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建峰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建峰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建峰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建峰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建峰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建峰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相对于传统史学界“中原文明先冒出来,然后再辐射周边”的观点,苏秉琦提出史前文明“满天星斗”的看法。近年在黑龙江发现的洪河遗址表明新石器晚期嫩江中游的社会发展程度与中华文明中心区同步。据此可知A.中国传统的历史学理论存在谬误B.考古遗址与古文献资料相互印证C.考古发现使人们的历史认知趋同D.考古遗址丰富了历史学研究材料2.《论十大关系》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有益探索。下列项中,关于《论十大关系》的说法有误的是A.提出要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B.讨论的是经济问题而非国家政治生活问题C.标志着毛泽东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D.事实上提出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3.《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上述规定体现了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买卖双方关系紧张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4.1969年冬,联邦德国领导人勃兰特主动提出“新东方政策”,主要包括承认欧洲各国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反映出A.冷战的中心将发生转移 B.西德积极谋求政治影响力C.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发展 D.东西欧间的矛盾得以化解5.古代雅典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终身研究学问,很少人愿意去担任官职而从政。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雅典A.有较为严密的监督机制 B.知识分子对民主制度彻底失望C.自由信仰环境较为宽松 D.知识分子对社会道德沦丧不满6.1954年,美国新闻署要求对外宣传应致力于显示美国“信奉世界和平、相信人类和国家之间的博爱能够在联合国内消除其分歧和推动合作”,应当通过“非自我夺耀的方式”展现“美国抵抗侵略的能力”和支持“世界和平秩序的构建”。其目的是A.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塑造美国良好国家形象C.推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 D.反思美国对外政策7.1948年9月美国一份备忘录中写到:“中国的共产主义对于我们的安全将无足轻重,只有当中国成为苏联附庸时,它才能对我们的安全构成潜在的严重威胁。”这表明当时()A.三大战役阻遏了美国干涉企图 B.美国对华态度服从于全球霸权C.国家动荡削弱了中国国际地位 D.美苏对中国解放战争保持中立8.历史组老师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B.强化皇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10.下表记载的是1867~1892年中国进口棉花和棉纱价格变动情况。表内记载情况表明,当时A.各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B.进出口贸易以棉花和棉纱产品为主C.洋棉和洋纱已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D.农民家庭棉纺织业受冲击日益严重11.1368年,明太祖宣布,各处百姓外出逃避战乱,抛下土地为他人所耕垦者,即由耕者占为己业,原主还乡复业者,由官府于旁近荒田中如数拨给耕种。这一规定有助于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促进自耕农经济成长C.遏制土地兼并的蔓延 D.解决尖锐的人地矛盾12.“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专制王权得到强化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C.贵族等级秩序森严D.家国同构局面确立13.如表为太行山北部根据地1937年至1943年土地买卖中各阶层的占比情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这一时期阶层买入土地卖出土地中农、贫农、雇农、工人和小工商业者93.18%34.81%地主、富农6.57%65.19%A.革命形势发展迫使地主富农逃亡 B.新民主主义经济逐步发展C.战争环境对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D.土地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14.启蒙运动时期,在伏尔泰的心目中,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面崇高的旗帜、抨击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重要武器。他怀着极大的热情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伦理道德,甚至于那被耶稣会士称之为“理性"的“天”。这反映出当时A.中国文化比欧洲文化优越B.为反对神学思想体系和专制制度曲解中国文化C.借助中国优秀文化批判欧洲封建制度D.中西文化出现了融合趋势15.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时间外交成果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16.观察下图,它反映的是新中国:A.改造私营工商业 B.开展文化大革命C.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庆祝香港、澳门回归17.鲁迅在《关于“舒愤懑”》里写道:“……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地在街上走,再不听到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摩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这一天了。”“这一天”的变化与以下哪一事件紧密相关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18.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A.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B.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C.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D.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19.阅读非洲奴隶贸易统计数据柱形图(1501~1875年)。决定柱形图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程度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世界工业化发展水平提高 D.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20.唐代,政府设置东西南北四个铜照,以受养民劝农之事、谏论时政之书、陈冤诉届之状、举报告密之信。这客观上A.引入了社会监督 B.防止了官员腐败C.强化了君主权力 D.削弱了行政监督21.“孝宗(1162年—1189年在位)即位,诏求直言。先生上封书事: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此段文字中所提到的“先生”是指A.王安石 B.程颢 C.程颐 D.朱熹22.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避免了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冷战维护了世界的和平D.美苏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2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美领导人曾分别谈到“英国雄狮一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经济遭到削弱 B.战后国际地位下降C.战后殖民地的丧失 D.战后联合国成立24.中共“一大”代表的职业大多是编辑、记者、教师、学生等。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到三民主义再到无政府主义倡导的绝对白由,“一大”代表群体都依次深浅不同地崇拜过、学习过、研究过,甚至实践过。这一探索过程体现出的社会发展趋向应是A.两大社会矛盾正趋于汇流 B.革命统一战线的分化加速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 D.从效法欧美转向以俄为师25.中国的农耕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大约在A.10万年前后 B.1万年前后C.5千年前后 D.2千年前后26.联合国大厦有一副大型彩色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多边外交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7.1908年,刘师培为《共产党宣言》所撰写的序文中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指《共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革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指准则)。”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A.阶级斗争史观B.文明史观C.全球史观D.现代化史观28.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著名史学家钱穆指出“徐州一会,实当时诸候称王之初步,战国惊人一大事”。钱穆所指“徐州相王”的“惊人”之处在于A.诸侯国的政治地位获得较大提升 B.魏齐结盟改变了各国间力量对比C.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D.传统的礼法体制和秩序遭到践踏29.“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25年没有交往了。”这句话出现在如下哪一情境中A.毛泽东与田中角荣会面 B.邓小平接见撒切尔夫人C.周恩来与尼克松总统会面 D.乔冠华与联合国秘书长会谈30.如图漫画反映的是A.《租借法案》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浙东名士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属浙江)人,出身官僚世家。他看书涉猎很广,经史子集、天文兵法无所不窥。元顺帝元统元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刘基就考中了进士,元至元二年,刘基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廉正直,以打击权贵而名重一时。但是,在极端腐败的元末社会中,正直守法之士是很难得到重用的。元末农民起义,刘基被元廷重新起用、撤职,三起三落。归隐青田(1357年),撰写《郁离子》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思想,总结元末弊政的经验教训,以为未来新皇朝的建设作准备。后来刘基辅佐朱元璋,定西进、北向之策,遂成帝业。明皇朝建立后,百废待兴,刘基竭智尽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吴元年,刘基被任命为太史令,制定《戊申大统历》。和睦浙东集团与淮西集团矛盾,善于分辨人才。刘基性格刚强,嫉恶如仇,不能与世事推移,得罪了许多权贵。加之洪武初年,他位高不居,功成身退,不愿为相,使性格雄猜的朱元璋有所不满。他屈己藏身,消极逃遁,为小人们所构陷,不见容于朱元璋,卒年六十五岁。——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基能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刘基的功过。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79年,撒切尔当选为首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撒切尔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品市场化。英国经济增长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1984—1985年,撒切尔政府关闭非盈利煤矿、停止对煤矿工业的政府补贴,煤矿工会发动了362天的罢工。在她第3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0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材料二1978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1984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53万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摘编自王玉茹《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各自的历史背景。33.从上海发展看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一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表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苦力544鸦片馆主353杂货商329钱庄助理228百货业主453洋行雇员344船民253茶叶店主174裁缝375木匠、建筑工、承包商330船商、丝商、棉商230老鸨222小贩165米商123酒店业主151糖果商、面包商119佣人152典当商119理发师132煤商95——资料来源:《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材料二1865年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开业清廷批准江南制造总局成立1867年租界设立上海水龙公所,以供消防之用1872年英商出资创办的《申报》1884年英商主办《点石斋画报》创刊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电影,这是电影在中国的首次放映1897年夏瑞芳、鲍咸昌在沪创立商务印书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开业《女学报》在上海创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纸1911年《新申报》号外在次日报道了北京学生五四爱国示威1925年日商纱厂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摘自熊月之《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材料三注:专门事业指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杂类指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摘自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表根据数据绘制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上海开埠早期,租界内华人职业分布怎样的特点?(2)材料二中体现了上海社会哪些方面的变迁?(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三,华人职业分布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上海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黑龙江发现的洪河遗址在新石器晚期的社会发展程度和中原文明区是一致的,印证了苏秉琦提出史前文明“满天星斗”的看法,说明考古遗址丰富了历史学研究材料,D正确;材料体现的史学界的争鸣,A说法错误;材料与古文献史料无关,是苏秉琦提出的一种新的观点,B排除;趋同的说法错误,C排除。故选D。2、B【解析】

《论十大关系》讨论的问题不仅有经济问题,还包括国家政治生活、外交等问题,B符合题意,故选B;ACD都是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罗马法强调物权所有者对物品在不同情形下的所有权,这体现了罗马法的核心是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ACD三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名师点睛】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在内容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如下几项特点:①以维护私有财产为核心;②体系宏大,内容细致;③发展过程复杂但能与时俱进;④影响深远。但究其实质罗马法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阶级本质不会改变。4、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等信息可以看出,西德在经济实力扩大的基础上,提出有别于当时美苏“冷战”的政策,以此谋求政治影响力,故答案为B项;冷战的中心仍然在欧洲,没有转移,排除A项;“新东方政策”与欧洲统一大市场没有关系,排除C项;D项中的“得以化解”说法绝对,排除。5、A【解析】

雅典为了维护其民主制度制定了严密的监督机制,这种机制导致很多人不愿担任官职。A正确;彻底失望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不愿担任官职与自由信仰无关,C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的道德沦丧,D错误。故选A。6、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新闻署大力对外宣传它对世界和平与合作的追求,其目的是塑造自身良好的国家形象,因此B选项正确;此举的目的是推销和宣传美国的形象,并非缓和与苏联的关系,A选项错误;该宣传突出的是美国,不是联合国,C选项错误;这是美国对自身形象的推销和宣传,并非反思其对外政策,D选项错误。故选B。7、B【解析】

依据材料中“只有当中国成为苏联附庸时,它才能对我们的安全构成潜在的严重威胁”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国对华态度服从于全球霸权,因此B选项正确;此时三大战役刚刚开始,尚未完成,不能体现三大战役的影响,A选项错误;C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美苏均插手了中国解放战争,D选项错误。故选B。8、B【解析】

材料“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都体现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体现出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的需要,B正确;材料论述的古代官制改革的理念并不是说明“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A错误;材料中信息显示是理念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不是提高政府的效率,C错误;“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并不是材料中枢机构演变的主要特点,D错误。9、B【解析】

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实行“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B正确;A、C和D都属于教育的方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0、D【解析】

进口中国的棉花和棉纱价格呈下降趋势,方便了大量棉花和棉纱进入中国,导致农民家庭棉手工业的衰落,冲击了中国自然经济,D项正确;棉花、棉纱进口价格的变动,不会导致各类产品与市场联系加强,A项错误;从进口棉花和棉纱价格的变化不能得出当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情况,也不能说明洋棉、洋纱在市场中占主体地位,BC两项错误。11、B【解析】

明太祖这一规定旨在保证田地不抛荒,农民有地可耕,这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B正确;从背景来看,当时大量农户流亡,存在土地抛荒现象,在人少地多情况下,多采取粗放模式,而非精耕细作,A排除;这一规定实质上认可了土地兼并,排除C;根据题干可知,这一时期人口流亡,人地矛盾并不尖锐,排除D。12、D【解析】

材料“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表明西周时期家国同构局面确立。故答案为D项。AB项,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谈不上专制王权得到强化、中央集权已经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等级秩序森严,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3、B【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根据地里,地主、富农卖出土地现象较多,贫下中农则较多买入土地,说明新民主主义经济逐步发展,B项正确;根据地内土地买卖现象不能说明地主富农被迫逃亡,A项错误;土地买卖现象不能说明战争严重破坏了生产,C项错误;抗战时期根据地内不同阶层买卖土地与土地改革无关,D项错误。14、C【解析】

根据题干“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面崇高的旗帜、抨击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重要武器”可知,伏尔泰将中国的制度文化作为批判欧洲封建制度的工具,C正确;A表述错误,排除;伏尔泰赞美中国文化,并未曲解中国文化,排除B;题干未显现中西文化融合,排除D。15、C【解析】

材料中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一些外交成果,根据所学可知,这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外交成果,而且不但走向了国际舞台,还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提供了可供参阅的基本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更是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这些显示了中国外交的务实自信风采。故答案为C项。A项,不结盟外交是现代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表格中的“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不属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万隆会议是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但是日内瓦会议是苏、美、英、法、中世界五大国参加的会议,其中有殖民主义国家,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的结论,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6、A【解析】

依据图片中“公私合营”可知,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故A正确;文化大革命主要特征是阶级斗争,排除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排除C;庆祝香港、澳门回归是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排除D。故选A。17、D【解析】

根据“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地在街上走,再不听到嘲骂”“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可以看出这指的是剪辫,根据所学可知,这与辛亥革命后的剪辫易服有关,故D项正确;ABC三项所处的时间都是在清朝,辫子不能剪,故排除ABC项。18、B【解析】材料表明近代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发展和综合,B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更多的来自于工人的生产实践,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运动对科技发展的影响,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继承和综合,没有涉及科学实验的作用,D不正确。19、C【解析】

据材料图示可知,1501~1875年非洲奴隶贸易从迅速上升到急剧下降,此期间经历了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殖民国家需要大量劳动力,说明工业化水平较低情况下依靠众多劳动力,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会大幅度下降,因而出现图示现象,故世界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非洲奴隶贸易的发展,故C项正确;殖民扩张程度虽与非洲奴隶贸易密切相关,但并非是决定性因素,故A项错误;非洲黑奴贸易主要强调劳动力的重要性,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劳动力更显得重要,但图示显示19世纪中后期奴隶贸易却减少,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不能决定非洲奴隶贸易的发展,故B项错误;早在17世纪自然科学理论已出现突破,与非洲奴隶贸易的兴起与衰落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20、A【解析】

材料中“养民劝农"“谏论时政”“陈冤诉屈”“举报告密“表明,政府重视民意的表达和传递,客观上引入了民间参与和社会监督,A项正确;“防止”表述绝对,排除B;题干列举的举措未涉及中枢体制变化,与强化君主权力无关,排除C;社会监督并不能削弱行政监督,两者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排除D。21、D【解析】

根据材料“孝宗(1162年—1189年在位)即位”可知,在南宋时期,材料“格物致知”体现了理学的求理途径,因此材料中提到的“先生”是指南宋理学家朱熹,D项正确;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程颐、程颢属于北宋理学家,B、C项错误。22、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美苏冷战开始后,双方对峙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使世界整体上处于和平稳定时期,故D项正确;题干立足于世界看待美苏冷战,并非仅仅欧洲重建,排除A项;冷战时期美苏霸权主义下世界局势局部紧张,爆发了局部战争,并未避免直接武装冲突,排除BC。故选D。23、A【解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的衰落主要原因是二战极大地削弱了英国的政治经济实力,A正确;国际地位的下降不是英国衰落的原因,而是结果,排除B;战后英国殖民地并未全部丧失,排除C;联合国成立后,英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D不构成英国衰落原因,排除。24、D【解析】

一大代表从学习欧美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接受马克思主义,说明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向是从效法欧美转向以俄为师,D正确;A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不属于趋向,排除;材料与革命统一战线分化无关,且当时尚未组建革命统一战线,B排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C排除。故选D。25、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万年前后,人类从采集狩猎的方式向原始农耕文明的转变,故答案为B;10万年前后还是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A错误;5千年前后的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不是源头,C错误;距今2千年前后已经到封建社会,农耕生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D错误。26、D【解析】

题干中“黄金法则”主要是指只有相互之间的尊重,才能实现双赢。“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和资本主义阵营相对,与“黄金法则”无关,故A项错误。不结盟政策主张非集团、不结盟的原则,主张广大亚非拉国家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与“黄金法则”无关,故B项错误。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的是三个以上国家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与“黄金法则”无关,故C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它强调相互之间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和平外交,符合题干中的“黄金法则”,故D正确。27、A【解析】

根据材料“复以古今社会变革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发明之功甚巨”和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阶级斗争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材料中的思想不符,排除B。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与材料不符,排除C。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与材料不符,排除D。28、D【解析】

“徐州相王”打破了诸侯由周王册封的制度规定,是对当时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的破坏,严重削弱了周王的权威,故选D;“徐州相王”是魏王和齐王之间相互承认对方为王,与诸侯国政治地位的提升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徐州相王”时间没有改革变各国间力量对比,更没有使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C。故选D。29、C【解析】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符合“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25年没有交往了”,故选C;田中角荣是日本首相,日本是君主立宪制,没有总统,排除A;1984年邓小平接见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是英国首相,排除B;联合国秘书长不符合“总统先生”,排除D。30、C【解析】

由漫画中的“美国”、美元符号、“欧洲经济”以及两人的装扮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1947年援助欧洲经济恢复的马歇尔计划,故C正确;《租借法案》指的是1941年开始的美国免费或有偿提供给同盟国粮食,军事物资以及武器装备,故A错误;杜鲁门主义不涉及经济援助,故B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成立于1949年的军事组织,故D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元朝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统治危机严重;朱元璋善于用人,重视人才;刘基个人因素:学识渊博,能谋善断等。(2)功过: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恢复社会秩序;为明朝初年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个人明哲保身仍不能自保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初政治发展方向。【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在极端腐败的元末社会中,正直守法之士是很难得到重用的”可知,元朝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统治危机严重;根据材料“后来刘基辅佐朱元璋,定西进、北向之策,遂成帝业”可知,刘基得到朱元璋重用,说明朱元璋善于用人,重视人才;根据材料“他看书涉猎很广,经史子集、天文兵法无所不窥”“总结元末弊政的经验教训……定西进、北向之策,遂成帝业”可知,刘基个人学识渊博,能谋善断等。(2)功过:根据材料“刘基辅佐朱元璋,定西进、北向之策,遂成帝业。明皇朝建立后,百废待兴,刘基竭智尽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知,刘基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恢复社会秩序;根据材料“总结元末弊政的经验教训,以为未来新皇朝的建设作准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基为明朝初年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根据材料“他位高不居,功成身退,不愿为相,使性格雄猜的朱元璋有所不满。他屈己藏身,消极逃遁”可知,个人明哲保身仍不能自保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初政治发展方向。32、(1)影响:促进了英国经济增长;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使英国摆脱了滞胀;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曾造成大量失业;一度激化了社会矛盾。(2)相似: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减少政府干预,注重市场作用;在所有制方面,推动私营经济发展。历史背景:英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英国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社会福利支出庞大,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活力,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打破旧有思想观念的束缚。【解析】

(1)影响:根据材料一中“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大量削减福利开支”,“经济增长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经济、结束滞胀、减轻财政负担和造成失业、激化社会矛盾等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影响。(2)相似:根据材料一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扩大公共品市场化”,“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材料二中“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管理体制和所有制两个方面,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历史背景:英国:根据材料一中“1979年,撒切尔当选为首相”及其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财政负担严重、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等方面,分析撒切尔夫人改革的背景。中国:根据材料二中“1978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