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民族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扁桃体是储存T细胞的重要场所。慢性扁桃体炎会降低患儿的细胞免疫,切除扁桃体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扁桃体、胸腺都是T细胞成熟和分布的场所B.细胞免疫中T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C.扁桃体反复发炎可能使其部分组织遭到破坏,造成T细胞数量增多D.切除扁桃体可能会影响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卫作用2.橘小实蝇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最后引入它的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橘小实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应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 B.使用性引诱剂不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C.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 D.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互利共生关系3.下列有关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灭鼠之后的剩余量接近K/2——保证物种的多样性B.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桑基鱼塘——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D.利用信息传递的生物防治——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pH的稳定与和有关B.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C.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等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D.淋巴细胞只生活在淋巴液中5.下图1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图2是图1中4个个体的基因检测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II3的致病基因来自I2C.II3与一正常人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是1/2D.该致病基因长度小于正常基因6.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虚线内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会影响兴奋的传递C.在d、e点之间连接了灵敏电流计,刺激F点和G点都能使电流计发生相同的偏转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无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能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7.如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A.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0B.葡萄糖→淀粉;H2O→[H]+O2C.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8.(10分)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③到④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由⑦到⑨过程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根据实验室中人工饲养黑腹果蝇的数据统计绘制而成的曲线图。人工饲养是在一定大小的培养瓶中、喂以一定量的酵母菌的条件下进行的。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草履虫、酵母菌所做的实验与上述结果相似,表明种群在一定空间、一定资源条件下的增长类型,一般都是___________。(2)曲线的纵坐标___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反映种群密度的大小。这个过程中种群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3)在一定环境中种群增长曲线的渐近线,生态学上称为环境容纳量,其含义是_______。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试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对珍稀动物的保护、草原的合理放牧分别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10.(14分)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营养级同化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量一2.46×20222.0×20222.59×20202.6×2020二3.2×2094.5×2065.5×2062.53×209三?6.0×2074.0×2072.3×206(2)图中虚线表示___________,N点时出生率______________(选填“>”、“<”或“=”)死亡率。(2)第二、三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点)。(3)在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该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1.(14分)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1)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含放射性标记____________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在此期间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然后,科学家立即洗去放射性标记物,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随着____________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的变化,据此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之中,这些膜泡能够精准的运输。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酵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sec12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sec17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_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养殖池中鱼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氨,硝化细菌可以把氨转化为易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以减弱毒性,从而确保鱼的安全。在养殖池中放置一定数量的生化培养球(由黑色的塑料骨架制成,大小约为3~5厘米直径的空心球体)为硝化细菌创造生活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硝化细菌能够利用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合成作用叫做_________;硝化细菌等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从养殖池中筛选出高效硝化细菌,则培养基中的氮源应为____________;为了观察硝化细菌的菌落大小、隆起程度、__________等菌落特征,常用__________法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获得单个菌落进行观察,该过程需要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3)养殖池中利用生化培养球(空心球体)培养硝化细菌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为降低致病菌对鱼的危害,工作人员向养殖池中施放了一定量的抗生素,这反而可能在短期内导致养殖池中的鱼大量死亡,请结合题中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脏、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髄中成熟。T淋巴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详解】A、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分布的场所,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扁桃体、胸腺都是T细胞分布的场所、A错误;B、细胞免疫中,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B错误;C、扁桃体反复发炎可能使部分组织遭到破坏,造成T细胞数量减少,从而降低患儿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错误;D、扁桃体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分布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切除扁桃体可能会影响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卫作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细胞成熟的场所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识记和理解能力。2、C【解析】
1、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天敌;散播性引诱剂,干扰正常交尾;引入寄生生物,以毒攻毒。2、种群的特征:【详解】橘小实蝇的幼虫活动范围有限,活动能力弱,应使用样方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对于橘小实蝇的成虫采用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因此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B错误;根据题意,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因此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C正确;根据题意,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寄生关系,D错误。3、D【解析】
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对于可持续资源一般捕获后保持在K/2,可使种群数量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而对于有害生物的控制则需要在低于K/2时进行防治。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A、农田灭鼠之后的剩余量应小于K/2,以防止田鼠快速增长,A错误;B、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属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C、能量在生态系统内不可以循环利用,C错误;D、生物防治中,利用昆虫的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能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应用、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应用和能量流动特点等相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S型曲线的特点及其应用,识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在生产上的应用,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问题。4、A【解析】
1.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可以实现物质的相互渗透,组织液中的水分和小分子蛋白质可以进入淋巴管成为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回流入血液。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1.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内环境中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A正确;B、组织液是大多数组织细胞之间生活的液体环境,但是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大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血浆的来源还包括淋巴回流,C错误;D、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液和血浆中,D错误。故选A。5、C【解析】
根据图1中Ⅰ1、Ⅰ2、Ⅱ4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图2中电泳图可知,Ⅱ4长度为1.0的基因属于致病基因,则长度为2.1的为正常基因,据此可知,Ⅰ1只含正常基因,Ⅰ2既含正常基因又含致病基因,所以Ⅱ4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Ⅰ2,故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Ⅰ2和II3均为携带者。【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B、由于Ⅰ1无致病基因,则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B正确;C、设致病基因为a,Ⅱ3(XAXa)与一正常人(XAY)婚配,后代正常(XA_)的概率是3/4,C错误;D、致病基因长度为1.0,正常基因长度为2.1,前者小于后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图1和图2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6、B【解析】
分析题图,该图的神经传导方向应该是a→d→c→e,所以a连接感受器,c连接效应器。【详解】A.分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连接感受器,c连接效应器,A错误;B.c处为组织液,如果理化性质改变很容易影响神经递质在两神经间的传递,B正确;C.在d、e点之间连接了灵敏电流计,神经冲动只能由d点传到e,刺激F点,神经冲动先传至d,再传至e,故电流计会有2次偏转,刺激G点神经冲动只能传至e,故电流计会有1次偏转,故电流计的偏转不相同,C错误;D.神经冲动是单向传导的,只能由d点传到e,所以即使不放药物,刺激e点d点也不会有电位变化,D错误。7、A【解析】
据图分析,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属于胰岛A细胞。同一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基因,且每个体细胞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但由于细胞分化,即基因发生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所含的RNA和蛋白质种类有所差别。【详解】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是正常生命活动的代谢基础,A正确;葡萄糖→淀粉只在部分植物细胞中发生,H2O→[H]+O2一般是在光合作用中发生,而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ATP→ADP+Pi表示ATP水解,发生在所有的活细胞中,但氨基酸→胰岛素只有在胰岛B细胞中发生,C错误;染色质→染色体发生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而胰岛A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D错误。【点睛】易错选项D,染色质变为染色体只能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发生,而题图细胞表示高度分化的胰岛A细胞,不再分裂。8、B【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几种育种方法,其中③④表示诱变育种,③⑤⑩表示杂交育种,③⑤⑥⑧表示多倍体育种,③⑦⑨表示单倍体育种。【详解】A、幼苗要形成种子必须经过减数分裂,在此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B、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中只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没有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说明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和一对纯合基因,因此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2×1/2=1/4,C正确;D、用正常的二倍体和四倍体形成三倍体的过程依据的是染色体变异,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S”型增长能在开始逐渐增大,在时种群的增长率达到最大,然后逐渐降低,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在这一环境中所能承载的这一种群的最大数量(密度)。(即这一环境所能养活的种群的最大数量)能够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使环境容纳量有所提高,其种群数量会自然增长。草原的放牧量应该控制在接近环境容纳量为宜,如果过多放牧影响牛羊的生长以及草原的恢复,如果破坏了环境,还会造成环境容纳量的降低【解析】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1)种群在一定空间、一定资源条件下,由于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所以其增长类型一般都是“S”型增长,即达到K值后,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2)曲线的纵坐标表示种群的数量,因而能反映种群密度的大小。图中数量曲线类似于“S”型生长曲线,所以这个过程中种群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在开始逐渐增大,在时种群的增长率达到最大,然后逐渐降低,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3)在一定环境中种群增长曲线的渐近线,生态学上称为环境容纳量,其含义是在这一环境中所能承载的这一种群的最大数量,即这一环境所能养活的种群的最大数量,即K值。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使该种动物的环境容纳量有所提高,这个种群的数量自然会增长。草原的放牧量应该控制在接近环境容纳量为宜,如果过多放牧会影响牛羊的生长以及草原的恢复。如果破坏了环境,还会造成环境容纳量的降低。【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环境容纳量(K值)=24.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次生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K值为环境容纳量,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固定能量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未被利用、分解者利用和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200%。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使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2)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3)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2)种群数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某值上下波动的,图中虚线表示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数量达最大值N时出生率=死亡率。(2)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能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量+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能量,故第三营养级的同化能量=3.2×209-(4.5×206+5.5×206+2.53×209)=0.45×209百万千焦,因此能量在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0.45×209/3.2×209)×200%≈24.5%。(3)该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该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特点,理解群落的演替类型和过程及其生物种类变化的原因,把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识记和理解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和作用,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11、氨基酸(3H亮氨酸)追踪时间(时间)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内质网小泡参与膜泡(或“小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解析】
1、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2、放射性示踪技术:用放射性元素取代化合物分子的一种或几种原子而使它能被识别并可用作示踪剂的化合物。它与未标记的相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不同的只是它带有放射性,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店长聘用合同特殊条款适用性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牛羊草料进口代理服务合同样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国留学学费支付及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打井工程监理合同8篇
- 2025年度个人小型挖机租赁服务规范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婴幼儿奶粉品牌授权及产品供应链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车转让及二手车增值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木工材料供应链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工程车租赁及道路救援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车辆购置贷款延期还款合同4篇
- 回收二手机免责协议书模板
- (正式版)JC∕T 60023-2024 石膏条板应用技术规程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知识差异盘点
- (权变)领导行为理论
-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卷
- 2024年智慧工地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YY/T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 GB/T 8005.2-201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2部分:化学分析
- 不动产登记实务培训教程课件
- 不锈钢制作合同范本(3篇)
- 2023年系统性硬化病诊断及诊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