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油菜素内酯(BR)可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的抗性。为研究其分子机制,科研工作者用BR对水稻进行了处理,并检测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叶片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提取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细胞中总RNA进行反转录,并对其产物进行PCR后电泳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18S为参照)。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R可以提高水稻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B.BR可以提高水稻细胞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录水平C.BR可以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作用D.BR可增加水稻细胞中18S基因的表达量2.图甲表示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图乙表示萌发过程中O2消耗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A.种子萌发初期主要进行有氧呼吸B.萌发的种子在a点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a点前干重减少主要是由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D.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从顶芽运输至侧芽的过程主要由线粒体供能B.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与溶酶体中的溶菌酶有关C.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在衰老过程中染色质要收缩D.低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形成与中心体有关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纯合子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不含等位基因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均为纯合子C.等位基因分离导致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能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5.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A.此项研究中,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低于10%B.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C.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D.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田鼠,田鼠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6.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移植得到的克隆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B.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D.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7.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元素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真核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只分布在拟核中C.评价食品中构成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配制婴儿奶粉应重点关注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D.多糖、蛋白质、核苷酸均为生物大分子,由许多单体脱水缩合而成,每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8.(10分)研究突触间作用关系时,进行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轴突1释放的递质可引起Na+快速流出神经元MB.轴突1、2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C.轴突2释放的递质直接抑制神经元M产生兴奋D.轴突1释放的递质能与轴突2和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基因工程操作步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的目的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同类酶相比,该技术所利用的DNA聚合酶所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2)在过程①中,需______________酶将已切开的载体DNA与目的基因结合成基因表达载体。载体DNA上必须要有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中若选用的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一般需用Ca2+进行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使之表达出病毒外壳蛋白(抗原),经纯化后而制得的疫苗可用于生产基因工程疫苗,接种基因工程疫苗比接种灭活减毒的病毒疫苗更安全,从疫苗的结构组成来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干扰素是动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可用于治疗病毒的感染和癌症。长期以来,人们利用相关病毒诱导白细胞产生干扰素再从血液中提取,但每升血只能提取0.05μg。1982年,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开发研制出我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相对于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干扰素基因,从已病毒免疫的白细胞中提取mRNA,再反转录并构建的cDNA文库中获取的干扰素基因,更易在大肠杆菌中合成正常干扰素。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2)天然的干扰素很难在体外保存,但通过蛋白质工程可得到“可保存的干扰素”。蛋白质工程以_____和_____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3)在构建该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同时用限制酶HindⅢ和BstⅠ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主要目的是_____。(4)质粒中LacZ基因编码的半乳糖苷酶,能催化生成蓝色物质从而将细菌染成蓝色。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未被转化的大肠杆菌的生长现象是_____,含有质粒载体的大肠杆菌的生长现象是_____,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生长现象是_____,从而获得所需重组细胞。(注:若能正常生长需要写出菌落特征)(5)转基因细菌产生的干扰素可能会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存在潜在风险。有科学家将干扰素基因转入小鼠基因组,获得膀胱生物反应器,最终在尿液中获得干扰素。在该操作中,应使干扰素基因在_____细胞中特异性表达。11.(14分)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1)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这一变化会引起叶肉细胞间的__________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2)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Ⅱ发生损伤,导致__________速率下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是对光系统Ⅱ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可知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活性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午睡”现象。(3)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可推测,SA能__________(填“减弱”或“增强”)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统Ⅱ活性降低程度,__________(填“缓解”或“加剧”)小麦的“午睡”现象。12.通过人工气候箱控制不同温度条件,研究巨柏幼苗在各设定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变化,以期为巨柏优质壮苗培育奠定基础。下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巨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测量结果。回答相关问题:(1)巨柏幼苗在1.5℃下时的净光合速率较低,请根据实验结果从“酶活性”和“气孔导度”两个角度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2)与2.5℃时的净光合速率对比分析可知,_________(填“气孔导度”或“酶活性”)对1.5℃时的净光合速率限制作用更明显。(3)能否由实验结果判断3.5℃和21.5℃时巨柏幼苗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生产量大小的关系?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的抗性的机制。实验因变量检测几丁质酶的活性,图1可知,实验组的酶活性比对照组的高出很多;图2可知,实验组中CHA1基因的表达比对照组高,而两组的18S基因表达量相差不大。【详解】A.图1可知,BR可以提高水稻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A正确;B.图2可知,BR可以提高水稻细胞中几丁质酶基因(CHA1基因)的转录水平,B正确;C.BR可以提高水稻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进而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的水解作用,C正确;D.图2可知,实验组中CHA1基因的表达比对照组高,而两组的18S基因表达量相差不大,D错误。2、C【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由于干种子进行萌发首先要吸足水分,鲜重在开始快速增加,但干重降低的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加强,消耗有机物,导致干重减少,后期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使干重增加。

图乙中,开始时,O2吸收量少,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两条线相交之前,二氧化碳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表示细胞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条线相交之后,氧气释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详解】A、由图乙中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曲线图可知,种子萌发初期以无氧呼吸为主,A错误;B、a点之前干重减少,a点之后干重增加,说明a点时萌发的种子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而光合作用应在a点之前就已进行,但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B错误;C、a点前干重减少主要是由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即使a点前开始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强度也小于呼吸作用强度,C正确;D、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吸收量相等,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C。3、A【解析】

1、植物细胞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三种运输方式都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2、吞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摄取抗原,需要消耗能量;3、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有:成熟筛管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详解】A、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是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B、吞噬细胞将抗原摄入细胞内,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对于摄入细胞的抗原可利用溶酶体中的溶菌酶处理,B错误;C、高等植物的筛管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核已退化、消失,衰老过程中无细胞核的变化,C错误;D、低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形成于高尔基体有关,D错误。故选A。4、B【解析】

纯合子是指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或aa;其特点是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详解】A、纯合子是由基因型相同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不含等位基因,A正确;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可能为杂合子,如AA×aa→Aa,B错误;C、由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导致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正确;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使DNA分子中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了DNA碱基序列的改变,D正确。故选B。5、C【解析】

1、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2、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3、田鼠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同化能量的(7.50×108-7.15×108)÷7.50×108=4.6%,鼬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同化能量的(2.25×107-2.18×107)÷2.25×107=3.1%。【详解】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鼬的同化量/田鼠的同化量×100%=3%,A正确;B、根据种群密度中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偏高,B正确;C、通过分析计算,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C错误;D、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C。6、A【解析】

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详解】A、核移植是将供体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因此得到的克隆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A正确;B、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分裂,B错误;C、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需和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才能获得单克隆抗体,C错误;D、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而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不能直接融合,D错误。故选A。7、C【解析】

氨基酸根据能否在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可以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详解】A、组成细胞的20多种化学元素,在细胞中大多数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少数以离子形式存在,A错误;B、真核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拟核中,B错误;C、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需要从食物中获取,成人体内必需氨基酸有8种,婴儿体内必需氨基酸有9种,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格外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婴儿奶粉中需要添加9种必需氨基酸,C正确;D、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为小分子,D错误。故选C。8、B【解析】

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2、突触小体与神经元的胞体或者是树突接触形成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刺激轴突1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说明轴突1释放的递质可引起Na+快速流入神经元M,A错误;B、轴突2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轴突1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都能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的改变,B正确;C、根据图2的结果刺激轴突2在刺激轴突1,动作电位降低,说明轴突2抑制了轴突1释放的递质,作用于轴突1,C错误;D、轴突1释放的递质只能与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功能,兴奋的产生以及传导,需要根据图中给出信息分析出轴突1和轴突2释放递质的种类。二、非选择题9、PCR耐高温DNA连接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或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使大肠杆菌处于容易吸收周围环境DNA分子的感受态基因工程疫苗仅具有病毒外壳蛋白,不具有遗传物质,不会出现病毒增殖和感染【解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1)通常使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在PCR技术中应用的关键酶是热稳定DNA聚合酶,其特点是耐高温。(2)DNA连接酶能将已切开的载体DNA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由于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周围环境DNA分子的能力较弱,所以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处于容易吸收周围环境DNA分子的感受态。(3)基因工程疫苗不含有遗传物质,可以引发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抗体和记忆细胞,但由于其不增殖和感染人体,比常规疫苗安全性更高。【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和应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10、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得的干扰素基因有内含子,在大肠杆菌中干扰素基因的转录产物中与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不能被切除,无法表达出干扰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生物功能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任意连接(或自身环化或反向连接)无法生长正常生长,菌落呈蓝色正常生长,菌落呈白色(或无色)膀胱上皮【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得的干扰素基因有内含子,在大肠杆菌中干扰素基因的转录产物中与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不能被切除,无法表达出干扰素。因此相对于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干扰素基因,从已病毒免疫的白细胞中提取mRNA,再反转录并构建的cDNA文库中获取的干扰素基因,更易在大肠杆菌中合成正常干扰素。(2)蛋白质工程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和生物功能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3)在构建该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同时用限制酶HindⅢ和BstⅠ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主要目的是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任意连接(或自身环化或反向连接)。(4)用限制酶HindⅢ和BstⅠ处理质粒时,破坏了lacZ基因,导致半乳糖苷酶不能合成,而半乳糖苷酶能催化生成蓝色物质从而将细菌染成蓝色。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未被转化的大肠杆菌不含四环素抗性基因,无法生长;含有质粒载体的大肠杆菌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能正常生长,含有lacZ基因,菌落呈蓝色;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能正常生长,lacZ基因被破坏,菌落呈白色(或无色)。(5)要获得膀胱生物反应器,最终在尿液中获得干扰素,应使干扰素基因在膀胱上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正确分析题图,再运用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有一定难度。11、降低CO2光反应D1蛋白的含量降低光系统Ⅱ减弱缓解【解析】

植物蒸腾作用旺盛会导致叶片气孔开度下降,气孔开度下降又引起细胞吸收的CO2减少,导致叶肉细胞间的CO2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图1显示,较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图2说明喷洒适宜浓度的SA会减弱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降低,对小麦的“午睡”现象起到缓解作用,据此,若要减少“午睡”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