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蓉城名校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宇宙的熵在升高,有序度在降低。可是低熵体不一样,低熵体的熵还在降低,有序度还在上升,像漆黑海面上升起的磷火,这就是意义,最高层的意义。要维持这种意义,低熵体就必须存在和延续。”这是科幻小说《三体》中,关于超高级文明生物“歌者”的一段描述。“歌者”将人类以及三体文明等其他文明称为“低熵体”,生命若要维持,就要想方设法将自己的熵降低,走向有序。这个设定的确有根有据,薛定谔振聋发聩的论述——“生命以负熵为生,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对抗熵增的进程”,便说明了这个道理。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彭罗斯曾提出“太阳给地球提供‘低的熵’,人类生活以及大自然消耗低熵能量后再回馈给太阳‘高的熵’”。既然熵总是趋于最大值,那么人类的生老病死就是一个自然规律,是走向熵增的道路。“熵”,已然横跨多个领域,成为科普作品、文艺作品甚至是心灵鸡汤的高频词。在科学研究中,起源于物理学的“熵”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么,“熵”是什么呢?1865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首次提出熵的概念,用来表示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匀,熵就越大。随后,熵被用来进行热力学和统计学意义上的解释。1948年,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提出了“信息熵”,解决了对信息的量化度量问题。拿扑克牌来说,一副扑克牌有五十四张牌,就具有五十四张牌的信息,抽牌过程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最开始,我们对下一张牌的信息一无所知,信息为零,信息熵最大。随着不断抽牌,信息熵逐渐减小。最后只剩一张牌的时候,看看手里的五十三张牌,就可以确定最后一张牌的信息了,此时信息熵为零。这就是信息熵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变化形式。在量子层面,科学家们用“纠缠熵”来描述对事件的“无知”程度。纠缠熵被应用来研究黑洞辐射过程。黑洞一般被认为是连光都能吸收的天体,任何东西都不能从黑洞中逃逸出来。1973年,霍金预言黑洞会产生黑体辐射,称为“霍金辐射”。霍金辐射说明黑洞会释放出信息(热辐射),这一行为导致信息不守恒了,此即“黑洞信息谬”。1993年,霍金的学生佩奇计算了黑洞的纠缠熵,曲线像一个倒V字,这就是著名的“佩奇曲线”。佩奇曲线成功地描述了黑洞辐射过程的纠缠熵变化。如今,人们对熵理论的认识仍然在不断深入,已经深入到物质最微观的层次和黑洞,甚至深入到时空的研究了。熵与最微观层次之间的联系表明,不同学科的多个系统中的模式和结构可能具有共同的原则,熵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基本描述。这种扩展的理解可以帮助指导研究人员加深对原子核结构和它们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更广泛的科学背景中的作用的理解。熵的研究,处于当今众多学科研究工作的前沿,必将促进我们对自然界的进一步理解,是人类理解宇宙奥秘的一座桥梁!(摘编自寇维陈旭荣《从宇宙星辰到微观世界,说说无所不在的“熵”》)材料二:为什么热量总是从较热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为什么凋落的树叶不会重回枝头,枯萎的花朵不会重新绽放?自然界中宏观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一个优先的方向,遵循的规律便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也称“熵增加原理”,它指的是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无序的程度(即熵)会不断增大。人的生命也如此,从物理层面的运动到精神层面的思考,都会消耗能量并产生熵,打破原有的平衡。当我们思考时,大脑会消耗能量,产生熵。熵增加原理表述为:孤立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可逆过程中不变,在不可逆过程中增加。人类的大脑每天需要接收、记忆各种信息,学习、理解各种知识,分类、处理各样事务。这意味着大脑的熵在不断增加,若不及时优化、排序,大脑就会越来越无序。研究发现,当大脑处于休息状态时,各个脑区处于不同状态且不断转换,但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是随机、可逆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细致平衡”状态。而当大脑处于思考状态时,各个脑区在不同状态间的转换存在方向性,这被称为“细致平衡破缺”。也就是说,在思考的过程中,神经活动的“细致平衡”被打破了,这时表示混乱程度的熵也增加了。研究人员发现,在情绪处理、工作、社交、语言、理性思考、风险决策、运动执行等7种不同类型的大脑认知活动中,运动执行和风险决策等活动中的熵产生最明显,而语言、情绪处理等活动中的熵产生较少。也就是说,进行越高级、越复杂的认知活动,大脑产生的熵越多。我们要如何对抗大脑熵的增加呢?研究表明,当学习的速度慢下来时,神经元中熵的增加会减缓,从而使我们的学习效率不降反升。对于每个人来说,大脑是我们身体的总指挥部,对抗大脑熵增加的方法就是科学用脑,不断挖掘大脑的潜能。例如,在学习方面,可以不断地重复、慢慢雕琢、反复练习,要知道“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反而学习效率更高。或者去看一场电影、读一本书、与朋友进行一次畅谈,从中探索到新鲜的信息、知识或智慧,为大脑“减熵”。(摘编自刘恺《大脑中的热力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幻小说《三体》引入了物理学中的“熵”的概念来探讨宇宙的规律、生命的维持方法。B.在熵增加原理的视角下,人类的生老病死可以被解读为一个从低熵到高熵的自然演变过程。C.佩奇曲线描述了黑洞在辐射过程中纠缠熵的变化,成功解答了霍金提出的“黑洞信息谬”问题。D.熵增加原理也适用于人的生命和大脑。日常的运动和思维的进行都需要消耗能量并产生熵。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熵在统计学中用于表示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在信息论中用于量化信息的不确定性。其概念和应用领域正不断扩展。B.人们对熵理论的深入研究,不仅可能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而且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深入理解。C.当大脑从休息状态转换为思考状态时,神经活动的“细致平衡”被打破,这一过程伴随着系统混乱程度的上升,即熵的增加。D.不同类型的认知活动对大脑熵的影响不同。进行复杂的认知活动时,大脑产生的熵更多;而相对简单的活动产生的熵较少。3.下列读书方法中,不能帮助大脑“减熵”的一项是()A.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B.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C.勤学是有所前进的奠基礼,勤思是有所发展的催化剂。D.读书如行路,须缓步前行,方能领略沿途风景。4.根据材料,下列对佩奇曲线解读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佩奇曲线描述的是黑洞与其辐射之间的纠缠熵随时间变化的趋势。B.黑洞辐射进行到一定阶段,该曲线出现转折点,此点被称为佩奇时间。C.在佩奇时间之后,黑洞与其辐射之间的纠缠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D.最终,纠缠熵将降至零,整个系统陷入一个高度纠缠的混乱状态。5.请根据材料二,谈谈如何优化我们的学习。【答案】1.C2.A3.C4.D5.①注重用脑的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和重组信息,从而达到“细致平衡”的状态。②优化学习流程:对需要学习的各种复杂信息,进行优化、分类和排序。③采用进式反复练习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采取慢节奏、反复练习和慢慢雕琢的方法,减缓神经元中熵的增加速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④引入新的信息或知识: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电影、与朋友交流等多元化方式,引入新的信息、知识和智慧,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成功解答了霍金提出的‘黑洞信息谬’问题”错误,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一第五段“佩奇计算了黑洞的纠缠熵,曲线像一个倒V字,这就是著名的‘佩奇曲线’。佩奇曲线成功地描述了黑洞辐射过程的纠缠熵变化”可知,文中只是说明了佩奇曲线成功地描述了黑洞辐射过程的纠缠熵变化,没有提到解答了霍金的问题。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信息论中用于量化信息的不确定性”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信息熵’,解决了对信息的量化度量问题”可知,熵解决了对信息的量化度量问题,不能理解为用于信息量化的不确定。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可以不断地重复、慢慢雕琢、反复练习,要知道‘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反而学习效率更高”可知,可以通过反复琢磨、反复练习、循序渐进、日常积累的方法为大脑“减熵”。ABD均强调“慢工出细活”,符合“减熵”方法。C.强调学思结合,思考会消耗能量,使熵增加,不能帮助大脑“减熵”。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和图表的能力。D.“整个系统陷入一个高度纠缠的混乱状态”错误。根据图表及材料一第五段的内容,纠缠熵像一个倒V字,描述了黑洞辐射过程的纠缠熵变化,没的信息表明熵为零时,系统会陷入混乱状态。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当大脑处于休息状态时,各个脑区处于不同状态且不断转换……而当大脑处于思考状态时,各个脑区在不同状态间的转换存在方向性,这被称为‘细致平衡破缺’……在思考的过程中,神经活动的‘细致平衡’被打破了”可以概括出,让大脑适当休息,做到劳逸结合,使大脑不同状态能不断转换,保持“细致平衡”状态。根据材料二第二段“进行越高级、越复杂的认知活动,大脑产生的熵越多”可以概括出,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优化组合,让认知活动按级别分别进行,让学习的流程达到最优化。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当学习的速度慢下来时,神经元中熵的增加会减缓,从而使我们的学习效率不降反升”“学习方面,可以不断地重复、慢慢雕琢、反复练习”可以概括出,采取反复练习、不断重复、慢慢雕琢的方法,在慢下来的学习速度中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去看一场电影、读一本书、与朋友进行一次畅谈,从中探索到新鲜的信息、知识或智慧,为大脑‘减熵’”可以概括出,通过看电影、读书、与朋友畅谈等方式,探索新鲜的信息、知识或智慧,拓展我们的视野,来优化我们的学习。(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风莫言我家房后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窄窄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我们动身很早,河堤上没有行人。堤顶就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了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河上有雾,雾很重,但不均匀,一块白,一块灰,有时像炊烟,有时又像落下来的云朵。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小车轮子沙沙地响。田野里还是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曲调很古老。节拍很缓慢。歌声悲壮苍凉。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的歌声,空气因歌声而起伏,没散尽的雾也在动。从爷爷唱出第一个音节时,我就把头拧回来,面对着爷爷,双眼紧盯着他。他的头秃了,秃顶的地方又光滑又亮,连一丝细皱纹也没有。①瘦得没有腮的脸是木木的,没有表情。眼睛是茫然的,但茫然的眼睛中间还有两个很亮的光点,我紧盯着这两个光点,似乎感到温暖。爷爷把车子推到草地上,竖起来,脱下褂子蒙在车轱辘上,带着我向草甸子深处走去。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迷蒙中感到爷爷在推我,睁眼爬起来一看,已是半下午了。“星儿,快起来,天不好,得快点儿走。”爷爷对我说。不知何时——在我睡梦中茶色的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太阳已挂到西半边,光线是橘红色,很短,好像射不到草甸子就没劲了。“要下雨吗?爷爷。”“灰云主雨,黑云主风。”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爷爷在车前横木上拴上一根细绳子,说,“小驹,该抻抻你的懒筋了,拉车。”爷爷弯腰上袢,把车子扶起来,我抻紧了拉绳,小车晃晃悠悠地前进了。河堤很高,坡也陡,我有点头晕。“爷爷,您可要推好,别轱辘到河里去。”“使劲儿拉吧,爷爷推了一辈子车,还没翻过一回呢。”我相信爷爷说的是实话。爷爷的腿好,村里人都叫他“蹦蹦”。大堤弯弯曲曲,像条大蛇躺在地上。我们踩着蛇背走。这时是绿色的光线照耀着我,我低头看着自己的膝盖,也可以看到自己的肚脐。走出里把路,黑云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一切都不发声,各种鸟儿贴着草梢飞,但不敢叫唤。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起来了,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响声。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跟着这声音而来的是天地之间变成紫色。我回头看爷爷,②爷爷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爷爷!”我惊叫一声。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爷爷,那是什么?”“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我身体前倾,双脚蹬地,把细绳拽得紧紧的。我们钻进了风里。我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风托着我的肚子,像要把我扔出去。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爷爷——!”我拼命地喊着。喊出的声音连我自己都没听到。那根拉车绳很细,它一下子崩断了。我扑倒在堤上。风把我推得翻斤斗。翻到河堤半腰上,我终于又伸出双手抓住了救命的草墩,把自己固定住了。我抬起头来看爷爷和车子。车子还挺在河堤上,车子后边是爷爷。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子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我揪着野草向着爷爷跟前爬。我看到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爷爷,把车子扔掉吧!”我趴在地上喊。爷爷倒退了一步,小车猛然往后一冲,他脚忙乱起来,连连倒退着。“爷爷!”我惊叫着,急忙向前爬。小车倒推着爷爷从我面前滑过去。我灵机一动,耸身扑到小车上。借着这股劲,爷爷又把腰煞下去,双腿又像生了根似的定住了。我趴在车梁上,激动地望着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刮过去的是大风。风过后,天地间静了一小会儿。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我从车上跳下来,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爷爷眼里突然盈出了泪水。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爷爷,你累了吧?”“不累,孩子。”“这风真大。”“唔。”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爷爷”通过观察云彩颜色的变化,准确预测了大风的到来,这充分展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B.当狂风席卷而来时,“我”并没有选择逃避或观望,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与爷爷共同面对挑战。C.作者通过描绘大风对人物的冲击和考验,隐喻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和坚定信念。D.文章以悲剧色彩贯穿全文,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残酷斗争,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细致地描绘了河堤的环境,不仅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具体的场景,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做了铺垫。B.文章以“大风”为线索,从开场的平静,到天气骤变,再到与狂风的较量,直至风后的宁静,情节紧凑,层层推进。C.文章通过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修辞,生动地勾画出场景和人物的细节,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D.文章通过“我”的视角,展示了独特的乡村生活风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8.文中两处画线部分对爷爷“木木的,没有表情”的描写,各有何作用?9.著名作家王安忆曾赞誉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实在太经典了”。莫言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环境?【答案】6.D7.C8.①第一处:突出了爷爷沉稳、内敛的性格特点,为后文爷爷在面临大风挑战时的表现做了铺垫。②第二处:爷爷预知到了大风的到来,依然保持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和镇定,体现了他生活经验的深厚积累和内心的坚韧强大。9.①多感官的描写。“通红”的河流,“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冷冷的”铁水,这些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描写,增强了环境的真实感。②比喻和拟人。大堤“像条大蛇”,草被“行人的脚”压迫得“瑟缩”却“依然生气勃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堤的蜿蜒曲折,以及草的坚韧与活力。③动静结合。文中既描写了静态的河堤、小路、野草,又描写了动态的风、飞鸟、倒伏的庄稼等,丰富多彩,增强了动感和节奏感。【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文章以悲剧色彩贯穿全文”“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错误。《大风》深入地探讨了祖孙之间的情感纽带、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韧。这些主题并非仅仅通过悲剧来体现,而是融合了深沉、温暖和言传身教的深意。另外,文中人和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无法调和的矛盾,而是包含了和谐、依赖以及挑战等多种元素。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华丽的辞藻”错误,本文语言风格质朴生动,并不华丽繁复。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第一处:爷爷带着“我”去割草,他唱歌时“我”看到他“瘦得没有腮的脸是木木的,没有表情”。“木木的,没有表情”表现了爷爷沉稳、内敛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使得爷爷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为后文爷爷在面临大风挑战时的表现做了铺垫。当大风突然袭来时,爷爷并没有表现出惊慌,而是保持着冷静和镇定。这种表现与前面“木木的,没有表情”的描绘形成了呼应。第二处:从文本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大风即将来临,天地之间变得异常恐怖时,爷爷依然“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这种表现与周围环境、“我”的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爷爷在面对危险时超乎寻常的冷静和镇定,体现了他内心的坚韧和强大。这里同时也说明爷爷提前预知了大风的到来,表现爷爷生活经验的丰富积累。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的能力。首先,莫言在环境描写中采用了多感官的描写手法。如视觉写“通红”的河流、听觉写“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以及触觉写“冷冷的”铁水,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这种全方位的感官描写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从而增强了环境的真实感和立体感。其次,莫言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绘环境。例如,他将大堤比喻为“大蛇”,赋予了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动的形象;又如,他描写草被“行人的脚”压迫得“瑟缩”,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草的形态和动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既生动又形象。这种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力,也使得环境描写更加生动有趣。最后,莫言在环境描写中注重动静结合。他既描写了静态的河堤(高高的窄窄的河堤)、小路(灰白的小路)、野草(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等,又通过描写动态的风(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飞鸟(贴着草梢飞,但不敢叫唤)、倒伏的庄稼(一齐倒伏下去)等,将静态和动态的环境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环境描写更加丰富多彩,既有静态的安宁和美丽,又有动态的生动和活力,从而增强了文本的节奏感和动感。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①、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②,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③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五》)【注】①寻引:长尺。②伊、傅、周、召:指古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③听听:争辩的样子。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禹锡A诚有罪B然母老C与D其子E死别F良可伤!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矜,怜悯。与《陈情表》中“犹蒙矜育”的“矜”意思相同。B.善,善于,擅长。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善万物之得时”的“善”意思相同。C.规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也指一定的标准法度、成规;礼法。D.遗,在文中指遗落,遗失。与成语“路不拾遗”中的“遗”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禹锡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柳宗元提出以自己的柳州刺史之位与刘禹锡交换,这种情谊令人感动。B.裴度为刘禹锡求情,皇帝经过权衡和考虑,最终决定更换刘禹锡的贬谪地点,改为条件相对较好的连州。C.《梓人传》描述梓人在建造大厦时,以斧头、刀锯等工具亲力亲为,勤勉工作,赞美了他们技艺的高超。D.《种树郭橐驼传》将种树之道与治国之道联系起来,强调治国应该要顺应民心、尊重自然规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14.张伯行赞誉柳宗元“取喻当矣”,《梓人传》中,柳宗元以梓人的工作巧妙地隐喻了宰相之道。梓人和宰相的工作有哪些相似之处?【答案】10.BCF11.B12.C13.(1)作为人子,尤其应该使自己行为谨慎,不要给亲人留下忧患。(2)我们这些小民中断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没有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多(或繁衍生息)、生活安定呢?14.①梓人不必亲执斧斤刀锯劳作,就像宰相不需事必躬亲;②梓人掌握技术标准审度检视,就像宰相设定治国纲领,制订法令制度,监督执行;③梓人指挥木工各自干事,辞退不能胜任者,就像宰相用能人而辞退无能的人。【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刘禹锡确实有罪,但是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与自己的儿子去作永别,实在使人哀伤!“禹锡诚有罪”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B处断开。“然”是转折连词,“母老”,是主谓结构,C处断开。“与其子为死别”省略主语“母”,“与其子”是状语,“死别”是谓语,是一个完整主谓结构,F处断开。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都是“怜悯”。句意:恐怕在刘禹锡那里也应予以怜悯。/尚且蒙受怜悯养育。B.错误。意思不同。善于,擅长;/羡慕。句意:柳宗元善于撰写文章。/羡慕自然界的万物各得其时、生机勃勃。C.正确。D.正确。遗落,遗失;/丢失的东西。句意:而将重大而长远的方略遗落无存。/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以斧头、刀锯等工具亲力亲为”错,原文“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梓人建造大厦时并没有亲力亲为,而是做好统筹工作。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尤”,尤其;“自谨”,谨自,使自己行为谨慎;“贻”,留。(2)“辍”,停止;“暇”,空闲;“蕃”,使……人口增多(或繁衍生息)。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根据“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得出“梓人不必亲执斧斤刀锯劳作”,而作者对宰相“亲小劳”持否定态度,因此宰相也不需事必躬亲。②根据梓人“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概括得出“梓人掌握技术标准审度检视”,宰相“立纲纪,整法度”,得出宰相设定治国纲领,制订法令制度,监督执行。③根据梓人“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得出梓人指挥木工各自干事,辞退不能胜任者,宰相“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得出宰相用能人而辞退无能的人。参考译文:永州司马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出任播州刺史。柳宗元说:“播州不是人居留的地方,而刘禹锡的母亲尚在高堂,万万没有让母子二人一同前往的道理。”他打算向朝廷请求,愿意让自己由柳州改任播州。适值中丞裴度也为刘禹锡进言说:“刘禹锡确实有罪,但是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与自己的儿子去作永别,实在使人哀伤!”宪宗说:“作为人子,尤其应该使自己行为谨慎,不要给亲人留下忧患。如此说来,刘禹锡也是甚可责难的啊。”裴度说:“陛下正在侍奉太后,恐怕在刘禹锡那里也应予以怜悯。”宪宗过了许久才说:“朕说的话,是只责备作儿子的罢了,但是并不打算使他的母亲伤心。”退下来后,宪宗对周围的人说:“裴度对朕爱得深切啊。”第二天,刘禹锡便被改任为连州刺史了。柳宗元善于撰写文章,曾经作过一篇《梓人传》,讲道:“有一位木匠,不肯去做斧砍锯折这一类手艺活计,却专门用长尺、圆规、方尺、墨斗审度各种木料的用场,检视房屋的规制,观察高度、方圆、长短是否合度,指挥着众多的木工,各自去干自己的活计,对不能将任务承担起来的人们,便将他们辞退。一座大型的房屋建成后,唯独以他的名字记载事功,得到的酬金是一般木工的三倍。这也正像担当天下宰相的人们,设立大纲要领,整饬法令制度,选择天下的人士,使他们的才干与自己的职务相称;让天下的人们居住下来使他们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提升有能力的人们,屏退没有能力的人们。全国各地得到治理后,谈论起此事的人们唯独赞伊尹、傅说、周公、召公等宰相,对那些各部门专职人员的辛勤劳苦却不能够予以记载。有些宰相不识大体,不得要领,夸耀自己的才能与名望,亲自去做细小的劳务,侵犯百官的职责,在官署中吵嚷地争辩不休,而将重大而长远的方略遗落无存,这是不懂得为相之道。”柳宗元又曾撰写《种树郭橐驼传》说:“郭橐驼种植的树木,没有不成活、不繁茂的。有人问他其中的道理,郭橐驼回答说:‘我本人并不能够使树木延长寿命并且生长繁盛。大凡树木的本性,树根喜欢舒展,喜欢让人培上旧土。将树木种植好后,不需挪动它,不需为它担心,离开它后,便不用再去看管它。栽种树木时,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将树木放入土中后,就象将它抛弃了似的,这就使树木的天性得以保全,使树木的本性得到发展了。别的种植树木的人们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使树木的根部拳曲在一起,而且更换了新土,对树木的爱护过于深切,担忧过于细密,早晨去看它,晚上又去抚摸它,已经离开了,还要再回头看上一眼。更为过分的人们还要用指甲划破树皮,查看它是成活了,还是枯萎了,摇晃着树干,去观察枝叶哪里稀疏,哪里繁密,而树木却与自己的本性日见脱离了。虽然说是爱护树木,实际却是损害树木;虽然说是为树木担忧,实际却是将树木当成仇人了。所以,人们种树都不如我。办理政务,也是这个道理。我住在乡间,看到当官的人们,喜欢频频发号施令,像是对百姓非常怜悯,但终究给百姓带来祸殃。整天都有吏人前来,将百姓聚集起来,向人们发布命令,敦促人们耕地收割,监督人们养蚕织布。我们这些小民中断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没有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多(或繁衍生息)、生活安定呢?一般说来,人民困窘倦怠,主要是由于这个原故的啊!’”这是柳宗元文章中深含哲理的作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王定国扬州①苏轼此身江海寄天游,一落红尘不易收。未许相如还蜀道,空教何逊在扬州。又惊白酒催黄菊,尚喜朱颜映黑头。火急著书千古事,虞卿②应未厌穷愁。【注】①王定国,时因政治风波和好友苏轼同遭贬调,苏轼还京后,荐他为宗正丞,可以回到京城,不想王定国此时又被贬为扬州通判。②虞卿:战国时期名士,曾为朋友弃官逃难,后困于他国,矢志著书立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①黄庭坚清洛②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③。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④歌吹愁?【注】①元祐初,黄庭坚的好友王定国因直言进谏遭贬,出为扬州通判。②洛:洛河,可通扬州。③鸡头:鸡头米,一种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软糯香嫩,营养丰富,是水八仙之一。④竹西:扬州地名。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诗首联以“江海寄天游”形容人生的无常和漂泊,接着用“一落红尘不易收”写出了一旦涉足尘世,便难以超脱的困境。B.苏诗颈联中,“催”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他开导友人虽时光流逝,但容颜未老,年富力强,还可有所作为。C.黄诗首联以清澈的洛水日夜流淌比喻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北归”表达了诗人流寓他乡,思念故土的情感。D.黄诗颔联中,诗人用“未生白发”宽慰友人还年轻,足以享受人生。“垂上青云”却“佐州”,暗含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惋惜。16.苏轼与黄庭坚是如何表达对好朋友王定国的劝慰之情的?请结合画线的两联分别加以分析。【答案】15.C16.①“火急著书千古事,虞卿应未厌穷愁”一句中,苏轼以极其强烈的语气强调了著书立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借用“火急”这一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重大。在苏轼看来,能够留下千古传颂的作品,是每一个文人墨客毕生的追求和荣耀。他以虞卿的典故鼓励朋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应当坚持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才华和见解传承后世。②“飞雪堆盘脍鱼腹”指盘中堆放着细切成块的鱼腹肉,洁白如雪,极为诱人。“明珠论斗煮鸡头”一句,则描绘了另一道美食——煮熟的鸡头米,盛在碗里,宛如千万颗晶莹的珍珠,耀眼夺目。这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想象朋友王定国在扬州的美好生活。诗人暗示朋友,即使身处困境,也应该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像享受美食一样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诗人流寓他乡,思念故土”错误,“北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热切期盼。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①由注释可知,王定国和苏轼一同遭贬,苏轼已经回京,王定国却不能回京,又被贬为扬州通判。划线句“火急著书千古事,虞卿应未厌穷愁”提到了“著书”,而且说这件事是“火急”,这就强调了著书立说的紧迫性;而“千古事”则说明能够留下千古传颂的作品,这件事对于文人来说十分重要。并勉励王定国,被贬扬州不要气馁,可以学习虞卿,把自己的才华写成千古传颂的作品,同样可以得到荣耀。此句劝慰王定国用另一种方式“建功立业”,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应当坚持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才华和见解传承后世。②同样的背景,黄庭坚的劝慰却是另一番样子。“飞雪堆盘脍鱼腹”,“脍鱼腹”指鱼腹肉,据说这是鱼身上最肥美的地方,而“飞雪”则表明鱼肉莹白,堆满了盘子;“明珠论斗煮鸡头”“鸡头”指“鸡头米”,这种米是水八仙之一,煮出来如珍珠般晶莹,因此用了“明珠”一词修饰,煮熟的鸡头米,盛在碗里,宛如千万颗晶莹的珍珠,耀眼夺目。这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用两道美食来写王定国在扬州的生活,其实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或者期待。虽然王定国再次被贬,但黄庭坚告诉他,即使身处困境,也应该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像享受美食一样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主人竭尽诚意招待客人却又因酒菜欠丰盛而倍感抱歉的情形,表现了主客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关于生与死、长寿和短命的看法,来启示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身边悄悄逝去。(3)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落木”这一意象就因其丰富的内涵而频繁地入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飧”“樽”“醅”“诞”“殇”“萧”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包饺子讲求个氛围,一家人,人越多越好。包饺子时,大家手里忙活着,嘴也不闲着,你一言,我一语,家长里短,热火朝天。此时那布满面粉的案板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家庭活动中心,而包饺子俨然成为了衔接家庭情感的纽带。①我时常在想,如饺子化成人,②那必定是低调豁达的一位白胖君子。③都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而饺子的肚子更是,五味俱全。④尽管是那沸腾的锅还是高温的笼屉,⑤始终把持清白的姿态。⑥只有当饺子入口的那一刻,方才真相大白,味道皆出。正所谓“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从最初的驱寒治病,到庆祝“更岁交子”,再到祈求团圆吉祥,饺子与国人的渊源绵延千年。饺子早已超脱了美食的表象,升华了内涵,从而成为一类象征,形成一种境界。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包容了酸甜苦辣的万般滋味,更是承载了千家万户的人间欢喜。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下列句子中的“如”与文中加点的“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百闻不如一见。B.微笑如一泓清泉滋润心灵。C.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D.看到邻居做的糖醋排骨很受欢迎,我决定如法炮制。【答案】18.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包罗万象19.②那必定是一位低调豁达的白胖君子;④甭管/不管/无论是那沸腾的锅还是高温的笼屉;⑤始终坚持/保持清白的姿态。20.C【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前面的主语是“一家人”,后面又有“大家手里忙活着”“包饺子俨然成为了衔接家庭情感的纽带”,可见此处写一家人包饺子的快乐、和谐、温馨画面,应该填“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形容欢乐地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指快乐和谐的景象,形容人们在一起时非常愉快、和谐的状态。第二空,后面对应的词语是“五味俱全”,文段末还有“包容了酸甜苦辣的万般滋味”,可见大意应该为包容,应该填“包罗万象”。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语序不当,一般来说,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如下: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短语,指称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因此,“一位”“低调豁达”交换位置;④“尽管是……还是”关联词语不当,“尽管”表让步,后面通常跟的是单一的情况或者条件,在这里,“那沸腾的锅”和“高温的笼屉”是并列的两种情况,把“尽管”修改为“甭管/不管/无论”;⑤“把持……姿态”搭配不当,“把持”通常用于描述人或者具有动作能力的实体对某种状态或物品的掌控,而“清白的姿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适合用“把持”来修饰,“把持”修改为“坚持/保持”。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加点的“如”是“假如,假若”的意思。A.“如”意为“比得上,及”;B.“如”意为“像”;C.“如”意为“假如,假若”;D.“如”意为“依照”。(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蒲秋雨中,我去品味枯荷听雨的感觉。偌大的一片荷塘中,荷叶是的枯的,莲蓬是枯的,湖水也显得干枯,然而细看那一枝一枝枯干的蓬梗,却依然在瑟瑟寒风中挺立着笔直的腰身。由此我想到,当年吴昌硕画牡丹时,常常在盛开的牡丹花旁,配有一两根枯枝,枯枝与盛开的花形成鲜明的对比。花枝春满,花容月貌;而枯枝刚劲,倔强巍然。这样的画风、画面,凸显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临近中午时,风停雨霁,阳光从淡淡的云层中倾泻下来,夹带着些微暖意。此时池塘中的一株株枯荷也披上了一层霞光碧彩,如同一尊尊雕塑,气宇轩昂,神采奕奕。远处的浓荫中传来鸟的欢唱,唱得那么从容,是抒情诗,抑或是甜甜的情语。对于茫茫大漠之上“西风胡杨”的特质,我是略知一二的,生而不死一千年,①,倒而不朽一千年,够得上是生物界的奇观了。由“西风胡杨”推及“枯荷听雨”,众多的先贤在葳蕤的草木面前,常常会生发出睿智,并流淌出美妙的心曲,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论述,“草木有本心”的抒写,等等。就生命存活的时间而言,②但是秋冬之际,红藕香残,繁华落尽之时,一株株枯荷坚韧无畏挺立的身姿,那蔚为大观的壮美,也一如胡杨的品质,足以让人敬畏震撼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荷叶、莲蓬和湖水是枯的,然而细看那一枝一枝枯干的蓬梗,却依然矗立在寒风中。”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①句式上,原文“荷叶是枯的,莲蓬是枯的,湖水也显得干枯”句式相近,音韵和谐,强调了荷叶、莲蓬和湖水的干枯状态。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行业设计师工作总结
- 互联网行业招聘创新策略
- 电子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总结
- 美容美发店前台工作总结
- 幸福就是现在
- 同学聚会感言演讲稿
- 2024年木材采购合同模板:木材与家具生产配套协议3篇
- 管理决策之《管理及其决策四》
- 零售店保安工作总结
- 动物园前台服务总结
- 公共体育(三)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学校学生评教表
- 中考作文一材多用写作指导课件
- 现代操作系统教程(慕课版)-课后习题答案1-8章全带原题
- PCS-PC简单使用方法
-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关于更换公务用车的请示
- 国外发达国家中水回用现状
- 室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远洋渔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塔塔里尼调压器FLBM5介绍.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