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南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2_第1页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2_第2页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2_第3页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2_第4页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1987年的《中葡联合声明》之外,葡萄牙备忘录声明,具有葡萄牙公民资格而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居民,可在澳门回归后继续使用;而中国备忘录则声明,澳门居民均是中国公民,虽可持证到国外旅行,但不得在中国领土上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中葡备忘录表明A.葡萄牙在澳门的领事裁判权将被中国收回B.“一国两制”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保证C.澳门回归结束中国国土被列强占领的历史D.中国政府不承认澳门居民可享受双重国籍2.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A.林则徐 B.洪秀全 C.张之洞 D.郑观应3.1693年,牛顿说:“写作《原理》的目的,是向思索着的人们灌输上帝存在的信仰。科学的价值,一则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一则是论证上帝的存在,维护对上帝的信仰。”这意味着牛顿的思想A.巩固了基督教信仰的统治地位B.是宗教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统一C.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D.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4.“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5.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下列言论与该思想家出自同一思想派别的是A.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B.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C.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6.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与材料所述思想相似的是A.商鞅提出重农抑商政策B.秦始皇颁布“黔首自实田”的法令C.唐太宗时期推行轻徭薄赋政策D.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7.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中则提出要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用民族精神来救国。这一转变A.突显了反帝反封的斗争目标 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C.反映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D.体现了其民族平等的观念8.某同学想了解2500多年前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他可以查阅A.《荷马史诗》 B.《历史》 C.《摩诃婆罗多》 D.《吉尔伽美什》9.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10.北齐时,马敬德“将举孝廉,固辞不就,乃诣州求举秀才。举秀才例取文士,州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这表明当时A.九品中正制得以普遍推行 B.举孝廉是入仕的首选途径C.选官方式具有一定多样性 D.考试已成为选官主要方式11.据历史记载,罗马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逐渐确认了某些奴隶解放制度,父亲的主宰权力逐渐受到削弱,家庭因经济因素开始了缓慢但不可逆转的解体,子女、妇女的主体身份也日益受到广泛承认。由此可见,古代罗马A.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B.司法过程主观随意C.法律至上观念普及 D.立法追求公平公正12.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第70届代表大会决定,将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承办权授予中国的武汉市。武汉市获得该运动会主办权的理由,最有可能是A.中国洋务运动的重要中心之一B.武昌起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C.武汉是国民大革命的中心地区D.武汉会战彰显了反法西斯精神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十字军东征(1096-1291)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领主却越来越穷……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房龙《人类的故事》问题:(1)在欧洲中世纪,“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指什么现象?转移的是什么“权力”?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的?(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世纪“城市不断成长壮大”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表现。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1995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据郑欣淼《故宫博物院8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并简述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上所做出的共同贡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葡萄牙政府强调澳门人可以具有双重国籍,既是澳门公民,又是葡萄牙公民,中国政府则不承认任何澳门居民有双重国籍,故选D;1947年中国废除葡萄牙在华领事裁判权,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一国两制”的作用,排除B;1999年澳门回归,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澳门居民均是中国公民,虽可持证到国外旅行,但不得在中国领土上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C【解析】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运动·思想及代表人【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可知这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相符,因此他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故C项正确;A项是抵抗派,B项是农民阶级,D项是早期维新派,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3、B【解析】

材料“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体现了科学思想,“论证上帝的存在,维护对上帝的信仰”体现了宗教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基督教信仰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是伽利略,故C项错误。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的是相对论和量子论,故D项错误。所认选B。4、B【解析】由材料“高产卫星”可知,这是发生在大跃进期间,所以答案选B。A是在1953-1956年;C是在改革开放后;D是在1973年后。5、A【解析】

该思想家的言论属于儒家思想,A项内容属于儒家思想,符合题意;B项属于法家思想,C项属于墨家思想,D项属于道家思想,均排除。故选A。6、C【解析】

材料中的“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等信息表明孟子认为横征暴敛会给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困难,政府应当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孟子主张重农抑商,排除A项;“黔首自实田”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制,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B项;方田均税法是清丈土地整理田赋地籍的制度,与材料主张轻徭薄赋不同,排除D项。7、B【解析】

材料表明孙中山三民主义获得了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这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因此这一转变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B正确;材料突显的是民族救国,而不是反帝反封的斗争目标,A排除;不能因为民族精神来救国就得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结论,C排除;材料未体现民族平等的观念,D排除。故选B。8、B【解析】

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发生在公元前490年,《历史》一书描写的是希腊波斯战争,符合题意,故选B;《荷马史诗》记载的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希腊的史实,排除A;《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史诗,不符合题意,排除C;《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史实,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500多年前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9、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货币不相同,这实际上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南北朝时期南方开始开发和发展,故A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河西走廊地区因为丝绸之路商业较为发达,岭南地区经济处于刚开发时期,故B排除;C项使用绢、帛作为货币可以说是黄河流域丝织业发达的表现,但绢、帛作为货币材料有其本身的弱点,故C排除;D项准确地反映了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和铜币使用情况,说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故D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货币10、C【解析】

材料中反映出当时选官既有“举孝廉”,又有“策问之”,由此可以看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多样性,故C正确;九品中正制按门弟高低选官,不符合题意,排除A;“首先”表述错误,排除B;考试已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是指科举制,排除D。11、D【解析】

材料“父亲的主宰权力逐渐受到削弱,家庭因经济因素开始了缓慢但不可逆转的解体,子女、妇女的主体身份也日益受到广泛承认”反映出此时的罗马法立法追求公平公正,而不是考虑到家庭父亲的权力与家庭的经济因素,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2、D【解析】

武汉市获得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承办权,是基于其在世界军事领域中的重大国际影响力,武汉会战符合该条件,故D项正确;A强调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B强调武昌起义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C强调在国民大革命中的影响,三者都不能体现武汉市在国际军事领域的影响力,排除A、B、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斗争。司法权和行政权。主要通过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来实现。(2)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发展迅速。政治上:城市中形成新兴的市民阶层,与封建贵族共同参政,分享权力,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及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在教会的支持下,大学兴起。【解析】

(1)现象:依据材料“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和所学可知是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斗争。转移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是司法权和行政权的转移。方式:依据十字军东征和所学可知主要通过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来实现。(2)经济上:依据材料“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领主却越来越穷……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和所学可知,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并发展迅速。政治上:依据所学从新兴的市民阶层与封建贵族共同参政,分享权力回答。文化上:依据所学从在教会的支持下大学兴起回答。14、(1)主要变化:从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到成为公共文化教育的场所;馆藏规模扩大(藏品日益丰富)。原因: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与掠夺;民族主义观念的促进;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2)成立意义:消除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沿革: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3)共同贡献:实现了文物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