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辛亥革命课件-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2/1E/wKhkGWawGoiAShmJAALOjKDorAs964.jpg)
![第18课辛亥革命课件-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2/1E/wKhkGWawGoiAShmJAALOjKDorAs9642.jpg)
![第18课辛亥革命课件-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2/1E/wKhkGWawGoiAShmJAALOjKDorAs9643.jpg)
![第18课辛亥革命课件-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2/1E/wKhkGWawGoiAShmJAALOjKDorAs9644.jpg)
![第18课辛亥革命课件-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2/1E/wKhkGWawGoiAShmJAALOjKDorAs9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觉民是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的义士,在起义前他写下了这封饱含深情的信。体现了革命党人为了民族大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第18课辛亥革命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时空坐标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新的共和政府产生三民主义清政府的自救运动立宪派幻想破灭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并向外国借款,随后引发保路运动兴中会创建1894年中国同盟会创建1905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6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1908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1911年5月武昌起义1911年10月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清帝逊位诏书》颁布,清朝灭亡1912年2月必然性偶然性录录目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背景)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030102何谓“辛亥革命”?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病历卡患病时间:近代前期1840-1901从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犯病主因:太平天国运动(已停药)用药史:戊戌维新运动(惨遭停药,但留下思想解放)洋务运动(药效欠佳,但开启中国近代化)义和团运动(副作用大,引发八国联军侵华)主要症状:列强侵华,民族危机;清廷腐朽,阶级矛盾怎么办呢?继续治疗,开新的药方!民族危机统治危机材料一: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朝中央政府的威信和对全国的控制一再下降。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部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地方坐视朝廷危机,而不发兵勤王,事后也未追究,可见中央威信下降到极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和“立宪”来进行自救。1、政治基础:政治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军事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经济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教育(1)清末“新政”(1901—1905)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编练新军
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着手进行北洋军的建设,至1905年,共编练成北洋军六镇。清政府计划一共在全国编练36镇,截止1911年,一共编成新军14个镇、18个混成协、4个标、1个禁卫军。
新政期间,开始编练新式陆军。新军主要指袁世凯编练的北洋新军。此外,其他省份也有编练新军的,但规模较小,如湖北新军等。原本以为军队是朝廷的,今天要知道军队是我袁某人的。——袁世凯认识: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2)预备立宪(1906—1911)宣布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请愿运动“皇族内阁”1906年9月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非议院所得干预十、总揽司法权……1908年8月1911年5月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族)度支大臣:载泽(皇族)陆军大臣:荫昌(满族)司法大臣:绍昌(皇族)邮传大臣:盛宣怀(汉族)徐世昌(汉族)民政大臣:善耆(皇族)学务大臣:唐景崇(汉族)海军大臣:载洵(皇族)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理藩大臣:寿耆(皇族)汉族4人满族9人皇族7人预备立宪是为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的一场骗局“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推翻腐朽的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革命派: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相同之处:都是资产阶级,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希望挽救民族危亡论战主题(分歧):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结果: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VS部分立宪派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500+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1-19113405600315101912-1919600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经济基础1905至1908年四年间,新设资本万元以上厂矿238家,资本6121.9万元,较上次高潮增长三倍以上。1909、1910年发展势头减弱,但还是有所增长。总计1901至1011年间,新设厂矿386家,资本额8.8348亿元,十年间超过前此三十年设立的厂矿、资本额总数二倍以上。——李侃《中国近代史》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成立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东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革命政党
从1894年到1905年,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由于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分散的、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已经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为了集中革命力量,有必要互相联合、共同斗争。孙中山积极奔走,着手建立全国性的革命政党。3、组织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说法,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进行大力宣传。当时,上海和日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章炳麟(1869-1936)陈天华(1875-1905)邹容(1885-1905)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4、思想基础:三民主义类型思想内涵地位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前提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补充3、思想基础1)积极性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2)局限性:①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②狭隘的民族主义③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辛亥革命前的各次起义形势图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黄兴萍浏醴起义1906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浙皖起义1907年5、军事基础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汝体吾此心,于涕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林觉民《与妻书》6、有利时机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路的股东,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孙中山①政治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和“立宪”来进行自救。②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④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⑤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⑥有利时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③思想基础:小结: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条件(1)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2)过程: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1.武昌起义十四省宣告独立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武昌江苏宣布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中央权威式微地方势力扩张投机革命隐藏失败危机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时间:1912年1月1日总统:孙中山国旗:五色旗国都:南京纪元:公历,民国纪年换算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计算公式:1911年+M=G2、中华民国成立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革命的理想与窘迫的现实(孙中山)“未知崖畔”——1912年1月4日张謇与孙中山长谈后在日记中写道张謇曾以大生资产为担保,向日本借贷30万元,又通过其他渠道筹借了50万元,为新生的民主共和国尽了自已的努力。——谢俊美《再论张謇与辛亥革命》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1911年12月孙中山回国后讲话1911年,清廷的北洋军连克汉口、汉阳,直逼武昌。图为阳夏保卫战,黎元洪(左二)在视察。任职40天后,张謇于2月12日正式辞去实业总长之职(1)南北议和:
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的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议和。孙中山被迫发布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他做大总统。3、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通电共和辞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月12日清帝正式下诏退位(2)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3)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清帝逊位诏书》3、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被迫重用支持军事进攻军事威逼经济封锁清政府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立宪派和旧官僚镇压革命阵营妥协退让原因:①帝国主义扶持②立宪派、旧官僚的支持③袁世凯掌握大量军队④革命派的妥协根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3、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外交孤立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别。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摘自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否定封建等级制度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否定君主专制制度4、《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责任内阁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目的:限制袁世凯走向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材料: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局限性:①因人设法体现人治主义色彩,损害立宪的严肃性;
②职权不明,导致政争不断;③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的权力。4、《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吴玉章回忆录》
辛亥革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革命党人特别是孙中山以民族大义为重,以国家前途为念,不居功自傲,遵守承诺,在袁世凯遵守承诺劝退清帝后,及时让权袁世凯,功成身退,使中国避免了血流成河。从这个层面说,辛亥革命不存在失败,而是一场完胜,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辛亥革命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你如何看待辛亥革命?末代皇帝溥仪退位诏书皇帝倒了、旗号变了“朕即国家”
“五族共和”政治方面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企业多了、规模大了经济方面中国近代化工厂的成长(1895-1920)1895年前1913年前1920年前工厂数108(其中官辦31)6981759资本(千元)182603(其中官辦175312)330824500620《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第三章参议院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第五章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思想方面人民醒了、复辟难了袁世凯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社会方面辫子剪了、小脚放了性质: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小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政治使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思想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经济革除旧风俗,进一步走向文明。社会活吴玉章回忆道:“在南京临时政府中,不仅原来的官僚政客毫无生气,并且有些革命党人也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蜕化,逐渐地丧失革命意志,而一味追求个人的官职和利禄去了。”——转引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缺乏先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科学革命纲领、发动人民群众、组织严密)民国二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戴君身着外国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君“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戴君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范小芳等《戴季陶传》影响范围有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有效;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告各友邦书》节选(1912.1)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未改变。(1)中外反动势力勾结。①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③(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没有发动广大民众。(2)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④有真正建立和掌握革命武装拓展:辛亥革命失败原因:s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或资产阶级由于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先天不足2、后天畸形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工业结构不合理【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地区分布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内地很少】④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⑤发展艰难曲折,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小,始终未占主导地位;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革命性、
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背景过程影响武昌:武昌首义,惊天一枪南京:民国成立,改天换日北京:清帝退位,花落袁家历史意义(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历史局限(革命失败、阶级局限)经济、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级力量壮大政治:民族危机思想:三民主义组织:革命组织的建立军事:武装起义时机:保路运动知识结构习近平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蜗杆传动设计ch》课件
- 《资产定价基本原理》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串联式聚丙烯薄膜电容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物业管理的成本控制课件
- 大学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 《两只笨狗熊》课件
- 课文《台阶》课件
- 《巴斯克维尔猎犬》课件
- 《读后感讲评课》课件
- 《烧伤护理查房》课件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全文详解PPT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样例与说明
- BP-2C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 (3)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6 Tree
- 硫酸分公司30万吨硫磺制酸试车方案
- 高压氧科工作总结高压氧科个人年终总结.doc
-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解答
- 食品生物化学习题谢达平(动态)
- 保安员工入职登记表
- 断路器控制回路超详细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