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群一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目
录Contents01真题帮知高考明确考情02教材帮晓教材探寻原点03阅读帮现流程精读文本
真题1
[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
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
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
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
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
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
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
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
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
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
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
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
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
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
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
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
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
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
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
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
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
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
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
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
部分。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
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
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
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
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
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
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
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
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
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
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
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
“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
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
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
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
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
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
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
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1.[理解和分析内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
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
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
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
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B12345678910【解题思路】
A项,“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材料一提到“要放
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材料二提
到“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二者有一定的相似之
处,但它们论述的针对性是不同的,材料一是针对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而言的,材
料二是针对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的。12345678910C项,“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曲解文意,材料二中
只是说“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
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且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的“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
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可知,如果达到了某些条件,社
会科学也是可以通过实验展开研究的。D项,“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
查者,才不会……‘撒谎’”错误,根据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中的“正像一个医生对
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可知,这里
是说调查者对被调查者应坦诚以待,为他们着想,这样才能得到对方的配合。作者
举例讲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被调查者在怎样的情形下才会信任调
查者,但选项误将此比喻理解为社会调查的一个必然前提。123456789102.[判断和推断内容]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解题思路】
C项,“如果……就……”说法绝对,根据材料二第六段中的“一切
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为实际受到影响
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可知,即使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
的,但只要涉及被调查者的利益,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还是会有防备心理的。C123456789103.[分析论证特点]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解题思路】
B项,“主要论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材料二第三段主要
论证的是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且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
常发生在体外看不到的部分,选项错把论证的依据视为论证的结论。B123456789104.[分析材料的论证语言]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
请简析其作用。(4分)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二最后两段的具体内容可知,“敲诈”“斗智”“拷问”
的主体都是社会研究中的调查者,受体都是被调查者,且这些词语在语境中都是贬
义词,揭示了调查者对待被调查者的不当行为。且根据“敲诈”“绝不会得到可靠
的材料”、“斗智”不能得来社会科学、“拷问”得不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来看,
作者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即强调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充分合作的前提是调查者
应当尊重被调查者,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
①这些加引号的词所标示的是调查者一些不当的调查行为;②从反向强调调查者
和被调查者充分合作的前提是调查者要尊重被调查者。(每点2分) 123456789105.[分析不同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
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①材料一谈到“客观”时有一句话,即“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强
调的是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立场,不能带着预定的“调子”;②材料二强调“客
观”不能被误解为超脱于被调查者之上的漠然立场;③材料一是对领导干部应坚持
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
而言。(每点2分) 12345678910【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可从论述内容和论述角度(话题范围、出发点、目
的、立场等)方面分析。从论述内容上看,材料一中提及“客观”的语句是
“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
持……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强调调查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
立场,不能带着预定的“调子”。材料二中提及“客观”的语句是“有些不肯
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你
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由作者的语气以及“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
的”等表述可知,作者对这种“客观”是否定的;再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
“这关系”指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一些调查者把
“客观”曲解为为了保持距离,冷漠对待被观察者,不去接触亲近。这里强调
“客观”不能被误解为超脱于被调查者之上的漠然立场。12345678910从论述角度上看,材料一摘自习近平的文章,告诫领导干部在做调查研究时应
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材料二也是在讲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只不过告
诫的对象是社会科学调查者,告诫他们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据
此分点表述即可。12345678910真题2
[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7分)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
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
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
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
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
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
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
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
12345678910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
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
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
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
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
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
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2345678910
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
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
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
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12345678910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
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
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
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
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
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
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
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
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
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
绝对不行的。12345678910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
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
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
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
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
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
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
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
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
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12345678910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
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
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
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
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
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
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
格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
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123456789106.[理解和分析内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
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
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
更有生命力。D12345678910【解题思路】
D项,“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说法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是
说“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并未将中
国古典诗论和西方文论的生命力进行比较。123456789107.[判断和推断内容]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
慧。【解题思路】
B项,“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现代性”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
二段中的“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
行的”可知,中国当代诗歌不能单靠移植西方,但并不是说西方诗歌的输入对中国
当代诗歌的发展和影响不具备正向意义。B123456789108.[分析论点与论据]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C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
术。”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C12345678910【解题思路】阅读材料一可知其观点是:中华文明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A项,突出“师古圣贤人”,强调了薪火相传,但没
有突出中华文明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B项,强调传统伦常名教的根本地位,与
材料一的观点关系不大;C项,“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体现了要与时俱进,
“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体现了要薪火相传,与材料一的论述最相符;D项,强
调东西方文化的地位转变,与材料一内容无关。123456789109.[运用材料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
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能够体现中国立
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②它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
界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每点2分) 12345678910【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可知,应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一现象所体现出的材料一
中的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黄金准则出自《论语》,体现了儒家
思想的“恕道”,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
慧、中国价值的理念”;它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黄金准则,说明“越是民
族的越是世界的”“把中国实践总结好……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
法”。由此可得出答案。1234567891010.[探究材料观点]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
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①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②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论;③寻求
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④发挥古典诗论在诗
歌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每点1分) 12345678910【解题思路】由材料二第三段中的“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挖掘出它久被
尘封的泉眼”,可得出答案第①点;由材料二第二段中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
行的”和第四段中的“西方文论强调……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可得出答
案第②点;由材料二第三段中的“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协同解决新诗面
对的问题”,可得出答案第③点;由材料二第四段对中国古典诗论的优点的阐述,
可得出答案第④点。12345678910
选
文选文概览卷别作者和出处主题体裁文本形式2023年新课
标Ⅰ卷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
相时代》阐述信息时代理性
分析和审慎判断的
重要性学术著
作连续性文
本2023年新课
标Ⅱ卷习近平《谈谈调查研
究》、费孝通《亦谈社会
调查》论述进行调查研究
的方法和态度政论文
+学术论文非连续性
文本12345678910
选
文选文概览卷别作者和出处主题体裁文本形式2022年新高
考Ⅰ卷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
色哲学社会科学》、郑敏
《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
潮》如何对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进行创造性
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政论文
+学术论文非连续性
文本12345678910
选
文选文概览卷别作者和出处主题体裁文本形式2022年新高
考Ⅱ卷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
译”》、党争胜《霍克思
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
议》、杨乃乔《<红楼梦
>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观
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
的创造性》准确把握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内涵与
价值,深入思考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在
当代转化和发展的
途径学术论
文+学术论
文非连续性
文本12345678910
选
文选文分析(1)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材料或选自国家领导人讲话,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信
息类文本阅读材料一选自习近平讲话《谈谈调查研究》,2022年新高考Ⅰ卷信息
类文本阅读材料一选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或选自学
术论文,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二选自费孝通的《亦谈社会调查》,2022年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二选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或选自科普名著,如2023年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分别选自彼得·渥雷本的《树的秘密生命》和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12345678910
选
文选文分析(2)选材贴近考生生活。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选自《后真相时
代》,论述新闻真实性问题,其选材明显体现了对考生真实生活的关注。(3)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文本体裁
为政论文和学术论文,2023年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自然
科学方面的科普作品。这些材料学术性、理论性、逻辑性强。12345678910
选
文选文分析(4)兼顾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5)依据课标,重视教考衔接。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密切相关;2023年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的内容相关联。12345678910
命
题命题概览卷别考查内容题型分值是否关联教
材2023年新课
标Ⅰ卷T1,理解和分析内容;
T2,判断和推断内容;
T3,分析论点与论据客观题各3分选材关联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
的语文生活”T4,归纳概括内容要
点;T5,概括论证方法主观题4分/6分12345678910命
题命题概览卷别考查内容题型分值是否关联教材2023年新课
标Ⅱ卷T1,理解和分析内
容;T2,判断和推断
内容;T3,分析论证
特点客观
题各3分T1,B项提到毛泽
东《调查的技术》
一文,关联部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学习资
源”;选材关联教
材T4,分析材料的论证
语言;T5,分析不同
材料论述的侧重点主观
题4分/6分12345678910命
题命题概览卷别考查内容题型分值是否关联教材2022年新高
考Ⅰ卷T1,理解和分析内
容;T2,判断和推断
内容;T3,分析论点
与论据客观题各3分否T4,运用材料观点;
T5,探究材料观点主观题各4分12345678910
命
题命题概览卷别考查内容题型分值是否关联教材2022年新高
考Ⅱ卷T1,文字信息的图示
图解;T2,概括和分
析内容;T3,分析评
价内容客观题各3分选材隐性关联部编
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册第七单元“整本
书阅读《红楼
梦》”T4,比较分析材料观
点;T5,归纳概括内
容要点主观题4分/6
分12345678910
命
题命题特点(1)围绕文体特征设题。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语言特点等),科普文的文体特征(科学性、逻辑性、思想性、通俗性、文学性等)常常涉及。(2)围绕逻辑思维能力设题。注重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相关内容的梳理、信息的推断皆以逻辑为重。(3)重视迁移运用能力。设题立足文本,兼顾文外,要求以文本提供的观点和方
法解决现实问题,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4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
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12345678910
命
题命题趋势(1)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是命题的方向。通过文质兼美的科普文章激发考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在思辨性文章阅读中考查发现、推断、批判的能力,在科学类论文、论著阅读中考查梳理探究、归纳概括、假设验证等思维方法,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是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的主要方向。(2)信息的确认、提取、筛选、整合、推断,以及利用文本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命题的重点。(3)考查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是命题的新亮点。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考查分析
“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的作用,拓宽了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范
围。12345678910
备
考
建
议命题趋势(1)夯实基础,熟悉相关文体知识,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知识,做到扎实牢固,
能熟练地迁移运用。(2)明了客观题的常见命题陷阱,如偷换概念、混淆是非、指代有误、以偏概
全、无中生有、混淆时态、关系错位、说法绝对等。(3)重视阅读,有计划地精读一些篇目,尽量明确其观点、论据、论证思路和论
证层次,或明确其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语言特点等,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和
准确率,在阅读中培养获取、加工信息的基本素养。(4)主观题答题要学会审题,学会准确、简练、有条理地书写答案。在与标准答
案的对比中学会矫正自己的答题思路,提升表述答案的能力。注重对探究类、
迁移运用类、比较异同类题目的练习和总结。12345678910
信息类文本阅读在教材中主要涉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科
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五个学习任务群(具
体涉及的篇目,见下面的导图)。高考在信息类文本阅读中主要考查信息获取与加
工、逻辑推理与论证、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组织与表达、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
等能力,这些能力在教材课文的学习中均能找到对应点。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1234567891012345678910
[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
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
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
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
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
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
12345678910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12345678910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
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
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
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
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
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
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
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
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
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12345678910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
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
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
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
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
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
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
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
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
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
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12345678910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12345678910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
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
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
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
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
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
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
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
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12345678910
思维演练第一步,读材料出处由文末“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可知,选文是外国作品,话题跟媒
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有关系。第二步,抓关键语句,理清思路结构①观点句(画
的句子)。材料中能概括段意的句子;能揭示文章主旨或中心
论点的句子。②结构句(画
的句子)。如“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引出下文
的调查;“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和“为了解藜麦的
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分别总领两次调查的具体内容。12345678910由此,梳理全文思路结构如下:12345678910第三步,整合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倾向本文叙述了西方媒体在关于拉美地区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
性真相”,使大众产生了误会,甚至“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作者通过这一事例
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信息时代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重要性,提醒读者在面对热点事
件时应走出情绪判断的误区,明辨深思,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12345678910第四步,抓关键词,关注细节(见文中加点的词语)第五步,分析论据部分,关注论据的正反方向文中论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列举了几个知名报刊对藜麦危机的报道,提出了
藜麦危机问题;第二部分为几位经济学家的跟踪调查,展示了藜麦危机的真相,并
提供了证据;第三部分为作者的亲自调查,进一步证明了藜麦危机并不存在。三部分的论据,呈现出一反两正的对比关系,很好地为结尾“竞争性真相”的
结论提供了论证依据。12345678910第六步,具体分析论证手法本文是一篇社会现象调查报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论述类文章,但基本遵循了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结合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本文
所使用的论证手法如下:第二段中经济学家调查的过程和数据等内容可视为事实论
证;第三段作者亲自到秘鲁当地调查时当地向导杰西卡的话及马克·贝勒马尔的话,
可视为引用论证;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犯错误的小学生的自我辩护来和新闻报道
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可视为类比论证。123456789101.[理解和分析内容]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
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
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
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
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C12345【解题思路】
C项,“藜麦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
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中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
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
‘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可知,应是“美国人
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秘鲁利马城里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改变歧视的原因
并不是“藜麦的大面积种植”。另外,选项中的“当地”指代的是“玻利维亚和秘
鲁”,原文只谈及秘鲁城里人认为高原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但是玻利维亚人对食
用藜麦是否存有歧视这一信息不得而知。123452.[判断和推断内容]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
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
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
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
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D12345【解题思路】
D项,“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造成了”或然变必然,原文
最后一段中是说“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123453.[分析论点与论据]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
“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
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
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
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A12345【解题思路】第二段的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A项,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
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B项,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
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适合放在第一段,与“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
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这一煽动性标题并列,增加媒体论说的气势。C项,说
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适合放在第四段“不过,这些受到错误
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的后面,作为作者观点的论据,
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项,可以用来支撑第四段的“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
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故选A。123454.[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加盟品牌授权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储能系统购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林业人才培养合作造林协议3篇
- 2025年度老旧房屋漏水检测与赔偿专项协议3篇
- 2025年度股东退出与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特服装租赁拍摄合同3篇
- 2025年度房地产公司合伙人项目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循环水养殖养鱼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体育场馆物业用房移交及赛事运营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年会活动宣传片制作服务合同模板3篇
- 合伙经营木材加工厂协议书
- 写作思路要清晰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
- 前列腺癌根治术护理查房课件
- AQ 1017-2005 煤矿井下安全标志(正式版)
- 甘肃2024年甘肃省公安厅招聘辅警10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小升初数学《选择题》100道有答案解析
- 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带答案
- 剪映专业版:PC端短视频制作(全彩慕课版) 课件 第3章 短视频剪辑快速入门
- (高清版)JTG 6310-2022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标准
- 储能一体柜技术协议
- 设备间火灾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