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主治医师考试-各科高频考点_第1页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各科高频考点_第2页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各科高频考点_第3页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各科高频考点_第4页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各科高频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各科高频考点汇总

1.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

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2.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3.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4.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5.咀嚼肌群:①闭口肌群:咬肌,颗肌,翼内肌;②开口肌群:二腹肌,下

颌舌骨肌,亥页舌骨肌。

6."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弓魁锲帛窦血栓性静脉炎。

7.翼静脉丛:可通过卵圆孔和破裂孔等与海绵窦相通。

8.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主管颌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

动。

9.唾液腺:腮腺(最大,主要分泌浆液),腮腺导管在颤弓下一树旨处,开口于正

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黏膜上,下颌下腺(浆液为主),舌下腺(最小,主要分泌黏

液)。

10.逆行性牙髓炎: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袋内的细菌及

毒素通过根尖孔或册、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

1L慢性牙周炎的四大特征: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周附着

丧失。

12.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

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

13.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能

力很强;口腔颌面部腔、窦多,腔窦内长存在田姆的病原菌;颌骨上有牙,颌

骨骨折发生骨折段移位时,则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导致咀嚼功能障碍;易影响进

食;易发生窒息;面部畸形;可伴有其它解剖部位损伤;易伴发颅脑损伤。

14.雪口病:念珠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是由一种叫白色念珠菌

的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表现为口腔中白色的乳酪样团块,重时会满口白

色。患儿烦躁不安,有时有轻度发热。

15.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

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自身免疫性病征。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者,

称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同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端,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则

称为继发性舍格修宗合征。

16.三臂卡环多用于:牙冠外形较好,无明显倾斜的基牙。

17.圈形卡环多用于:远中孤立的磨牙上。

18.回力卡环常用于:后牙游离端缺失的基牙,基牙为前磨牙。

19.对半卡环常用于:前后有缺隙、孤立的前磨牙或磨牙上。

20.联合卡环适用于:单侧缺牙,基牙牙冠短而稳固,或相邻两牙之间有缝隙

者。

21.延伸卡环用于:松动或牙冠外形差的基牙。

22.连续卡环用于:多用于牙周夹板,放置在两个以上的余留牙上。

23.倒钩卡环常用于:倒凹区在(牙合)支托的同侧下方的二型观测线基牙。

24.急性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踽的发展速度会很快,从发现踽到出现牙髓

病变的时间可以短翎倜。急性踽洞内软化牙本质较多,病变组织着色浅,病变范

围较广,质地较湿软,容易以手用器械去除,挖出的踽腐多呈片块状,又称湿性

踽。由于进展速度快,踽坏牙本质中位于细菌侵入层下方的脱矿层较厚,缺乏硬化

牙本质,在触空内侧又瞬三期牙本质,牙髓易于受到感染。在治疗去腐

时,若将淑软化的牙本质除净,极易穿通髓腔。急性踽多发生在儿童和易感个

体,如存在唾液分泌障碍的个体,易出现急性踽的情况。

25.电活力假阳性反应的原因:①探头或电极接触大面积的金属修复体或牙

龈,使电流流向牙周组织。②未充分隔湿或干燥受试牙,以致电流泄漏到牙周组

织。③液化坏死的牙髓有可能传导电流至根尖周,当电流调节到最大刻度时,患者

可能有轻微反应。④患者过度紧张和焦虑,以致在探头刚接触牙面或被问知感受

时即示意有反应。

26.铸造用金合金按硬度由低到高分为:

I型金合金硬度较软,适合制作单面嵌体,边缘延展性好,易于

边缘密合;

n型硬度中等,边缘延展性好,适合制作铸造冠;

ni型较硬,可制作薄的冠桥、套筒冠等;

IV型合金最硬,可制作受力较大的修复体,如可摘义齿支架、卡环、附着体

等。

27.口腔黏膜棘层:位于基底层浅层,由体积较大的多边形细胞组成。在上

皮中是层次最多的细胞。胞核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含1~2个核仁。

胞质常伸出多而小的棘刺蜂起与相邻的细胞相接,此突起称为细胞间桥。深部靠

近基底层的棘层细胞也有分裂增殖的能力,因此和基底层T称为生发层。在某些

疾病如寻常性天疱疮,产生自身抗体,桥粒的结构受到破坏,上皮形成疱性病

变。

28.非角质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朗格力晚田胞及梅克尔细胞。黑色素细胞来自

神经崎,含黑色素麟立,在口腔黏膜中,牙龈、腭、舌等黏膜可出现较明显的色素

沉着,可成为口腔黏膜色素痣和黑色素瘤的来源。朗格不撕细胞为树枝状细胞,位

于口月修胡耻皮深部,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与黏膜的免疫功能有关。梅克尔细胞

位于基底层内,可能来自神经崎或上皮细胞。起触觉受体的作用。

29.浆液性腺泡呈球形,由浆液细胞组成,细胞呈锥体形,基底部较宽,紧

附于基底膜上,顶端向着腔内。胞核为圆形,位于基底部1/3处。胞质色深,组

织固定好时,顶端胞质内可见大量折光性很强的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浆液细

胞主要表达a-淀粉酶。

30.黏液性腺泡呈管状,由黏液细胞组成。光镜下,黏液细胞呈锥体形。胞

质内含丰富的黏原颗粒,在固定及染色过程中,黏原颗粒常被破坏,故胞质透明

呈网状结构。

31.混合性腺泡由黏液细胞和浆液细胞组成。前者组成腺泡之大部分,紧接

闰管;后者呈新月状覆盖于腺泡的盲端表面,又名半月板。浆液细胞的分泌物有

细胞间小管通入腺泡腔内。

32.32.

性质大唾液腺小唾液腺

纯浆液腮腺味腺

纯黏液腭腺、纯腭腺

下颌下腺

混合性唇,颊、磨牙后腺

舌下腺

33.口腔扁平苔葬可见黏膜白色网状或线状条纹。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34.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镜下:角质栓。基底细胞变性,基底膜不清晰。上皮

下淋巴细胞沿血管袖套状浸润。免疫荧心底膜出现绿色荧光带。

35.颌下腺静止时分泌量最大,占60%~65%;腮腺占22%~30%;舌下腺

占2%~4%;小唾液腺占7%~8%0

36.唾液的作用:消化作用、溶媒作用、润滑作用、冲洗作用、稀释和缓冲

作用、杀菌和抑菌作用、黏附和固位作用、缩短凝血时间、排泄作用、其他作

用。

37.口腔一般感觉的敏感性:痛觉〉压觉〉冷觉>温觉。

38.舌尖甜,舌根苦,舌侧酸。

39.

术区消毒

碘酊口腔1%,颌面颈部2%,头皮3%

消毒药物

氯己定口内及创口0」%,皮肤0.5%

消毒方法由中心向四周,感染伤口相反

消毒范围头颈部手术——术区外10cm;四肢躯干——术区外

20cm

39.牙根拔除术:①根钳取根:A—用于高位残根。②牙挺取根;A—断根位

置低。支点为牙槽间隔/腭侧骨板。若断面是斜面,从斜面较高的一侧插入。③

翻瓣去骨法一切口基底部应较宽。切口下有骨组织支持。

40.切开引流的指征:①局部图1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炎性^胀明显,皮

肤表面紧张、发红、光亮;触诊时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深部脓

肿经穿刺有脓淘由出者。②口腔颌面部急性化脓性炎症,经抗生素控制畸秘,

同时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者。③儿童颌周蜂窝组织炎(包括腐败坏死性),如

炎症已累及多间隙感染,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者,可以早期切开减压,能迅

速缓解呼吸困难及防止炎症继续扩散。④结核性淋巴结炎,经局部及全身抗结街台

疗症攵,皮肤奥工已近自溃的寒性脓肿,必要时也可行切开引流术。

41.创口清创:6~8小时内进行创口处理。冲洗创口:6~12小时内细菌未

大量繁殖,容易冲洗清除。伤后24~48小时内,清创后严密缝合。超过48小

时,伤口无明显感染/坏死,仍清创后严密缝合。

42.死骨摘除及病灶清除术手术指征:①经药物治疗,拔牙或切开引流以后,

仍遗留久治不愈的屡管,长期流脓,或砥管探得骨面粗糙,甚至发现已有活动的死

骨,或虽无篓管,但炎症仍反复发作者。②X线片已发现有颌骨骨质破坏者。③患

者全身条件能耐受手术者。

43.颊部贯通伤:①稹织蜘或跳簸少者,可将口腔黏膜、肌和皮肤分层缝

合。②口腔黏膜无糊员或糊员较少而皮肤缺损较多者,应严密缝合口腔黏膜,关闭

穿通创口。面颊部皮肤频应立即行皮瓣转移或游离植皮,或作定向朋提逢合。如

遗留糊员,以后再行整复治疗。碱大的面颊部全层洞穿型暗员,可直接再创缘的口

腔黏M与皮肤相对缝合,:嵌创面。遗留的洞形糊员,后期再行整复。如伤情和条件

允许,也可在清创术时用带蒂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及植皮术早期修复洞穿缺

损。

44.骨折的愈合:①血B中形成一骨折时,由于骨折部骨髓、骨膜及周围软组织

中的血管断裂出血,形成血凝块。通常在伤后4~8小时即可在两断端间形成血

肿。②血肿机化一骨折后的24~72小时内,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性反应不

断加重,血管扩张,血浆渗出,炎细胞浸润,出现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肥大

细胞,开始吞■口清除晒组织;同时,骨折断端的骨外膜出现增生、肥厚,成纤

维细胞增殖,骨外膜内层即生发层,增殖成骨细胞,与毛细血管T向血肿内生

长,使血肿逐渐机化。③骨痂形成一骨折后1~2周,机化的血块被纤维血管组

织所替代,再流网交原纤维和钙盐,通过成骨细胞^多种内源蛙长因子的作用,

逐渐产生骨样组织和新骨,形成骨痂。④骨痂艇一骨折2周后,骨样组织内不断

有钙盐沂积,并逐斩钙化为坚实的骨组织,与骨折断端的骨组织国妾、融合在一

起。新形成的骨小鹦非列很不规则,以后通过较长时间对应力作用的功能适应和骨

质的吸收与重建,逐渐调整、改建,恢复到和原来骨组织一样的结构。

46.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鉴别要点良性肿恶性肿

瘤瘤

发病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癌多见于老年,肉瘤多见于

壮年

生长速度一般慢一般快

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

与周围组织的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侵犯,破坏周围组织,界限

关织,不

系界限清楚,可移动清,活动受限

症状一般无症状常有局部疼痛,麻木,头

痛,

开口受限,面瘫,出血等症

转移无常发生转移

对机体的影响一般对机体无影响,如对机体影响大,常迅速发

生长展,

在要害部位或发生并转移和侵及重要脏器及发

发症时,也可危及生生恶病质而死亡

组织学结构细胞分化良好,细胞形细胞分化差,细胞形态和结

态和构

结构与正常组织相似呈异型性,有异常核分裂

47.切取或钳取活组织检查:适用于位置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操作时注意可以

不用麻醉或在局部阻滞麻醉下进行,浸润麻酉I殳不应采用;最好在肿瘤边

缘与正常组戮界处切取块楔状组织。

48.切除活^织检查:适用于皮肤、黏膜嚣,位于深部的可切除的小鳖中瘤或淋

畸。

49.动静脉畴多见于成年人,幼儿少见。常发生于颗浅动脉所在的颗部或头

皮下组织中。病损高起呈念珠状,表面温度较正常皮肤为高。患者可能自己感觉到

搏动;扪诊有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则碣员区的

搏动和杂音消失。肿瘤可侵蚀基底的骨质,也可突入皮肤,使其变薄,甚至坏死

出血。

50.面瘫的典型症状有:患侧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上下唇因口轮匝肌瘫

痪而不能紧密闭合,故发生饮水漏水、不能鼓腮、吹气等功能障碍。上下眼睑不能

闭合的原因是由于眼轮匝腑迤痛后,失去与受动目解经支醐勺上睑提肌保持¥衡1■办调

的随意动作,硼领广大、闭合不全、露出结膜;用力紧闭时,则脾搭专向外上方,

止麻贝尔征;由于不能闭眼,故易患结膜炎。在下结膜囊内,常有泪满只滞或溢出,

这种泪液运行障碍,T娓由于泪囊肌痪与结膜炎等原因所引起。前额皱纹消失与

不能蹙眉是贝尔面瘫或周围性面瘫的重要临床表现,也是与中枢性面瘫鉴别的主要

依据。

51.面神经损害定位诊断:①茎乳孔以外-面瘫。

②鼓索与镜骨肌神经节之间-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分泌障碍。

③镜骨肌与膝状神经节之间-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④膝状神经节-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泪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⑤脑桥与膝状神经节之间-除面瘫外,感觉与分泌功能障碍一般均较轻;如

损害影响听神经时,尚可发生耳鸣、眩晕。

52.单侧田度唇裂畸形特点:①患侧上唇自鼻底至游离缘全层裂开。②患侧

唇高不足,人中噫唇峰消失,唇弓移位、不连续、府朱不明显。③鼻尖及鼻4寸主

向患侧倾斜(鼻小柱根部斜向健侧)。④患侧鼻翼外侧脚下移、鼻翼扁平、鼻孔宽

大、鼻底不完整。⑤患侧可有不同期的牙槽突裂及牙槽突前突、错位等。

53.关节内强直:①进行)性开口困难。②面下部发育畸形,表现为面音胸侧不对

称,须部偏向患侧;患侧下颌体、下颌支短小,患侧面夸蚌满;双侧强直者形成特

殊的小颌畸形面容。发病年龄愈小,颜面部发育畸形愈严重,严重者可致阻塞性睡

眠呼吸暂停综合征。③咬合关系紊乱,如果关节强直发病于成年人或青春发育期以

后,则面能口咬合关系无明显困觎,

仅有开口受限。④既突活动减弱或消失。⑤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并鉴别纤维性强

直和骨性强直。CT及三维重建检可判断黏连范围、部位及程度。

54.关节外强直:①进行性开口困难,有因坏疽性口炎引起的口腔溃疡史、

上下颌骨损伤史或放射^台疗等病史。②面下部发育畸形及咬合关系紊5眼关节内强

直为轻,其原因是病理变化发生在关节外部,下颌骨的主要发育中心未收侵犯。③

口腔或颌面部瘢M聚宿或痢员畸形。④踝突活动减^或消失。⑤X线检查:在下颌

骨或颈骨后前位片上,有些病例可见到上颌与下颌支之间的颌间间隙变窄,密度

+的士

J-sr^jo

55.腺样囊性癌具有以下生物学恃性:①肿瘤易沿或围绕神名就散。②肿瘤浸润性

极强。

③肿瘤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转移,转移率高达40%,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中血液循环转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转移部位以肺为最多见。④颈淋巴结转移率

很低。⑤肿瘤细胞沿骨髓腔浸润。

56.牙震荡表现为牙周膜损伤、牙体无缺损、不松或轻微松、无移位。

57.牙脱位后并发症:牙髓坏死、髓腔变窄、牙根外吸收、边缘性牙槽突吸

收。

58.年轻恒牙嵌入性脱位处理:观察,待自然萌出,不可强行拉出,定期复

查。

59.间接盖髓术适应症可复性牙髓炎、夕的冠折/牙体预备后大面积牙本质暴

露。

60.直接盖髓术适应症机械性/外伤性露髓的年轻恒牙;意外穿髓,孔直径<

0.5mm。

61.确定牙槽骨吸收的标准:牙槽崎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超过2mm。

62.骨吸收分为三度:工度:吸收在牙惬页1/3以内;n度:吸收在根长1/3~

2/3之间;ID度:吸收达根长2/3以上。

63.能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的药物:苯妥英钠(大仑丁)、钙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免疫抑制剂(环抱素)。

64.慢性晒性龈炎的主要裁呀龈?L头消失,"反波浪状"。

65.根分叉病变分度:

I度:从牙周袋内已育睡到根分叉的夕跳,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在X线

片上看不到分叉区牙槽骨的吸收。

口度:分叉区骨吸收仅限于颊侧或舌侧,或颊舌侧均有吸收但尚未与对侧相

通,根分叉区内尚有部分牙槽骨和牙周膜存在。临床探查时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

地进入分叉区内,但与对侧不相通,X线片一般仅显示分叉区的牙周膜增宽,或

骨质密度有小范围的降低。

HI度:根分叉区的牙槽骨全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探针能水平通过分

叉区,但它仍被牙周袋软组织覆盖而未直接暴露于口腔。下颜磨牙的m度病变在x

线片上可见完全的透影区,但有时会因牙根靠近或外斜线的重叠而使病变不明

显。

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

腔。x线片所见与HI度病变相似。

66.玻璃离子水门汀礴: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牙髓刺激性小,与牙体有一定粘

接力,颜色与牙齿颜色相近,因含氟而有一定的防踽作用,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

乳前牙工类、田类和V类洞形,乳磨牙颊、舌面工类和V类洞形。

67.乳牙根尖周病的特点:

①乳牙根尖周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出现急性炎症时才就诊。

②慢性炎症为主,临床上的急困联周炎多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引起,可

出珊姆烈的自发痛、咀嚼痛和咬合痛。穿通患牙的髓腔,常见穿髓孔溢幅溢

脓。

③患牙松动并有叩痛。根尖部或根分歧处牙龈组中,有的出现面部肿胀,局部

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全身发帽症状。

④集聚在根尖周的脓液可沿阻力小的部曲非出,使牙龈出现屡管,反复溢脓,反

舜中胀。屡管出现后,急性炎症转为慢性炎症。

⑤乳牙牙周组织疏松,脓液容易从龈沟排出,加剧乳牙松动。若及时治疗,炎

症很快消退。炎症消退后,牙周组织还能愈合并恢复正常。

⑥X线片检查可见根尖部和根分歧部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是诊断慢性根尖

周炎或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重要撒衣急时联周炎时X线片根尖部无明显改

变或仅有牙周间隙增宽现象。另外X线片检查中,还需注意牙囊骨壁和恒牙胚是

否受损。

⑦乳牙根尖周病变可以加速牙根吸收。如果病变严重波及其下方的,恒牙胚是可

以考虑拔出患牙,保持间隙。

68.急性疱疹性龈口炎与疱疹样口疮的区别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疱疹样口疮

好发年婴幼儿成人

发作情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较轻

①成簇小水疱,疱破后成为大片表浅①散在小溃疡,无发疱期

溃疡

②损害遍及口腔黏膜各处包括牙龈、②损害仅于口腔的非角化黏膜

上腭、

病损特

舌、颊和唇黏膜

③可伴皮肤损害③无皮肤损害

69.寻常型天疱疮在起疱前常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咽时感到刺痛,有1~2个

或广泛发生的大/」不等的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水疱易破、出现不规则的糜烂面,

破后留有残留的疱壁,并向四周退缩;若将疱塞斯去蜀是取时,常连同邻近外观正常

的黏膜T无痛性地撕去,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这种现朦被称为揭皮试验阳性。

若在糜烂面的边缘处将J耦■轻轻置入黏膜下方,可见探针无痛性伸入,这是棘层松

解的现象,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70.下颌侧方运动检查:当下颌侧方运动时,向两侧的运动范围基本相等。一

般下颌最大侧方运动范围约为12mm。如果侧方运动的幅度变小或不对称,表

示受限侧翼外肌功能受抑制。

71.骨隆突常发生在:①下颌磨牙和前磨牙舌侧,一般双侧对称,也可为单

侧,其大小不一,也称为下颌隆突;②腭中缝处,呈崎状隆起,也称为腭隆突;③

上颌结节,结节过度增生形成较大的骨性倒凹。对双侧上颌结节肥大的情况,常常

只需修鹫H则上颌结节,解决妨碍义齿就位的问题即可。

72.前庭沟加深术牙槽崎过度吸收致使义齿的固位差时,可施行前庭沟加深

术。该手术通过改变黏膜及肌肉的附着位置(在上颌位置上移,在下颌位置下

移),增加牙槽崎的相对高度,从而增加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扩大基托接触面

积,达到增强义齿稳定性和固位力的作用。

73.牙槽崎重建术该手术是治疗无牙颌骨牙槽崎严重吸收、萎缩的一种方法。

74.部分冠适应证:①,韧颊舌面是完整的,且保留该面不用并不会使修复体

的固位与抗力不足;②牙冠颊舌径大且龌W低者;③钙璐4固定侨基牙固位体;

④恢复咬合或(牙合)面改形。

75,粘接的机制:

①化学结合:粘接剂与被粘体的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结合。

②分子间结合:粘接剂与被粘体分子间产生的强大吸引力形成的结合称为分

子间结合。

③氢键结合:粘接剂中的氢原子和被粘物表面的氧化物之间可以形成氢键结

合,并可成为很强的粘接力。

④嵌合:用■粘体表面经过喷砂或酸烛等形财§糙面,粘接剂渗入结固后形

蝴脂的嵌入突,从而产生嵌合效果。

⑤相互混合:粘接^与被粘体粘接时,被粘体表面通过预处理,提高其亲和

性,可在分子水平上妙相互混合而产生粘接力。

76.修复体粘固后短期内出现咬合痛:多是由咬合创伤引起。患者有咀嚼痛

伴有叩痛,发病时间不长,创伤性根尖周炎或牙周炎不严重,通过调(牙合),

去除正中(牙合)早接触及非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