物质,参见附录A和附录B;以及经检测粒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或粒径分散指数小于0.25的普通粒子或荧光粒子。测试所需主要装置和仪器如下:f)温度计:量程0℃~50℃,准确度0.1℃。6测试步骤多孔膜平均孔径的测试步骤如下:a)将待测膜制备成相同规格的3个膜样品,用水洗净,待用。b)选择粒径适宜的标准粒子,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1)mg/L的分散液,作为多孔膜孔径评价的测试液使用。c)将a)中1个膜样品置于膜测试装置中,按图C.1所示连接膜测试装置,将测试液加入恒温水d)为减少膜面浓差极化影响,膜测试装置的运行采用错流膜过程,调节测试液温度为(25±0.5)℃,调节跨膜压差为0.10MPa,调节测试系统内膜面流速不低于0.25m/s,待系统稳定运行5min后收集滤过液和进料液。e)分别测定滤过液和进料液中标准粒子的质量浓度,测试方法参见附录D。f)取a)中另外两个膜样品按步骤b)~e)进行平行测试。g)截留率按式(1)计算,结果取三次平行测试的平均值,三次平行测试的截留率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0%:3GB/T38949—2020R——截留率;pp——滤过液中标准粒子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Pf——进料液中标准粒子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h)同一个多孔膜样品,应选择多种不同粒径的标准粒子,按a)~g)进行测试。以标准粒子的粒径为横坐标,多孔膜对标准粒子的截留率为纵坐标,得到粒径-截留率测试曲线,截留率为90%对应的粒径即为多孔膜的平均孔径。多孔膜平均孔径的测试示例参见附录E。7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c)样品的预处理条件;d)标准粒子信息;4GB/T38949—2020(资料性附录)国家一级粒度标准物质国家一级粒度标准物质信息如表A.1所示。表A.1国家一级粒度标准物质序号标准物质编号标准值/μm相对不确定度/%材质1GBW1201la0.0791PS2GBW12016a0.164SiO₂3GBW12015a0.281SiO₂4GBW12010a0.3330.90PS5GBW12014a0.459SiO₂6GBW12009a0.8550.82PS7GBW12013a0.9430.96SiO₂8GBW12012a2.0610.88SiO₂9GBW120282.5210.68PSGBW120294.2280.62PSGBW120324.8550.50SiO₂GBW120307.4280.66PSGB/T38949—2020(资料性附录)国家二级粒度标准物质国家二级粒度标准物质信息如表B.1所示。表B.1国家二级粒度标准物质序号标物编号标准值/μm相对不确定度/%材质1GBW(E)1200640.117PS2GBW(E)1200590.145SiO₂3GBW(E)1200580.2924.4SiO₂4GBW(E)1200630.2994.3PS5GBW(E)1200570.438SiO₂6GBW(E)1200620.582PS7GBW(E)1200610.763PS8GBW(E)1200560.819SiO₂9GBW(E)1200550.9284.3SiO₂GBW(E)120060PSGBW(E)120054SiO₂GBW(E)120001PSGBW(E)120002PSGBW(E)1200034.91PSGBW(E)130382PSGBW(E)1303834.4PSGBW(E)1200049.88PSGBW(E)130384PSGBW(E)130385PSGBW(E)120005PS5(规范性附录)多孔膜测试装置多孔膜测试装置如图C.1所示。6293456,8,9——压力表;7--—流量计;图C.1多孔膜测试装置示意图67(资料性附录)标准粒子质量浓度测试方法D.1浊度法a)标准粒子充分分散后,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标准粒子分散液;b)移取D.1a)中配制的分散液0.5mL、1.0mL、2.0mL、3.0mL、5.0mL、8.0mL、10.0mL、15.0mL分别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摇匀,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5mg/L、c)用浊度仪分别测定D.1b)中配制分散液的浊度值;浓度。a)荧光粒子充分分散后,配置成质量浓度为100mg/L的荧光粒子分散液;b)移取D.2a)中配制的荧光粒子分散液0.5mL、1.0mL、2.0mL、3.0mL、5.0mL、8.0mL、10.0mL、15.0mL分别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摇匀,配制成质量浓度为c)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D.2b)中配制分散液的荧光值;得出回归方程。子的质量浓度。8GB/T38949—2020(资料性附录)多孔膜平均孔径的测试示例:a)选用粒径为d₁=0.164μm的标准粒子,按第6章a)~g)进行测试,多孔膜的截留率为R₁=b)选用粒径为d₂=0.281μm的标准粒子,按第6章a)~g)进行测试,多孔膜的截留率为R₂=c)选用粒径为d₃=0.438μm的标准粒子,按第6章a)~g)进行测试,多孔膜的截留率为R₃=d)选用粒径为d₄=0.819μm的标准粒子,按第6章a)~g)进行测试,多孔膜的截留率为R₄=e)选用粒径为ds=0.943μm的标准粒子,按第6章a)~g)进行测试,多孔膜的截留率为R₅=92.0%;线,如图E.1所示。由曲线回归方程得,截留率为90%时,dgo=0.893μm,即为多孔膜样品的平均孔径。dlμn图E.1多孔膜平均孔径的计算曲线图GB/T38949—2020[5]ASTMD6908Standardpracticeforintegritytestingofwaterfiltrationmembranesystems[6]BSEN14652Waterconditioningequipmentinsidebuildings—Membran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