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2(共275题)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2(共275题)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2(共275题)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2(共275题)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2(共27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2(共9套)(共275题)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A、家长批评孩子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C、新生儿吸吮母乳D、参加画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A、B、D项均属于教育现象,C项新生儿吸吮母乳属于本能,不属于教育现象。故本题选C。2、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A、学生与课程B、学生与教师C、学生与教材D、学生与教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三要素,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3、“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是()。A、教育全民化B、教育终身化C、教育多元化D、教育民主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民主化是对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教育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组织文化C、学校制度文化D、学校精神文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其中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意思是: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效果最佳。6、荀况认为“人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A、社会本位论B、个体本位论C、无目的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礼”,就是外在的社会要求。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以“礼义”教化,即根据外在的社会要求来进行教育,属于社会本位论。7、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体制内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便应运而生。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学习,从而促进知识的更新,跟随时代步伐,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8、“活到老,学到老”所体现的现代教育特点是()。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国际性和终身性。题干中“活到老,学到老”强调教育要贯穿人的一生,体现的是现代教育的终身性特点。9、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师生关系模式有三种:放任型、专制型以及民主型。放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在教学中,以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为主的教师采取放任的作风,却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高兴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10、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A项“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看,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项“从课程的功能角度,”看,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C项“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看,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11、相对于系统的学校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形课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活动课程是指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也称为“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更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故选B项。12、教学任务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A、基本能力B、基本技能C、基本技巧D、基本智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他任务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双基教学其核心思想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因此答案为B。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A、直接经验为主B、间接经验为主C、生活知识为主D、生产知识为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间接经验,是对人类已有的优秀文化成果的认识过程。学生主要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大量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14、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A、夸美纽斯B、马卡连柯C、伊拉莫斯D、赫尔巴特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最早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15、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可以分为两类:(1)语言文字说服。如讲解、报告、谈话、辩论、指导阅读等;(2)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调查。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用具体生动、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提高说服的效果。16、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品德,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17、班集体成熟的主要标志是()。A、成立了班委会B、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C、形成了正确舆论D、开展了班级活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班集体舆论是大多数成员赞同并愿意接受的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班集体的舆论风气如何,是集体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18、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A、自主性B、随意性C、规范性D、强制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自愿组织、选择和参加活动,不具有强制性,排除D项;(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不需要遵循固定的模式,排除C项;(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课外活动虽然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的,但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排除B项。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9、教育目的的功能有()。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旦偏离教育目的的航向,教师和学生均可以依据教育目的的指引及时调控和监督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因此,教育目的具有导向、选择、激励、评价和调控的功能。三、填空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0、赫尔巴特的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FORMTEXT标准答案:《普通教育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教师的劳动特点包括______、______、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FORMTEXT标准答案: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我国中小学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班主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3、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人表现出来的。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并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表现出来的。24、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上,荀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上,有“外铄论”“内发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三种观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荀子是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要使人向善就必须依靠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所以,荀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25、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是义务教育的性质为实行完全免费制度,即不但学杂费免,连书本费也免,甚至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二是接受义务教育,不但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更是应享有的权利。适龄儿童失学,应视为侵犯其权利。三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是政府,实现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应该承担的义务。26、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道尔顿创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的方式展开教学。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于190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它们的特点在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27、对学生的奖励要尽量多用口头表扬的方式。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对学生运用奖励时,教师要注意将精神性奖励与物质性奖励结合起来。口头表扬属于精神性奖励的一种形式。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精神奖励,哪怕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扬等都会让学生获得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但在运用精神性奖励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物质性奖励,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物质性的奖励,比如奖状、荣誉证书等由于直观、可感知,容易使学生体验到收到奖励的愉悦感。同时,教师在进行物质性奖励时也要拿捏得当,防止学生学习动机的物质化倾向。五、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8、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标准答案:(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标准答案:师若要出色地完成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的任务,必须作多方面的准备和努力。(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知识与人物,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作用。(3)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5)为了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经验,为了深入开展有关课外活动的教育研究,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30、在一次随堂听课中,我细心地做了一个统计,任课教师在40分钟里竟然向学生提了120个问题!无独有偶,最近在一本教育杂志中,我也看到类似的案例:一位教师在短短5分钟里,随口问了学生38个问题,学生也相应地做了38次回答!如此算来,在40分钟的课堂里,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回答完毕,平均每个问题只有20秒的时间。假如老师提问占8秒,学生回答占10秒,那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实际只有2秒。试想2秒的时间里能思考出什么来呢?且不谈“师问生答”教学模式的滞后,就教学过程而言,如此多的课堂提问也占用了学生许多宝贵的自主学习时间。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占很大比例,“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把启发式教学错误地理解为“是非”问答,追求课堂的“虚假繁荣”。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如何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标准答案:(1)启发式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把握,我们可以得出启发式教学在形式上是由教师的问、学生的答组成的,但是在本质上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案例中反映出的教师“满堂问”并不符合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概念,是对启发式教学的误读。(2)之所以会出现许多教师对启发式教学误读的现象,是因为教师只从形式上,而没有深入本质去理解启发式教学的概念。那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进行“满堂问”的教师仍然是传统的教育思维,表面上是通过提问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实质上还是由教师来掌控课堂,提问具有引导性,不利于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中,通过作者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之多与学生思考时间之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课堂的“虚假繁荣”或许只是面子工程,正如作者所言:2秒的时间里能思考出什么来呢?所以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教师在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后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对于有的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哪些德育原则?请具体分析。标准答案: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德育原则中的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以及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比如:当陶行知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这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表现,但是陶行知先生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没有使学生在同学面前难堪,而是让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比如:陶行知来到校长办公室时,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陶行知先生可谓把这一原则运用到极致。比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陶行知先生首先肯定了王友打抱不平的优点,但话中有话,“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这句话就是要让王友自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最终王友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良苦用心,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七、论述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2、论述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标准答案:教师上好一堂课要做好以下几点:(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2)重点突出。指教师授课时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化难为易。(3)内容正确。教师讲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4)方法得当。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对各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5)表达清晰。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6)组织严密。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教学各环节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7)气氛热烈。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1、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A、生物起源论B、交往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2、“现代教育学之父”是()。A、洛克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3、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力,要把意识形态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A、自学B、训练C、培训D、教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知识,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4、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A、因材施教B、统一要求C、把握关键期D、循序渐进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人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其中生理素质和机能的发展顺序又制约着人的心理发展顺序。这就决定了教育工作的进行,要按照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来安排,循序渐进。5、某小学三(1)班班主任张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几天后班上很多同学也用上了与张老师一样的笔。这个现象说明了小学生具有较强的()。A、依赖性B、接受性C、向师性D、可塑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题干中的现象说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6、以下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的是()。A、接受进修培训B、日常教学反思C、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D、同伴交流与合作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接受进修培训更多的是通过外在的形式促进发展,它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途径和策略。7、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不包含()。A、尊师爱生,相互配合B、共享共创,教学相长C、民主平等,和谐亲密D、突出权威,强调服从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理想的师生关系特征包括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和宽容理解。8、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的不同划分的。A、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B、学生的学习要素C、课程的呈现方式D、课程的任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9、作为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程及其方法的课程文本是()。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材D、课程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0、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升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育方法是()。A、讲授法B、实验法C、演示法D、谈话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结合题干可首先排除AD项。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演示法是指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实验法和演示法的施动者分别是学生和教师,题干中是教师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可知这种教学方法是演示法。11、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活动课时制B、个别教学制C、班级授课制D、小队教学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12、在德育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取得最佳德育效果,尤其要处理好的关系是()。A、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B、受教育者与教学内容的关系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D、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的关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因此要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1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品德。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是指给学生营造一个处处充满教育因素的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境陶情,形成品德。1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分为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15、班级依赖班主任组织指挥,一旦班主任要求不严格,班级就变得松弛、涣散。此时班集体发展处于()。A、组建阶段B、初步形成阶段C、发展阶段D、成熟阶段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班集体的形成阶段主要有:①组建阶段;②形成阶段;③发展阶段;④成熟阶段。题干中的情况处于组建阶段。16、()是学校课外活动中最普遍、最广泛的活动,也是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A、思想政治活动B、科学技术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体育活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中最普遍、最广泛的活动。17、教育调查研究选取的对象必须()。A、不可控制B、不同性质C、有典型代表意义D、最大数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18、素质教育的任务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素质教育的第一个任务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个任务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三个任务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社会素质,第四个任务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19、下列关于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是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20、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学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地表述为社会功能、个体功能和教育功能。其中,教育功能的含义包括()。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德育的教育功能是指德育具有教育性,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B项所述为德育的个体功能,D项所述为德育的社会功能。三、判断题(本题共9题,每题1.0分,共9分。)22、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活动。()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活动。23、遗传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诸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4、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25、拓展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26、教辅书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辅书籍属于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27、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认识过程。()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28、备课就是做好三项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内部心理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的过程。()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班会一般有三类,即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班会一般分为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2、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A、王国维B、蔡元培C、陶行知D、梁启超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1917年,蔡元培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进一步阐述他的美育思想。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A、洛克B、杜威C、斯宾塞D、夸美纽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派的重要代表人物。4、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政治制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5、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体现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个体主观能动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意思是蓬草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强调的是环境的作用。6、教育要达到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等方面的要求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功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A、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B、德智体全面发展C、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D、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8、1970年,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思想。A、最优化教学B、范例教学C、发展教育D、终身教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1970年,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9、学校中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结构,它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校纪校规、课堂规则、校风班风、校园文化、师生关系等都属于隐性课程。10、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国家的课程标准D、课程改革纲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1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坚实基础B、道德意志C、重要环节D、根本出发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13、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主要通过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替代强化习得道德行为的模式为()。A、体谅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14、班级建设设计以()最为重要。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班级建设设计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15、文献检索按其查找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的检索,其中查找某一主题(时代、地区、著者、文种等)有关文献的检索过程,如“汕头经济特区投资环境研究都有哪些文献?”属于()。A、书目检索B、事实检索C、数据检索D、情报检索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6、下列属于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教育现代化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等。17、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特征,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把技能转为技巧。发现法不属于此类教学方法。18、现场教学能够提供给学生直接知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理论联系实际有重要作用,组织现场教学应做到()。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现场教学的要求包括:(1)教学目的要明确。(2)准备要充分。(3)重视现场指导。(4)及时总结。其中,教师需要制定现场活动的计划。引导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是把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过程。教师要做好现场指导工作,现场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准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最后的总结可以在现场也可以在校内进行,总结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讲解,也可以采取学生座谈的形式。19、初一(1)班班主任组织学生开了一个《我喜欢的名人名言》的主题班会,要求每个学生将事先选好的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向全班介绍,并说明自己为什么喜爱。这种做法贯彻了()。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语言素质、身体素质等。三、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杜威的《大教学论》。()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22、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课程资源,同时作为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校风、教风、学风的整体直观的反映。23、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方面。24、系统性原则又被称为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系统性原则又被称为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25、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四、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6、什么是素质教育?标准答案: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标准答案: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素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一个国家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社会文化D、人口因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除此之外,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决定一个国家教育的领导权的因素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传统文化D、科学技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等。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体现了()与教育的关系。A、生产力B、政治C、文化D、人口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为君子(指古代的统治者、管理者)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体现了政治与教育的关系。4、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由该国的()决定的。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历史文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教育目的的制定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的集中表现。它直接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5、()是传递文化最主要的手段。A、教育B、贸易C、战争D、迁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是传递文化最主要的手段,传递文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能。6、“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可见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7、人力资本理论是由_________经济学家_________创立的。()A、美国库兹涅茨B、美国舒尔茨C、英国亚当.斯密D、英国马歇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是指()。A、教育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B、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C、教育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D、教育培养政治人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9、下列选项中,属于学生文化特征的是()。①过渡性②非正式性③整体性④多样性⑤互补性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学生文化就是指某个或某些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学生文化的特点包括:(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个体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同时,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3)多样性,学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社会文化需求也是多样的;(4)互补性,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补充,同时,年龄文化、性别文化、同伴文化等也会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故本题应选D。10、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⑤教育具有推广科技成果的功能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广科技成果的功能。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是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故本题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9题,每题1.0分,共9分。)1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A、B、D三项是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现,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因此C项错误。1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A、B、C三项是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的表现,D项“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不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故本题选ABC。1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C项“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B、D三项均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的表现。故本题选ABD。14、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C项是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A、B、D三项是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现。故本题选ABD。15、教育与其他传播文化的途径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人口的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因此,B项错误。17、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A、B、C三项是教育优化人口功能的表现,D项是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题选ABC。1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四个选项都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三、名词解释(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0、_________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标准答案:教育的领导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_________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须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标准答案:生产力发展水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的关系。标准答案:教育与政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填空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__________被公认为是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FORMTEXT标准答案:《普通教育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我国教育史上,__________最早将“教”“育”两个字连起来使用。FORMTEXT标准答案:《孟子》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在西方教育史上,__________第一次论述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问题。FORMTEXT标准答案:亚里士多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判断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26、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是一种动物的生理现象。27、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政教合一”,教育权被奴隶主掌握,教育的目的也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28、西方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古希腊教育家昆体良的《理想国》。()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西方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创作的《雄辩术原理》(又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理想国》是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的代表作。29、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然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会有不同的教育体制,即使在同一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教育体制也可以不同。30、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31、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六、简答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2、简述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基本观点。标准答案: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这一理论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题1.0分,共13分。)1、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学说以()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A、爱B、仁C、礼D、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孔子的“仁学”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2、()是传递文化最主要的手段。A、教育B、贸易C、战争D、迁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是传递文化最主要的手段,传递文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能。3、______下列选项中,属于学生文化特征的是()。①过渡性②非正式性③整体性④多样性⑤互补性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学生文化就是指某个或某些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学生文化的特点包括:(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个体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同时,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3)多样性,学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社会文化需求也是多样的;(4)互补性,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补充,同时,年龄文化、性别文化、同伴文化等也会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故本题应选D。4、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基本理论中,外铄论认为()。A、个体的身心发展由自身的需要决定B、个体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强调教育的力量C、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D、个体的身心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外铄论强调个体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外铄论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5、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的观点。A、外铄论B、内发论C、多因素论D、反映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是一种外铄论的观点。本题正确答案为A。6、关于教育目的,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孟子C、卢梭D、杜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孟子和卢梭是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体现的是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柏拉图、涂尔干、孔德等。7、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D、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内容丰富,其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4)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晚清学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壬寅学制”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该学制未能实行。1904年修订并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近代学制。9、用于考察被试个体差异,衡量被试相对水平,并且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C、目标参照测验D、团体参照测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常模参照测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把被试同常模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常用于选拔。标准参照测验又称目标参照测验,是一种精心编制的,在一定的行为领域上按照具体的行为标准水平对被试的测验结果做出直接解释的测验。它为人们提供了有关被试是否达到某种行为标准水平或要求的信息。故本题应选A。10、教学过程是由()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A、课内与课外B、教与学C、考试与上课D、讲与听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1、在语言性教学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是()。A、谈话法B、读书指导法C、讲授法D、演示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语言性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为主要传递形式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能较迅速、准确而大量地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其中讲授法是语言性教学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演示法属于直观性教学方法的一种。1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德育的()。A、疏导原则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的表述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13、教师运用伟人的典范、好榜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属于德育的()。A、陶冶法B、说服法C、榜样法D、锻炼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4、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教育特征的是()。标准答案:A,B,E知识点解析:现代教育的特征是:(1)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2)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3)教育内容更趋丰富与合理;(4)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有效化;(5)从阶段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C项与D项是近代教育的特征。15、下列著作中,属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是()。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B项《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是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的著作。D项《实验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家拉伊的著作。E项《普通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著作。16、以下属于学生的义务的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17、辛德等人将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辛德等人将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忠实取向即视课程实施为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相互调适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者双方同意进行修正调整,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以确保课程实施之成效的过程。课程创生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18、教师备课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必须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研究教法这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就是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能力基础、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教法就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实际选择适当的可靠的教学方法。19、德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德育的体谅模式由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该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体谅模式的特征有:(1)坚持性善论,主张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2)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德育的关键是人的潜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3)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4)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20、下列班级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学生中的小群体如学习兴趣小组等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班主任应当鼓励。同时,班级中也会出现一些具有散漫性或排他性的小群体,这些小群体对班级管理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D项说法过于绝对,是错误的。21、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课外活动具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参与、自主实施的活动,其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学习内容也是开放的,故本题所有选项均正确。三、填空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2、______教学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决定的.它指明了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FORMTEXT标准答案:教学价值取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判断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3、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制度化教育是指正规教育,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24、探究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运用的较多的领导方式有“学生中心"和“教师中心”。()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中“教师中心”应为“教学中心”,故本题说法错误。五、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26、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上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上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普遍要求,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通过学校教育,学生可以接受更加系统和专业的学习,更快地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可以学习到系统的科学知识,其人格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7、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发展?()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教育都归为前制度化教育,之后的教育则称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本题选ABC。28、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标准答案:(1)教师劳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3)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4)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5)教师劳动具有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标准答案:(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教师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标准答案: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教师组织课外活动,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标准答案:(1)教师要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2)教师要对组织的课外活动涉及的领域有足够的了解,才能辅助学生;(3)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有使学生佩服的特长和爱好,有使学生叹服的“绝招”,这是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4)教师应注意收集相关活动资料,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活动质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第6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3题,每题1.0分,共23分。)1、提出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孟禄C、夸美纽斯D、董仲舒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2、下列说法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最接近的是()。A、温故而知新B、拾级登梯,循阶而上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苏格拉底“产婆术”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强调启发性。“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复习的重要性。“拾级登梯。循阶而上”说明应该循序渐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是知行统一原则。3、德国教育家()接替了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的教育学讲授,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接替了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的教育学讲授,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4、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充分体现了哪种因素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A、社会环境B、遗传素质C、个体因素D、自然环境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孔子的这句话意思是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体现了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5、教育要达到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等方面的要求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功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6、()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A、培育“四有”新人B、培训创新型人才C、培养学术型人才D、培养劳动者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7、在我国,最早规定“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民国初期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明文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8、学生在教育过程中()。A、是教育的客体B、是教育的主体C、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D、是认知的主体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把学生既当成主体,又当成客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9、教师通过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积极主动采取应变措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师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创造性的表现之一是教师具有教育机智,这表现为教师通过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积极主动采取应变措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10、以下师生关系类型中属于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是()。A、专制型师生关系B、放任型师生关系C、民主型师生关系D、学习型师生关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民主型这种类型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热爱、关心、尊重和信任学生,既利用权威,又用自己的学识、才能和品德去教育学生。学生理解和尊重教师,师生之间交往较多,互相支持配合,关系融洽、密切。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11、以学生的经验和主体性活动为中心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要素主义课程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儿童中心课程论D、社会中心课程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活动课程论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12、课程计划的核心内容是()。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基本内容有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核心内容是课程设置。13、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指()。A、基本理念和基本原理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D、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4、夸美纽斯最先提出了量力性原则,主张“一切事情安排全部适合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自然是会和学习、年龄同时增长的”。在我国,与之类似的教育原则是()。A、巩固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知识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进行,与夸美纽斯的主张类似。15、根据教学的需求,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以获得新知识,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作业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16、班级授课是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组成班级的依据是知识程度和()。A、年龄B、数量C、兴趣爱好D、学区划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组织形式。它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17、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学进行价值判断,此活动属于()。A、教学设计B、教学实施C、教学策略D、教学评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全过程。18、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的是()。A、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B、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C、升学就业指导教育D、爱国主义教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和升学就业指导教育。19、“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是贯彻德育()原则的具体要求。A、导向性B、长善救失C、因材施教D、疏导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一分为二”看待学生;②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觉进行自我修养。20、“仁言不如仁声(音乐)之人入深也”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