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积存写景的好词佳句,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学习如何设计海报。
3.体会如何把画面写具体。
4.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能够理解诗意,背诵全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积存写景的好词佳句,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能够理解诗意,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设计海报。
2.体会如何把画面写具体。
课时安排
1课时教
学过程
一、沟通平台
⑴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得意。那是很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
什么地方。
我有时机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行计数。枝上又生根,有很多根
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局部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2)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真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消灭在窗前的
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
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教师点拨:第一个句子中的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大得令人赞美。这两段静态描写
让我们感受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其次个句子中的月亮像个顽皮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往上爬,
竟然跑到穿衣镜里去了。作者把月亮渐渐上升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好玩。
本单元的课文中有很多这样的词句,值得我们品尝、积存。以上景物描写片段,用词准
确,写得格外形象生动。寻常学习时,要留意积存这样的好词佳句,在写作时要学会运用景物
描写。
二、词句段运用
1.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吧。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还可以配上好
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最吸引人。
海报例如:
2.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⑴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忙地朝窠里飞去。
(2)院子的中心,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中心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稀稀的枝,稀稀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
的骨朵儿了。
⑶眼前是一条清亮的小河。⑷
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⑸
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教师点拨:作者把画面中的事物用修饰词进展描写,把事物的特点写得具体形象生动。
如乌鸦归巢时的情形是“急急匆忙”的;桂树的特点是:稀稀的枝,稀稀的叶,桂花还没有
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句子例如:眼前是T清亮的小河,小河里鱼虾成群。住在村庄里的人们每天都要到小河
里来挑水。
得意的小狗在公园里绿茵茵的草坪上玩耍。它一会儿踢球,一会儿捉蝴蝶。
早晨,晴朗的天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天地也瞬间变得暗淡无光。
三、日积月累
1.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
2.教师讲解重点词义,逐句翻译,疏通全诗大意,分析诗人情感。
3.安排学生再次朗读,领悟意境,体会情感,背诵本诗。
词语释义: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依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②西塞山:
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③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
白色。④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⑤箸笠:
用竹叶、竹蔑编的宽边帽子,常作为雨具,又称斗笠。窘是一种竹子。⑥蓑衣:用茅草或是
棕丝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用来遮风挡雨的衣服。⑦蹶鱼:江南又称桂鱼、桂花鱼等,肉
质鲜美,格外可口。⑧归:在文中是指回家。
作者介绍:张志和(730—810),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
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词人、诗人。十六岁参与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
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
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忧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
著有《玄真子》集。
背景资料:张志和16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
宠爱,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从今再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
“烟波钓徒”,写下了这首传唱悠远的词。
这首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风光: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
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鳏鱼,还有那温存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
天的景象,生气勃勃,而且布满了喜气。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
细雨之中,享受着惊异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风光的一局部。这风、这雨是美好的,
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难怪词人要流连忘返了。“不须归”除了指
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德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
也是诗人自己。他宠爱淳朴秀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秀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
自己悄然融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受和依恋。
诗句翻译:西塞山四周,白鹭展翅飞行,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鳏鱼肥美。渔翁头戴青斗
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不愿回家。
诗歌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亮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
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
在地飞行,衬托渔父的闲适得意。次句“桃花流水蹶鱼肥”表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
了渔父的生活环境。第三四句“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碧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媚,用语
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闲适拘束的生活情趣。
拓展积存: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远眺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R教学目标U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重点字音、字义,读准多音字“好”、
识”等字音,正确理解“知、耻、默、敏、厌、尝、急”等字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多种形式朗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4.在理解文意的根底上,尝试断句,读出文言文的节奏,背诵课文。
5.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K教学重、难点X
重点: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多种形式朗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
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尝试断句,读出文言文的节奏,
背诵课文。
难点:
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R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提示课题。
㈠导入。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经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苏轼也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那今日就让我们走进
25课,看看两位古人孔子、朱熹对我们读书有什么好的建议。
齐读课题:25古人谈读书
(二)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师:这一课是两则文言文,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都用了哪些
方法呢?(板贴: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阅历〕
大家谈到的都是理解文意的好方法。(板贴:理解文意〕
在理解文意之前,我们先要读准字音。(板贴:读准字音)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则文言文。
(一)小组分工合作。
师: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则文言文。
请听要求(ppt出示):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面两个任务:首先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然后用之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说说这几句话
的意思。开头吧!
(二)小组汇报,教师提炼、点拨,教师强调多音字“好”“识”以及通假
字“知”的读音。完成目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提炼学习方法,解
读文言文中常见文学现象。完成目标:能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课文大
意。
师:哪个小组想共享一下你们的沟通成果?请上台!
1.师:刚刚这个小组提示我们留意这个“好”字读四声,在这里是
喜好的意思。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我们一起读!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师:刚刚小组汇报的时候,还提到了“识”这个字,它也是一个多
音字,看看注释,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对了,当它表示“记住”的意思
时,就读四声,比方博闻强识,谁来读读这句话!咱们一起再来读读!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这明明是知,为什么读“智”呢?古代没有才智的智这个字,
于是人们就用读音相近的“知”来代替它所以在这里,应当读“是知也”
谁来读?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过渡:刚刚的小组汇报很精彩,就像这样,哪个小组还想再来汇报?4.
其次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这句理解的很准确,结合这两个注释,谁能像他们一样再来说
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对啊,孔子认为聪敏而又好学的人,不应当以下问
为耻。带着你的理解一起读读这句话。一起读!
5.第三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师:这句理解的也很准确,谁能连词成句,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默是静静地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指板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
确实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一起读!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句话,都有一个"敏”字,看看注释,你有什
么觉察?这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的现象!(板书:一词多义〕
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三、在理解文意的根底上,划分断句,读出文言文的节奏。背诵课文。
师:理解文意,还能帮助我们读出节奏呢,井教师依据自己的理解,
是这样来断句的。
(一)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自读、指名读、齐读。
谁能按这样的节奏来读一读?一起读!
(不准确的地方,教师示范读〕
师:你能不能依据自己的理解给后面三句话断句呢?快来试一试吧!
谁想读一读?恩,你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谁再来读一读!大家读的越
来越棒了!
(二)熟读成诵。
1.带着理解,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2.宋代宰相赵普就曾用“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经典之句值得我们反
复品读!一起读!
3.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对你的读书确定更有启发!再读!读好断
句,文言文的韵味更深厚了!(板贴:读好断句)
四、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其次则文言文。
过渡:朱熹又谈到了哪些读书建议呢?
Ppt出示自学要求:
①自读文言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②依据自己的理解断句。
(一)你理解这则文言文的意思了吗?指名说意思。
教师解读文学现象:古今异义
1.这个“尝”是曾经的意思,理解的很准确,结合第一篇文言文“尝”,
对这个字的理解,你有什么觉察?这种古代意思与现代常用意思不同的
现象叫做古今异义。(板书:古今异义)
2.这则文言文中,还有一个古今异义,结合注释,看谁找的速度最
快,看谁的眼睛最亮?第一则文言文中,也有一个古今异义呢,找到了
吗?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真是很常见呢!
(二)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谁能来读一读?
师:舒缓有度,停顿恰当,文言文读得有滋有味。让我们一起再来
读读这则文言文!
五、比照阅读,完成目标: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内容带来的
启发。
(一)我们今日学习的课题是《古人谈读书》,这两则文言文,有什么不
同之处?(谈不到的话,师引导哪一篇更像谈读书?)
小结:学习要靠读书,读书就是一种学习。只要我们端正学习态度,
找到适宜的方法,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二)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你有
这样的经受吗?
(板书:态度方法)
六、拓展阅读。
小结: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读书方面,古人
还有很多贵重的方法流传至今!课下读一读下面两则文言文,思考一下
自己应当如何读书。
(一)聪与敏❶,可恃而不行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
庸❷,可限而不行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清]彭端淑
(二)“破”与“有神”三字❸,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❹甲破其
卷,取其神,非整个用其糟粕❺也。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
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清]袁枚
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灵敏。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凡。③“破”“有神”
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盖:旬首语气词,含有推
论的意味。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这里比方书中无用或不
好的东西。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七、板书。
25古人谈读书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读准字音
借助注释态度
理解文意联系上下文
结合生活阅历方法
读好断句
古人谈读书
一、我会写组词
耻:chT〔雪耻、赞扬、耻辱〕
诲:hui[教育、训|诲、诲人不倦〕
谓:wOi〔所谓、无谓、谓词〕
诵:song〔背诵、传诵、诵读〕
岂:qi〔岂不、岂敢、岂能〕
恒:heng〔恒星、恒久、恒定〕
窥:kuT〔窥视、窥探、窥测〕
皆:ji©〔皆大开心、有口皆碑、比比皆是〕
缺:que〔缺少、缺乏、缺点〕
二、我会认组词
识:zhi〔附识、心存目识、默而识之〕
矣:yi〔足矣、心既到矣、悔之晚矣〕
三、多音字
为:wei〔认为〕wei〔为何〕
好:吟。〔爱好〕hao〔好人〕
识:zhi〔附识〕Shi〔识别〕
四、理解文言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释】
①敏:勤勉。②好:喜好。③耻:以……为耻。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
的人请教。知:同"智",才智。⑥识:记住,这里读zhi。⑦厌:满足。⑧诲:教
育。
【译文】
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才智。
把所学的学问静静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育别人而不倦怠。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认真,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
①谓:说。②漫浪:任凭。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
认真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任凭地诵读,那确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
能长期。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莫非眼和口会不到吗?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其次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行。
【注释】
①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
【译文】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其次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确定不会甘心
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得就自满自足,像观
海的河伯,像观天的井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确定没有做不成的事
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行。
五、问题归纳
1.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
尝,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认真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学问;嘴要读出声来,以
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加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
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2.曾国藩提出的读书的“三有"你是怎么理解的?
曾国藩提出的读书"三有":第一要有志向,其次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
向就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有了恒心就
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这三个方面缺一不行。
六、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好处,告知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
习惯。
七、课外学问点
L《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见、论
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
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分:
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
思比较丰富。
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洁。
3.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认真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间"。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特长,不断向别人学习,才会真正地成长,•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认真致志在读书
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从曾国藩的话中,我懂得了志向、见
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我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八、教材课后习题
L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文言文句式长短不一,意思也相
对不简洁理解,因此为了正确地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我们除了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之
外,还应把握一些简洁的语法学问,如区分词性、划分句子成分等,更准确地把握停
顿。其次要反复诵读,培育语感。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译文:
A.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才智啊。将学问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育人
不感到疲乏。
B.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
不会看认真,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任凭地诵读,确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
能长期。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
到位呢?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其次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断不甘为下流;有识
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
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行。
C.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其次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确定不会甘
心做一个下等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
观海、井蛙窥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确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
件缺一不行。
3.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指导: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虽好,但不愿定适合全部的人。每个人的学习状况不
一样,大家要依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读书才能有率。
例如:朱熹所提倡的“三到"读书法使我受益匪浅。我每次读书时简洁走神,对书中
的内容记得不深刻。承受"三到"读书法集中精力于书本,眼睛认真地看每一个字,
嘴巴随着眼睛的移动而大声诵读,这样一遍下来,我竟然记住了绝大局部内容。
忆读书
一、我会写组词
舅:jiU〔舅舅、舅父、舅妈〕
津:jin〔天津、津津有味、无人问津〕
斩:zhan〔斩首、斩断、先斩后奏〕
限:xian〔限制、无限、局限〕
凯:k”〔凯旋、凯歌、奏凯〕
葛:ge〔姓葛、诸葛、诸葛亮〕
述:shu〔表达、述说、表达〕
贾:jia〔姓贾、贾道、贾宝玉〕
衰:shu&i〔年轻、衰弱、衰败]
刊:kan〔刊物、报刊、创刊〕
琐:sud〔琐事、琐细、烦琐〕
朴:pu〔朴实、朴实、简朴〕
篇:pian〔诗篇、篇幅、篇目〕
某:mou〔某人、某个、某事〕
二、我会认组词
浒:hu〔水浒、浒苔、水浒传〕
传:Zhuan〔传记、小传、言归正传〕
着:zhu6〔着力、冷静、着手〕
鲁:IU[粗鲁、鲁迅、鲁班〕
煞:sha〔天煞、地煞、凶神恶煞〕
寇:kou〔敌寇、贼寇、落草为寇〕
卷:juan〔试卷、卷子、万卷书〕
栩:xu〔称栩、栩栩如生、栩栩欲活〕
呻:shen〔呻吟、呻唤、呻呼〕
三、多音字
传:chuan〔传奇〕zhuan〔传记〕
煞:sha〔地煞〕sha〔煞住〕
卷:ju3n〔试卷〕juan〔卷起〕
抹:mo〔抹杀〕mo〔抹墙〕ma〔抹布〕
四、近义词
期盼一一期盼明白一一了解催促一一催促
/*人/|\\音轶置口置口
八趣小H■侬揄四,L次庆他传
—田多
欢快一一开心思考一,匕、"匕消遣一一解闷
烦琐——琐碎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津津有味一一饶有兴趣朦朦咙胧——模模糊糊
五、反义词
明白—纳闷厌烦——宠爱欢快——难过
生动——呆板烦琐——简洁华美一质朴
浅显——浅显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六、理解词语
津津有味:形容有味道,好玩味。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天罡:古书上指北斗星,也指北斗七星的柄。
地煞:星相家指主管凶杀的星。《水浒传》中将梁山泊中的七十二位头领称为"七
十二地煞"。
消遣: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烦琐:繁杂琐碎。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格外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索然无味:形容没有兴致,没好玩味。
堆砌:比方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美而无用的词语。
无病而呻:比方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却长吁短叹,也比方文艺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矫
揉造作
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
不能自己:自己不能把握住感情或行为。
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借指堆砌辞藻而内容贫乏的诗
文。
七、句子解析
L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头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
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不是……而是……"这句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头宠爰读书了,另一
方面写出了作者宠爱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
2.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智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由
于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
得比没有人物共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凑成"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牵强强"有将就凑合的意思,"凑满”有拼凑够数
目的意思。这句话既确定《水浒传》着力刻画的人物性格极生动,又指出《水浒传》
的一百零八人并非个共性格鲜亮,但比没有人物共性的《荡寇志》强得多。是一种客
观中肯的评价。
3.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有骄傲之感。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从读书的意义讲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既是对自己读书阅历的总结,
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受,表达了自己宠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
对读书的生疏,期望我们少年儿童生疏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作者是按什么挨次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受的?文中说明挨次的词语有哪些?
作者是依据时间挨次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受的。说明挨次的词语有:"七岁时""十
二三岁时""1980年“。
3.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欢快。”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大哭了
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赏识;《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
泪,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味道";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
能自已"。
4.结合冰心老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阅读阅历,说说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学问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
能算是好书。
九、课文分段
第一局部(1):点题。开篇点题,引出读书的话题。
其次局部(2-8):读书经受。回忆读书经受,点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欢快。
第三局部(9-10):择善而读。以丰富的阅读阅历说明如何选择好书。
第四局部(11-12段):读书感悟。总结全文,告知我们"读书好",要"多读书,读
好书"。
十、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受,表达了宠爰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
生疏,告知青少年"读书好",鼓舞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L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受,她认为什么样的书
才是好书。
答:冰心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受有:七岁时读《三国演义》,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然后读了《水浒传》,觉得里面的人物性格生动、共性鲜亮,比《荡寇志》强多了;
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中年时再读,体会大有不同。冰心认为只有那些满带着真
情实感、格外质朴浅显的书才是好书。
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受,谈谈你对“我永久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欢快”这句话
的体会。
例如:这句话是作者的阅读体会,读了这句话,我也深有同感。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学
问是有限的,要想扩大学问面,就要在课下有选择地、广泛地阅读。在我的书柜里就
有很多中外名著,每当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我都会读上一个小时。在阅读中,我
了解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阅读让我感到幸福,
从书中我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欢快。以后我还会坚持阅读,让阅读伴我成长。
3.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争论,说明理由.
我打算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竟然越看越明白。
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方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由于只
学过那个字的一一半。
例如一:我不赞同这种读书方法。字音读不对,自然也很难理解这个字以及与之相关
的词语、句子的含义,不利于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我们在读书时还是要尽可能把握每
个词语、每句话的内涵,这样才能加深理解,从中学到有用的学问。
例如二:我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作者当时年纪尚小,要她像成人那样去读一部
长篇小说明显是不现实的。对于七八岁的小孩,读书时从整体入手,不要过分纠结于
某个字、词的含义,只要把握大致内容就可以了。
我的“长生果”
一、我会认组词
喻:yO〔暗喻、比方、家喻户晓〕
差:chai〔美差、出差、派遣〕
瘾:yin〔过瘾、上瘾、戏瘾〕
卓:zhu6〔卓越、卓见、卓著〕
籍:ji〔书籍、典籍、户籍〕
饥:ji〔饥饿、饥饿、如饥似渴〕
偿:chang[归还、报偿、如愿以偿〕
甸:dian〔缅甸、沉甸甸、草甸子〕
馈:kui〔馈送、馈赠、反响〕
磁:CI〔磁铁、磁场、磁性〕
委:wVi〔委屈、委员、编委〕
酵:jiao〔发酵、酵母、干酵母〕
鉴:ji3n〔鉴定、鉴定、前车之鉴〕
沥:11〔沥血、沥青、淅沥〕
二、多音字
差:chai〔出差〕cha〔差异〕cha〔差不多〕
解:jie〔解释〕jie〔押解〕xie〔解数〕
落:Iu6〔落叶〕la〔丢三落四〕lao〔落枕〕
奔:ben〔投奔〕ben〔奔驰〕
撒:sa〔撒种〕s曰〔撒网〕
模:mo〔模型〕mu〔模样〕
禁:jin〔禁不住〕jin〔制止〕
三、近义词
呐喊——呼喊凄惨——凄惨丰富——丰富
增加——增加苦恼——苦恼制造——创作
亲切——热心愉悦一—愉快患病一一患病
报偿——报答光明一-敞亮清爽一一清爽
四、反义词
亲切——冷漠1刖1兄X住121凄惨一一幸福
向公
焦热一凉快光明一—八里、、暗H口归力U版
清爽——污浊绚烂一一暗淡增加一一减弱
孤独一吵闹千篇一律-—与众不同
五、理解词语
流光溢彩:形容荣耀流淌闪耀。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艳羡。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赏识。
如醉如痴:形容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或沉醉而不能自拔,神志恍惚。
浮想联翩:指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整个吞枣:比方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承受。
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得个或许,不求深刻了解。
牵肠挂肚:形容格外挂念,很不放心。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格外迫切。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驳杂:混杂不纯。
黯然神伤:形容因失意、懊丧而伤感。
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六、句子解析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全文的总起句,运用比方开篇点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长生果,
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养分极其丰富的精神食粮。作者把书比作
“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连续的养分,充分表现了书与
人类文明进展关系亲热。
2.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动着欢快音符
的乐章。
作者以一连串惊异的印象一一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流光溢彩的画页,跳动
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来形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惊异。
3.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这句话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课外阅读。意思是要想将
作文写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窠臼。
七、问题归纳
L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
说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2.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宠爰读书?
作者宠爰读书的描写贯串文章始终:看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
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大部头小说时的着迷。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宠爰读书。
3.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①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
②真正的连环画;
③小镇文化站的文艺书籍;
④学校图书馆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4.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①阅读,不仅能扩展想象力,熬炼记忆力,增加理解力,还能提高写作力气。
②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③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头离不开借鉴和仿照,但是真正打动人心
的东西,应当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制造。
5.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
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
写读书笔记:记书中秀丽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
用。
八、课文分段
第一局部[1):开篇点题,说明谁对人类文明进展的重要性。
其次局部〔2-6〕:回忆了"我"童年欢快的读书生活。
第三局部〔7-14]:写课外书籍给"我"很多养分,特别是对"我"的作文有很
大的帮助。
九、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说明白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
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那份深厚感情和对阅读的宠爱之情,说明
白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语文园地八
一、沟通平台
读了五个小朋友说的话,我觉察他们在谈论找书读的方法。第一个小朋友问大家寻
常是怎样找书读的,宠爰读什么书。其他小朋友谈了自己找书读的方法:沿着课文找书
读;读同一类的书;读同一作者写的不同的书;读各种各样的书。第一个小朋友从中受
到启发: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二、词句段运用
L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方成什么。
①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这句话把书比方成"长生果"。
②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养分品。"
这句话把书比方成养分品。
③一本你宠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这句话把书比方成朋友和故地。
这三个都是有关带有比方的书的名言警句,在读中不仅积存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还
能知道有关读书的比方句的用法。
2.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1)阅读是什么?是吸取。
(4)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2)似乎每天吃饭吸取养分一样,阅读就是吸取精神上的养分。
(5)阅读和写作,吸取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3)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三、日积月累
1.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朱熹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
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
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
度的奉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
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
成果,"致宽阔,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
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
盛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然借名书院,培育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
创立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行磨灭的奉献。有《朱文公文集》。
2.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偏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城福山
(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
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动身出
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
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
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3.古诗简介
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提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
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方要不断承受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泼与进步;其次
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方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
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方之中,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赏识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
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确定普适性的。这两首诗富于理趣,始终为人传诵。
4.理解诗意
观书有感
[宋侏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鉴:镜子。
②徘徊:来回移动。
③渠: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④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
⑤如许:如此,这样。
译文:半亩大的方塘如同一面翻开的镜子,天空的荣耀和浮云的影子在里面来回移动。
要问那方塘的水为什么会如此清亮呢?是由于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过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⑦巨舰一毛轻®。
始终⑨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⑩拘束行。
【注释】
⑦蒙冲:古代战船。
⑧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快。
⑨始终: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⑩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昨天夜里江边春水猛涨,战船巨舰像一片羽毛一般轻快。原先行船用劲推也是白
费力气,今日船却能在河流的中心拘束地航行。
5.古诗赏析
第一首诗借方塘形象地抒写自己的读书体会。诗人先描绘了池塘像镜子一样清亮
明净,天光云影在水中来回移动的惊异景象。然后笔锋一转,发出自己的疑问,
天光云影的美景从何而来呢?是由于水清亮才得以呈现。而水为什么会这么清亮
呢?由于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过来。诗人以源头活水作比,提示了只有不断吸取
养分,猎取知,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穿的道理。
其次首诗借日常行舟的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猛涨,往日搁浅的大船
变得像羽毛一样轻快。水浅时众人用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现在船却在江中拘
束地航行。"春水"比方长期的读书积存,而"蒙冲巨舰"在水中"拘束行"比
方对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站内环境控制调试方案
- 出租车行业应急服务预案
- AI机器人技术合作协议
- 跟骨骨折患者教育方案
- 蚌埠2024年05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第2单元真题试卷
- 博物馆疫情防控隔离点执行总结
- 地方医疗机构医风整治方案
- 2024-2025学年广西金太阳七市联考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扬子杯”物流配送效率提升方案
- 制造业疫情防控常态化执行方案
- 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 2022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及参考答案
- 中国建筑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酒店市场景气调查报告-浩华
- 7.2共建美好集体(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
- 外研版英语初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核题及答案
- 2024年财务条线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天翼云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认证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水上运动皮划艇行业营销动态与竞争趋势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