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保障通则》_第1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保障通则》_第2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保障通则》_第3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保障通则》_第4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保障通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

保障通则

(草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治未病”服务机构的设置、环境卫生、人员、资源管理、安全应急、

财务管理、服务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的机构,包括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和中

医养生保健机构。

本标准不适用于上门服务。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服务保障serviceguarantee

为支撑服务安全有效而提供的条件。

注:条件包括机构能力、环境卫生、资源管理、人员配备等。

2.2中医养生保健机构TCMhealthcareinstitution

已取得《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可运用养生保健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开

展保养身心、预防疾病、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等服务的非医疗性质的服务机构。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6〕2号《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的

暂行规定》,定义1.2]

注:可从事的服务项目包括:咨询指导类、按摩类;熏洗类;艾灸类;贴敷类;拔罐类;

刮痧类;以及以中医理论、理念为指导的各种物理方法、自然疗法等。不得从事医疗和药品

销售等活动以及禁止使用危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方法或手段。

3中医“治未病”服务机构

3.1通用要求

中医“治未病”服务机构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

3.2分类和设置要求

3.2.1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

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设置的基本要求应当符合《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

管理指南(修订版)》的有关规定。

1

3.2.2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经营服务场所应按照功能与用途进行合理区域划分;

——咨询指导类用房应独立设置;

——开展有操作类项目时,应独立设置消毒室;

——服务项目用房建筑面积应满足机构开展服务的项目、设备与功能需要;

——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应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

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在职人

员情况介绍,以及监督投诉电话。

3.2.3中医“治未病”服务机构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

3.3环境卫生要求

3.3.1室内空气质量

应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空气质量应当符合GB/T18883的规定。

3.3.2室内采光

应尽量采用自然光。自然采光不足的,应当配置与其经营场所规模相适应的照明设施。

3.3.3室内噪音

应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噪声排放应当符合GB22337的规定。

3.3.4用品用具

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一客一换,

按照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3.3.5饮用水

提供给顾客的饮用水应当符合GB5749的相关规定。

3.3.6消毒与检测

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配备消毒设施或消毒间。

应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检测每年不得少于1次;中医“治未病”服务机

构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以委托检测。检测结果不符合卫生标准、规范要求的应当及时整改。

检测结果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

3.4从业人员要求

3.4.1人员配备

3.4.1.1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工作人员配备应当符合《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

2

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的有关规定。

3.4.1.2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从业人员配备要求应符合以下相关规定:

——从事养生保健服务的从业人员不少于3人;

——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从业人员应具备国家等相关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或

行业机构的培训合格证书。

3.4.2基本要求

3.4.2.1中医“治未病”从业人员应当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员,在

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其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3.4.2.2中医“治未病”从业人员应当具备所从事服务工作必要的卫生和法律知识。在上

岗前应经过有关服务提供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的培训,具有基本的判断及一般的处

理能力。

3.4.2.3中医“治未病”从业人员在上岗服务时应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并佩戴工作铭牌。

3.5设备配置要求

3.5.1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

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的设备配置要求应当符合《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

管理指南(修订版)》的有关规定。

3.5.2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应配备与开展的服务项目相符的设备、设施。

应配备满足服务项目所需要消毒设备与设施。

应配备满足服务场所消防安全所需要的设备与设施。

4资源管理

4.1人力资源管理

4.1.1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

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的人力资源应由本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统一管理考核。

4.1.2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4.1.2.1应规定人员的岗位资质以及基本素质。

4.1.2.2应规定聘用人员条件、聘用流程、待遇、年限以及解聘的规定和程序。

3

4.1.2.3应对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制定相应的计划,规定培训的方式、方法、培训内容以及

培训后的考核等要求。

4.1.2.4应规定负责考核的部门、考核周期、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结果处置等要

求。

4.2设备资源管理

4.2.1采购计划

对中医“治未病”服务机构内部设施、设备及用品的需求进行评估,制定采购计划。

4.2.2物品采购

应向有相应资质的供应商进行采购,采购的物品应有相关行业内的认证凭证。

4.2.3质量检验

对于采购的物品进货时应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对于不合格的采购品,不得用于养生保健

服务。

4.2.4采购合同

采购应有定货合同,并明确采购地点、报销等要求和程序。

4.2.5物品管理

对于采购的物品设立专人验收并造册登记,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4.3档案资源管理

4.3.1行政资源档案

行政资源档案管理应包含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应急预案。

4.3.2人事资源档案

人事资源档案管理应包含工作人员资质、岗位职责、培训考核情况以及从业人员健康检

查等内容。

4.3.3业务资源档案

业务资源档案管理应包含:

——服务项目情况;

——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检查情况;

——顾客信息及服务提供信息;

——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

4.3.4信息资源档案

信息档案的发放、回收、借阅、销毁都应有专人负责并记录,包括纸质、电子信息档案。

4

应保护顾客的个人信息及服务信息。

5安全与应急

5.1应急预案

中医“治未病”服务机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特性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事件制定应对预

案。应急预案中应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规定应急启动的流程、事件处理程序以及事后报告

及存档。

5.2安全保障

5.2.1基本安全

酗酒滋事、明显精神异常及烈性传染病者前来寻求服务时应予劝退。

5.2.2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设置应符合GB50016的有关规定。因服务项目所造成的明火应及时妥善处理,

防止火灾发生。

有源电器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消防

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应定期对有源电器进行检查,防止有碍人身安全事件的发生。

5.3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过程中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5.3.1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室的临床应急处理应符合WS387系列的有关要求。

5.3.2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从业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并掌握突发事件处理步骤,根据突发事件

严重程度选择自行处理或送医治疗。

5.4安全人员配备与培训

5.4.1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

应符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求,并可与本单位资源共享。

5.4.2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应配备与经营场所需求相符的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安全人员。

5.4.3人员培训

应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并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

急演练。

6财务管理

5

6.1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

应符合本单位财务规章制度,由医疗机构统一管理。

6.2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应根据本机构的要求,编制财务计划,建立内部经济核算制度,建立财产清查、财产检

查的有关程序,进行财务分析,并对财务的档案进行归集、整理和保管。

7服务质量评估

7.1应建立服务质量的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服务质量的自我评估。

7.2应建立顾客意见反馈的机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意见进行处理并反馈给顾客,及时

与顾客保持沟通并跟踪处理结果的满意度。

7.3应根据服务质量评估结论,制定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GB/T24421.2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

[2]《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的暂行规定》[国中医药医政发

〔2016〕2号]

[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

6

说明

本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并总体指导、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中华中医药学会

组织治未病项目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负责技术指导和项目执行督导。

1.文献证据的检索策略

以“治未病”、“质量”、“制度”、“标准”、“规程”、“办法”等作为检索词,检索sinomed、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清华同方知网)、读秀学术搜索平台等,

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6年2月。选择符合治未病定义、内容与家庭医生或社区卫生服务等

相关的医籍类及政策类文献作为评价对象,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以及

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一篇作为目标文献,缺乏全文的

文献不予以采用。

根据以上检索策略,项目工作组在文献检索阶段共搜集到与本病相关的初筛古今文献

1897篇,纳入分析文献63篇。

2.文献评价

符合纳入分析条件的文献分为医籍类文献及政策类文献,无临床研究类别文献。关于文

献分级的说明如下:

表1医籍类文献分级

级别标准

一级经典著作、官修、政府颁布

二级历代医家著述、多次出现、可传承(证据来源出现频次)

三级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经验集

四级其他古代医案、个案报道、专家经验集

表2政策类文献分级

级别标准

A级系统评价、meta分析及卫生技术评估

B级政策文件及政府报告

C级有确切研究方法的文献

D级综述

E级专家意见

3.规范工作组

2015年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综合”组专家指导组:召集人:杨志敏;成员:杨志

7

敏,郑心,王超,张晓天,汤军,陈瑞芳,钱静华,刘洪宇,林嬿钊;秘书:林嬿钊。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控制基本要求》起草人:朱吉,陆旻。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控制基本要求》2015年工作组:组长:朱

吉;副组长:汤军;成员:杨志敏,郑心,方芳,吴剑坤,王超,达庆东,张敏,陈冬冬,

王洁;秘书:陆旻。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控制基本要求》(初稿)专家论证会:组长:

杨志敏;成员:王超,林嬿钊,刘际农,刘艳,方芳,谢秀丽。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控制基本要求》项目工作组:

组长:朱吉,治未病,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上海市。

副组长:汤军,治未病,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杭州市。

秘书:陆旻,治未病,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

成员:杨志敏,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广州市。

成员:达庆东,公共卫生,复旦大学,上海市。

成员:张敏,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

成员:陈冬冬,全科,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上海市。

成员:王洁,公共卫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

4.起草和评审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控制基本要求》在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

价、文献研究总结后,按照德尔菲法,筛选专家,起草问卷,进行了2轮专家问卷调查,分

别对答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形成了规范初稿。

初稿完成后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工作组成员认真按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形成了规范初稿。

根据前期准备、文献检索、专家共识意见,结合本项目特点,确定了《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

控制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的要素有:目次、前言、引言、术语和定义、开展治未

病服务的结构管理(包括名称、构架、布局、设备配置)、服务人员配置(资质要求、培训

考核)、主要开展的服务内容、过程管理、综合评价。

工作组将规范初稿向行业内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了集中整理、讨论

确定是否采纳并提出理由,修改完善形成了规范征求意见稿。

规范征求意见稿再向治未病专家指导组组织4人组成的评估小组(项目工作组以外成

员),对规范初稿、编制说明等材料进行评价,提出所属学科专家评估小组评价意见。目前

正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完成同行评议征求意见汇总中。至目前为止,向参加过待修订指南制

修定工作的单位、与规范相关的团体机构的成员单位36家,47位专家发送了征求意见材料。

8

至目前为止,共收到回复33份,提出意见43条。项目工作组按照“循证”等原则,讨论了

提出的所有意见,除其中“同意”意见15条外,采纳意见22条、未采纳意见6条,并一一

提出了理由。

5.本规范形成方案过程中,工作组成员及参与论证的有关专家充分认识到服务对象的特

殊需求,制定对提供服务对象开展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质量控制中的核心

要素给予界定,并充分考虑到本标准的结构层次和具体内容,兼顾到各个层级的可操作性、

可检查性。

6.本规范通过审评后,将通过发布会、规范应用推广培训班、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会

议、学术期刊等多种渠道宣传、贯彻、实施,在行业推广应用。

7.本规范计划定期更新。由本规范工作组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会相结合的方式实

现更新。

8.本规范研制经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资助单位的观点或利益不会影响最终推

荐建议的形成。

9.参与本规范制订小组的所有成员声明:他们与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无利益冲突。

9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

保障通则

(草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治未病”服务机构的设置、环境卫生、人员、资源管理、安全应急、

财务管理、服务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的机构,包括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和中

医养生保健机构。

本标准不适用于上门服务。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服务保障serviceguarantee

为支撑服务安全有效而提供的条件。

注:条件包括机构能力、环境卫生、资源管理、人员配备等。

2.2中医养生保健机构TCMhealthcareinstitution

已取得《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可运用养生保健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开

展保养身心、预防疾病、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等服务的非医疗性质的服务机构。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6〕2号《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的

暂行规定》,定义1.2]

注:可从事的服务项目包括:咨询指导类、按摩类;熏洗类;艾灸类;贴敷类;拔罐类;

刮痧类;以及以中医理论、理念为指导的各种物理方法、自然疗法等。不得从事医疗和药品

销售等活动以及禁止使用危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方法或手段。

3中医“治未病”服务机构

3.1通用要求

中医“治未病”服务机构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

3.2分类和设置要求

3.2.1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

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室设置的基本要求应当符合《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

管理指南(修订版)》的有关规定。

1

3.2.2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经营服务场所应按照功能与用途进行合理区域划分;

——咨询指导类用房应独立设置;

——开展有操作类项目时,应独立设置消毒室;

——服务项目用房建筑面积应满足机构开展服务的项目、设备与功能需要;

——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应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

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在职人

员情况介绍,以及监督投诉电话。

3.2.3中医“治未病”服务机构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

3.3环境卫生要求

3.3.1室内空气质量

应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空气质量应当符合GB/T18883的规定。

3.3.2室内采光

应尽量采用自然光。自然采光不足的,应当配置与其经营场所规模相适应的照明设施。

3.3.3室内噪音

应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噪声排放应当符合GB22337的规定。

3.3.4用品用具

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一客一换,

按照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3.3.5饮用水

提供给顾客的饮用水应当符合GB5749的相关规定。

3.3.6消毒与检测

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配备消毒设施或消毒间。

应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检测每年不得少于1次;中医“治未病”服务机

构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以委托检测。检测结果不符合卫生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