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梳理(下)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梳理(下)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梳理(下)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梳理(下)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梳理(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土中国》写作特点一、该书是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对研究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社会学产生于西方,其主要理论、概念都是西方式的,费孝通在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时,最初就是以美国的教材为参考进行授课的。费孝通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满足于对西方式概念的讲解,而是利用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重起炉灶,以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为对象进行研究,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使得该书既反映中国实际状况,又具有理论深度,成为社会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读书。二、该书用语通俗自然,阐述深入浅出,有很强的可读性。《乡土中国》是费孝通以在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讲义为基础写成的,阅读时给人一种娓娓道来之感。同时,费孝通的阐述不是空说理论,而是建立在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他笔下的《乡土中国》像是一幅中国农村社会的素描长卷,乡民的生活图景信手拈来,学术思考与人们的日常经验相互融通,使人读得懂,读得有意思。三、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如在《无讼》一篇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将西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四、大量举实例,用以加强说明效果。如《差序格局》一篇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一篇中提及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被请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的审理等。这些真实的事例就会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加强了说明效果,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五、善于引用历史文献和故事。如: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多次用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和《大学》里的话;《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引用的《论语》中孔子及弟子司马牛、孟武伯问“仁”的事,子张与孔子的对话;《礼治秩序》中引用颜渊问“仁”的对话等。从这些引用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同时也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渊博的学识。六、大量进行中西对比。如:《差序格局》一篇中用波纹与柴的不同比喻来对比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家族》一篇中用中西方家庭的对比,来说明团体性的社群与事业社群,点明中国乡土社会的又一特点。七、注意各篇的先后联系。如《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四种权力的相互联系,这就使得整部著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乡土中国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给读者以清晰的框架感。

学习任务

第一个学习任务:“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引导我们抓住核心概念“差序格局”,并由此勾连其他概念,从整体上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第二个学习任务:“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引导我们在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分析全书的框架和思路,从而把握这部学术著作所建构的知识体系。前两个学习任务重点引导我们阅读、分析、理解学术著作。第三个学习任务:“关注‘问题’,学以致用”,侧重引导我们将对学术著作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学术著作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第四个学习任务:“拓展阅读,知人论世”,引导我们从《乡土中国》的阅读拓展到费孝通其他著作的阅读,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作者的学术思想和成就。

对高中生的启发和帮助阅读《乡土中国》是需要一些社会学知识的。不过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也不必在专业知识方面花太多精力,结合语文学习来阅读《乡土中国》可能是更加必要的。《乡土中国》以调查和科学论证为主,但写得很有文采,充满人文关怀。文中渗透着对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刻认识和精辟见解,是“杂”而化之。能做到科学、严谨而又好读,这种文体风格背后,需要多学科整合的开阔视野,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术论著的一种境界。从语文的角度看,也是一部可圈可点的美文和范文。这本书论述非常简洁有力,有几点很值得借鉴:一是论点鲜明。每一章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而且尽量把论点凝结为一种“说法”,一个概念;二是论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强调“对话”,和学界不同的看法“对话”,以此凸显自己的观点;三是论证的求实,靠材料说话;四是大量引证传统典籍材料,有些引文是人们所熟悉的,但纳入本书的论述系统,就可能“翻新”出不同的含义。此外,还有许多写作经验也富于启发。比如议论文在论证推理的同时怎样能更生动而且有可读性,观点与材料如何结合,叙述和论说如何平衡,以及如何摆脱从概念到概念的“八股味”,等等。《乡土中国》其实未必那样遥远。读完了,也许就从中学到如何阅读社科论著,如何分析思考社会现象,如何做一个有头脑、有见识、有担当的青年。《乡土中国》问题导读

《乡土本色》问题导读(一)阅读《乡土本色》,抄写文中你认为有价值的观点与重要概念,做一份纲要。观点:1.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2.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3.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生活下去,不太有变动。4.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5.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⑥大多数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个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概念:乡土性、礼俗社会、法理社会(二)乡土性是全书的核心概念之一,请根据原文内容,概括分析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1.形成“土”文化:乡下人靠种地维生,因而明白泥土的可贵,“土”在乡土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不流动:农耕使得人们离不开泥土,因而受到土的束缚,人们附着在土地上,世代定居,很少迁移。3.聚村而居:不流动导致了聚村而居的特点。4.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人们习惯于终老是乡,久而久之,熟人社会形成了。(三)费孝通说:“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结合原文内容,你认为有哪些“流弊”可能会妨碍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1.乡土社会世代定居、终老是乡的文化特点可能会影响人的流动。2.小农经济形态可能会制约基于专业分工的社会化生产方式的普及。3.依靠礼俗维持秩序的熟人社会可能会影响法治社会的形成。4.人们对于具体事物熟悉的认识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问题导读(一)在《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中,作者针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种种“土气”的现象,展开了丰富的原因分析。请你在这几章中找一找这些现象,并梳理出作者分析的原因,填写表格。(二)费孝通在《文字下乡》中对文字的功能、特点等做了梳理。请你结合原文对文字产生的原因、文字的特点及特殊语言等相关论述,参照示例,对三则材料中文字标红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示例: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鲁迅《祝福》)分析:该材料描写祥林嫂捐门槛后,被四婶喝止不许碰祭祀用的礼器。四婶说话的同时,伴随着慌张的神色,其声音应是紧张而急促的。所以,“你放着罢”不是四婶对祥林嫂劳作的关心,而是对她作为不祥女人身份的一种厌弃。这种语言,只有了解祥林嫂身世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因而是一种特殊语言。1.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分析:秦王给赵惠文王书信,因为秦王与赵惠文王之间有空间阻隔,需要通过文字来传达信息。2.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老舍《想北平》)分析:这段文字强调的是老舍对于北平情感的丰富、深厚,这种丰富、深厚已经超出了老舍文字表达的范围,体现了文字所传达的情意是不完全的、有局限的。3.折梅逢驿使,寄子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分析:这是陆凯写给友人范晔的诗,因为两人有空间阻隔,所以需要使用文字(诗歌)来传递情感。同时,梅在这里象征着江南的春天和对友人的挂念,属于文人之间的特殊语言。(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任务。文化训练并不能显示对社区生活有所帮助。家长是文盲,不认真看待学校教育;而没有家长的帮助,小学校的教育是不易成功的。学校里注册的学生有100多人,但有些学生告诉我,实际上听课的人数很少,除了督学前来视察的时间外,平时上学的人很少超过20人。学校的假期很长。我这次在村中停留的时间比学校正式的放假时间长,但我仍没有机会看到村中的学校上课。学生的文化知识,就作文的测验看,是惊人的低下。(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请你结合《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分析,为什么乡土社会的人们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1.从空间角度看,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属于面对面社群,人们朝夕相处,不需要通过文字传情达意。2.从时间角度看,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安定的社会,仅靠语言就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间通过语言传授,因此不需要使用文字。3.从文字的发生上看,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的。乡土社会只需要语言而不需要文字。(四)人和动物都会学习、都有记忆,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人和动物不同的表现有哪些?请根据原文简要分析。1.在学习过程中,动物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而人能多掌握一套象征体系,即词语、概念;2.动物的记忆是在具体的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的个别经验,而人的记忆是由过去积累下来的社会共同经验,即文化。《差序格局》问题导读(一)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差异有哪些?请根据原文完成下面表格。(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全长100米、宽2米,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桐城老家的府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巷子,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了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阅罢,明白其中的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人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六尺巷”由此得名。1.

在这件事上,从差序格局的角度看,张家人、张英、吴家人、县官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在下面这幅韦恩图上绘制。2.请运用差序格局等知识分析张家人、张英、吴家人、县官的关系和行为。(1)根据差序格局的理论,如果以张英为圈层的中心,张家人处于张英的圈层内,处于吴家人的圈层外。(2)张英在吴家人的圈层外,吴家人从自我主义的角度出发,想侵占两家的公共用地。(3)县官同时处于张家、吴家人的差序格局圈层内,距离大致相等,因而“不敢轻易了断”。(4)张家人面对矛盾,选择求助于同属于一个差序格局圈层的张英。(5)张英选择谦让邻里,这种对自我的约束属于“克己复礼”,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系维着私人的道德》问题导读(一)社会结构格局不同,道德体系也就不同。请根据原文完成下面表格。(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庶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士。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了刘备,进入曹营。徐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这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徐庶的行为是基于团体格局的道德观念还是基于差序格局的道德观念?请根据原文内容阐明你的观点及理由。徐庶的行为是基于差序格局的道德观念。理由:1.徐庶因为母亲的缘故选择进曹营,属于孝。而孝属于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2.徐庶进了曹营一言不发,是对刘备的忠,这也属于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在徐庶心中,刘备是与之更近的朋友,曹操是关系相对较远的人。这是以己为中心,以亲属关系或朋友关系向外推而产生的一种道德观念,符合差等次序的特点。因此,徐庶的行为是基于差序格局的道德观念。材料二:1894年,35岁的陆军上尉、犹太人德雷福斯受诬向德国人出卖情报,被当时法国的军事法庭判终身监禁。一年后,与此案有关的间谍被擒,证实了德雷福斯的清白。然而,荒谬登场了,受自大心理和民族意识的怂恿,军方无意纠错,理由是:国家尊严和军队荣誉高于一切,国家不能向“个人”低头。这个坚持得到了民族主义情绪的响应,结果,间谍获释,而德雷福斯“为了国家利益”——继续当替罪羊。面对如此不义,左拉怒不可遏,连续发表《告青年书》《告法国书》,披露军方的弥天大谎,痛斥司法机器滥用权力,称之是“最黑暗的国家犯罪”,称法兰西的共和荣誉与人权精神正经历噩梦。尤其是《我控诉》一文,如重磅炸弹令朝野震动,所有法国报刊都卷入了争论,左拉更被裹至旋涡中心:一面是良知人士的声援,一面是军方、民族主义者的谩骂,甚至有暗杀恐吓。(王开岭《是“国家”错了》)左拉的行为是基于团体格局的道德观念还是基于差序格局的道德观念?请根据原文阐明你的观点及理由。左拉的行为是基于团体格局的道德观念。理由:①法国政府是法国这个团体的“代理者”,如果法国政府侵害了人民的权利,政府就失去了管理这个国家的资格。左拉要求国家认错的诉求体现的是平等、权利等道德观念,这是团体格局下的道德观念。②德雷福斯与左拉素昧平生,他并不在左拉的社会关系圈层中,左拉的行为对德雷福斯而言是无私的。因此,左拉的行为是基于团体格局的道德观念。《家族》问题导读(一)在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中,社群的特征是不同的,请根据原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二)根据原文内容谈一谈:乡土社会中的小家族为什么必须是绵续性的。1.家庭以生育为它的功能,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结束抚育。因此,家庭是临时性的。2.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小家族不仅要承担生育功能,还要承担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为了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仅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业都需要长期绵续性,这个基本社群绝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性的,它是绵续性的。(三)中国的家庭和西洋的家庭有哪些不同?1.西洋的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经营的主要事务就是生儿育女;中国的家庭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依需要沿父系亲属差序扩大;2.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性的,而中国的家庭是延续性的,除了生育功能,还负担了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3.中国的家庭是一个事业性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可以小到一个只有父母和孩子的家庭,也可以大到一个包含兄弟叔伯的大家族。《男女有别》问题导读(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在这个村子里,儿女的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安排并且服从父母的安排。谈论自己的婚姻,被认为是不适当的和羞耻的。因此,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这个说法。婚配的双方互不相识;在订婚后,还要互相避免见面。(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这段材料所说的婚俗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说明。特点:男女有别。原因:1.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稳定社会。2.从社会关系上说,激动性的感情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如果要维持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男女之间感情的激动。因此,浮士德式的恋爱精神,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3.社会秩序规范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所以,乡土社会是男女有别的社会。(二)因为乡土社会的“男女有别”原则,中国便有了一种“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你赞同“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吗?请据此写一篇300字以内的小作文。现代社会不同于乡土社会,呈现出一种浮士德式的文化特点,冲突无处不在,生命就是在克服阻碍中不断探索、创造。因为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符合现代社会浮士德式文化的特点,因此现代社会与乡土社会不同,允许男女之间自由交往,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基础。所以,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不必固守“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但男女之间的交往也应适当有度。(三)作者为什么说乡土社会的文化是阿波罗式的,而现代社会的文化是浮士德式的?1.阿波罗式的文化认为宇宙有一个安排完善的秩序,而且这个序是超于人力的创造,人只能接受它、维持它,安于其位。浮士德式的文化认为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就是要不断地克服阻碍,前途是无尽的创造过程。2.中国乡土社会不容许探险精神存在,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而现代社会男女更重视自由、探险精神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无穷的,但这种发展越深阻碍越大,用来克服阻碍的创造力也需要越强大,对固有社会关系的破坏力也就越大。《礼治秩序》问题导读(一)不同的治国思想有不同的具体特征。请根据原文完成下面表格。(二)费孝通说:“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请你通过阅读鲁迅的小说《祝福》,简析:“礼”的“野蛮”体现在哪里?它是怎样一步步“杀”死祥林嫂的?1.从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看,女子应该从一而终。祥林嫂再到鲁镇时,鲁四老爷说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祝福时四婶不让她沾手。而柳妈说死后会被鬼锯开,还是受从一而终观念的影响,这些都一步步将祥林嫂推向了深渊。2.从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看,女子出嫁后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夫家。祥林嫂的婆家人利用封建夫权强迫祥林嫂改嫁,改变了她的命运。丧夫失子后,她又遭受人生的沉重打击。3.从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看,祥林嫂作为一个“不祥”的女人,不可以参与祭祀礼仪。四婶在祭祀时“你放着罢,祥林嫂”的一声喝令,彻底粉碎了祥林嫂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勇气和希望。封建礼教一步步吞噬了祥林嫂,是造成她人生悲剧的原因之一。《无讼》问题导读(一)不同的社会类别,理讼情形大相径庭,请相根据原文完成下面表格。(二)为什么说“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这句话反映现代法治的原则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乡土社会缺乏明确的一以贯之的统一规则,而现代法治却采用个人平等主义原则,现代社会重视个人权利,个人的合法权利不容侵犯,国家为保护这些合法权利,因此制订了法律。“乡间认为坏的行为”有相当一部分是受现代法律保护的,其不符合“礼”的规范,但符合现代法律规范。所以说“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无为政治》问题导读(一)1945年7月,六十多岁的民盟发起人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中国历史时感叹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兴亡周期律,即历史周期律。历史周期律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假如某学会要举办一场有关历史周期律的讨论交流会,黄炎培、费孝通都受邀出席并发言。请结合原文内容,代同为民盟成员的费孝通博士写一篇交流发言稿,谈谈他对出现该现象原因的认识。尊敬的黄炎培先生、各位同志:大家好。黄炎培先生认为中国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历史周期律,我以为这有其必然原因。在中国历史上,当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这些力量会进一步刺激皇权,使其膨胀。但乡土社会的农业经济没有足够的剩余来支撑这种膨胀,容易导致极端的贫富悬殊,于是百姓怨声载道,进而发生动乱,导致社会崩溃。横暴权力通过征服与压迫,在经历惨痛的社会大动荡后,诞生了新的王朝。为了维持皇权统治,新王朝往往采取一些轻徭薄赋的政策或与民休息的无为政策,使社会达到新的相对公平。久之,随着力量的累积,皇权的膨胀,“有为”便发生了,然后又归于“无为”。于是,兴衰治乱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历史周期律。这是我对历史周期律的一点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二)乡土社会是如何在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作用下形成“无为政治”的?请结合原文内容加以分析。文学在人类社会中,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是同时存在的,事实上,统治者同时代表着这两种权力,不过在配合的成分上有不同。横暴权力的使用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可中国乡土社会的小农经济缺乏储蓄,没有足够的剩余以支持横暴权力,基础不足,统治者为了维持统治地位,必然放弃横暴权力,偏于无为而治,即养民。横暴权力受到经济的约束,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往往将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渡给同意权力去活动。可同意权力是分工体系的产物,乡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没有为同意权力的扩大提供发达的分工体系。因此,乡土社会在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无为政治”。《长老统治》问题导读(一)根据原文完成下面表格。(二)费孝通说:“这个世界不过是个逆旅,寄寓于此的这一阵子,久暂相差不远。但是这个逆旅却是有着比任何客栈、饭店更复杂和更严格的规律。没有一个新来的人,进门之前就明白这一套的。不但如此,到这‘逆旅’里来的,又不是由于自己的选择,来了之后又不得任意搬家;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当然,在这大店里有着不同部分,每个部分,我们称之为不同文化的区域,有着不完全一样的规律,但是有规律这一点却并无轩轾。没有在墙壁上不挂着比十诫还多的'旅客须知’的。因之,每个要在这逆旅里生活的人就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这些众多规律之下,从心所欲而不碰着铁壁。”费孝通用“逆旅”作为比喻,想说明什么道理?把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比喻为逆旅,生动形象地说明教化比权力无处不在,人人无法避免。每个人来到世间,面对的文化区域不同,行事规律也不完全相同,但都得接受一番教化,以求从心所欲而不碰着铁壁。(三)长老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你如何看待长老老这一角色?1.长老统治下,权力并不是政治性的,因为长老并非由官方任命,其权力也并非由全体公统治与民主统治之间,它比民主统治要专制,但又比专制统治要民主。因为长老是用教化性的权威来裁决社会事务的,它不需要与其他成员协商,但仍然需要乡土社会成员默认遵行。2.更多情况下,长老只是一种教化权力的象征,但在重大事务上,长老又被请出来发挥他的决定性作用。除此之外,他不能凭自己的权威为自己谋利,他对社会事务的裁决几乎是义务性的。他并没有对社会中的晚辈造成实质性的压迫,所以基本不会出现暴力革命式的自下而上的权力更迭。整个乡土社会对长老是敬重的,对长老的裁决也基本不会有太大意见,因为长老行使的权力是教化性的。《血缘和地缘》问题导读(一)费孝通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的空间投影’”,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乡土社会是缺少变动的血缘社会,大家依据血缘关系聚族而居形成家族,形成村落。血缘与地缘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家族多余的人口会“宣泄”出去,但家族的“老根”是不常动的。分出去的人垦荒,逐渐繁殖成村落,即新的家族,但与“老根”保持着血缘的联系。“老根”就是籍贯,新的家族早已发生地缘变化,但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即无法依据地缘关系生成“老根”。籍贯上仍然认同“老根”的异地家庭或家族,是血缘的异地认同,即“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二)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中说:我未听说一个外来人竟需要在本村住多久才能算作本村人,但是我却听说过:外来人的孩子,虽生于本村,仍像其父母一样,被视作外来人。”根据原文内容,请你谈一谈:为什么外来人不容易被视作本村人?他们怎样做才能被视作本村人?大乡土中国是一个稳定的血缘关系社会,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被视作本村人。外来人与所寄居的村落之间不构成血缘关系,而仅仅是地缘关系。即使是下一代,如果没有与本村人联姻,也不构成血缘关系,因此不容易被视作本村人。外来人被视作本村人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在村子里有土地或通过婚姻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三)中国是如何从人情性、血缘性的乡土社会向商业性、地线性的现代社会演变的?乡土社会中,往来交易是血缘性的,以人情来维持,相互馈赠,权力和义务需要平衡,时间拉得很长。当人与人的关系繁重到无法维持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时,当场清算的“钱上往来”式商业就产生了。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起来的。商业以货币作为清算的单位和媒介,强调理性,注重契约。《名实的分离》问题导读(一)费孝通说:“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为什么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种通过注释引起的名实的分离?请加以分析。东汉末期,群雄混战,皇权旁落,社会动荡,长老权力式微,在社会处于激烈烈变迁、新旧交替时期,统治者不能应付新环境,百姓无所适从,民不聊生。曹操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颁布一系列法令政策,安抚百姓,获得军民信任,掌握了时势权力。他表面上承认刘氏皇权的形式,但朝廷所有权力掌握在他的手中,实质是口是心非,歪曲了权力内容,致使皇权名存实亡。曹操通过“注释”,表面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但注入变动的内容,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二)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的相关语段,完成后面的任务。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指宋神宗)乃欲变此,而某(指王安石自己)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司马光字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1.该语段中涉及一系列权力冲突,宋神宗、士大夫、王安石、司马光、盘庚、胥怨之民分别倾向于代表哪种权力?请完成下表。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