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之
“赏红楼诗词,探钗黛形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红楼梦》中的主要诗词,并有选择
性地读懂一些诗词。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吟诵、鉴赏诗词,进一步把握《红楼
梦》中人物性格,提高古代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比赏读钗黛诗词,体会诗作寄寓的不同
思想情感,品味诗词中的音韵美、情感美、意境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透过意象窥探背后的情感寄托,体会
古代诗词优良传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对比赏读钗黛诗词,体会诗作寄寓的不同思
想情感,进一步把握《红楼梦》中人物性格。
三、教学难点学习透过意象窥探背后的情感寄托,体会《红
楼梦》诗词中传达的情感和文化底蕴。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听音入境,在回忆诗词中感受诗才
课前播放音乐《葬花吟》,学生听音感受,教师做如下
导入:我们课前聆听了一段歌曲,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
叫什么吗?《葬花吟》(齐答)。教师点拨:《葬花吟》是她
感叹身世遭遇全部哀音的代表。诗中写道:“花谢花飞花满
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
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通过这如泣如诉
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到黛玉在这种处境中所受到的折磨、威
胁和摧残,可以体会到这位叛逆者在预感到自己的爱情理想
行将破灭时发出的花落人亡的悲痛和哀愁。那么关于《红楼
梦》中的诗词,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学生回忆,教师点拨:
《枉凝眉》、《好了歌》、《终身误》等等,继续提问:擅于作
诗的人能想到哪些?顺势引入:林黛玉、薛宝钗。那么,今
天我们就借这两位才女的诗作对比赏读来进行一番研讨。
(二)感知诗作,初步体悟诗风差异
1.回忆诗词,思考其作用
通过刚刚的回忆,之前的专题接触过的歌谣、灯谜、判
词等形式,思考《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异彩纷呈的诗词能否
去掉?
学生思考,总结诗词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①烘托意境、增添文化底蕴与古典文学魅力;
②透过诗词看作者的创作心境,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性情与思
想
③诗词作为情感载体,能够表达人物观点,隐喻人物命运。
2.课前预习,明确阅读回目
学生回忆相关章节,温故知新,关注诗词,初步感知。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落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祷芜讽和螃蟹咏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3.透过诗社雅号初探诗风与气质
教师提问:在第三十七回中偶结海棠社,分别赋予林黛
玉和薛宝钗一个雅号,学生回忆作答:黛玉被称为:潇湘妃
子;宝钗则以蕾芜君冠名。(齐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诗社雅号中思索“妃子”(多愁
善感的柔美之风)与“君”(端庄大气的儒雅之风)称呼背
后的寓意与象征,初探二人诗风的差异。
4.捕捉意象,为诗作的研讨筑基铺路。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回忆所研讨的回目中着眼的三个意
象:海棠、菊花、柳絮。
5.交流研讨,汇报交流
学生结合学案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研讨,时间5分钟,派代表汇报交流。
(二)研读交流,透过诗作看人物形象
1.共咏海棠诗,从诗风赏钗黛形象
《红楼梦》中有很多水平很高、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诗
词曲赋,如黛玉、宝钗等人写的一组“白海棠诗”,就显露
出人物的情趣和性格。
(1)吟诵品诗韵
此番作诗“菱洲限韵,藕榭监场”,请学生尝试通过诵
读吟咏体会韵律的巧妙与美感。
随机找学生诵读,请其同桌作点评,尝试诵读体会。
(2)对比赏诗风
李纨对钗黛二人的诗风各用四字作结,请从原著中找出,
结合李纨的评价赏析诗歌。
林黛玉:风流别致;薛宝钗:含蓄浑厚
学生任选诗句或意象思考如何体现这一特点?
经过研讨,学生各抒己见。从炼字、意象、意境等角度
进行鉴赏阐述。
参考:林黛玉:风流别致
所谓“风流别致”,就是构思新巧,潇洒通脱。
①看花人由白海棠的高洁白净想象到栽培它的该不是一般
的泥土和瓦盆,“碾冰为土玉为盆”,从侧面烘染白海棠的冰
清玉洁,想象别致。
②海棠白净如梨蕊,突出了其高贵品格,其有梅的精魂与风
韵。“偷来”、“借得”的说法,更增添了诗句的巧妙别致。
③白海棠的这种精神品格,其实就是具有诗人气质的林黛玉
的思想性格的体现。众人看了,感受到的当然是“果然比别
人又是一样心肠”。
④秋天萧瑟,又是深闺怨女,并且在“拭啼痕”,虽仍写海
棠的高洁白净,带有愁戚伤感的感情色彩。这当然又是林
黛玉的“别一样心肠二
薛宝钗:含蓄浑厚
所谓“含蓄浑厚”,就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
①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
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大家闺秀的矜持心理。用“手瓮”
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②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
艳装的自我写照。“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
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③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
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
静自安。
④“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端庄,“凭清洁”之语更可
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
2.同拟菊花题,从心境探钗黛形象
学生结合学案上第三十八回”精芜苑夜拟菊花题”中薛
宝钗所做的《忆菊》、《画菊》,林黛玉所做的《咏菊》、《问
菊》、《菊梦》五首诗,体会在相同的意象“菊花”背后寄寓
的不同人物心境。
创设问题情境:此组菊花诗的最大特点是以花写人,托
物言志,诗中的看花人都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请任选一首谈
谈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声。
(充分放给学生选择的和发挥的空间,教师不做限制,只在
学生发表见解时予以引导和点拨,从意象的选用、陶潜诗词
的化用、典故的运用、首尾联的呼应、画面的描摹等多角度
谈感受,若时间允许,尽可能给更多的学生机会,在交流碰
撞中汲取思想的精华,各个视角捕捉人物的性情与心境。)
3.各展咏絮才,从志向悟钗黛形象
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二人借柳絮这一意象抒发心
志,黛玉创作了《唐多令•咏柳》,宝钗写就了《临江仙•咏
柳》,这二首词能够比较鲜明地体现二人的志向与追求,在
教学中设置如下研讨问题:
(1)“钗黛有其德,各展咏絮才。千秋自本色,高下凭君
裁。”结合身世背景,试探究两首词中寄寓的钗黛二人思想
志向的差异。
参考:
黛玉:从“粉堕”、“香残”、“漂泊”、“白头”、“无人
收”描写出柳絮堕枝飘残,被东风吹落、飘泊无根的特点,
抒发年华易逝又感叹自己寄人篱下、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哀愁。
宝钗:从“均匀”、“蜂围蝶阵”、“修笑本无根”、“上青
云”描绘出柳絮的轻柔美好、自如飞舞、乘风向上的特点,
形象地表现了大观园中处事得体、深受众人喜欢的宝钗不会
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而是要“凭借力”、“上
青云”一一踌躇满志,意欲攀登封建统治宝座的愿望。
(2)吟唱诗词,更添意趣。如若由你来为上述两首词谱曲,
你会选择怎样风格的旋律呢?请结合原词加以说明。
由于两首词格调风格比较明显,因此化用古词新唱等形
式让学生从更多角度体会,打开审美的多维通道,学生自然
联想到黛玉”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的缠绵俳恻与婉转
空灵,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坚定大气与高亢
激昂。
(三)总结升华,从诗词中关照人生。
1.诗为心声,画乃心迹,通过对比总结差异。
通过钗黛组诗的对比,你能体味到二人的诗风有怎样的
差异?
师生共同总结:
李纨认为宝钗是“含蓄浑厚”,黛玉是“风流别致”,脂
砚斋认为“逸才仙品固让颦儿,温雅沉着终是宝钗”。两
相比较,可以看出,一个是浑厚稳重,一个是多愁善感;一
个是藏愚守拙,一个是锋芒毕露。
2.发掘隐喻,从诗词角度探究人生追求。
透过诗词的隐喻,作者的才情,你对林黛玉、薛宝钗二
人的性情与人生追求有哪些新的认识?
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宦家遗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
大商人的千金;一个是率直重情的“泪美人”,一个是深沉
理智的“冰美人”;一个是飘散着诗意的理想主义者,一个
是追求功利的现实主义者;一个冰雪聪明,一个博学多识,;
一个孤芳自赏,一个广得人缘;一个成为叛逆者的榜样,一
个是为人妻遵守“妇道”的榜样。
3.温故知新,从诗词角度关照人物命运。
回忆所学二人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
中挂,金簪雪里埋。进一步体会和把握其创作才华与悲剧命
运的写照。
在之前的专题学习中,从情节中体会到爱情的不顺、命
运的多舛,生活的不幸,感悟其悲剧人生,从本堂课的学习
中,进一步领略其才华横溢却落得香消玉殒的命运结局,更
增其悲。
4.拓展延伸:解读红楼梦中其他人物的悲剧意味
《红楼梦》中,
不论贵为皇妃,还是贱为奴隶;
不论愤世嫉俗,还是恪守礼教;
不论蹈身槛外,还是顺天从命;
不论温和静淑,还是旷达不羁,
最终都逃脱不掉悲剧的结局。
顺势回归第五回情节,促进学生理解谐音的意味和寓意。
千红一窟(哭)
万艳同杯(悲)
师生共同总结:《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情节和人物
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诗词曲赋不单单是情节发展的点
缀之笔,而是与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故事的发展与思想的呈
递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四)小结作业,从诗词中读懂人物。
搜集《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品味诗词对人物心声传
达的妙处,以《我读懂了XXX》为题写一篇小作文,400字
左右,下节课汇报交流。
(五)板书设计
一海棠
潇湘妃子风流别致
一菊花
落芜君含蓄浑厚
柳絮
J---
部编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之
“赏红楼诗词,探钗黛形象”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红楼梦》是有兴趣的,尤其是在简单讲
解情节过后,学生的阅读欲望倍增,但问题在于学生的语言
储备和语文素养不同,导致阅读进度参差不齐,疫情假期导
致学生进度差距较大,为此,我分设了学习小组,设置了调
查问卷(后文附上)跟进着学生的阅读,分层进行引导与点拨,
努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体会和思考,对于进度较快,教学
前期已经完整阅读完120回的学生,尝试在专题中进行拓展
和研讨,鼓励学生多说多写多思考;对于正在进行中的同学,
要更侧重方法的引导和关注点的点拨,多品鉴多交流生发疑
难;对于阅读障碍明显,停滞不前的学生,要多角度切入,
以培养兴趣为着眼点,课前的音乐造境,课上的趣味情节解
读,诗词的以小见大以及课后的反馈倾听,予以陪伴性阅读,
组长定期反馈阅读进度和诗词解读存在的疑难,在品读诗词
的过程中,基于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诗词鉴赏能力,
更多地把时间放给学生,把课堂留给学生思考和展示,让诗
词文化的魅力和人物性格的对比实践在课堂的点滴生成之
中。
根据整本书阅读的开展和本课诗词专题的学案下发来
看,学生阅读是有一定困难的,从未有过阅读长篇小说的经
历和不完全白话文语言的障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红楼
才女们信手拈来的众多诗词都让学生对这部大部头的长篇
巨著产生了畏难心理,一方面敬畏,另一方面逃避,尤其是
初读《红楼梦》,心里想着应试要求,有兴趣又有压力,坚
持阅读一段时间会有人产生读不下去的感觉,尤其当面对诗
词这种相对专业和文学意味更浓的视角,老师要适当地在尊
重学生原生态阅读的自由上,课前播放《葬花吟》、《枉凝眉》
等歌曲,课后根据学生生发的问题予以针对性指导和探讨,
课堂上更要竭尽所能,“变着法儿地”带着学生读。我主要
推荐了以下阅读指导方法:
通读全诗。“通读”,即粗读。《红楼梦》篇幅之长,章
回之多,情节之密,人物之众,诗词之丰,形式之异,常常
让初读者摸不着头绪,老师可根据阅读情形和学生反馈适当
补充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红楼梦诗词阅读不同于以往的单首
诗分析,要学会在同一意象中品读不同心绪,进而通过对比
鉴赏来把握人物性格。
略读章回。“略读”也称为浏览或跳读。迅速阅读相关
章回,以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整合内容。例如《红楼梦》整
本书之前已经进行过六个专题的系统学习,在进行本课时诗
词专题时,我集中选择了37、38、70这三回,集中反映林
黛玉和薛宝钗的诗风和性格寄托,采用情境教学法和鉴赏分
析法,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本课目标。
研读诗词。“研读”带有深入探讨的意味,即围绕或整
合同一个意象进行群诗阅读,以深入探讨其内涵。《红楼梦》
中的诗词文化可谓异彩纷呈,例如钗黛二人共咏白海棠、菊
花、柳絮等,以此为主题,回归相关情节,在精读、细读、
品读中玩味其中的美感,使学生不再排斥和逃避,真正约会
涵咏诗词,体悟人物情感。
共读分享。诗词是需要分享的,一个人的阅读感受是单
调的,基于学情需要,适当交流碰撞才能擦出更多诗词的火
花,“共读”实际上是在阅读中互相感发,交流体会,我们
延续了之前的研讨小组,设置了讲授课、讨论交流课、习题
课、读书分享课等多种形式,贴合学生学情和心理,最大程
度地实现课堂的文学性与趣味性。
附:红楼梦诗词阅读现状调查问卷(课前发放,了解学情)
1.在生活中,有关《红楼梦》的诗词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A.老师上课讲到
B.与朋友谈起
C.网上浏览
D.影视剧中
2.你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熟悉程度如何?
A.很熟悉,清晰记得出处在具体哪一回
B.基本熟悉,能记得诗词相关的情节
C.不熟悉,只有些许印象
D.完全不熟悉
3.你对《红楼梦》诗词的了解有多少?
A.能背很多诗词且能够进行理解和鉴赏
B.勉强能记住一两首,基本能理解
C.只对某些诗句有印象,不太理解意思
D.完全不了解,不懂诗词表达的意思
4.《红楼梦》中的诗词哪一方面最吸引你?
A.诗词的语言
B.诗词的故事
C.诗词的情感
D.诗人的才情
5.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诗词的知识?
A.意象的象征
B.格律的处理
C.更深层的背景
D.作者的其他诗作
6.你认为《红楼梦》中谁的诗作水平最高?请简要说出评判依据。
部编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之
“赏红楼诗词,探钗黛形象”
效果分析:
纵观整堂课,生成是多元而丰富的,超出了预设的空间,
学生能够在鉴赏诗词中发现美、体悟美、鉴赏美,从各个角
度切入诗词进行品悟,学生投入课堂、收获颇丰,诗美、人
美、师生同辉。
我课前有给学生播放“古词新唱”的习惯,本节课刚好
有诗词歌赋可以用音乐的形式展示,学生在课前聆听中沉醉,
从而快速又顺利地入情入境,学生在回忆诗词的过程中得到
新的文化洗礼。
学生在回忆中有所提取,有所内化,重新回读第三十七、
三十八、七十回的过程中,学生“温故而知新”,在内化的
过程中有新的收获,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温书”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学会品悟诗词本身的艺术魅力,增添了诗词对于小
说情节与人物的潜在作用。
在回忆林黛玉与薛宝钗的诗社雅号过程中,原以为学生
会因为泛泛而读而有所遗忘,不敢妄用齐答,没想到学生能
够顺利的提取,脱口而出,着实令人欣慰。相同的意象,不
同的作者将不同的情感倾注其中,在应试教育中的诗词题目
中十分常见,学生有意识关注但无法准确把握其中的思路,
本堂课刚好是一难得契机,林黛玉与薛宝钗两大才女提笔挥
就众多诗作,选取“海棠”、“菊花”、“柳絮”的意象,跳出
常规意义的诗词鉴赏,从中体悟人物性格与思想,在这三首
意象,三组诗作,九首诗的压力下,我对于课堂是忐忑的,
留给学生一节晚自习用来赏读体会,一节早自习用来吟诵体
味,课堂上预留5分钟进行交流研讨,学生的课堂生成是多
元且丰富的,课堂处处生发着诗词的魅力与思维碰撞的火花。
在首组“咏白海棠”诗作中,吟咏体会中学生不自觉地发出
了笑声,这是自发地原生态生成,但也是存有遗憾的,学生
在感受诗词韵律中也许还无法完全掌握用有声语言传达诗
词魅力的能力,以后再注重加强和引导,在赏析“风流别致”、
“含蓄浑厚”之时,学生渐渐深入诗词之中,渐入佳境。尤
其是在菊花组诗中,学生自由选择,不仅联想到二人均化用
了陶潜的诗句,不同的隐喻认知,在柳絮组诗中,黛玉的“草
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缠绵俳恻的意味,宝钗的“好风凭
借力,送我上青云”高亢昂扬的基调,在学生选择的意象、
结合身世的解读以及诗句的着眼点上有所生发和体悟,都远
远超出我的课堂预设,每当学生呈现独特的发现视角时,我
总想从旁倾听,适时引导,最大化地让学生释放思维的活力,
切身感受到,本堂对比鉴赏课是异彩纷呈的多元课堂,取得
了良好的教学成效,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回味无穷,期待再
次进行专题性教学研讨,以点带面,以一串十,以诗词串联
情节、读懂人物。
当一组柳絮组诗对比完毕,我适时引入配乐选择,我知
道这是学生感兴趣的,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辅助性活
动环节,学生从容回应,为课堂增色不少。在最后的总结中,
我主要想当学生提炼感悟: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宦家遗
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是率直重情的“泪
美人”,一个是深沉理智的“冰美人”;一个是飘散着诗意的
理想主义者,一个是追求功利的现实主义者;一个冰雪聪明,
一个博学多识,;一个孤芳自赏,一个广得人缘;一个成为
叛逆者的榜样,一个是为人妻遵守“妇道”的榜样。这在诗
词中有所印证,是情节本身所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本堂课最
大的教学意义与生成效果,透过诗词看人物,关照人生。
在课堂临近结尾之际,我设置了回忆所学二人的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让学
生进一步体会和把握其创作才华与悲剧命运的写照,进而过
度延伸到更多的悲剧性女子,这一教学环节不但有诗词的拓
展,更有回顾章回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可能没
有深入理解人物,本堂课透过诗词体会悲剧人生,更能引起
师生和文本本身的共鸣,在升华中阐述作节,最后顺势布置
作业:搜集《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品味诗词对人物心声
传达的妙处,以《我读懂了XXX》为题写一篇小作文,400
字左右,下节课汇报交流。课堂完美收束,课堂生成效果良
好,学生完全投入课堂,享受诗词。
回顾本课,学生很好地完成了预习学案,课容量充实且
丰富,学生沉浸于课堂,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升华,
课堂处处洋溢着诗词的光华,恰切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落实了本课的重难点,是在组内专家与领导的点评中获得了
认可与赞扬,是一堂较为成功的着眼诗词的专题研讨课,美
中不足的是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过于紧张,不自觉地加入一
些口语和肢体动作,微表情过多且不自然,在今后的教学之
路中,一定努力规避和克服,争取将课堂打磨地更为精细和
规范,实现更为理想化和卓越的课堂。
部编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之
“赏红楼诗词,探钗黛形象”
教材分析:
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中,
《红楼梦》被整本纳入,高一语文教材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是: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一阶段完整
性地阅读原著。教材的这一要求无疑对高中生认知中国古代
文学,熔铸灵魂品质,登临文学顶峰,鉴赏《红楼梦》中典
范诗词的文化创造和精神气质发挥重要价值。
当前,碎片化阅读盛行,设置“整本书阅读”单元可以
强化学生的经典阅读,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而入选的《红
楼梦》,这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国公认的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承载着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其中的诗词瑰宝更是助力阅读,把握人物性
格的有效窗口,十分值得品鉴与学习。
但对于高中生而言,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要顺利完
成整本书并非易事。《红楼梦》内容深刻,版本较多,为此,
我根据本班级学生的阅读特点和需求,推荐学生统一准备人
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经过一番对比发现,该版本由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勘,且书页对疑难字词及文
化常识都有详细注释,对学生读懂《红楼梦》,感受其丰厚
的艺术魅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和意义。
翻阅回顾以往教材,人教版、鲁教版、鲁人版等,多采
用单篇课文的形式,例如经典老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宝
玉挨打》等,而在2019年秋季,投入使用的部编新教材中,
《红楼梦》作为继《乡土中国》这部上册出现的学术性著作
后,又一文学性长篇小说的整本书阅读,而其以单元的形式
出现,占据第七单元的重要教学模块,在本单元学习任务4:
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中,明确提出如下学习任务:《红
楼梦》中有很多水平很高、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诗词曲赋。
如黛玉、宝钗、宝玉等人写的一组“白海棠诗”,就显露出
人物的情趣和性格。小组合作,选择小说中某位人物,细读
品味其诗词,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并撰写短评,还可以组织
班级”《红楼梦》诗词朗诵鉴赏会”。
我们根据对教材的解读,对单元的目标整合,确定分专
题进行,共18个课时,每周进行至少一节课的阅读,一节
课的交流研讨,作为难度较大,前期准备资料较多的诗词文
化之钗黛诗词对比赏读这一专题,我们拟采用两课时,一课
时根据学案进行阅读,一课时在教师的引领下汇报交流,并
拿出前一天的晚自习让学生自行梳理相关章回,借助工具书
和补充资料,小组内解决诗词疑难,当天的早自习让学生诵
读吟咏诗歌,以保证课堂效果最大化,学生真正在自主、合
作、探究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讲
授课和汇报交流课的形式,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精力,充分把
课堂放给学生,将对比赏读钗黛诗词,体会诗作寄寓的不同
思想情感,进一步把握《红楼梦》中人物性格作为本课的教
学重点,将学习透过意象窥探背后的情感寄托,体会《红楼
梦》诗词中传达的情感和文化底蕴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部编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之
“赏红楼诗词,探钗黛形象”
评测练习:
阅读回目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薪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荷芜讽和螃蟹咏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一、共咏海棠诗,从诗风赏钗黛形象
咏白海棠
蕃芜君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①灌苔盆。
胭脂洗出②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③。
欲偿白帝凭清洁④,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潇湘妃子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缩袂⑤,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
①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②胭脂:即胭脂红色。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北
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③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
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
子。此句的意思是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④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
主管秋事。《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
拒)之神也。“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
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
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
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⑤月窟:月中仙境,月宫。仙人:嫦娥。镐袂:白绢做的衣
服。
1、此番咏白海棠“藕榭监场,菱洲限韵”,请尝试通过诵读
吟咏来体会韵律的妙处与美感。
2、两首《咏白海棠》皆为限韵之作,但表达的情感却不相
同,李纨对钗黛二人的诗风各用四字作结,请从原著中找出,
结合李纨的评价赏析诗歌。
二、同拟菊花题,从心境探钗黛形象
忆菊
蕃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回菊
蕃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嚼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蛰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蛰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此组菊花诗的最大特点是以花写人,托物言志,诗中的看花
人都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请任选一首谈谈传达了作者怎样的
心声。
三、各展咏絮才,从志向悟钗黛形象
唐多令•咏柳
潇湘妃
子
粉堕百花洲①,香残燕子楼②。一团团、逐队成球③。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④,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
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⑤!
【注】
①百花洲:在苏州,相传是西施游玩过的地方。
②燕子楼: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
盼居住燕子搂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
又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故也用以说女子亡去。
③逐对成球: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球”谐音
“逑”;逑,配偶。这句是双关语。
④缱绻(qiinquhn):缠绵,情好而难分。风流,因柳絮
随风飘流而用此词。
⑤忍淹留: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久留不归。
临江仙・咏柳
芜君
白玉堂前春解舞①,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③。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④。
①白玉堂:形容贾家的富贵豪奢。汉乐府《相逢行》:“黄金
为君门,白玉为君堂。”这里说柳絮所处高贵之地。春解舞:
春能跳舞。这是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在翩翩起舞。
②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委:弃。
③此句意谓尽管柳絮随风,忽聚忽分,柳树依旧长条飘拂。
④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高。如《史记•伯夷列传》:“阎
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1、“钗黛有其德,各展咏絮才。千秋自本色,高下凭君裁
结合身世背景,试探究两首词中寄寓的钗黛二人思想志向的
差异。
2、吟唱诗词,更添意趣。如若由你来为上述两首词谱曲,
你会选择怎样风格的旋律呢?请结合原词加以说明。
总结升华:
1、诗为心声,画乃心迹。通过钗黛纽诗的对比,你能体味
到二人的诗风有怎样的差异?
2、透过诗词的隐喻,作者的才情,你对林黛玉、薛宝钗二
人的性情与人生追求有哪些新的认识?
部编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之
“赏红楼诗词,探钗黛形象”
课后反思: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本学期的第七
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可谓是大工程、大挑战,既然开
始着手,就要落地生根,漫长的疫情假期,我跟进着各小组
阅读进度,陪伴学生阅读,结合各小组地阅读反馈,有针对
性地了解学生的畏难来源,发掘学生的兴趣所在。慢慢地,
学生的兴趣浓了,问题多了,对人物、情节、文化精髓,读
出了自己的思考和体悟,我明白这是真正的阅读,是任何讲
解都难以取代的通透和彻悟,也许多年后他会遗忘部分文字,
但那种感受,那种痕迹,已经深深镌刻在骨子里,受用一生,
回味无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之前五个专
题的开展进行中,我发现学生对各章回情节地把握已经渐入
佳境,那么《红楼梦》中的人物是否仅能从情节中得到窥探
呢?我设想就此做一个钗黛诗词对比阅读专题,实践着实有
难度,我反复试讲了十余次,提前背过学案上所有的诗词,
找不到可以借鉴的资源,我就彻夜重读《红楼梦》,发掘学
生可能的收获点,自己设置问题,设定参考答案,在同组老
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不断地订正与修改,补充与完善,过程
是焦灼的,但学生收获是显著的,对于人物的才情,对于诗
词的领悟,都散发着课堂应有的光辉,回顾磨课的点滴,纵
然有遗憾,更多的却是值得,课堂上学生绽放的笑容和满足
的点头是我最大的欣慰,时时回想,依旧难忘。
纵观整堂课,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生成的多元性,起初问
题的设置指向性十分明确,例如在对比赏读“咏白海棠”这
一组诗中,设置了如下问题:两首诗的颔联皆扣住了白海棠
“白”的特点,试做赏析,虽然能够找到近乎详实而规范的
答案,但我总觉得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被打开,略显拘泥和
刻意,重新阅读第三十七回,我有了新的灵感,原著中的“含
蓄浑厚”和“风流别致”正是二人诗作恰如其分地写照,何
不把更多地发挥空间留给学生?让其自然去发现、去捕捉,
赏析的着力点和盘托出,人物的性情顺势呈现,实践证明这
一设计是有效用的,课堂的活力倍增,而学生的回答也没有
剑走偏锋,随意呈现,而是紧贴文本,从各个维度进行了阐
发,课堂上的我十分欣慰又感动,这一情境地设计很好地体
现了诗词在小说中的潜在价值,也让我相信学生是有能力透
过诗词来关照人物。
经过了三组意象的选择性对比,课堂可以完美作结了,
但我认为似乎还不完整,或者说不完美。诗词让我们看到了
诗人的气质,诗风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林黛玉和薛宝钗,我
忽而想起在疫情假期中,有同学与我交流:《红楼梦》中的
故事美好又动人,但没有几个人能有好的结局.....是啊,
有如此诗才却不得顺遂心意,才华横溢却落得香消玉殒,这
是林黛玉的悲剧,是薛宝钗的悲剧,是金陵众女子的悲居L
更是时代的传奇悲剧。学生既已有了悲剧意识,何不顺势借
诗词深化其悲剧意味呢?我反复思索,章回阅读绝不是割裂
的,学习诗词也不能上能纯粹的鉴赏课,若要进行整本书阅
读,那么每一堂课都应前后呼应,有所关联,每一个专题都
应当有始有终、善始善终,若要借助诗词的隐喻来关照人物,
那么每一首诗作都应当有所启迪、有所体悟,不能单纯为了
鉴赏而鉴赏,和考试中的诗词鉴赏无异,这样课堂的意义和
对比的价值无疑就被减弱和冲淡了,那么,什么才是合适的
抓手呢?反观开篇,在第五回中判词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我也专门安排了一节课来解读判词,学生的理解局限于情节
和教师的讲解,本堂诗词课正以此为契机,一方面对其才华
造诣做出印证,一方面揭示其悲剧结局,学生还在诗词的国
度中陶醉,未完全走出诗词的意境,从这巨大的反差中更能
领悟其悲剧意味,进而延伸到红楼梦众女子,回忆警幻仙姑
所饮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至此,学生对悲剧
的体会更为真切,对人物的把握也更为得当。
如若要说这堂课的遗憾和不足,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自身
经验尚不足,教姿教态不够大方自如,微表情略显丰富,尤
其是不间断地徘徊性走动,不自觉地去看屏幕,调整扩音设
备,这一点非常影响教学效果地呈现;另外,在咏白海棠这
一组诗词中,韵律的美感通过吟诵更容易体会,而部分学生
还未掌握朗诵的基本要领,不擅长吟咏,加上众多诗词造成
的阅读压力,在菊花诗的选择性解读中没有让更多的小组进
行分享展示,思维的碰撞不够激烈,很多学生课下表示还有
许多值得玩味和品鉴的点没有来得及汇报交流,反思此环节
没有把握好预设的效果,原生态的课堂生成不尽理想,而我
也没有及时予以恰当地引导和范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
的多元化生成,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会加强这一
方面的引导和练习,充分利用早自习和课堂时间,不仅让课
堂充满郎朗书声,也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吟诵与细读潜力,
让学生通过有声语言的传达来触摸文字的张力、通过无声语
言的品悟去体认文化的魅力。
总得来说,此专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基于学生的兴
趣,教学的需要,课标与教材的要求,组内专家老师的指导
和帮助,我才得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课前预习是充分而
详实的,课上呈现是多元而瑰丽的,课后收获是丰富而巨大
的,这些着实令我欣慰,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不能在此
驻足,需要学习和成长的空间是巨大的,正如专题的缺憾,
亦如磨课的艰辛,再回首,内心多了几分笃定与激情,在教
育的热土耕耘,在语文的天地驰骋,努力做一名眼里有光,
灵魂有爱的人民教师,全力以赴,无问西东。
部编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之
“赏红楼诗词,探钗黛形象”
课标分析:
一、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对学生语文
素养的提升、言语经验的积累,作用不言而喻。首先,学生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发地在语言情境中体认
和感知,诗词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带领学生进一步把握祖国
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体味古典文学之美,品悟语
言文字在这部巨著中的张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全面架
构与形成。《红楼梦》中的诗词文化,以独特的意象串联着
人物的性情,蕴含着背后丰富的情感,以诗词为依托,可以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红楼梦》中以贾史王薛为代表的错综
复杂的人物关系与家族体系,对于学生进一步开展整本书阅
读与交流,思维品质的形成与体系化思维,都将发挥着潜移
默化的作用。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如若说长篇小说(例如:《红楼梦》)相较于学术著作(例
如:《乡土中国》)更为显著的妙处,我认为在于审美的体验,
高中生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其带有一定的间接经验,
而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审美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红楼
梦》的诗词文化鉴赏专题中,学生能深入地体味字里行间流
淌的文字美感,能用心触摸诗词中溢荡的不朽文化,而这个
过程,恰符合并印证了德育要求中培养人、塑造人的方面,
在教师的阅读指导和学生的研讨交流中,学生会逐步形成正
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不仅实现
美的心灵浸润,更能捕捉灵魂的瑰丽蜕变。
4、文化传承与理解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在日常阅读中耳濡
目染的提升,通过对《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对诗词的把
握,学生对于古代小说,文化诗词有了更为丰富而多元的储
备,阅读的过程也是文化洗礼的过程,鉴赏诗词的过程也是
自我提升的过程,本专题的研讨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以拓展文化视野、热爱中华文化,在
传承与理解的维度愈发成长而完善。
二、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学案(1)高一上学期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 陕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考前冲刺试题含解析
- 黔东南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统考试题含解析
- 【大学课件】管理信息系统
- 土木工程概预算课件
- 《财务管理流程介绍》课件
- 《不燃放烟花爆竹》课件
- 哈密无尘车间施工方案
- 有关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合肥绿色环保围挡施工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公文写作》期末考试辅导参考答案
- 2024年人社局社保中心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单位遴选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测试卷(综合卷)
- 2024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大学英语I(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2024年炉外精炼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子宫腺肌瘤护理个案
-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完全解读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 情商与智慧人生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巨量-营销科学(初级)认证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