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表达在语文课堂中动态生成_第1页
让学生的表达在语文课堂中动态生成_第2页
让学生的表达在语文课堂中动态生成_第3页
让学生的表达在语文课堂中动态生成_第4页
让学生的表达在语文课堂中动态生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言运用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语文新课标在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表达与交流”要求,促使教师不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表达不是对知识的简单、机械重复,而是创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可通过引导,让学生的表达在质疑中生成、在辩驳中生成、在想象中生成、在批注赏析中生成。这样,能够凸显课堂的真实性,回归教学本真,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关键词]小学语文;表达;语言运用;动态生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将“语言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之一,在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表达与交流”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语文课堂,促使学生的表达经历全方位、多角度的动态生成过程。一、让学生的表达在质疑中生成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古人亦有言:“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努力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习的需要,从疑难开始。因疑难而产生疑问,并自主表达出来,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的原因、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当对某个观点或说法有疑问时,学生需要进行逻辑分析、寻找证据和推理判断。这样,学生不仅接收了信息,而且主动思考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助于学生后续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评估筛选、归纳整理,并针对问题的关键部分进行教学,以突出重点,使课堂处在运动的、不断生成的状态中,在节省时间的同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创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新局面。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先反复读课文,再提出疑问。学生提出问题后,先小组交流,将能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最终汇总出以下问题:1.在圆明园中游览,为什么会有“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的感受?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圆明园?4.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5.为什么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教师发现,第五个问题有很多学生提到,而这正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课后练习和课堂作业本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于是把它作为核心问题来探究。第四个问题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问题,教师让学生边读文字边想象,在阅读和想象的过程中探索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述五个问题,发现大部分已经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体回答得以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了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表达信心大大增强。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相应的表达给予肯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引导学生明确怎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怎样表达才合乎题意等。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二、让学生的表达在辩驳中生成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则。教师要允许学生从多角度进行个性化体验及表达,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独特性和差异性视为一种资源予以充分开发。只要学生能准确地、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都应该给予肯定。相对地,当学生不同意某个观点时,教师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辩驳。这有助于学生主动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认识到知识的相对性和多样性,加深理解、拓宽视野,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围绕一个问题表达自身看法、辩驳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理解,从中获得可贵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技能,这是生成理念的最好体现。仍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为例,相关教学片段如下。师:如果现在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关于要不要重建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是什么?小组交流,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最后派一个代表汇报。(学生小组讨论,热情高涨)生1:我们小组认为应该重建。这么一个“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人无限向往。只要一建成,就会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因为只要到圆明园,就能看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名胜古迹。生2:我们小组认为不应该重建。首先,要重建这样大规模的圆明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次,这个废墟的存在能够更好地警戒和教育后人,让人一看到就想起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这不是很好的教育题材吗?生3:我们小组主张重建,但是不在原来的位置上重建。重建能彰显我们国家的强大,让人一进圆明园就能看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名胜古迹,“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而不在原来的位置上重建,能使圆明园遗址得到完好保存,给后人以警戒和教育,让人一看到这片废墟就想起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这样,学生的表达在辩驳中不断生成,不断擦出火花,不断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三、让学生的表达在想象中生成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栖息地,理应洋溢着别样的诗意,绽放出诗的灵性,演绎出诗的精彩。受形象思维的影响,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较为直观。入选统编语文教材的古诗词,都具有极强的画面感。一首古诗(词)就是一幅色彩鲜丽、动静相宜的图画。教师引领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感受词语的气息,触摸诗句的质地,把握诗人情感的脉动。小学低中年级古诗词教学重在入情入境地教,而要入情入境,既可以借助图片、录像感受,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中,教师巧用多种策略,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与诗人共享诗中美景,能促进学生表达的生成。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李白《望庐山瀑布》一诗时,笔者搜集了大量图片,利用图片、动画,辅以悠扬的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初步体验作者的情感,进而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诗意画卷,感受古诗独有的韵味与优美的语言。笔者先让学生一边诵读古诗,一边想象整体画面,从而入情入境;再出示图片,让学生想象局部画面,进一步理解诗的意境,领会作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步骤1】自由诵读,想象画面1.让学生自由诵读。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看到的画面。3.请个别学生讲述自己看到的画面。【步骤2】逐句精读,体会意境1.精读“日照香炉生紫烟”(1)想象: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2)理解:为什么是“紫烟”?你想象出怎样的画面?(3)朗读。2.精读“遥看瀑布挂前川”(1)想象: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2)理解:“川”是什么?李白把什么“挂”起来了?怎么“挂”起来的?瀑布和其他可以挂起来的东西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3)朗读。3.精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齐读。指名说想象的画面。(2)理解:李白把瀑布想象成了什么?(银河)(出示银河的资料和图片。银河是一条银白色的光带,由许多耀眼的恒星组成,是出现在晴朗夜晚的天象奇观。神话传说中,它是天上的一条河,非常壮观、非常神秘)(3)朗读整句诗。(出示图片)【步骤3】结合已有画面,再读整首诗这样,在学生对古诗有了一定理解后,教师适时利用配乐,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读出自己的情感,与诗人共享诗中美景。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情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抒发,语文核心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四、让学生的表达在批注赏析中生成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真正学会表达。在批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直觉,直接、直观地感受、体味、领悟,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地表达出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创新思维,实现了表达在批注赏析中的动态生成。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练习或测试中,常常会从文中摘出一句话,问学生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或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时则选取一个词语,让学生说说这个词语放在这里好不好。如“老奶奶在屋后的水泥地上摔倒了,王敏把她扶了起来。于是,老奶奶表扬了王敏,王敏的脸红得像个小苹果”。提问:“你是如何理解‘红得像个小苹果这句话的?”很多学生只会回答:“因为害羞。”这样的答案直白干瘪,看似没有问题,其实缺少了语文思维的参与。较好的回答应该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王敏扶起摔倒的老奶奶,老奶奶感谢她时,王敏害羞的表情,从中可以看出王敏是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对比这两个答案,可以发现,前一种回答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答题思维。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要想语言丰富、具体、通顺,思维过程就必须清晰、完整、有逻辑。阅读批注时可引导学生从“法”“事”“情”“质”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助力学生表达的完整通畅。“法”就是句子或词语运用的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衬托、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事”就是句子或词语所在语境中的相关事件。“情”就是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质”就是人的性格或物的特征。通过对这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批注,学生理解和表达时就有章可循、有话可说。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当毛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战死在朝鲜的噩耗时,“‘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根据“法”“事”“情”“质”四个方面的阅读批注,可以这样写:这句话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毛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战死在朝鲜的噩耗时的表现,从中能够看出毛主席内心无比的伤心和痛苦,体会到他对儿子强烈的思念和爱。从“法”“事”“情”“质”四个方面进行阅读批注,学生的表达就不会那么直白干瘪,而是变得全面、具体、有逻辑。这样,学生掌握了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有效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组织和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