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州区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信州区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信州区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信州区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信州区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的两场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

A.都占领了中国的首都B.都体现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C.都与鸦片贸易直接相关D.都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正当太平军与清军在长江中下游激烈争夺的时候,英、法在俄、美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C.打消了列强的侵华气焰D.完全杜绝了鸦片贸易

3、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A.永安封王B.定都天京C.孤军北伐D.天京事变

4、有学者指出,为修复颐和园,慈禧太后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因此,一艘艘的铁甲舰化为颐和园里的山水花木,由此可知甲午战败的根源在于(

)A.北洋舰队技不如人B.日本舰队突然袭击C.李鸿章胆怯畏战D.清政府腐朽无能

5、“在侵略者眼中,他们组建联合军的行为是正……腐朽的清政府竟然幻想依靠半宗教的势力去对抗现代化武器”。文中“半宗教的势力”是指(

)A.太平军B.强学会C.义和团D.同盟会

6、当代某历史学家写道:“它使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反抗侵略B.辛亥革命C.公车上书D.洋务运动

7、毛泽东曾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主要是指它(

)A.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C.拒绝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条约D.规定中华民国的国民一律平等

8、1916年,有一篇檄文如此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篇文章声讨的历史人物是(

)A.李鸿章B.宣统帝C.袁世凯D.蒋介石

9、“一百多年前的九月,诞生了这样一本杂志,它和现在的中国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科学、民主、人权、白话文这些现已极为熟悉的概念,在当时还都是全新的思想,而正是这本杂志用白纸黑字,自信地把这些思想缓缓灌入当时年轻人心灵的土壤,间接造就了今天的中国。”这本杂志应是(

)A.《国闻报》B.《民报》C.《青年杂志》D.《猛回头》

10、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论述,错误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B.6月初后,运动中心在北京C.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以下为1926年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教官邝郁(中国共产党党员)所作的革命歌曲,其创作背景是(

)歌词(部分):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A.武昌起义取得胜利B.国共第一次合作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D.国共第二次合作

12、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突出的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B.必须建立自己领导的军队C.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D.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13、近年来,遵义市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系列活动。某中学讲长征故事:①生死攸关——遵义会议;②转危为安——会宁会师;③战略转移——瑞金出发;④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

14、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进行激烈的讨论,有的主张“杀蒋”,有的主张“放蒋”,与他们讨论内容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B.西安事变C.皖南事变D.渡江战役

15、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宋庚一,于2021年12月14日下午,在给学生上课教学期间,发表极其错误的言论,质疑南京大屠杀人数。说什么小说杜撰,真实数字存在疑点,说什么30万人是没有数据支持的。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直接证据是(

①1995年拍摄的电影《南京1937》

②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长度达105分钟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

③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在1937年详细记录的日军暴行

④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夏淑琴全家9口人被杀7口,她被刺伤后从死人堆里爬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以下表格内容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战役概况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方伤亡17426人,日方伤亡48327人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方阵亡人数2.8万余人,日方阵亡人数5.7万余人湘西会战中国军队损失2万余人,日军损失3.5万人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正面战场的辉煌战绩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D.日本侵略者的最后挣扎

17、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99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并发展各种精神,在不同时代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精神②红船精神③长征精神④延安精神⑤特区精神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③④⑤D.②③①④⑤

18、有人说,“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早已经超出了一场战役一场胜负,成为中华民族的新的起点”,这个起点是(

)A.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道路B.中国第一次成为国际战争中的战胜国C.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有了新的领导D.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

19、重庆《大公报》:“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大家认为这是大喜事的理由是(

)A.带来了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机会B.使人民认清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意图C.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D.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

20、下表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B.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C.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D.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21、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容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D.繁荣开放,民族复兴

22、民国时期“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面包蛋糕水饺汤包,一应俱全”,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是()A.新旧并呈、多元发展B.吃穿住行、应有尽有C.中西结合、自由开放D.新旧交替、民主平等二、综合题

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辛亥革命后,民众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辛亥革命将过去被看得至高无上的皇帝推翻了,连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冻腐的过时的东西不能怀疑、不能推翻呢?……——摘自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材料二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环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摘编自卫金柱《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材料三1924一1927年的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结合所学,指出它取得的成果。

(4)综上,谈谈你对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的认识。

24、中国近代化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和曲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1)材料一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基于创办目的不同,图中企业可分为哪两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创办这些企业的历史背景?材料二: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的。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但其作用不可低估,这场运动在社会上产生了什么作用?材料三: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建立了政党、夺取了国家的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摘编自赵博宇、孙琰《浅谈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什么?“暴力革命”的果实有哪些?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4)“开始琢磨最该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指哪项探索?随着改变中国人思想的运动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先进知识分子宣传的思想有何新变化?材料五: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5)根据材料五,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6)综合上述内容,谈谈这些探索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25、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站臣街"—PossessionStree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复兴之路》【一艘战舰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材料二

致远舰图片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条约》

(1)材料一中,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的历史依据是什么?(写出对应条约名称)。

(2)材料二这艘战舰在甲午中日战争哪次战役中被击沉?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