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法上保护的责任_第1页
论国际法上保护的责任_第2页
论国际法上保护的责任_第3页
论国际法上保护的责任_第4页
论国际法上保护的责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国际法上“保护的责任”

论国际法上“保护的责任”国际人权保护的要求促使了“保护的责任”理论的产生,该理论从提出至今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国际社会对此形成了一定的共识。然而,该理论对传统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带来了新的挑战,很多国家担心该理论会成为某些国家干涉他国内政的一个借口,是传统“人道主义干涉”的翻版。因此,恪守已经形成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明确和完善规则,使该理论真正起到人权国际保护的作用,是各国应当努力的方向。

保护的责任人权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安理会授权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发生了许多震惊全球的人道主义危机事件,特别是1994年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事件,对人类的良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接着,1999年3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保护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居民的基本人权为由,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实施武装干涉,这场战争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尊重主权和保护人权的国际法命题之争。基于此,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人权保护理论——“保护的责任”,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该理论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但由于其对国家主权以及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冲击,对该理论形成的国际共识还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从国际法的角度对“保护的责任”的理论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观察其发展。

一、“保护的责任”理论的发展历程

2000年9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在其《千年报告》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人道干涉真的是对主权的一种令人无法接受的侵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卢旺达,对斯雷布雷尼查作出反应呢?对影响我们共同人性的各项规则的人权的粗暴和系统的侵犯,我们又该怎样作出反应呢?”应安南要求,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宣布成立“干预与国家主权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InterventionandStateSoverEignty,简称ICISS)来推动“国际社会如何在大规模侵犯人权和违反国际法的行为面前做出反应的问题”的研究。2001年12月,该委员会正式发表其研究报告《保护的责任》,提出了“保护的责任”的概念,对其内容、方法及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提出至今,“保护的责任”理论主要体现在四个国际文件中。

首先,即2001年12月加拿大“干预与国家主权委员会”在其《保护的责任》研究报告,首次提出了“保护的责任”理论,认为主权国家有责任保护本国人民免遭可以避免的灾难——大规模屠杀、强奸和饥饿,在有关国家不能或不愿意履行这一职责或其本身为罪犯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则要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保护的责任”主要包括三项具体的责任:即预防的责任、反应的责任和重建的责任。该报告最具争议的一点,即国际社会在采取军事干预时,若不能及时获得安理会授权,不排除有关国家或临时性国家联盟进行军事干预以应对局势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其次,2004年12月,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的“威胁、挑战和改革问题高级别名人小组”(以下简称“名人小组”)提交了一份题为《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我们共同的责任》的研究报告(AMoreSecureWorld:OurSharedResponsibility),在报告中,名人小组基本接受了“保护的责任”理论,但对其进行了一些修改,认为可以避免的灾难还应包括种族清洗和故意传播疾病,且军事干预须获得安理会授权。

再次,2005年3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第五十九届联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大自由:实现人人共享的发展、安全与人权》的报告(Inlargefreedom:towardssecurity,developmentandhumanrightsforall),基本继承了ICISS和名人小组的观点,但同时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将“保护的责任”范围限定在“种族灭绝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但仍然强调采取军事干预不能绕开安理会。

最后,2005年10月第60届联大会议通过了《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WorldSummitOutcome,以下简称《首脑成果》),该文件再次确认了“保护的责任”,并将其限定在“保护人类免遭种族灭绝、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的范围内。认为“保护的责任”首先在于每个国家,保护本国公民是各国的首要职责,如果一国不能或不愿意保护本国公民时,国际社会则要承担“保护的责任”。

二、“保护的责任”理论的法理依据

“保护的责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国家“保护的责任”和国际社会“保护的责任”。“保护的责任”的合法性问题自该理论产生之初便备受争议。对一国进行干预应当建立在该国违反国际义务须承担国家责任的基础之上,因此,寻求“保护的责任”的法理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论证一国以及国际社会“保护的责任”的义务来源问题。

国家“保护的责任”的义务来源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国家保护其国民是国家主权固有之意,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力,即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在国际法上,国家不仅是权力主体,同时也是义务主体。1927年常设国际法院在“温勃尔登号”案中就曾指出,“国家承担国际义务是其主权形式的表现。”因此,国家在拥有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的同时,也承担对内和对外的义务。对外的义务包括互相尊重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等;对内的义务则是保护本国国民基本人权。第二,国家“保护的责任”是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指国家所承担的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权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国家国内管辖的事项,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二战期间发生的各种严重践踏人权的行为使各国认识到一国政府有时往往难以保障其国民人权,尤其是当权者利用公权力侵犯人权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人权问题国际化,建立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世界历史也表明,保护人权和维护国际和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联合国宪章》的序言及第1、55、56、62、68、76条规定了联合国保障基本人权的宗旨,同时也规定了会员国保障基本人权的国际义务。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及1966年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进一步规定了国家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权利的义务。此外,如《防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禁止酷刑公约》及《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等,对于打击灭绝种族、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均规定了国家的义务。一国如果参加了上述公约,作为缔约者则有义务去保障公约规定的基本人权。此外,某些基本人权的保护已经形成习惯国际法,国家也有义务去保障这些基本人权的实现。国际社会在国家不能或不愿履行其保护基本人权义务的时候,有提供补充的“保护的责任”的义务,这里所指义务实际上是国际社会集体保证国际法的实施,使该国承担国家责任的过程,即对于一国违反国际法的情势进行和平和非和平方式的干预。另外,国际社会“保护的责任”也是新的安全观下,国际社会集体安全行动的体现。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国际安全不能仅限于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任何实践或进程,只要造成大规模的死亡或缩短生命的情形,损害国家这个国际体系中基本单位的存在,就构成对国际安全的威胁。联合国最重要的宗旨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三、“保护的责任”理论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挑战

“保护的责任”理论在其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在国际社会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还是不完善、发展中的理论,更没有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各国公认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领域的、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基本法律原则。显然,“保护的责任”理论不符合公认性、普遍性和基础性任何一个标准。该理论恰恰给现存的一些国际法基本原则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首先,“保护的责任”理论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理解主权平等原则。《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确立的七项国际法基本原则中第一项原则即是“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传统国际法认为国家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存在任何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的权力,“保护的责任”理论认为现行国际法赋予国家要尊重别国主权的义务的同时,还赋予国家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应抛弃传统的绝对主权观念,对国家主权的行使予以适当限制,虽然国家主权仍然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但却不是绝对的,当主权国家违反其应承担的国际义务时,其承担国家责任以及国家责任的实现本身不能视为对主权的侵犯。国家若不能或不愿保护本国人民免遭灭绝种族、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就违反了国际强行法的规定,构成国际罪行,需要由国际社会承担补充的保护责任,通过单独或集体的强制措施保证该国承担国家责任,当然必须明确一点,采取武力干涉则必须寻求安理会的授权。

其次,“保护的责任”使传统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受到新的挑战。《联合国宪章》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均规定了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内政”的界定上,《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7款规定了“内政”是“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实际上并没有给出“内政”判断的标准,从严格意义上说,区分“内政”和“非内政”主要看一国是否承担了相应的国际义务,如果一国在某事项上承担国际义务,该事项就不属于内政。一国具体承担了哪些国际义务则因国而异、因时而异,主要看该国受哪些条约和习惯法的约束。常设国际法院在1923年“关于突尼斯和摩洛哥国籍法令问题的咨询意见案”中已经明确指出:“每一事项是否纯属国家管辖范围之内是一个本质上相对的问题,其答案取决于国际法的发展。”人权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一度被认为是一国国内管辖事项,但随着二战结束以来国际人权法体系的建立,国家开始承担人权保护的国际义务,人权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绝对的“内政”问题。“保护的责任”理论恰恰是为哪些人权义务的违反可以进行国际干涉明确标准,谋求共识。就目前达成的共识而言,当一国违反保护其国民免遭灭绝种族、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危害的国际义务时,国际社会应当进行干预。

四、中国对“保护的责任”理论的立场

“保护的责任”理论产生之初,中国对其持怀疑和否定态度,认为虽然一国有保护国民的的责任,但国际社会的关切应建立在尊重国家主权和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2005年《首脑成果》通过后,中国的立场与文件要求基本一致。对于“保护的责任”理论,中国外交部在2005年6月公布的《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中指出:各国负有保护本国公民的首要责任,当一国发生严重人权危机时,对其是否有能力和意愿保护其国民应保持慎重,不应动辄加以干预。在出现大规模人道危机时,缓和和制止危机是国际社会的正当关切。但有关行动须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在联合国框架下由安理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和处置,尽可能使用和平方式。在涉及强制性行动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