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其次单元综合测试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疆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披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A)A.赵匡胤B.赵光义C.赵普D.石守信2.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D)①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②城市旺盛,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③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④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宋朝时,下列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先后依次是(A)①契丹②党项族③女真族④蒙古族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4.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出了“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这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仰慕之情(A)A.岳飞B.文天祥C.寇准D.秦桧5.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议和,产生的相同影响是(B)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B)A.对敌人的仇恨B.对祖国统一的渴望C.对人民生活的怜悯D.揭露统治者的腐朽7.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D)A.赞美杭州的繁华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8.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起先定型。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C.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D.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9.(2024·黑龙江大庆)宋朝政府主动激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A.市舶司B.“蕃坊”C.“蕃学”D.宣政院10.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旧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D)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唐朝的开元通宝C.汉朝的五铢钱D.北宋的交子11.(2024·湖北恩施)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绽开探讨,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A)①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旺盛③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建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很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D)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13.雪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宏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漂亮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心政府干脆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记是(C)A.市舶司的设置B.中书省的确立C.宣政院的设立D.驻藏大臣的设置14.下列选项能精确概括从宋到元的历史发展趋势的是(B)A.旺盛与开放B.分裂走向统一C.文明初露曙光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15.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推断这一制度是(A)A.行省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16.《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英雄“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C)A.“坊”中B.“市”中C.“瓦子”中D.“夜市”中17.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行能看到的情景是(D)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B.驿站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消遣D.元宵节最受重视,人们相互庆祝18.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写过60多个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殊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受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A)A.《窦娥冤》B.《资治通鉴》C.《救风尘》D.《念奴娇·赤壁怀古》1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照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爽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D)A.苏轼B.辛弃疾C.陆游D.李清照20.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B)A.唐朝旺盛的文学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4分,共50分)21.读图,回答问题。(10分)(1)图一是力劝宋朝皇帝亲征澶州抗辽的名相,他是谁?他劝的是哪位皇帝?(2分)寇准。宋真宗。(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在抗击金军方面立下了哪些重大战功?后来他被哪个奸臣所害?(4分)岳飞。战功:从金军手中收复很多失地,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秦桧。(3)图三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谁?他抗击的是哪个政权?(2分)文天祥。元朝。(4)上述图片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珍贵的精神财宝?(2分)坚贞不屈、爱国,勇于斗争等。22.仔细视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2分)(1)著名理学家程颐曾评价图一人物说:“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太祖”是谁?从程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3分)赵匡胤。他建立北宋,并接连歼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图二人物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蒙古帝国,他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2分)铁木真。成吉思汗。(3)图三人物建立了哪个幅员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政权在政治制度上有何重大创新?(3分)元朝。行省制度。(4)由图三人物完成的这次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右图(《清明上河图》)材料二: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材料三: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材料四: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1)材料一是哪位画家的作品?此图反映了当时哪个城市怎样的景象?(2分)张择端。反映了东京(开封)商品经济旺盛。(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缘由有哪些?(6分)经济重心南移。缘由: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重视农业,兴修水利。(随意三点即可)(3)材料三的谚语说明哪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粮仓?当地种植的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是什么?(2分)太湖流域。占城稻。(4)材料四是哪位统治者的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忽必烈。目的: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2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我国不仅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学艺术也绚丽辉煌,在史学、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成就斐然,并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请结合所学学问,探究以下问题。(14分)(1)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古代辉煌的顶点,当时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项)(4分)北宋平民毕昇独创了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制成指南针,并起先应用于航海事业;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2)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异样繁华,当时著名世界的大都市有哪些?(2分)北宋时的东京、南宋时的临安以及元朝时的大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