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模拟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模拟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模拟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模拟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模拟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下图是随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统一南北③开通运河B.①统一南北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统一南北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统一南北

2、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创立的一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四项制度中,属于隋朝首先创立的制度有(

)A.郡县制B.科举制C.行省制D.分封制

3、武则天是山西文水人,郭沫若称她是“有作为的女皇帝”,他的根据是武则天()A.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在位期间出现了盛世的局面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重视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4、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最能体现这一阶段历史发展基本特征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与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清照

6、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作《祭侄文稿》悼念在玄宗时期的叛乱中遇难的侄子。这场叛乱最有可能是(

)A.安史之乱B.八王之乱C.朱温灭唐D.陈桥兵变

7、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8、南宋时棉织业发展到了东南沿海地区。棉织业兴起的地方是()A.四川B.广东C.海南岛D.福建

9、“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其中,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一现象反映了(

)A.多彩的文学艺术B.稳定的政治局面C.广泛的中外交流D.繁荣的商业贸易

10、以下图片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时搜集的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

A.宋代经济发展B.宋代手工业技艺高超C.宋代商业繁荣D.宋代耕作技术的发展

11、2012年第三季度,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将举办第二届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

)A.建立元期B.统一蒙古C.设立行省D.打退沙俄

12、以下政权灭亡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

②辽

③西夏

④南宋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

13、以下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愿意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方政局稳定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口南迁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词的创作风格是()A.风格委婉,感情真挚B.豪迈奔放,气势磅礴C.缠绵悱侧,一往情深D.风格沉郁,悲惨凄凉

15、孔子编订的鲁国历史《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而后来的《资治通鉴》,成为了我国编年体史书的典范,那么主持编订《资治通鉴》的史学家是(

)A.孔子B.司马迁C.司马光D.范晔

16、明朝中后期倭寇流窜于东南“沿江郡县不下数百处”,且“杀伤人民百余万”;为平息倭患,明朝“军民之死,军需之费”不计其数。这表明当时(

)A.政府惧怕倭寇B.倭寇活动猖獗C.民众消极抗倭D.海防日渐巩固

17、历史解释是解读历史的关键能力。下列有关史实与结论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玄奘西行为道教发展做出重大贡献B明长城技术先进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C戚继光抗倭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D李自成起义清朝建立

A.AB.BC.CD.D

18、假如你是当年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一名商人,那么你会携带哪些你认为销路最好的商品A.书籍和药材B.丝绸和瓷器C.金银饰品D.香料和宝石

19、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最终还是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造成明朝灭亡的原因是(

①政治腐败

②财政危机严重

③农民起义打击

④清兵进攻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元朝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蒙古族B.回族C.维吾尔族D.壮族

21、塑造康乾盛世的大清帝国,后来饱经外国侵略,造就了屈辱的中国近代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B.八旗兵军风军纪十分败坏,军备松弛C.官僚体制整体结构上极其腐败D.官僚机构臃肿花费无度造成财政危机

22、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下列哪一剧种成为后世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A.京剧B.豫剧C.徽剧D.汉调

23、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的重大努力是

①武力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

②设置驻藏大臣,强化西藏管理

③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加强西北管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综合题

2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一种政治制度,多个朝代的统治者不断采取措施以强化君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

(1)材料一中人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唐太宗通过完善哪项制度来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宋太祖采取什么办法削弱相权?元世祖时期负责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是哪一机构?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明史・职官志》

(2)材料二反映的是明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采取的政治制度?材料三:(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赵翼《檐曝杂记》

(3)材料三记载的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材料四:(如下图)

(4)材料四示意图是各朝在思想方面加强统治的措施,请完成以上知识结构的填写。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25、历史反复证明,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统一才能实现民族振兴。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维护国家统一,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材料二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材料四

清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把全国划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蒙旗等。

(1)材料一歌谣中的“倭倭”指的是哪个国家的人?“戚爷”是指谁?我们学过的他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方面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挽联中的“一代英雄”指谁?“千秋功业”指什么功业?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清朝哪位统治者采取了什么举措?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的管理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

26、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隋唐宋元明清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文学、艺术各个方面成就卓然。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农业工具的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新农具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分别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