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指南_第1页
职业安全健康指南_第2页
职业安全健康指南_第3页
职业安全健康指南_第4页
职业安全健康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健康安全指南1.0目的:为了确保工厂能有良好的环境健康安全工作条件,并且有明确的指引,特制订本指南。2.0范围:本环境健康安全指南适用于工厂所有员工。3.0关于环境健康安全3.1职业健康安全定义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OHS)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它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3.2职业病定义职业病指因职业直接或间接引致的疾病,包括由于过度疲劳或接触各种材料、设备或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3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4环境健康安全委员组织结构及职责3.4.1环境健康安全委员会职责规划工厂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环境健康安全政策;环境健康安全目标与指针制定,管理方案审查与评估;定期召开环境健康安全管理评审会议,确保环境健康安全政策适用性、有效性与持续性;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与重大安全事项改善;其它有关安全管理事项的审议。3.4.2环境健康安全委员会成员职责报告不安全或危险状况与行为;参加所有的环境健康安全委员会会议;评估所有的事故和安全隐患;提出改善环境健康安全状况的建议;环境安全健康地开展工作;观察工作环境中的安全与健康保障如何得到加强;完成大会主席交给的任务;在工作领域中带头关注环境健康安全问题。3.4.3环境健康安全委员组织结构图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副主任环境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健康委员会 环境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健康委员会4.0办公室安全意外非只会在工场上发生,办公室也会有意外发生。因此,办公室员工亦虚留意办公室安全问题。4.1站在装有滑轮的旋转坐椅上是十分危险的。应站在稳固的扶椅上。4.2尖锐的物件,如剪刀、剪刀、钉等。容易弄伤雇员,所以应该小心处理和摆放。4.3拉开的文件柜可能使人绊倒或撞伤,使用后应立即关好。4.4凌乱及松脱的电线很容易使人绊倒。4.5避免电插座负荷过重。4.6影印机用的炭粉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质,尽量避免吸入。4.7使用影印机时,要盖好遮光板,避免强光直接刺激眼部。4.8使用自动入纸器,除了可以增加效率外,可以避免接触强光,及缩短留在影印室的时间。5.0环境卫生措施5.1场所所有工作场所,通道,库房和办公室都应保持良好卫生,清洁有序。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减少火灾的可能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因此请从自己做起,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将材料码放整齐,按正确方法存放。木材上及开启的包装上的钉子应及时拔掉或砸弯。在楼梯、平台、露台、永久梯子等地方安装扶手。作业场所提供充足的照明与通风。5.2垃圾工作时应随时打扫卫生,将废弃物扔进垃圾桶。不用的水杯,废弃物等杂物应及时处理。.所有的垃圾、固体、液体废物都应尽快清除,以避免危害健康或影响环境整洁。不得随意丢弃烟头。工厂垃圾要定期予以清理转移,化学品垃圾交给有资质的回收商处理。5.3地板所有地板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并且无地脚螺钉、碎屑、松动板、坑或凸台。潮湿的场所,应保持地漏通畅,如有必要应为操作员提供临时地板、脚踏板、垫子或其他干燥的供站立的地方。地面开口或有地洞的地方要予以加盖。6.0预防不安全行为6.1正确的使用机器方法,不安全的支撑方法及不正确的搬运方法。6.2接近或进入危险区域,如吊运中的模具或货物,操作中的机器等。6.3对正在操作中的机器进行清洁,加油或修理。6.4在没有通知其他人的情形下作出一些危险动作,如突然开动一些机器、车辆等。6.5错误选择所需之机器,使用不合规格或已破坏之机器。6.6在操作机器期间离开工作地方,将机器或物料放在不安全的地方。6.7破坏或拆除安全装置,如机器用之安全护罩。6.8拒绝使用指定的工具工作。6.9拒绝使用或错误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如穿着不合适之工作服。7.0机械设备安全措施机械作业安全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机械设备本身应符合安全要求;另一是机械设备的操作者在操作时应符合安全要求.7.1机械设备对人体的伤害及原因7.1.1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机械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等人身伤害事故。如机械零部件、工件飞出伤人,切屑伤人,人的肌体或身体被旋转机械卷入,脸、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等;7.1.2机械操作者在生产作业中,机械设备的操作者与机械设备的某个局部发生接触,形成一个协调的运动状态.当这个状态的两个方面都处于良好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小.如果这个状态的某一方面,出现非正常的情况,

就有可能发生互相冲突而造成绞、辗、碰、割、戳等工伤事故事故,使操作者受到伤害,或使机械设备造成损坏。一般说来,各种机械采用安全技术措施后,只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大多是不会发生伤害事故的;但是如果在工作中违章作业,粗心大意,也往往会造成工伤事故。7.3机械设备事故的种类7.3.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其主要伤害形式是绞伤和物体打击.绞伤一般有下列几种:1)直接绞伤手部.如外露的齿轮、带轮等直接将手指,甚至整个手部绞伤或绞掉。2)将操作者的衣袖、裤脚或者穿戴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围裙等绞进去,

随着绞伤人,甚至将人绞死。3)将女工的长发绞进去.例如车床上光杠、丝杠等绞住女工的长发的事故是不少的。物体打击伤害一般有下列几种:1)2)在可以进行旋转的零部件上,摆放未经固定的东西,在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东西甩出伤人。7.3.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这类事故主要有:1)压伤.如冲床、锻锤的压伤等;

2)砸伤.是具有位能的零、部件掉下造成的;

3)挤伤.如作直线运动的零、部件,将人身某部位挤住而造成。除此以外,还有刃具造成的伤害、手用工具造成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造成的其他伤害如机械设备使用时发出的强光、高温、化学能、辐射能及尘毒危害等。7.4机械作业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况及预防措施

机械作业最易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况有:

1.对机器进行清理、加油;

2.突然停止或突然开动机器;

3.检修或安装机器设备;

4.冲床手工送料加工,等。

因而,在以上几种情况下,应特别引起注意,如多人协同操作,应定人开车,有主有从,有开车联络信号。传动装置检修或进入设备内检修,应在动力源的开关处挂警示牌或设人监护,并在机内重复断开传动连接。工作场地应保持无油污、积水、杂物。工件堆放不得超高,滚动工件应采用工位器具放置。另外,高度在2米以下的所有传动带、转轴、转动链、带轮、齿轮等运动的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应设置防护装置,并保持这些装置的有效性7.5机器安全操作操作前的检查在使用机器前,必须确定机器在良好的状态下才可使用。如机器本身有磨损、变形、破裂、漏油护罩损坏及发出不正常的声音等情况,必须通知主管进行维修。如果对这些问题不理会的话,可能会导致意外的发生。遵守操作程序工厂对机器设备制订了安全操作规程(详细参照机器安全操作规程手册),操作工必须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不要因为一时之方便而将规定的工作程序简化,很多意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特别事项当工作时遇到有特别问题如机器需要做出维修、检查、测试等程序时,需要通知主管,由主管找有关人员处理。7.6机器防护罩机械的危险包括工人的身体被机器的转动部分击中,被缠上或被击射出之碎片所伤。机器护罩的作用是将操作员的收或身体部分与机器之转动部分隔离:例如传动带与滑轮的转入夹口。机器护罩使用规则如下:为了确保机器护罩正常的操作,切勿随意将它拆除或破坏。入发觉机器护罩有破坏,必须立即通知主管进行修理。入需对机器设备进行维修,必须关闭电源及确定机器已停止转动。定期检查及维修亦可将机器护罩的使用寿命延长。7.7培训与意识工厂安全从正确的员工培训开始。员工应该接受安全操作的总体指导,以及特别针对他们工作区和工作任务的操作说明。在初期和后期培训时,工厂要提供给现场员工工厂总体安全和他们各自机器的安全操作方面的指导。员工在被允许独自操作机器之前,必须在安全使用这些机器方面得到培训和指导。为了促进个人防护用品的普遍和正确使用,安全培训鼓励工人在需要的地方使用它们,并且指导他们为什么要使用和如何正确使用。安全指导包括机器的紧急制动程序。8.0电力安全安全措施前言电气设备的危险乃是造成多火灾及伤亡的原因。事实上,电气火灾是工作场所火灾的头号原因。电气设备危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电线、设备误用、绝缘失灵、接地错误、开关箱开而不关,以及水电装置互相连接。本款将帮助您注意电气设备危险因素。指南7.1一切电线的直径均须有适当的尺寸,绝缘和接口,且无危险因素。一切电线均须有适当的位置,支撑和保护,不致碰到人的头和脚,或在正常作业过程中碰到设备。切不可使用临时凑合的电线。所有工厂设备的电源线均须三叉接地或双得绝缘。切不可使用磨损的电线。7.2只可使用经认可的固定装置、插头、电路断路器,及其他器材。切不可使用临时凑合的电线,因其会导致电气和火灾危险。7.3一切中断箱、输出口,及配电盘均须用安全的保护外壳盖起来。7.4灰尘、油腻、油脂或纤维的危险积累,会被电源(如电弧)点燃。马达上不可积存灰尘、油腻等物。7.5在危险环境中,必须使用经特别设计和认可的电气设备。7.6在允许使用手提电气加热器的地方,须实施清除可燃物质和安放加热器的程序。7.7电气设备和保护装置应定期养护,而养护工作则应记录下来。7.8须请一名称职的电工来检查和修理电气系统。7.9须使用保护系统来保护电路及电气设备。7.10电气设备的接地和双重绝缘可令保护装置正常运作。触电意外主要是由于人体触到带电部分,触电的后果一般都相当严重。1)所有电器安装、接驳、维修必须由含资格及认可的电工进行。2)在电器上装上接地线,俗称(水线)3)使用漏电断路器4)搬动或维修任何电器设备前,先关闭电源,在将电源隔离。5)并予上锁/挂相当警告标签,为防止人为错误启动,产生危险能量而造成灾害。6)穿着绝缘胶垫及橡胶鞋亦可帮助防止触电。9.0焊接及切割安全措施在需要进行电焊和切割的地方,须实施厂内热工程许可证制度。须用链条将一切气体瓶连接在车上或墙上。不得堆放多余的气体瓶,电弧设备应安全地摆放,妥善地养护。多余的氧气及燃料气体瓶应贮存在别的区域。(回闪抑制器须放在一切氧气和燃料气体连接处。)9.1焊接及切割之方法主要包括:气体焊接及切割。电弧焊接及切割。如非在指定地方进行焊接及金属切割,必须申请“高温加工许可证”以上工序须由己接受特种作业训练者,方准独立作业。9.2进行焊接及切割时有时会产生很多危险,包括:触电进行电弧焊接及切割工作时由于要使用电力,因此有时会产生触电的危险。强光特别是进行电弧及切割工作时,会产生大量之有害紫外光。工人焊接时应佩戴及使用指定之护目镜,避免强光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火警/爆炸进行焊接或切割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火屑及熔渣。特别是进行电弧焊接切割时,火屑及熔渣散开之范围很大,因此很容易引致火警。进行气体焊接及切割时需要使用压缩之易燃气体及氧气。若处理不当,此等气体可引起火警及爆炸。工作场所附近,必须备有适当之灭火筒。金属烟雾进行焊接或切割时高温会令金属熔化成烟雾,应避免吸入金属烟雾。10.压缩气体安全措施电焊、切割和铜焊作业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减少与这类工作有关的潜在危险,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有效的焊工证书;以下是操作安全指南,焊工、搬运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在必须接受此方面的培训:指南8.1阀门不受保护的气体瓶,在阀门被撞击时,会导致严重危险。阀门破裂时,气体瓶可以爆穿混凝土墙。8.2标签须清楚易读且用适当语言书写。危险化学品容器,包括一切压缩气体瓶,须挂有这种标签。人员训练须包括对标签系统的解释。8.3易燃气体瓶的贮存处须离开明火或潜在发火来源至少25英尺。贮存处的温度须在华氏125度以下,气体瓶不可与电气装置发生接触。8.4一切气体瓶贮存处均须适当选择、适当建造、适当标记,且须有适当的警告标记。气体瓶贮存处必须安全。8.5气体瓶须竖放,贮存的位置须稳妥,以免气体瓶倾斜或倒下。须用合适的手推车来搬气体瓶,且在搬瓶时用一根链条或带子将瓶系牢。搬运时,气体瓶须处于竖立的位置。8.6在贮存或搬运液化石油气瓶时,其位置须使安全减压装置始终直接接触瓶中的雾气空间。一般而言,这是一个竖立的位置。8.7不用时、搬运时、或用完时,阀门应关上。8.8工地的书面压缩气体政策/程序应规定定期检查压缩气体瓶。检查人员须注意腐蚀、变形、裂缝、深度锈痕、泄漏或其他缺点。8.9切不可用未经认可或临时凑合的压缩气体容器。8.10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得将气体瓶当作滚筒/支撑物或其他器械来用。8.11氧气瓶贮存处必须远离燃料和可燃物质。氧气瓶须与燃料气体瓶隔开至少20英尺,或可用至少5英尺高的栅栏将之与燃料气体瓶隔开。该栅栏至少须有半小时的耐火能力。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0.1气瓶必须竖立安放,并以链子扣稳瓶身,以防倾倒。10.2确保气瓶附近有正确标签及颜色标志。10.3应经常检查气瓶的压力表是否性能良好,操作正常。10.4确保气瓶有适当之气压。10.5应经常检查喉管有否破损及切勿屈褶喉管。10.6使用肥皂液检查气道接驳是否有漏气迹象,切勿使用油脂或润滑油。10.7应在氧气及易燃气瓶之压力调节器后装置(回火断路器),以防止因回火造成严重伤害。10.8氧气和燃气(如乙炔)必须分开稳妥放置。10.9切勿存放超过两瓶以上压缩气瓶于同以工作间。10.10空瓶、实瓶须分开放置及标志明显。11.人力搬运安全措施11.1搬运对象之前:穿着适当的工作服工作及佩戴合适之个人防护器具如手套、安全鞋等。检查无机是否有钉、尖片等物,以免造成损害。应清楚搬运之路线及尽量清除障碍物。11.2搬运物件时:准备搬运时,双脚分开,一脚应放置于对象之侧;另一脚则放于对象之后,背脊必须保持垂直;将身体之重量集中于双脚,靠近对象,运用伸直双脚的力量将对象搬起,而不是用背脊的力量;应用手掌紧握对象,不可只用手指抓住对象,以免对象滑脱。当传送重物时,应移动双脚而不可扭转腰部,如果需要同时提起脊传送对象时,应先将脚指向欲搬往的方向,然后才搬运;不要一下子将重物提至腰以上的高度,而应先将重物放于半腰高之工作台或适当的地方,以纠正好手掌的位置,然后再提高。11.3注意事项:在工作台、斜坡、楼梯及一些易失去平衡的地方搬运对象,要特别小心,经门口运送重物时,应确保门口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撞伤或擦伤手掌或手指。搬运较轻的对象时,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突然扭动腰部,亦会导致腰部损伤。当搬运较长的对象时,应将对象前部分稍提高,以免撞伤旁人。当传送物件与他人时,应确定他已经稳握物件,才可放手。如有需要,可找人帮助,一起提举物件。12.危险化学品12.1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爆炸品;易燃液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12.2MSDS--MaterialSafetyDataSheet(物质安全资料表).它是: -化学品的身份证; -化学品的说明书; -化学物质管理的基本工具; -提供化学品技术性文献。MSDS的内容a.物品与厂商资料;e.灭火措施;i.物理及化学性质;m.废弃处置方法;b.成分辩识资料;f.泄露处理方法;j.安定性及反应性;n.运送资料;c.危害辩识资料;g.k.毒性资料;o.法规资料;d.急救措施;h.暴露预防措施;l.生态资料;p.其他资料。12.3危险化学品标识每一类危险化学特性,以化学安全标签表示;装载化学品的容器,必须贴上正确标签,以便直接显示该类化学拼合的危险性质。12.4颜色、数值安全表示法12.5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但比较次要。呼吸道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皮肤皮肤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消化道12.6危险化学品的采购确定工厂所需要的化学品后,采购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一套化学品指引,指引应包括各化学品应有的安全健康数据,例如物料安全数据表。这些资料应向所有须接触有关物料的雇员提供。每当购入新的化学品,亦须采取同一步骤。采购每一种化学品都须遵守以下细则:列明化学及/或物理特性;评估化学品的危害,有否危害较低的替代品;符合表现标准,确保工场的控制措施足够;妥善的物料安全数据表;及依据法例要求包装及标签。物料安全数据表应载明化学品成份、对健康有何影响、急救需知、使用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处理及贮存要点。如未有收到物料安全数据表,应向供货商索取。化学品容器应贴上标签,以清楚识别所载物品;标签应提供充份数据,以确保使用安全。安全系统适当标签物质安全资料单适当弃置危险物品个人保护设备危险化学品特性及标签认识培训危险化学品存放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在化学品仓或安全柜里贮存室有防泄漏及静电设计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将不同化学品分开贮存12.8危险化学品的培训与意识评估风险的程序阅读并了解卷标和物料安全数据表物料安全数据表的放置地点使用危险化学品可引起的健康危害安全处理及工作守则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清理泄漏化学品紧急应变措施及急救知识12.9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评估测定:雇员是否有机会曝露于过量化学品或因接触化学品而受损害时限:过量曝露于化学品的工作或程序历时多久频率:有关工作或程序的发生频率后果:分析未能纠正危害的后果尽量采用危害性较低的化学品;采用适当的容器和工作方式,防止或减少化学品释出工作环境之内;将工序与工作人员分隔,或以自动或遥控方式操作,减少接触化学品;当有效的机械控制并不可行时,则必须提供及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12.10使用危险化学品注意事项不要随便接触没有适当标签的物品,因其可能滚烫,有毒或有腐烛性。如不清楚某种液体的特性,应当危险化学液体处理之。物质安全资料单(MSDS)能提供有关化学品的特性,化学反应、紧急应变处理等详细资料,可向部门主管查询。如意外被危险化学品泼着、烧伤或不慎入眼,应立即有大量清水冲洗。禁止在易燃危险化学品旁吸烟。不要嗅易燃化学液体的气味,因此等液体可能发出有毒气体。不要饮用或试化学液体的气味的味道,因此等液体可能含有毒性。在倾倒化学液体后,应立即将瓶盖旋上或瓶盖塞紧。切勿把水加入含强酸化学液体里。12.11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理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处理泄漏事故控制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泄漏处理注意事项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手套、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应及时扑灭任何明火及任何其它形式的热源、火源、电源,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喷淋水雾掩护。应从上风处接近现场,车间内应打开所有的排风、通风设备,严禁盲目进入。泄漏源控制如果有可能的话,可通过控制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来消除化学品的进一步扩散。泄漏包装物的控制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进行堵截。修筑围堤是控制地面上的液体泄漏物最常用的收容方法。处置时尽可能将泄漏部位转向上,移至安全区域再进行处置。通常可采取转移物料、钉木楔、注射密封胶等方法处理。在公司内可采用铁锤将大小和形状合适的木楔钉入泄漏孔内堵塞的方法。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等。地面上泄漏物处置的控制在车间及厂内内原料、产品的泄漏应采用环形围堤的方法进行堵截,即用消防沙或重钙粉、滑石粉等将泄漏包装物的周边环形围起来,防止泄漏物的扩散。利用围堤拦截泄漏物的关键除了泄漏物本身的特性外,就是确定修筑围堤的地面面积的大小,保证有足够空间将泄漏物围堵在修好的围堤内。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发生火灾。

对于发生在水沟边的液体泄漏时,应及将水沟两端堵住,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沟内的液体可回收到车间的废溶剂回收桶内,地面的泄漏物采用吸附的方式进行收集。吸附当泄漏量较小时,可采用公司内及车间内现有的消防沙进行吸附。必要时可用车间内生产使用的原料如重钙粉、滑石粉等材料进行吸附。吸附后的废弃物应集中收集,集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眼睛紧急救护一旦眼睛里进入异物或化学品,应立即用洗眼器冲洗,严重者立即去医院医治。简易处理办法:远离该区域,用清水冲洗,并给予他人提示。切忌: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这样会使眼睛感染或加重伤害程度。化学液体喷洒到皮肤时的处理一旦有化学品喷洒到皮肤上,员工应立即用干净的布擦干并用清水清洗。如果接触腐蚀性液体,一定要用防护品,一旦发生泄漏喷洒到皮肤上立即用干布擦拭干净并清洗,严重者立即送医院。12.12安全及健康标签工场之危险地方,储存危险品地方或工人容易引致意外之场所,应设置安全及健康标签。标签必须张贴在显眼的地方。工人必须明白标签上所代表之意思及遵守标签指示的规则工作,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将标签破坏或除去。14.卫生与健康指南14.1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需要时即应向员工提供护个人防护装备,以下例子说明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使用个人防护装备:1)眼部/面部防护:当工序会产生可能导致眼部和面部受伤的飞溅物、液体、有害辐射或同时有以上几类危害物质时,应当提供眼部/面部防护。应根据危险的程度选择防护装备。装备包括眼镜、护目镜、面罩,以及防辐射的有色眼镜。2)足部防护:当工序存在潜在的会导致足部受伤的危险时,例如物体坠落、滚动,或有尖锐物体可能刺穿鞋底时,应当提供足部防护(安全鞋)。当员工足部接触液体、其他污染物、有危害的化学品或有触电危险时应当提供防护靴。3)听力防护:当噪音过高足以损伤员工听力时,应提供护耳装备。合理使用听力防护装备可将接触噪音减小到85分贝以下。听力防护装备包括耳罩与耳塞。4)手部防护:应提供适宜手套,以有效防止员工因接触化学品、划伤、燃烧物、尖刺或接触过高、过低的温度而造成手部损伤。5)头部防护:应提供头部防护装备,以防被下坠和乱飞的物体击伤、刺伤或触电灼伤。6)防护衣:应提供防护衣,以防员工因接触化学品受伤,或受到划伤、刺伤、冻伤、烫伤等伤害。7)呼吸防护:存在吸入有害气体或过多的空气污染物危险时,应提供呼吸防护装备。空气污染物包括微粒(粉尘)、蒸汽、气体、挥发物、悬浮物及烟雾(金属微粒)。呼吸保护装备包括空气净化器以及空气补给装置。应先识别认定与评估污染物,再选择合适的呼吸保护装置。所有呼吸防护装置应经监管或权威的认证,以证明其对所要防护的污染物确实有效。不应要求有任何呼吸道问题的员工佩戴呼吸防护装备进行工作。8)为来访者提供PPE:凡来访人员进入明确标有需要配戴PPE的场所或在此类场所工作时,应当为其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9)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标签耳塞:保护听觉围裙:保护身体安全眼镜:保护眼睛呼吸器:保护呼吸系统手套:保护手部防护面罩:保护面部安全鞋:保护足部血源传染病病毒:HIV艾滋病、肝炎、狂犬症。真菌:梅毒。寄生虫:疾、变形虫。2)血源传染病与工作性质有关,如你的日常工作中会间接或直接接触(针筒、玷污的敷料、血液或体液等)。就必须额外留神及小心,以防止感染,当中有关员工包括:急救及医疗人员宿舍及厕所清洁工人排污渠清洁工人3)预防方法穿着适当之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可大大减低接触感染的机会。工作时应穿戴适当手套、口罩及衣服。工作后应彻底洗净双手及更衣。污染后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可在使用,应立即更换及弃掉于塑胶袋内。慎记必须认真地保个人卫生,防止感染。14.3卫生间设施卫生间要求清洁、私密、使用正常和位置足够。员工在需要时能够使用,并且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每35名男员工或女员工至少有一个卫生间;2)要有合适的清洁工定期清扫、维护、确保卫生间总是清洁、使用正常;3)使用通风设施,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减少异味;4)确保卫生间的私密性(如门可以插上锁等);5)确保员工在工作时,如有需要能够随时使用。14.4饮用水1)保证充足的饮用水供员工使用。2)对取用饮用水没有任何限制。3)确保饮用水容器保持清洁,并有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污染。4)保存定期检测水质的记录,确保水的卫生。14.5厨房和餐厅带有传染病或可能引发疾病的病原携带者,或生疖,伤口感染,或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在厨房上班。厨房和餐厅负责人必须对员工进行卫生健康程序方面的培训,并说明生病的员工不应来餐厅上班,以防止疾病的扩散。厨房和餐厅工作人员在雇用前必须接受健康体检,只有经体检合格(要有健康证)人员才可录用,并且还须接受每年一次的定期体检。必须用干净的水煮饭,准备食品,清洗厨房用具以及清洗厨房设施。厨房里的员工在开始干活之前,抽烟,吃饭和上厕所之后,以及在处理生肉、家禽、海鲜等食品前后都要以温水用肥皂或洗洁精彻底清洗手和手臂上裸露的地方。厨房里的员工必须在指定的地点吃饭和抽烟,而不能在准备食品的地方。他们要有效防止头发散落。除了在处理食品的时候,食品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都必须放在干净的加盖的容器里(不用处理的新鲜蔬菜除外)。食品应存放在离地面至少15厘米(6英寸)高的地方。食品贮藏区必须保持干净。食品应放在适于接触食品的台面上处理。生的水果和蔬菜在使用前必须用干净水彻底清洗。厨房用具(必须是干净的并经过卫生处理。对厨房和卫生的要求14.6医疗急救措施即使工厂已经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减少健康危险,工厂仍然必须计划并准备好以下措施以应付医疗急救。急救培训每个工作区都应有管理人员或员工受过紧急救护和血液携带病原体的专业培训,包括夜班人员在内。血液携带病原体的培训对所有施行紧急救护的人员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使他们能了解到接触人体血液的危险,如艾滋病病毒(HIV)和乙肝病毒,并且知道紧急救助别人时必须采取的适当的保护措施。建议在每个班次都有1%的人员具有医疗急救资格。医疗急救受训人员必须接受防乙肝病毒疫苗接种。受训人员应该获得培训证书,并在办公室里保留复印件。急救处理程序1)对员工或工厂医护人员无法处理的严重工伤事故,工厂有书面的急救处理程序。这些程序应包括“谁将谁送去哪里?何时送和如何送?”2)工厂如果位于贸易区或工业区,区内有面向所有工厂的医疗站。这样的工厂对运送受伤员工去医疗站应有一套标准操作程序。3)不在区内的工厂应就受伤员工的处理与就近医院或医疗站有相应的安排。4)生产现场的所有管理人员都应了解急救程序。5)紧急电话号码,如医疗机构、救护中心,当地公安及消防部门的号码应张贴在厂区靠近电话的显眼的地方。文档记录1)工厂应保留一份重伤记录簿,列出每一次外送医疗的情况以及/或者由此损失的工作时间。工厂应使用重伤记录簿以查明是否存在同类伤情。2)工厂对每次严重工伤进行全面调查并在档案中保存一份事故调查报告表。见附录中事故调查报告表和使用说明。3)工厂保留一份在厂内治疗的所有伤病记录,包括像轻微割伤这样的小事故。这份记录应当包括被治疗人员的姓名、工种、以及受伤或生病时正在进行什么工作。4)如果工厂有医疗室,而且能够对小毛病进行现场治疗,医疗室人员应当保留一份所有伤病治疗的记录,该记录应保存在医疗室以备检查。5)工厂保存所有员工外出看病的记录,不管该毛病是否与工作有关。15.消防安全措施15.1火灾种类类火灾:适用于一般燃物(如:木、纸、橡胶及塑料)引起的火灾。须用有冷却作用的灭火剂来扑灭这类火灾。灭火器上的数字显示有相对灭火效力。A级灭火器属于水、泡沫及多用途干化学品类别。类火灾:适用于易燃液体、气体及油腻引起的火灾。须用具有排氧或断火作用的灭火剂来扑灭这类火灾。B级灭火器内装的是:泡沫、Halon、二氧化碳及多用途干化学品。类火灾:适用于电气设备和电线电压过高而引起的火灾。须用具有电介质导电性的灭火剂来扑灭这类火灾。例如:不能使用水溶剂灭火器来扑灭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因为水会导电,而使用者则会因水而受到来自电器设备能量的电击。类火灾:适用于可燃金属(如:镁、钛、锆、钠和钾)引起的火灾。D级灭火器上没有数字。它们对某些可燃金属火灾的相对效力,都印在灭火器名称牌上。15.5灭火器前言工厂消防计划上,灭火器是保护人员和设施的重要部份。如果使用正确,手提灭火器可以拯救生命财产。手提灭火器是根据它们控制各种规模的灭火的能力而分类,并获得标签。灭火器材须置于显眼的地方,妥善养护,并定期检查。火灾发生时须使用灭火器材的人员须受充分的消防训练,知道灭火器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并能显示能力。指南5.1须准备灭火器供雇员使用。须根据火灾危险因素及可能发生的工场火灾的规模和程度来选择和分配灭火器。5.2须建立一整套手提灭火器检查、养护、充液,及测试制度。须每月用眼睛检查手提灭火器,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系在灭火器上的标签上。每年,所有手提灭火器都须经彻底检查,检查结果须记录成文。火灾发生时须用灭火器的雇员须每年接受有关灭火器的训练和教育。训练结果须记录成文。须使用固定灭火系统的雇员也须每年接受训练。须将手提灭火器放在容易寻找,容易拿到的地方,并使它们不致伤害雇员。竖管及消防软管箱须明显可认,并只可用于消防目的。如果固定灭火系统使用对工人安全及健康有危险的浓缩灭火剂,则适当的危险警告标记便须贴在入口处外面和里面。除了须放在容易拿到且不受阻挡的地方以外,灭火器须离开地板若干距离,以免阻挡人员行走。Halon灭火器将取代和冲淡氧气。须准备足够灭火器供雇员使用。灭火器的基础知识灭火器是种可由人力移动的轻便灭火器具,它能在其内部压力作用下,将所充装的灭火药剂喷出,用来扑灭火灾。由于灭火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面广,对扑救初期火灾有一定效果,因此,、在工厂/企业已成为群众性的常规灭火武器。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例如常见的1211灭火器)还有酸碱、清水灭火器等。灭火器的位置手提灭火器须分布于适当的地方,以便A级和D级危险区的人员至多走75英尺便可拿到灭火器,而B级危险区的人员须至多走50英尺便可拿到灭火器。灭火器须放在靠近有火灾危险因素的地方,但不要放得太近,以致它们会被火势损坏或吞噬。如可能,它们应被放在沿正常撤离路线的地方。如果高度可燃物质贮存在斗室中或封闭的空间,则灭火器应放在门外,而不是门内。如在门内,则它们可能变得无法拿取。灭火器不能被存货、成品、或机器挡住或遮住。它们应放在或挂在不会被卡车、吊车、危险作业,或化学过程损坏的地方。不要将它们放在会阻拦走道或伤及行人的地方。所有灭火器的位置都应该非常显眼。例如:如果灭火器挂在一根很粗的屋柱上,则您可在屋柱上漆一圈显眼的红漆。也可贴上大标记,以引起人们对灭火器的注意。灭火器须保持干净。不可在灭火器上刷油漆,使它们面目全非,或掩盖原来的标签和标记。灭火器的使用如果发现火灾,且火灾仍然很小,则您可使用灭火器(如果您受过训练的话):首先,启动消防警报器。设法扑灭或控制火灾,同时确保一条逃生之路。首要目的是防止人员受伤。蹲下;避开热气和烟雾。对准火焰的下部释放灭火器中的灭火剂。15.6消防水泵和消防供水设备水泵俗称抽水机,在灭火作战中用来吸取并输送消防用水,它的种类很多,但其原理基本相似,具体的操作需视其类型而定,在此我就不一一讲解了。消防供水设备是消防水泵的配套设备,大家比较常见的,是室内消火栓系统,它包括水枪、水带和室内消火栓。使用时,将水带的一头与室内消火栓连结,另一头连接水枪,现有的水带水枪接口均为卡口式的,连接中应注意槽口,然后打开室内消火栓开关,即可由水枪开关来控制射水。水枪依照喷嘴口径的不同可分为13MM、16MM、19MM三种类型,同样水带依照直径的大小也可分为50MM、65MM、80MM三种类型,不同型号的水枪需与相庆的水带匹配,在使用时要加以注意(但一般在室内消火栓箱放置的水带与水枪均是配套的)。15.6安全通道及安全出口前言大楼的安全出口是保护生命不受火灾伤害的最重要因素。本参考指南条款包含主要的撤离规则。它们提供有关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资料。指南3.1安全通道必须明显可认。如果通道不十分明显,则安全出口便须有十分明显的标记。3.2安全通道必须畅通无阻,且须有足够的宽度。切不可让安全通道穿过锅炉房及其他高危险区。3.3在紧急状态之下,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必须明显可辨。发生紧急事件时,安全出口必须有灯光显示明确的标记。安全通道必须有充够照明,以便人员走出紧急安全出口。在紧急状态之下,所有照明都必须可靠。3.4可能被人错当作安全通道及安全出口必须有适当标记,以防雇员在紧急事情发生时走入。这类通道和门应明确通告,以免误入。3.5所有太平门均须被人自由(无需施加任何外力)开启。太平门必须一边有铰链,且疏散方向开启,以便人员迅速撤离。3.6旋转门、拉门及头顶门不得作紧急安全出口。这类门不利于人员安全撤离大楼。3.7太平门必须朝外开,而雇员则无须特殊知识或锁匙便可开门。3.8通往街道或其他有车辆行驶的地方的太平门须公布于众,以便雇员了解危险。如可能的话,请在人员走出太平门时安排栅栏,以保护雇员不受车辆伤害。通常可使用防护栏来引导雇员脱离危险。3.9一切安全出口及安全通道均须永远畅通无阻。须每日每周进行检查,以确保安全出口、安全通道及撤离区畅通无阻。3.10每一层楼至少须有两个安全出口。在没有自动洒水系统的工业大楼中,去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得超过200英尺。安全出口的数目和去安全出口的距离可随厂房内危险因素类别而有别。3.11楼房的建设和修理往往会造成妨碍紧急撤离的危险因素。建设和修理楼房的时候,必须确保有两个离得很远的太平门可供雇员使用。3.12所有楼梯都须畅通无阻。本地的消防条例对楼梯井门和楼梯井的防火能力有明确规定。3.13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放出人流必须畅通无阻。3.14安全通道须有紧急灯照明。所有紧急照明均须经常养护和测试。3.15全体雇员必须知道如何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撤离自己的工作区。雇员必须知道警报信号,主要/次要安全信道,以及集合区。15.1物质的燃烧燃烧的定义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遍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每一个条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燃烧过程可燃物质状态不同,燃烧过程也不同。

15.2燃烧的类型闪燃-一定温度下,易然、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至一定浓度,遇明火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自燃-不用明火引燃就能自发着火燃烧的现象。爆炸-化学性爆炸为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伴有巨大声响和冲击波的现象。15.4化学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评定化学危险品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有以下几个指标:闪点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则随时都有被火焰点燃的危险。闪点是评定可燃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就火灾和爆炸来说,化学物质的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行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去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

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自燃点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自燃有两种情况:受热自燃: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自热自燃:可燃物在无外部热源影响下,其内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并经长时间积累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自热自燃是化工产品贮存运输中较常见的现象,危害性极大。

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表示。说明: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而是有一个浓度范围,即有一个最低浓度--爆炸下限,和一个最高浓度--爆炸上限。只有在这两个浓度之间,才有爆炸危险。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等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这一范围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有变化。爆炸极限范围越宽,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最小点火能最小点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能量。最小点火能数值愈小,说明该物质愈易被引燃。爆炸压力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物品在密闭容器中着火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称爆炸压力。爆炸压力的最大值称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压力通常是测量出来的,但也可以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或气体的内能进行计算物质不同,爆炸压力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因周围环境、原始压、k力、温度等不同,其爆炸压力也不同。最大爆炸压力愈高,最大爆炸压力时间愈短,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愈高,说明爆炸威力愈大,该混合物或化学品愈危险。15.7火灾的预防措施防火的基本措施防火的基本措施在企业设计、生产过程、装置检修等各个环节都应充分考虑,严格执行消防法规。其基本措施有以下四点:控制和消除着火源实际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火源有生产用火、火炉、干燥装置(如电热干燥器)、烟筒(如烟囱)、电器设备(如配电盘、变压器等)、高温物体、雷击、静电等。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爆炸的常见原因,控制这些火源的使用范围和与可燃物接触,对于防火防爆是十分重要的。通常采取的措施有隔离,控制温度,密封、润滑,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具,设禁止烟火的标志等。例如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就要谨慎用火,不要在易燃易爆物品周围使用明火;要注意着火源与可燃物隔离,灯具等易发热物品不能贴近窗帘、沙发,隔离木板等易燃物品,在配电盘下不许堆放棉絮、泡沫等易燃物品;要养成好的用火习惯,不乱扔火种烟蒂;易产生高温、发热的电器设备在使用过后要随手关闭电源,防止温度过高自行燃烧;一些易产生静电的电器设备应采取接地和避雷设施;在油库、液化气库及开那水等易挥发危险物品的存储空间均应用防爆措施,避免电器设备在使用中产生的火花点燃危险物品而酿成火灾。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在建筑装修及居家用品的选择中,以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易燃和可燃材料;用不燃建材代替木材造房屋;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提高其耐火极限。对化学危险物品的处理,要根据其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如黄磷、油纸等自燃物品要隔绝空气贮存;金属钠、金属钾、磷粉等遇湿易燃物品要防水防潮等。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工业生产特别是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正确控制各种工艺参数,防止超温、超压和物料跑、冒、滴、漏,是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本措施。防止超温采取除去反应热、防止搅拌中断、正确选择传热介质等;投料方面应严格控制投料速度、投料配比、投料顺序、原料纯度等。防止火热蔓延限制火灾爆炸扩散蔓延的措施从建筑、生产、城镇的设计就要加以统筹考虑。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装置,应采用分区隔离的方法;安装安全防火防爆设备,如安全液封、阻火器、单向阀、阻火阀门等。15.8灭火的基本方法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人们长期同火灾作斗争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最常用方法。二氧化碳的冷却效果也很好。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还经常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及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已着火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等。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是根据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的房间、地下室、船舱内的火灾。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目前被认为效果较好、使用较广的抑制灭火剂是囱代烷灭火剂(如1211、1301)。但囱代烷灭火剂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国际环境卫生组织已限制使用。此外,近年发展起来的干粉灭火剂,也有认为是属抑制法灭火剂之一,而且灭火效果较好,将被广泛地生产和使用。在火场上,往往同时采用几种灭火法,以充分发挥各种灭火方法的效能,才能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15.9扑救初起火灾的简易方法隔断可燃物将燃烧点附近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可燃物移走。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和液体。打开有关阀门,将已经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物料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地带。采用泥土、黄沙筑堤等方法,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冷却冷却的主要方法是喷水或喷射其他灭火剂本单位(地区)如有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车或泵,应使用这些设施灭火。本单位如配有相应的灭火器,则使用这些灭火器灭火。窒息使用泡沫灭火器喷射泡沫覆盖燃烧物表面。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利用毯子、棉被、麻袋等浸湿后覆盖在燃烧物表面。用沙、土覆盖燃烧物。对忌水物质则必须采用干燥沙、土扑救。扑打对小面积草地、灌木及其他因体可燃物燃烧,火势较小时,可用扫帚、树枝条、衣物扑打。但应注意,对容易飘浮的絮状粉尘等物质则不可用扑打方法灭火,以防着火的物质因此飞扬,反而扩大灾情。断电如发生电气火灾,火势威胁到电气线路、电器设备,或威胁到灭火人员安全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如使用一般的水、泡沫等灭火剂灭火,必须在切断电源以后进行。阻止火势蔓延对密闭条件较好的小面积室内火灾,在未作好灭火准备前,先关闭门窗,以阻止新鲜空气进入。与着火建筑相毗连的房间,先关上相邻房门;可能条件下,还应再向门上浇水。防爆将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质、压力容器、槽车等疏散到安全地区。对受到火势威胁的压力容器、设备应立即停止向内输送物料,并将容器内物料设法导走。停止对压力容器加温,打开冷却系统阀门,对压力容器设备进行冷却。有手动放空泄压装置的,应立即打开有关阀门放空泄压。16.环保保护措施总则工厂所产生的废物需采取适当的处理及管理,以保证废物在劳动、卫生、运输和处理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及安全问题;废物当中凡具有易燃、腐蚀及毒害性等危害性质,均属于危险物,员工必须分别地弃置及处理。实施指南15.1一般废物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

危险废弃物-废机油、废桨、废溶液等。2)

普通固体废物-纸张、木枝、食物渣滓、办公室废物等。3)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4)

医疗废弃物-针筒、玷污的敷料。血液、体液等(不适用于本厂)。15.2危险废弃物管制措施1)不同种类的危险品废物必须分开存放,绝不可混淆;化学品在贮存时必须断定其它兼容性.2)危险废物的外包装必须适当地加贴标签和日期,明其性能、成份和废物数量;并作相关的危害标示如安全措施、产生的危害风险说明及要求使用的防护用品。3)指定的危险废弃物贮存区域必须限制非相关人员接近或进入。4)指定危险废弃物贮存区域地面结构的完整性必须定期地检查和维护。5)任何经由指定危险废物贮存区域的排水沟都必须堵截。6)贮存危险废弃物容器的结构都必须状态良好,以避免破裂和泄漏。7)暂时性贮存危险废物的容品在加入废物后必须保持安全地加盖。8)对暂时未搬离生产现场的危险废物必须确定一个指定的、可受到保护的及安全可上锁的区域,以临时性地存放这些危险废弃物。9)该存放区域必须充分地通风。10)该贮存区域必须可满足环境保护方面的所有要求,并且可防止危险废物渗漏至暴雨中的事件(例如收集到容器中或砌围墙以防止渗出的危险废物流走)。11)接触或处理危险废物的工人必须提供适当的培训,接触或处理危险废物必须只限于那些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培训资料必须记录存档。12)贮存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经过处理和维护以防止破裂或泄漏。13)一个特制的容器被用作重复贮存危险废物时,首批装入的日期及贮存期限应在容器上标明,贮存期限不得超过当地法律规定的要求。14)玷污废油的布碎须弃置于指定危险废物桶内,直至由指定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