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熟悉与数列知识相关的背景,如增长率'存款利息等问题,提高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抽象转化的能力以及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
应用仪式。
教学重难点
熟悉与数列知识相关的背景,如增长率'存款利息等问题,提高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抽象转化的能力以及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
应用仪式。
教学过程
【复习要求】熟悉与数列知识相关的背景,如增长率'存款利息
等问题,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抽象转化的能力以及解答实际问题
的能力,强化应用仪式。.com
【方法规律】应用数列知识界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对实际
问题的综合分析,确定其数学模型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并确
定其首项,公差(或公比)等基本元素,然后设计合理的计算方案,即
数学建模是解答数列应用题的关键。
一'基础训练
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为两
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繁殖成()
A、511B、512C、1023D、1024
2.若一工厂的生产总值的月平均增长率为p,则年平均增长率为
()
A、B、
C、D、
二'典型例题
例1:某人每期期初到银行存入一定金额A,每期利率为p,到
第n期共有本金nA,第一期的利息是nAp,第二期的利息是
(n-1)Ap……,第n期(即最后一期)的利息是Ap,问到第n期期末的
本金和是多少?
评析:此例来自一种常见的存款叫做零存整取。存款的方式为每
月的某日存入一定的金额,这是零存,一定时期到期,可以提出全部
本金及利息,这是整取。计算本利和就是本例所用的有穷等差数列求
和的方法。用实际问题列出就是:本利和二每期存入的金额[存期+1/2
存期(存期+1)利率]
例2:某人从1999到2002年间,每年6月1日都到银行存入m
元的一年定期储蓄,若每年利率q保持不变,且每年到期的存款本息
均自动转为新的一年定期,到2003年6月1日,此人到银行不再存
款,而是将所有存款的本息全部取回,则取回的金额是多少元?
例3、某地区位于沙漠边缘,人与自然进行长期顽强的斗争,到
1999年底全地区的绿化率已达到30%,从2000年开始,每年将出现
以下的变化:原有沙漠面积的16%将栽上树,改造为绿洲,同时,原
有绿洲面积的4%又被侵蚀,变为沙漠.问经过多少年的努力才能使全
县的绿洲面积超过60%.(lg2=0.3)
例4、.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某市去年11月分曾发生流感,据资料记载,11月1日,该
市新的流感病毒感染者有20人,以后,每天的新感染者平均比前一
天的新感染者增加50人,由于该市医疗部门采取措施,使该种病毒
的传播得到控制,从某天起,每天的新感染者平均比前一天的新感染
着减少30人,到11月30日止,该市在这30天内感染该病毒的患者
共有8670人,问11月几日,该市感染此病毒的新的患者人数最多?
并求这一天的新患者人数.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二】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本节是数列一章的最后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侧重于公
式的推导及记忆,第二课时侧重于公式的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是教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等比数列知识的再认识和再运
用,它对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等比数列以及数列的知识有着很重要
的作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也是培养学生分析'发现、
类比等能力的很好的一个工具.在讲求和公式推导时,应指出其运算
的依据是等式性质和数运算的通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培养
学生逻辑思维的习惯和代数运算技能.
新大纲中对本知识有较高层次的要求,教学地位很重要,是教学
全部学习任务中必须优先完成的任务.这项知识内容有广泛的实际应
用,很多问题都要转化到等比数列的求和上来才能得到解决.如增长
率、浓度配比、细胞分裂、储蓄信贷、养老保险、分期付款的有关计
算等许多方面均用到等比数列的知识,因而考题中涉及数列的应用问
题屡见不鲜.掌握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培养建模和解模能力是解决
数列应用问题的基本途径.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将两个公
式结合起来,已知其中三个量可求另两个量,即已知a1,an,q,n,
Sn五个量中的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量,这其中渗透了
方程的思想.其中解指数方程的难度比较大,训练时要控制难度和复
杂程度,要大胆地摒弃“烦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
细枝末节的内容”.
数列模型运用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方程的思想'分
类讨论思想'算法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力'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
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和多媒体技术,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
三维目标
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会用方程的思想认识等比数列前n项和
公式,会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着
的大量的数列求和的问题,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与等比数列通项
公式结合起来解决有关的求解问题.
2.通过启发'引导'分析、类比'归纳,并通过严谨科学的解题
思想和解题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通过解决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社会'认识社
会,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灵活运用,及生产实
际和社会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等比数列模型,用等比数列知识解决有关的生产
实际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思路1.(故事导入)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有位数学家
带着画有64个方格的木盘,和32个雕刻成六种立体形状,分别涂黑
白两色的木制小玩具,去见波斯国王并向国王介绍这种游戏的玩法.
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到晚兴致勃勃
地要那位数学家或者大臣陪他玩.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数学家,作
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呢?数学家开口说道:请您
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
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
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2倍,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
64格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好吧!”国王挥挥手,慷慨
地答应了数学家的这个谦卑的请求.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低了,问
他:“你怎么只要这么一点东西呢?”数学家笑着恳求道:“陛下还
是叫管理国家粮仓的大臣算一算吧!”第二天,管理粮仓的大臣满面
愁容地向国王报告了一个数字,国王大吃一惊:“我的天!我哪来这
么多的麦子?”这个玩具也随着这个故事传遍全世界,这就是今日的
国际象棋.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g,那么,数学家要求的麦粒的
总质量究竟是多少呢?由此传说向学生发问:怎样算出小麦的总质量
呢?
思路2.(问题导入)买24枚钉子,第一枚14分钱,第二枚12分
钱,第三枚1分钱,以此类推,每一枚钉子的钱是前一枚的2倍,共
要多少钱?请学生想一想,多数学生认为大概没有多少钱,结果一算
吓一跳,大约要4万2千元.事实上,这是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即
S=14+12+1+2+…+22仁?那么怎样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呢?在学生急
于揭开谜底的强烈欲望下展开新课的探究.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回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是用什么方法推导
的?
(2)对任意数列{an},前n项和与通项an的关系是什么?
(3)对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an},你能探究它的前n项和吗?
(4)对任意等比数列{an},怎样推导它的前n项和公式呢?你能联
想到哪些推导思路?
(5)对于思路1中麦粒问题,国王应发给数学家多少麦粒?对于
Sn=1+2+22+—+2n-1的两边为什么要乘以2而不是乘以3或4呢?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问题,我
们用倒序相加法推得了它的前n项和公式,并且得到了求等差数列通
项公式的一个方法:an二a1,Sn-Sn-1,n=1,n22,还知道这个由
数列Sn来确定an的方法适用于任何数列,且a1不一定满足由
Sn-Sn-1-an求出的通项表达式.
类比联想以上方法,怎样探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呢?我们先来
探究象棋格里填麦粒的问题,也就是求S=1+2+…+263=?让学生充分
观察这个式子的特点,发现每一项乘以2后都得它的后一项,点拨学
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等式左右同乘以2,再相减得和.通过这个
问题的解决,先让学生有一个感觉,就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化为
一个比较简单的形式,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简化.再让学生探究首项为
1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即1,q,q2,…,qn7的前n项和.观察
这个数列,由于各项指数不同,显然不能倒序相加减.但可发现一个
规律,就是次数是依次增加的,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等差数列写出两个
求和式子,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让其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
究.
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充分活动,学生会发现把两个
Sn=1+q+q2+…+qn-1错一个位,两边再同乘以公比q,那么相同的指
数就对齐了.这一发现是突破性的智慧发现,是石破惊天的发现.这样
将Sn=1+q+q2+…+qn-1与qSn=q+q2+q3+…+qn两式相减就有
(1-q)Sn=1-qn,以下只需讨论q的取值就可得到Sn了.
在上面的特殊简单情形解决过程中,蕴含着一个特殊而且重要的
处理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错位相减,消除差别”的方法.我们将这
种方法简称为“错位相减法”.在解决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时,我们
还可以使用“错位相减法”.
如果记Sn-a1+a2+a3+"-+an,
那么qSn=a1q+a2q+a3q+--,+anq,
要想得到Sn,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n=a1-anq.
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q的取值.
如果q于1,则有Sn=a1-anq1-q.
上述过程我们略加变化一下,还可以得到如下的过程:
如果记Sn=a1+a1q+a1q2+…+a1qn-1,
那么qSn=a1q+a1q2+…+a1qn-1+a1qn,
要想得到Sn,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n=a1-a1qn.
如果q不1,则有Sn=a11-qn1-q.
上述推导过程,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本质没有什么差别,都是
用的“错位相减法”.
形式上,前一个出现的是等比数列的五个基本量:a1,q,an,
Sn,n中a1,q,an,Sn四个;后者出现的是a1,q,Sn,n四个,这
将为我们今后运用公式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值得重视的是:上述结论都是在“如果q于1”的前提下得到的.
言下之意,就是只有当等比数列的公比q^1时,我们才能用上述公
式.
对于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如果q=1会是什么样呢?学生很快会
看出,若q=1,则原数列是常数列,它的前n项和等于它的任一项的
n倍,即Sn=na1.由此我们得到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的公式:
Sn=na1,q=1,a11-qn1-q,q1Sn=na1,q=1,a1-anq1-q,
q#:1.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根据等比数列的特征和我们所学知识,还能
探究其他的方法吗?经过学生合作探究,联想初中比例的性质等,我
们会有以下推导方法:
思路一: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我们有a2a仁a3a2=a4a3=…
二anan7=q,
再由合比定理,则得a2+a3+a4+…+ana1+a2+a3+…+an7=q,
即Sn-a1Sn-an=q,
从而就有(1-q)Sn=a1-anq.
当q=1时,Sn=na1,当qW1时,Sn=a1-anq1-q.
思路二:由Sn=a1+a2+a3+…+an,得
Sn=a1+a1q+a2q+…+an7q=a1+q(a1+a2+"-+an-1)=a1+q(Sn-an),
从而得(1-q)Sn=a1-anq.
(以下从略)
在思路二中,我们巧妙地利用了Sn-Sn-kan这个关系式,教师
再次向学生强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几
乎在历年的高考中都有它的影子.但要注意这里n》2,也就是n的取
值应使这个关系式有意义,若写SnT-Sn-2=an-1,则这里n23,以
此类推.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结合等比数列的
通项公式,从方程角度认识这个公式,以便正确灵活地运用它.(1)
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中共有a1,an,n,q,Sn五
个量,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都可以通过建立方程(组)等手段求
出其余两个量;(2)在应用公式求和时,应注意到公式的使用条件q手
1,当q=1时,应按常数列求和,即Sn5al.在解含字母参数的等比
数列求和问题时,常应分类讨论q=1与q于1两种情况.
讨论结果:(1)倒序相加法;
(2)an=Sn-SnT(n》2);
(3)利用错位相减法;
(4)利用an=Sn-Sn-1(n^2);
(5)乘以2的目的是为了错位相减,共有麦粒2647(颗),每千
粒麦子按40g计算,共约7000亿吨.
应用示例
例1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前8项的和:
(1)12,14,18,■■■;
(2)a1=27,a9=1243,q<0.
活动:本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公式,第⑴小题是对等比数列的
前n项和公式的直接应用;第⑵小题已知a1=27,n=8,还缺少一个
已知条件,由题意显然可以通过解方程求得公比q.题目中要求q<0,
一方面是为了简化计算,另一方面是想提醒学生q既可为正数,又可
为负数.本题中由条件可得为:a9al=1243X27,再由q<0可得q=-13.
将所得的值代入公式就可以了.本例可由学生自己探究解答.
解:(1)因为a1=12,q=12,所以当n=8时,S8=12[1-12
811-12=255256.
(2)由a1=27,a9=1243,可得q8=a9al=1243X27,
又由q<0,可得q=73,
于是当n=8时,S8=271-1243X271--13=164081.
点评:通过本例要让学生熟悉方程思想,再次让学生明确,等比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中共五个量:a1,an,q,n,Sn,五
个量中已知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其中a1,q为最基本的
两个量.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由于等比数列涉及到指数问题,有时解
题计算会很烦琐,要注意计算化简中的技巧,灵活运用性质.
例2(教材本节例2)
活动:本例是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运用,引导学生结合方程
思想,按算法的思路来解答.本例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点评:通过本例让学生明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共
涉及5个量:a1,q,an,n,Sn,已知其中3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的
2个量.
变式训练
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a1=1,a5是6,则数列{an}
前7项的和为()
A.63B.64C,127D.128
答案:C
解析:•「a5=a1q4,.,.16=q4.
又〈q〉。,:.q=2.「.S7=a11-q71-q=127.
例3(教材本节例3)
活动:本例仍属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应用.虽然原数列不是
等比数列,不能用公式求和,但可这样转化:9=107,99=1007,999=1
000-1,这样就容易解决了.
点评:让学生体会本例中的转化思想.
变式训练
求和:2+22+222+…+.
解:原式=29(10-1)+29(102-1)+-+29(10n-1)
=29(10+102+-+10n-n)
=29[101-1On1-10-n]
=2081(1On-1)-29n.
例4求数列1,3a,5a2,7a3,…,(2nT)an-1的前n项的和.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列特点,其形式是{an・bn}型数列,
且{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根据本节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
推导方法,可采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求和.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独立探
究,教师适时地点拨,要注意学生规范书写.
解:当a=1时,数列变为1,3,5,7,…,(2|1为),
则Sn=n[1+2n-1]2=n2.
当aW1时,有
Sn=1+3a+5a2+7a3+…+(2n-1)an-1,①
aSn=a+3a2+5a3+7a4+…+(2n-1)an,②
①一②,得Sn-aSn=1+2a+2a2+2a3+-"+2an-1-(2n-1)an,
(1-a)Sn=1-(2n-1)an+2(a+a2+a3+…+an-1)
=1-(2n-1)an+2«a1-an-11-a
-1_(2n_1)an+2a-an1-a.
又1-a=A0,
Sn-1-2n-1an1_a_2a-an1-a2.
点评:通过本例,让学生反思解题时要善于识别题目类型,善于
分类讨论.在应用错位相减时,写出的“Sn”与“qSn”的表达式应特
别注意将两式“同项对齐”,以便于下一步准确写出“Sn-qSn”的表
达式.
变式训练
等差数列{an}中,a2=8,S6=66.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Cn}的通项为Cn=2n,求数列{anCn}的前n项和An.
解:(1)由已知,得a1+d=8a1+a662=66,解得a1=6,d-2.
an=2n+4.
(2)由题意,知anCn=(2n+4)•2n,
.•.An=6・21+8-22+10*23+…+(2n+4)・2n.①
在上式中两边同乘以2,得
2An=6*22+8*23+10-24+-+(2n+4)•2n+1.②
①一②,得-An=6・21+2・22+2・23+…+2・2n-(2n+4)-2n+1=4-(2n+2)
•2n+1,
.'.An=(n+1)•2n+2-4.
例5已知数列{an}中,a1,a2,a3,■1,an,…构成一个新数列:
a1,(a2-a1),(an-an-1),此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13
的等比数列.
⑴求数列{an}的通项;
(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新数列的各项,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新数列的前n项和恰为an,这样即可将问题转化为首项为1,公比为
13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an}的通项公式求出后,计算其前n
项和Sn就容易多了.
解:(1)an-a1+(a2-a1)+(a3-a2)+■,■+(an-an-1)
=1+13+(13)2+-+(13)n-1=32[1-(13)n].
(2)Sn=a1+a2+a3+,,,+an
=32(1-13)+32[1-(13)2]+-+32[1-(13)n]
=32{n-[13+(13)2+…+(13)n]}
=32n-34[1-(13)n]
=34(2n-1)+14(13)n-1.
点评:本例思路新颖,方法独特,解完本例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
本例解法,注意平时学习中培养思路的灵活性.
知能训练
1.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6:S3=1:2,则S9:
S3等于()
A.1:2B,2:3C,3:4D.1:3
2.在等比数列{an}中,
(1)已知a2=18,a4=8,求a1与q;
(2)已知a5-a1=15,a4-a2=6,求a3.
答案:
1.C解析::S6:S3=1:2,
由a11-q61-q+a11-q31-q-12,得q3=-12.
.,S9s3=1-q91-q3=34.
2.解:(1)由已知得a1q=18,a1q3=8.
解这个方程组,得a1=27,q=23或a1=-27,q=-23.
(2)根据题意,有a1q4-a1=15,a1q3-a1q=6.
方程两边分别相除,得a1q4-a1a1q3~a1q=156.
整理,得2q2-5q+2=0.
解这个方程,得q=2或q=12.
当q=2时,a1=1;当q=12时,a1=-16.
所以a3=4或a3=-4.
课堂小结
1.由学生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特别是在推导过程中,学到了错位相减法;在运用等比数列求和时,
注意q的取值范围是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放在第一位来思考.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有两种形式,在应用中应根据题目所给的条
件灵活选用,注意从方程的角度来观察公式,并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
公式共5个量,知三可求二,并注意解题中的化简技巧.
作业
课本习题2—3B组2、3.[
设计感想
“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本教案设计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为了让学生较好掌握本课内容,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归纳法等教
学方法,同时采用设计变式题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具体问题的
引入,使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
本教案设计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因为数列内容几乎渗透了
中学数学所有的数学思想方法,而数列模型运用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
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算能
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体会
这些思想方法的运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本教案设计注重了情境教学.通过生动
具体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
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体验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功.
(设计者:张晓君)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思路1.(情境导入)一个人为了积累养老金,他每个月按时到银
行存100元,银行的年利率为4%,假设可以任意分段按复利计算,
试问此人在5年后共积累了多少养老金?如果存款和复利按日计算,
则他又有多少养老金?如果复利和存款连续计算呢?银行复利计息的
计算方法正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由此展开新课.
思路2.(习题导入)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a2+a3=8,
a4+a5+a6=-4,则数列前15项的和S15为()
A.112B.312C.5D.15
本题如果运用方程的思想,求数列{an}的首项a1和公比q之后
再求S15,是一种常规思路,但运算量较大.可将原数列按一定规律
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等比数列,S15又刚好是新数列前5项的和,新
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又容易求得,使得小题巧解.具体解法如下:
解析:设bka1+a2+a3=8;b2=a4+a5+a6=-4;…;b5=a13+a14+a15,
则b1,b2,b3,b4,b5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其首项为8,公比
为T2.
故S15=S5'=b1+b2+b3+b4+b5=112.选A.
由此展开本课的进一步探究.
答案:A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是用什么方法推
导的?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和公式,从推导方法到应用
有什么不同?怎样从方程的角度理解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3?
4?
5?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通
过“错位相减”的思路方法很巧妙地将等式Sn=a1+a1q+…+a1qn7的
两边同乘以该数列的公比q,使得等式右边各项都向右错了一位;然
后通过求Sn-qSn把相同项消去,达到简化的目的,最后解出Sn.这
种求和方法具有普通性,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这种求和方法的精
髓,注意的问题是必须注意q是否等于1,如果不确定,就应分q=1
与q^1两种情况或更多的情况进行讨论.
等比数列求和的关键与等差数列求和一样,在于数列通项公式的
表达形式,由通项公式的形式特点确定相应的求和方法.为了达到求
和时的简化运算,应充分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1)若某数
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an-1(a于0,1),则{an}成等比数列.(2)若数
列{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Sn,S2n-Sn,S3n-S2n也成等比数
列;若项数为2n(n£N*),则S偶S奇二q.
应用等比数列可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产量增减'价格升降'细胞
繁殖、贷款利率、增长率等方面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建立数列模型,
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明了数列的实际应用一直是全国各
地市高考的热点'重点,考题的形式多种多样,难度为中'高档.
等比数列求和问题作为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数学
思想方法,教学时可与等差数列对比,归纳'总结.
(1)求和问题可以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在
具体问题中,既要善于从数列的通项入手观察数列的特点与变化规
律,又要注意项数.
(2)非等差(比)的特殊数列求和题通常的解题思路是:
①设法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这一思考方法往往通过通项
分解或错位相减来完成.
②不能转化为等差(比)的特殊数列,往往通过裂项相消法'错位
相减法和倒序相加法求和.一般地,如果数列能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
比数列就用公式法;如果数列项的次数及系数有规律,一般可用错位
相减法;如果每项可写成两项之差一般可用拆项法;如果能求出通项,
可用拆项分组法.
(3)数列求和的关键在于数列通项公式的表达形式,根据通项公
式的形式特点,观察采用哪种方法是这类题的解题诀窍.
(4)通项公式中含有(7)n的一类数列,在求Sn时要注意需分项
数n的奇偶性讨论.
讨论结果:(1)(2)(3)(5)略.
(4)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
和裂项相消法,这也是高考常考的几种求和方法.
例1某商场今年销售计算机5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销售量比
上一年的销售量增加10%,那么从今年起,大约几年可使总销售量达
到30000台?(结果保留到个位)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根据题意,从中发现等比关系,从中
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并明确这是一个已知Sn=30000求n的问题.
本例的解答应先根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列方程,再用对数的知
识解方程.
解:根据题意,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增加的百分率相同,所以,
从今年起,每年销售量组成一个等比数列{an},
其中a1=5000,q=1+10%=1.1,Sn=30000.
于是得到50001-1.1n1-1.1=30000,
整理,得1.1n=1.6,
两边取对数,得nlg1.1=lg1.6,
用计算器算得n=lg1.6lg1.1^0.20.041=5(年).
答:大约5年可以使总销售量达到30000台.
点评:本例是一道关于等比数列模型的应用题,需要从实际问题
中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从实际背景的角度讲,本例的设计一方面是
想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日益普及,其销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对于一
个商场来讲,为实现一定的商品销售目标而制订计划也是一件自然的
事情.
变式训练
某市2003年共有1万辆燃油型公交车.有关部门计划于2004年
投入128辆电力型公交车,随后电力型公交车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增
加50%,试问:
(1)该市在2010年应该投入多少辆电力型公交车?
(2)到哪一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市公交车总量
的13?
解:(1)该市逐年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组成等比数列{an},
其中a1=128,q=1.5,
则在2010年应该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为a7=a1・q6=128X1.56=1
458(辆).
(2)记Sn=a1+a2+…+an,依据题意,得Sn10000+Sn>13.
于是Sn是281-1.5n1-1.5>5000(辆),
即1,5n>65732,贝lj有n-lg657321g1.5七7.5,
因此n28.
所以,到2011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市公交车
总量的13.
例2(教材本节例4)
活动:这是本单元教材安排的最后一道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写出
每个月的产值,建立等比数列的数学模型,通过数量分析理解任一月
份的计算表达式和求总和的计算方法.
例3某教师购买安居工程集资房72m2,单价为1000元/m2,
一次性国家财政补贴28800元,学校补贴14400元,余款由个人负
担.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教师实行分期付款,每期为1年,等额付款.
签订购房合同后,1年付款1次,再过1年又付款1次等等,共付10
次,10年后还清.如果按年利率7.5%,每年复利1次计算,那么每年
应付多少元?(计算结果精确到百元.下列数据供参考:1.0752、
1.921,1.07510%2,065,1.07511%2,221)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理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建立等比数列
的模型,然后按等比数列的知识就很容易解决了.本例由教师与学生
共同探究完成.
解:设每年应付款X元,那么到最后1次付款时付款金额的本利
和为X(1+1.075+1.0752+1.0753+-+1.0759)元;
购房余款10年后的本利和为[1000X72-(28800+14400)]•
1.07510=28800X1.07510元,根据10年后还清,得
x(1+1.075+1.0752+-+1.0759)=28800X1.07510,
/.x=28800X1.07510X1,075-11.07510-1%4200(元),
即每年应付4200元.
点评:解决本例的关键是建立等比数列模型.分期付款以及新生
利息之和,应等于购房个人分担部分10年后的本息和.
变式训练
假如一个人得到了一条消息,他偷偷地告诉了两个朋友,半小时
后这两个朋友又各自偷偷地告诉了自己的两个朋友.如果每个得到消
息的人在半小时内把这一消息告诉两个朋友,计算一下,24小时后
有多少人知道了这条消息?
解:按题意,半小时有1+2人,一小时有1+2+22人,…,设24
小时后有x人知道,则x=1+2+22+23+…+248,
2x=2+22+23+24+…+249,
两式相减得x=249-1.
利用对数计算可知x%5.61X1014.
也就是说从第一个人知道消息开始,只过了一天时间,就有五百
六十一万亿人知道了这条消息.
例4某地现有居民住房的总面积为am2,其中需要拆除的旧住
房面积占了一半,当地有关部门决定在每年拆除一定数量旧住房的情
况下,仍以10%的住房增长率建新住房.
(1)如果10年后该地的住房总面积正好比目前翻一番,那么每年
应拆除的旧住房总面积x是多少?(可取1.110^2.6)
(2)过10年还未拆除的旧住房总面积占当时住房总面积的百分
比是多少?(保留到小数点后第1位)
解:(1)根据题意,可知
1年后住房总面积为1.1a-x;
2年后住房总面积为1.1(1.1a-x)-x=1.12a-1.1x-x;
3年后住房总面积为
1.1(1.12a-1.1x-x)-x=1.13a-1.12x~1.1x-x;
10年后住房总面积为1.110a-1.19x-1.18x---1.1x-x
=1.110a-1.110-11.1-1x=2.6a-16x.
由题意,得2.6a-16x-2a,解得x-380a(m2).
⑵所求百分比为a2-380aX102a=116^6.3%.
答:每年应拆除的旧住房总面积为380am2,过10年还未拆除
的旧房总面积占当时住房总面积的百分比是6.3%.
知能训练
1.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求证:S7,
S14-S7,S21-S14成等比数列.设k£N*,Sk,S2k-Sk,S3k-S2k成等
比数列吗?
2.家用电器一件,现价2000元,实行分期付款,每期付款数相
同,每月为一期,购买一个月付款一次,共付12次,购买后一年还
清,月利率为0.8%,按复利计算,那么每期应付款多少?(1.00812=1.1)
答案:
1.证明:S14-S7=(a1+a2+…+a14)-(a1+a2+…+a7)
=a8+a9+…+a14
-a1q7+a2q7+…+a7q7
=S7・q7.
同理,S21-S14=q14*S7,
.,.S7(S21-S14)=(S14-S7)2.
可用同样的方法证明Sk,S2k-Sk,S3k-S2k成等比数列.
2.解:设每期付款x元,则
第1期付款后还欠款2000(1+0.008)-x=2000-1.008-x,
第2期付款后还欠款欠000(1+0.008)-x]«1.008-x=2000-
1.0082-1.008x-x,
第12期付款后欠款应为0,
所以有2000-1.00812-(1.00811+1.00810+-+1)x=0,
/.x=2000-1.008121.00812-11.008T2175.46(元),
即每期付款175.46元.
课堂小结
1.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所探究的内容与方法:教育储蓄中的计算
问题,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数列的求和问题等.其中等比数列应用问题
的解决是个重点,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立意新'角度宽、难度大,因
而在解题中务必注重基础'凸现能力,灵活掌握.
2.学完本节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方查找资料,进一步拓展
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培养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作业
1.课本习题2—3A组8、9、10;习题2—3B组,4选做.
2.利用网络资源,探究分期付款问题.
设计感想
本教案注重知识过程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地观察'讨论'
归纳'反思来参与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进
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本教案设计体现了本章教材设置理念.本章各节内容均由“实例
分析”或“问题提出”创设问题情境,这些具有代表性和趣味性的问
题将内容自然引入,再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由特殊过渡至一般.
等比数列及其求和问题作为数列一章的最后一个内容,蕴含着极
大的宝藏,是一个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好题材.有人说“学情决定教法”,
但反过来“教法也能造就学情”.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以充分发挥本节内容的教育功能.
备课资料
一'关于银行利率问题的探究
问题:
(1)依教育储蓄的方式,每月存50元,连续存3年,到期(3年)
或6年时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
(2)依教育储蓄的方式,每月存a元,连续存3年,到期(3年)
或6年时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
(3)依教育储蓄的方式,每月存50元,连续存3年,到期(3年)
时一次可支取本息比同档次的“零存整取”多收益多少元?
(4)欲在3年后一次支取教育储蓄本息合计1万元,每月应存入
多少元?
⑸欲在3年后一次支取教育储蓄本息合计a万元,每月应存入
多少元?
(6)依教育储蓄方式,原打算每月存100元,连续存6年,可是
到了4年时,学生需要提前支取全部本息,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
(7)依教育储蓄方式,原打算每月存a元,连续存6年,可是到
了b年时,学生需要提前支取全部本息,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
(8)不用教育储蓄方式,而用其他的储蓄方式,以每月可存100
元,6年后使用为例,探讨以现行的利率标准可能的最大收益,将得
到的结果与教育储蓄比较.
探究活动:
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每一个家庭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中
大部分的计算都是用数列的知识.在解决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熟悉一
下这方面的有关政策及银行的业务知识.
银行关于教育储蓄的管理办法(节选)
管理办法
第七条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期分为一年'三
年和六年.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开户
时储户应与金融机构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分月存入,中途如有
漏存,应在次月补齐,未补存者按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的有关规定
办理.
第八条教育储蓄实行利率优惠.一年期'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开
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
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第十一条教育储蓄逾期支取,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
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按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
税.
第十二条教育储蓄提前支取时必须全额支取,提前支取时,储
户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
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储户未能提供
“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按
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公式是:
若每月固定存a元,连续存n个月,则计算利息的公式为a1+n
n2X月利率.若设月利率为q,则这个公式实际上是数列
aq,2aq,3aq,•••,naq,…的前n项和.
用数学语言来说,这是个首项为aq,公差为aq的等差数列.从
这个公式中我们知道,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不是按复
利(利生息——利滚利)计算的.
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利息的方法叫做按单利(利不生息——利不滚
利)计算.
这是我们在计算时必须弄明白的,否则,我们计算的结果就会与
银行计算的实际结果不一致.
我们还需要了解银行的三年期'五年期的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
以及三年期零存整取的存款利率和利息税率:
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21%;
五年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79%,月利率为0.2325%;
三年期零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1.89%,月利率为0.1575%;
利息税率为20%.
有了以上预备知识,我们来探究前面提出的八个问题:
(1)因为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21%,
故依教育储蓄的方式,每月存入50元,连续存3年,到期一次可支
取本息共
50+50X36362X0.21%+1800=1869.93(元).
因为五年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79%,月利率为0.2325%,故
依教育储蓄的方式,若每月存入50元,连续存6年,到期一次可支
取本息共
50+50X72722X0.2325%+3600=3905.50(元).
(2)每月存入a元,连续存3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
a+aX36362X0.21%+36a(元).
若每月存入a元,连续存6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
a+aX72722X0.2325%+72a(元).
(3)因为三年期零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1.89%,月利率为0.157
5%,故每月存50元,连续存3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
50+50X36362X0.1575%X80%+1800=1841.96(元).
比教育储蓄的方式少收益27.97(元).
(4)设每月应存入x元,由教育储蓄的计算公式得
x+xX36362X0.21%+36x=10000.
解得x=267.39(元),即每月应存入267.39(元).
(5)设每月应存入x元,由教育储蓄的计算公式得
x+xX36362X0.21%+36x=10000a.
解得x=10000a37.3986=267.39a,即每月应存入267.39a(元).
(6)根据银行出台的教育储蓄《管理办法》,需要提前支取的,
在提供证明的情况下,按实际存期和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
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故该学生支取
时,应按照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21%进
行计算.由计算公式得
100+100X48482X0.21%+4800=5046.96(元).
(7)与第⑹小题类似,应根据实际存期进行同档次计算.
一到两年的按一年期整存整取计息.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
为1.98%,月利率为0.165%,故当b=1或2时,由计算公式得
a+aX12b12b2X0,165%+12ab(元).
当b=3或4或5时,应按照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
月利率为0.21%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公式得
a+aX12b12b2X0.21%+12ab(元).
(8)此题可以选择多种储蓄方式,学生可能提供多个结果,只要
他们计算方式符合规定的储蓄方式即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
后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在上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增长
了一些银行存款的知识.可以鼓励学生用这些知识去规划一下自己将
来接受教育的存款计划,并与家长商量,看能不能付诸现实;也可以
为身边的亲朋好友当个小参谋,把学到的知识讲解给他们听一听.
从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我们还能寻找到更多的探究题材,只
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我们学到的知识就能与生产实际与社会生活紧密
地结合起来.
以下实例供参考
银行按规定在一定时间结算利息一次,结息后即将利息并入本
金,这种计算方法叫做复利,现在某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两种方案:
甲方案-----次性贷款10万元,第一年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
前一年增加30%的利润;乙方案——每年贷款1万元,第一年可获利1
万元,以后每年却比前一年增加利润5千元,两种方案使用期都是
10年,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若银行贷款利息均按年息10%的复利计
算,试比较两方案的优劣.(计算时,精确到千元,并取1.110七
2.594,1.310%13.79)
解:甲方案10年共获利1+(1+30%)+…+(1+30%)9=1.31071.3-1
242.63,
到期时,银行贷款本息为10(1+10%)10^25.94.
按甲方案扣除贷款本息后,净收益为42.63-25.94=16.7(万
元).
乙方案10年共获利1+1.5+…+(1+9X0.5)=101+5.5
2=32.5,
到期时,银行贷款本息为1+(1+10%)+-+(1+10%)9=1.110-11.1-1
-15.94.
按乙方案扣除贷款本息后,净收益为32.5-15.94=16.6(万元).
...甲方案略优于乙方案.
当贷款期限大于10年时,甲方案的优越性更大;当贷款期限小于
10年时,则乙方案较优.
二'备用习题
1.已知集合An={x12n
()
A.792B.890C.891D.990
2.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为两
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一个可以繁殖成()
A.511个B.512个C.1023个D.1024个
3.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对任意自然数n,a1+a2+*"+an=2n-1,
则a21+a22+…+a2n等于()
A.(2n-1)2B.13(2n-1)2C.4n-1D.13(4n-1)
4.设f(x)=3x3x+3,则f(1101)+f(2101)+-
+f(100101)=.
5.数列{an}的通项an=2n-12n,其前n项的和Sn二.
6.用砖砌墙,第一层(底层)用去了全部砖块的一半多一块,第二
层用去了剩下的一半多一块,…,以此类推,每一层都用去了上次剩
下砖块的一半多一块,到第十层恰好把砖块用完,问共有多少块砖?
7.某县位于沙漠边缘地带,人与自然长期进行顽强的斗争,到
1999年底全县的绿化率已达到30%.从1999年开始,每年将出现这样
的局面:原有沙漠面积的16%被栽上树,改造成绿洲,而同时原有绿
洲面积的4%又被侵蚀,变为沙漠.
(1)设全县面积为1,1999年底绿洲面积为a1=310,经过一年(指
2000年底)绿洲面积为a2,经过n年绿洲面积为an+1,求证:
an+1=45an+425.
(2)问至少经过多少年的努力才能使全县绿洲面积超过60%?(年
取整数)(但2%。3010)
8.下图是一个计算机装置示意图,J1、J2是数据入口,C是计算
结果的出口.计算过程是由J1、J2分别输入自然数m和n,经过计算
后得自然数k由C输出,若此种计算机装置完成的计算满足以下三个
性质:
①若J1、J2分别输入1,则输出结果是1;
②若J1输入任何固定自然数不变,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 工程委托代建协议书
- 猜题05平面直角坐标系(易考必46刷题12种题型专项训练)
- 专题16相似三角形(6类重点考向)(考点回归)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公开课教学课件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会展中心改造合同
- 4S店装修三方合同样本
- Kyocera京瓷ECOSYSFS-1040-1060DN打印驱动中文说明书
- 企业员工团队目标计划管理培训教育PPT讲解资料
-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阅读题及答案(一)
- 大型展会对城市会展业发展影响文献综述会展专业
- 电动单梁起重机年自检报告
- 模拟深海高压舱试验系统设计方案
- 加热管制作工艺
- 互补输出级介绍
- 设备运输方案
- 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救治2
- 市森林消防(防汛)专业队管理制度森林防火扑火队管理制度.doc
- 路缘石拆除更换专项施工方案(精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