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研究_第1页
评价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研究_第2页
评价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研究_第3页
评价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研究_第4页
评价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价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在该时段内录入30例儿科患儿的个体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样本,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后,单组样本量纳入15。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根据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患儿的护理有效率对比,实验组为93.33%,对照组为53.33%,同时对比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儿科患儿的护理中,有助于恢复患儿的智力和运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同时,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应在临床广泛应用和实践。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肢体语言沟通;儿科病症;应用效果由于儿童在发生疾病后,其身心还未发育,完全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对各种治疗方案产生抵触,很容易出现哭闹和不配合的表现,一方面会导致治疗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患儿家属的情绪,影响护患关系[1]。儿童如果年纪较小,甚至还缺乏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这不仅会导致儿童正常交流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儿童接受后续的康复治疗。不仅对患儿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给家庭也会带来更多负担,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使其智力和运动能力得到训练和改善,提高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探讨将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儿科患儿护理中的效果,获得良好成果,现整理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在该时段内录入30例儿科患儿的个体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样本,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后,单组样本量纳入15。实验组患儿的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年龄(6.9±1.2)岁,其中包含男性患儿7例,女性患儿8例;对照组患儿的年龄在3-14岁之间,平均年龄(6.4±0.9)岁。其中包含男性患儿9例,女性患儿6例。所有患儿个体资料在纳入实验前,均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资料统计,确认患儿不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儿的个体状况良好,具有随访耐受性,患儿的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1.2方法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包含饮食指导、病房通风等。实验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

在进行肢体语言沟通时,护理人员首先应当保持自身的行为动作大方得体,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微笑,采用温和的语言和语调进行沟通。无论儿童是否能听懂护理人员的话,护理人员都需要保持细致的护理操作,并耐心地与患儿进行交流。让患儿家属和患儿感受到被重视,同时还在与患儿进行肢体接触时,需要观察患儿的表情,观察儿童是否存在体征变化的状况,也可采用触抚的方式与儿童进行交流,提供相应的安慰和鼓励。而在与儿童进行沟通时,由于少部分患儿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沟通能力,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将沟通对象转变为患儿家属。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时,应当告知患儿家属如何对儿童的认知能力进行唤醒,要求患儿家属每日在生活期间对其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通过触摸和言语等方式刺激儿童的精神反射,使儿童逐渐恢复正常的认知功能。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来说,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使唤而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解决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并且做好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心理疏导,进一步提高患儿家属对脑瘫病症的了解。1.3评价标准根据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患儿日常生活状况良好,能够依从各项治疗,无哭闹现象为显效;患儿日常生活状况良好,能够依从各项治疗偶发哭闹,但不影响治疗工作开展为有效;患儿发生严重哭闹影响治疗工作开展为无效。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Forwindows对数据进行统计调查。各项操作按照我院相关规章制度,由同组检验人员进行。实验中(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对数据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择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2结果2.1本次研究成果显示,患儿的护理有效率对比,实验组为93.33%,对照组为53.33%,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对比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n=15)44753.33%实验组(n=15)95193.33%2.2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x±s)组别用餐穿衣行走对照组(n=15)4.91±0.893.32±0.669.07±2.36实验组(n=15)7.35±1.064.81±1.2311.88±3.293讨论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是一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护理交流模式,交流技巧应用的对象可以是患儿也可以是患儿家属,具有较高的灵活性[3]。但总体目标都是使患儿及家属能够掌握自身护理知识,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一步使患儿的症状得到改善。所以,对儿科患儿及家属进行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对其各方面能力进行训练非常必要[4],主要从患儿语言、心理、肢体、用餐、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护理,通过运动对其中枢神经进行刺激,提高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同时智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5]。综上所述,将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儿科患儿的护理中,有助于恢复患儿的智力和运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同时,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应在临床广泛应用和实践。参考文献[1]马博.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2):129-131.[2]黄基玲.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22):122-123+127.[3]张甜.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5):12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