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微观结构示意图专题复习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微观结构示意图专题复习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微观结构示意图专题复习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微观结构示意图专题复习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微观结构示意图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化学微观结构示意图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下列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图示的是:注:(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A. B. C. D.2.火星制氧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B.生成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 D.属于分解反应3.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甲烷硫化氢重整“新路线”,相比传统工艺,实现了制氢更多更高效。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C.反应前后共涉及三种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24.《易经》记载的“泽中有火”描述的是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 B.反应中甲、乙质量比为C.反应中涉及物质都是化合物 D.反应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5.口罩中的熔喷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能有效利用静电吸附病毒粉尘、飞沫。具有过滤病毒的作用,Z是合成熔喷布的主要原料,由X制备Z的微现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8H3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物质Y、Z在O2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6.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都是有机物 B.丙的化学式为CH4O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7.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获取氧气等物质的过程,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只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O2+CO+H28.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催化剂,实现氮气常压高温下的重整。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B.该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改变D.参加发应的氢气和氮气分子个数比为1:19.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产物是实现“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二氧化碳在Cu和ZrO2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实现以下转化(Zr表示锆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不变B.如图涉及的所有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C.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1D.该反应前后Cu和ZrO2的质量发生了变化10.在催化剂作用下,和反应生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C.由此实验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某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FM520,可以快速、高效、可逆吸附二氧化氮,并将其转化为硝酸,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C.该技术可减缓二氧化氮带来的污染问题D.有机化合物MFM520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12.甲醇(CH3OH)又被称为“工业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毒,可用于制造农药、甲醇燃料等。氢动力潜艇中CO2的含量与动力的来源这一课题,始终是科学家们研究的方向,下图是某科学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与反应的X、Y的个数比为2:8B.可将Z物质与汽油按一定的体积(质量)比经过严格的流程调配成一种新型环保燃料C.物质X、W均为化合物且都是氧化物,Y为单质D.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二、非选择题13.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2)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4.氢能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图是一种获得氢气方法的微观示意图。(1)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的是碳和_______元素。(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氢能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之一是______。15.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2)与一个反应物分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3)在A到C的变化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有:______(填名称);(4)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为分解反应的原因是______。16.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探究中和反应,并绘制了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p点时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2)若将氢氧化钙溶液更换成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当滴加到ag时,溶液的pH可能位于图中___________(填“m”、“n”或“p”)点处。(3)由图2可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17.我国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如图所示),内部封装了特定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在3MPa、240℃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成水和乙醇。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反应后,能保证生成的水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二氧化碳不仅能制造乙醇,还能制造淀粉、蛋白质、甲醇、尿素、纯碱、灭火剂等。(1)图中“”表示的物质属于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2)壳层的优点是_______。(3)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该技术的研发有利于缓解_______问题(写一条)。我国化学工作者正在围绕绿色、低碳、环保、高效的主题,继续推进碳捕捉、碳中和,以实现二氧化碳资源的高价值利用。工业上有一种利用烧碱溶液实现“碳捕捉”的技术,其主要流程如图:(5)分离区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填操作名称)。(6)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甲、乙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_。(7)反应区1中发生的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8)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CO2,减少的是A.用氨水抽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氨肥B.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C.利用和开发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18.二氧化碳的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是碳中和领域的研究热点。Ⅰ.碳的捕集。利用氢氧化钠“捕捉”烟气中的CO2,将其再释放出,可实现资源化利用,其相关流程如下:(1)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2)“吸收池”中NaOH溶液采用喷淋的方法加入,其目的是________。(3)“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aO和_________。(5)自然界中可以吸收CO2的途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海洋 B.碱性土壤(含氢氧化钙和氧化钙等)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6)磷石膏是磷酸生产过程的副产物,主要成分是石膏(CaSO4·2H2O)用它吸收废气中的CO2可以回收有用的物质。①吸收CO2时,先将磷石膏与氨水混合,再通入CO2,反应后生成(NH4)2SO4和CaCO3,反应后,要检验溶液中Ca2+已经完全转化为CaCO3沉淀,可以向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___溶液,观察现象。②不同温度下,磷石膏吸收CO2的吸收率如图,温度高于65℃时,CO2的吸收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Ⅱ.碳的资源化利用。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过程如下:(7)检验淀粉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填名称)。(8)阶段Ⅰ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1所示。写出甲醇的化学式_________。(9)阶段Ⅰ的物质转化如下图2所示。反应a中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推测分子中氢原子数目:甲醇_________(选填“>”、“<”或“=”)甲醛。Ⅲ.人工固碳。一定条件下用CO2和NH3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10)尿素在农业上可用作______,若生产6t尿素,理论上可以固定CO2_________t。(写出计算过程)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新能源产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如太阳能、风能等,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贡献。例如,我国已经在多个城市实施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有效减少了碳排放量;我国正在大力开发页岩气、可燃冰,氢能等新型能源,这也有助于提高国家的能源自给率。新能源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环保等特点,符合未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例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推动了汽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1)太阳能、风能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加剧温室效应。下图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则丁的化学式为______。(3)为了加快构建完善的能源储备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_。A.植树造林,提升固碳能力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新能源C.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20.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一)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1)将石油加热炼制,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2)天然气用途非常广泛,可作燃料直接使用。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当家用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二)氢气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氢能产业包含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和应用等多个环节。I.制备“氢气”:(3)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途径。图1装置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1或K2,可交替得到H2和O2。制H2时,连接_______(填“K1”或“K2”);改变开关连接方式,可得O2。(4)CH4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CH4+H2OCO+3H2;CO+H2OCO2+H2。①若将8吨CH4用于制取H2,假设每一步均完全反应,理论上可制得H2_______吨。②如图2,向CH4-H2O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定量的CaO可提高H2百分含量。而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II.储存“氢气”:(5)氢气可以直接加压储存在储氢罐中,从微粒视角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6)新型镁铝合金(Mg17Al12)是一种储氢材料,在氩气的氛围中,将一定比例的金属镁和铝熔炼得到镁铝合金。熔炼时须通入氩气,其目的是_______。III.运输“氢气”:(7)主要有3种运输方式:管道、气瓶车和液氢槽车。H2的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分析,运输成本受距离影响较大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IV.应用“氢气”:(8)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下列微观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该反应中的某个过程。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应该是_______。21.碳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排放。(2)我国科学家成功研究出石墨炔薄膜,为碳材料“家族”又添加了新成员。①金刚石、石墨烯和石墨炔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a.是同一种物质b.完全燃烧生成物相同c.物理性质相同d.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②利用石墨炔薄膜可实现氦气的分离提纯,原理如图所示,该分离方法的原理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__类似。(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4)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①B装置中盛放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②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③F装置中观察到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__。(5)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取8g某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共收集到2.2g气体,则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4年中考化学微观结构示意图专题复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图示的是:注:(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水在蒸发时,液面以上的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个数应该小于液面以下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个数,所以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图示的是D。故选:D。2.火星制氧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B.生成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 D.属于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知,甲为二氧化碳,,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错误;B、根据微观示意图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氧原子个数不变,错误;D、根据微观示意图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正确。故选D。3.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甲烷硫化氢重整“新路线”,相比传统工艺,实现了制氢更多更高效。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C.反应前后共涉及三种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BCD【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选项错误;B.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所以参加反应的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故B选项正确;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甲、乙、丁三种物质均是化合物,丙是单质,故C选项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后有8个氢原子,所以反应前氢原子个数也为8,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中应该含有4个氢原子,故x的值为2,所以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丙的分子个数比为:,故D选项正确;故选BCD。4.《易经》记载的“泽中有火”描述的是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 B.反应中甲、乙质量比为C.反应中涉及物质都是化合物 D.反应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反应前氧气中的氧元素为0价,反应后氧元素显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改变,故A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乙质量比为(12+1×4):(16×4)=1:4,故B说法错误;C、由图可知,反应物中乙(O2),属于单质,甲(CH4)、丙(CO2)、丁(H2O)都是化合物,故C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2,故D说法正确;故选:D。5.口罩中的熔喷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能有效利用静电吸附病毒粉尘、飞沫。具有过滤病毒的作用,Z是合成熔喷布的主要原料,由X制备Z的微现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8H3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物质Y、Z在O2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一个X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3H8,选项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错误;C、分析图示,Y是氢气,燃烧产生水,Z含有碳、氢元素在O2中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则产物不相同,选项错误;D、化学反应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组成新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选项正确;故选D。6.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都是有机物 B.丙的化学式为CH4O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A、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为二氧化碳,由于组成和性质同无机物相似,归到无机物类;丙是CH3OH,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丙的分子式为CH4O,故选项正确;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的氢元素在氢气中,氢元素显0价,反应后水中的氢元素显+1价,故选项错误;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故选:B。7.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获取氧气等物质的过程,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只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O2+CO+H2【答案】C【解析】【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A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B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有3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故选:C。8.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催化剂,实现氮气常压高温下的重整。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B.该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改变D.参加发应的氢气和氮气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C【解析】【详解】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此选项错误;B.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该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C.该反应是:N2+3H22NH3,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改变,此选项正确;D.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发应的氢气和氮气分子个数比为3:1,此选项错误。故选C。9.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产物是实现“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二氧化碳在Cu和ZrO2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实现以下转化(Zr表示锆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不变B.如图涉及的所有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C.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1D.该反应前后Cu和ZrO2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知,氢气与二氧化碳在Cu和ZrO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H2O和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每3个氢分子与1个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1个水分子和1个甲醇分子,分子数目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二氧化碳、水、ZrO2均为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则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1,故C符合题意;D、在该反应中,Cu和ZrO2为催化剂,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在催化剂作用下,和反应生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C.由此实验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属于化学变化,反应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B、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选项正确;D、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氮分子与氢分子的个数比为1:3,选项正确,故选B。11.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某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FM520,可以快速、高效、可逆吸附二氧化氮,并将其转化为硝酸,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C.该技术可减缓二氧化氮带来的污染问题D.有机化合物MFM520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是化合反应,A正确;B、由微粒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B正确;C、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该技术可减缓二氧化氮带来的污染问题,C正确;D、有机化合物MFM520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D错误。故选D。12.甲醇(CH3OH)又被称为“工业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毒,可用于制造农药、甲醇燃料等。氢动力潜艇中CO2的含量与动力的来源这一课题,始终是科学家们研究的方向,下图是某科学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与反应的X、Y的个数比为2:8B.可将Z物质与汽油按一定的体积(质量)比经过严格的流程调配成一种新型环保燃料C.物质X、W均为化合物且都是氧化物,Y为单质D.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详解】A、根据方程式,X、Y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则参与反应的X、Y的个数比为1:3;错误;B、可将Z物质(甲醇具有可燃性)与汽油按一定的体积(质量)比经过严格的流程调配成一种新型环保燃料;正确;C、根据方程式,物质X(二氧化碳)、W(水)均为化合物且都是氧化物,Y(氢气)为单质;正确;D、甲醇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是:;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13.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2)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置换反应(2)14.氢能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图是一种获得氢气方法的微观示意图。(1)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的是碳和_______元素。(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氢能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之一是______。【答案】(1)氢或H(2)(3)无污染15.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2)与一个反应物分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3)在A到C的变化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有:______(填名称);(4)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为分解反应的原因是______。【答案】稀有气体氢原子、氧原子由过氧化氢分子分解为氧分子和水分子16.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探究中和反应,并绘制了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p点时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2)若将氢氧化钙溶液更换成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当滴加到ag时,溶液的pH可能位于图中___________(填“m”、“n”或“p”)点处。(3)由图2可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CaSO4和Ca(OH)2(2)m(3)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17.我国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如图所示),内部封装了特定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在3MPa、240℃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成水和乙醇。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反应后,能保证生成的水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二氧化碳不仅能制造乙醇,还能制造淀粉、蛋白质、甲醇、尿素、纯碱、灭火剂等。(1)图中“”表示的物质属于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2)壳层的优点是_______。(3)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该技术的研发有利于缓解_______问题(写一条)。我国化学工作者正在围绕绿色、低碳、环保、高效的主题,继续推进碳捕捉、碳中和,以实现二氧化碳资源的高价值利用。工业上有一种利用烧碱溶液实现“碳捕捉”的技术,其主要流程如图:(5)分离区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填操作名称)。(6)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甲、乙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_。(7)反应区1中发生的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8)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CO2,减少的是A.用氨水抽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氨肥B.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C.利用和开发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答案】(1)有机化合物(2)高选择性(3)(4)温室效应加剧(5)过滤(6)①.氧化钙②.氢氧化钠(7)(8)B18.二氧化碳的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是碳中和领域的研究热点。Ⅰ.碳的捕集。利用氢氧化钠“捕捉”烟气中的CO2,将其再释放出,可实现资源化利用,其相关流程如下:(1)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2)“吸收池”中NaOH溶液采用喷淋的方法加入,其目的是________。(3)“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aO和_________。(5)自然界中可以吸收CO2的途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海洋 B.碱性土壤(含氢氧化钙和氧化钙等)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6)磷石膏是磷酸生产过程的副产物,主要成分是石膏(CaSO4·2H2O)用它吸收废气中的CO2可以回收有用的物质。①吸收CO2时,先将磷石膏与氨水混合,再通入CO2,反应后生成(NH4)2SO4和CaCO3,反应后,要检验溶液中Ca2+已经完全转化为CaCO3沉淀,可以向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___溶液,观察现象。②不同温度下,磷石膏吸收CO2的吸收率如图,温度高于65℃时,CO2的吸收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Ⅱ.碳的资源化利用。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过程如下:(7)检验淀粉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填名称)。(8)阶段Ⅰ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1所示。写出甲醇的化学式_________。(9)阶段Ⅰ的物质转化如下图2所示。反应a中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推测分子中氢原子数目:甲醇_________(选填“>”、“<”或“=”)甲醛。Ⅲ.人工固碳。一定条件下用CO2和NH3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10)尿素在农业上可用作______,若生产6t尿素,理论上可以固定CO2_________t。(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温室效应(2)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3)(4)氢氧化钠或NaOH(5)ABC(6)①.碳酸钠②.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挥发的越快(7)碘酒或碘水(8)CH4O或CH3OH(9)>(10)①.氮肥②.解:设固体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4.4t答:若生产6t尿素,理论上可以固定CO24.4t。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新能源产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如太阳能、风能等,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贡献。例如,我国已经在多个城市实施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有效减少了碳排放量;我国正在大力开发页岩气、可燃冰,氢能等新型能源,这也有助于提高国家的能源自给率。新能源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环保等特点,符合未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例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推动了汽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1)太阳能、风能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加剧温室效应。下图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则丁的化学式为______。(3)为了加快构建完善的能源储备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_。A.植树造林,提升固碳能力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新能源C.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答案】(1)可再生(2)H2O(3)C20.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一)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1)将石油加热炼制,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2)天然气用途非常广泛,可作燃料直接使用。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当家用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