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均为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eq\b\lc\{\rc\(\a\vs4\al\co1(君子有常体矣,是无世而不常有之))B.eq\b\lc\{\rc\(\a\vs4\al\co1(三者错,无安国,小人错其在己者))C.eq\b\lc\{\rc\(\a\vs4\al\co1(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德行厚,知虑明))D.eq\b\lc\{\rc\(\a\vs4\al\co1(其说甚尔,其灾甚惨,万物之怪,书不说))解析A项,非通假字/通“尝”,曾经;B项,非通假字/通“措”,废弃;C项均通“智”,智慧,聪明;D项均非通假字。答案C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瑞:吉祥。B.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数:数字C.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文:修饰,文饰。D.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白:显著。解析B项,数:规律,必然性。答案B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eq\b\lc\{\rc\(\a\vs4\al\co1(繁启、蕃长于春夏,生于今而志乎古))B.eq\b\lc\{\rc\(\a\vs4\al\co1(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可畏也,而不可怪也))C.eq\b\lc\{\rc\(\a\vs4\al\co1(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D.eq\b\lc\{\rc\(\a\vs4\al\co1(风雨之不时,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解析A项,都作介词,在。B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转折关系。C项,动词,认为/以,介词,把;为,动词,当做;以为,把……当做。D项,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地有常数矣B.勉力不时C.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D.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解析A项“常数”在句中指“经久不变的必然性”;B项“勉力”在句中指“力役,人民所服的劳役”;D项“本事”在句中指“农事”答案C5.下列词类活用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A.是以日进也B.孰与骋能而化之C.雩而雨D.怪之,可也解析C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A项,名词作状语。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答案C6.下列文言特殊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此之谓也A.是禹、桀之所同也B.礼义之不愆兮C.物之已至者D.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解析例句和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答案B7.名句积累。(3分)(1)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2)从天而颂之,____________!答案(1)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2)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物之已至者,人祆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枯耘失岁,政险失民,田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祆。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祆:夫是之谓人祆。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祆。祆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其说甚尔,其灾甚惨。可畏也,而不可怪也。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寇难并至寇:外寇。B.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常:时常。C.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伤:妨碍。D.弃而不治治:研究。解析B项,“常”通“尝”,曾经。答案B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eq\b\lc\{\rc\(\a\vs4\al\co1(是又禹、桀之所同也,是何也))B.eq\b\lc\{\rc\(\a\vs4\al\co1(繁启、蕃长于春夏,祆是生于乱))C.eq\b\lc\{\rc\(\a\vs4\al\co1(得地则生,人祆则可畏也))D.eq\b\lc\{\rc\(\a\vs4\al\co1(物之已至者,三者错,无安国))解析A项,代词,这。B项,介词,表时间,在/介词,表所自,从。C项,副词,表承接,就/副词,表判断,是。D项,用在动词后面表发出动作的人或事物,助词/用在数词后表列举的事物或情形,助词。答案A10.下面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过大禹时代的天下大治和夏桀时代的社会大乱对比,可以看出“治乱”本来就与天象、时令和地利等自然条件无关。B.自然界有时出现的一些现象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治乱”没有关系,社会的“治乱”全在于君主圣明还是昏庸。C.自然无法影响“治乱”,但是人类社会的“治乱”却可以影响自然,使自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怪异现象。D.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阐述,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观,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一大进步。解析C项“人类社会的‘治乱’却可以影响自然,使自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怪异现象”错。答案C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祆。(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国君英明而政治清平,那么即使这些现象一世之中一同发生,也没有什么妨害;国君昏暗而政治险恶,即使这些现象一个也不出现,也没有好处。(2)礼义不整顿,内外没分别,男女淫乱,那么父子就会互相猜疑,君臣上下就会互相抵触或背离,外寇内乱就会一并到来:这些都是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人生性恶,其善者伪①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故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后直③;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④、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注】①伪:人为。②文理:礼义法度。③“枸”通“钩”,弯曲。隐栝,竹木的整形工具。“烝”同“蒸”,用蒸汽加热使木材柔软以便矫正。④化师法,受师法教化。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亡:消失。B.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从:通“纵”,放纵。C.凡性者,天之就也就:造就。D.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厉:严格。解析D项,厉:通“砺”,磨。答案D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eq\b\lc\{\rc\(\a\vs4\al\co1(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eq\b\lc\{\rc\(\a\vs4\al\co1(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故木受绳则直))C.eq\b\lc\{\rc\(\a\vs4\al\co1(曰:是不然,然秦以区区之地))D.eq\b\lc\{\rc\(\a\vs4\al\co1(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析B项,两个“则”都是连词,那么,就。A项,句末语气助词,不译/兼词,相当于“于是”。C项,形容词,对的/连词,转折关系,然而。D项,介词,同“于”,对/助词,吗。答案B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有妒忌憎恨的心理,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而无推辞谦让、忠诚守信之心,不愿遵守礼义法度。B.荀子用弯曲的木料、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为喻来说明: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C.君子就是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人;小人就是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人。D.孟子认为,人们要学习的,是那本性的善良。荀子认为,这种认识不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天然的,是不可能学到的,是不可能人为造作的。解析A项中,人一生下来就“无推辞谦让、忠诚守信之心,不愿遵守礼义法度”有误。原文强调,顺着有喜欢财利之心,有妒忌憎恨的心理,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不加以克制,人们就会丢掉推辞谦让、忠诚守信之心,不愿遵守礼义法度。答案A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1分)(1)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6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此给他们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强制整治人们的性情而端正他们,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2)眼睛的视力和耳朵的听力不可能学到是很清楚的了。【参考译文】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所以一定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控材料招标交易日志
- 合资企业终止合同的操作指南
- 2024合伙份额转让合同合伙份额转让合同范本
- 2024临时用工合同书样本
- 卫生院聘用合同模板道客
- 指定货代合同模板
- 产品销售策略和客户关系培训考核试卷
- 求租车间库房合同范例
- 宝洁公司合同范例
- 洗车店租房合同模板
- MOOC 营销管理-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江城子·密州出猎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
- 《DLT1062021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导则》
- 日常安全隐患排查表
- 手术室实习出科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 2024-2029年中国硅锰合金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外研版英语必修一全册课文翻译
- 会计专业生涯发展报告
- 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