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 - 电力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分类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1页
TCEC - 电力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分类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2页
TCEC - 电力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分类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3页
TCEC - 电力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分类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4页
TCEC - 电力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分类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GDWXXXX—XXXXQ/—II前言本标准依据国标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2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国网经研院、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国家电网蒙东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宁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网信产集团亿力吉奥公司、北京弘象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王继业、梁云丹、陈希、邓春宇、杨知、李闯、黄怡、夏昊、林超、刘彬、费香泽、赵斌滨、孙小虎、张苏、吕铁成、白雪娇、陈端云、欧文浩。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PAGEPAGE14电力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分类分级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遥感影像在电力行业应用的产品分类分级规则,并确立了卫星遥感电力融合数据产品的分类分级体系。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行业中卫星遥感影像原始数据获取、预处理产品生成、遥感电力业务产品生产,以及相应管理与服务中的产品分类分级。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4950-2009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B/T17694-2009地理信息术语(ISO/TS19104:2008)ISO/TS19101-2:2008地理信息参考模型第2部分:影像(Geographicinformation-Referencemodel-Part2:Imagery)GB/T32453-2015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DL/T5492-2014电力工程遥感调查技术规程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遥感remotesensing不接触物体本身,用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揭示其几何、物理特征和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现代科学技术。卫星对地观测satelliteearthobservation依托卫星平台,利用传感器对地球目标特征进行观测的活动。数据产品规范dataproductspecification对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的详细描述,并带有附加说明,使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可被创建、提供和被他人所使用。数据产品dataproduct与数据产品规范一致的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影像imagery通过电和光学技术将现象表示为图像。注:在本技术标准中,假定现象已经被一种或多种设备(如雷达、照相机、红外及多光谱扫描仪)感知或测到。波段band电磁辐射波长的某一值域,传感器仅对其作出响应。反射率reflectance投射到物体上被反射的辐射能与投射到物体上的总辐射能之比,又称光谱反射率。后向散射系数backscatteringcoefficient入射方向目标单位截面积的雷达反射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features基础地理信息所描述的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地名以及空间定位基础等。辐射校正radiometriccorrection对由于外界因素,数据获取和传输系统产生的系统的、随机的辐射失真或畸变进行的校正。相对辐射校正relativeradiometriccorrection将影像各像元之间或各传感器之间、各光谱段之间或不同时间测得的辐射量进行归一化。绝对辐射校正radiometriccorrection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转换为输入的辐射量或者目标景物的特性参量。地形校正terraincorrection分为几何地形校正和辐射地形校正。几何地形校正是指为消除因地形起伏而带来的观测目标的空间位置偏差而进行的校正。辐射地形校正是指为消除因地形起伏而带来的观测目标辐射特征(如影像灰度值或亮度值)的失真而进行的校正。几何校正geometriccorrection为消除影像的几何畸变而进行投影变换、目标空间平面位置校正以及不同传感器影像间的几何匹配校正等工作。系统几何校正systemgeometriccorrection使用卫星平台的位置、姿态及其载荷系统参数以及系统误差标定参数进行的几何校正。几何精校正accurategeometriccorrection采用地面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影像融合imageryfusion用各种手段把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系统和不同分辨率、不同波段的众多影像进行复合变换,生成新的影像的技术。真实性检验validation采用独立的方法评价卫星遥感影像产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交叉检验crossvalidation利用经验证的、已知精度的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对待检验的卫星遥感影像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属于间接的真实性检验方法。光谱分辨率spectralresolution探测器在波长方向上的记录宽度,又称波段宽度(bandwidth),严格定义为仪器达到光谱响应最大值的50%时的波长宽度。空间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能使被测目标上或被预报对象上相邻两点区分开的最小距离或角度,是遥感传感器具有的分辨空间细节能力的技术指标。时间分辨率temporalresolution在同一区域进行的相邻两次遥感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可等价于重访周期或数据更新频率。影像预处理imagerypre-processing对遥感原始数据(原始影像)为恢复其真实景象并达到地理信息统一要求所进行的某些技术加工,主要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噪声消除等。图像镶嵌imagerymosaic多张遥感影像经预处理后,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互相拼接镶嵌成整幅影像。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SAR: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产品(SyntheticApertureradarDataProduct)H:水平极化(HorizontalPolarization)HS:高光谱数据产品(HyperspectralDataProduct)L:数据产品等级(DataProductLevel)LR:激光雷达数据产品(LaserRadarDataProduct)MS:多光谱数据产品(MultispectralDataProduct)OPT:光学数据产品(OpticalDataProduct)AMW:微波数据产品(ActiveMicrowaveDataProduct)PAN:全色数据产品(PanchromaticDataProduct)TIR:热红外数据产品(ThermalInfraredDataProduct)ULT:紫外数据产品(UltravioletDataProduct)V:垂直极化(VerticalPolarization)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分类分级原则类别的划分和级别的界定应符合对地观测数据分类的科学体系,反映卫星遥感电行业应用对数据类别和级别划分的客观需求,符合现行有效的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分类分级体系结构清晰,能反映不同类别和级别数据产品之间的内在特征与联系。本产品分级标准应具备在电力行业各领域中的广泛适用性,体系范围应覆盖现有各种遥感卫星数据和卫星遥感电力行业应用产品。类别和级别的设置和划分特性应简洁明确,易于操作并为各类用户所接受和使用。本产品分级标准的制定首先考虑目前电力行业使用广泛、可标准化程度高的主流卫星数据产品。同时还需考虑未来一定时期内出现的新数据产品、类别和级别的可能性,应具备可扩展性。应能够与现行使用的国内外遥感卫星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建立明确的映射关系,能方便地与国外相关分类分级方案接轨。电力行业卫星遥感影像分类体系与规则分类体系依据卫星传感器探测的目标特征和探测方式对电力行业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分类体系由大类、中类和小类组成。涉及不同类型卫星遥感影像获得的原始数据、预处理成果以及电力卫星定制化产品可根据所采用的主要数据源归于相应类别。分类规则6.2.1大类依据卫星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及其观测对象的主要特性进行大类划分,共分为光学数据产品、微波数据产品和激光雷达数据产品三大类:a) 光学数据产品:探测波长在0.1μm-1.0103μm范围内,由光学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反射率或辐射能量的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b) 微波数据产品:探测波长在1103μm-3.0105μm范围内,由微波传感器获得的目标物体散射或辐射特性的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c) 激光雷达数据产品:通过发射532nm、1064nm等波长的激光脉冲获取探测目标的距离等信息并对其加工处理而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6.2.2中类6.2.2.1概述本标准仅对光学数据产品和微波数据产品进行中类划分。6.2.2.2光学数据产品光学数据产品按照光谱探测范围、光谱分辨率和探测方式划分为全色数据产品、多光谱数据产品、高光谱数据产品、紫外数据产品和热红外数据产品5个中类:a) 全色数据产品:探测波长在0.36μm-0.9μm范围内,由单通道波段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b) 多光谱数据产品:探测波长在0.36μm-2.5μm范围内,由光谱分辨率在λ(波长)/10数量级范围内的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c) 高光谱数据产品:探测波长在0.36μm-2.5μm范围内,由光谱分辨率在λ(波长)/100数量级范围内(一般优于20nm)的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反射率或辐射温度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d) 紫外数据产品:探测波长在0.1μm-0.4μm范围内,由工作在紫外波段的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e) 中红外数据产品:探测波长在3μm-5μm范围内,由工作在中红外波段的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辐射温度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f) 热红外数据产品:探测波长在8μm-14μm范围内,由工作在热红外波段的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辐射温度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6.2.2.3微波数据产品微波数据产品按照数据获取的探测方式划分为主动微波数据产品和被动微波数据产品2个中类:a) 主动微波数据产品:通过微波传感器发射微波信号探测地物后向散射特性或回波延时信息而获得的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电力行业中常用的主动卫星遥感微波数据产品指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产品、星载气溶胶激光雷达(CALIOP)数据产品和星载降水测量雷达数据产品。b) 被动微波数据产品:通过微波传感器探测地表或大气的微波辐射特性而获得的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电力行业中常涉及的被动卫星遥感微波数据产品指微波辐射计数据产品、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和微波成像仪。6.2.2.4共性标准上述光学和微波数据产品中类划分分别基于光谱和探测方式进行,这是由两者的特点决定的。除此之外,光学和微波数据产品还可以根据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划分中类,这是两者共性部分:a)根据空间分辨率划分:空间分辨率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技术发展和行业应用不同变换标准。本标准根据电力行业实际应用,结合现有遥感卫星发展现状与趋势,按照空间分辨率划分为甚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产品、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产品、中(空间)分辨率数据产品和低(空间)分辨率数据产品4个中类:1)甚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产品:标称空间分辨率小于或等于0.3m(<0.3m)的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2)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产品:标称空间分辨率在0.3-1m的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3)中(空间)分辨率数据产品:标称空间分辨率在米级(1m-10m)的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4)低(空间)分辨率数据产品:标称空间分辨率在米级(1m-10m)的传感器获取的目标物体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影像数据产品。b)根据时间分辨率划分:时间分辨率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技术发展和行业应用不同变换标准。本标准根据电力行业实际应用,结合现有遥感卫星发展现状与趋势,按照时间分辨率划分为甚高(时间)分辨率数据产品、高(时间)分辨率数据产品、中(时间)分辨率数据产品和低(时间)分辨率数据产品4个中类:1) 甚高(时间)分辨率数据产品:通过同一遥感卫星星座或指标相似的多源卫星传感器,对同一目标物体以小于5天的重访周期获得时间序列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时间序列影像数据产品。2) 高(时间)分辨率数据产品:通过同一遥感卫星星座或指标相似的多源卫星传感器,对同一目标物体以5天-15天的重访周期获得时间序列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时间序列影像数据产品。3) 中(时间)分辨率数据产品:通过同一遥感卫星星座或指标相似的多源卫星传感器,对同一目标物体以15天-30天的重访周期获得时间序列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时间序列影像数据产品。4) 低(时间)分辨率数据产品:通过同一遥感卫星星座或指标相似的多源卫星传感器,对同一目标物体以大于30天的重访周期获得时间序列反射率数据产品及对其加工处理得到的时间序列影像数据产品。6.2.3小类6.2.3.1概述本标准仅对成像微波数据产品进行小类划分。6.2.3.2主动微波数据产品(1)按微波的工作波段和探测的极化方式2个因素划分主动微波数据产品的小类。(2)按工作波段(频段)分为11个频段,各波段标称频率范围分别为:a)P波段[标称频率范围(下同):230MHz~1GHz];b)L波段(1GHz~2GHz);c)S波段(2GHz~4GHz);d)C波段(4GHz~8GHz);e)X波段(8GHz~12GHz);f)Ku波段(12GHz~18GHz);g)K波段(18GHz~27GHz);h)Ka波段(27GHz~40GHz);i)V波段(40GHz~75GHz);j)W波段(75GHz~110GHz);k)mm波段(110GHz~300GHz)。(3)按微波探测的极化方式分为6种类型,分别为:a)HH极化(水平发射,水平接收);b)VV极化(垂直发射,垂直接收);c)HV极化(水平发射,垂直接收);d)VH极化(垂直发射,水平接收);e)双极化(HH/VV、HH/HV、VV/VH、HV/VH);f)全极化(HH/HV/VV/VH)。(4)目前主要的星载主动微波数据产品(SAR)小类主要包括:a) L波段的HH极化产品、VV极化产品、HV极化产品、VH极化产品、双极化产品和全极化产品;S波段的HH极化产品、VV极化产品。b) C波段的HH极化产品、VV极化产品、HV极化产品、VH极化产品、双极化产品和全极化产品。c) X波段的HH极化产品、VV极化产品、HV极化产品、VH极化产品、双极化产品和全极化产品。6.2.3.3被动微波数据产品(1)按微波的工作波段和探测的极化方式2个因素划分被动微波数据产品的小类。(2)按工作波段(频段)分为11个频段,同6.2.3.2节第(2)部分。(3)按微波探测的极化方式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H极化、V极化、H/V双极化、全极化。(4)目前主要的星载被动微波(微波辐射计)数据产品小类主要包括:a)L波段的双极化产品;C波段的双极化产品;X波段的双极化和全级化产品;b)Ku波段的双极化产品;K波段的V极化、双极化和全级化产品;c)Ka波段的双极化和全级化产品;d)V波段的只极化产品;e)W波段的双极化产品。6.2.4类别的标识类别的标识采用英文缩略语表示。大类和中类数据产品的标识见表1。基于不同维度的中类划分产品标识可组合使用。表1卫星电力设备观测数据产品大类和中类的标识大类光学数据产品微波数据产品激光雷达数据产品大类标识OPTMWLR中类(按光谱或探测方式)全色多光谱高光谱紫外热红外主动微波被动微波--中类标识PANMSHSULTTIRAMWPMW--中类(按空间分辨率划分)甚高空间高空间中空间低空间--中类标识UHSHISMISLOS--中类(按时间分辨率划分)甚高时间高时间中时间低时间分辨率--中类标识UHTHITMITLOT--电力行业卫星遥感影像分级体系与规则分级体系7.1.1概述依据卫星数据产品加工处理水平(辐射校正、几何校正、数据融合、参量反演等)和卫星电力融合程度(单纯外部卫星产品、卫星预处理成果与电力信息融合产品、卫星信息提取产品与电力信息融合产品等)进行分级,分级体系由级、子级、扩充级组成。共分为0-9级产品,各级产品根据需要可以细分为子级或扩充级。7.1.2分级体系说明分级体系说明如下:a)0级是对地面站接收的数据经解格式等处理得到的原始数据影像。b)1级-6级产品属于电力行业普遍应用的基础类数据产品,包括卫星遥感原始数据预处理成果和参数定量反演结果,其分级按照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的处理水平和真实性检验方法划分。c)7级-9级产品属于卫星遥感信息与电力行业各领域融合得到的增值数据产品。d)0级和1-6级基础类数据产品中包括与部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叠加产生的相应级别数据产品。e)子级数据产品是在1级-9级数据产品基础上根据单项数据处理水平进一步划分的产品。f)扩充级数据产品是在子级产品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产品。g)不同类别卫星遥感影像产品采用的分级指标内容和度量标称有所差异。部分光学、微波数据产品分级指标的属性项及其度量单位可参见附录A。分级规则7.2.10级(L0)L0级影像数据是指按条带、按景或按区域分发的经过解格式、解压缩处理的原始数据影像。7.2.21级(L1)L1级影像产品是由L0级数据经过辐射校正的数据产品,可根据辐射校正处理程度分为2个子级。子级A(L1_A):经过相对辐射校正的产品。子级B(L1_B):经过绝对辐射校正的产品。7.2.32级(L2)在L0-L1级数据基础上经过系统几何校正的数据产品,可根据辐射校正处理程度分为3个子级。子级A(L2_A):仅经过系统几何校正的数据产品。子级B(L2_B):经相对辐射校正和系统几何校正的数据产品。子级C(L2_C):经绝对辐射校正和系统几何校正的数据产品。7.2.43级(L3)在L0-L1级数据基础上,经过地面平面定位控制(地面控制点等)完成几何精校正的数据产品,包括叠加空间定位基础要素的数据产品。可根据影像辐射校正程度和地面定位的几何精度进一步划分子级及扩充级。子级A(L3_A):仅经过几何精校正的数据产品。子级B(L3_B):经相对辐射校正和几何精校正的数据产品。子级C(L3_C):经绝对辐射校正和几何精校正的数据产品。7.2.54级(L4)在L0-L1级数据基础上,利用地面控制点和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几何地形校正的数据产品。可根据辐射校正、影像阴影去除等处理程度不同划分子级和扩充级。子级A(L4_A):仅经过几何地形校正的数据产品。子级B(L4_B):经相对辐射校正和几何地形校正的数据产品。子级C(L4_C):经绝对辐射校正和几何地形校正的数据产品。7.2.65级(L5)在L4级数据的基础上,将多个影像拼接镶嵌在一起,并进行多光谱和全色波段融合及色彩平衡处理后,按照一定范围内裁切出来的影像,可根据波段融合程度细分形成子级。子级A(L5_A):未经融合的多光谱或全色波段的镶嵌影像产品。子级B(L5_B):多光谱和全色波段融合的镶嵌影像产品。子级B(L5_C):多光谱和全色波段融合且经过色彩平衡处理的镶嵌影像产品。7.2.76级(L6)在L0-L5级数据的基础上,与电力行业专业数据或信息简单集成或叠加得到的初级专业应用数据产品,可根据处理程度细分形成子级和扩充级。按照影像融合程度划分子级A-C。子级A(L6_A):经像素级融合的初级电力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子级B(L6_B):经特征级融合的初级电力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子级C(L6_C):经决策级融合的初级电力卫星遥感数据产品。7.2.87级(L7)在L6级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卫星遥感定性分析得到的地表目标特性结果(如地物分类、目标识别等)与电力要素融合,得到电力行业各领域业务成果信息,形成中级专业应用数据产品,可根据处理程度细分形成子级和扩充级。按照定性分析方向划分子级A-C。子级A(L7_A):基于地物分类的电力卫星遥感定性分析产品。子级B(L7_B):基于目标识别的电力卫星遥感定性分析产品。子级C(L7_C):基于变化监测的电力卫星遥感定性分析产品。7.2.98级(L8)在L6级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卫星遥感定量模型或算法得到的地表目标特性结果(如植被覆盖度评估和地表形变测量结果等)与电力模型或方法融合,得到电力行业各领域业务成果信息,形成高级专业应用数据产品,可根据处理程度细分形成子级和扩充级。从参数反演真实性检验视角划分子级A-C。子级A(L8_A):完全基于参量本身验证的电力卫星遥感定量计算产品。子级B(L8_B):采用交叉检验方法验证的电力卫星遥感定量计算产品。子级C(L8_C):经过现场真实性检验的电力卫星遥感定量计算产品。7.2.109级(L9)在L2-L8级数据基础上,采用三维表达的数据产品。子级A(L9_A):由L2-L5级数据产品生产的不可量测的卫星遥感三维表达数据产品。子级B(L9_B):由L2-L5级数据产品生产的可量测的卫星遥感三维表达数据产品。子级C(L9_C):由L6-L8级数据产品生产的可支持专业信息分析和过程虚拟表达等电力卫星遥感融合三维数据产品。7.2.11级别标识级别的标识由级标识、子级标识和扩展级标识组成。其中级的标识采用字母L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子级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标识见表2。表2光学和微波数据产品的分级标识级级标识子级子级标识0级产品0级L0――基础类数据产品1级L1子级AL1_A子级BL1_B2级L2子级AL2_A子级BL2_B子级CL2_C3级L3子级AL3_A子级BL3_B子级CL3_C4级L4子级AL4_A子级BL4_B子级CL4_C5级L5子级AL5_A子级BL5_B增值类数据产品6级L6子级AL6_A子级BL6_B子级CL6_C7级L7子级AL7_A子级BL7_B子级CL7_C8级L8子级AL8_A子级BL8_B子级CL8_C9级L9子级AL9_A子级BL9_B子级CL9_C电力行业卫星气象影像分级体系与规则分级体系目前气象卫星数据产品类别十分丰富,在不同时间、空间以及光谱分辨率上均有不同类型的数据产品,本标准依据国内外相关卫星数据产品分级原则,按照气象卫星数据的处理流程共分为五级。分级规则8.2.10级(L0)由地面系统接收的卫星原始数据,即未经任何处理的数据。8.2.21级(L1)0级数据经过质量检验和图像定位、辐射定标处理得到的基础数据。包括风云一号轨道数据集、风云二号展宽云图数据集(S-VISSR)、压缩展宽云图数据集(CSV)、标称图数据集(NOM)、风云三号段数据集以及轨道数据集等。8.2.32级(L2)1级数据经过投影变换、反演或其他计算得到的各种应用数据。包括利用气象卫星1级数据进行重新投影变换生成的分区图数据、通过物理反演算法计算得到的陆表、大气、海洋、辐射以及其他各类数据产品(例如云分类、海洋水色、植被指数、射出长波辐射等)。8.2.43级(L3)2级数据经过时间平均、累加等运算得到的统计数据或者通过人机交互处理得到的分析数据。其中经过时间平均、累加等运算得到的数据产品主要指利用2级数据产品得到的各种物理参数再经过平均、累加计算得到的日、旬、侯、月的平均或累加产品。人机交互产品是指利用各类数据产品经过人工分析、判识等操作得到的各类监测产品,包括雾监测、洪涝监测等产品。8.2.54级(L4)利用2级或3级数据和各类天气气候模式产品等处理生成的再分析数据。该级别数据主要指融合了天气气候、海洋、环境等模式进行计算后得到的各类数据产品。8.2.6级别标识表3光学和微波数据产品的分级标识级别简写分级原则0级L0由地面系统接收的卫星原始数据1级L10级数据经过质量检验和图像定位、辐射定标处理得到的基础数据2级L21级数据经过投影变换、反演或其他计算得到的各种应用数据3级L32级数据经过时间平均、累加等运算得到的统计数据或者通过人机交互处理得到的分析数据4级L4利用2级或3级数据和各类天气气候模式产品等处理生成的再分析数据扩展性原则分类体系的大类不可扩展。中类和小类可根据未来卫星遥感电力行业应用发展的需求进行扩展。分级体系中的一级类别不可扩展。子级和扩充级可根据未来卫星遥感电力应用发展需求进行扩展。(资料性附录)

光学与微波数据产品(部分)分级指标的属性项及其度量单位概述本附录给出了部分光学数据产品、微波数据产品的分级指标的属性项及其度量单位。全色数据产品分级指标的属性项及其度量单位表A.1给出了全色数据产品分级指标的属性项及其度量单位。表A.1全色数据产品分级指标的属性项及其度量单位系统几何校正精度几何精校正精度地形校正精度三维几何指标平面位置中误差、绝平面位置中误差、绝平面位置中误差、绝平面位置中误差、绝髙程中误差、绝对校正对误差、最大误差对误差、最大误差对误差、最大误差对误差、最大误差误差、最大误差单位像元、米像元、米、厘米像元、米、厘米像元、米、厘米米、厘米多光谱数据产品分级指标的属性项及其度量单位表A.2给出了多光谱数据产品分级指标的属性项及其度量单位。表A.2多光谱数据产品分级指标的属性项及其度量单位辐射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