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的探讨摘要:矛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在那个年代,东西方文化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碰撞,“铁房子”已经无法束缚住现代女性,她们开始觉醒,试图摆脱封建社会的枷锁,迈向新的社会。对于现代小说而言,其主要的思想就是解放人的天性,带领女性实现解放。这种类型的小说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一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常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描写恋爱和婚姻,另一部分描写家庭生活。二是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相同,即通过描写女性在封建社会的艰难生活,来表达出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反抗封建主义的渴望。本文将围绕茅盾小说为核心,展开其文章中现代女性的研究,文章将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探查小说中女性审美的心理结构,主要依据茅盾常用的历史和文化语境等;二是确定女性的主体性,并阐述其与“断裂”现象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三是通过分析茅盾笔下各个女性的身份,来明确其所表达的意义,四是结合人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女性思维,对她们追寻精神富足等方面的努力予以肯定。对于矛盾的小说而言,女性问题是引发两性问题的关键,是二者共同努力打造美好未来生活的进一步理解。关键词:矛盾小说;现代女性;形象目录TOC\o"1-2"\h\z\u前言 前言在对茅盾所创作的小说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现代文学著作中茅盾主要描述了两大人物形象,一是以时代女性为主要的形象,且在小说中,这类形象占据了其作品的重要地位。二是以民族资本家为主要的形象,较上类形象,这类形象在作品中出现的次数较少。纵观茅盾所创作的所有作品,时代女性一直都是其惯用的主题,譬如以长篇小说为例,作品《蚀》中所提到的章静、孙舞阳等人,又如作品《虹》中所提到的梅行素等人,再如作品《腐蚀》中所提到的赵惠明等等。《蚀》是茅盾创作的首部作品,从这部作品中,就可以很明显看出他的文笔风格,茅盾一直都没有停止对时代女性的关注,为了能够引导这类女性摆脱封建社会的束缚,帮助她们解放自我,茅盾塑造了大量极具个性的女性形象,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其为女性发声的强烈诉求。一、矛盾小说对女性的审美心理特征(一)“历史一文化”渊源1.中国传统文化规训中的女性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观是在封建时代男性中心意识的背景中形成的。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对于男女性角色的定义,基本都是依靠民族文化进行区分的,譬如在本体论中,会以乾坤和阴阳来定义男女性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乾坤和阴阳中乾和阳代表了男性,坤和阴代表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礼教一直信奉“天尊地卑”等这一类的思想观点,以致于在一些古代典籍中,公开的赞同重男轻女的意识,并将这种思想书写并流传了下来。譬如在《易经·家人》和《韩非子·忠孝》中就有关于男尊女卑的记录,这些古籍给中国人的心理产生了极强的心理暗示。甚至对于一些深受封建思想残害的古代女性,也受到了这类文化的影响,写下了规范女性行为和思想的女书,譬如《女诫》,《女论语》等等。上层意识形态必然对社会生活起到理论指向作用,相比之下,这种不平等的女性观在后者中以一种更现实、更直接、也更残酷的方式体现出来。如贞洁牌坊、缠足等陋习就是专为女性设的残忍枷锁[1]。茅盾潜意识中多多少少接受了一些传统性别心理,他在对待自己婚姻时,以自我牺牲和拯救妇女的初衷接受母亲挑选的妻子,其中仍不乏男子优越主义心理。他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自觉地抵制了传统文化中轻视、践踏妇女的一面,但潜意识中那种男性优越心理又常使他以妇女的保护人、启蒙者自居,因此,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观对茅盾的心理作用是复杂的,既是他警醒和摒弃的对象,但心灵深处又被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潜入并踞守下来伺机生长。对为奴隶的女性的悲哀命运的思考就以独特的方式潜入了他的生命和创作。2.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及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茅盾的小说再现了西方近现代女性主义思潮冲击东方古老文明后中国第一批“觉醒的女性”形象[2]。与东方文明类似的是,在西方文明史上,女性也是以“第二性”或“他者”身份出现。在西方文化里,他们在构建“女性”和“女人”这类词语时,都是依照的“男性”和“男人”这两类词语派生出来的,譬如以《圣经》为例,他们认为女性是由男人的肋骨分离而成。在基督教文化中,女性被冠以了不洁和邪恶等称号,甚至有观点认为是女性的原因,才导致了原罪的发生。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中,近现代女性主义思潮开始滋生,上世纪末,妇女解放运动者提出了“女性主义”这一名词。1882年,法国雨蓓汀·欧克雷出版了《女市民》这一期刊,在这部期刊中,她就将自己称为女性主义者,以此来为妇女争取投票权。在现代历史中,首次发起女性主义这一观点就集中在1890到1920年这一时期,在这个阶段中,英美等地妇女多次发起了以争取投票权和公民权为目的的社会运动。然而这一思想并没有脱离人道主义的观念,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维持男女之间的平等,为女性争取自己合法的权利。就茅盾小说而言,其所塑造的现代女性形象基本都是以年轻的知识女性为主,通过其在都市求学和社会实践等过程的叙述,来表达出这类人物对新文化和新生活的向往,以此来摆脱封建思想的禁锢,对于这类人物而言,她们的性格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即独立自主,而这一特性也充分表达了茅盾先生追求平等权利的思想。以《蚀》这部作品为例,其主要就是围绕主人公静女士和慧女士到上海求学为核心展开相关的叙述,当时的上海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城市,各种西方的观念正充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当二人来到上海后,这里的一切都深深的吸引了她们,受到新现象和思潮的熏陶,她们的生活也与家乡的生活完全不同,茅盾先生正是通过对二者生活的细致描述,完整的诠释了中国现代女性的成长。在《虹》这部作品中,则是以梅女士作为文章的主人公展开叙述,对于梅女士而言,其人生的经历相对于静女士等人更为丰富,为了摆脱婚姻的约束,她孤身一人从四川到上海,在这里开启了自己全新的生活。在分析茅盾先生笔下的各个女性形象时,我们发现,其所建立的女性形象都是围绕着他自身所产生的女性观思想为核心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当时茅盾先生所处的时代正值五四时期,而这个时期正是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严重影响的时期。所以从1919年底茅盾先生发表了《解放的妇女和妇女的解放》开始,截止到1922年《生育节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被翻译完成,不到三年的时间,茅盾先生所发表的关于女性思想的评论等都超过六十多篇。3.同时代女性观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想象“多声部的合奏”受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一直都是社会受压迫的主要对象,所以在近现代历史中,知识分子对于妇女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想要建设现代社会,首要问题就是解放妇女。应新文化运动中所进行的理论探讨,五四时期出现了大批反映女性问题的文艺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就茅盾小说而言,其所描述的年轻女性们都有着丰富的社会活动,所以作家通过描述人物丰富的经历,来表现其各自的内心世界,这些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父权或夫权的绝对权威限制,“父亲”这一形象在“女儿”现代女性面前,或者是以缺失的形式出现,如《幻灭》中的慧女士、静女士的父亲或是并不以操纵女儿命运的角色出现,如《虹》中梅女士的父亲。夫权专制在现代女性那里也难以实施,梅女士最终挣脱柳遇春的金丝笼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了。“父权”或“夫权”在茅盾小说里的退场之时也正是女性形象的崛起之时[3]。与其他作家的小说相同,茅盾小说也是依据同时期下社会所表现出的妇女问题展开创作,体现了女性人格独立和自由平等的要求。女作家们也开始思考并书写女性命运,五四时代,女性思潮大为流行。譬如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其主要就对女性的价值和优势展开了论述,以此激发女性思维的转变,再如凌叔华的《绣枕》,其只是通过房间和绣枕的描述,就表达出来人物的情感。张爱玲展现女性与男性关系中的荒凉之感,还原女性琐碎疲惫的一面,作品中的女性陷入的经济上的挣扎,解构了一代五四女作家构筑的精神大厦,令人颇有梦醒之感。(二)个性特征1.审美动机的自觉性对于作家而言,其之所以将文章的人物形象集中在都市现代女性身上,其主要原因就是自身的审美动机,为了能够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展示其命运,作家还必须拥有捕捉艺术典型的能力和极丰富的想象力。茅盾小说最特别之处就在于其作者所拥有的想象力,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小说最明显的特征,茅盾先生在创作时,只需依靠其个人的激情,就可带领读者了解到人物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其对现代女性描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通过文字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真实心理,以《幻灭》这部作品为例,主人公静女士出生于教育思想都较为落后的乡村,虽然性格较好并对自由极度向往,但奈何自身意志不足,所以在选择恋人时,因自身盲目同情等原因感性的选择抱素,但抱素对于静女士却是另有所图,所以茅盾先生在揣摩静这个阶段的心理后,用了极其细腻的手法来描述其内心微妙的变化,当事情发生后,静女士开始对自身的感情有了理性的认识,所以才有了后来及时的认清现实,远离抱素的行为。通过对人物形象特点法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现代女性在性爱方面所持有的态度,以及正常心理逻辑下人性的复杂。其二是在特定情况下,描写出女性心理环境的变化。譬如当女性面临颓废后,所表现出的振作,再如在面临生死抉择时的心态,又如其如何选择正义和邪恶等等,在进行这方面的叙述时,茅盾都能通过自己的文笔将读者直接带入到文章中。以《追求》这部作品为例,主人公章秋柳就时常出现这类的心理变化,颓废这种心态出现的同时,还会伴随着向上的情绪出现,基于此,作家才可更好的表达出年轻女性的内心矛盾世界。对于这类作品人物而言,其所呈现出的心理病态正是当代青年人所拥有通病,同时也是一个时代所表现出的问题所在[4]。如果说对艺术典型敏锐的感知能力、捕捉能力是创作女性形象的基础,那么对人物出色的想象能力则是树立作家个性、完善人物生命力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它们凝聚在作家身上,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创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神圣使命。2.审美心理的复杂性对于普通人而言,现实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矛盾。尤其对于作家而言,他们一方面充当着生活的感受者;另一方面又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所以作家们精神上所产生的矛盾会比正常人更为明显。以茅盾所创作的小说为例,我们可以从其中感受到作者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情绪方面,二是在理性方面。而这种相对复杂的审美心态也赋予了其女性形象更丰富的性格特点。茅盾的前期创作心态就是这样情绪化占据了主体位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茅盾以其对社会的丰富情感进行创作,使其早期的作品自成一派,有力的批判了社会的现实。在他后期的小说《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写作目的是表现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夕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这部小说明显借鉴《红楼梦》语言的民族特色,从人物塑造到情境烘托颇有红楼神韵,其中女性形象最出彩的是婉小姐。茅盾的创作是普遍性和个性的复杂综合体,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洞悉他的小说,但是我们隐隐可以感到,茅盾通过对女性人物社会生活的描述,理性的分析当时政治的影响,以此表达出其对现实的不满,虽然结局不能如人所愿[5],可透过茅盾的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探究出现代人对哲理的醒悟,而且也深刻的感受到作者想拯救世界的意图,对于中国新文学而言,正是因为受到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审美等因素的影响,其所表现的内容才更具张力,所表达的历史意蕴才会显得更加从容不迫。二、女性主体:确立与“断裂”(一)茅盾小说与女性主义的“对话”1.反叛―“对话”的开始中国历史上的主流话语所提倡的妇女观是训导女性做为国为家、牺牲自我的贤妻良母,消解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代之一个消极被动,言听计从于男权社会规范的“人”的形象,女性被要求具有从属阶层的一切美德,不能越界,不能为自我,女性话语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被压抑、被禁声的状态[6]。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建构其主体性的不断努力与女性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种相应相和的对话关系。在当时那个大变动的时代,女性、尤其是都市青年女性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指引,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变,茅盾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契机,选择都市青年女性—受女性解放思潮影响最大、行动最快的群体来进行小说创作,展示了她们在寻找主体性过程中作出的种种尝试。气质的反叛是最温和的一种反叛,它改变的是女性的精神面貌。茅盾的《蚀》三部曲中着力塑造了多个具有反叛气质的都市女性形象,她们都背弃了传统要求于女性的柔顺和依附,扔掉了文化和世俗偏见加诸于女性身上的种种束缚,以一种独立、活跃、开朗、豪放。以《追求》这部作品为例,主人公章秋柳就是现代女性的杰出代表,她虽然心直口快,可在处理事情时敢作敢当,作者对其描述时,一方面赋予其拯救史循的光辉形象,一方面又将其印上了贪图享乐的标签。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这样的人物无疑是颠覆了传统,让读者意识到女人也可享受和男人一样的平等。尤其对于现代女性而言,这些言语更是暗示了其直接进行反叛,对封建思想说不。2.剖析对话的实质内涵茅盾的小说矛头是以女性主义为起点,向反叛的思想高潮迈进,以静默作为衬托,在深思中展开对话。回溯中国文学有关女性肉身的描写作品,呈现出两种倾向,一种可以被看作是在启蒙主义引导下,女性觉醒的肉身形象一种则显现为在男权中心文化影响下被窥视的肉身形象。茅盾小说中对女性身体的描述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的心理冲突,女性解放的实质含义是从内心的精神枷锁到外在的衣着装饰,才是彻底摆脱道德束缚的体现。茅盾在小说中刻画的女性形象,主要突出了对女性解放的启蒙意识,以立体丰满的身形塑造,取而代之了平面呆板的孱弱形象,在小说中不仅一次的展示了女性的身体美感,暗示了女性的丰满健康有着充沛的精神和活力,将孙舞阳等女性形象利用对肉体的塑造赋予其整体的美感。3.期待―“对话”的尾声女性的解放之路仅靠口号的呼喊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一条漫长而遥远的道路,茅盾小说中刻画的女性人物形象,是对当时社会背景做出的强烈的抨击,引发了读者的揣测和深思,女性的解放不仅要从生理、心理以及意识等情感认知方面提升,这需要面临种种困难才能做出突破,女性的自我意识容易受到道德的束缚和时代的影响,在重重压力和干扰下,会主动放弃自我意识、自甘堕落,被迫服从封建传统思想。譬如:在章秋柳身上体现了一种高尚与堕落的纠缠;黄女士在遭受失败的恋情以后意外怀孕,在无限的痛苦当中徘徊挣扎,并对女子解放产生了质疑,因此,希望做回传统时代的旧女性,对以上两种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是为了突出女性解放初潮来临之际,还未适应潮流下的惊慌失措,仅融入一腔热情在面临矛盾和冲突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终究变成了迷茫以及失望。唤醒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实现真正的女性解放,是小说对话部分的尾声,将成功的希望寄托于未来,茅盾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事件的矛盾和冲突作为历史进程的展现,是中国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点燃了文学的明灯,为当时社会的误区和盲点照亮了方向,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会有各种新的问题面临着解决,女性在解决这片空白的矛盾时,会将此段经历作为一个升华的过程。(二)茅盾小说与男性意识的纠缠1.女性作为肉身符号存在茅盾小说中对女性肉体的描写是充满诱惑和魅力的,同时也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在他的笔触下,既不像古典小说那样委婉含蓄,以优美的文字作为华丽的堆砌,而是从各个部位做出充分的刻画,突出女性的妖娆和丰满。茅盾的创作多多少少须考虑迎合大众消费市场,与海派小说争夺地盘但他又是个进步文人,无法抗拒的政治诱惑使她在描摹这些肉感女性形象时与一般的海派文人大有不同,女性肉体被赋予了某种神圣的功能,以此来缓解作者在当时政治背景下产生的焦虑,以及对焦虑的释放。另外,作家也不能免除男性潜伏的情感流露,即在描写女性肉体时仍保留了几分“赏玩者”的得意、满足和不厌其烦、津津乐道的趣味。这种迎合男性读者兴味的文字描写特征可以看出茅盾是明了大众反应中确实存在这某种认同因素的。2.女性与叙事中的革命话语对茅盾文学作品进行整理,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将革命文学作为主调,他在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产阶级艺术,并对新型的革命理论提出倡导,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以此为目标并逐一实现。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是美学艺术的呈现方式,相较于普通人而言,茅盾对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感知更为深刻,女性对欲望的表达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互冲突、消耗,他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与张爱玲的表现手法有很大的差异,张爱玲主要利用微型叙事作为女性对于欲望的体验描绘,而矛盾则是以当时的政治背景以及历史潮流展开详细的论述,呈现了历史厚重感以及精神层次感。站在革命角度而言,女性的身体能够引发革命者的情感并制造相关话题,以激情和活力突出女性对爱情的向往以及享受,当爱欲被唤醒之后在激情时刻灼烈的燃烧,激发了女性的革命热情,增添了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勇气,静女士与强连长、王诗陶与东方明等都挣扎在感情的漩涡当中,将这些美丽的女性作为小说内容当中的政治美学以及男权意识的载体[8]。三、女性身份:意义的啮合(一)社会学视野中的女性角色特征1.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程度茅盾的小说作品中,将女性意识作为两极化的对立,是社会生活中女性主义视角和男权中心视角对立的反映,小说中的女性在社会中生活,她们思想、行动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就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最终实现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程度合拍是小说中那些时代女性的特征。《追求》中的章秋柳发泄内心苦闷的话也颇为真诚“我们没有什么资格做为大人老爷,更不会沦为土匪强盗,在这个动荡年代,我们的思想接近于零,几乎不能断定自己尚且活着,而且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她的种种行为总是意欲跟上这大变动时代,驱赶这些负面情绪。2.承受历史的筛选,从落后走向进步从社会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人类从文明时期走向现代社会,是一个从落后步入进步的进阶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各种意识形态受到了社会背景的冲击和碰撞,其中包含了女性的形态意识以及身份地位的变化,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与男权意识的正面交锋,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无论这个过程有多么漫长和复杂,最终要将不合理的现象以及不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部分淘汰在历史的浪潮中,小说的内容与女性的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她们的生存状态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一条自然而然的进化链,在历史的无形推动中有规律的统一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从落后逐渐走向进步,《虹》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梅女士,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向着目标不断的前行,提升了内心世界的认知高度;《腐蚀》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生追求光明的赵惠明深深地陷入了泥沼中,在自我觉醒后摆脱了邪恶力量的束缚和控制[9],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实践部分已成为历史跨越阶段,五四革命运动浪潮过后,新女性的意识有了很大的变动,在历史的浪潮中只能不断的激流奋进,那些思想落后的将面临被历史淘汰的命运。3.男女的社会地位相互制约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受到利益的牵绊以及情感的依赖相互制约,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男权受到各种质疑并进行了重新审视,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生活圈子有了很大的转变,走出了家庭,走向社会和学校,工作中面临各种新的机遇和突破,凭借出色的智慧和能力担任了重要的社会角色,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男权地位受到影响,在与男性分工合作中,并为男性带来了激励和关怀,在心理能力方面更胜一筹。将两位女性形象作出对比,孙舞阳的心灵纯净、勇敢理智与方罗兰的心理阴暗、怯懦昏聩做出鲜明的对比,让读者重新审视并展开详细的分析,以此来修正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女性角色与男性角色依赖并存毫不冲突,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牵制,以致于达到双赢局面[10]。(二)站在人学角度对女性精神意识展开分析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人类文明进化史的创造者,其身份认知的断裂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的尝试,女性的精神认知是作为一个人并不是以女人的身份参与到社会地位的竞争,断裂的层次涵盖了自我觉醒的意识以及对生命的和自由的苛求,女性的认知精神是修复断裂的手段,从馄饨的历史初期,女性的封建思想从文化禁锢演变到新时代女性的重新定位,其间经历了灵魂的裂变到重组和新生,因此,这种断裂被赋予了女性进步的历史意义,从《虹》这部小说中分析,梅女士的人生经历是她本身的精神需求与社会背景相互制约,最终统一在一个完美的契合点内,她追求自由,在奋斗之中焕发光彩,茅盾通过小说刻画对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命运的重新审视,使女性的精神追求愈加明朗。精神追求是以个人以及群体进行统一的划分,实现已有的和现有的精神统一。作家对人性现状的敏锐感受和不满足于现状欲有所改变、有所突围的心理倾向,对理想人性的憧憬被编织进女性形象的塑造之中,同样,女性形象也由此获得了与作者相似的这一生命诉求而充满着时代感和生命活力。女性在精神追寻的途中体现着人的主体性和客观制约性的统一,小说中女性的参与的实践活动是对女性精神改造以及自主能力的激发,不仅仅只唤醒女性的觉醒意识,还要让女性积极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对社会关系的客观制约性。从作品整体看,作家的双重视角审美心态最终仍统一于创作时重和谐的整体性思维。女性的情感体验始终与现实社会相互契合。在茅盾作品中,历史上曾经处于失语状态的女性已告别了静默的时代,女性意义的断裂状态正是社会文化由原先的稳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稳态前进时的必经阶段,是啮合的前期征兆。而女性的身份则在角色特征的变化中和不懈的精神追求中得到自身和外界的确认。结语茅盾对笔触下的女性人物赋予了极其明朗的时代意义,女性的悲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永川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浙江公务员面试模拟97
- 海南省公务员面试真题汇编17
- 2013年5月18日上午河北省直系统面试真题
- 浙江公务员面试模拟98
- 建筑垃圾处置项目初步设计
- 北京申论模拟68
- 2012年1月13日上午面试真题
- 地方公务员山东申论113
- 湖南行政职业能力模拟4
-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其多列》课件PPT
- 人教版初中英语说课省一等奖课件(全英文)
- 2023年江苏苏州常熟市人民法院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5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公开招标范本
- 中学排球校本课程教材(小学也可用)
- 2023天然气井防硫化氢安全检查表
- 高考模拟话题作文“单纯、高贵、宁静”写作
- 并馈式自立铁塔中波天线
- 2024年航天知识总结
- 绩效评价报告(失业保险基金项目)
- 万物之理-爱因斯坦之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