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2、下图是英国海军测量船,从汉口溯江而上所绘制的宜昌附近峡谷的印象图画。与此项考察活动相关的条约是(

A.《虎门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

3、太平军内部曾流传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歌谣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B.永安突围C.定都天京D.天京事变

4、一场战争便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三十余年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这场战争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地程度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夜间天津火车站发生的一场战斗: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车站。这描述的是(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B.天津人民抗击英军入侵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中国民众抵御俄国蚕食

6、民主革命的先驱是(

)A.黄兴B.孙中山C.宋教仁D.毛泽东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谁(

)A.孙中山B.袁世凯C.全体国民D.同盟会

8、“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篇檄文中的“民贼”指的是A.孙中山B.黎元洪C.袁世凯D.蒋介石

9、近代中国某一刊物上刊载过如下文章(见下表),该刊物是(

)作者文章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人日记》A.《申报》B.《时务报》C.《东方杂志》D.《新青年》

10、一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5月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

)A.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B.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C.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D.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

11、口号是历史时期的精炼概括,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的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扶清灭洋②打倒军阀、除列强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A.①④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

12、以下时间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开展土地革命的艰难历程B.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步胜利的历程C.领导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历程D.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13、“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B.国民党一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4、标语和口号映射着历史发展的脚步。下列口号和标语按照相关事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15、下图报纸报道说:“准尉宫冈和野田曾约定做一个砍杀100人的比赛。12月20日,两人在紫金山下相见,彼此手中都拿着砍缺了口的军刀。”这张报纸记述的事件是(

)

A.南京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16、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约30万件故宫文物先后到达贵州、四川:1938年2月,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师生穿越崇山峻岭,迁往昆明。学校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地区建立起了一系列新的工业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留了中华文脉和工业基础B.为坚持长期艰苦抗战提供了保障C.促进西南地区的发展D.为共产党进行解放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17、下图年画作品受到抗日根据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该作品重在宣传

《抗战胜利》《军民合作》A.国民革命运动进入高潮B.群众拥护国共合作抗日C.敌后战场军民英勇抗战D.抗战胜利人民渴望和平

18、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种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克服种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B.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中国地大物博,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策略

19、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国共双方(

)A.签订了“双十协定”B.进行了军队整编C.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D.建立了联合政府

20、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的是(

)A.重庆谈判B.转战陕北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D.挺进大别山

21、2018年1月,大生纱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该厂的创办者是(

)A.张謇B.卢作孚C.侯德榜D.荣氏兄弟

22、辛亥革命后,废除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些变化主要表明A.封建陋习已被彻底废除B.自由平等观念逐渐形成C.崇洋逐新风气普遍盛行D.我国传统习俗完全淘汰二、综合题

2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国共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为小明同学整理的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示意图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正式开始的标志事件及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各一例。

(4)1946年国共第二次分裂的标志事件是什么?1949年4月23日,哪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4、中国近代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坠入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也记录了近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探索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史稿》中记载乾隆谕令:“明岁赴浙之船,必当严行禁绝。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八年级历史教学参考材料三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发生的变化。为此,19世纪60年代他们发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遇到的阻力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材料三百年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三例)?

(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概括说明它在中国史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