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训练11_第1页
2017届高考历史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训练11_第2页
2017届高考历史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训练11_第3页
2017届高考历史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训练11_第4页
2017届高考历史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训练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2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农耕时代的手工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广东联考)《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到农业的地位,不能体现“重农”思想,A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能体现“靠天吃饭”的观念,B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按时进行农业生产,不能体现“不误农时”的思想,C错误;材料中“深耕细锄,厚加粪壤”,体现了注意耕作和施肥,属于“精耕细作”范围,故D正确。【答案】D2.(汉)《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下列有关汉代农业与铁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汉代B.铁器的使用使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C.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D.汉代农业生产完全依靠铁制农具【解析】材料显示出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故选C。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出现在铁器的使用之前,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其他材质农具的使用情况,排除D。【答案】C3.(2016·深圳调研)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的解读是()A.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B.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C.反映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D.批判唐朝工商业的落后【解析】题目中的“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描述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场景,故B项正确;题目中未涉及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均田制的局限性和唐朝工商业的落后,故A、C、D项错误。【答案】B【拓展延伸】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4.《左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锜夺夷阳五田”“郤犨与长鱼矫争田”(注:“________”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 B.土地日渐私有化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 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解析】材料中“争田”“夺……田”反映了春秋时期井田制日益瓦解、土地日渐私有化,故选B。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B5.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说:“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他强调的是()A.农业生产要把握好农时B.农事安排要注意地域的不同C.农业生产要改进耕作技术D.农作物高产要提高土地肥力【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不违农时,故A正确;地域差异、耕作技术与沤肥技术在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故B、C、D错误。【答案】A6.(2016·孝感一模)北宋建立不久,宋太宗对宰相说:“井田之制实为经国之要道……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这段话反映出北宋初期()A.社会秩序安定 B.土地兼并C.均田制推行 D.井田制度得到恢复【解析】由材料中“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体现的是土地兼并引起了贫富差距,故选B项。【答案】B7.杜甫有“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锦官,三国蜀汉王朝时已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故成都又别称“锦官城”。下列关于古代锦官和蜀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蜀锦主要用于宫廷和皇室用品B.蜀锦主要是面向市场生产C.锦官主要是监督蜀锦的生产D.蜀锦代表了当时四川手工业生产最高水平【解析】由“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可见蜀锦生产为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主要生产宫廷和皇室用品,不面向市场生产,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故B符合题意。C在材料中有提及,正确。明朝之前官营手工业长期代表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水平,D说法正确。【答案】B8.右图是安徽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楚大鼎,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楚王墓,重约400千克,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下列对该鼎的表述正确的是()A.该鼎沿口处文字应是甲骨文B.该鼎铸造时主要作为生活器具C.该鼎反映了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D.该鼎可能是周朝民间手工业的杰作【解析】注意时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所以是在周代。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A错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兵器,B错误。商周时期是官营手工业,D错误。C说法符合史实,故选C。【答案】C9.麻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解析】明代时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故选C。到了明代,民营手工业逐渐占主导,排除A。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错误。明代丝织业快速发展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答案】C10.(2016·邯郸模拟)明朝时有人说:“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宣德十年(1435年),命全面停罢金、银、铜、铁官矿,令民自采炼。这表明()A.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官营手工业管理方式落后【解析】“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同一个矿,官办总是失败,民营却可获利,原因在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式落后,因此明朝政府通过招商引入民间资本,D正确。【答案】D11.(2016·新余模拟)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D.民营手工业分工明确【解析】从材料中“各有成规”“世代相传”的信息知道苏州纺织业分派别,各有成规,世代相传,不互相交流,这就说明了技术垄断的存在,故选C。【答案】C【拓展延伸】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条件(1)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2)经济条件:①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②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12.明清史志资料显示: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①江南市镇经济繁荣 ②纺织业显著发展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存在自由劳动力市场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郡城之东,皆习机业”“俱以蚕桑为业”“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可以得出①②正确;“计日受值”反映了出现具有雇佣性质的资本主义萌芽,存在自由劳动力市场,故④正确;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材料也无从体现,故③错误,C符合题意。【答案】C【拓展延伸】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一是在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机户雇佣机工。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即商品货币关系。二是在棉纺织业中心的松江,包买商雇佣居民编织暑袜,计件付给工资,形成雇佣关系。三是广东的冶铁和铁器制造业中,也出现雇佣关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6·潍坊模拟)(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9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是怎样的。(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扶植小农经济政策的原因。(9分)【解析】第(1)题通过材料一中农夫的“耕稼树艺”、妇人的“纺绩织纴”等信息可以得出特征。第(2)题需要总结农民一年四季中的繁重劳役。第(3)题要结合小农经济本身的特征及封建政权的统治需要来回答,应表述准确,逻辑严谨。【答案】(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9分)(2)赋税过重,徭役频繁,重大疾病,水旱灾害,高利贷盘剥。(8分)(3)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兴衰和国家的安危。(9分)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期)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礼记·王制》材料二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凡礼器、兵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无赖,或故髡钳而匿名避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千百为群,虽坊主人亦畏之。——《康熙嘉兴府志》(1)材料一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手工业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2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经济领域出现的什么现象?简述其出现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题“主要目的”可直接分析材料得出,即手工业生产基本被官府控制,故其目的当然也是为王室和奴隶主贵族服务。第(2)题从材料二“进一步的发展”“官吏管理”“官府控制”“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等关键信息可以总结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原因据材料分析即可。第(3)题从材料三中油坊的生产规模以及“募”“佣值”等信息可以解读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原因”要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出现等方面回答。【答案】(1)为王室和奴隶主贵族服务。(4分)(2)特点:发展较快;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相结合,以官营手工业为主;有专门的官员管理。(6分)原因:铁制农具的使用;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济的发达。(6分)(3)现象:以雇佣关系为本质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4分)原因:农业商品化和民营手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