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1章第3节新知探究课5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鲁科版2019)_第1页
(教学设计)第1章第3节新知探究课5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鲁科版2019)_第2页
(教学设计)第1章第3节新知探究课5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鲁科版2019)_第3页
(教学设计)第1章第3节新知探究课5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鲁科版2019)_第4页
(教学设计)第1章第3节新知探究课5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鲁科版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第1章第3节新知探究课5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鲁科版2019)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第1章第3节新知探究课5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化学班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5周,星期三,第1-2节课(共90分钟)

4.教学时数:2课时(90分钟)

课程设计内容:

第一课时(45分钟)

1.导入:

-通过回顾上一节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周期的元素会有相似和不同的性质?

-利用多媒体展示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排列,引导学生观察。

2.基本概念:

-讲解主量子数、价电子、电子层数等基本概念。

-强调同周期元素的主量子数相同,但价电子数不同。

3.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从原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非金属性等方面介绍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结合教材中的图示和实例,解释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的原因。

第二课时(45分钟)

1.实践与探究: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通过实验验证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应用与巩固: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解决问题。

-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总结与拓展: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重要性。

-拓展:介绍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为下一节课程做好铺垫。

注意事项:

1.课程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3.结合实验和实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思维,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预测元素性质变化。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设计、实施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了解原子序数、电子层数、主量子数等基本概念,熟悉元素的分类及周期性变化。此外,学生对元素的原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性质已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在兴趣方面,对新奇有趣的化学现象和实验操作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学习化学知识。在学习能力上,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尚需加强。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向于合作学习和直观学习,喜欢通过讨论和实验来掌握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理解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背后的原因,如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等,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在运用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可能不够细致,难以发现细微的变化。

-部分学生对团队合作学习不够适应,可能在小组讨论中表现不积极。

针对以上分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资源1.硬件资源:

-化学实验室

-投影仪

-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

-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安全防护用品(如护目镜、手套等)

2.软件资源:

-教学课件

-化学模拟软件

-教学视频资源

-电子教材

3.课程平台:

-学校课程管理系统

-在线学习平台

4.信息化资源:

-电子白板

-网络资源(如在线元素周期表、化学性质数据库等)

-移动学习应用(如化学APP、学习平台)

5.教学手段:

-探究式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实验教学

-案例分析

-互动提问

-归纳总结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注意到,为什么我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元素会有相似的性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基本概念。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是指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某些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它是理解元素周期性的关键,有助于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化学现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原子半径、电负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示和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规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六、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掌握:

学生掌握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基本概念,能够理解并解释同周期元素在原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方面的递变规律。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现象,并预测元素性质的变化。

2.科学思维:

学生通过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过程,培养了科学思维。他们学会了从实验现象中归纳总结规律,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提高了对化学现象的探究和解释能力。

3.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如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等。通过实践活动,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理解。

4.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学会了运用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能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验证。

5.沟通与协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他们提高了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了解决问题时的团队合作精神。

6.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

本章节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愿意在课后查阅资料、深入探讨化学问题,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1.原子半径递变规律:

学生能够解释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分析实际问题。例如,他们能够解释为什么钠的原子半径比氯的大,以及这一性质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电负性递变规律:

学生理解了同周期元素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判断化学键的类型。他们能够解释为什么氟是最电负性的元素,以及这一性质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3.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学生掌握了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能够分析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例如,他们能够解释为什么铝具有较强的金属性,而硫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

4.实际应用:

学生能够运用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金属的活泼性、非金属的氧化性等。他们还能够将这些规律应用于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七、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解释为什么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解答: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逐渐增加,吸引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使得电子云更加紧密地围绕原子核,从而导致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例题2:根据同周期元素电负性的递变规律,预测以下化合物中哪个是离子化合物:NaCl、SiO2、SO3?

解答:NaCl是离子化合物,因为钠(Na)的电负性较低,氯(Cl)的电负性较高,它们之间形成离子键。而SiO2和SO3是共价化合物,因为硅(Si)和硫(S)与氧(O)的电负性相近,它们之间形成共价键。

例题3:解释为什么铝(Al)具有较强的金属性,而硅(Si)的金属性较弱?

解答:铝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其外层电子容易失去,形成Al3+离子,因此具有较强的金属性。而硅位于铝的右侧,其外层电子更难失去,因此金属性较弱。

例题4:比较同周期元素钙(Ca)和锶(Sr)的金属性,并说明原因。

解答:锶的金属性比钙更强。这是因为锶的原子半径比钙大,外层电子距离原子核更远,受到的吸引减弱,因此更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更强的金属性。

例题5:分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解释为什么氟(F)是最强的非金属元素?

解答: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递增,这是因为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电子云更加紧密,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增强。氟位于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最右侧,其电负性最高,吸引电子的能力最强,因此是最强的非金属元素。

例题6:根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以下反应是否会发生:钠(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气,镁(Mg)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解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是可能的,因为钠的金属性较强,能够将水中的氢离子还原为氢气。而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反应则较慢,因为镁的金属性较弱,与水反应的速率较低。

例题7:解释为什么氯(Cl)能够与溴(Br)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溴(BrCl)?

解答:氯的非金属性较强,能够从溴分子中取代一个溴原子,形成氯化溴。这是因为氯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溴原子,使得氯能够将溴原子上的电子拉向自己,从而发生置换反应。

例题8:分析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硫(S)和氯(Cl)为例。

解答:硫和氯都可以用于环境保护中的污染物处理。硫的非金属性使其能够与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的硫化物沉淀,从而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氯则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起到消毒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例题9:根据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解释为什么碳(C)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化学键?

解答:碳位于周期表的第二周期,其电负性适中,既可以形成共价键,也可以形成离子键。此外,碳原子可以与其他碳原子形成长链或环状结构,从而形成多种不同的化学键,如单键、双键和三键。

例题10:分析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以硅(Si)和锗(Ge)为例。

解答:硅和锗都是半导体材料,其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硅的导电性较好,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制造;而锗的导电性较弱,但在某些光电子器件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这些材料的电子性质,从而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方面的递变规律。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这些性质递变的原因,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我们还进行了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当堂检测:

1.判断题: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降低。(×)

-铝的金属性比镁强。(×)

2.选择题:

-以下哪个元素的金属性最强?

A.钠(Na)B.镁(Mg)C.铝(Al)D.硅(Si)

答案:A

-以下哪个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A.氧(O)B.氟(F)C.氖(Ne)D.氢(H)

答案:B

3.填空题: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______,电负性逐渐______。

答案:减小,增大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

答案:左下角,右上角

4.简答题:

-解释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原因。

答案: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逐渐增加,吸引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导致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负性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5.应用题:

-根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以下反应是否会发生:锌(Zn)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是,因为锌的金属性较强,能够将盐酸中的氢离子还原为氢气。板书设计①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递减

-电负性递增

-金属性递减

-非金属性递增

②原因解析

-原子核正电荷数增加

-电子云收缩

-电子云吸引力增强

③实际应用

-金属活泼性分析

-非金属氧化性判断

-化学反应预测

-材料性质理解

板书设计通过清晰的序号和简洁明了的文字,突出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重点知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