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隔热涂料质量评定标准_第1页
玻璃隔热涂料质量评定标准_第2页
玻璃隔热涂料质量评定标准_第3页
玻璃隔热涂料质量评定标准_第4页
玻璃隔热涂料质量评定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玻璃隔热涂料质量评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用隔热涂料的术语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或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功能性颜填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于建筑玻璃或汽车玻璃表面的透明的隔热涂料。其他玻璃表面用的隔热涂料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28—19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33—19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neqГOCT9.403:1980)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2680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neqISO9050)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idtISO15528)GB/T5206.5—1991色漆和清漆词汇第五部分涂料及涂膜病态术语(neqISO4618-2:1984)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modISO3696)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idtISO15184)GB/T9271—200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modISO1514:2004)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idtISO3270)GB/T9279色漆和清漆划痕实验(idtISO1518)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eqvISO2409)GB/T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11614平板玻璃GB/T13491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1858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T23987—2009色漆和清漆涂层的人工气候老化曝露曝露于荧光紫外线和水(idtISO11507:2007)GB24408建筑用外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G/T25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3术语和定义GB/T5206.5—19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玻璃用隔热涂料 thermalinsulationcoatingsforglass在玻璃表面施涂后形成平整透明涂层,具有较高的红外线阻隔效果的涂料。3.2遮蔽系数shadingcoefficient试样的太阳能总透射比与3mm厚的普通透明平板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理论值取88.9%)的比值。3.3可见光透射比lighttransmittance透过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3.4可见光反射比visiblelightreflectance透明材料反射的可见光光通量与入射的可见光光通量的之比。3.5紫外线透射比UVraytransmittance透过透明材料的紫外线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紫外线光通量之比。3.6可见光透射比保持率reservationrateoflighttransmittance透明材料耐紫外老化试验后的可见光透射比与耐紫外老化试验前的可见光透射比的比值。3.7遮蔽系数保持率reservationrateofshadingcoefficient透明材料耐紫外老化试验后的遮蔽系数与耐紫外老化试验前的遮蔽系数的比值。3.8隔热温差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被测试件与标准板背向热源一侧试验(箱体达到热平衡时)箱体中心温度的差值。3.9当量传热系数K值当量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涂膜隔热玻璃两侧空气温差为1℃,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模拟太阳光热量,单位是W/(㎡·K),反映了涂膜隔热玻璃对于太阳光热传递过程的强弱。4分类和标记4.1分类4.1.1按产品的用途分为建筑玻璃用隔热涂料(BG)和汽车玻璃用隔热涂料(AG)。4.1.2按产品的组成属性分为溶剂型(S型)和水性(W型)两种。4.1.3按涂层位置分为暴露型(B型)和非暴露型(N型);4.1.4按遮蔽系数的范围分为I型、Ⅱ型和Ⅲ型。4.1.5汽车玻璃用隔热涂料根据玻璃是否往复滑动分为固定窗和滑动窗,固定窗包括前后挡风玻璃等,滑动窗包括侧窗和天窗。4.1.6对玻璃涂料质量或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可由供需双方参考本标准协商确定。4.2标记按产品名称代号、组成属性、遮蔽技术范围、标准号顺序标记。GRTL—□—□—□—□标准编号遮蔽系数范围:Ⅰ;Ⅱ;Ⅲ组成属性:S;W用途分类:BG;AG名称代号:玻璃用隔热涂料4.3标记示例示例1:建筑玻璃用溶剂型隔热涂料,遮蔽系数为Ⅰ型,标记为:GRTL-BG-S-Ⅰ标准编号示例2:汽车玻璃用水性隔热涂料,遮蔽系数为Ⅱ型,标记为:GRTL-AG-W-Ⅱ标准编号5要求5.1外观质量产品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外观质量缺陷名称说明技术指标针孔直径<1.2mm不允许集中1.2mm≤直径<1.6mm中部:(3.0×S)个75mm边部:(8.0×S)个1.6mm≤直径<2.5mm中部:(2.0×S)个75mm边部:(5.0×S)个直径≥2.5mm不允许斑点1.0mm≤直径<2.5mm中部:(5.0×S)个75mm边部:(6.0×S)个2.5mm≤直径<5.0mm中部:(4.0×S)个75mm边部:(4.0×S)个直径≥5.0mm不允许斑纹目视可见不允许杂质直径<1.0mm不允许1.0mm≤直径<3.0mm不允许集中直径≥3.0mm(5.0×S)个流挂目视可见不允许膜面划伤0.1mm≤宽度<0.3mm长度≤60mm不限划伤间距不得小于100mm宽度>0.3mm或长度>60mm不允许玻璃面划伤宽度≤0.5mm或长度≤60m(3.0×S)个宽度>0.5mm或长度>60mm不允许注1:针孔集中是指在任何部位直径200mm的圆内,存在4个或4个以上的缺陷。注2:S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注3:允许个数及允许条数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按GB/T8170修约至整数。注4:玻璃板的中部是指距玻璃板边缘75mm以内的区域,其他部分为边部。5.2物理性能建筑玻璃用隔热涂料产品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汽车玻璃用隔热涂料产品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其中非暴露型可对耐划伤性、耐水性、耐液体性不做要求。表2建筑玻璃用隔热涂料物理性能序号项目指标S型W型1容器中状态搅拌后易于混合均匀2低温稳定性—不变质3干燥时间常温干燥型(表干)/h≤2≤1烘烤固化型/h≤0.5或商定紫外光固化型/s商定4附着力(划格法,1mm)/级≤15硬度(划破)≥3H≥H6耐划伤性300g未划伤100g未划伤7耐水性,(23±2)℃,24h无异常8涂层耐温变性(5次循环)无异常9耐紫外老化性外观240h不起泡、不剥落、无裂纹粉化/级0附着力/级≤1表3汽车玻璃用隔热涂料物理性能序号项目指标S型W型1容器中状态搅拌后易于混合均匀2低温稳定性—不变质3干燥时间常温干燥型(表干)/h≤2≤1烘烤固化型/h≤0.5或商定紫外光固化型/s商定4附着力(划格法,1mm)/级≤15硬度(划破)≥5H6耐划伤性300g未划伤100g未划伤7耐水性,(50±2)℃,720h无异常8耐高温性无异常9耐低温性无异常10耐湿热性无异常11耐冷热循环性无异常12耐液体性H2SO4,0.1mol/L无异常NaOH,0.1mol/L无异常13耐疝灯老化性无异常5.3光学性能建筑玻璃用隔热涂料产品的光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汽车玻璃用隔热涂料产品的光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表4建筑玻璃用隔热涂料产品的光学性能序号项目指标Ⅰ型Ⅱ型Ⅲ型1遮蔽系数S值≤0.60>0.60,≤0.70>0.70,≤0.802可见光透射比T值/%≥50≥60≥703可见光反射比/%≤204紫外线透射比/%≤105可见光透射比保持率/%≥956遮蔽系数保持率/%≥957隔热温差/℃≥(1-T)×208当量导热系数K值/W/(㎡·K)待定待定待定表5汽车玻璃用隔热涂料产品的光学性能序号项目指标Ⅲ型Ⅱ型Ⅰ型1遮蔽系数≤0.60>0.60,≤0.70>0.70,≤0.802可见光透射比/%15~5050~72≥723可见光反射比/%≤204紫外线透射比/%≤25可见光透射比保持率/%≥956遮蔽系数保持率/%≥957隔热温差/℃≥78当量导热系数K值/W/(㎡·K)待定待定待定9交通信号识别透过产品所看到的道路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应在GB14887规定的范围内,透过产品所看到的道路交通标志的颜色应符合GB5768.2的规定10副像偏离1应符合GB9656的规定11光畸变1应符合GB9656的规定12摩擦试验后的雾度2≤2%注1:汽车前风窗玻璃施涂隔热涂料后应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其它玻璃可商定。注2:滑动窗测试时转数为1000r;固定窗测试时转数为100r。5.4有害物质限量5.4.1溶剂型产品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24408的要求。5.4.2水性产品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18582的要求。6试验方法6.1试验的一般条件6.1.1试验环境试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T9278的规定。6.1.2试板的制备6.1.2.1单组分产品:未明示稀释比例时,搅拌均匀后制板;有明示稀释比例时,按明示稀释比例加稀释剂搅拌均匀后制板,明示稀释比例为某一范围时,取中间值。6.1.2.2双组分产品: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组分配比混合均匀并放置规定的熟化时间后制板。6.1.2.3试板的底板为符合GB11614的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厚度为5mm,测试遮蔽系数和可见光透射比所用的玻璃板的光学性能应符合表6的要求。表6玻璃板光学性能项目要求遮蔽系数0.96~0.97可见光透射比/%86紫外线透射比/%58~606.1.2.4试板的表面处理按GB/T9271-2008中第7章的规定进行。6.1.2.5采用自动涂布机在玻璃的空气面制样,溶剂型产品用的湿膜制备器规格为40μm,水性产品用的湿膜制备器规格为75μm,刮涂1道,养护7d。烘烤固化型和紫外光固化型涂料的固化条件参数由涂料供应商提供,固化后的试板应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h后测试。6.1.2.6各检验项目的试板尺寸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试板检验项目尺寸/mm×mm×mm漆膜外观、干燥时间100×100×5附着力、硬度200×150×5耐划伤性、耐水性、耐高温性、耐低温性、耐冷热循环性、涂层耐温变性、耐高温高湿性、耐液体性100×100×5耐紫外老化性、耐疝灯老化性150×75×5遮蔽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保持率、遮蔽系数保持率与符合GB/T2680要求的分光光度计相匹配隔热温差、当量导热系数K值300×300×5交通信号识别50×150×56.2外观质量6.2.1针孔、斑点、杂质、斑纹、划伤按GB/T18915.1-2002中6.3.1和6.3.2的规定进行。6.2.2流挂在自然散射光均匀照射下,玻璃试件垂直放置,涂层面面向观察者,观察者距离玻璃1.5m,视线与玻璃表面法线成30°角进行观察。6.3物理性能6.3.1容器中状态打开包装容器,搅拌。6.3.2低温稳定性将试样装人约200mL的塑料或玻璃容器(高约100mm,直径约50mm,壁厚约0.23mm〜0.27mm)内,大致装满,密封,放人(—5±2)°C的低温箱中,18h后取出容器,再于6.1.1条件下放置6h。如此反复3次后,打开容器,搅拌试样,进行目视观察。6.3.3干燥时间应按GB/T1728-1979规定进行,其中常温干燥型应按表干乙法、烘烤固化型和紫外光固化型应按实干甲法进行。6.3.4附着力应按GB/T9286规定进行。6.3.5硬度应按GB/T6739规定进行。6.2.6耐划伤性应按GB/T9279规定进行。在划针上给定规定的负荷进行划伤试验,试验后对着垂直于划过的方向与试验试板成45°角进行目视观察。6.3.7耐水性应按GB/T1733-1993甲法(浸水试验法)规定进行。试件未出现失光、变色、起泡、起皱、裂纹、剥落等现象,可判定为“无异常”。6.3.8耐高温性应按GB1735-2009规定进行,温度(80±3)℃,时间720h。6.3.9耐低温性按6.1的规定制备并养护好3个试板,将个试板置放入温度为(-30±3)℃的低温箱内,冷冻720h。取出试板后,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条件下放置2h。然后检查试板涂层是否出现失光、变色、起泡、起皱、裂纹、剥落等现象。6.3.10耐湿热性应按GB/T1740规定进行,温度为(50±2)℃,相对湿度为(95±2)%,时间720h。6.3.11耐冷热循环性按6.1的规定制备并养护好4个试板,留l个试板作为对照样,将3个试板置放入温度为(-30±3)℃的低温箱内30min;取出试板,立即放入温度为(80±3)℃的烘箱内30min。取出试件重复上述操作,500个循环后,检查试板涂层是否出现失光、变色、起泡、起皱、裂纹、剥落等现象,并与对照样板对比颜色和光泽变化。(对应标准?玻璃是否会发生热炸裂?)6.3.12涂层耐温变性应按JG/T25规定进行,做5次循环。6.3.13耐液体性应按GB/T30648.1方法A规定进行,液体温度(20±2)℃,浸渍时间3h。6.3.14耐紫外老化性应按GB/T23987-2009规定进行。用UVA(340)灯作为光源,将试板置于试验条件能满足黑板温度为(60±3)℃、辐照强度0.68W/㎡、干相(无凝露)的荧光紫外老化机中,全过程保持连续光照240h。试验结束后取出,按6.3.4和6.4.2分别进行附着力和可见光透射比的测试。6.3.15耐疝灯老化性应按GB/T1865中循环A方法规定进行。试板表面的辐照度(300~400nm)为(60±2)W/㎡;黑板温度(65±3)℃,相对湿度(50±5)%;测试时间2000h。6.4.2可见光透射比应按GB/T2680规定进行。6.4.3可见光反射比应按GB/T2680规定进行。6.4.4紫外线透射比应按GB/T2680规定进行。6.4.5可见光透射比保持率可见光透射比保持率的计算应按式(1):VCR=τυ1/τυ0×100……(1)式中:VCR—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保持率,%;τυ1—紫外老化后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τυ0—紫外老化前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6.4.6遮蔽系数保持率遮蔽系数保持率的计算应按式(2):SCR=ψυ1/ψυ0×100……(2)式中:SCR—试样的遮蔽系数保持率,%;ψυ1—紫外老化试验后的遮蔽系数;ψυ0—紫外老化试验前的遮蔽系数。6.4.7隔热温差按附录A进行。6.4.8当量导热系数K值按附录B进行。6.4.9交通信号识别试验6.4.9.1道路交通信号灯颜色识别测试点亮一组符合GB14887要求的道路交通信号灯,将尺寸为50mm×150mm的产品放置在光谱分析系统的探测器前,按GB/T8417规定方法透过试样分别测试红色、黄色、绿色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色品坐标。6.4.9.2道路交通标志颜色识别测试透过尺寸为50mm×150mm的产品目视观察符合GB5768.2要求的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的颜色。6.4.10副像偏离测试副像偏离的测试按GB/T5137.2的相关规定执行。6.4.11光畸变测试光畸变的测试按GB/T5137.2的相关规定执行。6.4.12抗磨性测试6.4.12.1仪器磨耗试验和雾度测试用仪器应符合GB/T5137.1的要求。6.4.12.2试验程序选取直径为10mm的圆形试样(圆心处孔洞直径为5mm)1块,进行磨耗试验,荷重4.9N。在磨耗试验前、后按以下步骤清洗试样:a)在清洁的自来水中用纱布擦拭;b)用蒸馏水或软化水漂洗;c)用空气或氮气吹干;d)用纱布轻轻擦去水溃,必要时,可将试样夹在两块纱布之间吸干。e)清洗后,试样应在20°C±5°C的环境中至少放置24h。试验后测量雾度。6.5有害物质限量6.5.1溶剂型产品应按GB24408规定进行。6.5.2水性产品应按GB18582规定进行。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1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容器中状态、干燥时间。7.1.2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所列的全部技术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试生产的定型鉴定时;产品主要原材料及用量或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时;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形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1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时。7.2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法7.2.1以同种产品、同一级别、同一规格产品1t为1批,不足1t也作为1批。7.2.2产品抽样按GB3186规定进行,取500g样品用于检验。7.3判定规则7.3.1单项判定7.3.1.1外观质量外观质量各项目观测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7.3.1.2物理性能容器中状态:搅拌后易于混合均匀,则可视为“合格”。低温稳定性:如无硬块、凝聚及分离现象,则认为“不变质”。干燥时间:干燥时间试验结果应符合表2和表3相应规定。附着力:附着力试验结果应符合表2和表3相应规定。硬度:硬度试验结果应符合表2和表3相应规定。耐划伤性:辨别不出划痕则评为“未划伤”。耐水性、耐高温性、耐低温性、耐高温高湿性、耐冷热循环性、涂层耐温变性、耐液体性:如3块试板中有2块未出现起泡、掉粉、明显变色等涂膜病态现象,可评定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应按GB/T1766进行描述。耐紫外老化性:外观、粉化和附着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7.3.1.3光学性能光学性能各项目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或表5的规定。7.3.1.4有害物质限置1) 溶剂型产品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24408的规定。2) 水性产品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18582的规定。7.3.2总判定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本标准要求时,判定为合格。如有2项或2项以上检验结果未达到本标准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如有1项检验结果未达到本标准要求,应对同一批产品进行双倍抽样复检不合格项,如复检项目检验结果达到本标准要求,则判定为合格,如复检项目检验结果仍未达到本标准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标志应按GB/T9750的规定进行。8.2包装溶剂型产品应按GB/T13491中一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水性产品应按GB/T13491中二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8.3运输8.3.1溶剂型产品按一级危险品运输方式办理;8.3.2水性产品按一般运输方式办理;8.3.3产品在运输时应防止雨淋、曝晒、受冻,避免挤压、碰撞,保持包装完好无损。8.4贮存产品贮存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溶剂型产品应隔绝火源、远离热源,水性产品冬季时应采取适当防冻措施。产品应根据树脂或乳液类型规定贮存期,并在包装标志上明示。

附录A(规范性附录)隔热温差试验方法A.1原理规定的测试工况下,测定被测试件与标准板实验箱体内空气温度,通过计算二个箱体空气温度的温差,反映产品(涂膜隔热玻璃)阻挡太阳光辐射的能力,以评定玻璃隔热涂料涂层降低太阳光热向内传热的综合能力。A.2试验环境空气温度(23±2)℃,相对湿度(50±5)%,无气流扰动。A.3标准板及试件标准板为表面无涂层的浮法玻璃,试件为施涂隔热涂料的浮法玻璃,其技术参数应符合表A.1的要求。表A.1标准板和试件板的技术参数种类项目技术参数标准板基板尺寸/㎜长度、宽度300×300,±1厚度5±0.1试件板涂层厚度/μm符合6.1.2.5的要求基板尺寸/㎜长度、宽度300×300,±1厚度5±0.1A.4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A.1。图A.1隔热温差实验装置示意图(1—温度传感器;2—试件板箱;3—试件板;4—光源辐照室;5—氙灯;6—标准板;7—标准板箱;8—轴流风机)A.4.1测试箱的主体结构分为三个腔室:中间腔室为光源辐照室,左侧为试件板箱,右侧为标准板箱。光源对试件板和标准板进行持续照射。A.4.2两侧为试件板和标准板的温度测试室,两室中心装有测温装置,用于测量两室内部空气温度。A.5试验程序A.5.1调节实验室环境至满足A.2要求;A.5.2将标准板和试件板分别插入标准板和试件板板槽内,试件板涂层表面对着热源。A.5.3开启疝灯,并将到达试件表面辐照强度调节至(800±20)W/㎡。A.5.4当计量箱内空气温度达到23℃时,打开自动记录开关,当标准板箱体内空气温度升至80度时,关掉自动记录开关。A.5.5实验过程采点并记录出试件板箱内空气的温度Ts和标准板箱内空气的温度T0。A.6结果计算按式(A.1),取T0为70℃时的Ts数据计算得出待测试件涂膜的隔热温差。每组试样应进行三次试验,所得结果的极差应不大于2℃,取三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T=T0-Ts……(A.1)式中:∆T—隔热温差,℃;Ts—试件板箱内空气的温度,℃;T0—标准板箱内空气的温度,℃。

附录B(规范性附录)当量传热系数K值试验方法B.1原理规定的测试工况下,测定施涂有隔热涂料的5mm平板玻璃基板(试件板)与5mm平板玻璃基板(标准板),二个板箱体内空气温度的差值,与热源通过试件板进入试件箱的热通量之比值,以此计算涂膜隔热玻璃(试件板)的当量传热系数K值。B.2试验环境空气温度(23±2)℃,相对湿度(50±5)%,无气流扰动。B.3标准板及试件板标准板为表面无涂层的浮法玻璃,试件板为施涂隔热涂料的浮法玻璃,其技术参数应符合表B.1的要求。表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