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第四章练习题_第1页
《经典常谈》第四章练习题_第2页
《经典常谈》第四章练习题_第3页
《经典常谈》第四章练习题_第4页
《经典常谈》第四章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常谈》第四章练习题一、填空1.诗的源头是_____。歌谣可分为______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______的节奏更规律化些。2.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_____,也叫______。3.有了文字以后,大概是_____将那些歌谣纪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4.春秋时的太师们保存下带着乐谱的唱本;唱词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做________。5.“诗言志”是一句古话,“志”关联着______或______。6.春秋时宴饮通行赋诗,当时都从诗篇里______,即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前的环境,作________,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7.到了_____时代,诗篇的本义渐渐模糊,孔子就按着_____的办法,用《诗》来讨论______的道理。8.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_____》之一,《_____》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_______而言。9.解释《诗经》最有权威的是毛氏《______》和______(人名)《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________。10.《诗序》有《大序》和《小序》。《______》是总论说明诗的教化作用似乎建立在所谓“六义”上。11.郑玄,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的附合史料,编成了《______》,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12.《大序》只解释了______。说风是_____、____的意思,_______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_______作用解释的。13.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_______。【答案】一、填空1.歌谣徒歌乐歌2.重叠复沓3.乐工4.“《诗》三百”5.政治教化6.断章取义政治的暗示7.孔子借用做学问做人8.《六经》《庄子》教化9.《诗传》郑玄断句取义10.《大序》11.《诗谱》12.风雅颂风化(感化)、讽刺雅教化13.兴14.完成表格。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原句

原义教育意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做学问要精益求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②【答案】14.①为人做事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②别人或者别人的意见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15.下面是你班三位同学读完《经典常谈》中前四章后的发言,其中有两位同学的说法有误,请你找出并修改。(1)说法错误的同学一是______,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2)说法错误的同学二是______,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答案】15.小明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作

文文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二、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问题(一)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咨;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16.(1)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

》(2)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

的形式,(3)这种形式失去主要地位是因为

。【答案】16.诗经重章叠句

后来发展了字数均齐,韵脚调谐(二)【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17.(1)【文段一】中的“他”是

(填人名);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

》。(2)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答案】17.(1)孔子毛传(2)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诗证史。(三)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人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纪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18.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19.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20.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21.为什么说《诗经》是经典?请简要分析。【答案】18.抒发情感(消愁解闷),酬神作乐(庆祝节日),唱和竞胜。19.歌谣最初是个人心情的诉说;口集众人聚唱,歌谣增多;口经众人修饰,歌谣成为定本。20.节奏要求不同:前者主要依靠重叠,后者主要依靠字数均齐、韵脚协调;传播方式不同:前者依靠口口传唱,后者借助文字记录。21.①诗经是春秋时期的民歌与宫廷伴乐的歌体,涉及当时流传的民歌与宫廷雅乐很多,诗的内容大体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制度、文化等,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概貌。②孔子时代,孔子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解释那些诗篇。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